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怎样形成的 胆结石有什么症状

胆结石的形成原因比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肝脏分泌的胆汁不正常:胆结石在肥胖人群中常见,就是因为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呈过饱和状态,容易析出结晶,导致结石。

胆道感染:胆道感染时可以引起胆汁成分的改变,加上炎性分泌物、管壁脱落物等,更容易形成结石。

胆囊内胆汁瘀积:一些由于疾病无法进食而长期依靠静脉内营养者;怀孕初期,妊娠反应重,不能正常进食者;长期不进早餐者等容易出现胆汁瘀积,进而形成胆结石。

患某些疾病:如肝炎、肝硬变和某些溶血性疾病患者,由于胆汁成分异常,容易形成结石。

一般的主要症状就是腹疼,黄疸。弄不好的一开始都当胃病治。

胆结石的成因目前国内外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是胆囊或胆管系统感染发生病变,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一种坚硬如石的物质,即“胆结石”。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与生活习惯有关: 如爱静不爱动、肥胖症、妊娠后期的病人,因体力活动减少,腹壁松弛,内脏下垂,长期压迫胆管,使胆汁排泄不畅,逐渐淤积、浓缩、沉积而形成结石。 2、与胆囊的慢性炎症有关: 胆囊炎可因其坏死脱落的黏膜和细菌、病毒等构成一个核心,促使胆固醇、胆红素沉积,久而久之形成结石。 专家在线:胆道结石也可以选择不开刀治疗 3、盲目节食减肥: 不食早餐,喜食甜食、高脂肪类食物及长期服某些药物,如安妥明、雌激素等,均可导致胆汁成分改变。胆汁易浓缩,胆固醇呈饱和状态,相互沉积而形成结石。 4、与某些物理因素有关: 作过胃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中易损伤支配胆囊运动的神经,使胆囊功能降低,胆汁淤积,久之形成结石。 5、胆固醇的代谢失调: 高脂肪饮食或糖尿病患者,其血中胆固醇含量也随之增高。此时若胆汁淤积,胆盐减少,则极易形成结石。 关爱女性:吃零食女性易患胆结石 6、有不良卫生习惯: 感染肠道寄生虫者。进入胆道或胆囊内的蛔虫,其死亡后的虫体或虫卵皆可形成结石。 另外,居住地区、营养条件及情绪性格都与结石形成有关。因此,要预防胆结石的产生,日常生活中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偏食,不盲目节食,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及姜葱类食物,少食高脂肪及油腻类食物,以促使胆汁流畅,促进胆固醇代谢,减少胆结石的形成。 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理包括几种要素,首先,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其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第三,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粘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胆固醇结石----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以及卵磷脂等成分的比例失调,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而发生成晶、析出、结聚、成石。大部分胆汁中的胆固醇来源于肝细胞的生物合成,而不是饮食中胆固醇的分泌。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合成的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及胆汁中的蛋白质促胆固醇晶体成核作用,另外的因素则应归因于胆囊运动功能损害,它们共同作用,致使胆汁淤滞,促发胆石形成。此外,目前还有一些研究显示,胆囊前列腺素合成的变化和胆汁中钙离子浓度的过高也可能促发胆石形成。在部分患者中,胆石形成的前提条件是胆泥生成。所谓胆泥,是由含胆固醇晶体的粘滞的糖蛋白组成。这种胆泥在超声下可以查见,并且可能是胆绞痛、胰腺炎或胆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检查所能发现的唯一异常处。胆结石的发病症状表现为上腹疼痛并放射到肩和背部,且低烧,恶心,呕吐,寒战,大汗淋漓甚至伴有黄疸.这些症状是非特异性的,与胃肠,肝脏疾病的症状很相似,所以病人在一开始会因误以为是胃肠疾病或肝病做非胆结石症检查,而自行耽搁确诊时间,而一旦确诊,医生还会看其是否对手术及麻醉形成有影响的疾病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意见建议:

胆结石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

【辨证】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方名】利胆排石汤.

【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医处方(三)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名】舒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谢新建方

中医处方(四)

【辨证】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化滞,利胆排石.

【方名】清胆化石汤.

【组成】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翁 恭方.

中医处方(五)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名】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生活护理:

胆结石生活规范

1. 维持理想体重.2. 保持运动的习惯.

3. 注意饮食安全卫生,定时定量.

4. 绝对禁止暴饮暴食.

5. 避免长时间以坐姿从事工作.

6. 避免过于疲劳.

7. 不可穿著束紧胸腹的紧身衣物.

8. 若有便秘症状,须积极治疗.

