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稼楼古迹知多少 上海召稼楼

中秋长假期间游览了位于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的“新”古镇召稼楼,说其新,因为召稼楼经过两年所谓的“重建”,新建了4万平方米的仿古建筑,2010年5月28日才正式开街,使古镇重光。根据所见所闻,写了博文荣登上海最美乡村榜首的革新村召稼楼。



回家后总感到怪怪的,从召稼楼新建的建筑,到纪念的历史人物,均有弄虚作假之嫌。这里有两座被官方称为“家庙”的秦裕伯纪念馆和叶宗行纪念馆,前者纪念的上海城隍秦裕伯和后者纪念的“上海大禹”叶宗行,确实都是上海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然而他们的家都不在召稼楼。秦裕伯的故里在陈行题桥,而叶宗行是鲁汇正义村人。十多年前,陈行与鲁汇是单独的乡镇,而召稼楼属于另外的杜行镇。2000年10月杜行、陈行与鲁汇三镇合并,成立浦江镇。如果尊重历史,这两座“家庙”不应该建在召稼楼,或者不称其为“家庙”。官方称“召稼楼是上海城隍秦裕伯的故里”,这是对游客的误导。有人将召稼楼戏称为“造假楼”,不是没有道理。

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又一次来到召稼楼,为的是探寻真正的古迹,另外弥补上次阴天拍照的遗憾。

世居召稼楼的有奚、谈、沈、张等诸姓望族,其中数奚姓最旺。相传,召楼镇奚姓的祖上姓方,是明朝忠臣方孝孺的后代。方孝孺系朱元璋长孙朱允炆的老师。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称建文帝。后来他的叔叔朱棣起兵夺取了皇位,方孝孺不从朱棣。朱棣下令杀方孝孺家九族。执行的官员私下放走了方家的小儿子。这儿子坐着小船逃出南京,历尽艰辛,最后来到召稼楼,躲过劫难。为隐姓埋名,就改姓奚。奚姓逐步发展成本地望族,世居召稼楼镇,人称“首富”。奚家在召稼楼建造了礼耕堂、仁瑞堂、宁俭堂、纯佑堂、资训堂等宅院,其中的宁俭堂和礼耕堂保存完整。

宁俭堂

宁俭堂位于召稼楼镇的最南端,出了南牌楼,往东有小道直通宁俭堂。古镇的南牌楼刻有“一秦德厚城隍故里吾临唉”,将召稼楼称为城隍秦裕伯的故里,历史造假昭然若揭:


宁俭堂被掩埋在一片玉米地和一排高耸的水杉树之后:


宁俭堂是近代诗人奚燕子(1876年-1940年)的故居。奚燕子为南社社员,能文,能画,能谜语。1914年编辑《销魂语月刊》,又为《国魂报》主要撰稿人。1921年,受聘为《新世界报》总编辑,并为《社会日报》撰稿,著有《燕子吟》诗抄、《江湖技击传》等10余种。

宁俭堂建于清代1900年,建筑外观呈长方形,朝南有5间房屋,东、西厢房各2间,庭院正南是高墙与墙门。宁俭堂里目前住着两户非奚姓的农户。征得在宁俭堂外干农活的主人的同意,从侧门进入庭院:


庭院显得杂乱,摊晒着收割的高粱穗:


庭院南面的墙门保存尚完好:


宁俭堂的外墙上钉着闵行区的文物保护铭牌,据说墙门上原来有四个砖雕题字,在文化革命“破四旧”时被砸掉了,字迹已经模糊难辨。

礼耕堂

礼耕堂位于镇中平心街,初建于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为奚氏九世孙奚之炬的宅院。整个宅院坐北朝南,有5进,即有5排房屋,共计138间,其中平房98间,楼房40间。

礼耕堂的名称出自奚氏家训“诗礼继世,耕读传家;仁礼进取,励志养德”。礼耕堂入口处的匾额系清朝隶书大家伊秉绶(1754-1815)所题:


礼耕堂被闵行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礼耕堂里的房屋保留了古建筑的本色,其中只有一间礼堂经过了很好的修缮,现在取名“百姓讲堂”:


讲堂内部摆放了讲坛和座椅:


