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叶:“最慢的是活着”》阅读



“最慢的是活着”

——作家乔叶访谈录

陈劲松(以下简称“陈”):乔叶老师您好!很荣幸和您进行交流。就写作而言,您最初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为何会选择文学?

乔叶(以下简称“乔"):我刚开始其实是写散文的。当时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委屈、困惑和挫折,觉得自己有话想说,而且必须要说出来,但这些话又不能对着家人和朋友说,于是只好付诸笔墨和稿纸了。写着写着,从爱好变成了职业。至于为何会选择文学,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文学能带给我幸福,能表达我内心深处更柔软、更慢、更弱的东西吧,从而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和温暖,并获得更大的自由。

陈:很多作家写到一定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困惑,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写作?或音说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乔:这种困惑我当然也会有。我时常问自己,文学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功利的看法。文学对于生活,若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则是无用的,它并不会直接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但,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它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如果一定要探究文学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意义,那就在于它可以穿透物质表层,深入我们内心世界,探测人心的秘密。生活就像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河水总是奔涌向前的,而文学州好比是河床,无论河水流向何方,河床总是长久地卧在那里。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则是文学给我们带来的永恒的温暖,文学写作即是挖掘人性河床中存在的宝藏——这或许就是我的写作目的。

陈: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读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反映到写作领域。有人就创作了新闻式小说.这类作品的特点是以新闻笔法讲述小说故事。

乔:新闻写作毕竟有其时效性,而小说创作则是慢工出细活。犹如我们开启一瓶啤酒,新闻写作就是刹那间涌出的啤酒泡沫,只会浮在上面,而小说创作则是泡沫下面的酒,唯有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才能酿造。就好像杨贵妃和唐玄宗的故事,在今天早就失去新闻的价值,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去进行书写。

陈:您这个比喻很贴切也很有意思。对于畅销书和各类书籍排行榜,有些人持追捧的态度,有些人则取不屑一顾的态度。?

乔:会关注,但可能不会去阅读。我觉得我追求的写作方式和认同的文学作品,可能与畅销书会有出入,我想沉下心来,写出像阿来的《尘埃落定》一样比较深刻的作品。但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应该还是有其合理的因素吧。比如说《山楂树之恋》和《杜拉拉升职记》,肯定迎合了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有读者能从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老实说,那不是我想要写的。

陈:迄今为止,您的小说作品似乎以中短篇为主,对你来说,长篇小说的写作会存在困难吗?近期是否有长篇小说的写作计划?

乔:事实上,我最初从事小说创作时,就是长篇。文学院的老师问我说,你没有经过中短篇的训练就写长篇,可以吗?我说可以。当时写出来后也顺利出版了,但后来回头再看时,我发现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这几年我就老老实实地从中短篇写作开始,好好训练自己的语言和结构能力。当然,我现在如果写长篇,肯定会比那时要好。不过我近期没有这方面的写作计划,我认为长篇小说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我的小说《最慢的是活着》里有一句话:“……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变成了最慢。生命将因此而更加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悲。这多么好。”对我而言,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写作态度。

【注】乔叶,中国作家协会台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选刊》副主编。陈劲松,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

19.联系全文看,乔叶是为什么写作的?(6分)

20.请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补写出陈劲松提的两个问题。(6分)

21.这篇访谈以乔叶的小说题目“最慢的是活着”为题,文中乔叶也说“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写作态度”,文章中哪些方面表现了她的这种态度?(6分)

22.文中说,“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请结合文本和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7分)

19、(1)通过文学创作表达内心深处更柔软、更慢、更弱的东西,从而让心灵得到安慰和温暖,并获得更大的自由。(2)挖掘人性河床中存在的宝藏。(每点3分)

20、(1)您如何看待新闻写作与小说创作的关系?(2)您会关注畅销书或者排行榜吗?(每点3分)

21、(1)强调小说创作是慢工出细活;(2)拒绝阅读和写作畅销书;(3)谨慎对待长篇小说创作。(每点2分)

22、文学对于生活,若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是无用的,它并不会直接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但是它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

(7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

最慢的是活着

——作家乔叶访谈录

陈劲松(以下简称“陈”):乔叶老师您好!很荣幸和您进行交流。就写作而言,您最初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为何会选择文学?

