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铁皮鼓》 铁皮鼓

这是曾经选修课的作业,《论德国二战战败前政治之不成熟——从电影<铁皮鼓>浅谈国家精神建构的重要性》很诡异的题目。咱专业思维,写影评都硬要把电影内容朝国际政治方面扯。上学期对所谓国家精神结构与国家制度建设特别在意,一学期思维基本不出此路。呀呀呀,专业思维固化害人啊---

论德国二战战败前政治之不成熟
——从电影《铁皮鼓》浅谈国家精神建构的重要性

【内容提要】“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终于使德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然而,由于德国统一的相对迟缓与国内资本主义的后发使其在国家精神结构上存在巨大缺失。这就使其国内政治制度建设与制度道德存在先天不足。俾斯麦、威廉二世、希特勒等强权人物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建立符合自己癖好的政治经济体制。这样的民族国家在政治上极容易表现为不理性不成熟。德国两次发动世界大战而将全世界拉入痛苦的深渊,这就是德意志民族政治不成熟最典型的表现。仔细思考战争,哪怕是侵略战争也有其两面性。德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在战争中从迷惘逃脱到渐渐觉醒成熟对战后德意志民族真正建构起国家精神起到了巨大的政治推动作用。电影《铁皮鼓》所蕴涵的政治思想寓意很多,其中电影所寓示国民的精神思想在战争中的最终转变是不是可以对德国战后政治思想上的迅速成熟作出一个民族精神建构的解释呢?由此,分析德国二战战败前政治上的不理性不成熟而得出国家精神建构的重要性。这就是我这篇文章所要论述的。

【关键字】德国(德意志);铁皮鼓;精神建构;政治成熟

【正文】

一、引言
战争是残酷的,无论对战胜者与战败者,战争带来的悲剧色彩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记忆。历史上给全人类带来痛苦回忆的两次世界大战或许更能体现战争的残酷。然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它只是一种为实现政治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因此在反思战争的过程中,其背后的政治意义就凸现出来了。
电影《铁皮鼓》是根据德国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品小说《铁皮鼓》而改编的。1979年,联邦德国著名导演施隆多夫将它搬上银幕。该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以夸张、讽刺和略带荒诞的手法通过各种画面、音乐与破碎的镜头,讲述着战争、爱情与欲望。在这里,战争的硝烟随处可见。两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纳粹党、犹太人、种族歧视,众多政治寓意交织在影片里让人不停的细细回味。
这部电影的政治寓意很多,也可以作出很多不同的解释。德国为什么会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这本是一个纠纷比较复杂的严肃的学术课题。抛开其直接政治因素与领导人因素,德意志民族在二战战败前其民族精神结构的建构缺失是其深层原因。下面我通过对电影《铁皮鼓》政治寓意的一点分析简单阐述国家精神建构对民族政治成熟的重要影响。