胆结石就像是人体内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面对这种危险,很多胆结石患者不了解,甚至若无其事,这是很危险的。怎样治疗胆结石是所有胆结石患者最想知道的问题,但是治疗方案那么多,具体哪个才是最好的呢?接下来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外一科专家将会为您一一介绍。

(一)手术治疗

近来研究报道是肝脏的成石性胆汁形成了胆囊结石(如胆固醇过饱和),所以从2007年开始。

胆囊切除术适用于萎缩性胆囊和胆囊癌变者。由于有同时存在继发性胆管结石的可能,因此有下列指征时应在术中探查胆总管。绝对探查指征:①胆总管内扪及结石;②手术时有胆管炎和黄疸表现。③术中胆管造影显示有胆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直径超过12mm,但有少见病人胆管有扩张而无结石存在。此点在胆总管探查时的阳性率仅35%左右。此外,还有一些相对探查指征:①过去有黄疸病史;②胆囊内为小结石;③胆囊呈慢性萎缩性改变;④有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病史。

由于胆囊切除后遗症太多,不被患者所接受,当胆囊功能丧失者也可采取胆囊切除手术。

(二)溶石治疗

形成胆囊结石的主要机理是胆汁理化成分的改变,胆汁酸池的缩小和胆固醇浓度的升高。通过实验发现

胆囊结石超声予口服鹅去氧胆酸后,胆汁酸池便能扩大,肝脏分泌胆固醇减少,从而可使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转为非饱和状态,胆囊内胆固醇结石有可能得到溶解消失。1972年Danjinger首先应用鹅去氧胆酸成功地使4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溶解消失。但此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如谷丙转氨酶有升高等,并可刺激结肠引起腹泻。目前溶石治疗的药物主要是鹅去氧胆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胆酸。治疗适应证:①胆囊结石直径在2cm以下;②胆囊结石为含钙少的X线能透过的结石;③胆囊管通畅,即口服胆囊造影片上能显示有功能的胆囊;④病人的肝脏功能正常;⑤无明显的慢性腹泻史。治疗剂量为每日15mg/g,疗程为6~24个月。溶解结石的有效率一般为30~70%。治疗期间每半年作B超或口服胆囊造影1次,以了解结石的溶解情况。由于此种溶石治疗的药物价值昂贵,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又必须终生服药,如停药后3个月,胆汁中胆固醇又将重新变为过饱和状态,结石便将复发,据统计3年复发率可达25%,目前此种溶石治疗还有一定的限制。此外,一些新的药物,如Rowachol,甲硝唑(metronidazole)也有一定的溶石作用。苯巴比妥与鹅去氧胆酸联合应用常能增加溶石效果。1985年更有人报告应用经皮肝穿刺胆囊插管注入辛酸甘油单脂或甲基叔丁醚,直接在胆囊内溶石,取得一定的疗效。

(三)体外震波碎石

1984年Lauerbwch首先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胆石症(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lithotripsy,简称ESWL)。常用的震波碎石机为EDAP LT-01型,该机由镶嵌在一个抛物面圆盘上的320枚压电晶体,同步发出震波,形成宽4mm、长75mm的聚集区,声压为9×107PZ。一般采用1.25~2.5次/sec的冲击频率,100%的治疗功率,历时60~75分钟,胆囊内结石便可粉碎。此外,还采用B型超声实时成象,对结石定位,并监控碎石的过程。

为提高结石粉碎后的消失率,在震波前后服用熊去氧胆酸(UDCA)8mg/kg/d,以达到碎石和溶石的协同作用。结石消失后为巩固疗效,可继续服用半年。此法安全有效,仍有约11.2%结石复发率,治疗费用昂贵,治疗适应范围严格,均属不足之处。

(四)非手术疗法

(1)口服溶石疗法。现在临床上使用的口服溶石药物主要有两种:鹅去氧胆酸(CDCA)和熊去氧胆酸

鉴别诊断 阑尾炎(VDCA)。这两种药物通过降低胆汁胆固醇的分泌使胆汁去饱和,不饱和胆汁则具有溶解胆固醇的作用,使胆石表面的胆固醇分子不断地被溶解,胆石体积逐渐缩小以至完全溶解。

(2)灌注溶石法。早在上个世纪末已有人研究胆总管探查术后残留结石的溶解问题,以后有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具有溶石作用的药物,将溶石药物注入到胆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其溶石的确切效果尚待大量临床实践来证明。直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一种既能有效地溶解结石而又较为安全、副作用小的药物。

(3)体外震波碎石(ESWL)。1983年布伦德尔(Brendel)和恩德斯(Enders)经动物实验体外震波对胆囊结石碎石成功,证实无严重副作用,并提出ESWL辅以溶石治疗,可以使胆囊结石病人免行胆囊切除手术。1985年索尔布奇(Sauer Bruch)等首先将ESWL应用于临床,8例胆囊结石和1例胆总管结石经治疗后都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近几年来国内亦有一些医院对此开展了研究和应用,并迅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病例和经验。当然,ESWL不是对每一个胆囊结石病人都能适用,它具有一定的适应症。

