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盛宣怀和上海的故事 盛宣怀上海故居图片

《博注

听盛宣怀和上海的故事 盛宣怀上海故居图片

2010年秋天,媒体报道:

“为纪念南洋公学创始人盛宣怀,1926年上海交大曾塑造了盛宣怀全身铜像,可惜抗战时被毁。后来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中树立盛宣怀铜像,上面刻着“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2010年,上海交大114周年校庆时,在闵行校区“紫气东来门”内,塑造了新的盛宣怀全身铜像,盛宣怀的后人们一并出席典礼。-----”

博主在2010年见到了小时候的玩伴,后因家境贫寒从上海回苏州老家的盛承Z,才知道原来他就是显赫一时的盛宣怀长孙啊。---旧友见面感叹岁月蹉跎世事沧桑,----。于是有机会听他讲(读)一些盛家的故事,追忆那段流逝的中国历史。》

下文与博友分享盛家与上海的几个片段:

现在南京西路成都路西北、凤阳路以南的一百多亩地块,老上海们都知道,那原是晚清重臣盛宣怀的宅邸,号称盛家老公馆。里面东花厅有中式房子也有洋房,是盛宣怀及其家眷的住宅。西花厅在西边,全是中式房子,是盛宣怀的小弟弟盛善怀一家的住宅。

盛宣怀兄弟六个,他是老大,盛善怀最小,中间四位兄弟——老三、老四早夭;老二年仅21岁就去世了;老五盛星怀活到26岁,在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中殉难,战死在朝鲜。

盛宣怀有八位妻妾,生下16个儿女;西花厅盛善怀和夫人张氏仅有两个女儿,大宝宝不幸染病早逝,只剩下一个小女儿盛范颐。。---

张氏,盛范颐的母亲张钟秀是苏州大盐商张履谦的大孙女,她家祖宅的花园就是现在拙政园的西花园,当年在张家手里叫“补园”。张钟秀16岁嫁到上海盛公馆时,抬嫁妆的队伍从补园一直排到船码头,抬了一天都抬不完,---成为沪-苏一大新闻。

在盛公馆,张钟秀多次见过孙宝琦,这位老人曾两次出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张钟秀也多次见过孙家的儿子孙用岱,当时孙用岱已进入复旦大学经济系快要毕业了。两家老人盼望孙-盛联姻,于是在孙用岱的热烈追求下,盛范颐最终放下架子答应嫁于孙用岱。1938年9月,盛范颐与孙用岱在上海国际饭店举行隆重婚礼,证婚人是孙用岱的姑父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颜惠庆

抗战中在福建的蹉跎岁月

八年抗战已经打响了,孙用岱大学毕业后在中央银行任职,两年后为配合各地的抗战,被分配到福建的蒲城市,主管那里的分行的交换和信贷工作,还有一个特殊的使命,即为前方的部队筹饷。他们离开大上海,到蒲城那个过去从来没听说过的地方。

抗战八年中他们先后失去了三个孩子----,但她和丈夫在福建一直坚持到日本鬼子投降。

失去三个孩子的切肤之痛,使他们对日本人恨得无以复加,以至于半个世纪后中国改革开放,在日本的亲友多次约她去日本观光游览,她总是推托不去,坚决不去。

被焚烧了三天的家藏“四旧”

抗战胜利后盛范颐与丈夫回到了上海,丈夫仍在中央银行任职,生活逐渐安定后,他们接连有了三个孩子,一男二女----。

但是经过八年抗战和四年国共战争,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无论是盛氏家族还是孙氏家族,包括苏州张家,都失去了原先的生存环境,到了江河日下,元气将尽的地步。“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最终还是来到了他们身边。

作为豪门望族的后代,在别人眼里就成了天生是吃闲饭的寄生虫。盛范颐决定参加社会工作成为自食其力的一员。

1950年,适逢新建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向社会招聘职员,她前去参加考试,居然一次命中。进入人民银行后被分配在静安寺分行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

