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红楼梦》大观园平面图 红楼梦大观园布局图

张登儒 在 2011-7-7 上午8:26 发表于 细品红楼

要画出大观园水系图,有一段用"暗语"写成的话必须解析清楚,这句话是:

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庚侧:于怡红院总一园之水,是书中大立意。】从那墙下出去。"众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

"那洞口,那村庄里","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书中大立意","神妙之极!"——都是暗语,解析不同,所画之图大不一样,现在网上已经有好几幅图,笔者又画一幅新的,今奉献出来,以饱眼福。(我先把它展示出来,然后再说画图依据。)



说明

一、大观园水系分布

要画出大观园水系图,有一段用"暗语"写成的话必须解析清楚,这句话是:

原文:

贾珍笑道:"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是后院,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说着,又转了两层纱厨锦槅,果得一门出去,【庚侧:此方便门也。】院中满架蔷薇、宝相。转过花障,则见清溪前阻。【己夹:又写水。】众人咤异:"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庚侧:于怡红院总一园之水,是书中大立意。】从那墙下出去。"众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

神妙之极!神妙在什么地方?

神妙在"流至那洞口","引到那村庄里"。

"那洞口"是哪里?一般解做"山洞"或"石洞",可是《红楼梦》中的"山洞"或"石洞"何止一个!有好几个,水流到哪个洞口呢?就具有不确定性。

二是"引到那村庄里"——那村庄是哪里?一般解做"稻香村",结果无法引,硬要引到"稻香村",结果画出的图,将矛盾百出!

再一个"神妙"之处是批语【庚侧:于怡红院总一园之水,是书中大立意。】。难道怡红院是水流汇合处?怡红院岂不成了河口了!

按上述解法,画出的图形,将矛盾百出,无法自圆,经受不住考验。

需要走另一条路,才能解答。

要学贾政游大观园,"曲径通幽"。不能走"大路",要走"小路",解答在那块"镜面白石"后面写着:

解一: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

"流至那洞口"——是指"雪洞",即"蘅芜苑"方向。这是第一条泉水,名曰会芳溪,从会芳闸流到西北,流入河口。"溪"入"河"为必然规律。

解二: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

"引到那村庄里"——"村庄"是指"贾雨村"住的地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即宁国府会芳园一带。这是第二条泉水,名曰"清溪",从"东北山坳里引到"宁国府会芳园。往下再流到哪里入河口,曹公没有交代。

解三:"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

——这句是真话。即从"清溪"分出一道岔,流到西南角。也入河口。

解四:"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庚侧:于怡红院总一园之水,是书中大立意。】"

——这是暗语,并非说水汇合,而是指"两个人"在怡红院"合在一处",这"两个人"一个是贾雨村,一个是"雪洞","雪洞"是薛宝钗,她就是"元妃",贾雨村就是皇帝,怡红院就是皇帝和元妃"合在一处"。

此外,"会芳亭"不在"会芳溪"上,而建在"清溪"上,也意味着"会芳溪"与"清溪"合在一起,代表两个人合在一起。

批书人所写"书中大立意",绝不是指两条水汇合,两条水汇合这谈不上"书中大立意"。《红楼梦》是写人的,不是《水经注》。

怡红院中有"宝相","宝相"是什么意思?网上有解答:

1.佛的庄严形象。 2.指帝王的形象。 3.花名。蔷薇花的一种。 4.花名。苹花的别称。 (我已多次说明,甄宝玉原型是少年康熙和"贾琏"两个人。)

解五:从那墙下出去。

既然合并的不是水,而是两个人,那么"从那墙下出去"的就不必是合流,而是指其中一股,即那股后开的"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

解六:原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

这桥是指"沁芳闸桥",它西边"通外河",北边"引泉而入",并无矛盾。如果说北边是外河,岂不成了从外河引水,与泉无干。

按这个解法,画出的大观园水系图形,将顺理成章,没有任何矛盾。不信,你就去找毛病去吧!

理顺了水系,其他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验证方法

验证问题,可以用"贾政游园,刘姥姥游园,贾母游园,元妃游园,其他人往来串门,......"来验证。不必举太多的例子,不可能包罗万象,仅举几个例子即可。

(1)怡红院周围,进出情况。

1、贾政进园:

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庚辰双行夹批:未写其居,先写其境。】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庚辰双行夹批:与"万竿修竹"遥映。】贾政与众人进去,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颗西府海棠,......

