天机.华胥古国与古华夏人 华胥国

天经(二)——华夏古陆与古华夏人

第五章 古华夏人

大约300~400万年前,随着气候的变化,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两栖型海猿逐步进入华夏古陆的南部——西太平洋岛弧,开始进化为陆居的“人猿”——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种群在此后继续向北迁移。一部越过华南群山,进入云贵高原,在进入四川盆地,到达甘陕地区,称为“蓝田人”。另一部沿着太平洋海岸,进入扬子地台东部沿海,再越过古东海进入华北地台东部,称为“北京人”。至此,大约40万年前后,华夏古陆广泛分布着“晚期直立人”。大约7万年前后,冰河时期达到最高峰,海平面比现在要低300~500m,而越往两极,温度就下降得更多,超过现在海拔2000m以上的山峰都成为冰川,澳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基本连为一体。在这极端恶劣的气候下,直立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几乎灭绝。

直立人只剩下分布于赤道附近的五个种群,他们是中非的矮黄色种科伊桑人、东非大裂谷的东非智人、从寒冷的欧洲北方逐步向南迁移到地中海附近的浅色种尼安德特人、从寒冷的亚洲北方逐步向南迁移到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浅色种北京猿人、赤道附近土著深色种海岛直立人,这五个种群也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

环境的急剧变化需要直立人产生新的变异去适应,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约30万年前在东非大裂谷产生了新的人种,他们是矮黑色种的俾格米人和夏娃人。俾格米人走出了东非大裂谷,进入中非。俾格米人和科伊桑人是现存的最古老人种,他们的语言系统至今还没有完全进化到其他人种的程度。

大约6万年前矮黑色种的夏娃人又分化出同一祖先的三个种群,他们走出东非大裂谷,分别与同时期的北京猿人、海岛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混血融合而形成三个新的人种:居于南太平洋群岛的红棕色种“苏摩人”、居于印度洋海岛的矮黑种“尼格利陀人”、居于欧亚大陆南部的浅色种“克罗马农人”。他们与俾格米人、科伊桑人一起是冰河时代的幸存者,大约2万人。大约4万年前,居于印度洋赤道海岛的矮黑种“尼格利陀人”分化为居于印度洋海岛的矮黑种“安达曼人”和回到非洲大陆东北部的黑种“尼格罗人”。大约3~4万年前,气候逐步回暖,海平面虽然有上升,但是还是在现在海平面之下200m左右,居于南太平洋群岛的红棕色种“苏摩人”一部沿广阔的海岸线逐步向北迁移,再一次进入华夏古陆南部,他们广泛地分布在喜马拉雅山麓广大丛林、东南中国海大陆架、扬子地台、和华北地台之上,被称为“柳江人”;其中东迁的一部被称为“古东亚人”。大约2、3万年前,居于欧亚大陆南部的浅色种“克罗马农人”自伊朗高原东迁进入中亚,并继续东迁进入东亚西北部,与先期进入的“苏摩人”一部“古东亚人”融合混血形成浅黄种的“华胥人(山顶洞人)”,“古东亚人”余部继续北迁进入蒙古高原或者分布于东南沿海。

第六章古伊甸园

大约80万年前,海岛直立人一部“爪哇猿人”生活在南太平洋群岛,这片区域自古就是人类适宜生存的地区之一。大约7万年前,华北地区的北京猿人余部也南迁至此。大约5万年前,东非的“夏娃人”一部也迁移至此。这些种群经过融合混血、优胜劣汰,最后有具有最新变异基因的“夏娃人”取得绝对优势,因而统一称为红棕色种“苏摩人”,“苏摩”就是大麻,也称为寿麻、苏美尔,是南太平洋群岛(苏门答腊诸岛)自古生产的一种麻醉性植物。

“苏摩人”信奉“万物有灵”的“萨满教”,意思是“苏摩人的宗教”,萨满教的巫师称为“沙门”。“萨满教”崇拜雷电之神“因陀罗”,“因陀罗”是“雷电”的拟声词,由于自然之火通常是雷电引起,“因陀罗”更进一步成为火神与天神。“苏摩人”把所居住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命名为“伊甸园”,意思是“天神因陀罗的乐园”。

在伊甸园及赤道附近的海岛中,还生活着一个庞大的族群,身体上半部象人而下半部形状与海鳗相似,那就是人类的近亲“人鱼”,被称为“龙”,龙是“雷”的拟声词。海洋气候变化无常,常常雷电交作,而人鱼常常在大海拯救落水的人类,他们与人类相处是非常融洽的,被认为是“海神”,印度洋上的美人鱼传说一直延续至今。

夏娃,还有希瓦(即印度教的湿婆)、女娲、华胥、夏威夷等,也是拟声词,都源于人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意思是人的母亲。亚当,还有爹、爹地、阿大、阿达等,也是拟声词,都源于人的父亲。

《山海经》中曾提到“寿麻之国”:寿麻人正立的时候看不到影子,叫的快了就听不到,那地方非常热,不可以去的。在印度经典《梨俱吠陀》中,苏摩掌管祭祀、苦行、星座、药草,是该四项的保护神,“苏摩酒”为天神之甘露,可赋予饮用者超自然之力或永生之力。

大约3~4万年前,“苏摩人”一部开始北迁,到达南亚大陆,成为“柳江人”,“柳江人”把因陀罗信仰和苏摩带入了南亚大陆。“柳江人”一部继续向东北方向沿海岸线到达华夏古陆东南沿海大陆架,成为“古东亚人”。大约2、3万年前,古东亚人与自伊朗高原东迁进入东亚的浅色种“克罗马农人”融合混血成为“华胥人(山顶洞人)”,由于“克罗马农人”基因更具有优势,“华胥人(山顶洞人)”呈现浅色人种特征。

大约2、3万年前,居于印度洋赤道海岛的矮黑种“安达曼人”也北迁进入南亚大陆,他们与先期进入的“苏摩人”一部“柳江人”融合混血,称为“古吠陀人”,古吠陀人更具有“安达曼人”特征。

大约14000年前,全新世大洪水发生,人类陷入灭顶之灾,只剩下不到10%的人口。“伊甸园”在遭到火山与大洪水的双重毁灭性打击,“伊甸园”的“苏摩人”在首领诺亚的带领下凭借高超的造船与航海技艺逃离了“伊甸园”,进入喜马拉雅山脉(亚拉腊山)高山地区得以生存。

