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神圣的男女共浴习俗

梭族走婚

摩梭人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地,至今仍保留着母系家庭对偶婚的残余。子女从母居,血统世系按母系计算,男不娶,女不嫁,只缔结“阿夏”(情侣)关系。摩梭人习惯依山傍水而居,传统风味食品有猪膘肉、腌酸鱼、苏理玛酒等。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朝山节、祭祖节、祭牧神节、祭土地节等,其中以春节和朝山节最为隆重。摩梭人的原始宗教为“达巴教”。摩梭人能歌善舞,舞蹈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较为流行的是“甲蹉舞”(俗称打跳),“甲”为美好之意,“蹉”是跳舞的意思,即为美好的时辰而舞蹈。摩梭人的乐器有笛子、葫芦笙、锁呐、鼓、钹、拨郎鼓、手摇铜铃、口弦等。

一、女儿国消失之谜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所写的女儿国并不是完全虚构的,我国历史上确实存在女儿国。据史书记载:在现在的云南和四川交界处有一个东女国,其最大特点是重女轻男,国王和官吏都由女人担任,男人不能做官,只能做保卫工作。女王的旨意由女官传达给国民。当时的东女国设有女王和副女王,她们都是族群里推出的有才能的女人。倘若女王去世,则由副女王继位管理国家。在一般家庭里,也是以女性为一家之主,掌管家中一切事务和财产分配。

在《旧唐书》中,有关东女国的文字记载十分详细。唐代以后史书中,已无有关东女国的任何记载,东女国就这样神奇地消失了。据一些学者和专家研究:唐玄宗时期,唐王朝和土藩关系较好,到了唐中期,双方的关系却十分紧张,并进行了长期战争。后来,唐朝招降一部分土藩人,并让东女国的女王管辖他们。当时唐王朝还册封东女国女王为“银青光禄大夫”,品级很高。到了唐晚期,土藩势力开始强大,多次入侵唐朝,双方又展开了战争。这时东女国因受战火影响开始衰败,只遗留下一些部落。后来,唐朝渐渐灭亡,土藩政权也崩溃了。东女国的遗留部落由于靠近交通要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习俗逐渐消逝。还有一些部落逃亡到偏远的地方生活,虽然还保留了以前的习俗,但是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经过民俗学家和其他一些学者的考察,目前基本已经确定,历史上的东女国处在今天云南、四川、西藏交汇处,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带。他们还惊奇地发现:在这一带,至今仍保留着很多东女国母系社会的特点。比如:在摩梭人居住的地方,女性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她们掌管家庭财产和其他家庭事务,并分配家庭成员的劳动。她们的地位和东女国的女王相似。在一个家庭中,地位最高的男性是家中的舅舅,地位最高的老母亲则是一家之主。在婚姻生活中,如果女方生了小孩,男的一般不用养活孩子,也不用负任何责任,女方独自将这个小孩抚养成人。因此,我们可以说真正的女儿国——东女国已经消失了,但是像摩梭人这样的“女儿国”却依然存在于现实中。

二、女儿国里的走婚奇俗

世代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被誉为“东方女儿国”,至今仍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生活。

美丽的泸沽湖

摩梭人在进行田间劳作、上山放牧、赶集过节时,都是男女结交阿注的好机会。比如:秋天打场时,男女各自站成一排,挥动连枷打稻谷,而且合着连枷的节拍唱歌。这时,男子也为自己物色意中人,如果他看中了哪个女子,就会放下连枷,突然跑上前去抢走女子的毛巾、头帕或者腰带。如果女的不要回自己的东西,就说明他们两个可以结交阿注了。

古老神圣的男女共浴习俗
男女结交阿注时,通常要经过双方私下或托人交换礼物来确定关系。有时双方交换随身的首饰;有时女子给男子赠送自己亲手做的鞋垫或腰带,男子则回赠她一条围巾或首饰。还有一部分男女互换礼物的方式会很庄重,男子通常请一位自己信赖的人,带上新衣服、裙子、茶叶等礼物到女方家互换礼物。送礼的人到了女方家后,向女方的母亲说明自己的来意。母亲征求女儿的意见后,才能做出收不收礼的决定。男女一旦交换了礼物,就成了阿注情侣。晚上,男子就可以到女方家走婚了。