1966年的一天傍晚,丈夫单位来的造反派们在她家院子里挖了一个坑,点了火,把她家里的书籍、照片、信函、卷轴等不断地火坑里扔,家里收藏的古董也被砸烂了……说都是“四旧”,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造反派在家里整整折腾了三天,后来又先后来抄了三次,----。

孙用岱对妻子和孩子们说:像我们这样家庭出来的人,要是在苏联的话,早就被杀头了……这也是事实,因为孙家的社会关系实在太复杂了,孙宝琦有十六个女儿,——孙宝琦的五小姐嫁给了袁世凯的七公子袁克齐;袁世凯的六小姐袁篆桢又嫁给了孙宝琦的侄子为妻。孙宝琦的二小姐孙用智,嫁给庆亲王奕劻的五公子载伦;三小姐嫁大学士、总理衙门大臣王文韶的孙子;四小姐孙用履被皇帝近臣宝熙看中了,成了宝大人家的媳妇;七小姐孙用蕃,就是张爱玲的后母,即张佩伦的儿子张廷重的妻子;八小姐嫁天津国华银行的经理崔氏……这样复杂的社会关系,想甩也甩不掉,运动来了,听天由命吧---

“平反”和“解放”

1971年,因为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掀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紧接着,那些二十多年没能回国探亲的美籍华人,终于可以回乡了。第一批被批准的有三百人,其中包括吴健雄、袁家骝夫妇。吴健雄、袁家骝要回国探亲了,消息传来,统战部门忙着为他们的亲戚们平反,忙着发还抄家物资、落实房屋政策、忙着搞好接待和安抚家属的工作。好像一夜之间,天地又翻了个个儿,过去袁家和孙家后人的种种罪名,一下子都不存在了。

孙用岱的五姐(袁克齐夫人)从天津来电话说:“袁家骝要回国了,我们都平反了,看来你们也快了。”果然,没出一周,孙用岱就被宣布平反了,恢复名誉,恢复工作,被查封的房间也撕掉了封条。但是上海与天津的做法不同的是,抄家物资并没有归还,包括盛范颐母亲首饰盒里的那串有108粒翡翠的珠串,以及有54颗水晶的珠串,都没有发还,等到进一步落实政策时,仅仅作价200元了事。

出嫁时的婚嫁故物,送回故园

2006年春节,九十多岁的盛范颐与她的儿女孙世仁、孙世瑾兄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把母亲(外婆)张钟秀当年从“补园”(现为拙政园西花园)出嫁时的婚嫁故物,送回故园。经过十年内乱,很多东西都被抄走和糟蹋了,家里零零星星地还剩有一些木器和漆器,放在博物馆倒是那个时代上层生活的见证。这些百年前的红漆嫁妆,竟还有四大箱23件之多。这令苏州人非常兴奋,他们母子自然受到苏州市园林局各级领导及拙政园全体员工的热烈欢迎。苏州拙政园领导派人到上海专程送来奖状,并接走了“嫁妆”,作为拙政园的重要展品永久收藏和展示。

姑苏晚报和苏州电视台以《补园大姑奶奶嫁妆重回拙政园》为题,作了连续报道。

----

(参考宋路霞长篇报告

(阅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97e6130100wt0d.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1105.html

更多阅读

关于/描写我和书的故事作文 描写朋友的故事的作文

  关于我和书的故事的作文500字  不知从哪个时候,书就悄悄地进入我的世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细胞。  巴罗曾经说过: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于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着者。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实录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鳌江十二小 林凤秋今天,我们听课的内容是《鹿和狼的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渗透的是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话题文章先写了凯巴伯森林、鹿和狼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接着写居民对狼的大量捕杀;最

我和老师的故事

我和老师的故事学校:青岛唐山路小学 班级:四年级二班姓名:牟善智指导教师:毛雅萍邮编:266041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我的英语补习老师。我的老师对学生非常负责。她大约30岁左右,鼻梁上带着一副眼镜,随时在课堂观察同学们的一举一动,只要

声明:《听盛宣怀和上海的故事 盛宣怀上海故居图片》为网友有始有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