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波特《丝绸之路》 比尔波特

10月23号下午,与学校和一群集社团的师生去阳江海陵岛南村小学做公益支教,在去阳江的车上,读完了比尔·波特的《丝绸之路》。

作者在1992年,在香港一家电台主持一档旅游节目,工作加爱好,使得他从西安开始,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一直走到伊斯兰堡。此书即是一趟现代版的“西游记”,作者记录了在旅途中的种种经历。

此书的文笔一如比尔的其它游记作品,图文并茂,行文流畅,活泼幽默,很好看。与作者此前的《空谷幽兰》、《禅的行囊》以及《黄河之旅》的风格有所不同的是,本书中还穿插讲了作者听来的不少民间传说和小故事。

比尔·波特《丝绸之路》 比尔波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5523.html

更多阅读

翻译:萨特《存在主义》

这是萨特的一篇短文,原文载于萨特的文集《存在主义与人类情感》。“存在主义”一词意味着什么?如果必须要解释这个词的话,对于使用这个词的许多人来说会十分困惑,因为如今这个词应用极广,甚至音乐家和画家的作品也被称为存在主义的作品

他人即地狱—-萨特《禁闭》 萨特 他人即地狱

他人即地狱—萨特《禁闭》是萨特著名的哲理剧代表作,其深刻含义和深远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戏剧范畴。萨特在这一剧作中探讨了他在《存在与虚无》中重点探讨过的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以戏剧的形式重申了他的存在主义观点。 

舒伯特《魔王》 月姿版魔王 视频

舒伯特的叙事歌曲《魔王》作于1815年,歌词是歌德的叙事诗。1781年4月,歌德在图林根的枞树旅馆听到一则传闻:前几天夜里,有一个农民抱着生病的孩子骑马去耶那看病,农民想请一位著名的内科医生诊治,但这位著名的医生对此病却束手无策,这位

《双城记》读后感 双城记读后感英文

《双城记》是继《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后看过的第三本狄更斯的小说。本书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自愿放弃贵族身份的法国正直青年查尔斯·艾弗勒蒙德(又名达奈)靠自己的双手在英国成家立业,不曾想他的岳父——一名在

声明:《比尔·波特《丝绸之路》 比尔波特》为网友青丝到白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