起初,男子在走婚时还得避人耳目,要按照事先约定的暗号,去女家敲门或往房上扔东西。这时家里的大人和其他姐妹都不会干涉这件事,有的还主动回避。约会的女子则会下楼开门,接待自己的阿注。第二天天亮之前,男子就要匆匆离去,返回自己家。两个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感情已比较深厚。此时若女方家人表示欢迎男子,他们就可以公开彼此的阿注关系。这时,按照当地风俗,男子要给女阿注赠送上衣、头帕、鞋等东西,还要给女子的母亲和舅舅送一些盐巴、茶叶作为见面礼。送过礼之后,男子可以公开到女方家,有的甚至带着生活用品住到女阿注的房间。但是,依照当地的习惯,男子还必须在早上离开,回到自己母亲家里劳动和生活。

在摩梭人中,也有不少男子在开始的时候就公开走婚。这些男子在首次去女阿注家时,必须带上自己信赖的一个朋友,随身携带着给女阿注的衣裙和一些茶、糖等礼品。男子到女方家后,女方家人要盛情款待,把男阿注带来茶和糖的一部分拿出来祭祀自己的祖先,一部分送给村里人,并且向亲族宣布自己家的女儿有了男阿注。当天晚上,男子在女方母亲或姐妹的带领下,来到女阿注的卧室。女阿注在自己的房里用酒招待男阿注。男阿注在走访之初,需要回避女方家的兄长、舅舅等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结交阿注的事情完全公开后,双方家庭就成了亲家,男子也就不再回避女方家的男子了。每逢节日的时候,两家人还要相互送礼拜访,遇到其他什么事则互相帮忙,如果对方家里死了人,亲家还必须去奔丧。如果男阿注要出远门,女方家里还要在篾制礼品盒内装一些鸡蛋、香肠、猪膘肉等,送到男阿注家里去。

男女经过走婚生了小孩的第二天,女方家人就要为孩子取名,然后带上向神灵和祖先供奉的食物和甜酒等,到男阿注家道喜。这时候,男方家的女家长就派一个女子带着丰盛的食物去看女阿注。孩子满月的时候,男方家要杀猪宰羊,准备好酒席,到女方家举行隆重的满月酒仪式,招待女方村里的父老乡亲。阿注走婚所生的孩子,全部都随母亲住在一起,并且随母姓,由家庭中的母亲、舅舅或姨母共同抚养。因为男阿注不是女阿注家的成员,所以他没有抚养孩子的义务,但在生产劳动和经济方面要给予一些照顾,还要经常看望和帮助孩子。

男女之间维持阿注关系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甚至十几年,他们一般是合则聚,相互不合就解散关系。由于男女阿注都住在自己家,男女阿注之间,在经济上互不依赖,在关系上谁也不属于谁,这使阿注之间的关系变得很不稳定。而且在地域上,男女阿注的距离越远,关系就越不稳定,所以大多阿注走婚都在邻近的村子间进行。

在男女阿注中,有从一而终者,但是大多都结交过几个或者多个阿注。男女在青壮年时期,都拥有一个稳定的阿注,同时又拥有几个临时阿注。一些美貌的女子,有十几个乃至上百个男阿注,她们还以此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女子的母亲和兄弟姐妹也以此为荣,因为他们可以从走婚的阿注那里得到新衣服、盐巴、茶叶和钱财等礼品,而且在农忙的时节,还能多一些帮忙的劳力。男女阿注到了中年时,通常会找一个公开而长期固定的阿注,过比较稳定的生活。

阿注双方结交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品性不好,或者两人之间的感情破裂,他们就可以解除阿注关系。因为不需办理手续、不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的归属等问题,所以解除阿注关系时很自由,双方也不会引起争执和纠纷。男方不想维持阿注关系了,就请人捎个口信通知对方,两人开始终止阿注关系;有的只说一声自己不来就可以了;有的则不再到女家走婚,或把行李带走,他们的关系也就自然解除。女方不愿维持彼此的阿注关系,就直接告诉男方不要再来了,或者在男阿注来了之后,拒绝与他同房,也可故意躲到别人家里,男方就不会再走访了。

