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豆腐节民俗的考察与研究 高岗豆腐节

佛冈豆腐节民俗的考察与研究

韶关学院文学院中文系08级汉(1)班李启花

指导教师:温阜敏

摘要: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佛冈豆腐节,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元宵民俗。它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神秘色彩浓厚,透露着质朴的乡村气息。每年正月十三,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加入豆腐节这个疯狂的活动中,释放身心,调整心境。然而,这个传统民俗在发展中却遭到了质疑和严厉的批判。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积极创新,让佛冈豆腐节民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佛冈;社冈下;豆腐节;民俗;程序;创新

Inspection and rechearchwith Fogang

Tofu Carnival folkcustom

AbstractAs one of the 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 of Guangdong province,The Tofu Carnival in Fogangis a folk custom with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 celebrated in theLantern Festival. It has a long history with rich content and fullof mystery which reveals a rustic air of the countryside. Everyyear on January 13, people from different places take part in thiscrazy activity in hope of relaxing and adjusting physically andmentally. However, this traditional custom is questioned andcriticised heavil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refore, weshould insist that the Tofu Carnival follow the pattern of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acting in light of local condition andinnovating actively.

Keywords: Fogang; Tofu Carnival;The village of Shegangxia; folk custom;program; Creative

目录

一、豆腐节民俗的来源……………………………………………………………()

二、豆腐节民俗的活动程序………………………………………………………()

(一)、集资………………………………………………………………………()

(二)、制作豆腐…………………………………………………………………()

(三)、迎灯、上灯………………………………………………………………()

三、豆腐节民俗现状引发的争议…………………………………………………()

(一)、豆腐节民俗是陋俗,应该摒弃…………………………………………()

(二)、豆腐节民俗是精神财富,值得弘扬……………………………………()

四、豆腐节民俗继承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一)、以政府为主,引导豆腐节民俗良性发展………………………………()

(二)、更新传统观念,正确看待豆腐节民俗…………………………………()

(三)、鼓励文化交流,促进豆腐节民俗可持续发展…………………………()

(四)、积极创新,丰富豆腐节民俗活动内容…………………………………()

五、结束语…………………………………………………………………………()

六、致谢……………………………………………………………………………()

七、参考文献………………………………………………………………………()

佛冈豆腐节民俗的考察与研究

佛冈豆腐节民俗的考察与研究 高岗豆腐节

佛冈县社冈下村是位于广东中部观音山下的一个客家古村落,面积约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0多人,为客家民系,至今仍然使用客家方言。就在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客家地区)评点结果中,社冈下村成为本次5个入选省级古村落之一,也是佛冈县目前唯一一个获得省级古村落(客家地区)殊荣的古村落[1]。这不仅是因为社冈下有古朴雅致的客家民居,还因为它拥有一项独特的客家民俗——豆腐节。

为了能够收集更多豆腐节的历史资料以及了解豆腐节的现状,笔者特意走访了佛冈文化馆,并采访调查了当地一部分村民,还结合自己多次参与社冈下豆腐节活动的心得体会。据介绍,豆腐节的历史悠久,起初是林氏族人在元宵上灯时互扔豆腐的习俗,如今演变成市、县重大的民俗节庆活动之一,并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寓祝福于豆腐大战中,洋溢着浪漫激情的气息,成为每年元宵节前,广东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民俗节庆活动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其它多方面的冲击,佛冈豆腐节民俗遭到了质疑和严厉的批判。因此,作为佛冈人民的我们应该大力保护这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传,因地制宜,积极创新,让佛冈豆腐节民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豆腐节民俗的来源

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豆腐节,它是佛冈县高岗镇社冈下村林氏族人,在元宵上灯习俗中,独具特色的一项民间活动。由于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它的传说也没有文献记载,主要是由祖辈以口头语的形式流传下来的。经考证,目前佛冈豆腐节的产生有两个传说[2]

其一:相传掷豆腐节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这里常闹虫灾,弄得百姓颗粒无收,有一年虫害特别严重,观音娘娘派去燕神前来吃掉害虫,当年就为庄稼带来大丰收。淳朴的村民认为是燕子给他们带来好收成,因此人们纷纷把豆腐掷到瓦檐上,让燕子啄食,并希望燕子永久留下来。后来,这种习俗逐步演变成人们互相投掷豆腐,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身壮力健,生活富足。