(4)经皮胆囊镜超声波碎石术。在超声波引导下先作经皮胆囊穿刺,然后再扩大穿刺针道并插入胆囊镜至胆囊,在胆囊镜直视下用超声波将结石粉碎,并将粉碎的结石吸出。术后胆囊内置入气囊引流管。因本方法在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其确切效果尚待进一步观察。

(5)微创保胆取石术

微创保胆取石术于取石过程中综合利用现代医疗设备进行优势互补,完美弥补了单一器械设备的缺陷,能及时解决手术中的各种突发情况,确保安全取尽患者体内结石,对于现代微创保胆取石新技术、新理念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创保胆取石术五大优势:

一、在彻底取净结石的同时,完整保留胆囊和胆囊功能。

二、让患者手术后和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

三、整个手术微创、可视、安全系数高,让患者和家人都放心。

四、如术中发现胆囊不宜保留,则可立即转换为胆囊摘除术。转换过程不会增加患者的损伤。

五、术后一天即可下地活动、进食,住院3-5天就可出院,基本不耽误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胆结石是怎样形成的 胆结石有什么症状
胆结石的治疗与预防可藉由药物(溶解结石)、外科手术(取出结石)或饮食疗法(控制胆结石的形成)及最新的超音波震荡法除去结石。

“肝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通常患上肝囊肿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可能只是在某次体检中,医生通过超声波检查发现一个,甚至几个水泡。

少数的囊肿内含有清澈透明的液体,好像一个水球一样,但大部分的囊肿,尤其是较小的囊肿内并没有任何物质。在超声波下,可以看到一个或者多个囊肿,大的直径可达10厘米,而小的直径却只有1厘米。但不论囊肿大小、多少,一般都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也不会影响到肝脏功能。

囊肿是如何产生的,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可能与肝脏内有许多小胆管有关。还有一种肝囊肿与遗传有关,叫做“多发行肝囊肿”。病人的肝脏内会不断长出新得囊肿,肝脏也会变大,甚至病人自己就可以摸到肿大的肝脏,有时会有点痛,差不多半数的患者还会有肾囊肿。但同样不会出现肝脏功能障碍,也不会发展为肝癌。

囊肿既不会影响肝功能,也不会发展为肝癌,所以这种囊肿通常不必理它。但如果它长得实在太大,让病人感觉不舒服时,可以进行治疗。治疗时也不必开刀,医生可以在超声波的引导下,将一根细细的针插入囊肿,用细针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来,然后再注入纯酒精,这样囊肿才不会再次长大。

治疗胆结石的偏方有哪些?很多患者都比较喜欢用偏方治疗胆结石,那到底哪些偏方才能起到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呢?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偏方也只是对个别患者的病情起作用,但是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胆结石这种疾病。治疗胆结石的偏方有哪些?四川结石病医院专家给我们总结出,胆结石的偏方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消炎利胆茶

用料: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

用法:将用料加水1000毫升,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日3次,每次250毫升。

功效:玉米须甘平,能利尿利胆,清热消炎;蒲公英甘苦性平,能健胃利胆,抗菌消炎;茵陈甘苦微寒,有扩张胆管、利胆清热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用途:此茶对胆囊炎、胆结石发热疼痛期有显著疗效,但必须大量饮用。

2:玉米须蚌汤

用料:玉米须45克,绵茵陈30克,蚌肉120克。

用法:将玉米须、绵茵陈洗净;取鲜河蚌用开水略煮,去壳取肉。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1.5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利胆。

用途:急性胆囊炎、胆道感染、胆结石者,症见右肋疼痛,痛连肩背、恶心、呕吐、口苦咽干、面目黄染,小便短黄,口舌苔黄,脉滑数。

注意:使用蚌前用清水养1-2天,并勤换水,使蚌肉污泥排尽,方可入药。

茵陈的功效:

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当然,这只是西医学提取茵陈成分做出来的研究,临床应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陈素毒性为中枢抑制,表现为思睡,流涎等.茵陈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急性肝胆损伤,亦有心律不齐的报导.但是治疗剂量的茵陈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茵陈的作用:

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1、利胆作用

茵陈煎剂、茵陈栀子煎剂、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以3:1.5:1)及其醇提取物均有促进大白鼠胆汁分泌的作用,但不够明显,茵陈煎剂对正常人的胆囊收缩(X线检查)只表现轻度缩小,容积改变不显著。

茵陈的水浸液及精制浓缩浸液(去除及未去除挥发油的两种)对急性胆囊插管及慢性胆囊瘘管犬均有明显利胆作用,推测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水及醇溶性物质,而挥发袖的作用则可疑或较弱;但也有报道,从南京茵陈中分离出的挥发油,对豚鼠有利胆作用。

