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凉”说 人走茶凉高迪

“人走茶凉”说

熟悉京剧《沙家浜》的朋友一定对《智斗》一场戏印象深刻,作为开茶馆八面玲珑的阿庆嫂面对刁德一的百般刁难步步为营,巧妙与胡刁周旋,那段唱词流传久远耐人寻味:刁德一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长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阿庆嫂回答“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这最后一句引用民间熟语可谓画龙点睛恰如其分让刁德一无言以对,甘拜下风。说起“人走茶凉”今日人民网专门以“理论纵横”再次提及(这之前的2010年6月该网就以《“人走茶凉”又何妨》发表过评述),这对非常重视意识形态问题的国家来说,以“人走茶凉”为标的再次强调,绝非空穴来风。

我们不妨读读该文的主要内容(标题为《辩证看待“人走茶凉”》:

——“人走茶凉”是对世态炎凉的一种形象表达,经常有人以此慨叹离开工作岗位后处境的变化。但对于“人走茶凉”也需辩证看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这种“茶凉”,应当成为一种常态。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长期以来,我们党的许多领导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正确对待身份地位的变化,对新班子的工作自觉做到不插手、不干预,体现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宽广胸怀和高尚情操,赢得了大家的尊敬。然而,也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在位时安插“亲信”,为日后发挥“余权”创造条件;而且退下多年后,对原单位的重大问题还是不愿撒手。稍不遂愿,就感叹“人走茶凉”,指责他人“势利眼”。这种现象不仅让新领导左右为难,不便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而且导致一些单位庸俗风气盛行,甚或拉帮结派、山头林立,搞得人心涣散、正常工作难以开展,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照理说工作上的“人走茶凉”是常情,为何有人执意“人走茶热”?就当事人本身来说,主要有两类原因:一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在一个单位好不容易站稳脚、有威望、说了算,不甘心退休后落个“人走茶凉”,于是千方百计延伸权力,不管政策如何、不顾政德影响,努力让那杯“茶”始终热着;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并没有搞“余权”之意,只是离开领导岗位后极不适应,加之有些亲朋好友指望其继续为自己的利益发挥“余热”,便为这杯“凉茶”不断添柴加火。两种原因,尽管动机有异,但都对其原单位的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

——从工作层面上剖析,“人走茶凉”是一种社会规律。当领导干部离开原来单位、原有职位后,自然就不能再拥有原来那份权力和待遇。只有“在其位、谋其政”的人,才会履行与其责任相匹配的职责。因此,这种“人在茶才热,人走茶自凉”纯属正常。

“人走茶凉”说 人走茶凉高迪

——从情感角度来体会,“人走茶凉”是一种人情规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交友圈,当个人离开单位、职位后,与以往同事、部属、熟人的联系往往逐渐减少,久而久之,关系淡了也是正常的。因此,过去门庭若市,现在车马稀少;过去请示、汇报、问候的电话不绝于耳,现在可能几天听不到一次电话铃声;过去被邀请出席各种庆典、宴会、研讨会、论证会,现在难得收到一份请柬;凡此种种,均属情理之中的事。

——提倡把工作上的“人走茶凉”作为常态,绝不能影响对老党员老干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绝不能影响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但是,应处理好情感与原则的关系,切不可将本该凉了的茶水加热后再端上桌子。

人民日报说的都对,对就对在它证明了早已不需证明的一个客观事实——人走茶凉!固然问题翻来覆去讲,无外乎是要表明“时过境迁”的人们特别是高级干部应该理性面对“身后事”。我赞同这样的观点,前不久万里先生辞世他的“三不主义”(“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广泛受到推崇,证明这绝对不是一种应有的常态,而是弥足珍贵的品格。正像前文所说“我们党的许多领导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正确对待身份地位的变化,对新班子的工作自觉做到不插手、不干预,体现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宽广胸怀和高尚情操,赢得了大家的尊敬。”我的认识是,本来是正常的组织关系和干部起码的职业素养,为什么要上升到“宽广胸怀和高尚情操”的境界呢?这显然说明我们现在的政治生活是不正常的,其基本的要求都没做到,那更高的要求更无从谈起。作为一名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长期受党的教育,一生致力于为人民服务,他们本来除了人民的利益外没有任何个人利益,这是早已在入党宣誓中就坚定表明了的,那么为什么他们在退休离职之后还依依不舍眷恋原来的权力呢?这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国有国法党有党纪,我们的组织纪律是世界上最严格也最完善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是掷地有声的誓言,但要落到实处显然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的各级干部一定是千挑万选层层选拔的,用总书记的话说中国的民主政治比西方任何国家都完善——干部任用是几上几下,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一票决定胜负。这种严格的选拔制度如果不折不扣按照党章规定,严格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优胜劣汰,把那些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分子推举到各级领导岗位,让他们彻底践行党的宗旨还会有什么问题吗?当然没有!问题是,我们痛切的发现,这几年反腐倡廉严惩为数众多的高级干部,包括权倾公检法的高级干部,他们所有的错都是在掌握生杀大权时犯下的,他们正是大权在握时失去监督的,他们危害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并非一朝一夕,但为什么直到他们退休之后才被发现才受到党纪政纪法律的制裁?谁为此负任用提携监督管理之责呢?人民日报没有说出的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生态,客观上容易让人们联想到为什么离退休老干部仍然可以对后继班子发挥影响力的原因了,因为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干部都是一脉相承的,这种自上而下任命的组织原则不可避免的会形成同宗同源的逻辑关系。如果我们不是罔顾事实,我们可以观察哪一届现任班子不是上一届班子决定的呢?这样一种组织架构,要我们事实上摆脱过去的影响——所谓“人走茶凉”可能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后,中国出现两人总书记被免职的情况,这其中的原因人人皆知;而且我们也不会忘记1992年3月26日在《深圳特区报》发表的著名新闻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所诉说的“春天的故事”吧!如果说今日我们强调“人走茶凉”是必须的,那我们该痛下决心重新塑造我们的光荣传统。