乔叶(以下简称“乔”):我刚开始其实是写散文的。当时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委屈、困惑和挫折,觉得自己有话想说,而且必须要说出来,但这些话又不能对着家人和朋友说,于是只好付诸笔墨和稿纸了。写着写着,从爱好变成了职业。至于为何会选择文学,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文学能带给我幸福,能表达我内心深处更柔软、更慢、更弱的东西吧,从而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和温暖,并获得更大的自由。

陈:很多作家写到一定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困惑,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写作?或者说写作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乔:这种困惑我当然也会有。我时常问自己,文学对我们当下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功利的看法。文学对于生活,若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则是无用的,它并不会直接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但,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它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如果一定要探究文学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意义,那就在于它可以穿透物质表层,深入我们内心世界,探测人心的秘密。生活就像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河水总是奔涌向前的,而文学就好比是河床,无论河水流向何方,河床总是长久地卧在那里。变化的是生活,不变的,则是文学给我们带来的永恒的温暖,文学写作即是挖掘人性河床中存在的宝藏——这或许就是我的写作目的。

陈: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读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反映到写作领域。有人就创作了新闻式小说,这类作品的特点是以新闻笔法讲述小说故事。您如何看待新闻写作与小说创作的关系?

乔:新闻写作毕竟有其时效性,而小说创作则是慢工出细活。犹如我们开启一瓶啤酒,新闻写作就是刹那间涌出的啤酒泡沫,只会浮在上面,而小说创作则是泡沫下面的酒,唯有经过长时间的发酵才能酿造。就好像杨贵妃和唐玄宗的故事,在今天早就失去新闻的价值,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去进行书写。

陈:您这个比喻很贴切也很有意思。对于畅销书和各类书籍排行榜,有些人持追捧的态度,有些人则取不屑一顾的态度。您会关注畅销书或者排行榜吗?

乔:会关注,但可能不会去阅读。我觉得我追求的写作方式和认同的文学作品,可能与畅销书会有出入,我想沉下心来,写出像阿来的《尘埃落定》一样比较深刻的作品。但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应该还是有其合理的因素吧。比如说《山楂树之恋》和《杜拉拉升职记》,肯定迎合了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有读者能从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但老实说,那不是我想要写的。

陈:迄今为止,您的小说作品似乎以中短篇为主,对你来说,长篇小说的写作会存在困难吗?近期是否有长篇小说的写作计划?

乔:事实上,我最初从事小说创作时,就是长篇。文学院的老师问我说,你没有经过中短篇的训练就写长篇,可以吗?我说可以。当时写出来后也顺利出版了,但后来回头再看时,我发现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这几年我就老老实实地从中短篇写作开始,好好训练自己的语言和结构能力。当然,我现在如果写长篇,肯定会比那时要好。不过我近期没有这方面的写作计划,我认为长篇小说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我的小说《最慢的是活着》里有一句话:“……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变成了最慢。生命将因此而更加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悲。这多么好。”对我而言,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写作态度。

[注]乔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选刊》副主编。陈劲松,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

19.在本篇访谈中,关于文学写作的终极目的,乔叶有哪些看法?(4分)

20.本篇访谈,作者以“最慢的是活着”为主标题,你觉得有什么重要作用?请就全文进行分析。(6分)

21.请根据文本分析记者提问的特点。(6分)

19.不能功利地看待文学;文学的无用就是它的最大用处。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它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远;它可以穿透物质表层,深入我们内心世界,探测人心的秘密;文学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永恒的温暖。(每点1分)

20.借用作者的小说书名,实际上是点明了关注的对象;句子意思的难以理解,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是作家的生活态度和写作态度,体现出了作家的思想性格。(每点2分)

21.每次的提问都是围绕中心展开,抓住了关键,突出了重点;提出的问题脉络清晰,条理分明;语言过渡自然,前后连贯。(5分)

烂梨与鲜桃乔叶
  一天,去朋友家玩。吃水果的时候。朋友将两个苹果搁在了盘外。但那两个苹果看起来却好好的。
  怎么了?我问。
  有点儿坏了。
  可它们看起来还能吃。
  但影响感觉。她笑道。起身将苹果扔了出去。
  幸亏是两个苹果。我说。
  什么意思?
  如果一盘苹果都是这样。你会不会都扔出去?
  一筐也会。她笑:宁吃鲜桃一口不啃烂犁半筐嘛!
  我无语。忽然想起了两句鄙俗而贴切的俚语:一只小毛虫,坏了一碗米。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其实一只小毛虫充其量只能坏几颗米。一颗老鼠屎也实在坏不了一锅汤。
  坏的只是感觉。
  然而。你能不能因为爱人有一些不大不小却影响感觉的缺憾而与他分手?你能不能因为工作的单调和乏味而拒绝上班?你能不能因为偶尔的坎坷和不幸而滥伐自己的生命?-----你能不能因为局部的不尽人意而将整体全部抛弃?
  你不能。
  米还是米。汤还是汤。杂质还是杂质。感觉也不过只是感觉而已。
  人生没有纯粹的东西。永远没有。尽管人常常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啃烂梨半筐。然而就完美而言。尘世有的似乎都是不尽人意的烂梨。鲜桃又在那里呢?