2、对实验性肝炎的影响

茵陈蒿汤、茵陈蒿及栀子大黄煎剂均能降低小白鼠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的死亡率,茵陈的水浸液及精制浓缩浸液,对四氯化硪中毒性肝炎的犬其利胆作用较对正常犬显著,茵陈煎剂及茵陈挥发油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家兔的血清转氨酶无影响,但后者能使肝炎家兔食量增加,对病毒性肝炎之小白鼠无改善其死亡率及肝细胞病变的作用。

茵陈蒿汤煎剂对家兔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

3、解热及抗微生物作用

茵陈蒿汤、蒿陈浸剂对家兔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茵陈及其同属植物Artemisia tridentata及A.nova的挥发油,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牛型及人型结核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茵陈挥发油在试管内能抑制皮肤病原性真菌的生长,其抗真菌有效成分为茵陈炔酮。

4、降压作用

茵陈的水浸剂及精制浸液均有降压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精静脉注射及十二指肠给药对大鼠、猫、兔、犬均表现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可能系通过中枢以及内脏血管扩张而致;对离体心室纤颤兔心冠脉流量明显增加,并使其恢复节律收缩;猫、兔心电图观察。可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

5、利尿作用

茵陈的水浸液、精制浓缩浸液以及6,7-二甲氧基香豆精对犬均表现利尿作用;茵陈挥发油对中毒性肝炎之家兔能使尿量增加,尿色由黄变清。

6、其他作用

茵陈水煎剂3克/公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给药2~3周后可使血清胆甾醇及β-脂蛋白下降,β/γ比率较对照组低,但C/P值却比对照组高,对主动脉弓的病变及内脏脂肪沉着均表现保护作用。 茵陈水煎剂在试管内有抗艾氏腹水癌的作用,对接种艾氏腹水癌的小白鼠,仅初期有效。 茵陈同属植物Artemisia caerulescens L.油的乳剂,可使小白鼠出现癫痫样发作,其作用部位在大脑皮层。

茵陈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茵陈

茵陈蒿,学名: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拉丁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茵陈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

中文学名:茵陈蒿

拉丁学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

别称:因尘,马先,茵陈,因陈蒿,绵茵陈,绒蒿、细叶青蒿、安吕草

科:菊科

分布区域:中国主产于陕西、山西、安徽等地。外国有日本、朝鲜、蒙古等

性味:苦辛,凉

生长环境:多生于山坡、河岸、砂砾地

功能:清热利湿

目录

植物属性 中药属性 药材简介 药材鉴别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医传承 实用选方 民间传说

国外文化 展开

植物属性 中药属性 药材简介 药材鉴别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医传承 实用选方 民间传说

国外文化 展开

编辑本段植物属性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 茵陈

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黄色,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陕西、河北、山西等省。商品通称绵茵陈,陕西产者称西茵陈,质量最佳。除供应本省外,并运销南方诸省。其他种省、区产者,多自产自销。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 ;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尖锐。气清香,味微苦。

编辑本段中药属性

药材简介

茵陈英文名Capillary Wormwood Herb 茵陈

别名:白蒿、松毛艾、田耐里(客家话)

来源: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

采制: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陈蒿”。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用法用量】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备注】(1)用于湿热熏蒸而发生黄疸的病症,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合大黄、栀子等同用。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又可与泽泻、猪苓等配伍。本品退黄疸之效甚佳,故除用于湿热黄疸之外,对于因受寒湿或素体阳虚发生的阴黄病症,也可应用。但须配合温中祛寒之品如附子、干姜 茵陈

等药同用,以奏除阴寒而退黄疸的作用。

【摘录】《中国药典》

【食疗汤水】以茵陈、煎好的鲫鱼,用猛火煲一小时饮用,可有效的疏肝、清肝热,是广东人常用的食疗汤水 药材鉴别

【鉴别要点】

茵陈幼苗多为蜷缩团状,全株密被白毛、灰绿色;叶多裂成丝状,绵软如茸;气微香、味微苦。

而铃茵陈则茎略呈方形、灰黑色、长约60cm;叶对生、羽状分裂、花萼实似铃、罐状,有毛;气微,味淡。白花茵则茎呈圆柱形、青绿色而微紫;叶卵形、全缘;有的可见穗状聚伞花序;气芳香、味辛凉。

【快速鉴别】

1.多揉成团状,灰绿色,全株被白毛,绵软如绒。茎长7~10cm,基部较粗,完整的叶多具柄,与细茎相连,叶片分裂成丝状。气微香,味微苦。品质以幼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

