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六讲文字版及视频连载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pdf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六讲文字版及视频连载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pdf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文字版及视频连载

第六讲(四时四方五行)

视频见《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全集

相关链接: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文字版及视频第一至五讲

曰春夏 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金木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叫做。运:运转。穷:穷尽。应:对应。中:中央。五行:组成万物的五种要素。本:根源。

上讲《三字经》主要讲了“三”开头的两句话,接下来的是“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三字经》也在进行一种尝试性的教育。首先教给孩子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不停地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应乎中”这三字到底蕴含多少深意?是不是像我们认为的“应乎中”对照着中间,东西南北?这里的确有值得解释的东西。

“应乎中”的“中”大家真理解吗?不一定?首先问个问题,“中国”是什么意思?很多人会讲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对吗?不全对。中国的一个主要的含义或说相当主要的含义是说我们这个国家居于世界之“中”。这是中国古人对世界的一个观感,认为中国就在世界的最中央。到战国时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有了进步,出现了另一种说法还是跟“四”有关,叫“四极”,也就是说四个极端四个极边。哪“四极”?东方大海;西方流沙,那时对西边的认知可能刚到今天新疆一带;北方千里冰雪;南方千里炎火,炎火就是熊熊大火非常热的地方。这叫“四极”。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对地球其他部分的了解是随中外交流史的推进一步步增加的。远古时期的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地球刚开始探索认知。古人以为地球是方的,而我们中国人就居住在地球中央。但古人判定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却是正确的且一直沿用到今,那古人是怎么判断出这四个方向呢?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没有问题。要提出的问题是古人最早确定的是哪个方向?古人最早确定的是东西向。为什么是东西向而非南北向?我们看汉字当然是看繁体字,篆文更好。“東”,一个日一个木,正表示太阳从树上冉冉升起。古代自然环境当然比今天要好到处都是森林郁郁葱葱。古人一看太阳怎么从树上升起了,还每天都固定从那里升起。好,先把它定为东。古代人跟着太阳的轨迹,每天差不多的时候它又从西边落下。在甲骨文中,西是什么样子?是一只很疲倦的鸟在树上歇息。这就是西,西有点歪歪的好像迷迷糊糊要睡着了。这就是“东西”。相对着我们才定下“南北”。

“应乎中”这三个字对我们到底有多大影响?这个例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拿北京城做例子就能明白什么叫“应乎中”。北京城的中心在哪?紫禁城。紫禁城的中心在哪?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在哪?皇帝宝座。皇帝这个宝座是放在太和殿正中间的,那都是“应乎中”,对应着中间相应北京有四城——东西南北四城。东西南北有什么?天,地,日,月四坛,即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这样一个结构就表明中国古人受《三字经》所表达出的这类思想影响有多深。“应乎中”在古人心中重要性有多大!接着举个例子,还是太和殿皇帝的宝座。到太和殿参观把头抬起来向上看,上面是个巨大的蟠龙藻井,里面有龙,龙嘴里衔着一颗大球,意思就是龙戏珠非常吉祥。这个珠子下面就是皇帝宝座非常准,正对着皇帝御头。皇帝的御头就应是正对着这个珠子,一点不能差。按古人观念如果偏差了要出大事。是不是只是说说而已?不知道,反正一直有这个说法。袁世凯当皇帝年号洪宪。他往宝座上一坐抬头一看,顶上那么大个球心里有点虚。袁世凯这皇帝本来就当得心里虚,他怕什么呢?怕这个球掉下来把自己那个袁大头给砸了。他外号叫袁大头,人的头再大也顶不住这颗珠子。所以就叫人把宝座往后移了十几公分。如此说来他登基时坐的宝座已不在原来位置。所以洪宪闹剧83天袁世凯就一命呜呼,没能如他所愿当上千秋万代的皇帝。当然我们知道袁世凯之所以没能成功恢复帝制,是因为他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潮流和民心,绝不是搬了一下椅子就当不成皇帝的。但好多老百姓宁愿相信这个传说:袁世凯搬椅子违反了什么规矩?“应乎中”的规矩,所以他83天皇帝梦完了。这正反映我们传统中国人的一种思想。袁世凯当了83天皇帝暴病而亡当然不能用移动皇帝宝座违反了“应乎中”的规矩来解释,但中国人讲究顺应天意往往把对自然界的认知相应对照来解释社会人间发生的事。