其二:大约在公元1609年,那年正月十三林氏村民在祠堂上灯煮饭食,其中之一的菜式就有豆腐,有一人用手掌托着豆腐来切开它,完了后将残存在手上的豆腐顺手一摔不意将豆腐搞到别人的身上,那人觉得:新年将自己的新衣服搞脏了,心有不甘,于是以牙还牙的搞了个“回敬”对方,对方觉得本来无意之错,就以豆腐还击,于是演出了打豆腐架的事件。到了第二年上丁时添丁人数成倍上升,大家不得其解,最后回想起上一年因打豆腐架而兴旺,于是就再次进行打豆腐架的事件。每年如此,传承到今,希望多添丁。

二、豆腐节民俗的活动程序

豆腐节民俗是一项综合性的民俗活动,传承和记录了佛冈县高岗地区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习俗。虽然它的历史比较悠久,却因为是敬奉老祖宗的添丁祭祀,在当地村民的心中,这可是大事,必须虔诚对待,来不得丝毫马虎。所以,佛冈豆腐节有着极其严谨的程序[3]

1、集资

农历正月初八这天集中开新丁会(参加新丁会有当年添丁的家庭),由添丁的家庭共同集资。集资后就分好工,一部分人负责去买灯(共三盏灯,其中三个祠堂各挂一盏,私香火由其自己去买,也可以出钱一起买)。从集资当中抽4000元买豆腐,若不够,再筹资。当然除了添丁的集资外,其他的人也可以捐资(主要用于买豆腐)。新丁会决定正月十至十二这段时间的一天上午10点左右大家集中去祠堂打扫卫生,正月十二做豆腐,正月十三中午12点左右接灯,下午3点豆腐节活动正式开始。

2、制作豆腐

农历正月十二这天做豆腐。开始要选豆,把选好的豆子放在水里浸泡一天,然后洗干净磨成豆浆,加水放入锅里煮熟(达到80°),边煮边把豆浆最上面那一层泡沫除去。然后把煮熟的豆浆倒入装有调好石膏的木桶里,一般是二两石膏配一桶豆浆,而调石膏的水也必须是生豆浆。豆浆冲入装有石膏的桶里后不要装满,只装3/4桶就行,并且要把它摇均匀,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才会凝固,形成豆腐花。然后把豆腐花装入一个个用纱布垫底的矮木框内(由五块木板组成),抹平,把纱布包好,上面盖一块木板,再用一块石头压在上面(下见图一)。20分钟以后,把压好的豆腐框倒反过来放,拆掉木板和纱布,用刀把豆腐切成一块块的,然后浸泡进水里,要一块块摆放好,并且时常要冲些冷水,这样豆腐的制作过程就算结束了。

[4]

图一:师傅正在制作豆腐

3、迎灯、上灯

农历正月十三日,中午11点至12点,由添丁者所有人、锣鼓手等组成迎灯队伍,迎灯前先让客人们试吃豆腐,吃完豆腐后大伙一起敲锣打鼓(今年接灯的共两堂锣鼓)去灯头家接灯,灯是由灯头自己拿出来。接灯后,灯走在最前面,锣鼓跟后,最后有一个担箩筐的人,筐内放了些供品,如:一大块猪肉和一只煮熟的鸡公(下见图二)。把灯接进祠堂后,把去年的灯放下,再用绳子把今年的灯拴好,把供品放在供桌上,点燃一盏油灯,并放些香在桌上。今年的灯很华丽,上面写了:恭喜发财、富贵双全、一帆风顺、寿比南山、丁财两旺、福如东海。[4]