2.性状鉴别

幼苗均卷缩成团状,灰白色、灰绿色或灰黄色(贮藏日久)。全体密被灰白色或灰黄色绢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1~5mm,除去表面绢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2~3回羽状深裂或掌状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呈卵形、倒卵形或倒披针形、线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甘。以质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1]

编辑本段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滨蒿含挥发油,油中成分有香芹酮、对-聚伞花素、苎烯、紫苏烯、α-水芹烯、百 茵陈

里香酚、α-、β-蒎烯、松油醇-4、马鞭草酮、萘、芳甲基苯乙酮.另含滨蒿素、对羟基苯乙酮及绿原酸等.菌陈含挥发油, 油中成分有月桂烯、苎烯、桉油精、α-蒎烯、莰烯、α-姜黄烯、达瓦酮、茵陈炔酮、丁香酚、异丁香酚、萘、苯甲醛、龙脑.另含茵陈色原酮、6, 7-二甲氧基香豆素(即滨蒿素).另据报道,从茵陈蒿地上部分分得茵陈蒿素A、B. 药理作用

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当然,这只是西医学提取茵陈成分做出来的研究,临床应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陈素毒性为中枢抑制,表现为思睡,流涎等。茵陈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急性肝胆损伤,亦有心律不齐的报导.但是治疗剂量的茵陈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作用

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1、利胆作用:

本品煎剂、水浸剂、去挥发油

水浸剂、挥发油、醇提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等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利胆作用。本品水浸剂0.25g/kg,或精制浸剂(去除及未去除挥发油)1g/kg静脉注射于急性胆囊插管 6,7二甲氧基香豆精结构式

犬,或以精制浸剂1g/kg给慢性胆囊造痿犬灌胃,不论对健康或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犬,均有利胆作用,胆汁分泌量增加时其干重也增加。6,7-二甲氧基香豆素 0.2g/kg或0.3g/kg注入麻醉大鼠十二指肠,30分钟后胆汁分泌量平均增加50%或180%。慢性胆囊造痿犬灌胃0.3g/kg,3小时内胆汁平均增加73.86%。茵陈色原酮亦为主要利胆成分,能促进胆汁排泄。对羟基苯乙酮对大鼠有明显的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分泌,亦能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量,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亦有同样作用。另有报道,茵陈成分的利胆作用强度依次为茵陈香豆酸A、茵陈香豆酸B、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色原酮。

注射液

0mg/kg茵陈色原酮、大鼠静脉注射l00mg/kg茵陈色原酮均有明显利胆作用,而6,7-二甲氧基香豆素作用不明显,茵陈煎剂还能降低麻醉犬奥狄氏括约肌紧张度。茵陈二炔,茵陈二酮、茵陈炔内酯亦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

2、对肝脏的影响:

给于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大鼠每天皮下注射茵陈煎剂0.61g,第8天作组织学检查,可见治疗组动物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与坏死等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口服液

原与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复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下降,表明仍有一定的保肝作用,茵陈蒿水煎剂0.25ml/10g 灌胃 给于小鼠,每日2次,连续4天,测定肝P450含量。结果表明:茵陈水煎剂能使小鼠肝P450含量增加,肝/体重比增大,异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缩短,初步表明茵陈水煎剂对小鼠肝酶有诱导作用。由于肝酶除参与药物代谢外,还参与胆汁酸、胆红素、类酯和某些毒物的代 茵陈

谢,诱导肝酶可能与茵陈利胆、退黄等功能有关。

茵陈中某些黄酮和香豆素成分有抗CCl4或半乳糖诱发的大白鼠肝细胞细胞毒性的作用,其强度依次为茵陈色原酮、东莨菪素、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黄酮、槲皮素、异鼠李黄素。茵陈蒿汤复方中的有效成分能非常显著地降低急性黄疸大白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和谷草转氨酶(SGOT)含量,对血清胆红素(SB)的作用则较轻微。此外,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肝细胞损害呈强抑制作用。

3、解热作用:

对小鼠正常体温的影响: 小鼠分别腹腔注射茵陈素水悬剂40、80mg/kg,对照用生理盐水。各组给药前的正常体温分别为37.7±0.06、37.8±0.07和37.7±0.08℃(X±SE),给药后30分钟测定体温,其均值分别为36.3±0.05、35.5±0.04和37.6±0.08℃。给药组的体温均较给药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无变化。另按40、20mg/kg剂量,腹腔注射两组小鼠,连续测定体温,40mg/kg剂量组降温持续可达6小时,20mg/kg组3小时左右体温逐渐恢复。