那古人是用什么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发生和发展呢?《三字经》接着就是“曰水火,金木土,此五行,本乎数”。讲五行,水火木金土。五行的观念对传统中国人的思想概念或思想观念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五行的问题吸引无数学者穷尽毕生精力,也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里只能努力用最简单的方式向大家做个说明。

《三字经》中五行排列是,水火金木土。照什么排的?按克的方式排的。五行相生相克,什么叫克?水克火没问题吧?古人看到着火了一盆水泼上去火灭了,所以水克火。这个观念要到什么时候才被改变,大家知道吗?发现石油。中国宋代开始甚至更早就已发现石油,发现石油着的火不能用水泼,越泼越旺。但这时五行学说早已流行。火克木,木遇着火一烧就完了。然后是木,它也还克别的东西,木克土。土里长出树,树当然比土狠了。这是按相克的顺序排的,倒过来则是相生。古人认为水火金木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并用它们的相生相克来解释变幻无穷的一切事物,这就是既简单又神秘的五行学说。那古人是怎么发明出这种五行学说呢?从哪来的呢?五行思想最早起源于什么?起源于非常朴素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水可以灭火,老百姓一看水克火。金属做的工具,比如古代用铜做的斧子可以砍木头,那么金克木。那金属又是从哪出来的?从土里面出来。采矿都要从土里往外找,古人对岩石和土都是一块来看的,那就是土生金。古人就是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得到了这些知识,发现很可以解释问题。觉得这么一来都能解释。我要煮饭了往火里泼一盆水饭就煮不熟了,所以水克火。为什么往里加点柴火加点木材火就更旺了呢?所以木生火。为什么把有些金属用火高温烧,烧了后就变成水了呢?所以火克金,因为火比它厉害,能把它熔化了。古人觉得这套东西很好很可以解释自然界的情况就把它固定下来。五行学说原本是古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或一种工具。同样还可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五行学说是古人认识和解释世界了。《西游记》里唐僧和猪八戒经常让妖精抓了。然后要吃唐僧肉了。妖精对猪八戒没什么兴趣。一般只对猪八戒的耳朵有兴趣。猪耳朵南方叫顺风。那就要把师徒两个放到笼屉上蒸熟,吃这个要原汁原味不能剁碎了吃。有一次一个小妖精说“猪八戒皮糙肉厚把他搁下面蒸。唐僧细皮嫩肉一掐就出水,搁上头蒸。”这时孙悟空就悄悄跟猪八戒说“师弟,别急,这小妖精不懂行,不懂五行,火性延伸这是五行的原则。实际上搁在上面特别容易蒸熟。火性延伸热量往上走,照他这么煮你八戒还没煮熟师傅已煮老了。”一笼屉出来就变成俩八戒了,怎么还会有唐僧的嫩肉呢?孙悟空为什么会讲这个?孙悟空是懂五行的,孙悟空的师傅是道家特别懂五行。所以孙悟空一辈子的梦想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就不愿在这个圈子里混他要自由,有一身的猴性。这是从《西游记》里可看到的用五行观念来说明某个问题的例子。

