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文学 启蒙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历史文化背景

二、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概况

20世纪的西方文学就纵的走向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另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这两条线大致平行,但有时交叉。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20世纪世界文学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比较而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影响显然更大,而且更深刻。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由来和实质

一般来说,现代主义是指迄今为止的所有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流派。20世纪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规范的现代主义,也被称作正宗的现代主义,主要流派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象派、意识流小说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的文学流派有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两者在哲学、审美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明显的分歧。

(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

两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促使人类不能不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冷酷关系,也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深重的危机感。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一日千里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已经熟悉了的世界变得愈来愈陌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非理性主义思潮。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想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萨特的存在哲学,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和悲观主义色彩。

西方文学史来看,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现代主义作家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抛弃了传统文学对客观真实性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分析,从而形成了整个文学“向内转”的趋势。

现代派文学的整体特征:

1、由于危机感、幻灭感导致悲观厌世情调;

2、由于人的异化而导致文学形式的荒诞与变形;

3、由于个体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而使文学重于创造、工于形式;

4、由于心理意识的加强使整个文学向内转,重主观,形成意识流般的特点。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由来、实质及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通常是指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西方的一种主要的文学流派、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它的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其鼎盛时期是70年代和80年代,到了90年代其声势大减,并渐渐分化、沉寂.。后现代主义至今仍然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文学流派和思潮,仍有不少后现代主义作家在继续进行创作。

后现代主义文学不是一个内涵确定、清晰的概念,它还包括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诸如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投射诗、具体诗、寓言诗等等

后现代主义过于强调其自身的“无中心、不确定、零散化”等特征,具体来看:

1、不确定的创作原则

(1)主题的不确定。

(2)形象的不确定。

(3)情节的不确定。

(4)语言的不确定。

2、创作方法的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融合贯通之中。

3、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

后现代主义倡导以语言为中心的创作方法,高度关注语言的游戏和实验。们的意图不是表现世界、也不是抒发内心情感、揭示内心世界的隐秘,而是要用语言来制造一个新的世界,从而极大地淡化,甚至取消了文学作品反映生活、描绘现实的基本功能。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这种叙述方式的游戏性,使得读者能够从阅读文本中获得

极大的愉悦。

第二节主要流派简介:后期象征主义

一、后期象征主义及其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一)概述

在西方现代主义各文学流派中,象征主义是影响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20世纪的西方作家们几乎都获多或少地受到它的影响。

后期象征主义在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声,以英、美、法、俄(苏)、意大利等国的成就最大。

(二)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后期象征主义最主要的代表有:里尔克、勃洛克、叶赛宁、瓦莱里、叶芝、庞德,成就最大的是艾略特。

1、瓦莱里

著名的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和《海滨墓园》,并出版了短诗集《幻美集》。

作为一个哲学家和诗人,瓦莱里的诗在象征派诗人中最具哲学色彩。主题围绕着灵与肉、永恒与变化、生与死、动与静等抽象问题展开,偏重于形而上的思考,充满了玄妙的哲理。

《海滨墓园》是瓦莱里最杰出的诗作,也是后期象征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24节,每节6行。诗通过展示生与死、变化与凝固不动之间的分裂,表达了对人生状况的思索。

2、叶芝

《苇间风》是他早年的抒情诗杰作。其他著名的诗集还有《玫瑰集》、《幻景》、《库尔湖的野天鹅》、《塔楼》等。其中,《当你年老》、《库尔湖的野天鹅》、《驶向拜占庭》、《茵纳斯弗利岛》、《拜占庭》等是叶芝的不朽名著。

叶芝一生都在考虑着生命的短促与艺术的永恒问题。

3、象征主义的分支——意象派与庞德

“意象派”运动是1912年以庞德为首的一批英美诗人掀起的一次诗歌运动,是在象征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可以说是象征主义的一个分支,但它又有在自己的特点。

庞德(1885-1972)是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地铁车站》是庞德的经典之作,也是意象派的代表作。

4、艾略特

他提出的“非个人化”和“客观对应物”理论是他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做出独特贡献。他的长诗《荒原》以全新的气象震撼了西方文坛,被誉为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艾略特也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创始人和领袖。