对大鼠正常体温的影响:取体重40-60g大鼠,分别以口服或腹腔注射给于茵陈素,分5个剂量组(125、250、500mg/kg和5、20、40mg/kg),并设氯丙嗪阳性对照和正常对照组。给药后0.5,1,2,3,4,8小时各测肛温1次。结果给药组对大鼠正常体温均有明显的下降,作用的强弱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降温幅度随剂量加大而增加,作用时间随剂量增大而延长。一般在给药后 0.5小时即可出现体温下降,1-2小时达高峰,维持时间4小时左右。

对鲜啤酒酵母菌致大鼠的解热作用: 口服茵陈素(1%西黄芪胶混悬)250mg/kg与口服复方安乃近(氨基比林400mg/kg、安乃近600mg/kg)以及口服等体积1%西黄芪胶液作为对照。结果茵陈素与复方安乃近对鲜啤酒酵母致热大鼠均有较好的退热作用,均从给药后0.5小时出现退热,2小时左右可降低体温约3℃,维持时间可达4小时左右。

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大鼠的解热和预防作用:腹腔注射茵陈素40mg/kg与阳性对照氨基比林80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用药组给药3小时后的体温下降速度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5),且茵陈素的预防发热作用高于氨基比林(P<0.05)。

茵陈素20mg/kg 腹腔注射,对过期伤寒菌和2,4-二硝基苯酚所致热的家兔均有良好的退热作用。

4、降血脂、扩张冠脉及促纤溶作用:给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兔灌胃茵陈煎剂3g/kg,用药2-3周后,治疗组血清胆固醇分别下降19.2mg%和30mg%,β-脂蛋白亦明显下降,动脉壁粥样硬化较对照组轻,兔主动脉壁胆固醇含量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茵陈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茵陈注射液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均可使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增加。经夏钙时间测定、抗凝血酶作用观察、蛋白电泳、纤维蛋白溶解试验、葡萄球茵聚集试验、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测定等证明菌陈有抗凝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作用。6,7-二甲氧基香豆素能抑制NE、5-HT、HIS和At-Ⅱ对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其作用方式与硝酸甘油很相似。

5、降血压作用:

茵陈水浸液、乙醇、水浸液、挥发油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均有降血压作用。后者0.4-10mg/kg静脉注射或十二指肠给药,对全麻或局麻大鼠、猫与兔均有显著降血压效果。此作用不被六烃季胺和阿托品阻断,不被苄胺唑啉所加强,也不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以1/50-1/10静脉注射剂量作椎动脉注射时,降血压强度和全量大致相等,提示其降血压作用可能为中枢性的。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在位兔心和猫心的收缩力有增强作用。滨蒿内酯有显著的降压和安宁作用。降压作用比甲基多巴强,犬静脉注射l0mg/kg可使血压下降58.6%,持续时间160分钟,在同样剂量下,甲基多巴血压下降12.4%,持续时间120分钟。滨蒿内酯还有利尿作用。

6、抗菌、消炎作用:

体外试验证明,茵陈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 茵陈

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枯草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煎剂能完全抑制人型结核杆菌的生长。1:100的浓度对人型与牛型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茵陈色原酮体外试验对氯霉素的抗菌作用有拮抗作用。茵陈二炔酮具有较高的抗菌作用,尤其对皮肤病原性丝状菌作用强大,表现为杀菌作用,经长时间100℃以上高温处理,其抗菌力仍不减低。在0.25μg/ml浓度下还能完全阻止猩红色毛癣茵的生长繁殖。滨蒿内酯对鼠角叉菜胶引起的浮肿有抗炎作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均显示有镇痛作用。

7、对平滑肌的作用:

茵陈煎剂和醇浸剂对离体兔肠略有兴奋作用。水浸剂可抑制犬在位与兔离体肠肌活动。挥发油可降低蛙及兔离体肠的活动与张力。精制浸液对兔未孕及豚鼠产后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对未孕豚鼠子宫的兴奋作用可为苯海拉明所拮抗。

8、对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茵陈蒿水煎剂对致癌剂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TA98移码型、TA100 碱基置换型突变变回复突变抑制实验表明,茵陈蒿水煎剂对AFB1的致突变作用有显著抑制效果,并呈剂量效应关系。提示可能对预防肝癌有意义。

9、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茵陈具有促进白细胞分裂,增加白细胞数目,提高T细胞的免疫活性,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和诱生干扰素等作用,因而从多方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茵陈中的咖啡酸具有升高白细胞数目、利胆止血、抗生育等作用。口服茵陈250mg/kg可明显增强移植肿瘤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

10、其他作用:

本品及其成分还有抗钩端螺旋体、杀蛔虫、平喘、抑杀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MethA细胞作用。

编辑本段中医传承

实用选方

①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瘀热在里,身发黄者: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伤寒论》茵陈蒿汤) 伤寒论

②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陈二两,附子一个作八片,干姜(炮)一两半。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分作四贴,水煎服。(《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