二、对电影的解读
影片描述了但泽地区人民在20世纪上半叶的生活画卷,尤其对二战前这一地区逐渐纳粹化以及二战被德国占领期间生活的变化有深刻的揭示。在但泽地区长期政治混乱时期,人的思想也随之处于混乱状态。纳粹控制时期,人性和生活显得特别荒谬,以此控诉了纳粹对人性的扭曲。
影片中到处存在不解、迷惑与混乱:主人公奥斯卡的外祖父有没有死,去哪了?母亲阿格内斯的感情在父亲与表舅之间徘徊。奥斯卡的亲生父亲究竟是谁,阿尔弗雷德还是表舅布朗斯基?继母玛利亚与奥斯卡亦母亦情人的关系。玛利亚生的不知是弟弟还是儿子的小孩......这些无法寻找到答案的迷惑充分隐喻了但泽人迷茫的归属感,混乱的生活。母亲在丈夫与情人之间徘徊(父亲倾向德国纳粹,舅舅倾向于波兰)就是但泽地区在政治归属上的左右为难的象征。
虽然电影表现出种种混乱,但是在但泽地区战后最终划归波兰前,其居民仍以德国人居多,但泽人也深受德意志文化的影响,原著作者格拉斯及电影导演施隆多夫也是德国人,他们或许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揭示某些忧关德意志民族的政治寓意。
影片主人公奥斯卡是个侏儒,他完整地目睹了自己的出生过程,一出生又目睹了成人世界的邪恶、虚伪、无耻和堕落,他从一生下来就有不想长大的欲望。奥斯卡有通过尖叫震碎玻璃的特异功能,每当有人(都是成人世界)试图夺下铁皮鼓的时候,奥斯卡都通过尖叫表达自己的反抗,达到阻止他们的目的。这是对成人世界无言的颠覆。这种尖叫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呐喊,在无奈的世界中有着无奈的天性,可以“直面惨淡的人生,直面淋漓的鲜血”,最终达到唤醒麻木人性的目的。铁皮鼓是奥斯卡身上形影不离的护身之宝,是奥斯卡阻挡“成人世界”的利器。奥斯卡拒绝成长,逃避黑暗的世界,他用手中的铁皮鼓宣泄自己对世俗的愤怒。它就和奥斯卡与生俱来的特异功能一样,蕴含着颠覆丑陋现实的意义。奥斯卡似乎是黑暗世界里惟一保持清醒和敏锐的叛逆孩子,他的“世界”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他“自私”地拒绝长大,然而正是他的“自私”使他逃过了战争年代的黑暗和残酷。
更进一步思考,作者格拉斯、导演施隆多夫与主人公奥斯卡几乎同龄。奥斯卡或许可以看成是那个时代德国知识分子的代表。影片借助奥斯卡这一形象表述了第三帝国时期知识分子在精神思想上从逃避、无语甚至是堕落到觉醒成熟的历程。
奥斯卡尚未出生就对现实世界产生巨大的恐惧感而有重回母胎的强烈愿望。然而,出生并不是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目睹了成人世界的无耻堕落后,奥斯卡以一记逼真的假摔而拒绝成长。也就是在那一瞬间,面对现实知识分子选择了逃避,不再用话语来表达对丑恶现实的反抗而代以尖叫,欲通过尖叫达到警醒麻木中的人们的目的。奥斯卡反抗成人世界仅有的一次成功就是,在纳粹举行欢庆仪式的时候,用他的鼓声打乱了整个仪式的进行节奏,使之最后成为了一场无聊的狂欢。这表示知识分子只要运用适当的力量,完全有力量打破甚至重新建构官方话语。可是这样的成功记忆太少。
奥斯卡面对这样的黑暗现实,也向上帝提出过发问。他将鼓和棒槌交给教堂中的天使塑像,一遍遍地问:“打鼓呀,你为什么不打鼓啊?”神甫却无情地终止了他的妄想。知识分子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居然开始向宗教提出救赎世界的要求。
奥斯卡很得意的自以为能逃离成人丑陋的社会。然而虽然身体不再变化,可是思想却没有停止成长。他亲眼目睹着世界的变化,在这种变化里,奥斯卡也慢慢在改变着。
高潮出现在纳粹攻打波兰邮局那场戏,奥斯卡试图和表舅站在一起,然而在隆隆的炮火声终于压倒了他的鼓声,他的铁皮鼓也被高高的悬置起来,尝试着想要拿到它的人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犹太人的玩具店被毁于一旦后,奥斯卡的逃避终于以失败告终。
侏儒贝布拉是决定奥斯卡随后成长的一个人,与奥斯卡的鼓声和尖叫不同,贝布拉的技艺具有充分的表演性,这使得奥斯卡意识到自己的鼓声和尖叫原来也可以用来作秀。奥斯卡最终落网了,他成为纳粹营前的一个小丑,臣服在丑恶现实的脚下。这令人想起哲学家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同流合污成为他生命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同时,面对玛利亚和戈莉拉的诱惑,奥斯卡终于也在男欢女爱的享乐中沦落了。在纳粹营房屋顶,侏儒们享乐的场面宣告了知识分子良知的泯灭。纳粹时代,知识分子的逃避甚至堕落带来精神良知的侏儒化是国家精神的集体缺失。
战争的转折尤其是戈莉拉的死促使奥斯卡重新开始思考人生,奥斯卡终于明白,仅仅靠逃避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他不可能不去长大,不去学会面对。最终,奥斯卡回家去面对他的现实。影片的最后,战争再次降临,苏联人来了。在一次搜缴中,奥斯卡设计让父亲吞下了党徽,他让这个和玛利亚生活在一起的男人最终丢掉了性命。他终于胜利了,这是他第一次完全战胜成人。在父亲下葬的那一刻,奥斯卡决定重新开始长高。他把相伴十几年的铁皮鼓丢进父亲的墓穴,恰巧“儿子”投来的石块将其击昏,他跌落在父亲的尸体上。奥斯卡终于再次开始长高了。知识分子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经历种种挫折后,思想上终于开始觉醒,成长!
影片也不忘展示蕴藏于人性中不为察觉的恶,那是奥斯卡和孩子们嬉戏的场面,玩伴们残忍地将青蛙置于沸水中,向其中撒尿,并强迫奥斯卡喝“汤”;一边的成人却熟视无睹地剥着兽皮。这是表达现实社会由于某种原因会迫害侮辱知识分子。
施隆多夫通过影片表达了对第三帝国下知识分子的思考,这种自省的也是自讽的。国家精神的紊乱是造成知识分子这种命运的深层原因。
格拉斯在原著《铁皮鼓》中有句话说得很好:“这个世界,人们都已失掉了个性,因为所有人都孤独。”通过以上的分析,仔细思考格拉斯的话,影片表现出的但泽地区政治混乱的深层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德国二战前国家精神生活的整体混乱才是其深层原因。