三、摩梭木楞房的建筑文化

摩梭人的建筑

在丽江东部的宁蒗县泸沽湖畔的建筑中,摩梭人的房子最具特色。这些房子四围的墙壁,是把树干砍成两丈多长的方形木料后,横排叠加垒成的,所以人们称其为“木楞房”。这种木楞房有冬暖夏凉的优点,还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

摩梭人木楞房的通常建造结构是:四合院或三坊一照壁,然后配合着柴房、围墙形成一个院落。院子里的建筑有经堂、正房、楼房和牲口厩。摩梭人的正房大多坐西朝东或坐北朝南,与家里的楼房相对。正房的上方是经堂,下方是牲口厩,中间是院子。正房在摩梭语中称“依拘”,家人居住、议事、炊事、用餐、聚会的地方,其左边为卧室,右边为磨房、厨房和杂物储藏室。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在正房的墙壁上涂抹深色油漆以作装饰。楼房一般有两层:上层多被分隔成很多小单间,通常作为成年女子的卧室,也称为“花房”,下层多堆放杂物。

木楞房的房顶是用杉木板覆盖成的“人”字形坡面,房内还竖有直径为一尺左右的两根圆柱。右柱为“龙杜梅”,代表女人;左柱为“瓦杜梅”,代表男人。屋内还设有上火塘和下火塘,就坐时按照辈分和性别入座。

修建木楞房时,还要举行摩梭人独有的习俗——上梁仪式和点火仪式。上梁仪式也称“抢粑粑”,即在立好女柱和男柱后,在它们上面横架一根涂有红色泥巴的、写有藏文“吉祥如意”的横梁。横梁的中下方钉着一块装着供神五谷、银元和本年日历书的红布。前三者的意思是希望神灵保佑全家人不愁吃、不愁穿、不缺钱花,生活越过越好;日历则用来证明房子修建的年代。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后,房主就在外面放三声或者九声土炮,然后请站在梁上的修房木匠把粑粑、硬币、铜钱、青稞等东西往地上抛,村子里前来庆祝的人们就蜂拥而上,争抢抛撒下来的东西。

大梁架好后,主人不管房子是否修建完毕,都要选择一个属水的日子举行“进火”仪式。主人先要在本家族里选出一名属命为水的男子和属命为火的女子,让他们来完成这个仪式。按照当地的风俗,升火时间必须选择在太阳刚刚升到山岗时。这时,房主首先放九声土炮,然后属命为水的男子点燃火把,从正房的后门进入,属命为火的女子则背着水迅速从前门进入。二人在屋里相遇后,就一起走到火塘,男的很快点燃上下两个火塘的火,女的则立即在两个火塘上账?5慊鹨鞘桨???愫?澹阂皇侨?胰说纳?罟?煤旌旎鸹穑?圃聪窠??谎?丛床欢希涣硪桓龊?迨且运?嘶穑?媚纠惴坑涝恫环⑸?鹪帧=幼牛?魅司颓肜此略豪锏睦?锬罹??敕鹱姹S尤?移桨病⒑湍劳沤帷⑽骞确崾铡⑴Q蚍首场H缓螅?魅税谙卵缦??行磺袄辞旌氐南缜缀团笥眩??本傩惺⒋蟮摹凹状晏濉蔽瑁?:刂魅思摇?