领悟生命的细节乔叶
1
  虽是经过了漫长而真切的煎熬,但是,当掌心里实实在在地立着一个小小的孩子时,我还是困惑地不敢相信。

  有两句有趣的俗语:“臭虫说他的孩子香,刺猬说他的孩子光。”自家的孩子在自己眼叫是格外乖巧。凡俗的我,当然也不例外。尽管在心里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却还是觉得他分外地好。
  其实,也知道好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对孩子投注的那份专一执著的倾爱和无与伦比的深情。从这一点来说,人自私的本质简直是无孔不入。
 2
  有一天,我蓦然发现:老人和婴儿都没有牙齿。
  这是一个不值得惊奇的事实。我惊奇的只是事实背后的对照:婴儿无牙让人觉得有趣和喜悦,老人无牙让人觉得迷茫而伤感。因为,婴儿虽然暂时没有牙,但是充满了萌生的希望。而老人的无牙,却充满了逝者如斯的苍凉。
  时间常常傲慢地主宰着命运的游戏。人生许多雷同的表象下,实际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滋味。
  3
  每次看到我的孩子,年近八旬的祖母就会回忆起她那个夭折的女儿:“那真是一个可人意的小闺女呀,圆盘大脸,喜眉笑眼。很少哭,总是自个儿躺着耍,让我干活。你拴牛爷锄地路过咱家门口时,总要抱抱她才走,王老六见了她,也总要亲摸亲摸她的脸蛋儿。人人都说她是一个银娃娃。可就是那一次,你九爷把她架在脖子上架脱了手,把孩子摔到了地上。她就开始吐起来。吐了哭,哭了吐,折腾了两天两夜,就不中用了。才五个月啊。”
  她脸上的神情清晰而平静,却让我不敢正视。
  也曾听到许多旧社会的老妇人向我讲叙她们夭折的孩子。那时候,大部分底层妇女因为不懂得节育,所以生的孩子特别多。又因为医学不发达,夭折的孩子也就特别多。这样多来多去,孩子就在许多人眼里变成了司空见惯的概念和数目。但是每当听到类似的故事,虽然已是昨日烟云,我还是会深深地疼痛于她们的叙述。因为养育孩子的日日夜夜让我明白: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无论她存活的孩子有多少,她都不会忘记她某个夭折的孩子。孩子在母亲心中,永远是她的血,是她的肉,是她的心灵被撕扯下的活生生的一角。
  四
  小孩子是不讲什么文明的,打嗝放屁吃喝拉撒全不避人,人们却觉得这十分可爱。人若大了依旧如此,不但不可爱,反而会被看作白痴。我常常不解:为什么小孩子就能够被接受了。
  想了许久,我才明白:小孩子全无心机,毫无邪念,这种内在的纯洁就是他最大的文明,所以其外在行为可以不被深究。而披满尘霜的大人们因为内在已经杂质重重,浊浪滔滔,已无什么本真的文明可言,所以只好在表皮敷衍一下,聊作安慰。
  --这种解释当然是开玩笑。当然,只要你愿意,也完全可以不把它看作玩笑。
  五
  在当母亲之前,见到别人的小孩子,总会故作亲热地逗一逗。与其说是喜欢孩子,不如说是为了讨大人的开心。心里还暗暗嘲弄当爹娘的可笑。
  及至自己有了孩子,逢到别人逗他时,不论人家是真情还是假意,心里居然也不由自主地陶醉得很。这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写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句子。也方才明白什么叫做自欺欺人和自得其乐。
  六
  “你说,许多人逗孩子时为什么喜欢把孩子扛到肩膀上去?”一天,正痴迷心理学的爱人突然问我。
  “喜欢孩子呗。爱孩子呗。要把孩子宠得高高在上呗。”
  “太肤浅了。”他摇头叹道,“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象征。”
  我惊奇地看着他。
  “这意味着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应当这样视野开阔地去爱,高瞻远瞩地去爱。这样才能爱得有收获,爱得有前途。”
  我笑而不语。但是在心里,我对他的话却充满了由衷的信服和赞叹。难道不是吗?如果每一个身为父母的人都能这样珍重地把上天赐予自己的生命扛上自己坚实的肩膀,任何一个平凡的孩子都会象真正的天使一样在湛蓝的天空里展翅翱翔。
  七
  儿子很胖。抱着他把尿的时候,总是被他的身体结结实实地挡着视线,看不到前方的动静。于是只好倾力去听那“潺潺流水”声。有时候,外界的声音很大,听不到水声,也就无法判断他是否出了恭,于是就伸手去他的腿间摸索。摸到一两滴晶亮的水珠时,我便放了心。摸不到水珠时,就还得时刻警惕着。
  用手抹尿珠儿,这在以前简直是不敢想的腌事儿。有了孩子就不觉得了,也方才明白,在母爱纯净的底色下,没有什么不洁的事情。
  八
  儿子五个月之后,开始看见碗就发慌,只瞧他四肢齐动,口中高呼,激动不已,于是就教他吃粥。但是他显然不知道什么是吃,只是一味地吮吸。一勺子喂下来,“功夫在诗外”被他渲绎成了“饭食在嘴外”,粥全贴上了两腮。往往吃不成个什么章程,饭也搅得一踏糊涂。
  吃剩饭的任务无遗就落到了我的头上。
  其实完全可以把剩饭倒掉。只是有了儿子之后,蓦然懂得了千方百计着节俭度日,也彻底领悟并实践了《增广贤文》里的话“为人要学大,莫学小,志气一卑污了,品格难乎其高,持家要小小,莫学大,门面一摆阔了,后来难乎其继。”既持家要“小”,那么剩饭理所当然也是“小”中的一项,于是我便不舍得倒掉了。津津有味地吃着儿子的剩饭,也觉得不失一丝香甜。
  但是奇怪的是,我吃剩饭的对象仅限于儿子。思付良久,方才明白,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把儿子看作是身外之人。在我本质的意识里,儿子是我的一部分,永远都是。即使将来他长大了,他独立了,我也会一厢情愿地顽固地把他留在我最深最厚的那块情感领域。想想似乎挺没出息,不过再想想,哪个真正的母亲不这样?
  九
  不知不觉,天儿热了起来。一天晚上,儿子睡觉时把肚子上的毛巾掀到一边,我要给他盖,爱人道:“没事儿,让他凉快会儿吧。”我的手也就懒了懒。没成想第二天儿子就不玩了,趴在我肩头直闹腾,一量体温,三十八度,赶紧带他去看医生,吃了两顿药,半夜突然又烧到了三十九度。于是奔命一般上医院,打针,忙活了一整宿没宿。天亮了,再一量体温,三十六度四。心里才算落了地。心情忽然也象温度计里水银,从高压挤迫的烦躁“刷”地一下子,走进了宁静辽阔的广场。
  “都是你不好。”我埋怨爱人。
  “我不对,我有罪。”爱人笑道,调侃里又充满了认真,“看儿子打针那会儿,我心里真恨自己。要是能替,我真要去替他。”
  “你还看呢,我连看也不敢看。不过说真的,只要儿子需要,割我一块肉给他,我眉头都不皱一下!”
  安恬的晨曦中,一向平安的我们絮絮叨叨酸酸溜溜地向着酣眠的儿子倾诉着他听不见也听不懂的海誓山盟。与其说是讲给他听,不如说是讲给我们自己。我忽然想起八岁那年,我因患胸膜炎住院,做手术时母亲一直陪在我的身边,一边抹泪一边问我疼不疼,打了麻醉的我嘻嘻笑着说不疼,心里还纳闷母亲为什么哭。
  泪水不由地落下来。而今,母亲已经去世多年,我方才明白她昔日的落泪。
  “你看你,这会儿又哭什么,烧不是已经退了吗?”爱人疑惑地劝慰我。
  我没有回答。我知道,正如母亲把她温柔酸痛的泪水忠实地延续到我脸上一样,他也会把他从父母身上获得的关怀和慈爱一滴不留地输送给我们的孩子。又是,也许和我的方式有些不同而已。
《乔叶:“最慢的是活着”》阅读