他对象征主义或者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一是他的诗歌创作,二就是他的诗歌理论。

他提出了“非个人化”的理论。所谓“非个人化”,即反对诗歌的主观自我表现,主张现代诗人要对诗人的个性(情感)作最少的要求。他明确提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他的这种理论是对前期象征主义强调避却作者思想感情的直接表露的发展和创新,并且走到了绝对化的地步。但他的这种理论并不是一定反对诗人从自己的情感出发,而是情调不能直接抒发个人的感情,要让这种个人的东西,经过一种转化,转化为所谓“非个人”的东西。他认为诗人“表现感情的惟一途径”,就是寻找一种“客观对应物”。诗人把“客观对应物”,如各种意向、情景、事件、典故、引语等搭配成一幅幅图案来表达某种情绪,并能立刻在读者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做到文情一致。这是对前期象征主义“强调暗示和联想”的发展,并起到了纠正前期象征主义诗歌艰涩朦胧的效果。

主要诗作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个夫人的写照》(1915)、《小老头》(1919)、《荒原》(1922)、《空心人》(1925)、《灰星期三》(1930)、《四个四重奏》(1935-1941);最著名的诗剧是《大教堂凶杀案》(1935)。

长诗《荒原》是艾略特同时也是象征主义的顶峰之作,是西方现代诗歌中的几个难点之作。全诗434行,分为长短不一的五个诗章。

《荒原》的主题:战后的欧洲社会一片混乱,社会需要救治,绝望的人们需要拯救。上帝是万物的救世主。要拯救世界,拯救人类,只有信奉宗教。

第三节主要流派简介:意识流文学

意识流小说及其代表作家和作品

(一)、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识流小说摒弃传统小说追求表现外部世界、可以描绘人的物质生活环境的模式,果断地深入人的心理的深层世界,去揭示复杂的心态和混乱的意识。

意识流小说在结构和创作技巧上表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格。

第一是作品视角的频繁转换。

第二是以“心理时间”来结构作品。

第三是广泛用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的手法,以揭示人的深层次的心理真实。

第四是大量运用隐喻、暗示和象征,以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借以传达出作品的深刻意蕴。

(二)、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和作品

1、普鲁斯特(1871-1922)

普鲁斯特的主要作品是经过16年的拼搏所完成的一部大型自传性质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追忆逝水年华》共7部,约300万字。各卷分别为:《斯万人家》、《在花枝招展的少女们身旁》、《盖尔芒特之家》、《索多姆和戈莫尔》、《女囚》、《女逃亡者》、《重现的时光》。小说以“追忆”为手段,以“时间”为轨迹,以“往事”为素材。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运用了意识流手法,以主人公的内心体验为主导,广泛采用回忆和联想的手法,小说还以主人公的心理时间为结构,随人物的主观意识为流动线索,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完整结构和时间逻辑。

2、伍尔夫

伍尔夫主要的意识流创作有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长篇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海浪》等。《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最早尝试意识流手法的第一篇小说。《到灯塔去》是伍尔夫最出色的意识流小说,具有明显的自传成分,主要人物拉姆齐夫妇就是作者父母的化身。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出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片断生活经历。小说分为窗口、时光流逝、灯塔三部分。

3、福克纳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意识流文学在美国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小说把对美国南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考联系在一起,使得他独创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不仅成为美国南方的缩影,而且成为全人类的象征。

《喧哗与骚动》(1929)被誉为美国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主要描写了美国南方庄园主康普生家族几十年的兴衰与沉浮以及家庭成员日趋衰颓的精神状态。小说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由不同的叙述者讲述。第一部分的叙事者是康普生的小儿子白痴班吉,他的叙述表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追求。中心线索是女儿凯蒂的经历。前三部分由康普生家的3个儿子的内心独白构成。最后一章是《1928年4月8日》,又称“迪尔西的部分”。迪尔西是康普生家的黑人女佣,她是全部叙述者中惟一健全的、没有病态性格的人。作品通过她来补述前三部分中没有交代清楚地情节。

4、乔伊斯

《都柏林人》(1914)是乔伊斯的第一部作品,是一部短篇小说集。《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16)是仅次于《尤利西斯》的作品,也是乔伊斯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第一部小说。它实际上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芬内根门的苏醒》(1939)是乔伊斯的最后一部作品。