图二:灯头接灯

下午2点钟左右开始用拖拉机运豆腐,运到各个指定的地点,为掷豆腐做好准备。同时全部添丁者集中在祖祠,一切就绪开始上灯,首先鸣放鞭炮,敲锣打鼓,同时灯头与全体添丁者在齐齐拉紧吊挂灯笼的绳索,将灯笼升起挂在祠堂的顶樑上,这就是上灯[5]。祠堂的灯挂上后,又去私香火上灯(私香火的灯由各厅下的人买,村里又分庄公、敬公、芙公、蓉公等几个公头,每个公头下当年有添新丁的厅下都要上灯)。随着上灯鞭炮声的响起,门外等待已久的男女老少开始分发豆腐,有用塑料袋子装的、有将豆腐直接装在衣服的袋子里的;开始互相掷豆腐时,可以掷向任何人,大家在互相投掷豆腐,被掷中的人不但不会发怒,反而觉得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降临本身,同时也将豆腐掷向对方,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曾经发生过一些矛盾摩擦的相互之间一边掷一边喜闹,矛盾摩擦也就在欢笑声中化解了(下见图三)。当添丁队伍在锣鼓喧天的锣鼓队陪伴下从祠堂出来时,早已等在门外的人们即刻与添丁队展开一场激烈的互相掷豆腐战斗,继而一涌而上,几个人一齐围攻一个添丁的人,远掷近抹,把他抱住撩起衣服将大把大把冰凉的豆腐摸到他的身上,越玩越是高兴,此时的喜闹、欢笑声、锣鼓声、围观者的笑语声等汇集在一起,参与、观看者一齐沉浸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4]

图三:豆腐仗:把象征幸福的“豆腐”塞遍你的全身

紧接着,添丁队在锣鼓队的陪同下,到各私香火堂上灯,一路上,边掷豆腐边行,留下一部分非添丁的人们仍在祠堂门口继续互相掷豆腐喜闹,此时的人们人人身上都满身沾上白花花的豆腐,走得近的外来观看人们也免不了被掷过来的豆腐沾在身上,直至将所有的豆腐掷完为止。添丁队完成到各私香火堂上灯后,已经是黄昏时候,仍回到祖祠一齐共进晚餐,正月十三的上灯也告一段落了。

三、豆腐节民俗现状引发的争议

为了弘扬豆腐节这个传统民俗,林氏村民每年都会集资做豆腐。而与往年的豆腐节不同的是,2011年的豆腐节社冈下村村民制作了一个巨型的豆腐。据了解,这块巨型豆腐长3.49米,宽3.45米,高0.38米,净重达6吨,号称“水豆腐之王”,创下“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下见图四)。为了这块巨型豆腐,20个师傅和80来个村民从2月14日下午就开始忙碌。先是泡黄豆,到了15日凌晨3时,又开始磨豆浆,100多个人直磨到天亮才完成。随后,搅拌、加盖、挤压等一系列工序在社冈下村边上的广场上“现场直播”。和往年的豆腐节一样的是,待相关部门测量和公证完后,这块耗费2.5吨黄豆等原材料、达100人参与制作的巨无霸豆腐依然难逃被投掷的命运,迅速被上千村民和游客迫不及待地瓜分,再次上演扔豆腐“大战”。然而,这块巨型豆腐却引发了对豆腐节民俗的争议。为深入了解人们对豆腐节民俗扔豆腐的看法,笔者特意向市民和网友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具体的调查情况如下表,

意见

支持

反对

无所谓

人数(100)

55

40

5

[4]

图四:创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巨型豆腐

根据调查笔者总结出两个主要观点:

1、豆腐节民俗是陋俗,应该摒弃

有人指责道,“扔豆腐是一种浪费”;甚至有市民称,“大扔豆腐的豆腐节,与厉行节约的美德和要求背道而驰。”他们认为,高岗镇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巨型豆腐浪费了2.5吨的黄豆,浪费着实不该。而中国的粮食也并非富足到可以随便扔的地步。事实上,只要稍有危机感的人,稍微了解下粮食形势,就不会无所顾忌地在那里拿几吨豆腐扔,因为这的确是浪费。在人们思想较为迷信,对自然认识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这样一场投掷豆腐的豆腐节,来祈祷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尤其使心灵得到安慰和平和,可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思想得到解放,迷信已经破除,尤其是在大力提倡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当下,还在上演大扔豆腐的豆腐节,与厉行节约的美德和要求背道而驰,可以说扔得越多,也就浪费得越多,如此习俗简直就是陋俗,应该尽快摒弃。

从现实来看,高岗镇地处佛冈县的最北部,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冈下村也非富得流油。即便是富裕地区,也不能搞浪费,何况是欠发达地区,更不应该浪费。或许有人会认为该习俗奇特,且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大力复兴此项传统文化,用来吸引眼球,集聚人气,提高本地知名度,继而有利于开展招商引资,借机发展经济。事实上,豆腐节主办方只是用固化和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6]。我们都知道,只有与时俱进的文化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如果豆腐节民俗只一味地照搬固定的浪费模式,那么,“疯狂的豆腐”秀完之后,除了浪费,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什么也没有带来。因为疯狂的是人,不是豆腐。这难道不应该引发人深思吗?