③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液:茵陈蒿、白藓皮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茵陈汤)

④治一切胆囊感染:茵陈30g 蒲公英12g 忍冬藤12g 川军10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⑤治热病发斑:茵陈二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玄参各一两 栀子仁一分生甘草半两.捣筛为散.每服四钱 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 去滓不计时候服.(《圣惠方》茵陈散)

⑥治疬疡:茵陈蒿两握 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 (先)以皂荚汤洗疬疡上令伤然后以汤洗之 汤冷更温洗可作三四度洗 隔日作佳不然恐痛难忍[2].(《外台》引《崔氏方》) 民间传说

传说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无法治愈。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急忙问他吃了什么药?他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又去问已痊愈的病人吃的是几月的蒿子,他说三月里的。华佗醒悟到,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蒿子有药力。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给黄痨病人们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青蒿却又没有功效了。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临床实践证明,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这就是“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他还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编辑本段国外文化

《圣经》释义

1、茵陈是一种汁浆极苦的恶臭的艾科植物。

2、《圣经》中用茵陈比喻为:

①偏离神去拜偶像,心里邪恶,行为不正招来灾祸。

②勾引人的淫妇,落其圈套,后果痛苦无比。

③灾难处境中的苦楚。

④不公平的事。

⑤末世的大灾难。

《圣经》记载

1、唯恐你们中间,或男或女,或族长或支派长,今日心里偏离耶和华我们的神,去侍奉那些国的神。又怕他们中间有恶根生出苦菜和茵陈来。(申29:18)

2、所以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看哪,我必将茵陈给这百姓吃,又将苦胆水给他们喝。(耶9:15)

3、所以万军之耶和华论到假先知如此说:“我必将茵陈给他们吃,又将苦胆水给他们喝,因为亵渎的事出于耶路撒冷的先知,流行遍地。”(耶23:15)

4、因为淫妇的嘴滴下蜂蜜,她的口比油更滑。至终却苦似茵陈,快如两刃的刀。(箴5:3--4)

5、我成了众民的笑话,他们终日为我歌曲,他用苦楚充满我,使我饱用茵陈。(哀3:14--15)

6、耶和华啊,求你记念我如茵陈和苦胆的困苦窘迫。(哀3:19)

7、你们这使公平变为茵陈,将公义丢弃地的。(摩5:7)

8、马岂能在崖石上奔跑,人岂能在那里用牛耕种呢?他们却使公平变为苦胆,使公义的果子变为茵陈。(摩6:12)

9、这星名叫茵陈;众水的三分之一变为茵陈;因水变苦,就死了许多人。(启8:11)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9张)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玉米须水煎剂5g/kg、10g/kg灌胃,熊明显增加清醒家兔给药后第1、2小时的尿量,且高剂量组作用强,作用比呋塞米弱但持久。水提取物1,5mg/kg静脉注射,4min后家兔出现第1次利尿作用,13~15min后出现较强的第2次利尿作用。用氢氧化纳中和,再用膀胱膜透析,其利尿作用不变,说明其利尿成分不是所含无机盐。本品口服或皮下注射均有利尿作用。给药后,首先血中氯化物浓度增加,然后尿量和尿中氯化物含量增加,其利尿作用机制主要是肾外性的,与咖啡因合用有协同作用。玉米须8一l0g制成煎剂口服。对正常人有轻度利尿作用,但弱于猪苓和咖啡因。亦有报道临床亡经双旨对照研究显示, 本品对人12h、24h尿量和尿钠排泄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2.降压作用

玉米须水浸液、乙醇水浸液、乙醇浸液和煎剂,静注于麻醉犬、猫和兔都有降压作用。以其煎剂给麻醉犬静注(0.05~0.2g/kg)或灌目(2g/kg),使血压分别降低30%-73%和53%,历时2~5h和5~10h恢复。玉米须沸水透析液(1.37~22mg/kg)给正常麻醉犬静注时,产生剂量依赖性降压作用,15min起效,维持80min,同时伴明显心率降低。但也有报道上述同样剂量喂饲清醒犬3星期,未见降压作用;高血压大鼠腹腔注射玉米须有降压作用,而对正常大鼠则无作用。其降压机制主要是中枢性的,亦有认为主要是扩张末梢小血管的结果。玉米须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小剂量玉米须对心脏无影响,较大剂量时心跳高慢、减弱。

3.利胆作用

玉米须有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能使胆汁内有机物和渣质减少,粘稠度、比重和胆红素含量降低。人口服玉米须制剂后15—30min出现胆囊反射性收缩,胆汁择出增加。此作用比镁盐慢,但较为持久,且不伴有肠蠕动增加和稀便。   4.降血糖作用