四、摩梭人的插旗习俗

在摩梭人居住的地方,他们会在自家的屋顶上,村庄四周,附近的山脚下、山谷口、山腰或山顶上,都插上很多大小不

一、五颜六色的经幡旗。

摩梭人插的经幡旗,按照不同的性质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插在自己家屋顶上,或者插在房屋周围以及较近树木上的旗子。通常是一到二面、长约一尺、宽约七八寸的“松塔尔巴”旗,上面印着很多藏语经文,主要用来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的家庭消灾免祸、家人吉祥如意。另一类是插在族群公共火葬的地方,离房屋较远的围墙上的成排经幡旗。它们数量很多,一般长约三尺、宽约一尺余,都钉在一丈长的细木杆上,摩梭人称这种经幡旗为“打众”,意思是丧旗。这些丧旗少则十几面,多则成百面甚至几百面,其规模主要由死者的家族成员的多少来决定。旗子上一般都印着为死者超度亡灵、祈求神灵让他升到天堂的经文。

最后一类旗子插在山脚下、山丫口、山腰或山顶上,长宽各一尺左右,用一根麻线串连在一起,挂在摩梭人在山腰或山顶上敬山神烧香的“松塔窝”树枝上,摩梭人把这种经幡旗称为“日则巴”。“日则”的意思是山神鸟,“巴”为图版或者旗子的意思,“日则巴”即是献给山神的旗。这些旗子上印有很多山神的图案,还印刷有祈求山神保佑摩梭人居住的地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及消除瘟灾的经文。

男女共浴

五、男 女 共 浴

每当秋收过后,摩梭人喜欢去洗温泉,认为温泉能洗去全身的病痛,所以他们像朝圣一样赶往有温泉的地方。在去温泉之前,很多人都准备好一顶帐篷,舂好米,带上酒、鸡和鸡蛋,做一些饵块、粑粑。到出发的日子,人们便成群结队骑着马,带着帐篷、铜锅、铝盆、碗筷等炊具,提着吃喝的东西,一路唱着民歌朝温泉进发。

到了有温泉的地方,人们在沐浴之前先要找一块地方烧起篝火,架好锅灶烧水,杀鸡割肉,把鸡块和猪膘肉一起下锅烹煮。等食物煮熟后,人们先享用美味的食物和自制的苏里玛酒。酒足饭饱后,预备好做晚饭的东西,所有人就去温泉里沐浴了。洗温泉时,摩梭人保持着男女共浴的古老习俗。男人们大都不动声色地脱去衣裤,走进水塘,女人也脱光衣服进入水里。男人们在水里悠闲地抽着烟,擦洗着自己的身体;妇女们坐在温泉里,梳理自己瀑布般的长发,擦洗光洁的肌肤。有时人们还赤裸着全身在温泉里嘻笑、打闹、互相挑逗,彼此之间没有任何遮掩,也丝毫不觉得窘迫和尴尬。但是,不是所有的男女都可以共浴,同血缘的家庭洗温泉时,男子不能和女子同池,却不用避讳外人。

到了傍晚,洗澡的人们回到篝火旁开始吃晚饭。稍事休息后,他们又兴高采烈地去温泉继续泡澡。几个小时之后,人们又回到篝火旁喝一些酒暖和一下身体,并在平坦的地方搭起帐篷休息。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饭后,大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温泉。

摩梭人共浴温泉不仅是一个洗澡和保健方式,还是男女双方寻找心上人的途径之一。在共浴戏耍中,男女青年心里会燃烧起爱情的火焰,很多男女青年都在这里由不相识到相识,再由相识到变为心上人。共浴之后,在温泉中结识的情侣纷纷上岸,寻找一块私密之地互赠礼物、互诉衷肠,表达彼此的情意,并确定男女阿注关系。

六、摩梭人成丁礼

摩梭族的少年们在告别童年的时候,都要举行成丁礼,也被称为男孩穿裤子、女孩穿裙子仪式。通过这个仪式,他们进入成年,开始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交活动了。在举行这个礼仪之前,男孩和女孩都穿麻布长衫。成丁礼一般在孩子十三岁时举行,主持仪式的人是事先由达巴巫师占卜确定的。达巴巫师把人的十二属相中的虎、马、狗分为一组;牛、蛇、鸡分为一组;猪、羊、兔分为一组;猴、龙、鼠分为一组。举行成丁礼时,只有同一属相组的人才能主持这一仪式,而且还要同性别的人为少年穿裤子或者裙子。