三、历史与政治解释
自有国家以来的历史,都是治人与治于人的历史。人们因为害怕无政府带来的混乱而选择了国家,那么,可怕的就不是国家统治本身,而是无效甚至恶的统治。深度挖掘国家统治背后的思想精神基础、制度基础,我们会对影片《铁皮鼓》中所表现出的种种迷惑与混乱作出一个政治哲学上的解释。这就需要分析二战前德国的历史政治。
一个国家要能够不断稳定地发展,就要求国家必须建立起成熟有效的制度基础与制度道德。其中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经济体制与政治架构。
影评《铁皮鼓》 铁皮鼓
1、一个合理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需要能够支持一定规模的国内、国际经济贸易,并且能够支持国家持续不断的积累财富,而又能反对政府任意的干预经济秩序。这又涉及到政治方面了。
2、一个行之有效的政治架构(包括政治、法律、社会体制等等)。这个政治架构要符合国家的基本国情,能推动该国政治经济的持续发展。并且能够不断吸纳新鲜的政治血液以自我反省、自我更新,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国家要有较高的社会再生产能力。
这也就要求这个国家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民族。一个民族政治成熟与否取决于其国家精神建构。一个后进国家,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甚至政治制度都可以迅速模仿先进国家,而国家精神,则在先进的发达国家多是历史演进和自发秩序的产物,它是一种无形的思想基础,是已经融化到意识中的思想习惯。科学、文化、经济的发达都是其副产品。以英国法国为例,近代英法的每一次政治变革、技术革命等都是最先由伟大的思想家(包括政治、经济、哲学等)在精神结构上对整个国家进行一番深刻的改造,然后才由国民高举这个精神旗帜,最终达到国家的伟大自我革新。从文艺复兴开始,数百年间,欧洲尤其是西欧产生的一大批伟大的艺术家、哲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等等,他们站在理想精神的高度干预政治,改良政治。以其道德理想、文化价值来转化政治。他们不自觉地深深地参与了国家的精神塑造与更新。近代之英、法,现代之美国,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伟大,就在于此。而对后进国家而言,这样的精神建构是需要慢慢学习和适应的,它还需要本土化改造。所以精神文明的成果要成为溶入一个民族血液中的习惯,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
反观德国的历史。德国历史的主线是“……勃兰登堡选侯――>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正是这样的历史与地理等种种因素使这块土地产生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而这为德意志帝国继承下来。“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终于使德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这样一个新生儿似的德国却拥有与其强大的经济、科学技术、军事实力不相符合的政治智慧。
德国统一的相对迟缓与国内资本主义的后发使其在国家精神结构上存在巨大缺失。这就使其国内政治制度建设与制度道德存在先天不足。这样的民族国家在政治上极容易表现为不理性不成熟。德国政治主导力量逐渐外移和边缘化,德国领导者与民众就越发的非理性。所以德国两度使自己成为一个不是拥有强大军队的国家,而是一个拥有国家的军队。这个时候,德国除了外部强制力量外,已经不可能靠自发秩序建立自由民主宪政,并进而成为一个政治成熟的民族。
德意志这样一个产生了众多最伟大科学家、思想家的杰出民族,由于历史等因素没有使德意志像英法那样建构起成熟的国家精神结构。统一后的德国原本需要长时间来消化它取得的地缘政治成果,可是整个国家在政治智慧上集体表现出惊人的愚昧把人类拉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渊。伴随而来的是战败的德国遭受的惩罚。一战后德意志民族付出的代价之大,甚至连部分战胜国都开始同情了。然而,这种惩罚在德国激起的不是理性的反思,而是极端的愤懑和疯狂。这样,德国再次被打进地狱,乃是必然的历史宿命。
在影片中,形形色色的人们表现出的混乱、麻木、逃避、沉沦、堕落无不显示德意志民族在政治上的侏儒(尽管但泽地区种族构成复杂,但我个人认为原作者与导演表示的含义是把但泽看成是纳粹德国的一个缩影)。