鸡的故事乔叶
很久很久以前,有鸡和鸡蛋的时候,还不曾有人类。
那时的鸡很自由,虽然不免受风霜雨雪的吹打和虎狼狮豹们的威胁,却也有自己的平安和快乐。他们吃的是草籽和一些别的东西,然后下蛋,下蛋之后也把鸡蛋吃掉,——没有什么动物稀罕他们的鸡蛋。他们就这样吃了下,下了吃,在春天孵小鸡,在夏天找荫凉,秋季到来的时候偶尔去旅行,冬天就聚集在一个背风的地方避寒。他们所有的生老病死,都是那样如水自然。有一天,人类出现了,他们发现了鸡蛋的鲜美,于是给鸡们盖好窝棚,让他们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一天三顿喂给他们吃特定的饲料,让他们吃得饱饱的,然后收蛋。过惯了太久的漂泊生活,尝尽了流浪的苦楚,鸡们觉得这才象个家的样子。几乎所有的鸡对于这种生活都很满意。有一只例外。“外面的草地多宽阔!”他说,“我真想去外面散步。”“你疯了!”其他鸡说,“你忘了草地上是有蛇的么?”“如果有自由,我觉得蛇的危险也很不乏可爱。”那只鸡倔强地说。“茶饭不愁,寒暑无忧,有何不好?你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对我来说,失去自由是另一种疼。”“你是不知满足。”众人反驳说,“我们不应当感谢人么?人家给我们送吃送喝,可我们什么也没有给人家干。”“我们为他们下了蛋。”倔强鸡说。鸡们征了怔,大笑起来。“就是人不给我们饭吃,我们不一样得下蛋么?”“那不一样。”“你真是没事找事!”大家一起说。这只绝境鸡太较真了,简直不可理喻。他们想。得不到什么响应,倔强鸡也只好沉默。这样的日子过了很久。有一天,人吃厌了鸡蛋,开始对鸡肉好奇起来,便杀了一只鸡吃掉了。鸡们都有些不安起来。“我们出去吧。”倔强鸡又说。鸡们不语。人是很有些危险的,现在他们都知道了。可是离开了人就消灭危险了么?其他野兽的威胁不也一样可怕么?既然是一样的危险,那么离开人还有什么必要呢?其他野兽让他们感受到危险的同时并不能给他们饭吃,人在这一点上比他们还要强一些。——再说了,难道下一个被杀的就一定会是自己么?正犹豫着,主人送鸡食来了,鸡们放弃了思考,争先恐后地挤了过去。倔强鸡看了一眼自己偷偷挖出的一个洞,苦笑了。一天,主人出去游玩,好几天都没有回来,没有人给鸡们喂食,鸡们都饿坏了。倔强鸡觉得时机终于成熟了,便扒开了那个洞。“我们出去吧。”他说。鸡们都吃惊地看着他,他一头钻了出去。过了一会儿,有几只鸡也钻了出去。又过了一会儿,几乎所有的鸡都出去了。他们在阳光下舒坦地伸了伸腰,然后低下头,想象以前一样在草地上找东西吃,可是他们发现觅食的能力已经大不如往昔了。他们吃力地劳作了很久,肚子依然没有被填饱。“人怎么还不回来啊,他把我们忘了么?”有的鸡开始念叼。“难道你们竟这么怀念当奴隶的时光么?”倔强鸡诧异地说。没有人说话。倔强鸡叹了一口气,他清楚地明白,这些鸡已经不是自己以前的那些同伴了,他必须和他们分手。可是就在他想要离开的时候,主人回来了。鸡们发出了一阵欢呼,他们拥到主人身边,主人一边温和地训斥着他们不该偷跑出来,一边准备好一盆鸡食放到鸡窝里。鸡们冲着鸡窝门蜂拥而入。那只倔强鸡没有进去,他被主人暴打了一顿。后来主人又想吃鸡肉,这只倔强鸡便成了他餐桌上的首选。看着倔强鸡被主人毫不留情地抓出去,其他的鸡更清晰地对比出了自己的幸福。事情就是这样。总是不断地有鸡会跑出去,虽然他们的结局不外乎是被打被杀和再被引诱回来。也总是有更多的鸡心甘情愿地呆在鸡窝里,清香的阳光和茵茵的碧草对他们而言已经成为一种传说了。直到现在。