劫后余生的“苏摩人”和“古吠陀人”组成以诺亚为首领的“诺亚人”,他们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地,并把这里称为“因陀罗之国”,也就是“印度”的来源。大约1万年前,诺亚人又分为三部,一个叫做闪米特部族,一个叫做含米特部族,一个叫雅弗部族。

闪米特部族信奉“闪”,即闪电,是天神因陀罗的“雷电神”化身,6500年前闪米特部族向西迁移到美索不达米亚,当地土著“克罗马农人”后裔因为闪米特部族种植的神奇植物“苏摩”(大麻)而称闪米特人为“苏美尔人”。

含米特部族信奉“含”,含是火、热、暖的意思,是天神因陀罗的“火神”化身,大约6000年前居住在印度大陆南部和印度洋群岛,也被称为“安达曼人、南方人”。安达曼人一部后来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进入青藏高原和甘南地区,称为“西膜人”(即西王母、貘母部族)。

雅弗部族信奉“雅弗”,就是《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的南海风神“因因乎”,是天神因陀罗的“风神”化身。雅弗部族一直居住在印度恒河流域,称为吠陀人,意思是天神因陀罗的吠陀子孙,“吠陀”是智慧和美好的意思。

苏美尔人是红棕色种群,他们最先向西方世界带去了伊甸园和诺亚方舟的传说;大约6000年前他们创造了早期苏美尔文明;苏美尔人一部塞姆人向南越过红海回到非洲,在大约5000年前创造了古埃及文明;大约4000年前“克罗马农人”后裔巴比伦人取代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地位,苏美尔人一部迦南人迁入地中海和叙利亚成为腓尼基人,后来创造了爱琴海文化和迦太基文化;苏美尔人另一部东迁回到伊朗高原,又分为两支,一支向南回到印度和吠陀人一起形成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哈拉巴文明。

苏美尔人另外一支从伊朗高原北上,进入阿富汗、北亚蒙古高原,被称为撒马尔罕人,成为大草原的游牧民族。

第七章 华胥之国

大约14000年前,全新世大洪水发生的时候,生活在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和东南沿海大陆架的“华胥人(山顶洞人)”和“古东亚人”也遭受灭顶之灾。只有海岱山地、浙赣山地、太行山地、华南山地等仅存极少数人口,他们是华胥人和“古东亚人”的遗存。

大约10000年前,华夏古陆的古北海、古南海逐渐堆积为浅海,古北海称为“济、菏泽”或“巨野泽”,古南海称为“淮、雷泽、雷夏泽”或“震泽”。

劫后余生的“华胥人”逃到了古昆仑山(古语天山之意,今台湾岛玉山、阿里山山脉),人口越来越少;最后不得不“兄妹婚配”。与其他“苏摩”部族一样,华胥人的首领是祖母“夏娃”,称为“华胥、女娲”或者“希瓦(印度教湿婆)”,这些都是上古发音;也保持着种植“苏摩(大麻)”和信奉“萨满教”的习惯。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们学会了使用火制作陶器,制陶的人称为“祝融”,意思是火神。

生活在孤岛的华胥人多次得到了生活在大海中的“人鱼”帮助,成为了渔猎部族,自认为是海神的子孙,在他们的图腾中,海神的形象就是一条人鱼,称为“龙、祖龙、龙鱼”;而两条人鱼通常是交尾的形状,称为“交、交龙、鲛人、延维”。华胥人不再信奉“因陀罗”,而更加专注于祖先神“龙”的崇拜。

洪水过后,首领女娲在龙族的帮助下迁居在“雷夏泽”南面的浙赣山地,把这里的高山称为“昆仑墟”(今天台山),平地称为“寿华之野”(今杭州湾),其族群具有更多的“克罗马农人”基因,皮肤浅棕色。华胥人还保持了古东亚人“拔毛、凿齿、穿耳、束腹、纹身”的生活习性。女娲发明了笙簧,部族其乐融融。

部族人口增多之后,首领女娲废除了“族内群婚”的对繁衍后代有害的做法,实行“族外对偶婚”,并祷神祠,又专人担任女媒,通过向祖先神“龙”祈祷而配婚姻。上古母系社会以母系为世系,“姓”表示母系,同一祖母的后代拥有相同的族姓,故不论男女只有族姓而无己姓,婚姻关系属于两个姓族对偶婚姻;男子出嫁,父子不同姓,“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因此,“女娲”把族群分为以“姓”为单位的“姓族”,他们最先驯养了羊和狸猫,所以最先分出的就是“娥姓”羊图腾部族和“嫠(音厘)姓”尨(猫)图腾部族。娥与義相同,表示羊图腾部族的持斧女王,嫠表示尨图腾部族的多毛人种。

大约8500年前,天雨不断,陨石不断,火山地震不断,海平面大幅上升,人类又面临着空前的大灾难。娥姓部族首领女娲见子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失去生存条件而四处逃生,她认为这是天上出现了窟窿造成的,于是决定带领娥姓部族去找更好的避难之所。

“女娲”带领族人北迁进入淮水上游和黄河南岸的嵩山地区,在这里有一座汜水之源的浮戏山,这里是黄河滩地,土地肥沃,非常适宜水稻作物的耕种。与当地土著融合而留下了一个羲姓牛图腾部族,首领称为“伏羲”,羲源于義,伏羲部族以驯养了牛而著称,那片山地也被称为“伏牛山”。同时伏羲部族还饲养了猪、狗、鸡等家畜。

娥姓部族再北迁,渡过黄河进入太行山地,在这里安家落户,与当地土著融合而称为娥皇部族。在这里,首领被称为“娲皇”或者“娥皇”,乃是华胥各姓部族联盟的大首领。“娲皇”带领族人利用制陶技术发明了“瓦”,并利用“瓦”建立了挡风遮雨的庇护之所,称为“屋”,女娲所在地也因此称为“王屋山、娲皇山”。这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有了瓦和屋,人类就可以不需要依靠自然条件就能建造住所,因而大大扩大了生存范围。

大约7500年前,娥皇部族的分支黎山部在首领“黎山老母”带领下东迁进入古北海西部的太行山区浚水流域的黎山,建立了妊姓夔牛图腾的黎山部族。黎山部族在伏犧部族的基础上发明了最初的牛耕,称为“黎族、黎山族”或者“牛黎族”。