2010年6月1日人民日报刊文《“人走茶凉”又何妨》,讲到原中央常委吴官正的一本书《民贵泰山》,其中作者说“我认为,还是人走茶凉好。有的人希望家里总是门庭若市,这是不可能的。人走茶非凉不可,不然就会变馊。你在一个地方当什么书记,当什么长,人家来请示工作,求你办事,你走了,这些情况就不存在了,还会门庭若市吗?”党报是用赞赏的口吻表达吴老身不居高位如何做到高风亮节的,当然值得肯定。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才是决定政治生态的关键,有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态——在西方很多国家,总统总理首相议长想不“人走茶凉”都不行,在民主政体中只有当选人才有机会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否则要插手哪有你插手的空间呢!我们的人民日报回避这样的事实也是情理中的事,我们不可能效法西方那一套。我们要做到“人走茶凉”关键还是靠制度,而不能仅仅依凭于领导干部的个人道德修养。在利益攸关的问题上,领导干部同样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躯,正如他们完全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一样,我们要根治腐败,同样不能指望人的自我约束,而是要建立健全不能腐的长效机制。不想腐和不敢腐永远是相对的主观标准,而不能腐才是维系反腐倡廉的客观屏障。正如我们要求领导干部“人走茶凉”一样,你必须拥有界定权力与权利的客观标准,而且标准的实施一定是在阳光下运行,否则任何人都不可能保证任何时候都能管好自己——世界上没有超人!

文中结尾我不得不自不量力表白,我们的党报还有很有影响力的媒体,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要给人民给国家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传播——一个“人走茶凉”旧事重提如果未来仍旧周而复始,我们会质疑党报的新闻价值在哪里?我们的舆论导向权威在哪里?我们人民对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信心在哪里?我们的人民日报包括新华社不能不与时俱进!

2015.08.1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1019.html

更多阅读

公子难求 《茶翅高飞》一书难求,京沪穗书商大幅提价

系列专题:《茶翅高飞》《茶翅高飞》一书难求,原价35元的《茶翅高飞》,不久前被部分卖家“炒”高了价格,已经飙升至一本书135元/本,同时还要支付12元的快递费。现在,越来越多的书商开始“炒高”这本小众图书的书价,例如,北京、广州、上海等

爱来了别错过第一季 错过《茶翅高飞》,别错过《指点茶山》

系列专题:《茶翅高飞》2010年《茶翅高飞》(抢先版)问世以来,受到读者追捧的同时,也有很多人错过了《茶翅高飞》。于是,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茶翅高飞》的巨大价值时,《茶翅高飞》被抢购一空,原价35元的《茶翅高飞》,也被部分卖家“炒”高

肾上腺素飙升 畅销茶书《茶翅高飞》单本售价飙升至135元

系列专题:《茶翅高飞》2010年《茶翅高飞》(抢先版)问世以来,受到读者追捧的同时,也有很多人错过了《茶翅高飞》。于是,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茶翅高飞》的巨大价值时,《茶翅高飞》被抢购一空,原价35元的《茶翅高飞》,也被部分卖家“炒”高

形容受追捧的成语 第4次印刷的《茶翅高飞》再受追捧

系列专题:《茶翅高飞》《茶翅高飞》全面断货,第4次印刷的《茶翅高飞》全面接受预订。不少读者为了早日获得《茶翅高飞》,不得不求助于各个渠道的“收藏版”,但是,“收藏版”《茶翅高飞》毕竟数量有限,价格亦高出正常书价数倍,越来越多的读

声明:《“人走茶凉”说 人走茶凉高迪》为网友冷風襲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