读书与化妆乔叶
  一天,我在报纸上忽然读到这么一句话:读书是一种化妆。作者在后面做了一些诠释,意思无非是说读书可以让人的精神面貌变得更加好看一些,谈吐举止变得更加优秀一些,气质风度变得更加不凡一些,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读过之后,心里莫名其妙的觉得有点不对劲儿。直到那天到美容店去作皮肤护理,才恍然悟出那时的感觉不对劲儿在哪里。
  其实平常我很少去作什麽皮肤护理——因为我一向自认为皮肤质量还不错。但是那一天店里的小姐却告诉我:“你的皮肤已经到了应该特别注意保养的时候了。”
  “我一向都很注意保养的,选用的润肤类化妆品质量都很不错的。”我说。
  “化妆和保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小姐说:“化妆只是一些表面的修饰,我所说的保养指的却是从洗脸。穿衣。日常锻炼。进餐饮食等方面来说的,平常的化妆只是保养内容里的一小部分。换句话说,保养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基础工程,化妆只属于保养工程里很单纯的一种效果呈现。再换句话说,保养是树根和树干,化妆只不过是树叶儿。”
  小姐的观点很有一些意味。我忍不住笑起来。
  “那么依着小姐的意思,树叶儿就不重要了?”我说。
  “当然重要。但是绝对没有树根和树干重要。”小姐很认真地反驳着:“如果有一天树叶儿都枯黄凋落了,但是你的树根和树干还很健康,那么树叶儿的失去一点儿也影响不了你的美——你只是从一种美转换成了另一种美。但是如果你的树根和树干都充满了缺陷和不足,且不要说没有树叶儿的情形不堪设想,就是树叶儿最绿最美的时候,都不能完全遮掩住你的气色不良。”
  真是个聪慧的小姐。望着她的如花笑靥,我忽然想起读书与化妆的话题来,便问道:“小姐常常读书吗?”
  “常常读,也挺喜欢读。”
  “那么你认为读书是不是也属于一种化妆的形式呢?”
  “那怎么可以!”小姐的神色居然有点生气:“读书可不是浓红淡绿涂脂抹粉。用我们的行话来说,读书就是那种最深厚最具功力的保养。有句话是:诗书满腹气自华。在我看来,最有意思的就是最后两个字——自华。诗书满腹可不是为了让你去装饰去炫耀去挣面子,而是让你去自然地显露光彩。如果你读书是为了化妆,那你肯定既读不好书又化不好妆的。”
  从美容店里走出来,我依然沉浸在小姐的话里。是啊,读书和化妆怎么能比呢?一种是最浅层的描点,一种是最深层的滋润,就像一张朝晴夕阴的脸和一颗永远鲜红的心,那怎么能比呢?
  回首那间小小的美容店,我默默无语。

