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帆理财教室 张昕帆出版

主持人:理财教室节目会邀请投资保险等等方方面面的权威人士来主讲,走进教室所遇到的困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解答。今天在成都来到我们理财展的启动仪式现场,走进理财教室的嘉宾是谁呢?是张昕帆先生,张先生有16年的证券经历,长期从事理财知识、资讯的研究,今天会为大家解答在理财投资方面的问题,他本人也是央视理财教室的常客。大家掌声有请张先生。

张昕帆:各位成都的领导和投资者朋友们,今天非常高兴随着中央电视台理财教室栏目和成都商报共同合办的系列讲座参加成都市的金融理财节日。非常高兴来到春天的成都,一千年前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诗人,他曾经在成都住过一段时间,写过一首诗大家知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前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花重锦官城,一千年后景观成更加美丽。投资也如同整个历史一样,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投资会有很多的新的知识,要有很多专业人士,投资从来都是一个古老的哲学是一个人性的学问,是对人性的贪婪、恐惧和财富追求不懈地解读,因此整个人类的商业史就是财富的历史,我们解读如何投资的时候,可以把目光放到两千年前,两千年前的商人已经诠释了财富的秘密,那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基本理念。所以我们看过一本书《巴比伦的富翁》两千年前写泥板上的和现在几乎一样,如果你把黄金埋在地里不运用,黄金也不会升值,如果投资在部分不认识的人,不熟悉的行业,黄金会离你而去,如果你把它适当的运用他就是你的朋友。和今天没有什么两样。一方面讲述财富的历史,另一方面讲述波澜壮阔的证券的现实,展望未来我们将有什么样的财富之路。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如何看待选择基金,如何利用基金和股票搭建我们理财的组合。

我们今天讲的是如何选择基金,并且如何利用基金做投资组合?


张昕帆理财教室 张昕帆出版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证券市场非常火爆,连我从事几十年的资深人士都感到目瞪口呆,为什么?是没见过吗?不是熟悉的一幕又回来了,人类好像永远在周期地演绎着对市场的疯狂。我记得1992年刚刚开始发股票的时候,上千人排了一天一夜的队,在阳光的暴晒和大雨中等待着开门,一开门的时候,人们疯狂地挤进来,门被挤爆,人多钱少,每个人排一样的队,就拿三五千元,十万就是大户。可是现在是人多钱更多,一百多万就是一抢而光。毕竟是消费升级了。那么我现在发现一个现象,众多人排队买的都是新发行的基金,有200多支基金,很顺利地可以买到老基金。但不,老百姓专门买新发行的基金,这是为什么?我分析啊,有三点原因:

一、着急。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惰性,知道要理财,知道理财很重要。但是都喜欢等一等,机会突然在有一天早晨到了,快快,马上去买基金,再不买就来不及了,非常着急。因为人类有一种恐慌,有过了这一村就没有这个店的心理,所以等不及。大家知道我们当今有两个最伟大的投资专家有巴非特,资产四十亿美金;一个是索罗斯,资产六十亿美金,他的灵活性很高。他们同时到哈佛大学演讲,巴非特就是让他们长期理财,长期坚持,它的演讲获得了比较热烈的掌声。索罗斯演讲要抓住实际,抓住社会转换点,获得了长时间的暴风雨般的热烈的掌声,并伴随着欢呼和尖叫,大家知道哈佛大学是全球顶尖学府,在那里读书的都是全球精英,他们都是以理性的思维来看待事物,但是在财富面前他们所有的人都想在明天拿到十块钱,而不愿等到明年拿一百块。所以每个人都有等不及的心理。

二、搞不懂。说实话现在200多支基金,50多家基金公司,专业研究的研究员还没有研究完,新的基金又发了,这家基金公司还没有研究透,下一家又来了,老百姓看到这些林林总总更加眼花缭乱,那就是哪个队伍长就在那个队伍买,起码亏了大家都亏。