大约7000年前,黄河南岸嵩山地区的女娲后裔伏犧部族创造了裴李岗文化;几乎与此同时,黄河北岸太行山地区的“妊姓黎山族”男性首领“帝俊”部族创造了磁山文化;而滞留在东南沿海的华胥人余部也与当地土著及沿海迁移的海岛民族融合为黑齿(凿齿)姜姓羊图腾部族,与“嫠姓”尨(猫)图腾部族一起在男性首领“姜央”领导下也创造了河姆渡文化。

总之,雷夏泽周边的华胥人的后代大约7000年前完成了从渔猎部族到农耕部族的过渡,他们不但能驾船和使用多种工具捕鱼,还能进行水稻作物的耕种,并饲养鱼、牛、猪、狗、羊等家畜,最重要的是已经出现了使用卯榫工艺的干栏式房屋,这是华夏文明的曙光,也是龙文化的基石。这是一个新的族群,称为“华夏人”,意思是“源于雷夏泽的华胥子孙”。

《列子·黄帝》记载了“华胥国”的状况:黄帝即位十五年,梦游于华胥之国。华胥之国在西北很遥远的地方。这个国没有领袖,民众无嗜欲,自然生存。

《列子·汤问》还记载了一个“终北国”:大禹治水的时候,曾经迷途而到过一个终北国,在北海之北很远的地方,终北国环境奇异,四季不明,无风雨霜露,不生鸟兽、虫鱼、草木,一国之人仅靠一种叫做“神瀵”(一种神泉)的液体活着,看起来此国之人的体质并不强壮,但没有儿童夭亡,成人也没有什么疾病,居民酷好音乐,整日不停。这个“华胥国”和“终北国”应该就是华夏人对先祖“华胥人”留下的记忆了。

另外,大洪水之后进入华南山地的华胥人,也与当地土著进行着融合混血,大约6000年前在南亚大陆形成了华胥人的南方支系“古南越人”,相比同宗的“华夏人”,却是落后了许多,生活习性已经相差很大了。

第八章 帝俊与伏羲

大约7500年前,在黄河中游太行山以东地区的浚水流域有一个女娲后代建立的母系部族妊姓黎山族,他们以“黎山老母”为先祖,以黎山为都,黎山又名浮丘山。大约7000年前,这个部族出现了男性首领“俊”。“俊”成为当时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娥皇”的丈夫,并最终取代妻子“娥皇”担任华夏部落联盟第一任男性首领,称为“帝俊”。黎山此后又名帝丘。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是个象征意义的首领,主要职责是祭天与祭祖,是个首席大祭司。

帝俊时期,父系社会萌芽,有了贵族和臣隶的区别;被俘虏的人成为臣隶;贵族有姓,臣隶失去了原来的姓,成为无姓之人。无姓之人要重新得到姓,需要部落联盟首领赐封。有地位的男子(贵族)除了族姓之外还有“氏”,氏最初表示封地,后来也可以使用职司、祖先之名等。在氏族之中,贵族有姓有氏,平民有姓无氏,但是各有妻室;多个姓族之间可以通婚,女子出嫁,父子同姓,有家有室,“知其母,也知其父”。但是各部族进入父系社会的时间并不同步,有的部族还是处于母系姓族社会状态。

传说帝俊有三位妻子:羲和、常羲和娥皇,娥皇、羲和(和与娥通假)都是娥姓女娲族,常羲来自羲姓伏羲族。不但如此,帝俊部族还和姜姓黑齿族、浙赣山地的嫠姓姜央族、海岱山地的“古东亚人”等也保持着部族婚姻关系。因此,帝俊的后裔有八个部族,分别出自八个儿子:禺號(妊姓)、三身(娥姓)、中容(黄姓)、帝鸿(魈姓)、晏龙(风姓)、黑齿(姜姓)、季釐(嫠姓)、稷(羲姓)。

伏羲族是最早进行日月天象观测的部族,与黎山族一样,最先也是母系部族,其首领伏羲原是女性,被称为“气母”,意思是“阴阳之气的发现者”,伏羲最早发现一天之中白天和黑夜各占一半,而且相互交替、终而复始,因而名之为“阳、阴”。伏羲族进入父系氏族,首领叫伏犧。

帝俊之妻羲和负责白天的天象观测,是“十日”运行规律的发现者,日代表阳气和白天,羲和也是“阳气之母”,日出人动(东),羲和又称为“东母”。羲和认为:日一共有十个,轮流出现,称为“旬”,而一年有36旬,总计360日。

帝俊妻常羲又名“女和月母”,负责黑夜的天象观测,是“十二月”运行规律的发现者,月亮代表阴气和黑夜,常羲也是“阴气之母”,月出人息(栖息),常羲又称为“西母”。常羲认为:月一共有十二个,轮流出现,每次出现会持续30夜,故30夜为1月,而一年有12月,总计360夜。

帝俊妻娥皇是“女娲”的直系继承人,也是当时的华夏部族联盟首领。这个娥姓娲皇部族的图腾最早把祖龙、交龙合为一体,称为“三身、三位一体”,娥姓部族也是当时的能工巧匠。帝俊的子孙三身、儀均、巧倕都出自这个部族,有作多种发明创造。

帝俊之子帝鸿也担任了华夏部族联盟首领,帝鸿的妻子来自西北的白种人鬼姓部族,后代也具有白种人特征,称为白民,是魈姓白民部族。

禺號继承了妊姓黎山族,禺號即禺䝞、禺鲸,本来是以古东海常见的渔枭为图腾,所以是人面鸟身的形象。后来在古东海(海岱山地居民称之为古北海)发现了巨鲸,传说中鲸又称为“鲲”,是海神,并会转化为“鹏”(巨鸟),所以禺號(禺䝞、禺鲸)也成为海神;禺號的后裔有妊姓的淫梁、番禺、奚仲、吉光一系,禺號、淫梁、番禺居于太行山地东侧、古东海西侧,其后裔奚仲、吉光一系渡海迁居于海岱山地。

另有妊姓的儋耳、無骨(牛黎)、無继、無肠(阳)、無启一系居于太行山地南侧、古东海西侧。無骨另外建立了牛黎部族,并首次担任华夏部族联盟首领的专职巫师,称为“巫”,巫源于“萨满教”的“舞”,上古舞、無不分。帝、巫(舞)从此分离,“萨满教”变成为“巫教”。