破碎的美丽乔叶
  有时候,我甚至相信:只有破碎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我喜欢断树残枝枯枝萎叶,也喜欢旧寺锈钟破门颓墙,喜欢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阶面斜玉栏折裂,喜欢云冷星陨月缺根竭茎衰柳败花残。喜欢一个沉默的老人穿着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捡拾破烂,喜欢一个小女孩儿瘦弱的双肩背着花布块拼成的旧书包去上学。我甚至喜欢一个缺了口的啤酒瓶或一只被踩扁的易拉罐在地上默默地滚动,然后静止。每当我看到这些零星琐屑的人情事物时,我总是很专注地凝视着他们,直到把他们望到很远很远的境界中去。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出于一种变态心理,但我确实深深相信:破碎的东西比完整的东西更为真实,更为深刻,虽然它是那么平常,那么清淡,那么落魄,甚至那么狼狈。他们从光艳十足无可挑剔的巅峰骤然落地或是慢慢地坠下慢慢地沉淀慢慢地变形,然后破碎,然后走进我的视线中,走到辉煌已假借给别人的今天。
  我不知道他们曾经怎样美丽过,所以我无法想象他们的美丽。也因此,我深深沉醉于这种不可想象不可求源的美丽之中,挖掘着他们绚丽的往昔,然后,蓦然回首,将这两种生命形态拉至眼前,黯然泪下。这不可解释的一切蕴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蕴含着多少沧桑世事中永恒的感伤和无垠的苍凉啊!破碎的事物就这样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的影迹,那么沉厚,那么绰约,却那么美丽。
  同样,很残忍的,我相信破碎的灵魂才最美丽。
  我喜欢看人痛哭失声,喜欢听人狂声怒吼,喜欢人酒后失态吐出一些埋在心底发酵的往事,喜欢看一个单相思的人于心爱者的新婚之夜在雨中持伞默立。我喜欢素日沉静安然的人喋喋不休地诉说苦难,一向喜悦满足的人忽然会沮丧和失落,苍老的人忆起发黄的青春,孤傲的人忏悔错过的爱情。我喜欢明星失宠后凄然一笑,英雄暮年时忍痛回首,官场失意者独品清茶,红颜逝去的佳丽对镜哀思。我喜欢人们在最薄弱最不设防的时候挖出自己最痛最疼的那一部分东西,然后颤抖,然后哭泣,然后让心灵流出血来。
  每当这时候,哪怕我对眼前的人一无所知,我也一定会相信:这个人拥有一个曾经非常美好现在依然美好的灵魂,他经历的辛酸和苦难以及那些难以触怀的心事和情绪是他生命中最深的印记和最珍爱的储藏。只有等他破碎的时候,他才会放出这些幽居已久的鸽子,并且启窗露出自己最真实的容颜。我知道:只要他的窗子曾经打开过——哪怕仅打开一秒钟,他就不会是一个老死的石屋了。
  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地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和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露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礼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我们从中汲取了多少人生的梦想和真谛呀!
  我不得不喜欢这些能把眼睛剜出血来的破碎的美丽,这些悲哀而持久的美丽。他们直接触动我心灵中最柔软部分,让我随他们流泪欢笑叹息或者是沉默——那是一种多么令人心悸的快感哪!而此时,我知道:没有多少人能像我一样享受这种别致的幸福和欢乐,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种破碎的美丽是如何细细密密地铺满我们门前的田野和草场,如同今夜细细密密的月光。
  是谁说过: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呀!
  (选自《点滴人生》,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天使路过乔叶
一桌子不太熟的人在一起吃饭,总是要聊东聊西。
“喂,听说了吗?广东有家电视台今年年底要拍古龙的武侠剧呢。”
“是吗?哪一部?”
“《楚留香》。”
“谁主演?”
“还没定,说是要在全球选角。”
“全球选角?顶多亚洲而已。这是东方人的戏,总不可能找个美国人。”
“炒作呗。用大锅炒总不错的。”