三、学不会。现在的基金太多,发行基金的时候说,进值很低,说新基金好,发老基金的时候说老基金好。发大盘时说大盘好,发小盘时说小盘好。老百姓被弄得眼花缭乱,根本搞不懂。还有评级的,在这个公司这个好,在那个公司又说不好,所以你也无法学会。于是老百姓就靠着自己创造的民间智慧,互相的帮助着、搀扶着,走向基金秘密地在丛林那里搜寻自己的猎物。我觉得这条路走得多么艰难,我曾经把世界的《财富史》看一遍,研究了很多新的,我发现很多关于财富的民间智慧都可能是错的。比如“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比如“富贵险中求,比如“无商不奸”,就连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他曾被贬江东做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应该是以发展民生经济为已任的,他也写下:“商人重利轻别离”的诗句。在证券市场股票市场更是有更多的朋友,流传着一些所谓民间的炒股的高招谚语,比如说“高风险才能高收入”,就好象说李嘉诚、比尔盖茨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挣那点钱,比如说“守住30线,炒股不赔钱”,比如说“跟踪才能发大财”等等,我在分析为什么流传这些不正确的民间谚语,是因为谚语是穷苦的老百姓创造的,并流传在中间,他们离财富很远,对财富创造的过程很不熟悉,它们认为富就是带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不是偷就是摸,当然我们封建社会存在这样的事例。但这是不是人类的本质,所以我想大家对财富有偏离的道路,使得我们在财富的认识上有一种偏离的,对财富又憎恶又厌倦,所以我经常在证券市场看到很感人的“群帮群”的场面。股市火了,新的股民非常虚心地向有十几年的老股民请教怎么样赔掉他们存的钱,而老股民也非常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如何把钱赔掉。都十几年的股民了,证券和理财是追求结果的学问和艺术、历史不一样,要看有没有效果。一个企业十年不赚钱,这个企业的领导人会是优秀企业家吗?但是我们在计划经济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工厂都要倒闭了,工人下岗了这个老板还是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关心的是市场,这是我们的利润和效益,这是我们衡量的标准,你说理财不赚钱的理财方法你能做吗?所以说一般老百姓怎么学习理财的知识,是不是向周围的人打听打听就能学到了呢?我认为很多人在走误区,你不应该向周围的人学,应该向大师学,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学。所以我说你排三个小时的队,不如买李嘉诚的三本书,看一看财富增长之路,他的哲学是怎么样的,是怎么来的。有的人说不要跟我谈李嘉诚,我现在十万八万的小生意,人家是多少,人家可以理性投资,长期投资,所以我现在只能打一点段,听一点消息,通过这些办法使自己的财富增长到一百万,再进行理性投资。美国有一个电影叫《华尔街》,主人公是刚入道的经理人,我看了之后非常有感触。他跟上司说钱非常少,我必须采取非常的办法后再合法合规的投资理财,他的上司说“孩子,在这方面没有中间道路。”他不听,结果他犯罪了,最后他的手被铐了,他带着悔恨的泪,他知道上司是对的,因为就算是小事你也要很正确地做。

最近一段时间整个证券市场非常火爆,连我从事几十年的资深人士都感到目瞪口呆,为什么?是没见过吗?不是熟悉的一幕又回来了,人类好像永远在周期地演绎着对市场的疯狂。我记得1992年刚刚开始发股票的时候,上千人排了一天一夜的队,在阳光的暴晒和大雨中等待着开门,一开门的时候,人们疯狂地挤进来,门被挤爆,人多钱少,每个人排一样的队,就拿三五千元,十万就是大户。可是现在是人多钱更多,一百多万就是一抢而光。毕竟是消费升级了。那么我现在发现一个现象,众多人排队买的都是新发行的基金,有200多支基金,很顺利地可以买到老基金。但不,老百姓专门买新发行的基金,这是为什么?我分析啊,有三点原因:

一、着急。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惰性,知道要理财,知道理财很重要。但是都喜欢等一等,机会突然在有一天早晨到了,快快,马上去买基金,再不买就来不及了,非常着急。因为人类有一种恐慌,有过了这一村就没有这个店的心理,所以等不及。大家知道我们当今有两个最伟大的投资专家有巴非特,资产四十亿美金;一个是索罗斯,资产六十亿美金,他的灵活性很高。他们同时到哈佛大学演讲,巴非特就是让他们长期理财,长期坚持,它的演讲获得了比较热烈的掌声。索罗斯演讲要抓住实际,抓住社会转换点,获得了长时间的暴风雨般的热烈的掌声,并伴随着欢呼和尖叫,大家知道哈佛大学是全球顶尖学府,在那里读书的都是全球精英,他们都是以理性的思维来看待事物,但是在财富面前他们所有的人都想在明天拿到十块钱,而不愿等到明年拿一百块。所以每个人都有等不及的心理。

二、搞不懂。说实话现在200多支基金,50多家基金公司,专业研究的研究员还没有研究完,新的基金又发了,这家基金公司还没有研究透,下一家又来了,老百姓看到这些林林总总更加眼花缭乱,那就是哪个队伍长就在那个队伍买,起码亏了大家都亏。