晏龙就是應龙、飞龙,建立風姓部族,居于太行山地北侧的雁门,雁门古称“司幽之国”,“風”就是长着翅膀的飞龙,晏龙的后代有司幽、思士、思女等,他们的部族不嫁不娶,实行走婚制。

稷是帝俊部族与羲姓伏羲部族联姻的后代,居于太行山地西侧的汾水流域,精通稷(谷物)种植,被称为“农神”,就是后世传说的“神农”。稷在此建立羲姓部族。稷的弟弟臺玺、侄子叔均等也是谷物种植的专家。叔均发明了“耕”这种最初的农具,可以把土地分为“田”,被称为“田祖”。稷的妻子是赤人(遗留在西北阴山地区的红棕色人种“古东亚人”),叔均的妻子也来自赤人。

黑齿又称为凿齿,是帝俊与浙赣山地的华胥人遗存姜姓“苗越”部族的后代,称为姜姓黑齿部族。他们保持着凿齿的习俗,居于“寿华之野”。

中容的黄姓部族位于海岱山地,是帝俊与当地土著红棕色人种“古东亚人”联姻的后代。帝俊时期的海岱山地四面环水,称为“齐”,齐就是“脐”,意思是“天下之中”。

季釐的嫠姓部族位于浙赣山地的重阴之山(天目山)、昆仑墟(天台山),釐就是“嫠”,乃是帝俊与嫠姓姜央尨图腾部族联姻的后代。

帝俊的父系部族出现在“农耕”取代原始的“采集”与“渔猎”方式而成为族群主要生活方式之后,“农耕”需要更多的男性参与,而且有了粮食的积蓄,可以应对一些天灾和恶劣气候。所以,帝俊时期,男祖帝俊地位上升,称为“天帝”;女祖女娲地位下降,成为“地母”;“伏羲”本是“气母、泰一”;帝俊、女娲、伏羲三位一体,合称为“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也称为“前三皇”。

大约5000年前的黄帝时期,黄帝取代帝俊成为天帝。古人把元气(太一、太极)又分为阴阳二气,阳气又代表男性、雄性、男祖,阴气也代表女性、雌性、女祖。帝俊地位下降,与羲和合为一体,称为“伏羲”,代表阳气和太阳;常羲、娲皇、娥皇也合为一体,称为“常羲、常娥”,代表阴气和月亮。两儀即两羲,这就是“太极生两儀”的故事。此后,帝俊逐渐在后世记忆中消失,而伏羲、女娲成为人类之祖,其代表图腾就是“交龙”(一对人鱼、阴阳鱼)图案。

随着农耕文明的发达,后世记忆中帝俊之子 “稷(神农)”的地位不断提升,最终与伏羲、女娲并列为三皇:羲皇、娲皇、农皇,称为“后三皇”。羲皇、娲皇又二位一体,合称为人皇。

第九章 氐羌集团

大约7000年前后,古东海和古南海又重新成为沼泽地,华夏各部族已经广泛进入父系氏族阶段,形成了以帝俊和帝丘为中心的部族联盟。部族人口增长很快,因此开始了新一轮迁移、交汇、融合,并在龙图腾之下纷纷有了“子图腾”作为氏族的标志。

位于居于太行山地东侧、古东海西侧的禺猇后裔牛黎氏,以夔牛图腾作为氏族的标志。

位于浙赣山地的姜姓黑齿部族一部跨越雷夏泽,进入海岱山地西部的汶河流域,在此建立了姜姓大庭氏部族。他们以羊图腾作为氏族的标志,保持着纹身、凿齿的习俗。

位于居于太行山地东侧、古东海西侧的禺猇后裔奚仲、吉光一系也在此时渡海迁居于海岱山地北侧的岱宗地区,这个妊姓部族称为奚仲氏,以鷄图腾作为氏族的标志。

位于黄河北岸汾水流域的羲姓部族神农氏一部氐人族向西南方向迁移,跨越潼关进入骊山地区。

位于海岱山地西部的汶河流域的姜姓大庭氏部族一部继续向西迁移,一起到达黄河南岸的熊耳山地区,在此建立姜姓少典氏部族。少典氏部族以熊图腾作为氏族的标志,向西到达陇山以东的渭河流域,并与陕北高原桥山的土著有桥氏、骊山地区的神农氏一部氐人族共同形成世代婚姻关系的氐羌部落。

大约6000年前,由于氐羌部落具有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技术,又大量吸收和接纳当地土著和迁移的小部族,很快形成强大的部落集团。势力范围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南部洮河流域,北抵阴山和河套地区。

大约5500年前,氐羌部落以陇山为界,分化为羌人集团和氐人集团。羌人集团居于陇东渭河流域和汉水上游,以姜姓烈(厉)山氏为核心,以农耕、养殖为主,制陶技术了达到当时最高水平。氐人集团居于陇西黄河上游和甘南地区洮河流域,以姬姓有熊氏为核心,以游牧、养殖为主,民风强悍,战斗力极强。羌人集团和氐人集团同出于少典氏,都接纳了大量的其他姓族和氏族,姜姓与姬姓之间保持着非常稳定的婚姻关系。

大约5000年前,羌人集团空前强大,首领姜姓烈山氏向东兼并汾水流域神农氏部族,并继续征服了许多黄河中下游的大小部族,势力直达华夏部落联盟的中心帝丘,并很快就取得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之位,号称“赤帝”,也称为“炎帝”。这是华夏联盟历史上第一次以武力征服诸侯的行动。

认识古老中国龙

在中国,龙是一种神异的超级动物,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上古就把麟、凤、龟、龙,谓之四灵。东汉产生的道教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象”,又称“四神兽”。佛教中龙王是水神,掌管四海。龙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象征,称为“真龙天子”;而华夏族自认为是“龙的传人”。然而龙却不是现实存在的动物,为什么在中国人心中如此神圣呢?年代久远,莫衷一是。本人试着解开此历史之谜。

第一章上古与龙有关的帝王

中国人最核心的思想是已经流传5000多年的“敬天法祖”思想,“敬天”就是以“天”为宗主的自然崇拜,“法祖”就是祖先崇拜。古人相信“万物有灵”、“祖先会保护后代子孙”,也正是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产生了家族、宗教、政权一体化的宗法制度,进而形成家族专制的帝皇政权。