说明贾政是从东门或南门进去的。

贾政出园:

从北门出来。他"转过花障,则见清溪前阻".这个"清溪前阻"是在院外。然后他又看到"大山阻路",迷失了方向。最后,贾珍领他从西南角出去了。

贾政主要是看到"清溪前阻",说明怡红院附近有一条"清溪"。

2、刘姥姥是从北门进去的,看到有水池。

及至到了房舍跟前,又找不着门,再找了半日,忽见一带竹篱,刘姥姥心中自忖道:"这里也有扁豆架子。"一面想,一面顺着花障走了来,得了一个月洞门进去。只见迎面忽有一带水池,只有七八尺宽,石头砌岸,里边碧浏清水流往那边去了,上面有一块白石横架在上面。刘姥姥便度石过去,顺着石子甬路走去,转了两个弯子,只见有一房门。于是进了房门,......(41回)

(水池宽度,《戚、蒙》本是"五六尺宽";其他本都是"七八尺宽",包括《庚辰,列,甲辰,程甲,梦稿》。)

这个"水池",实质也是"清溪"的一段。

然后她又看到"里边碧浏清水流往那边去了"——这是在院内,看到泉水。"往那边去了"可解做——往宁国府去了。这就是上面贾珍所说"从那墙下出去"那股水。

贾政和刘姥姥,都没有看到有两股泉水在怡红院汇合。因此说,汇合的是两个人。

3、小红去黛玉家取"喷壶",是从东门或南门出去的。在院外,她走过"翠烟桥"。

翠烟桥下,应该有沟,沟内有没有泉水,作者没有交代,我不能在图上随意画。

(2)中心水池

水池内有"采莲船四只",还有"座船"至少两只,驾娘若干,这么多船在小河沟里是挤不开的,水池应该相当大。人过小河沟,架桥就可以了,用不着乘船。

贾母在缀锦阁听戏,演出地点是藕香榭,声音从水面传去,也可见水面相当宽阔。

元妃去大观楼,也是乘船去,也可见水面相当宽阔。

以上说明园内水池相当大。

(3)河,沙滩,柳堤,柳叶渚

芦雪广有沙滩、有芦苇塘,沙滩往往是河流冲击而成,因此判断沙滩挨着河流。河边就是柳堤。

关于柳叶渚的位置,应与柳堤不远。莺儿从柳叶渚开始采柳树条,开始编花篮,还采野花,边走边玩,到黛玉处,花篮已编成,时间大约半小时,因此我把柳叶渚的位置确定在柳堤开始处。

此外,书中多次提到"河"字样,说明园中有"河"。

园中的水,分为三种,一为泉水形成的"溪",二为泉水形成的"水池",三为"外河"。

(4)蜂腰板桥,折带朱栏板桥

两者应是同一个桥,两个称呼。

(5)园的形状

符合"西北一带是多宽出一带来的"。

符合"衔山抱水建来精"。水池是"元宝"形状的,也就是"金锁"形状的。

(6)元妃游园路线

1、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到一所院落门前,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

2、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

解:"清流一带"——应是"清溪一带"。"柳杏诸树"——应是"清溪"两岸"柳堤"。

"池中荷荇凫鹭之属"——这是"沁芳溪水池"。上船地点——应是图中观鱼处。

3、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贾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侍坐太监听了,忙下小舟登岸,飞传与贾政。贾政听了,即忙移换。【庚辰双行夹批:每的周到可悦。】

解:船驶入"石港",太监下船,元妃没有下船。

4、一时,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字,【庚辰双行夹批:不得不用俗。】贾妃忙命换

"省亲别墅"四字。【庚辰双行夹批:妙!是特留此四字与彼自命。】于是进入行宫。

解:"舟临内岸,复弃舟上舆"——上岸地点应是"船坞"。然后进入"行宫"。

5、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

解:侧殿更衣,然后原路出园。至贾母正室。

整个进园路线,与本图无矛盾。

三、大观园原型问题

我在图的下部,利用空余空间加了几条注解。如果不注解,不指明大观园原型,明知不说,似乎不好,不完整,也不够深度;但空间很小,又不能细致说明。

在画此图之前,笔者已经写完《二论大观园的原型是畅春园》,只因缺图形,尚未发表,今图形已经画成,还需要再缩小,才能送到"艺苑",也很麻烦。因此,关于大观园原型问题,就细论在后,本文暂缺,下文再见。