三、学不会。现在的基金太多,发行基金的时候说,进值很低,说新基金好,发老基金的时候说老基金好。发大盘时说大盘好,发小盘时说小盘好。老百姓被弄得眼花缭乱,根本搞不懂。还有评级的,在这个公司这个好,在那个公司又说不好,所以你也无法学会。于是老百姓就靠着自己创造的民间智慧,互相的帮助着、搀扶着,走向基金秘密地在丛林那里搜寻自己的猎物。我觉得这条路走得多么艰难,我曾经把世界的《财富史》看一遍,研究了很多新的,我发现很多关于财富的民间智慧都可能是错的。比如“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比如“富贵险中求,比如“无商不奸”,就连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他曾被贬江东做司马(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应该是以发展民生经济为已任的,他也写下:“商人重利轻别离”的诗句。在证券市场股票市场更是有更多的朋友,流传着一些所谓民间的炒股的高招谚语,比如说“高风险才能高收入”,就好象说李嘉诚、比尔盖茨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挣那点钱,比如说“守住30线,炒股不赔钱”,比如说“跟踪才能发大财”等等,我在分析为什么流传这些不正确的民间谚语,是因为谚语是穷苦的老百姓创造的,并流传在中间,他们离财富很远,对财富创造的过程很不熟悉,它们认为富就是带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不是偷就是摸,当然我们封建社会存在这样的事例。但这是不是人类的本质,所以我想大家对财富有偏离的道路,使得我们在财富的认识上有一种偏离的,对财富又憎恶又厌倦,所以我经常在证券市场看到很感人的“群帮群”的场面。股市火了,新的股民非常虚心地向有十几年的老股民请教怎么样赔掉他们存的钱,而老股民也非常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如何把钱赔掉。都十几年的股民了,证券和理财是追求结果的学问和艺术、历史不一样,要看有没有效果。一个企业十年不赚钱,这个企业的领导人会是优秀企业家吗?但是我们在计划经济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这工厂都要倒闭了,工人下岗了这个老板还是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关心的是市场,这是我们的利润和效益,这是我们衡量的标准,你说理财不赚钱的理财方法你能做吗?所以说一般老百姓怎么学习理财的知识,是不是向周围的人打听打听就能学到了呢?我认为很多人在走误区,你不应该向周围的人学,应该向大师学,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学。所以我说你排三个小时的队,不如买李嘉诚的三本书,看一看财富增长之路,他的哲学是怎么样的,是怎么来的。有的人说不要跟我谈李嘉诚,我现在十万八万的小生意,人家是多少,人家可以理性投资,长期投资,所以我现在只能打一点段,听一点消息,通过这些办法使自己的财富增长到一百万,再进行理性投资。美国有一个电影叫《华尔街》,主人公是刚入道的经理人,我看了之后非常有感触。他跟上司说钱非常少,我必须采取非常的办法后再合法合规的投资理财,他的上司说“孩子,在这方面没有中间道路。”他不听,结果他犯罪了,最后他的手被铐了,他带着悔恨的泪,他知道上司是对的,因为就算是小事你也要很正确地做。

第三,要从团队看。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有一个整齐的团队,并不非常突出明星基金经理的作用,很多现在的投资者朋友愿意追求明星基金经理来买股票和基金,我认为这里面有误区。大家知道,明星基金经理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一样,没有十年八年的苦练是不可能的,可是现在的基金经理从业时间四五年,第一年是研究员,再做几年就直接当上基金经理,掌握着几十亿的基金,就像一个大夫做过三四次手术后就正式操刀你敢让他做吗?我特别愿意听意大利的民歌,因为一听我就想起了我的故乡,有森林、果园。有一次我得到了一个版本,是意大利的天才少年唱的,音乐弥漫在我的心里,但是这是我听过的最难听的,一个14岁的少年能唱出我对家乡沧桑的情感,能够对心爱的爱人无限的眷恋?纵使有天使般的歌喉,精湛的技巧,可是生活这一段没有经历过。生活是要一步一步地的,时间是不能省略的,因此很多东西不是靠聪明而是靠磨炼,所以著名的投资人说我从来不见40岁以下的投资经理,让生活再磨一磨吧。所以你们在找明星经理的时候,是正有本事,还是牛市的时候像一个大浪把他掀起来,不要忘了,退潮之后的状况又是什么。很多经理干了一年半年都走了,有的干私路,有的当官的。2000年据统计有30%的基金经理换岗了,所以说看基金经理更要看后面的团队是不是完整,看团队是不是能够不断地培养新的人才,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所以基金经理后面的团队是对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因此我们说,看公司一看整体,二看细节,三看团队,才是我们应该有的一个基本的思路。