摩梭族的成丁礼一般都放在正月初一早晨。待太阳升起来之后,达巴巫师和喇嘛开始诵经,祭祀这家人的祖先。紧接着在海螺等法器声和土炮声中,成丁礼的仪式开始了。女孩站在火塘右侧,男孩站在火塘左侧,他们分别踩在装着猪膘和粮食的口袋上。然后主持人脱去少年身上的长衫,为他(她)改穿服装,一般男的先从左脚穿裤,女的从右脚穿裙。少年穿好新衣服后,便跪在喇嘛面前,由喇嘛诵一些祷告平安和祝福的经文,念完后家庭主妇向祖先和火塘神献食。

主妇在向祖先献食的时候,达巴巫师就在一边,呼唤这个家庭里所有死者的名字。主妇把所献的食物全部举过头顶,然后出门把它们撒到房顶上,让乌鸦来吃。接着,主持人引导着少男或者少女依次向家里的经堂、上下火塘神、达巴巫师、喇嘛和年长者磕头施礼,这些人要赏赐给他们钱财之类的礼物,长辈则要向磕头者念一遍长命百岁、福禄双至等祝词。

巴达巫师则用最美好的语言,祝贺这些少年男女:“今天是好日子,太阳好,月亮好,星星好,一切都很好,你穿上裤子(裙子),愿你长寿百岁,丰衣足食……”

接下来,全家一起共进早餐。早餐之后,家人就开始办酒席,宴请本村所有的人。在宴席上,少男和少女向所有来客磕头施礼,客人则给他们钱或其他东西作礼物,并说一些大吉大利的话祝贺他们。宴席结束后,母亲或年长者把受过成丁礼的少男或者少女领到走婚的生父家,以及其他亲族家中行礼。去的时候,少男或者少女要带上一些食品,到了父亲家中要向经堂、灶神和家里的各位长者磕头。父亲家里的主妇则把带来的食物每样取出一些用来祭祀祖先和灶神,祭祀后再开始招待客人。少男或者少女回家时,父亲家的人要赠送一套新衣服和一些钱,或者送一只羊、一件金属器具作为纪念。

七、摩梭人葬俗

摩梭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的格鲁派,所以他们都实行火葬。但是只有正常死亡者,人们才为他举行葬礼,非正常死亡者不能进坟山,更不准在家中停放。家中有人快要死时,家人要在外面鸣枪或放鞭炮,以此通告全村人。人死后,家中一个亲人和一个喇嘛立即到河里取水准备洗尸体。洗尸水中一般都加入一些香料,然后把尸体从头到脚洗一遍。

家人洗完尸体后,要把死者的遗体扶坐起来,并把死者的手和手、脚和脚搭在一起。男的左手在上,女的右手在上;男的左腿压右腿,女的右腿压左腿,交叉成蹲式。然后在死者嘴里放一些银子、酥油以及杂粮,并用酥油将死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嘴都封住。尸体一般不穿衣服,用绳子从上到下缠绕,男的缠九层,女的缠七层,把尸体绕捆成一团后装进一个大布口袋里。家人组织治丧小组,派人分头向村族的长者和亲朋报丧。

亲朋到来后,在死者家的堂屋正中挖一个坑,把口袋竖着放进坑里,并用木棍支撑着尸体不要倒下,然后用一只大锅把坑口扣住。在坑口四周的地上洒一些清水,防止尸体腐烂变臭。锅上还要扣一个竹箩筐,把死者的衣物都放在箩筐里,坑前放一张桌子,上面放一些祭品。尸体一般在家停放几夜,然后进行火化,这段时间人们称为“寄葬”。在这一期间,死者的家人要请村里的两位老人来守灵,请喇嘛念经为死者超渡灵魂,并请木匠打造棺材,然后选择吉日把尸体放进棺材。尸体进入棺材时,家人要鸣枪或放炮,并请达巴巫师在棺材前给死者念经,为他的灵魂引路,让他回到祖先的身边。在寄葬期间,人们要到山上砍树木。在准备火化的地方,用木头打4个高木桩,之间的空隙刚好能放进一个棺材。同时还要砍来一些比较好的松木,在桩子上架起木栏,男的架十九层,女的架十七层,为后面的火葬做好准备。