讲堂背后的院子里还栽种了本地特产甜芦黍:


礼耕堂内的二层楼房:


当年气派的礼耕堂深宅大院,经过二百多年时局的变迁,不断遭受毁坏,破旧的面貌令游人失望。宅院里遗存的残墙:

梅园

梅园位于召稼楼古镇的南面,与宁俭堂隔河相望。梅园原名“梅月居”,俗称“九十九间屋”,为清雍正年间知名诗人朱凤州的家宅。朱凤州著有《公心轩诗稿》、《南田吟稿》等。朱凤州十分喜爱梅花,当年宅旁梅树成林,因此称家宅为梅园。现在游客已经看不到一棵梅树,不免对梅园的名称心存疑惑。

在《闵行政协网》上,区政协委员张乃清撰文介绍“梅园占地面积3232平方米,建筑面积2057平方米,整个宅院坐北面南,内有砖木结构青瓦硬山顶平房三进,横排三套院,有正屋11间,厅堂均为7架梁,木梁雕花,并有厢房、天井、长廊等,围以白粉高墙,主体框架结构保存良好”。

2003年12月3日,由闵行区人民政府公布梅园成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整个宅院已沦落为破落的大杂院,是外来打工者和底层当地人聚居的地方。




梅园里只有这堵山墙保留了古建筑的风韵:


召稼楼古迹知多少 上海召稼楼
紧挨梅园,新建了中国园林式的宾馆“梅月居”:

层层叠叠观音兜

山墙是中国古建筑分隔连体房屋的墙壁,象山一样高出屋顶,有防火墙的作用,因此又称为风火墙、封火墙或放火墙。古代工匠对山墙进行美化,主要采用马头墙与观音兜两种形式。

马头墙的形状酷似马头,多见于皖南古民居。上海松江仓城古镇费骅宅内的马头墙:


观音兜是山墙装饰的另一个形式,山墙做成“凸”形,虽然各座山墙凸起的弧度、形态和尺寸均不相同,但是其形状都酷似观世音菩萨头上的帽兜,因此统称观音兜。笔者拍摄的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塑像,头顶上是园弧形的帽兜:


召稼楼梅园老宅里保存完好的观音兜:


或许重建召稼楼的建筑师从梅园老宅的观音兜上找到了灵感,在老姚家浜两岸的新建房屋上采用了大量的观音兜。层层叠叠的观音兜成为召稼楼新建仿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其它新景点

广智学堂故址:


沈家花园:


礼园桥:


裕如戏台:


复兴港畔的垂柳:


资训墙遗迹:


平西街美食:


兴东街美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0881.html

更多阅读

升降椅爆炸知多少 升降椅为什么会爆炸

升降椅爆炸知多少——简介升降椅是一种新型的椅子,现在基本上办公室都是用的这种椅子,因为本身原理和材质的关系,所以存在一定的隐患。但是因为升降椅本身有很多的优势,所以还是很受欢迎,了解一些关于升降椅爆炸的信息,对我们日常生活也还

和珅的妻妾知多少 乾隆知道和珅贪吗

和珅的妻妾知多少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1750一1799)字致斋,原为正红旗满洲人。和珅既贪财又贪色,他的身边不仅有北京城的名门千金,也有秦淮河畔的烟花女子,甚至还有碧眼金发的西洋美女,和珅这贪官一生对于女色贪得无厌。一、冯霁雯:

篮球普及知识知多少 金融知识普及

篮球普及知识知多少——简介 篮球的常识你知道多少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吧!篮球普及知识知多少——方法/步骤篮球普及知识知多少 1、世界性篮球机构的名称是什么?FIBA(国际篮联)是世界篮球管理组织。篮球普及知识知多少 2、亚洲篮球

北京的寺庙知多少-基督教堂(一) 北京缸瓦市基督教堂

北京的寺庙知多少-基督教堂   基督教又叫新教,传入中国较晚,直到1807年第一位传教士莫礼逊从英国商船来到中国,到中国后先学习汉语,后在广州为商家做翻译,边做翻译边传播基督教,发展了很多信徒,1834年在中国去世。清道光二十二年清

声明:《召稼楼古迹知多少 上海召稼楼》为网友月亱相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