刚才讲了怎么看公司,第二我们怎么看产品。基金产品来了我怎么看。首先一点你要看产品和自己的需求是否匹配。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现在市场很多很多的基金,这个基金是什么特点,那个基金是什么特点,你首先要花一点时间了解一下,大家知道如果你买一支股票你并不了解,他连接跌两点的时候你心里慌不慌,所以什么叫心态好?心态好不是胆子比魔鬼大,心态好是你对这个事情了解你的心态才能好。看产品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个产品是高成长性的,波动会很高,这样的话有波动你就会知道是它的特点,就不会马上冲出去,因为风险太大。你不能说涨得这么慢,我要走,因为他是这个类型的。一个老总看到一个人在休息,问他工资多少,说两千,明天不要来上班了,走了。对旁边的随从说:“怎么样?管理就要这样。”随从说:“他不是在我们公司,他是来送货的。”你对这个东西都不了解,你怎么投资。同时也要知己,一位老同志只能买低风险的基金,新同志只能买高风险的基金,我认为不是,一位老同志也要低风险和高风险的搭配起来。不能因为年纪小只吃肉不吃菜,其实要注意营养的搭配。有一个例子,一个石油的富翁,死了之后上了天堂,发现没有坐的地方,天堂全是石油界的大亨在天堂,怎么办呢?他突然灵机一动想了一招,他跟这帮人说地狱里发现石油了。真的其他人就全都去地狱去了。上帝说他真聪明,现在这些座位你可以随便坐了。但是后来他自己急了,看到这些人到了地狱一直没有回来,就想是不是地狱里面真有什么,也就下去了,所以这个就是自己也不能把握自己的心态。所以要知己知彼,要了解自己了解产品,自己适合哪一个组合。

第二,买基金就是买股票,只不过是专家帮你挑战,那就看股票买得怎么样,怎么看组合也非常简单,很多人说,组合太难这是专家的水平。就用生活的常识,第一看基金的组合你能不能了解,是不是你身边的企业,中国最好的企业不就行了吗?我曾经跟大家说,你总观全球的百年的股票投资发展的历史,你会发现其实只有那么几个行业是长期的、不断地给客户,给股民,给投资者提供优秀的汇报。金融、消费品、服务、商业、医药、科技、资源、公共事业、传媒,也就这么几个行业,你的目光盯住这个行业,而恰恰这个行业的股票是我们熟悉的。微软、可口可乐、花旗银行、戴尔、沃尔马、星巴克、宝洁等等你不认识吗?这些都是涨幅很大的股票,如果你的基金里没有这些组合,会丧失发展最有利的那一段。你就找你能看懂的,这些好的行业是能看懂的,很简单的,你可以放心地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最赚钱的企业,哪我怕什么?现在有两个组合,一个组合是目前火得一塌糊涂的“保泰”,二十年、三十年的投资你什么不了解,什么你不放心,什么不害怕。通过这个就明白,选身边的,了解的,中国最优秀的,太优秀的,大家要了解目前中国经济市场的一个特点,2006年规模工业的利润增长达到30%,大象在跳舞,因为中国目前的市场无限扩大的时候,只剩下几家公司在竞争,有一种加速垄断加速集中的驱使,行业的利润被大的公司获得了,现在怎么办,和赢家共行吧,所以你的组合应该包含这些。第二组合是不是太平凡了一点。一般的我认为组合不应该多变换,中国有那么多股票可以换来换去,还可以赚钱吗?中国没有那么多好的股票,所以好的基金有规模有实力就不错的,而不是一买就买好几百亿,基金的频繁变动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决策一百次的十五大还是决策一次的十五大,好好的决策一次胜过决策一百次,哪怕一次是50%成功的概率,第三次是12.5%,五六次之后你的概率就降低了,还有你的手续费多少啊,所以频繁炒作基金,组合不断换的基金,其实应该谨慎,当然其中也有高手。不追求伟大的结果,要追求可靠的结果。所以我们对那些攀登过珠穆朗玛峰的勇士们心存敬佩,但如果想长期地投资理财,延年益寿,在公园里慢跑效果肯定更好。