第一节 伏羲与女娲 按照自东汉以来的说法,伏羲是华夏族上古三皇之一,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伏羲,又称宓(音伏)羲、庖牺、伏戏、包牺、牺皇、宓犠、皇羲等,《史记》中称伏牺。伏羲与女娲一样,是个龙(蛇)身人首的形状。按照这个说法,整个华夏族就当然是“龙的传人”了。其实最早记载伏羲的是出于战国中晚期的《庄子》,战国中期以前的典籍中,如《山海经》、《论语》、《墨子》、《左传》、《国语》、《孟子》等没有“伏羲”一词。

《庄子》中关于伏羲的记载最重要的是《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在这段落记载中“伏羲”是“气母”即“元气”的意思,乃是天地之间“化生万物”的根本,并不是人类之祖。

《庄子》其他地方提到的伏羲往往与轩辕黄帝、神农等古帝并列,并没有突出的特点。说明在战国时期,伏羲尚是一个尚未定型的上古人物。

女娲的记载在《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东晋郭璞为此作注说:“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另外《楚辞·天问》也记载:“女娲有体,谁制匠之?”说明女娲的“人面蛇身”倒是来源已久。

再加上《楚帛书甲篇》所记载的创世神话:“曰故(古)大熊包戏(伏羲),出血□雨走(震),居于睢□。劂□亻鱼亻鱼(人鱼) ,□□□女。梦梦墨墨,亡章弼弼。□每(晦)水□,风雨是於。乃取(娶)□□子之子,曰女王出(娲),是生子四(子)。□是襄而土戋,是各(格)参化法□(度)。”意思大概如下:伏羲生于混沌之中的人鱼族,娶同族的女娲,阴阳两仪参化生四子,进而育有万物,这是阴阳化育万物的开始。

这说明在战国后期,伏羲、女娲已经摆脱“气母”的身份,真正成为化育万物的人类始祖。因此,在汉墓壁画、画像砖石中,出现了大量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伏羲手捧太阳或日规,代表阳;女娲手捧月亮或月矩,代表阴。不管是人首蛇身、人首龙身还是人鱼,其实形状是差不多的,就是上半部是人、下半部是一条长长的尾巴。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这个“延维”实际上就是两个尾部交结在一起的人首蛇身形状,应该就是伏羲、女娲的合体,此传说最早在上古苗地(浙江、安徽、江西一带)形成。

第二节黄帝“黄帝”最早见于周朝史籍《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关于这段“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山海经·大荒北经》也有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这里第一个与黄帝相连的“龙”就是“应龙”,但是这个应龙只是黄帝的部属之一。

鉴于《庄子·大宗师》有“…黄帝得之,以登云天”的记载,到了西汉,公孙卿编造了一个有名的黄帝“鼎湖升天”的神话:“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同时期的司马迁后来将这段话原封不动地收入《史记·封禅书》。这说明西汉时期对此有普遍的共识。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而“轩辕”一词最早出于《山海经·海外西经》:“轩辕之国在(此)[其北],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一曰]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一曰]在轩辕国北。”轩辕本义是“车”,也是上古时西部一地名,乃是黄帝之国,此国之人形状是“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另外,《史记·天宫书》记载:“轩辕,黄龙体。”《史记正义》对此说明:“轩辕十七星,在七星之北,黄龙之体。主雷雨之神,后宫之相也。”

至此,黄帝就成为“黄龙”,也是天上“黄龙星座”(今狮子座)的宿主,那么黄龙的形状,也就像一条长蛇或者“人面蛇身”了。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即钟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

《山海经·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这个钟山之神烛龙或者烛阴,就是黄帝。

《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䲹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摇崖。钦䲹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这个“人面龙身”的鼓就是黄帝之子获得己姓的夷鼓,也叫雒明。夷鼓是肜鱼氏之甥,肜鱼氏就是人鱼部落。

《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建木乃是黄帝的旗帜所在地。黄帝本姓姬,正是氐族首领。此氐人国应是黄帝部落成员,夷鼓之后。

第三节太昊太昊,也称为大皞、太皞,风姓。在先秦可靠的典籍中,言太昊则不言伏羲,言伏羲则不言太昊,太昊与伏羲并无任何瓜葛。战国之末的荀子在《正论篇》中提及“太昊”,在《成相篇》中又言“伏羲”,两名共见一书,自非一人。在可靠的史籍中,最早将太昊与伏羲并称为一体的,乃是西汉末年刘歆的《世经》。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大皞爰过,黄帝所为。”太昊居于黄帝同时代或者之后无疑,绝对不是“伏羲”。

太昊部族世居之地在今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陈,太皞之虚也。”陈地在今河南淮阳,淮阳今存太昊墓。周代以后,其后裔属地渐次东移,《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顼,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

《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郯子来朝”,昭子问少皞氏鸟名官,何故?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这段文字说明太昊也是一个“龙”族。

根据《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和《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的记载,应龙所处之地正是江淮一带,也正是太昊的地盘,所以,太昊应该就是应龙或者应龙的后代,在黄帝之后成为当时的部族联盟首领。应龙部族又叫飞龙氏,在帝颛顼、大禹时期仍然存在。

第四节帝颛顼 帝颛顼本姓己,是轩辕黄帝的后代,昌意之孙子,韩流之子。《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妻雷祖,生昌意, 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颛”本义为“端”,引申指体面、端正;“顼”指“玉冠”;“颛顼”一词是“光明正大的首领”。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鱼妇或者称为为“腹鱼(腹部以下为鱼)”,就是“美人鱼”,在永城汉梁王墓室壁画中曾经出现过“鱼妇”的壁画,形状就是一个人首和一条长长的鱼尾巴。帝颛顼也是人面鱼身的“龙”族。

《庄子·大宗师》:“…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玄宫乃是玄冥之地,属于水府,也是在说明颛顼乃是“龙”族。

第五节共工之臣相柳共工乃是上古炎帝部族首领,姜姓。曾为九州之伯(霸主),也是治水的英雄。共工有个臣子叫相柳,形状就是“九首人面、蛇身面青”,所以共工之臣相柳也是人首蛇身的“龙”族。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山海经·大荒北经》: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向)。

第六节大禹 大禹的父亲是崇伯鲧(鮌),鮌即鳆鱼。鮌担任帝尧的“玄冥”(水正)之官职,是嵩山地区有崇氏的首领;大禹的母亲是巳姓有莘氏女修巳,有莘氏属于帝喾巳姓高辛氏的嫡支。

《左传·昭公七年》曰:“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

《国语·周语下》记载:“昔共工……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汩九川……合通四海……皇天嘉之,祚以天下。”

屈原的《天问》有“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绝?伯鲧腹禹,天何以变化?”

