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诗经56 国风-卫风-考槃:独寤寐言,永矢弗谖


我读诗经(56)国风-卫风-考槃:独寤寐言,永矢弗谖

[原文]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
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
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注释]

考槃,一解:考,成也;槃,盘桓之意;言成其隐处之室也;

二解:陈氏曰,考,扣也;槃,木器名,盖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之为乐也。

硕人,大人,德高之人。此指贤者,隐者。宽,心地宽广。

涧,山夹水曰涧阿,曲陵曰阿。陆,高平曰陆。

薖(科),宽大貌。 弗告者,不以此东告人也。

轴,盘桓。“服重任,行远道,正直而固者,轴也。”《列女传·母仪》

[试译]

打击着木盘在那涧溪水旁,

大德隐者的心胸有多宽广。

耐得孤独睡醒来妄自放言,

如此快乐发誓永远不能忘。

打击着木盘在那高山之坡,

大德隐者的心胸有多宽阔。

耐得孤独睡醒来我自高歌,

发誓始终不渝独享此间乐。

打击着木盘在那高平之地,

大德隐者有心胸有多坚毅。

耐得孤独睡醒犹慵懒高卧,

自得其乐永誓不与人说起。

[简析]

朱熹解曰:“诗人美贤者,隐处涧谷之间,而硕大宽广,无戚戚之意,虽独寐寤言,犹自誓其不忘此乐也。”

第二章“自誓所愿不渝于此,若将终身之意也。”

第三章“已觉犹卧,不以此东告人也。”

这首诗赞美隐者之乐。

看诗经中这个在涧谷之间隐居之士的风采。第一章上来就是考盘之声不绝于耳啊。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只听见高雅的隐者在山间小溪旁快乐无比地敲打着木盘,清脆的乐声在涧谷之间回荡。这个贤者的心情多快乐,胸襟多宽广啊!只有具备豁达、达观的心志才能随遇而安,知足长乐,陶然忘忧。他耐得寂寞,耐得孤独,一个人枕地盖天,睡觉到自然醒,自言自语,自得其乐。他发誓永远不能这种独享的快乐。是啊,有此乐,谁能忘记呢?

二三章反复咏叹,畅言其隐居偏地之乐。隐居在山阿,贤者心自乐,耐得孤独,醒来也啸歌。发誓终身不改其志,永远享受这份孤独,不和俗人俗世间来往,怕被脏了自己的心灵啊!

隐居的贤者,也有在高原之地的,他的性格就是这样轴,“正直而固”之意,所谓一贯正直,矢志不渝。看不惯别人的龌龊,自己又不能同流合污,更不能扭转局面,改变不了别人和环境,只好改变自己和所处的环境吧。于是他隐居了。虽隐居,但性情未改,还是那样轴!坚守自己的心志,独享这份孤独的快乐。每天睡醒犹懒卧着,看山听水,自言自歌,与鸟对话,相看两不厌啊。这种哲人的快乐,我才不告诉你们这些俗人呢!

我不由得想起陶渊明《饮酒》一首,兹抄录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虽是在人群中“隐居”,但因为“心远地自偏”,从而没有车马喧嚣之扰。他成天“采菊”东篱下,悠悠然观南山之景,看飞鸟盘桓,竟达陶然忘言之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5557.html

更多阅读

《国风·唐风·绸缪》 国风.唐风.绸缪

《国风·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卫嘴子”说:尝来尝去,还是青麻叶白菜最受吃

青麻叶白菜由国庆文,刊《食品与健康》2012年1期或许是现今美食极大丰富的原因,城市孩子的味觉已经奢侈到了极致,他们似乎瞧不起也不爱吃大白菜了。其实,白菜的营养价值不低,碳水化合物、纤维素、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

风人诗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风人诗(谐音诗与谐音双关诗)风人诗,又叫子夜体、吴歌格,实际就是谐音双关诗。古代民歌的一种体裁。 清 翟灏 《通俗编?识馀》:“ 六朝乐府《子夜》、《读曲》等歌,语多双关借意, 唐人谓之风人体,以本风俗之言也。”亦省称“ 风人 ”。风人体

声明:《我读诗经56 国风-卫风-考槃:独寤寐言,永矢弗谖》为网友下站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