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地貌 中国的地理地貌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貌景观千姿百态。综观全境,同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地貌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状斜面,成为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1、西高东低的地势:

最西端的咯喇昆仑山脉均高6000多米,祁连山为4000多米,秦岭山脉在2000---3000米之间,东面的华北平原仅200米左右,西高东低的地势十分明显。

2、三级阶梯:

我国地势由西向东下降的趋势并不是连续均匀的变化,而是呈阶梯状、跳跃式下降。由两组山脉构成的地貌界限,明显的把我国陆地划分为三级阶梯。

第一级:位于昆仑山—祁连山—岷山—横断山一线以南以西。第一级阶梯由高原,高大的山脉和宽谷组成。

第二级:由青藏高原往北向东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之间,是我国第二级阶梯。主要由广阔的高原、盆地组成,中间也分布着一系列的高大山地。

第三级: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是第三级阶梯。这一级阶梯地势低平,主要以辽阔的平原、起伏和缓的丘陵和低山地貌为主。

3、地理意义:

1)、对气候的影响:阶梯状分布是地势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东部地区季风影响的强度和范围。同时抑制了西部地区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换,加剧了我国气候的地区差异。

2)、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使青藏高原成为大河的发源地,影响了河流的分布。同时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3)、地势对交通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等动态地貌在我国均有大面积分布。五大基本类型中,以山地和高原的面积最广,分别占全国面积的33%和26%;其次是盆地,占19%;丘陵和平原占的比例都较少,分别为10%和12%。

此外,在我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中,还发育众多特殊的地貌类型,这些地貌成因各不相同,属于成因地貌。如:火山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红层地貌、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等。

三、山地面积广,地势高差大

1、山地面积广: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在5种常态地貌中,山地面积在国土中占的比例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2、地势高差悬殊:

地势起伏显著,地区间海拔高程差别大也是我国地貌的特色。起伏显著的地表,在各地形成不同类型的山地垂直景观,使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3、地理意义:

1)、我国的山地具有多旋回的地质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时代的地壳运动中有大量的火成岩体侵入,形成极其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

2)、山地的垂直高度制约着热量、水分的再分配,从而对生物有深刻的影响,形成自然景观垂直带谱,它与水平地带性犬牙交错,使我国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更加复杂化。

3)、高山和极高山冰雪储水量成为旱区宝贵的水资源。

4)、山地往往导致两侧气候条件的差异,而成为区域分异的明显界限。

5)、山地多,高差大,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说是弊多利少。山地坡度大,土层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还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温度低,生长季节短,不利于农林牧业;山区交通不便利,影响其开发程度;由于平地少,使耕地相当缺乏。



四、山脉定向排列,地形分布呈网格状

我国山脉虽然纵横交错,分布范围广泛,但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仅是构成宏观地貌分布格局的骨架,而且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走向,我国山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南北走向的山脉:

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自北而南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以及著名的横断山脉。

2、东西走向的山脉:

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和阴山,大致展布于北纬40°—43°之间。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长1500千米,南北宽约250—300千米。中间的一列大致位于北纬33°—35°之间,西部为昆仑山,中部为秦岭,东延到淮阳山。最南的一列是南岭,大致位于北纬25°—26°之间。

3、北西走向的山脉: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半壁,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青藏高原南侧的喜马拉雅山,在西段也为北西走向,向东逐渐转为东西向,表现为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脉。这些山脉大都山势高峻,气候严寒,普遍有现代冰川发育。

4、北东走向的山脉:

主要分布在东部,自西向东分为西列、东列与外列。西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东列北起长白山,经千山、鲁中低山丘陵到武夷山,外列为台湾山脉。这三列山脉与李四光地质力学中华夏系的三列隆起带相吻合。

地理意义:上述众多的山脉,纵横交织,把中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镶嵌于这些网格中的分别是高原、盆地、平原和海盆,从而构成我国地貌网格状分布的格局。

五、影响我国地貌的因素----地质构造

我国现代地貌所反映的基本特征和地貌类型分布格局,是在内外营力综合作用下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地质构造因素、气候因素、地表组成物质、人类活动因素。

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密不可分。在构造学说里主要有:板块构造学说、槽台学说、多旋回学说和地质力学学说。

1、板块学说:

我国处于三大板块的交汇地带,分别是: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在板块学说里认为,板块的内部稳定,而边缘的活动性强,而中国在三大板块的边缘,所以形成了地表很复杂的地貌景观。

2、构造多旋回学说(黄汲清)稳定区:地台和准地台-----形成中国大陆的陆核。

中朝准地台(华北地台);扬子地台(云南东部—江苏);塔里木地台。

3、活动地区:

有两大主要的活动地槽区:天山—内蒙—兴安地槽,昆仑—秦岭地槽。在晚古生代的晚石炭纪,发生了海西运动,由于两大地槽的活动,使得三大地台连成一体,构成了中国大陆的骨架。

4、地质力学(李四光):