2、豆腐节民俗是精神财富,值得弘扬

针对众多非议,捍卫豆腐节民俗的市民也开始纷纷表明自己的立场,特别是社冈下村民发出“最牛声明”[7]

第一,在豆腐节上掷豆腐算不算浪费?有人认为,豆腐营养丰富,有益健康,把它做出来又扔掉就是浪费。实际上,我们发现,持这种观点的人基本上没到豆腐节现场看过,无法与现场上万名欢乐的村民群众和游客感同身受,一年一次在豆腐节这个范围内掷豆腐放松身心,表达祝福,我们不认为是浪费,佛冈人民在节后依然珍惜每一块佛冈豆腐。佛冈豆腐节之所以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因为它已经超越了豆腐这种物质本身,沉淀成一种非物质的文化,不可用物质的目光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班牙小镇的番茄狂欢节,也是这个道理,难道西方人狂欢就代表一种文明,我们东方人狂欢就是浪费粮食?

第二,掷豆腐文化是迷信和愚昧的产物吗?社冈下村村民掷豆腐祝福新春由来已久,无需赘言,把我们祈求五谷丰登、添丁发财的独特民俗方式看成愚昧和迷信,又是以物质目光看待非物质文化的恶果,照此逻辑,中国人过年在门口贴个“福”字,也是迷信,倒过来贴“福”字,更是超级愚昧了。相反,我们从社冈下村村民对本次活动的拥护参与中看到了团结和自豪,我们的祖宗第一次掷豆腐时,是不是因为迷信和愚昧,社冈下村人最有发言权。

第三,豆腐狂欢节的举办形式落后吗?有人认为,豆腐节上豆腐横飞,“场面无序”,应该指定区域,由村民和游客分组进行掷豆腐比赛,谁身上落的白点多谁就算输,或者改为举行吃豆腐、煮豆腐比赛。我们看来,就豆腐狂欢节这一传统民俗而言,掷豆腐是核心,狂欢是本质,无论举办形式如何改变,这两个基本点决不可改变,狂欢就是欢乐与放松,就是一种精神的合理宣泄,它与秩序在一定范围内是根本对立的,说白了,让人在那种节日、那种场合规规矩矩排队掷豆腐是徒劳的,也是可笑的。特邀参加豆腐节的专家、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康保成教授就表示,高岗豆腐节既与现代狂欢活动接轨,又尊重和完整保留了客家人上灯拜祖的传统,这种举办方式“很先进”[8]

四、豆腐节民俗继承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佛冈豆腐节发展中出现糟蹋豆腐,浪费粮食,暴殄天物的争议,我们应该如何把这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下去,这成了我们要谈论和研究的方向。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要以传承和发扬下去为前提。事实上,即便是最为传统,哪怕是宗旨和夙愿最为善良的习俗节日,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改良,才是真正的继承传统和发扬传统。对传统的东西一味因循守旧,照单全收,极有可能拿糟粕当精华,拿愚昧当文化,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所以豆腐节作为一个令人注目民俗活动,要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利用这一民俗去做大做强当地的豆腐经济、豆腐文化,才是关键的关键。以下是对豆腐节民俗的未来发展提出的建议:

1、以政府为主,引导豆腐节民俗良性发展

传统文化既是拥有久远历史的文化遗产,又是为当代民众享有的生活文化,而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的节庆方式只有在传承中不断调适,融进足够的现代性,才有生命力和活力。如何让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更具吸引力,地方政府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

社冈下自明朝以来就有豆腐节这个民俗,每年正月十三,家家户户都会参与,甚至吸引了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尽管扔豆腐被认为是浪费粮食而受到批判,但是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仍然非常高。因为豆腐节民俗不仅吸收了西方节日的热烈,还保留了村民们到祠堂添丁上灯等民俗,是传统民俗在现代社会的发展。2011年,地方政府引导制作了一块巨型豆腐,而这块巨型豆腐也创下了“大世界吉尼斯纪录”,这让豆腐节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决定以豆腐节民俗为主要载体,大力发掘和推介客家民俗文化、客家饮食文化。通过市场运作,形成以豆腐为中心的产业链,建设以豆腐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和美食一条街,把高岗打造成“粤北美食驿站”和“粤北度假胜地”,唱响“玩在佛冈,食在高岗”品牌[9]。其实,政府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大型活动安全和秩序保障问题上。特别是遇上阴雨绵绵、道路湿滑等恶劣环境,政府还要组织安保人员履行职责,维持活动现场持续,对活动地点的进出通道、会场周边环境等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2、更新传统观念,正确看待豆腐节民俗