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水煎剂7,5g/kg、15g/kg、30g/kg灌胃,连续7d,对四氧嘧啶所致的小鼠糖尿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对葡萄糖、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高血糖也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但对正常小鼠血压无明显影响。提示玉米须可能有双肌类降糖药物的作用。

5.其他作用

玉米须水放剂15g/kg、30g/kg,灌胃7d,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的血清胆固醇含量。玉米须含维生素K,对维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

6.毒性

玉米须各种口服制剂几乎无毒,水煎剂灌胃,小鼠最大耐受量>171g/kg。水提取甲醇不溶部分(利尿成分)兔静注的致死量为250mg/kg,而其最适利尿剂量静注为1.5mg/kg,口服为6mg/kg,上述利尿剂量对心脏、呼吸、末梢血管及肠肌几无影响。

玉米须的功效:

临床应用

1.治疗慢性肾炎

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药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9例,经10个多月观察,其中3例获得痊愈,2例进步,其余4例疗效不明显。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部分病例连续服用6个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2.治疗肾病综合证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氯化钾1克,每日3次。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严重的周身性水肿,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肿较轻;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于服药后15天水肿全消。一般于服药3天即开始有利尿现象,同时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红试验及血压转为正常。

3.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

治疗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鸟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须1~2两煎剂内服,2例分别于服用4小时及6小时后,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酱油样的血尿;以后黄疸减退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曾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丙及输血。据观察,玉米须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及解毒等作用。

玉米药用价值

玉米,不仅清香甘甜,还含有多种特殊的营养素。据现代营养学研究,每100克干玉米含蛋白质8.7克、脂肪4.3克、热能364千卡、磷2.93毫克、钙10毫克、铁3.1毫克,还含有镁、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玉米所含脂肪中50%以上是亚油酸,还含有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及丰富的维生素b1、b2、b6等,故玉米油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

玉米中含有的纤维素比大米、面粉高6-8倍,因而具有刺激胃肠蠕动、加速粪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肠炎、肠癌等。

玉米中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能促进人的大脑细胞正常代谢,有利于排除脑组织中的氨。玉米的胚芽和花粉里含有大量维生素e,可增强人的体力和耐力,中老年人常吃玉米面和花粉食品可延缓衰老。

玉米须还有利尿、降压、促进胆汗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将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

玉米须治病5则

1.利尿: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须,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2.利胆:治疗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与茵陈、栀子配合应用。玉米须、郁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糖含量。

3.止血:玉米须、根、叶可治疗吐血、衄血和尿血。尿血时,玉米须配荠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4.降压:常用玉米须与野菊花、决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压症状。

5.止泻:对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特别是水泻,玉米须或玉米芯水煎服有止泻作用。

玉米须还有强心、开胃、止喘等作用,它味甘、性平,无任何副作用。

蒲公英的功效:

蒲公英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蒲公英的作用:

1、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蒲公英用途:

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热毒疮痈。

a.实火热毒上攻,目赤咽肿,口舌生疮。

b.热毒疮疡,乳痈肿痛,疔毒内攻。

c.肺痈咳 吐脓血,肠痈腹痛发热。

2,利湿:可治热淋涩痛,及湿热发黄。

蒲公英主治: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0542.html

更多阅读

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呢? 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呢?——简介大多数中、低度近视眼的发展与眼球发育期视近过度有关。近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而这正是青少年求知欲强烈,看书多、作业忙,又因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机等,户外活动明显减少,长期处于近视状态,睫状肌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冰雹是如何形成的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简介冰雹,人们常称为雹。冰雹是在对流云中形成,当水汽随气流上升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若随著高度增加温度继续降低,达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凝结成冰粒,在它上升运动过程中,并会吸附其周围小冰粒或水滴而长大,直到其重

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蜜蜡是怎么形成的

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简介相信大家都对琥珀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在很小的时候我记得我们学过一片语文课问叫《琥珀》,所以我这里根据这篇课文中讲到的只是结合一些其它的资料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琥珀的形成。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工具/原

兰花叶子上的图斑是如何产生的 兰花叶子有黑斑

我国人民爱兰、养兰、赏兰历史悠久,对兰艺的探索研究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升华。先由嗅其香到观其色,再到观其形赏其艺,也就是香、色、形、艺四字。就“艺”而言,首先从叶艺的线艺开始,逐步发展到型艺、水晶艺,近几年又出现一种被称为“山

煤炭是怎样形成的 黄金是怎么形成的

煤炭是怎样形成的?据考证我国使用煤炭已有7000年的历史。从出土的青铜器让我们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用煤创造的辉煌。煤碳是怎样形成的呢?科学界一致认为:煤是古代森林变化成的化石,这可能是人类认识上的一个错误。翻开化石丛书我们所

声明:《胆结石是怎样形成的 胆结石有什么症状》为网友古木九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