张登儒

2011-7-5

使用的标签 大观园

简要声明(查看使用条款): 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红楼艺苑网站共同所有,若用于商业活动,请务必征得作者本人或者红楼艺苑网站同意。 所有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用于商业活动,请与原作者本人或者其代表人联系。 所有言论、观点只与原作者本人有关,不代表红楼艺苑网站观点。

评论共10条评论 | 评论此文

圆明园不是大观园

由 徐宁 评论于 2011-8-29 下午11:52

栊翠庵雪天有梅花盛开,很明显是江南景致,稻香村院后坡上有一眼轱辘把井,与今天北京植物园中的曹雪芹故居,丝毫不差,完全是北方农家院落的典型写照,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怎么解释,只能讲大观园是假的。

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庚侧:于怡红院总一园之水,是书中大立意。】

水属清,水代表大清,大清从东北而来,一直打到西南,统一了中国,这便“是书中大立意”。

书中讲修建大观园,地点在荣宁二府中间,也就是荣府东边,其实就是宁府西边,宁荣二府其实就是一府,一虚一实,可谓真真假假,宁荣二府就是清皇宫,所修大观园,指的就是中南海北海。元妃省亲,出的西门,就是西华门,是戌时初,晚七时入的园,丑时,后半夜三时回的宫,如果是到圆明园,路上一去就是两个小时,来回四个小时,这怎么可能呢?

三里半大的面积,正好是中南海北海的面积,圆明园的面积要大得多。书中讲老明公,就是“老明宫”,明朝留下的宫殿,不就是清皇宫吗?

北海的东北角,连着什刹海,水正是从东北角流入的。

大观园是虚拟的,景点才是真实的,《红楼梦》一书写的都是真事,但是,在叙述过程中有真有假,要能分辨出真假。

最新《红楼梦》大观园平面图 红楼梦大观园布局图
举个例证:黑山村一节讲,“九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一千三百里地,庄稼牲口被打了成千上万。”这就是骗人的,“雹打一趟线”,下雹子是局部性的灾害,面积不过百十里地,怎么会形成上千里地的雹灾呢?东北八月十五庄稼已经收割完毕,九月天气已经很冷,有些地方下了雪,大地上没有庄稼了,下雹子怎么还能打到庄稼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就是告诉读者,从辽宁的黑山到北京是一千三百里地。

今后不要讲圆明园就是大观园,不值一驳。

老明宫

由 张登儒 评论于 2011-8-30 上午10:37

1、北京故宫------是明朝遗留下来的,很对。

2、畅春园前身---------是明朝遗留下来的“清华园”,也是很对。(非圆明园!请注意)

老明公------是个人名

老明宫------是个地名

---------------概念不同

北京的梅花

由 张登儒 评论于 2011-8-30 上午11:14

明城墙遗址公园梅花提前报春

时间:2008-03-04 来源:北京日报 [作 者:陈红梅 铁岚 ]

早春时节,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内的复瓣桃枝、小宫粉、小绿萼等梅花早花品种,拆除防寒围挡后开始陆续初见花朵。令人称奇的是,其中一株小绿萼梅2月16日进入始花期,如今已是满树梅花竞相开放。打破了我国北方露地梅花盛开的最早记录。

---------------------------

北京梅花谷之介绍

2006-4-20 18:41:00  户外探险网站  字号:[大 中 小]  选择背景色:   我来说两句

在北京赏天然生长的梅花不易,却偏偏有一对老夫妇,七年前来到京郊的山沟里,开垦出一片京城少有的梅花山谷。现在梅花谷内已经改良种植各种梅花树木5000余株,利用野生山桃嫁接梅花1000亩,有飞绿萼、龙爪、异瓣朱砂、黑美人等100个品种。另有梅花盆景供游人买回家把玩。由于知者甚少,梅园的寂寞风雅更可以让你细细品味。城里人大胆放弃舒适的环境,到艰苦的乡村过这样质朴的生活,足见梅花谷主人的品位。一个亲手搭建的小屋,自己设计的风车发电,一草一木培育出来的棵棵梅树……精神的富足足以弥补物质的匮乏。

路线:从立水桥向北,经大柳树环岛,过运河一直北至下庄即到。

特别提醒:因为这里的梅花是野外自然生长的,花期将较暖房里晚,目前山谷的梅花已经萌发出小花苞,只要等天气略一转暖,即是赏梅的最佳时间

徐先生文中的“三里半大面积”??

