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了十年的一首电影配乐,还有电影本身《阴谋的代价》上 阴谋的代价

法国电影一如法国的一切,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在我记忆中的一段时间,我国引进了一批法国的涉及国家利益与个人发生冲突的电影,其中有一部就叫《国家利益》,这类电影往往描述的是法国利益集团,其实也就是政府,为了某种需要而牺牲某个人的利益,从而引起的个人与权力的冲突。前些日子法国与利比亚的的关系,让人对这部电影中的情节不会感到意外。

这里要介绍的也是这样一部电影,电影英文名称是《TheProfessional》,在我国公映时的名称是《阴谋的代价》,有的地方译作《危情谍影》,从表达含义的角度我觉得前者更贴切一些,尽管两者都不是直译。





这里多说两句关于电影译名的话,我个人一向认为翻译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好的翻译不但能精确传达原作的深意,同时还能让另一母语的观众、读者产生认同感,从而减少因外来作品而产生的陌生感。比如美国电影《真实的谎言》片名尽管是直译,却仍然一语中的,比起港台的《魔鬼大帝》要严谨丰富得多,后者给人的感觉就是一部动画片。

这部电影的内容其实并不陌生,由于有了此前的法国政治电影的开拓,这种题材和内容的电影本不会让我感到印象深刻,让我记住这部电影的更多是缘于电影中的主题音乐,在互联网还没有进入我们生活的年代,一部电影中的主题音乐让我三月不知肉味,时时牵挂于心,直到多年后的一天,我从一张名为《EnnioMorricone.-.[The very bestof]》的专辑中找到了它,这张专辑也同时让我知道了原来为电影配乐的原来是这样一位大师,他就是埃尼奥 莫里康内(EnnioMorricone),也许这个名字你不熟悉,但下面一些电影你也许熟悉《美国往事》(往事三部曲)、《荒野大镖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洛丽塔》、《教会》。

以下是这位大师的荣誉:第四十四届金球奖最佳原作配乐(1987)   第五十七届金球奖最佳作曲 (2000)   第十二届欧洲电影奖终身成就奖 (1999)  第四十四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配乐 (1991)   第四十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配乐 (1987)  第四十一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配乐 (1988)   第三十八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配乐 (1985)  第三十三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音乐(安东尼·阿斯奎斯奖) (1980)


在2007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美国电影界的元老级人物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为莫里康内颁发了终身成就奖,对于这一奖项,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来得太晚,莫里康内的成就早就应该获得,可能是因为他是个意大利人,所以才晚了一些。

让我们在这部电影的主题音乐中开始了解这部电影吧。



他的名字叫让-保罗 内尔蒙多,应当不陌生。


十多年前的电影也让人有一种数字化的感觉。


电影是从主人公JOSS被法国出卖给非洲某小国开始的,而JOSS原来的任务是去刺杀那里的总统。


法庭上的主人公显得比较平静和配合,原因是这个东西在起作用。


对于企图谋害总统的人,一般不会有好果子吃嘀。


主人公用这种方式记录了他在监狱中的岁月。


两年后,他与另一个狱友一同逃脱。


在遭遇当地武装的冲突中,狱友不幸重伤不治。此场景前后出现主题曲。


回到法国的JOSS给原来派他去的机关发出了电报,右边是他原来的头儿。


美丽的女同事,她对JOSS深表同情,并暗中帮助了他。


出现在女同事桌上的玫瑰和亲密的合影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说实在的,这位女演员长得确实不错。


因为对政府出卖自己很生气,JOSS用密码说他要完成任务,也就是在杰拉总统来访法国时剌杀他,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女同事是不是有点幸灾乐祸的样子?


听说此事的部长很惊讶,当然了,这是他的前任干下的,但现在要他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前训练JOSS的教官对自己的弟子赞不绝口,认为没有机会阻击他执行任务。注意坐在后面的那个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5449.html

更多阅读

被误读了千年的“红杏出墙” 仓央嘉措一直被误读

被误读了千年的“红杏出墙”作者:赵炎被误读了千年的“红杏出墙”文/赵炎最有名的“红杏出墙”诗,无疑非南宋叶绍翁的那篇《游园不值》莫属,曾被选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第5课,诗云:“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

三十年的重量-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三十年的重量余秋雨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实在想不到,在接

声明:《寻找了十年的一首电影配乐,还有电影本身《阴谋的代价》上 阴谋的代价》为网友荒唐后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