五行学说认为,水火金木土都各有自己的属性,而世间万物都可归入到这五种属性之中,那这种五行学说在中国古代时期是如何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呢?刚才讲过水火金木土相生相克。那水火木金土对应的数字是什么?一二三四五,古人把它对应好的。我们讲有五脏,就是肾心肝肺脾;有五官,耳舌目鼻唇;有五味,咸苦酸辛甘;有五情,惊喜怒悲忧;有五色,黑赤青白黄。这样“五”的数字可举很多很多,它们都是严格对应的。五行:水火木金土;五数:一二三四五;五脏:肾心肝肺脾;五官:耳舌目鼻唇;五情:惊喜怒悲忧;五色:黑赤青白黄。每样东西对应着五行里的一个元素同时对应着一个数字,类似这样的组合我能给大家讲一天一夜都讲不完。这样就已经形成了一张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网络,笼罩住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所以古代中国人的思想很难跳出五行外。想来想去都这样,相生相克。

中国的五行学说还有个巨大特色,就是它居然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一整套政治学说。金木水火土,这样的五行怎么会变成政治学说呢?因为传统中国人相信皇帝是真正得了天命的。皇帝诏书开头的四个字就是“奉天承运”,也就是说皇帝按照天的旨意继承或担负了某种运,这就叫“奉天承运”。背负的什么运呢?就是五行当中的一运,金木水火土里面要对应着一个,不然就不对。后者对前者一定是一种相克的东西。举个例子。秦朝是水运或者水德,反正秦朝皇帝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与之对应着的颜色是什么?是黑色。所以秦始皇的衣服一定是黑色的。现在拍电视剧如果有人让秦始皇穿上一身杏黄色的衣服那就是没历史常识。中国不是每代皇帝都穿黄颜色的,黄颜色也是对应着一种德。秦朝的皇帝认为自己对应水德,而水德对应的颜色是黑色,所以秦朝尚黑。秦始皇一定不会穿黄颜色衣服,别的颜色也不会穿。最起码他的外衣是黑色的,里头穿什么不知道。对应的数字是什么?是六。水对应的是一,但一没法来弄,所以再轮一个五行,加一个5等于6,秦朝天下有几郡?36郡。所以说这是有一套严格规矩的。那什么能克水啊?土。水来土掩,所以汉朝认为,我是土德我是土运。那汉朝皇帝应穿什么颜色?黄色。他一定不会穿黑色衣服,不会穿红色也不会穿白色,因为是土克水。这也就意味着汉朝克掉了秦朝所以他穿上黄色。对应的数字是多少?五,土对应的数字是五。所以大家可看到有段时间,西汉的每个年号都只有五年没有六年的,也没有四年的。某某五年改元又五年以后再改元。因为土德对应的数字是五。所以五行学说在中国变成了一套统治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不仅在政治上、哲学上、医学上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为什么《三字经》中说“此五行,本乎数”呢?数与五行又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讲五行“本乎数”?

刚才讲了秦朝的水德对应六,六六三十六郡;汉朝是土德对应五,所以有段时间的年号数都是五。“数”和五行的关系要讲起来那可以讲很久。举个例子一下就把问题说清了。诸位到浙江宁波去旅游,有个地方你一定会去的:宁波拥有一幢闻名世界的藏书楼天一阁。为什么叫天一阁不叫天二阁天三阁?藏书楼最怕的是什么?火,火一烧就完了。它不大怕虫子,虫子慢慢咬,一本书吃一百年,至多钻些窟窿。当然虫子也能把书毁了但主要是怕火。所以它希望有水,希望这个藏书楼有水命,而水克火,于是就不会着火了。为什么叫天一阁,而不叫水阁呢?古人很有学问也比较含蓄不像咱们现在这么直白,什么话都直说,古人不会。因为天一生水,天对应的是一,再对应的是水。这是严格对应的,所以这就是“本乎数”。古人相信“天”和“一”跟水有关系所以叫天一阁。叫了天一阁这个楼倒好像真没着过火。当然这不能从迷信角度看。我们也不会希望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被火焚毁了。这就是天一阁,可以说明什么叫“本乎数”。