“倒也是。”
突然就说不出话来了。菜还没上,还需再找话题说。
“说起来好笑,”有个人终于开口了,“我老家村子里刚发生了一件事,有个村民清明扫墓的时候,祖坟突然塌了,露出了一些金货。就两只手镯,两只戒指,两只手链……”
“哎哟,那得值多少钱哪。他可得祖宗福了。”
“什么福?!这祖坟又不是他一家的,好几房合一个呢。为了这些金货就打起来了。后来公安局赶来处理纠纷,把这些东西都拿走了。文物部门一听说,连忙到公安局去鉴定,鉴定结果出来,这些东西是省二级文物。”
“那还能给这些村民吗?”
“给什么呀,归国家了。这些村民不服,就联合起来告文物部门。说是咨询过律师了,如果是一般的金货,又是祖坟里的东西,就不该划归为文物。即使划归为文物,文物部门也没有强行要人家捐赠的道理。”
“后来呢?”
“正在闹腾呢。还没判。”
又一话题结束。这时的气氛,是有些尴尬的。幸好,菜陆陆续续地上了。于是,就开始说菜,从头说到尾。这样的场合,沉默的时刻是很少的。人人都在说话,人人都想办法说话,说有趣的话,好玩的话,机灵的话,聪明的话,逗人乐的话,生怕一不说话就少了什么,一个饭局下来,听了满耳朵的噪音。回家得好好洗个澡,才能让脑子清净下来。
几个朋友聊天,也常常无话,陷入语言的“停电”期。好不容易一些话题想起来了,也是“草盛豆苗稀”,三言两语就完。所以要有个贫嘴饶舌的,才能喧热起来,张家长,李家短,赵家情,王家爱。实在没话了,他就念短信:“最近流行的超强警句:一、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白马,他可能是唐僧。二、带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他可能是鸟人。三、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四、我不是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于是众人哈哈大笑,其乐融融。
但若没有这样的人,大家都静静地坐着,偶尔你一句,我一句,电棒管滋滋地响着,花无声地绽放,茶水的哈气暖暖地浸着面容,其实也很好。更舒服的是只有两三个密友,逛衣店说衣服,进咖啡馆说咖啡,没话说的时候,就心事重重地坐着,将沉默进行到底。
那次,一位编辑来郑州约稿,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其中有一个记者,没人说话的时候,她就拼命地找料填空,把每个“停电”期都塞得满满当当,没有罅隙。饭局结束,我和她正好一个方向回家,便结伴散步,缓缓而行。正值处秋,清风袭来,满腹落叶的香气。
“我发现,”她说,“你们的话都很少。”
“也未见得话少,要看什么时候。”我说,“没话说,不想说的时候,就不说。”
“可一群人坐着都不说话,多傻呀。”她说,“我也不想说,可你们都不说,我就只好以大局为重。”
“你的意思是自己很吃亏?”我笑,“可我也没感到沾了你什么光。”
她也笑了,伸了一下舌头。
“如果没话,你也可以不说。”我说,“为什么一定要说呢?”
“总觉得有人的地方就应该说话,好像是一种标志,或者责任。”
“语言垃圾已经够多了,或许,没话说的时候,保持沉默才是真正的责任。”我说。
然后我们一起走在沉默中。微风沙沙,落叶簌簌,大自然的声音是无弦之乐,美妙无比。突然想,沉默其实也是自然的一种啊,因此,在不必要说话的时候,只管沉默就是了,这也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方式。可为什么那么多人已经不能面对这种语言的自然?不能顺其这种语言的自然?似乎一进入沉默就感到空缺,就觉得恐惧,就要赶紧进行链接和占据,仿佛这样心里才会踏实。
很惭愧,年轻的时候,我也是这样迫不及待地驱赶着沉默,似乎沉默是个大洞,不堵上就会栽进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终于慢慢地克服了这种软弱,在沉默来临的时候,用内心攒下的光,呈出了面如止水。
无话就不说。我不再害怕沉默,我安静地面对着自己和周遭的沉默,没话找话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所做的事情。因为内在虚弱,才需要用语言的稻草来遮盖屋顶。
相对于喧嚣的稻草,沉默是裸露的珍珠,我不会再将它轻易掷地。
相对于激烈的摇滚,沉默是庄重的慢四,我不会再将它潦草打破。
韩国电影《亲切的金子》中,有一句台词让我怦然心动:“沉默的时候,是有天使正在路过。”
多好。原来是这样。无话可说的时候,原来是天使正在路过。那就让我们屏住呼吸,静静地倾听天使的足音,静静的,静静的……