《尤利西斯》(1922)是乔伊斯的代表作。

结构模式

尤利西斯,即希腊神话中的奥德赛,也是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英雄。乔伊斯以他命名,把古希腊英雄在海上漂泊十年,最后终于返回家乡的故事现代化,精心安排了荷马神话相对应的人物、情节和结构模式。

艺术特色

首先,作者广泛而娴熟地运用了意识流技巧——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其次,文体多变。

第四节主要流派简介:表现主义

一、表现主义及其代表作家和作品

(一)、表现主义文学

作为文学流派,它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于西方,在德国和奥地利声势最大。

表现主义的作家们是当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反抗者,其作品的主题往往是厌恶现代城市文明生活的喧嚣、混乱、空虚以及现代文明社会的罪恶,反对这个社会对个性的压抑,反对人的异化,追求普遍的人性等等。在他们笔下,现实是荒诞的,不合理的存在,它构成了人的敌对势力,是人的牢狱,是扼杀人性的场所。

在艺术上,表现主义文学有自己鲜明的美学特征。

首先在思想倾向上,他们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艺术观念上,首先表现主义要求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在艺术观念上,表现主义还要求表现强烈的内心感受。表现主义者要求直接表现自我,表现生命的内在律动,而这种表现十分强烈,像火山爆发。在具体的表现方法上,表现主义强调想象,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表现主义还努力探索新的语言形式。他们通过对语言的抽象、压缩、变形,使语言具有最大的张力以表达他们内心最强烈的感受。

(二)、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及作品

1.尤金·奥尼尔

他一生写有47个剧本,其中最著名的是《琼斯皇帝》和《毛猿》。

《毛猿》所表现的是机器时代里人的归属问题和人生价值问题。

2.卡夫卡

卡夫卡(1883-1924)是表现主义在小说领域的杰出代表,也是整个现代主义文学成就最突出的伟大作家之一。

卡夫卡的创作不多,生前曾发表过的短篇小说主要有《观察》(1913)、《判决》(1913)、《变形记》(1915)、《在流放地》(1919)、《乡村医生》(1919)、《饥饿艺术家》(1924)等,生前未发表的作品有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审判》(1914-1918)和《城堡》(1922),此外还有《一场斗争的描述》、《乡村教师》、《地洞》等34篇短篇小说。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在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它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其次,作品还表现了现代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惧。其次,《变形记》还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五节、主要流派简介:存在主义

一、存在主义及其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一)、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是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法国,50年代盛行于西方文坛的一个影响极大的文学流派。它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在法国是通过第一流的作家萨特、加缪以及波伏瓦的创作而普及开来的。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的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存在主义文学成就最大的是萨特和加缪,波伏瓦(1908-1986)也是重要代表,她的小说《女宾》、《大人先生们》、《人总是要死的》曾引起不小的反应,《第二性》是她著名的女权主义著作。其他具有明显存在主义倾向的作家还有美国的诺曼·梅勒(1923-)、索尔·贝娄、法国的雷蒙·盖夫(1905-1954)、梅洛·庞蒂(1908-1961)、英国的戈尔丁等。

(二)代表作家及作品

1、萨特

萨特一生留下了50多部著作,在世界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有哲学著作:《想象》、《想象心理学》、《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文学有小说《恶心》、《自由之路》三部曲,《墙》等,剧作《禁闭》、(又译《隔隔》、《可尊敬的妓女》、《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等,其他有《什么是文学》、《波德莱尔》、《语词》、《家庭中的白痴——福楼拜》等。

《恶心》是萨特的成名作,也是萨特所有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开始形成的标志。在萨特的哲学里,“恶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人不可能成为纯粹的意识、纯粹的精神而超脱实在的感觉世界,又不可能完全进入实在的感觉世界,去享受充实的完满性。萨特认为人的存在的基本体验就是这种“恶心”感。小说《恶心》就是对人的这种存在状态的体验和直接的形象描述。

2、加缪

加缪的创作主要集中在40-50年代。重要的作品有,小说《局外人》(1942)、,《鼠疫》(1947)、《堕落》(1956),剧本《误会》(1944)、《卡里古拉》(1945)、《正义者》(1950),哲学笔记《西西弗斯的神话》(1942)、《反抗者》(1951)等。

第六节主要流派简介:荒诞派戏剧

一、荒诞派戏剧及其代表作家和作品

(一)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史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60年代风行于欧美,并统治了西方剧坛。