在火葬前两天,家人还要为死者举行集体吊唁,并在吊唁的前一天由死者的儿子请来主持火葬的喇嘛。在一片哀乐声中,主持火葬的喇嘛和巫师在灵堂前念经,为死者超渡亡魂。在死者的灵堂周围,用麻绳挂着许多画着符咒和图画的纸旗,和一块四方形的猪肉祭品。在喇嘛和巫师念经时,亲朋好友开始吊唁活动,死者的家属设宴款待来人。第二天吊唁时,主人要准备一匹马,请巫师念经保佑亡灵骑马归去。巫师念完经后,要把马的身子洗干净,然后让主人牵着马在村子里走一圈。

次日就可以进行火葬了。这天清晨,家属要牵着驮着死者衣物和随葬品的马,围绕棺材逆时针绕三圈。之后死者的家属、亲友开始披麻戴孝,男的戴用麻布做成的白帽子,女的在发辫中编一些麻丝,然后所有人开始痛哭。接着,主人请四个人抬棺材,并鸣枪或放炮三声,开始出殡。

在去坟地的路上,巫师和喇嘛走在棺材前念经,送葬的亲友哭着走在棺材后面,死者的直系亲属背着为死者准备的供品和陪葬品。到了坟地后,喇嘛开始念点火的经文,然后由主持火葬的喇嘛打开棺材,把尸体放在木头堆中央点火焚烧。点火后,亲属把孝帽和孝麻,以及死者的衣服投入火中烧掉。在焚烧尸体的过程中,亲属还要向火里不断洒酥油,喇嘛和巫师则不停地念经。

火化结束后,家属用一个口袋去装骨灰。拣骨灰时,要先从脚部开始,按照从身体下部向上部的顺序拣,最后拣头骨。骨灰拣好后,由两个人背着送到死者姓氏的坟山里,且这两人在路上不能说话。到了坟地,他们找一个山洞或者树洞,把骨灰放进去,并解开布口袋,据说这样死者能早日升天。然后他们中的一个对着骨灰说自己去找水,另一个说自己去找柴,再朝不同的方向走,离开坟山。至此,火化仪式结束。在死者去世后的第一百天,家属还要请喇嘛来念经,超渡死者的灵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7731.html

更多阅读

《神圣征程之奥登觉醒》流程攻略 神圣的征程

上个周末,gameloft出了一款有着手机版魔兽之称,游戏剧情媲美PSP游戏战神的角色动作冒险游戏,神圣的征程,但是游戏全英文有点令人纠结,现在流程攻略出来了,对网友们相信会有比较好的指引,个人原创,难免有不足之处~~大家见谅《神圣征程之奥登

dnf神圣的装备合成器技巧 精 神圣装备合成器技巧

dnf神圣的装备合成器技巧 精——简介 神圣的装备合成器可以合成传承或神器装备,当合成两个传承装备时,产出最多比原来等级高lv10的传承装备,当合成两个神器装备时,产出最多比原来等级高lv5的神器装备(远古地下城神器装备除外)。 使用后,可

《神圣的战争》歌词 神圣的战争军乐版

作 词:瓦·列别杰夫-库马契 作 曲:阿列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 曲 名:The Sacred War(神圣的战争) 歌词大意: 起来,巨大的国家做决死斗争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消灭万恶匪群!敌我是两个极端一切背道而驰我们要光明和自由他们要黑暗统

日本:独具特色的男女混浴(图)

日本温泉最近重新流行起男女混浴,这是日本传统特色文化。而有温泉老板说,中国男性游客总是盯著混浴女游客看,实在不礼貌!日本特色男女混浴过去,日本一些温泉为顺应形势,按照时间带分成男用和女用,然后在晚上9点以后可以混浴。但温泉的水

古老独特的汉字文化:简体字让意义深远的汉字变得面目全非

原文地址:古老独特的汉字文化:简体字让意义深远的汉字变得面目全非作者:古老独特的汉字文化来自:xgj123456在当今世界文字中,唯有汉字具有非常深远的思想文化内涵,汉字具有“形、音、义”特点,文字上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有其

声明:《古老神圣的男女共浴习俗》为网友历九个黄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