由于五行学说的影响深远,在科学尚未发展的古代时期,古人在各种事物中都会以五行学说来进行认知和解释。但在科学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应如何认识五行学说呢?我们也一定要警惕,进入现代社会后五行学说似乎比古代还发达。但主要被用来算命用来进行一些跟迷信有关的活动。这点要特别注意。举几个例子。比如一对男女结婚经常有人问“你什么命啊?”男的说“我土命。”女孩说“我水命。你要克我,土克水啊,婚姻不行的。”这个就很可笑。可笑的还有:在《红楼梦》里最重要的五人:宝钗、黛玉、湘云、晴雯、宝玉。有人就用五行学说来解释这五人错综复杂的命运。为什么呢?宝钗,大家一听什么命啊?金命啊。宝玉呢?土命,玉,也是石头的,玉石是从土里出来的。晴雯火命,湘云水命,黛玉木命。所以宝钗为什么最终能和宝玉能成为夫妻?金玉良缘嘛。为什么黛玉和宝玉感情那么好最终没能结婚?一个木命一个土命,木石前盟当然不行了,实现不了。为什么晴雯脾气那么暴躁呢?晴雯只不过是个丫鬟却动不动跟主子翻脸,因为她是火命,火命当然性子暴。史湘云水命,湘江水逝楚云飞。解释《红楼梦》的有各种各样派别,比如索隐派,还有一派就是五行派。它用五行学说来解释《红楼梦》里每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及他们相互间错综复杂的关联。这种解释可以很惊心动魄,表面看也有点道理。但我想恐怕还是不怎么靠谱。所以我们千万要注意不要把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或者手段来当作我们今天去相信迷信的借口和依据。这是两码事,用来解释现实社会、用来解释自然界的五行学说和用来进行某种毫无根据的推断,判定,推测、规定的那种所谓的五行学说不是一码事。我找到一张表,据说五行跟职业相关。比如木命的人比较喜欢东方。东方就是太阳从树上升起的地方。木命的人可以从事木材业。还有说火命的人喜欢南方。南方千里炎火适合干什么?想想就知道,灯光照明,火命的人可以做灯光师。那土命的人喜欢中央,适合做房地产,这是最好的,还有农业、畜牧业。那水命的人喜欢北方,可以从事航海业。金命的人喜欢西方可以从事金属工具材料,还可以从事汽车业、交通业、金融业。这一套东西是残留在现代社会的很可笑的东西。把五行庸俗化把五行迷信化,这没任何道理。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当我们在这座文化宝库中求索时一定要正确理解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和认知。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仍用五行学说去解释世间所有事物肯定是不科学的。而现在社会上有人借用五行学说搞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更是应该坚决反对。在古人眼里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是最基本的东西。所以五行也包含在世界万物当中。古人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发现了这五种要素之间的某种表面的关联把它认定下来,根据他们当时的认识水平用来解释世界这无可厚非。古人受到他们时代的限制而我们生活在现代,我们可以发掘古人五行学说里合理的成分和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去探究古人了解和解释世界的这种努力。古人这种求知欲望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如果我们接过古人五行学说去做某些迷信的事,恐怕连古人都会嘲笑我们。

五行是自然界的五种要素。在人类社会当中五行对应的什么呢?五常。这“五常”是哪“五常”,为什么称它为“常”,这“五常”对于人类社会到底有多大意义和作用?请听下讲。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五常:五种基本德性。紊:紊乱。稻:粮食作物,其籽实就是米,有旱稻,水稻之分。粱:粮食作物,即粟,其籽实未去壳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古代又称“禾”。菽:油料作物,即大豆。麦:粮食作物,分大麦与小麦两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6331.html

更多阅读

转电子书:《呼兰河传》第六章

《呼兰河传》第六章一我家的有二伯,性情真古怪。有东西,你若不给他吃,他就骂。若给他送上去,他就说:“你二伯不吃这个,你们拿去吃吧!”家里买了落花生、冻梨之类,若不给他,除了让他看不见,若让他找着了一点影子,他就没有不骂的:“他妈的……王

声明:《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六讲文字版及视频连载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pdf》为网友笙歌已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