在艺术形式上,荒诞派戏剧的最大特点是无情节或情节荒诞,这正是他们用荒诞的形式来反映荒诞人生内容的意图;人物形象的破碎和人物语言的无意义、荒诞、重复、充满陈词滥调等,正是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人在现实中空泛、单调、机械、压抑的生存状态的反映。

1950年5月11日,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在巴黎首次上演,标志着荒诞派戏剧的出现。953年,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的上演,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荒诞派戏剧作为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在西方文坛上崛起,并在西方各国迅速传播。

(二)代表作家及作品

1、尤奈斯库

尤奈斯库(1912-1994)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他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对荒诞派戏剧的形成和发展有过重大影响。尤奈斯库共有40多部戏剧,其中《秃头歌女》(1949)、《椅子》(1950)、《未来在鸡蛋里》(1952)、《犀牛》(1959)、《国王正在死去》(1962)、《可怕的妓院》(1974)等尤为著名并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的作品,

2、贝克特

《等待戈多》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第八节主要流派简介:魔幻现实主义

一、魔幻现实主义及其代表作家和作品

(一)、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的出现,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首先,是拉丁美洲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的自然原始的生存状态,使它们在观念形态和生活习惯上保留了更多古老、原始的东西。特别是印第安人强烈的神话意识和宗教意识,并未因现代文明的渗透而减弱。在现实中,他们用神话去解释世界、认识世界,神话成为他们的真理和现实。其次是拉美处于长期的殖民统治之下,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使他们对欧美各国的现代文艺思潮得以受到同步影响。在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中,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尤其是超现实主义与意识流文学的影响作用极为明显。因此,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在拉美传统文化的广阔背景下,与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相结合的产物。

1、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

第一,把现实魔幻化或把魔幻现实化,现实与魔幻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一种拉丁美洲大陆所特有的的观照现实的方式。

第二,陌生化技巧的运用。

第一,神话化。

(二)、代表作家及作品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作家作品有: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长篇小说《最明净的地区》、《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古巴作家卡彭铁尔:长篇小说《人间王国》、《消失了的足迹》、《光明世纪》等。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短篇小说集《危地马拉传说》,长篇小说《总统先生》、《玉米人》等。秘鲁作家何塞·玛利亚·阿尔格达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篇小说《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短篇小说集《格朗德大娘的葬礼》、《恶时辰》,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1、加西亚·马尔克斯

小说写出了100年来拉丁美洲封闭落后、与世隔绝的历史以及拉美人孤独、阴暗的心境。处于小说中心的是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史与马贡多镇从兴建到繁荣再到消亡的历史。

马尔克斯说过,布恩地亚家族的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翻版。这就明确说明,小说的用意在于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人们考虑哥伦比亚乃至拉美“百年孤独”的原因。小说中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部愚昧落后、保守僵化的历史。

孤独是马尔克斯所探索的中心,也是《百年孤独》的母题,在小说中,孤独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精神特征,它构成了悲剧精神的核心。

第九节俄苏现代主义文学

一、俄苏现代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家和作品

(一)、俄苏现代主义文学

因为特殊的社会制度背景,俄苏文学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社会主义现代主义被规定为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过多地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对审美功能的忽视等等,也是俄苏文学的特点。就但作家的开拓与探索精神,使俄苏文学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作家和影响广泛的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主要有高尔基和肖洛霍夫。

(二)代表作家和作品

1、高尔基

他的创作一般分为四个时期。主要的作品有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描写工人运动斗争的《母亲》,反映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变迁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等。他的有着浪漫主义情调的《鹰之歌》、《海燕》等作品,可谓家喻户晓。《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

2、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也是苏联文学70年历史中的杰作。小说以主人公葛利高里身处历史巨变时期的人生追求和悲剧经历,艺术地再现了1912-1922年间生活在战争风云中的顿河地区的哥萨克人的历史命运。

第十节其他各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一、其他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成就及代表作家

(一)、其他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和成就

1、法国的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同以往相比,有很大变化:一是开创了长篇小说新体裁。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杜·伽尔的《蒂博一家》都是百万字以上的宏篇巨著。二是心理刻画向内心世界深化。

3、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成就突出,涌现了不少杰出的作家。康拉德、戈尔丁、劳伦斯、毛姆等都是世界性影响的作家。