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群体固有的,传承的文化生活现象,在社会现实中展现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如果以科学思维的尺度衡量,难免看出某个民俗形成的无知,愚昧和荒谬。

不可否认,豆腐节民俗文化本身是一种有争议的文化理态,还带有迷信色彩。但是豆腐节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我们要肯定其带来的积极作用,如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当地人的凝聚力,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为建设和谐社会文化提供了可能。所以,我们不能用物质的眼光去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10],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浪费。因为在世界各地也有出现类似的例子,例如西方的西红柿节和啤酒节,扔西红柿跟泼啤酒不也是浪费吗?虽然每年这些活动开展的时候都受到各界的批判,可是,为什么它们还是可以在世界各地知名?对高岗镇的豆腐节来说,扔豆腐并不完全是浪费,像豆腐渣可以二次利用,从而减少成本,比起30分钟的烟花来说又显得非常少了,然而一个豆腐节的狂欢让上万众参与,宣泄,本身与传统的迎灯、上灯紧密联系,没什么可争议的。佛冈豆腐节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它来宣传佛冈旅游,打造品牌,这样的活动应该是影响力比较大的。对比英德大湾镇搞的火麒麟活动,又显得更加微不足道了,他们搞活动就烟花一项要十多万元,更不要说无其的投资了。所以要发展佛冈豆腐节民俗,必须要更新传统观念,正确看待豆腐节民俗。

3、鼓励文化交流,促进豆腐节民俗可持续发展

传统民俗文化的某些变迁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不应该也是无法阻挠的。事实上,任何民俗文化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引导本民俗文化的同时去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去借鉴国外先进民俗文化成果,然后再与这些异质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实现民俗文化的发展创新,促进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在众多豆腐节民俗中,最吸引人注意的莫过于淮南地区豆腐节。同样是豆腐节,淮南豆腐文化节每年9月15日在海峡两岸(淮南、台北)同时举办,已经成为集文化、旅游、经贸于一体的国际性商旅文化节庆。淮南豆腐文化节之所以能驰名中外,除了淮南是豆腐的发明地,更为主要的是淮南传承以豆腐为本的豆腐文化方面,如豆腐饮食文化、历史文化等等,推陈出新,“豆腐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样一来,就在淮南就形成了“豆腐效应”[11]。随着豆腐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淮南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慕名前来经贸洽谈的客商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推动了淮南当地的经济发展,更使淮南获得了更多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伴随中国豆腐文化节的发展,淮南的GDP总量也在逐年提高。豆腐无疑成了淮南市的“金字招牌”,这一点无疑非常值得佛冈豆腐节借鉴。

目前,高岗镇经济欠发达,但发展新型工业和大旅游业的浪潮已然来临,而且该镇拥有深厚的传统美食文化,2010年评选的“佛冈十大养生菜”中,高岗镇就占了两个。豆腐节民俗活动的举办可以吸引极大关注,也可以针对餐饮旅游业进行相关招商活动,从而打响当地的豆腐美食和知名度,办豆腐制品加工厂和豆腐文化饭店,还可以筹建豆腐文化乡村公园。同时,当地还组织学习成都市郊“五朵金花”农家乐的模式,着手打造京港澳高速沿线的“客家美食驿站”,让美丽的“豆腐花”绽放在美丽的观音山下!经济与文化互相促进,让佛冈豆腐节民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积极创新,丰富豆腐节民俗活动内容

在我们看来,传统民俗文化或多或少会存在某些不健康的不科学的成分。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要把高新技术引入民俗文化中,提高民俗文化的科技含量,丰富民俗文化活动内容。