《山海经·海内经》:“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妇)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国语·鲁语》:“…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这几段文字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崇伯鲧治水失败被杀,他的儿子禹担负起治水责任,最后成功。鲧被杀却化为黄能(熊字是讹写),黄能就是龙马即河马,说明鲧的部族也是“龙”族,应该是继承的帝颛顼“人鱼图腾”部族;鲧腹(妇)生禹,乃是把“人鱼图腾”部族首领传给禹。

第二章龙的几种原型

古代龙、蛇是严格区分的两个物种,龙有足,蛇无足。龙与蛇相似的地方就是一样具有长尾巴。不同的时期,龙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到西汉时期,基本上定位为“马首蛇尾”。明朝时期,又吸收外来文化而定位为“龙九似”: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身,蜃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

第一节 最原始的龙——人鱼 《山海经·海内北经》载:“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山海经·海外西经》载:“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海内北经》的陵鱼就是《海外西经》中陵居的龙鱼,具有两栖类动物的生活特征;龙鱼头部形状象狸,人面、手足、鱼身;狸即猫,也是面部象人的动物。龙鱼具有人的面相和手一样的前足,却是鱼的身子,象鱼一样有一条长尾巴。

龙鱼就是海中的人鱼,与人类同宗,均源于700万年前的海猿。海猿与山猿一样是2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的后代。山猿一直在陆地生活,进化缓慢,至今的猴子、猩猩等都是此类物种。而海猿被迫进入赤道附近的海洋生活,逐步褪去了毛发,皮肤也象其他海洋哺乳动物一样变得光滑,身体柔韧性大大提高,上肢变得更加灵活。而下肢随着进化的差异,一部分因为靠近陆地变成为两栖类海猿(类人猿的一种),下肢得到锻炼而可以直立行走,最终尾巴退化而进化为“人猿”,在300万年前重新回到陆地生活,进而成为人类的祖先。而另外一部分海猿进入大洋生活,下肢逐步退化而尾巴得到锻炼,成为具有海豚一样的长尾巴,而下肢基本消失了。这类物种就是“人鱼”,也叫“龙鱼”。大约1000年前还在海洋中大量存在,称为“鲛人”,以后逐步减少,至今已经基本灭绝。

伏羲、女娲时期是在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全新世大洪水之后,那时候人类奄奄一息、基本毁灭,幸存的人们非常之少,当然不乏兄妹婚配的情况。而人类的近亲“海边的人鱼家族”在大洪水中得以生存,这种生存能力当然让陆地的人类羡慕,因而,一些沿海部落就以人鱼为图腾,其中就有伏羲、女娲部落。内迁之后,这种图腾仍然得以继承下来,上半身是人(有人头、两只手或者称为足)、下半身是鱼(或者豚,无足,有尾),这就是“龙图腾”的源头

出土的商周古钟鼎彝器等物上常见一种所雕刻的装饰纹样,似龙而仅有一足。宋代人根据“夔一足”的传说称之为“夔龙纹”,其实那是人鱼的侧身形象,应该称为“人鱼纹”或者“龙鱼纹”。诞生于夏商之际的甲骨文的“龙”其龙嘴上没有牙齿、尾巴也是光滑的,但是头部却有一个“帝”字,表明“龙”是人的祖源。

第二节 陆上蛟龙——鳄鱼雷神,即雷电之神,在《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进入内陆之后,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海边的古人发现,每次下雨之前,几乎都要伴随着闪电和雷声,而在闪电和雷声之前,鳄鱼也是蠢蠢欲动,叫声“隆隆”。所以,就把鳄鱼这种动物和雷电联到带一起,认为鳄鱼具有灵性,是“雷神”,称为“鼉龙”,或者“陆上蛟龙”。蛟似蛇四足,龙属。龙与雷电、风雨的关系,也是因为鳄鱼而产生的。诞生于商、周之际的金文的“龙”就在龙嘴加上了牙齿。

第三节 海上蛟龙——虎鲸《山海经·海外北经》:“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一曰爰有熊、罴、文虎、离朱、【丘鸟】久、视肉。平丘在三桑东。”《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爰有鸱久、文贝、离俞、鸾鸟、皇鸟、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豹、熊、罴、黄蛇、视肉、璿瑰、瑶碧,皆出卫于山。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

务禺(鳆鱼)之山、附禺(鳆鱼)之山应该是同一座山。鳆鱼又叫鲛鱼、鲛鲨,或者蛟龙,就是海上霸主“虎鲸”。虎鲸的体型极为粗壮,是海豚科中体型最大的物种,时常会有跃身击浪、浮窥等行为,或是以尾鳍或胸鳍拍击水面,古人谓之“蛟龙闹海”。蛟和龙本是不同的生物,蛟就是虎鲸,而龙是人鱼、鱼妇、腹鱼。《说文》: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即蛟去。

第四节 夏商之龙——河马《龙马河图》传说:上古时期,孟津东部有一条河与黄河相接,龙马负图出于此河,伏羲氏依龙马之图画出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汉书·孔安国传》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西汉王允的《论衡》记载:“龙之像,马首蛇尾。”

龙马就是河马,同大象一样,上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是大量存在的。河马是淡水物种中的最大型杂食性哺乳类动物,与猪一样属于偶蹄目,因为头部像马而被希腊人称为河马,实际上应该象古代埃及人一样称为“河猪”。河马出水的时候,身上会流出红色的液体,形成一些图案,古人认为是上天的某种信号,所以有了《龙马河图》的传说,并神化。

中国古代称河马为“龙马、封豨”(大河猪)、冯夷、水虎、巫支祁,是河神、河伯、淮水神等的象征。后来气候变化,河马在黄河流域消失,只能留在记忆中了。直到春秋时期,一些关于龙的记载其实还是河马,说明那个时期,河马还没有完全退出黄河流域。见于下:

《春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蔡墨对魏献子曰:‘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春秋左传·昭公十九年》:“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 洧渊。”由于河马的影响,诞生于春秋、战国之际的篆文的“龙”不但在龙嘴加上了牙齿,还在龙身上加上了四只“脚”。龙的形状也逐步定位为“马首蛇尾”。