用力学的原理来研究地壳运动和地壳构造的一门边缘科学。要点:构造形迹、构造体系、动力机制。在中国表现最明显的是纬向构造体系和扭动的新华夏构造体系。

六、影响我国地貌的因素----气候

在地貌形成发育过程中,外营力也占重要地位。尤以气候的作用更为鲜明,不仅表现出现代气候对地貌的深刻影响,而且也遗留有古气候条件下的地貌痕迹。最主要的是

1、两大因子,三大作用:

降水与气温;降水与气温的变化,影响着风化、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与强度。

2、地域差异:

1)、东部地区: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降水丰沛,流水的侵蚀与堆积作用占绝对优势。由于东部地区地域广阔,温度状况的南北差异大,以流水作用为主的外营力的活动方式和强度也存在南北的变化。

北部:秦岭-淮河以北,降水相对较少,水流的侵蚀作用微弱,虽然是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但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机械风化作用较强。

南部:秦岭—淮河以南,湿热的环境,使得流水作用、化学风化作用都较强。所以形成了喀斯特地貌、红色的风化壳和丹霞地貌等。

另外,东部海岸地带,由于海水作用的不同,形成了侵蚀海岸与堆积海岸等海岸地貌。

2)、西北内陆地区:

水分很少,而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所以主导因素是热量。干燥剥蚀和风化作用较强,机械风化较化学风化作用强。形成各种沙丘、戈壁、风蚀地貌、风积地貌。

3)、青藏高原地区:高寒干燥的气候环境,机械风化作用强。

高原内部:干燥剥蚀作用占主导地位,风蚀、风积地貌也很发育。

藏北高原:高寒低温的环境,冻土、冰川地貌发育。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带:临近印度洋,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多,流水地貌发育。多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在高山顶部,仍以冰川、冰缘作用为主。

七、影响我国地貌的因素----地表组成物质

组成物质不同,其抗风化、侵蚀的强度也就不同,在一定的外营力作用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形态。



1、岩浆岩:(主要成份是硅酸盐)

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

花岗岩:坚硬致密,抗蚀力强,多为侵入岩,经抬升,形成高峻山地。

玄武岩:多为喷出岩。大面积玄武岩熔岩流常构成阶梯状的熔岩台地。此外还分布着火山锥、火口湖、熔岩垄岗等多种火山地貌。



2、沉积岩:

各类沉积岩分布广泛,占我国陆地面积的3/4,常形成一些特殊的地貌形态。

1)、红层地貌:(主要成份是陆相红色砂砾岩)

在长江以南地区,从白垩纪直至现在,气候湿热,故在中、新生代陷落盆地中堆积了一套陆相为主的红色岩系。坚硬而层厚的砾岩、砂砾岩,因流水沿裂缝和节理侵蚀,形成许多峭壁悬崖、石峰林立的丹霞地形;而岩性比较松软的砂页岩,因流水侵蚀而形成比较低缓的红色丘陵,构成了江南独具一格的红层地貌。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2)、喀斯特地貌:(主要成份是碳酸盐)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主要分布在华南、西南地区。古生代碳酸盐岩深厚质纯,再加上湿热的气候,形成了峰林、溶洞、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类型。

3)、黄土地貌:(主要成份是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

黄土高原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堆积,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分布区,黄土厚度可达数百米。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



3、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经过温度、压力等的变化,经过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四个过程而形成。由于物质的质地、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在水热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地貌景观。

八、影响我国地貌的因素----人类活动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发达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对地貌的影响较为深刻。我国国土面积中除了约占19%的沙质荒漠、戈壁、寒漠、永久积雪等人迹罕至的地方外,其余81%均为城市、工矿、交通、农、林、牧、渔的用地或可利用土地,受人类影响巨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310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的离婚程序 起诉离婚的程序

中国的离婚程序——步骤/方法中国的离婚程序 1、协议离婚的条件1、双方当事人系合法登记的夫妻;2、双方当事人离婚是完全自愿的;3、双方当事人对子女抚养、财产和债务处理等事项达成协议;4、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户口是本辖区内的常住户

如果奔驰宝马保时捷是中国的品牌 奥迪奔驰宝马品牌对比

有些国人总是喜欢亵渎中国品牌的汽车,并以此为乐,我想如果奔驰、宝马、保时捷等是中国的品牌,许多中国人肯定要嚷嚷,说如何如何不好,在诸多人的折腾下,可能会一辆也卖不出去:奔驰(benz笨子:买了这车就会生笨儿子);宾利(车标顶在头上,很突出的一个

记住:海参崴曾经是中国的

编发 小喇叭新闻频道一直介绍俄罗斯举行APEC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地理位置是如何得天独厚,自然风景又是多么优美,咋那么不是滋味,那可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海参崴啊!  海参崴,原来是中国的领土,后被俄罗斯侵占。二战结束,中华民国政府和苏联政府

形势突变:南海将成中国的战场

  德国之声中文网日前发表文章,题为《南海是否可能成为中国的战场?》,作者为香港的中国问题分析员李崇光。摘编如下:  最近围绕着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南海主权争议又开始激化,直至近日越南公开在南海举行实弹军事演习,将中国的南

声明:《中国地理地貌 中国的地理地貌》为网友第一高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