小泥人过河乔叶
苦难就是河水,我们都是泥人。那么,天堂在哪里?
某一天,上帝宣旨说,如果哪个泥人能够走过他指定的河流,他就会赐给这个泥人一颗永不消逝的金子般的心。
这道旨意下达之后,泥人们久久都没有回应。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有一个小泥人站了出来,说他想过河。
“泥人怎么可能过河呢?你不要做梦了。”
“你知道肉体一点儿一点儿失去时的感觉吗?”
“你将会成为鱼虾的美味,连一根头发都不会留下……”
然而,这个小泥人决意要过河。他不想一辈子只做这么个小泥人。他想拥有自己的天堂。但是,他也知道,要到天堂,心得先过地狱。
而他的地狱,就是他将要去经历的河流。
小泥人来到了河边。犹豫了片刻,他的双脚踏进了水中。一种撕心裂肺的痛楚顿时覆盖了他。他感到自己的脚在飞快地溶化着,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远离自己的身体。
“快回去吧,不然你会毁灭的!”河水咆哮着说。
小泥人没有回答,只是沉默着往前挪动,一步,一步。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他的选择使他连后悔的资格都不具备了。如果倒退上岸,他就是一个残缺的泥人;在水中迟疑,只能够加快自己的毁灭。而上帝给他的承诺,则比死亡还要遥远。
小泥人孤独而倔强地走着。这条河真宽啊,仿佛耗尽一生也走不到尽头似的。小泥人向对岸望去,看见了那里锦缎一样的鲜花和碧绿无垠的草地,还有轻盈飞翔的小鸟。上帝一定坐在树下喝茶吧。也许那就是天堂的生活。可是他付出一切也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抵达。那里没有人知道他,知道他这样一个小泥人和他那个梦一样的理想。上帝没有赐给他出生在天堂当花草的机会,也没有赐给他一双当小鸟的翅膀。但是,这能够埋怨上帝吗?上帝是允许他去做泥人的,是他自己放弃了安稳的生活。
小泥人的泪水流下来,冲掉了他脸上的一块皮肤。小泥人赶紧抬起脸,把其余的泪水统统压回了眼睛里。泪水顺着喉咙一直流下去,滴在小泥人的心上。小泥人第一次发现,原来流泪也可以有这样一种方式———对他来说,也许这是目前唯一可能的方式。
小泥人以一种几乎不可能的方式向前挪动着,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鱼虾贪婪地啄着他的身体,松软的泥沙使他每一瞬间都摇摇欲坠,有无数次,他都被波浪呛得几乎窒息。小泥人真想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啊。可他知道,一旦躺下他就会永远安眠,连痛苦的机会都会失去。他只能忍受,忍受,再忍受。奇妙的是,每当小泥人觉得自己就要死去的时候,总有什么东西使他能够坚持到下一刻。
不知道过了多久———简直就到了让小泥人绝望的时候,小泥人突然发现,自己居然终于上岸了。他如释重负,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褴褛的衣衫玷污了天堂的洁净。他低下头,开始打量自己,却惊奇地发现,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除了一颗金灿灿的心,而他的眼睛,正长在他的心上。
他什么都明白了:天堂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幸运的事情。花草的种子先要穿越沉重黑暗的泥土才得以在阳光下发芽微笑,小鸟要跌打、失去了无数根羽毛才能够锤炼出凌空的翅膀,就连上帝,也不过是曾经在地狱中走了最长的路,挣扎得最艰难的那个人。而作为一个小小的泥人,他只有以一种奇迹般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够让生命的激流荡清灵魂的浊物,然后,照到自己本来就有的那颗金质的心。
其实,每一个泥人都有这样一颗心,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获得自己的天堂。关键是你想不想去获得,敢不敢去获得,会不会去获得,最后,怎样去理解和认识这种获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3082.html

更多阅读

《新语文活页》:《像格桑花那样活着》阅读分析

像格桑花那样活着 李远多年前,刚大学毕业的刘萌嘉,怀着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义无返顾地从远方来到了深圳。刘萌嘉先到一家电子元件公司应聘。依靠着市场营销专业高材生的独特优势,他在如云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顺

《世界上笔画最多的汉字是什么? 》 汉字中笔画最多的字

作者:更新日期:2014-10-17有很多热心网友2013-12-2鱯很多个热心网友2013-12-2世界上笔画最多的汉字是什么? : 汉语笔画最多的是【64画】 由四个繁体的龙字组成。 读音【zhé 】  1. 啰嗦,唠叨。  2. ...世界上笔画最多的汉字是什么? :

重温《豪杰春香》:最心疼的是卞学道

2009年10月下旬,我到南昌、杭州、苏州一带出差组稿,晚上正好赶上某电视台在重播韩国电视连续剧《豪杰春香》,每晚两集。结果在不知不觉间,我把这部22集的韩剧几乎完整地重温了一遍。和第一次看《豪杰春香》完全不同,我这次不再为李梦龙

声明:《《乔叶:“最慢的是活着”》阅读》为网友寂寞陪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