第三章华夏族的凝聚力

战国末期,经历了战争的华夏大地产生了一股大一统的思想,这种大一统的思想迫切需要一种说服力很强的理论来支持。于是经过再三的归本溯源,终于逐步明确了以巢、燧、羲(娲)、农为主体的三皇时期和以炎帝、黄帝、太昊、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禹为主体的五帝时期以及夏、商、周三王时期的华夏族进化体系。伏羲成为人文先知,女娲成为大地之母,炎帝、黄帝成为华夏之祖。龙图腾处于绝对统治地位,龙图腾就是华夏族的文化核心,华夏族都是“龙的传人”。成书于商代末期的《周易》中的龙就是“黄龙星座”,如“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等。

秦汉时期,受到“天人感应”和“黄老思想”的影响,“龙”的附加属性更加扩大。汉武帝时期,帝国空前强大,华夏族已经正式成为“汉族”。黄老思想逐步被新儒学代替,黄帝的地位大大下降,伏羲与太昊、神农和炎帝、颛顼和高阳都被硬生生合并为一个人,一个以太昊为核心的帝系——“三皇五帝”出现了,龙星让位于帝星(天枢、太一)。此时由于岁差的变化,黄龙星座(轩辕星座、狮子座)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天象与时节的变化了。于是,在战国后期,实际上已经有了“苍龙星座”的概念,再加上伏羲、女娲由“气母”一分为二成为“阴阳两仪”,再分为四象(四季、四方、四大星座),四象配以四神兽“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每一象又配以七星宿,构成二十八宿。苍龙星座就是太昊的星座,即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龙心的部分,就是《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中的“大火星”(天蝎座)。而龙又成为单一的雷神(龙神)。

第四章鲛人

中国自古就有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生物,称为鲛人,源自延维、女娲伏羲等“人鱼交尾”现象。鲛人神秘而美丽,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西方传说里的美人鱼与鲛人相似,都是生活在大海里神秘而美丽的生物,是人类对神秘海洋生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博物志》、《述异记》的记载大同小异。

魏晋时代,有关鲛人的记述渐多渐细。在曹植、左思、张华的诗文中都提到过鲛人。传说中的鲛人过着神秘的生活。鲛人常常带着鲛绡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和中国人做生意,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字。唐人李颀《鲛人歌》云:“鲛人潜织水底居,侧身上下随游鱼。轻绡文彩不可识,夜夜澄波连月色。有时寄宿来城市,海岛青冥无极已。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始知万族无不有,百尺深泉架户牖。鸟没空山谁复望,一望云涛堪白首。”李颀诗中,鲛人是今年相见明年期的情深意重的好朋友,诗人对他们“百尺深泉架户牖”的海洋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郭璞注《山海经》时认为“雕题国”人就是鲛人,古音中“雕题”与“鲛”可以互转,与海南岛的“黎”(狸)族也颇为音近。越南古称为“交趾”,典籍往往雕题、交趾并称,可见人鱼的传说来源于南海区域,应该是以“人鱼”为图腾的部族遗存。

新加坡的“鱼尾狮”传说,或许也是“人鱼”图腾的遗存,因为狮子也是“人面兽”。散布于全世界各地的人鱼传说非常多,不能不说是存在人类进化的集体记忆,或许日本人所说的“人鱼标本”是真的存在。

第五章龙王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由于现实中最后的龙——河马也在黄河流域消失了,所以“龙”只能停留在概念和记忆中,作为雷神和吉祥的符号了。在东汉之前,只有“龙神”,而无“龙王”。

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它是在中国上古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说和升仙思想发展而来的,上古的鬼神观念和龙的观念都被道教所摄取。上古神话中龙是通天神兽,是升仙的坐骑,道教对此说全盘继承,神仙并以龙为脚力。也在东汉末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原。佛教中除人之外的生灵分为天、龙、夜叉、干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迦等八部,“龙”仍然是一个生活在水中的人鱼部族,与居于陆地的“人”部族是同等的,只不过居住的区域一个在水下,一个在陆地上。

于是道教引进佛教龙王形象并对原来的河神、河伯概念加以改造,雷神另立,从而形成自己的龙王体系,称四海龙王、五方龙王、河龙王、泽龙王等,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湖海河川,还是渊潭池沼以及井、泉之内都有龙王驻在;龙王成为专职掌管水族的职司。中国的百姓原本就以龙为神灵,也就对佛教中的龙接受,并以中国文化中的“龙”来理解佛教中的龙王了,且由佛经而演绎出了龙宫宝殿,陆地上也开始出现了祈雨的“龙王庙”。

从汉晋到唐宋时期,龙的形像在演变过程中,明显地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如敦煌北魏壁画上的龙,其动态是在奔腾,唐宋时期的龙吸收狮子的形像。头圆而丰满,脑后披鬣,鼻子也近似狮鼻。江西江宁南唐要升墓中壁画上的龙,不但头部像狮子,就连整个身体也有点近似于狮子。龙吸收狮子形像,主要是为了言其神威,增加它的神通。

由于龙是本土宗教,道教的龙也就更为中国化,比佛教的龙更为世俗,更适合中国民众的心理,龙不但能降雨除旱,还可以救火,在祁雨的同时还可以捎带提一些其它方面的要求,譬如求福、长生、官职、疾病、住宅凶吉等,“无有不吉”,几乎世上所有的都可以包揽了。而且道教的龙的行雨更有了人情味和传奇色彩。佛、道两教争相对龙宣传,刺激了民间对龙的崇拜,传统的龙也由神兽变成了神,于是使大江南北无处不存在龙王。

解密上古(一)华胥氏

中华的来历不在于是谁、是在哪个朝代的人提出来的,有人说是近代人提出的,有考证说早几千年就有,在子经诗书里、在其它史载里。之所以不在于谁提出的道理,是阐释中华的本意渊源是什么。

“中华”二字,狭义的理解就是中国华民。中国,是指最早的古人生存的地方并以此为中心。好比一个人,你总是要站在一个地方,并以这个地方为中心,来判断周围和四边。因此,中华、中国的“中”字,正说明最早的人类是在中国这个地方活动的。在天文地理上,最早组成万事万物的理论根据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其中的“土”位,为“中”;“华”代表荣,即繁荣。广义的中华,特指天象学中,作为能衍生万物、代表“土”的地球,以地球为生命诞生的中心。站在天象的高度来看地球,“华”指得是地球圆周放射的美丽辉光,此彩光如华盖所罩,称“华”。“华”字的古解,通“花”,而这个花,特指的是莲花。莲华的生命力最强,人们曾挖掘出万年前的莲子,竟然能够再发芽,可见莲花的不凡生命力。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也是人们和神们最器重的。不仅人们赞美莲花,就连最早的道教也把莲花视为美好的象征,佛教里的莲花更是独一无二的圣品。