四、结语
导演施隆多夫通过影片《铁皮鼓》所展现的政治寓意很值得我们深思。我所分析的国家精神建构对政治成熟的重要性也是基于此。
德国的历史值得每一个国家仔细思考。政治成熟是一个后进国家一道必须跨过去的门槛和考验,后进国家需要有足够长时间来消化学习建构国家精神,并以此为基础,对国家现代政治架构和经济发展作出一个制度上与制度道德上的合理建设。这样的话,国家的政治进步、经济发展、财富积累、科技文化发展和社会再生产能力的提高就有了一个能够不断自我更新的制度性的保证。如是,国家就能够获得不断的稳定的发展了。
战后的德国作出了一个优秀的榜样。在外部强制力量(同盟国)干预下,德国战争机器被粉碎,更重要的是德国国内精英的反思觉醒成熟,终于使德国迅速走向了政治成熟。
据此,对影片最后给予观众的未解之谜或许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最后隆隆的火车究竟驶向何方?我认为它只会驶向将来迅速走上政治成熟,致力于国家建设并迅速实现经济再次腾飞的联邦德国。作为西德的一名导演,施隆多夫对国家的未来是充满美好希望的。

参考文献
《德国通史》丁建弘 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2003年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大外交》亨利.基辛格(美)著海南出版社 1998年
http://www.chinampa.cn/bbs/printpage.asp?BoardID=9&ID=13765
http://bbs.yy05.com/viewthread.php?tid=47433
http://fun.huash.com/gb/fun/2003-08/29/content_292251.htm
http://public.dixia.net/printpage.asp?BoardID=29&ID=37122
http://www.daoming.net/bbs/printpage.asp?BoardID=15&ID=6622
http://www.moview.cn/rearwin/YP/200508/62888_2.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3121.html

更多阅读

影评《太祖秘史》 清太祖秘史

相关影评: 我也看过这部电视剧 终于看完了《太祖秘史》,战线拉得如此之长,回过头去看看,很多自认为刻骨铭心的东西,竟然都模糊不清了。有一天晚上,在《太祖秘史》贴吧看评论,看着看着,眼泪就掉下来了。仔细想想,剧中的舒尔哈齐竟是那么让人

影评——《无人驾驶》原创 无人驾驶公交上路

我是个很慢热的人,所以对很多事情,都是在它火过了,才会慢吞吞的去找来看。  就像当初的电影《画皮》《赤壁》以及电视剧《美人心计》《三国》等……  不过我今天要说的,却不是以上所提到的任何一个。  我今天要说的,是七月出的电影

影评 《教父》里的价值观 教父经典影评

一直都在想为《教父》和《黑客帝国》写影评。《教父I》这部在1972年拍的黑帮电影到现在已经快40年(1974《教父II》,1990《教父III》),但它却是一大世纪经典。Tom Hanks出演的《电子情书》里,在引用那话“go to themattresses”(跟他们

夫妻影评 《西厢奇缘》 西厢奇缘

相关影评: 更多>> 我也看过这部电视剧 老公的评论:  有点老的一部连续剧,但是因为是牵扯到了《西厢记》,毕竟是第六才子书嘛,冲它是部名著,也得看看。  在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中,我比较陌生的是元曲,就算知道,也是一些小令、散去什么的,整

声明:《影评《铁皮鼓》 铁皮鼓》为网友得失冥冥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