由 张登儒 评论于 2011-8-30 上午11:21

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

------------

三里半大-----------是长度,不是面积!

而且,从东边到北边,三里半大;整个周长,要7里左右。(只是概数,真实数字,作者保密,……)

“嫽嫽”,属于蒙族语言

由 荣荣 评论于 2011-8-31 上午4:24

在《甲戍本》手抄本中,有若干处把刘姥姥写成----刘嫽嫽,其他手抄本中没有这个现象。

鲍先生能否说明一下,称呼“嫽嫽”,属于蒙族语言,还是属于满族语言?

其他红友如能帮助解答,也很欢迎。

——————————————————————

“嫽嫽”,是蒙族语言“姥姥”的意思,类似于湘云把“二”发为“爱”音的情形。一是汉语不流利的人出现这种情况,一是与舌头是否伶俐无关,有些人就是习惯这种称呼,至今也有此类发音者。

“韶刀”,是原生态蒙古语中“蒙骗、哄骗”的意思,似乎也是济南方言。

《红楼梦》通部百二十回文,除了诗词歌赋需要斟酌翻译以外,白话文部分可以不用考虑语序,直接用蒙古语顺下来。任谁是作者,首先拿出精通满蒙语言,熟悉游牧生活的证据来,才能有说服力。

贾母的兜巾,是蒙古人最传统的包头巾。还有宝玉有一次吃饭,就茶吃的,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奶茶泡饭,另一种就是牛奶拌饭或奶油就炒米,这是蒙古人生活习惯。作者不敢明面说,却总是留一点问题“话题”。

大观园是虚拟的

——————完全同意!

谢谢

由 张登儒 评论于 2011-8-31 上午9:08

谢谢鲍先生的回复。详细回复写在您的文章后部了。

----------------

我认为:大观园不完全是虚构的。大观园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既有原型,又有改造、制作、加工的成分。它也是“甄士隐”的一部分。

宁荣街----即是“十里街”,正好是畅春园的周长。这是证据之一。

另外,新近写了《好了歌解》,解了大观园的前身。以后您会看到。要啰嗦起来,太多了,只好作罢。

研究走到尽头,来点杂耍何妨

由 袁登华 评论于 2011-8-31 下午10:53

张先生之前,也有人按书中描写还原大观园地貌地形及建筑分布,并画出图来,俨然自己就是当初的设计师。将这部文学作品当做图纸说明书来读,这由他们的喜好而决定。我不否认大观园原型的存在,但更坚信作者深埋的取名用意。大观园本是“大棺园”,凸(鼻)山,凹(睛)馆,(指冷)州,(烂象屋),足以表达作者原意。曹寅父子作为假死之人,其意识形态植入中国“死”文化的元素,灵感来自于“终归一个土馒头”这样的象征意义。但这只是一方面,作者更深刻的寓意在于他要通过文字隐写更具体、更现实的东西。就拿张先生认为是“暗语”的一段话来说,他只知道是暗语,但无法破解文字背后的隐意,绕来绕去,他还是在“说文解字”,证明他对《红楼梦》读法很陌生,归根结底,能按图索骥画出这幅图的人,却难以描摹作者的心灵轨迹。现在看我怎样解读这段话。【】内为我解文或按语。

贾珍笑道:"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这《梦》瘸取编】是后院【诗侯儿完】,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虫侯(程伟)元曲,去“倒笔”献经字了】。"说着,又转了两层纱厨锦槅,果得一门【哥得一《梦》】出去,庚侧:此方便门也。【此坊编《梦》也】院中满架蔷薇【种满夹目、镶尾】宝相。转过花障,则见清溪前阻【包镶册撰哥话,儿章再笺,清写前作】。己夹:又写水【又谁写?】。众人咤异:"这股水【文字骨髓】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原虫拿“甲梦”弃留字,拿栋抠】,从东北山坳里【栋背删奥拟】引到那村庄里【程装历】,又开一道岔口【插口),引到西南【皙男】上,共总流到这里【宫中留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庚侧:于怡红院总一园之水,是书中大立意【语意历带种书,诗随字圆矣,总晚儿《红》矣】。从那墙下出去。"众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圣记字妙】!"