第三、看组合和基金公司。你现在说的跟当时说的不一样,是跟随业界的热点在投资,在牛市的时候当然会很风光,因为很多股票在涨,一旦市场发生逆转的时候,怎么办?所以我们要那些理念诚实的,理念成熟的基金,这比业绩好要稳定和扎实得多。那么我们在这里引申一个如何看待基金的投资理念呢,理念是什么样的呢?我认为看待基金的投资理念有三个境界:

 一、不战而胜。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庄子里面有这样一篇文章,有一位姓季的先生为齐王培养斗鸡,过了十天齐王非常着急。他说不行,斗鸡心高气傲不能上战场,又过几天齐王又问:现在好了吧?说:不行,现在还有点盛气凌人。又过了十天齐王说:为什么还没有好?说:有一点斗的心。齐王说:怎么这么多天?再过十天他找到齐王说:现在的鸡到一个层次了——呆若木鸡。现在见到别的鸡,也不骄傲,也不发怒,就站在那儿,别的鸡看到它就跑了。股票市场的高手是什么样的——呆若木鸡,而且比呆若木鸡的层次还要高,他们是看不出来的,在股票市场的高手你要过十年二十年才知道他是高人,不管问什么都回答“不知道”。我这两个月我抓了涨停板,说“没抓到”。比如说去年很多高手跟低手在一起对话,低手问:你这几年收入多少,百分之百。高手说:百分之八十。第二年低手亏损50%,高手30%,第三年赢了30%,,第六年低手赢了10%,高手赢了30%。高手不是靠一时来评断,是靠时间来打磨的,真正的大师是一块璞玉,不断地打磨变成灿烂的宝石。真正的投资理念应该是不战而胜,很多基金持有很多的股票,你说这个经理太差了,但是你看他持的什么,万科等等。企业这两天要调整,这半年不再买,卖了再抓点新的,不迟。所以我说真正的高手,从来不追寻市场的弱点,不看大盘的走势,大盘的走势跟企业的关系大吗?有的人按大盘来买,我真是匪夷所思,大盘暴跌了。工商银行就倒了吗?很多人按照大盘来买股票,你在这里能看到企业怎么样、产品怎么样、效益怎么样,你能看得出来吗?看不出来。股票水平不高怎么样,还用八卦易经来看股市。在宗教界说能预测很多股票的走势,我说我不信,我根本不见所谓的神人,他说真神。你们俩PK一下。PK就PK我才不怕了,因为股票不是那么神秘的,你要搞得那么神秘,都是在骗人。你要老老实实研究企业,所以我见过所谓的神秘人士,据说帮过很多人,帮很多高级官员预测过财运等等,我说我不信,为什么?我说股票是一个非常能够直接检验结果的学问,你现在有没有十万,你是不是能预测呢?他说我能啊,大盘都是按我的思路走过来的。你直接去国际市场,石油是该买是该卖。再在期货市场去看一下,马上就可以检验出来。

揭穿所谓的假设你千万不要上了这个道,你要用实际来衡量,股票市场就是这么简单,你有本事就玩起火,很快的。所以说,我认为每个人在投资的时候抓住核心不放松,股票是企业的一部分,研究股票就要研究企业,不研究企业就是歪门邪道。我们投资股票不是投资股票,而是在投资商业。有很多人眼光超前,身手敏捷,当然这也是必要的,但是折腾得多成本也很高。

第三叫随波逐流。有些股票我就观察,两年前一直不动,一直不动,我就宁愿选择这一种,有一些刚启动就涨了,但是还没有时间研究。著名的投资家巴非特说:我们不去预测什么时候发生这件事,我们就预测能发生这件事就发财了。你一定要投机,是没有人能做到的,现在没有人预测什么时候会涨。要全力找到第一种基金,要稳健参与第二种基金,要回避第三种这样的基金。