佛冈社冈下村传统豆腐节通过豆腐这一物质载体来“放松身心,表达祝福”,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但是其内容形式单一,如果不改变“扔”这种方式,继续上演“砸豆腐大战”,不管是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能带给人身心狂欢,最终会引来更多的批判。所以,我们要积极创新,丰富丰富豆腐节民俗活动内容。例如,根据豆腐本身的特点:豆腐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此外豆腐还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生熟皆可,老幼皆宜,是适宜养生、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以及高岗镇社冈下村制作豆腐的工艺,改变投掷豆腐的落后和浪费做法,在豆腐节这天举行一系列与豆腐有关的活动[12]。比如,邀请各路英雄好汉,举行吃豆腐大赛;再比如,邀请各地大厨,来社冈下村举行烹饪豆腐和品鉴豆腐大赛等;还可以邀请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以豆腐作为原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比如豆腐雕刻等。这样的话,不仅能使豆腐节这一传统节日得到继承,更主要的是,适当地增加豆腐节新的内容,变换一些新的形式,才能赋予豆腐节新的生命力,与时代同步。

五、结束语

佛冈豆腐节民俗是先祖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实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豆腐节源自民间,根植于民间,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但是,我们是否要让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质疑和严厉的批判中固执地走下去,成为真正的传说呢?传统文化的存在必然有其特殊的价值,对岭南民俗文化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作为豆腐节民俗故乡的佛冈人,我们要珍惜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抓好豆腐节的传承与发扬,在继承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发展中借鉴其它民俗的成功经验,让豆腐节民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为家乡的经济文化作贡献。

致谢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温阜敏老师对我的指导和教诲,使我得以完成这篇论文。温老师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我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位优秀的学生,毕业论文有许多不足,文笔还显稚嫩,思维逻辑不够紧密,是导师的帮助使我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论文的完成标志着我的大学四年即将结束,也意味着,新的生活又将开始了。在大学四年生活中,不断得到各位老师、同学的关心与帮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得到友谊的温暖与关怀,最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我会铭记在心。

  感谢父母对我二十多年来辛勤的养育,并让我获取了一定的知识并最终走向社会。在今后新的征程中,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我也将怀抱着感激、怀抱着情谊、怀抱着责任、怀抱着期望和梦想,坚定、自信地走下去。

最后,谨向文学院所有的师长,同学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高岗镇社冈下村被评为省级古村落[N].清远日报,2012.03.2

[2][3]社岗下村豆腐节:东方的狂欢节[EB/OL].清远日报政府网站http://www.gdqy.gov.cn/info/118483,2010.03.02

[4]佛冈豆腐节[EB/OL].清远骑行网http://www.qybik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481,2012.2.9

[5]佛冈老年俗:百年豆腐节掷豆腐祈丰收[N]. 南方日报,2011.02.15

[6]达海军.不应用固化的眼光看待文化——再论佛冈豆腐节亟需改良[N].南方日报,2011.3.10

[7]朱朝卫,汤凯锋.广东佛冈豆腐节被指浪费村民发“最牛声明”[N].南方日报,2011.03.23

[8][10]丘剑华.不能用物质的目光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高岗豆腐狂欢节争议问题的解释[N].佛冈报,2011.02.21

[9]丁文妥,朱然.打造生态度假胜地建设幸福和谐高岗[EB/OL].县广播电视台http://www.fogang.gov.cn/info/10673,2011.04.06

[11]刘鑫.淮南豆腐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90-92

[12]达海军.佛冈豆腐节迫切需要改良[N].南方日报,2011.02.1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4292.html

更多阅读

5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 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

佛冈县佛冈县位于广东省中部,与从化、新丰、英德和清城区接壤。总面积1302平方千米。总人口31万人(2003年)。佛冈县辖6个镇(石角、高岗、水头、汤塘、龙山、迳头)。县人民政府驻石角镇,邮编:511600。代码:441821。区号:0763。拼音:Fogang Xian

《穆赫兰道》影评:佛洛依德式的情与恨中

现在,正式开始《穆赫兰道》的鉴赏。以前有过很多描写梦的电影,比如黑泽明的《梦》;很多描写心理的电影,比如马丁斯科塞斯的《禁闭岛》;很多悬疑片,比如大卫芬奇的《七宗罪》。但是从来没有一部将噩梦如此复杂而宏大的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出

关于如何写好悬疑小说的分析与研究 悬疑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展示人物的办法有好几百种,最坏的就是平铺直叙。——琼·艾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情节产生于人物,还是人物产生于情节?这个问题令大多数作家感到眩晕,小说的基本元素:情节、人物和发展经常扭结在一起,奋力地挣扎着。亨利·詹姆斯在《小

声明:《佛冈豆腐节民俗的考察与研究 高岗豆腐节》为网友挡你风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