作者这段话,通过众人对大观园“水从何来”一问一答,暗将《红楼梦》始末源流交代一清二楚,先写曹霑私自编书,正等曹顒写诗和程为元配曲,接着通过批语说曹霑所印书非正本而是“坊编梦也”。因为他瞒着曹寅父子另改了回目,故曹寅不承认它(己卯本)是正本。曹寅的二稿书虽有曹霑补写文字,但底稿采用庚子(1720)旧作,“儿章再笺,清写前作”即言此事。批语“又谁写”,乃针对后四十回而言,为作者自批的逗语,随后提出《红楼梦》精髓出自何人的问题。显然,无论程伟元冒乾隆之命“插话”,还是弘皙所编《金玉缘》,其源头均为“甲梦”,也就是庚子本,其余包括乾隆所总“晚儿(曹霑)《红》”,均为仿作,不过“拿栋抠”语而成书。最后众人都道“圣记字妙”,其实是对乾隆钦定宫廷本,剽窃曹寅父子原创《红楼梦》的绝妙讽刺。

可叹时下解《红楼梦》之人,在未读懂原作、或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信口开河,牵强附会,闹出笑话成堆,张先生借题发挥,在前人的“草图”上绘制大观园平面图,只能证明他粗通建筑制图兼绘画,不能证明他读懂了《红楼梦》,与斯园幽兰写《重读水浒赋》情形并无二致,无非是研究走到尽头,暂无“节目”,闲的无聊,来点“杂耍”凑趣,证明自己脑子尚未生锈,其实看家本领就只这些。

复袁先生

由 张登儒 评论于 2011-9-1 上午8:42

看了你的分析,我无话可说,只能苦笑而已。

《红楼梦》被你解成这个样子,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

大观园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当做“杂耍”;许多研究者都重视,提出不少原型。

我承认自己绘图时,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仅仅是更改了“水系”;但仅这一点,就很满足,别无所求。何况又判断大观园原型是畅春园。

至于说我的研究“走到尽头”,现在还没有;将来总会有尽头的。连地球都会“走到尽头”,何况你我。

研究就研究,不研究就不研究,愿意写就写点,不愿意写就休息,说什么尽头不尽头的,有什么用?

难道你就永远没有“走到尽头”?

文字游戏

由 张登儒 评论于 2011-9-3 下午3:18

旷性怡情匾额 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

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景,

游来宁不【畅】神思?

大观园不应该在北京

由 王巧林 评论于 2012-4-20 下午1:31

恕我直言!如果将大观园附会成在北京,窃以为阁下有待考虑。请问北京有“水国”之称吗?有“山水横拖千里外”的地理环境吗?有杏花、海棠、薜荔、荼靡花、梧桐、芭蕉、红梅花、杜蘅、蓼花、芦苇等植物吗?如果说,在南京还稍微有点谱,若说是在北京一点谱都没有!仅供参考!

想要发表评论?

如果你已经注册过了,请登录先。还没有注册?请登记成为会员。

? 2012 红楼艺苑, 保留所有权利.

使用条款 | 站点地图 | 京ICP备05011316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2417.html

更多阅读

揭《流星花园》12大主演之生存现状(图) 方舟生存进化流星锤

揭《流星花园》12大主演之生存现状文/一床情书近日,F4成员周渝民与朱孝天在北京电影节红毯再聚首,周渝民通过微博晒和朱孝天合影,照片中,周渝民和朱孝天勾肩搭背、情深对视微笑,再现当年兄弟情深。只不过朱孝天似乎发福不少,和当年《流

最新《红楼梦》大观园平面图 红楼梦大观园布局图

张登儒 在 2011-7-7 上午8:26 发表于 细品红楼要画出大观园水系图,有一段用"暗语"写成的话必须解析清楚,这句话是: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庚侧:于怡

声明:《最新《红楼梦》大观园平面图 红楼梦大观园布局图》为网友体会痛就是成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