那么我们讲看基金选基金的第三点,看业绩。这个业绩引起很多老百姓最大的疑问,比如现在很多老百姓三块钱跌到两块钱了,我还能买吗?哎呀,我一看到这样的问题,我就常常感叹,大家知道,香港有一只股票,到现在涨了172倍,你怎么说高了还是低了。所以我说怎么看一个基金经理。第一点你要有发展的目光看待这些东西,富人们面朝钱,没钱人总愿意回忆过去,关键是看未来有没有前途,以前涨得再在多也是以前的事,我要从现在重新开始。美国专利局局长“杜耐尔”,我认为应该把美国专利局撤掉了,因为人类所有该发明的东西都发明完了,从1899年到现在100多年过去了人类发明了以前从来没有发明的这么多东西。如果有股票的话,人类在20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出现了蓬勃发展的伟大的态势。说明没有一个发展的,认为一切都到头了,很多老百姓都说不能再买了,到头了,太高了。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孙子不能再买股票了,因为到我们就到头了。是吗?人类再没有发展,到了我们就到头了,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就认为到头了吗?为什么很多人没有作大自己的事业,涨到30就觉得高了,小富即安的心态。人类社会有两个最确定的是什么?是死亡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背后就是经济的发展,你要对经济发展有信心,理财是一个什么,是生活。你不能说今天吃饱了,明天就不吃了。现在说高了不买了,他会在以后马上买进来。所以说我认为能够以发展的目光看待业绩,是一个投资家应有的。巴非特在1982年的时候有人给他推荐股票,他觉得高了没有买,涨了50倍,这个股票叫沃尔马,但是去大家看到了吗?沃尔马涨到了900倍,巴非特买了。管它的都涨了几百倍,只要有发展有涨就可以买。六十岁退休了我就不投资了,我就等死吗?李嘉诚现在80岁,现在天天看书。现在美国的最高的股票是十万美金,就是巴非特拥有的。只要人力社会不断追求生产的发展,不断追求生活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就不会停歇,人类探索的脚步就不会停歇,我们对市场的信心也要更加坚强。

第二要历史地看待基金。不要沉湎于过去,现在看很多基金的好坏,可以以过去的历史来看,患难的时候对你怎么样是一个朋友好坏的检验标准。所以你看基金的时候你看他在牛市的时候表现是怎么样。如果这些基金在牛市涨在熊市表现一般,所以他的研究不是很深,牛市就大胆一些激进一些,就跟怎么看朋友是一个道理。所以我们说老基金更值得信赖。如果是我,我从来不会排队买新基金。基金经理以前的能力在哪儿?研发团队怎么样?我都不知道,现在很多的名牌基金业很好,但是你为什么就不把已经很好的基金了。尤其在牛市当中买老不买新更加适合。

第三,要辩证地看,绝不因为某些基金表现不好就说他不好,因为他恪守自己的投资理念,或者他的板块表现得不好,你觉得能行吗?也绝不因为某些基金表现高就开始追捧,你要看基金是怎么来的,这样你就知道在好当中有危险,在平静当中还有希望。所以说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基金的业绩。

第四,要全面地看,这个基金好。这家基金管理公司,一枝独秀。要一致整体业绩,为什么这个好,其他为什么不好?是不是在投资上有什么分歧,是不是实力不是很平均,所以对一只基金把他旗下的所有的基金都看一下。我认为你是可以在三分一的基金公司进行选择,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看基金的方法,找一个基金公司,看他一年的平均的业绩。

我们刚才分析了一下,选择基金的几个角度,一看公司、二看产品、三看业绩。但是不是靠这些就可以挑到最好的基金、最大的基金呢?因为我们只是用这些办法挑出健康的基金,挑出明星,真是非常难的。1993年纽约时报曾经召开最顶尖的基金分析专家,连续五年推出基金产品,给老百姓推的,连续五年这五个基金专家挑选的基金产品的每年是11.8%,大盘指数标普五百整整多了5个百分点,就说明我们只能挑出健康的基金,但是不一定能挑出最好的基金。有没有办法更省事,效果比这个还要好呢?我想我们下节课堂跟大家分享我们如何挑选最好的基金?谢谢大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3337.html

更多阅读

在线读书:骨科临床用药指南(2008)

骨科临床用药指南作者:张英泽出版日期:2008页数:282关键词:骨科病用药法分类:医学>总论阅读1阅读2下载图书阅览器阅读/下载图书须安装超星阅览器,立即下载收藏推荐分享到内容提要本书主要介绍骨科用药的一般原则,内容包括骨科用药概述及临

CCTV2《理财教室》学习巴菲特系列之一心中无股

中央电视台 CCTV2 《理财教室》 视频心中无股学习巴菲特系列之一刘建位在投资中,我们把自己看成是公司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也不是证券分析师。最终,我们投资者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

张昕帆理财教室 张昕帆出版

主持人:理财教室节目会邀请投资保险等等方方面面的权威人士来主讲,走进教室所遇到的困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解答。今天在成都来到我们理财展的启动仪式现场,走进理财教室的嘉宾是谁呢?是张昕帆先生,张先生有16年的证券经历,长期从事理财知

声明:《张昕帆理财教室 张昕帆出版》为网友含笑戏红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