莲花乃水中物,水为生命之母。现代人的诞生也是在“羊水”里泡出来的。而做为中华的生命之母是谁?她就是传说中号为九河娘娘的华胥氏。九河娘娘,不是指地球上有九河,而是说天上有九重,每重皆有天堑难以逾越,天堑就是天河,例如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中,银河,就是天堑之一。(节选;来源:影斜地平线的日志)

解密上古(二)伏羲 女娲

......那场大洪水,并非无缘无故,神话传说中,《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了在“渤海之东”大海上有个极其神秘的无底之谷叫“归墟”。说的是我国东海之上有仙山,名曰“蓬莱、瀛洲、方壶、岱舆和员峤”。后来龙伯之族人用垂钓钓走了驮着“岱舆、员峤”二仙山下的各三只江鳌,使得两仙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里暗含的玄机是什么?按现代所讲,正是以神话的方式来描述地球大陆板块漂移的形象化比喻。如此的地球变化带来的大洪水给人们造成灭绝性打击,宣告了太古人或者说旧石器以前人们的毁灭。这是我国对神奇之地的论述,即以古人所处的位置看其它五座仙山,有两块漂走了,这简直是最伟大的记载——“地球板块漂流说”!要比近代六大板块划分大陆漂移学说的奠基人魏格纳提出的这个学说要早几千年。魏格纳是个德国人,1880年出生于柏林,是位天文学博士。1912年魏格纳首次公布了自己的六大板块的划分大陆漂移学说研究成果。

话说回来,伏羲女娲是在洪水中逃生,他们是“神”的后代,自然有异能,漂到西方,以我推理是在欧洲地区,在那个非常的岁月里和重回东方的日子里,从而给西方国家带来了无数优美的变异神话传说。也曾在英国建了最早期的石门阵,以便与天上神直接对话或求救,并根据日月变化推算脱困之术。而以后二百年间,太昊之重孙少昊有可能到了西方。少昊在东海之外建了西方之国,成为西方大帝。他就可能并重建石门阵,以求太昊之法,否则史载说少昊习太昊之法就缺了根据。(节选;来源:影斜地平线的日志)

解密上古(三)少典

解密上古(四)安登

解密上古(五)附宝

解密上古(六)洛神甄宓

上古之前的不周山就在中亚

易经八卦揭示上古三皇历史

伏羲为什么叫伏羲、话说八卦图

论畲族的龙图腾崇拜

天机.华胥古国与古华夏人 华胥国

质疑畲族源于武陵蛮说

《畲族传说》第一章 畲族概述

《畲族传说》第二章 畲族族称的来历

《畲族传说》第三章时代背景

《畲族传说》第四章 龙麒出世

《畲族传说》第五章 平燕凯旋

《畲族传说》第六章 龙麒和三宫主

《畲族传说》第七章龙麒家族

《畲族传说》第八章 畲族南征

《畲族传说》第九章 南征路上

《畲族传说》第十章 南征终结

《畲族传说》第十一章 开创“封金山”

《畲族传说》第十二章“蛮僚啸乱”

《畲族传说》第十三章 宋元畲军

《畲族传说》第十四章 赣南畲兵

《畲族传说》第十五章 王审知畲族兵

《畲族传说》第十六章闽粤赣边界迁闽东和浙江畲族

《畲族传说》第十九章盘姓融入客家

《畲族传说》第九章畲族语言

戏说武陵蛮盘瓠神话小说之一

戏说武陵蛮盘瓠神话小说之二

戏说武陵蛮盘瓠创世传说之十二

戏说武陵蛮盘瓠创世传说之十三

畲族龙麒创世传说考略

畲族龙麒创世传说考略之二

畲族龙麒创世传说考略之三

畲族龙麒创世传说考略之四

畲族龙麒创世传说考略之五

论畲族图腾信仰与创世祖的关系

略谈部分《畲族宗谱》摒弃盘瓠传说

天经(一)——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

天经(二)——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

天经(三)——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

浅析畲族创世传说与《搜神记》、《南蛮传》的关系

东皇太一的BLOGhttp://blog.sina.com.cn/eastear200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0059.html

更多阅读

奢香是咱古蔺人 奢香夫人

奢香是咱古蔺人罗大耳朵《奢香夫人》剧照2011年11月10日起,中央一台黄金时段播放欧阳黔森编剧、宁静吕良伟主演的30集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奢香夫人是古蔺人,明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古蔺在明朝前属于彝族土司自治。到了明朝

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 琴心剑胆

从会读书、懂事的时候起,就听说过一句话:“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当时认为第一句太好理解了,只是第二句中的“无字句处”四个字老是搞不明白。什么叫“无字句处”啊?没有字,没有句的,那还叫书啊?是不是说的人说错了?后来听说了武

印第安人直言不讳是华夏人后裔 印第安人自称中国后裔

印第安人直言不讳是华夏人后裔(传说、语言、文物证据)核心提示:在2010年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群岛一些自认为是中国人后裔的勇士,为了证明他们是中国人的后裔,经历4个月,飘洋五万公里,成功的于中国福建沿海海滩登陆,当这个叫易立亚勇士跨上中

BBC与兽同行、与古兽同行简介 与兽同行txt下载

今天我观看了BBC的与兽同行和与古兽同行和与兽同行。与兽同行从4900万年的德国,到3600万年前的巴基斯坦深海。从2500万年前的蒙古,到320万年前的东非。从100万年前的巴拉圭,到3万年前的北海。各种各样的生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式的统治着地

汪晓云:中国与古希腊多神信仰的同一性

时间:2010-05-12 10:01 作者:汪晓云 点击:734次古希腊诸神与中国诸神在形象的整体历史演变中呈现出内在同一性。把握中国与古希腊多神信仰的关键在于梳理出两个神话体系中具有发生学意义的“大神”,在古希腊,这一“大神”为酒神;在中国

声明:《天机.华胥古国与古华夏人 华胥国》为网友寄情山水花草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