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狂想曲》 爵士乐

选修的西方古典音乐的作业是“听后感”,这段时间着迷盖希文的《蓝色狂想曲》,于是就有了以下1500字~~~~

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美国在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方面几乎是空白的,没有像欧洲那样拥有贝多芬莫扎特一样的大师级的音乐家,门德尔松德布西这样的杰出音乐家也很少有。似乎是那些旋律优美的结构严谨的古典乐曲同属于美国的节奏格格不入,所以,美国人创造了属于他们的音乐——爵士。

而说到这其中的经典之作,盖希文的《蓝色狂想曲》当之无愧。

乔治盖希文(1898-1937),美国的作曲家,于1924年2月12日为了一场名为“现代音乐试验”的音乐会赶作了这一篇曲子。目前最有名的是由美国纽约交响乐团担当管弦乐部分,盖希文本人担当钢琴部分的版本。

《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其中仿佛即兴表达一样的乐曲同交响性的发展很融洽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子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盖希文在这部作品中,对那些情绪全然不同的段落的安排,如抒情性与戏剧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对置,也颇具匠心。

乐曲以独奏单簧管低音区里的一个颤音开始,这是一个上升音阶的基础。当音阶上升到最高一个音符时,作品的一个放任不羁的主要主题迸发了出来。接着,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一个节奏性很强的主题。它和上述的单簧管主题情调十分接近,就象是这个主题的变形或延续,只是较前者更加强劲有力,而且显然带有舞曲风格。

钢琴又以另一个变奏加入,并引向一个辉煌的、重述各主题的独奏。现在,主要主题以果敢有力的音响出现在乐队齐奏的音乐中,明亮的小号又奏起了一支开阔嘹亮的曲调,音乐就此掀起了一个异常活跃的新高潮。

乐曲的中段是一首弦乐器奏出的美妙歌曲,这是全曲的中心,也是美国音乐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这段音乐宽广流畅、温柔感伤,有一种类似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基本主题的风格。一个速度变化带来了乐曲的尾声,是钢琴与乐队之间十分默契的配合。整个乐队以雷鸣般的气势再现了乐曲的主要主题后,就以一个渐强的和弦辉煌地结束了全曲。

以上是在相关书籍上查到的关于《蓝色狂想曲》的资料,文字专业,很到位的对这篇曲子进行了分析。但是作为非专业人士,音乐我们该我们带来的是更为直观的感受。

第一次听到这篇曲子是在高中二年级的一次音乐课上,《蓝色狂想曲》作为迪斯尼空司创立70周年的动画宣传片的主题进入我们的耳朵。

开篇的单簧管刚开始虽然给人忽然的一点点突兀的感觉(从乐谱上看是从低音跨至高音的一串音符),后来即使出现了号和萨克斯管响应,仍然没有摆脱曲调显得单薄的感觉,直到钢琴的出现。整个乐团一下子活跃起来,给人的是振奋的感受。

接下来是钢琴担当主角,经历一连串迅速的滑音之后,又由小号带入高潮。

辉煌的鲜活的主题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

乐曲在不断的反复中进行,最后在高潮中结束。

说道感受,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是整章的华彩部分。悠扬的提琴和浑厚的号以及节奏鲜明的钢琴带给听众的是震撼的感受。

交响乐虽然一直以严肃为特点,但是加入了爵士元素的交响乐就显得大不同了,不仅仅是给人一种新鲜的感受。感觉是抛开了束缚的音乐自由而奔放的进行着,虽然因为章曲中有低潮的段落而又被称为《忧郁狂想曲》,但是我认为整篇曲的主题是积极的。

特别在华彩部分,据说是美国音乐的经典段落。经历了由管弦类乐器的单薄且略显狭隘的演奏,整个乐团的齐奏给人以听觉上的强烈冲击,如同拨云见日般的豁然开朗,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往这希望和明亮的方向。

这也许是只有美国人才能创造出来的原味的美国音乐,自由的,不拘于形式的,奔放的,虽然会有低潮但充满活力的调子或明或暗的贯穿章曲的始终。这个年轻的国家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了现代文明的高楼大厦,或许,凭借的就是这种精神吧。

《蓝色狂想曲》,原味的美国。

《蓝色狂想曲》 爵士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9879.html

更多阅读

日版《蓝色大门》的插曲-风色夏恋 夏恋

很老的片子了,再看一遍,还是一样温暖和美好.那时候还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男生穿着花衬衫,骑着单车,一路露出美好的微笑.干净明丽的青春物语,理不清的少年情愫,都随风回荡在那年夏天.你站在蓝色的大门前,对着我说出的心事.喜欢,就是这

电影剧本《蓝色大门》 类似蓝色大门的电影

《蓝色大门》第1节:影展中总是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拍《蓝色大门》?从他们的语气中,好象是在说:”为什么不拍点更重要的东西呢?”可是,我要问,为什么不拍《蓝色大门》呢?我们生命中,曾有某个夏天值得我们记忆,我们不会记得哪个政客的胡言乱语;我们

如何评价电影《蓝色骨头》? 蓝色骨头 电影原声

【宙歌的回答(27票)】:我从这部影片中看到的是,从“叹息生不逢时”,到,“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影片的基调在前半部分大多是阴冷的,看起来晦涩又费解,并触碰了许多敏感题材,越往后,色调有时愈发鲜明亮丽起来,阴冷与鲜亮对比冲撞着,现实

声明:《《蓝色狂想曲》 爵士乐》为网友比我糟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