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海南的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

(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该区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3以上,有我国的“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和稻麦两熟制。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玉米

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最主要的杂粮,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最多。

其他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所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涝洼及盐碱地区多有种植。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次为黄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带。

(2)谷子

谷子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谷子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麦低1.5倍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生长期较短。谷子容易储藏,适宜作储备粮,营养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龙江的克山地区。

(3)薯类

我国以甘薯为主,其次是马铃薯。甘薯主要分布在北纬42°以南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珠江流域为主要产区,其中以四川和山东产量最大。马铃薯主要集中在东北北部、内蒙古西部、山西和河北北部,以及四川北部地势较高,气候较凉地区,以东北、内蒙古产量最多。

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

油料作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胡麻、大豆、向日葵等。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在经济作物中居首位,是世界上油料作物种植最多的国家。

1.花生

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单产高,含油率高,是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最好。花生生产分布广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广东。目前,全国花生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渤海湾周围的丘陵地及沿河沙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二是华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的丘陵及沿海地区。

2.油菜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油菜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要求不严。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线而略偏南。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长江流域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3.芝麻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芝麻最多的国家之一。芝麻是一种含油率很高的优质油料作物,我国芝麻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其中河南省产量居全国首位。

4.大豆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早在5000年前,大豆就扎根于华夏沃土,中世纪以后,大豆经阿拉伯传入西方。美国大面积种植大豆只有70年余的历史,却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大豆生产国,2000年产量达7500万吨,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50%。而中国却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达1400万吨。年产量目前在世界排在美国、巴西之后,居第三位。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时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营养价值高,因而大豆在农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大豆是喜温作物,生长旺季需要高温,收获季节以干燥为宜,很适宜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栽培。我国大豆分布广泛,而以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的黄淮平原最为集中。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松花江、辽河沿岸和哈大线沿线。其中,哈尔滨、辽源、长春被称作我国大豆的“三大仓库”

糖料作物

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其中以甘蔗为主。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区,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区,所以有“南蔗北菜”的特点。

1.甘蔗

甘蔗是热带和南亚热带经济作物,具有喜高温、喜湿、喜肥的特性,生长期长。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地区。其中以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海南、云南、四川等省区种植面积最大,广东是大陆上种植甘蔗最多的省份。

2.甜菜

甜菜喜温凉气候,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北各省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甘肃、宁夏为主要产地。黑龙江是我国甜菜的最大产区。甜菜生产基地有:黑龙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和新疆玛纳斯地区。

其他作物

其他经济作物种类繁多,这里仅介绍烟草和茶叶。

1.烟草

烟草原产于南美洲,按初加工的方法不同,分为烤烟和晒烟两种,我国以烤烟为主。烟草具有喜温、喜光、好肥、怕旱、怕涝等特点,生长期间对热量、水分、土壤、肥料等条件要求高。我国烟草分布很广,河南、山东、云南、甘肃、湖南五省是我国重要的烤烟产地。其中河南是我国最大的烤烟产区,其产量占全国的1/3,主要分布在许昌、南阳、周口和驻马店等地。山东烤烟主要分布在潍县到淄博的胶济铁路沿线,以昌潍地区的益都、临朐两地最为集中。云南的烤烟质量最好,分布在曲靖、玉溪、昭通等地。

2.茶叶

我国是茶叶原产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就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资,曾长期独占世界市场。后来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年产仅4.1万吨。建国后,我国茶叶生产恢复和发展很快,1996年茶叶产量达59万吨,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茶区辽阔,广泛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山地和丘陵地带,以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五省产量最多,是我国著名的五大产茶省,其次是云南、广东、湖北等省。

棉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喜热、好光、耐旱、忌渍,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棉花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生长发育需要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的温度和空气部分取自土壤,同时需要土壤的机械支撑才能生长。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质地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3.棉花

我国棉花种植带大致分布在北纬18°—46°,东经76°—124°之间。目前主要有三大产棉区域:新疆棉区、黄淮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

1.新疆棉区:我国近几年新兴的富棉地区。该区日照充足,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属灌溉棉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棉田集中,种植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单产水平高,原棉色泽好,“三丝”含量低。新疆是我国唯一的海岛棉(长绒棉)产区。

2.黄淮流域棉区:包括河北(除长城以北),山东,河南(不包括南阳,信阳两地区),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甘肃的陇南,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该区土地平坦,灌溉条件较好,日照充足,光热资源适中;棉田布局集中,耕作制度以两熟套种为主;棉花生产成本较低,单产水平中等,原棉品质主要指标比较协调;棉花在种植业和农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纺织工业较发达,运输成本低。

3.长江流域棉区:包括上游的四川盆地的浅山丘陵岗地,中游的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和沿江地区,下游南襄盆地和滨海地区。该区光热资源丰富,耕作制度90%以上实行粮(油)棉一年两熟,以移栽棉为主;棉田布局较集中,单产水平较高,棉纤维比强度高,成熟度好;纺织工业发达,运输成本较低。

综上,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绿洲。

4。柑橘

我国柑橘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最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但我国柑橘的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产柑橘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等省也有种植。全国种植柑橘的县(市、区)有985个。

【案例】读我国农作物分布略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图中,A、B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

(2)在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图中,字母C、D、E、F代表甜菜的是DD,代表甘蔗的是 ,代表油菜的是 ,代表花生的是 .

(3)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图中,①地耕地多属于 (旱地、水田),农作物的熟制是 (4)从图中看出,我国棉花主要分布于 、 、 三个地区.

(5)从图中看出,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于我国 部,而且大致以

一线为界,南北不同.这是因为从地形上看,那里多平原平原;从干湿地区看,那里是 ,属于 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6)在农业发展中,西部地区要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原因是什么?

【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其原因.

【分析】:秦岭-淮河一线,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纬度位置32°N~34.5°N.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解答】:

(1)根据图示可知A代表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B为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

(2)甜菜喜温凉气候,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甘肃、宁夏为主要产地.黑龙江是我国甜菜的最大产区;甘蔗是热带农作物,主产区是广西,广西是全国最重要的产糖基地,全国有60%的白糖产自这里.其次是云南、海南、广东的湛江地区.福建、四川、湖南等地也有少量甘蔗种植;油菜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油料作物,油菜种植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花生、大豆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油料作物,山东省是我花生出产量最大的地区;

(3)北方地区的农作物主要以旱地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种植春小麦(不能越冬)、高粱、大豆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而长城以南则主要种植冬小麦(可以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谷子等作物,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4)棉花是中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已形成大批棉花集中产区,如黄河下游平原棉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棉区及新疆棉区等;

(5)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又因气候的原因,以秦岭-淮河一线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田为主.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西部地区处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渐恶劣,为了保护和改善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

【答案】

(1)水稻;小麦

(2)D;C;E;F

(3)旱地;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4)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

(5)东;秦岭--淮河;平原;湿润;半湿润;季风

(6)西部地区处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渐恶劣,为了保护和改善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差异等问题,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牢记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0261.html

更多阅读

我国的三山五岳是指什么? 三山五岳指的是什么

我国的三山五岳是指什么?三山是指: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古称“三天子都”,意思是指黄山的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是天上神仙的都会。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庐山位于江

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实际应用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摘要:人力资源特别是管理型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人类正步入一个以人力资源的占有、开发、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它已经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

声明:《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海南的主要粮食作物》为网友格式化丶過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