高尔斯华绥被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最优秀的继承者和最多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福尔赛世家》。、

康拉德重要作品有《水仙号上的黑家伙》、《诺斯特罗莫》、《吉姆老爷》、《台风》、《暗探》、《黑暗的心》、《胜利》等。

毛姆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人类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等。

劳伦斯主要作品有:《白孔雀》、《逾矩的罪人》、《儿子和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迷途的姑娘》、《袋鼠》、《羽蛇》、《恰特莱夫人的情人》等。

3、德语国家的现实主义文学

亨利希·曼是德国近代第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题材总是密切结合现实,以讽刺的手法来对现实和丑恶的人性进行批判。《臣仆》是他最杰出的作品。

托马斯·曼是20世纪德语文学中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布登勃洛一家》和《魔山》是他最出色的作品。

布莱希特是独树一帜的戏剧家和戏剧理论家。他主张戏剧的理性化,即引起观众的理性思考和理性共鸣。因此他的剧作都是采用陌生化原则。《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他的代表作。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他的小说擅长揭示人的心灵真实,通过细腻的心理分析,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物的激情和感情风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夜色朦胧》、《家庭女教师》、《灼人的秘密》、《恐惧》、《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不见的珍藏》、《象棋的故事》、《人类命运转折点》等等。

4、美国现实主义文学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被称为是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的一面旗帜。共写有22部小说,重要的作品有《大街》、《巴比特》、《阿罗斯密斯》和反对种族歧视主题的《王孙梦》。

二十世纪文学 启蒙文学
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1949)以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飘》而誉满世界。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19-)唯一的长篇小说《麦田守望者》被公认为是“现代经典小说”。

剧作家阿瑟·米勒(1915-2005)的剧作《推销员之死》描写了一个美国梦破灭的悲剧。

西奥多·德莱赛(1871-1945)是一位有着强烈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敢于真实地反映社会的弊端,以大无畏的勇气揭开美国社会漂亮的面纱。因而他被称之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拓荒者,他的作品也被认为是“人间悲剧”。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和《斯多葛》)、《天才》,《美国的悲剧》。

(二)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对世界当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他独特的简约文体风格,即电报式语言的叙述风格。二是他的冰山理论。其三是他的“硬汉子精神”。

海明威的创作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前期的充满了迷惘和幻灭情绪的小说和后期具有硬汉子精神的小说。

前期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从而确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后期的主要作品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老人和海》等。

《老人和海》中桑地亚哥是海明威硬汉子形象的集中体现。

掌握要点

?1、了解20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2、了解20世纪欧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3、了解和掌握此时期出现的各种文学思潮和流派的思想艺术特征

阅读书目

?《母亲》

?《静静的顿河》

?《荒原》

?《追忆似水年华》

?《喧哗与骚动》

?《尤利西斯》

?《变形记》

?《等待戈多》

?《第22条军规》

?《百年孤独》

?《老人与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7365.html

更多阅读

茶人茶事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茶学家 淘宝十大学费茶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茶学家吴觉农、王泽农、陈椽、庄晚芳、胡浩川、方翰周、冯绍裘、李联标、蒋芸生、张天福,感谢他们对复兴中国茶叶做出的巨大历史性贡献。吴觉农(1897—1989)吴觉农,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茶

全球二十世纪以来的最强地震 有史以来最强地震

【全球二十世纪以来的最强地震】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005年3月28日(北京时间29日零时9分)发生里氏8.5级地震,这是自19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十一大最强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十一次大地震的基本情况(按震级排列):1、智利大地震(1960年5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 》100集 荣和21世纪名人俱乐部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100集括二十世纪文化名人吴昌硕、王国维、李大钊、徐志摩、聂耳、鲁迅、郁达夫、冼星海、朱自清、徐悲鸿等现当代名家事迹作品等。这内容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或书写心曲、或表白.爱情... ..是人心灵深处思

杜晓勤:二十世纪唐代文学综合研究

在本世纪有关唐五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唐代文学进行整体研究的,而且由于唐代文学的创作成就又主要体现在唐诗方面,所以这些研究成果也大多以唐诗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这种研究现状,我们下面将把本世纪学界对唐代文学和唐

声明:《二十世纪文学 启蒙文学》为网友迷倒众女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