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 初中 教案

《致橡树》

教学目标:1、把握诗中的意象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

2、体味象征手法的运用及诗歌以比喻为抒情的的主要手段。

3、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爱情观。

自主梳理: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炫耀()痴情()慰藉()戟()红硕() 霹雳

()雾霭()流岚()虹霓()

2、辨别下列各组的字形并组词。

霄藉霭

宵籍蔼

课堂探究

一、背景材料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1972年开始写诗,1979年发表诗歌。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

事。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他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浓厚而不求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阐释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是一群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二、问题讨论

(一)初读研究: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答:全诗分为两层:第一层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诗人在宣告自己不愿为男性的附庸,对

世俗爱情观的扬弃。第二层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棵木棉”到结尾,表达了诗人新型的爱情价值

观 念。

(二)集体研读:

1、朗读诗歌的第一层思考:本层中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诗人用了“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意象均表现出依附橡树或无偿地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他们与橡树的不平等关系。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

2、集体朗读第二层,思考诗中的“木棉”和“橡树”有何深刻含义?诗中的几组对偶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爱情观?

答:“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诉内心的幻想。用几组对偶句,如“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渴望的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的爱情观。

(三)讨论研究

诗歌前后两层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诗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答:1、结构上采用了先破后立的方法。第一层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使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抗争决心跃然纸上。这义无反顾的决心,似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这是世人对旧的传统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枷锁的“破”。第二层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现了她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的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这是诗人对自己心中的爱情观的“立”。2、从感情抒发上看,第一层是升调。诗人以六个比喻句直接列出留个否定句,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仿佛吐尽千年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是反抗,是挣脱,是战斗,诗人以一个勇敢的斗士的面貌出现。这部分的旋律是昂扬、激奋、向上的。第二层诗人感情的抒发是平缓的,从第一层的激昂中跌落下来。诗人以女性的温情,真挚细腻、缠绵悱恻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梦想,像小溪流水潺潺,如一株木棉在清风中摇曳。

三、知识总结

诗歌中的象征:诗歌贵在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通过其在作品中描绘、叙述的事和物体现出来。当诗中所描绘的事物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构成比喻,那么我们就说诗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致橡树》中运用了象征手法,不仅整体上蕴涵象征,而且在具体形象上直接表达象征意义。作者的爱情观借橡树和木棉的关系表现出来。

四.随堂闯关

1、诗人在《致橡树》中追求的情感关系是( D )

A 彼此相爱B相互依赖C相互帮助D平等尊重

2、诗中“不像攀援的凌霄花”“不学痴情的鸟儿”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

A表现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憧憬B 打破束缚女性的传统枷锁

C宣告自己不愿做男性的附庸D 表现现代女性的内心渴望

3、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破除旧传统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的决定性诗句是( D )

A“不,这些都还不够!”

B “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C“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D“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4、根据诗人的爱情观,选出含义与其他三组不同的一组意象( B )

A日光 春雨 B红硕的花朵 英勇的火炬 C 凌霄花 鸟儿D泉源 险峰

5、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A、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B、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C、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D、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

(解析:B项同例句均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代人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选自《黑眼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黑夜”象征什么?(不超过10个字)

答:象征那场空前的浩劫

(2)“黑色的眼睛”在这里有双重寓意,请用简洁的语言将这双重寓意写出来。

①(不超过15个字)指这双眼睛曾被黑暗所欺骗、熏染。

②(不超过40个字)指这双眼睛在被欺骗之后发生了深刻的怀疑,渐渐有了一种适应力和穿透力。

(3)“用它寻找光明”,这是对“黑夜”的(叛逆)。(用两个字答)

五.整体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有误的一项是( B )

A 寂寞(jì)窗扉(fěi)蛩音不响(qióng) 柳絮不飞(xù)

B 坚贞(zhēng) 虹霓(nǐ)春帷不揭(jié)炫耀自己(xuán)

C 攀援(pán)雾霭(ǎi)街道向晚(xiàng)终身相依(yī)

D 仿佛(fó)红硕(shuò)风雷霹雳(lì)终成眷属(j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D )

A 柳絮绿荫复辟纷至踏来

B 寂漠伟岸部暑毛遂自荐

C 攀援炫耀笨绌并行不悖

D 眷属拙劣咫尺万头攒动

(解析:A项中“踏”应为“沓” ;B项中“漠”应为“寞”,“暑”应为“署” ;C项中“绌”应为“拙”)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B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C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D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解析:D项应为: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4、课文类文巩固阅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膀;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 初中 教案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1)下列对此诗朗诵提示有误的一项是( B )

A 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仿佛是一首以低音慢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

B第二节,诗句简短舒缓,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

C 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

D 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2)下面对这首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写成于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从压抑中释放出来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

歌。

B 诗中的“我”是冲破藩篱挺然而现的真理,是振兴祖国不可遏止的活力,是可望更不可及的理想。

C 含蓄而深刻的诗句——“刚从神话的蛛网中挣脱”,这是女诗人的自况,她把个人所受的压抑如蛛丝一样

轻轻抹去。

D“雪白的起跑线”,使我们看到亿万建设者奋力争先的雄伟场面;“绯红的黎明”,使我们坚信祖国的黎

明必将灿烂辉煌。

(解析:“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写的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的形象。)

六、高考链接

(07年重庆)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两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前两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两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喻人。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苏诗是爱花之盛开,白诗是自惜花之将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3270.html

更多阅读

初中语文教师给家长的一封信 教师节致家长的一封信

致航天中学七年级五、六班级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我是您孩子的语文老师杨老师。首先祝贺您的孩子顺利成为一名中学生,迈进了人生的新的阶段,我也十分荣幸可以成为您孩子的语文老师。因为最近流感的原因,学校不允许召开家

《致橡树》课堂教学设计 致橡树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内容,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

转载 舒婷《致橡树》赏析 舒婷的致橡树

原文地址:舒婷《致橡树》赏析作者:蓝田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舒婷诗《致橡树》欣赏 致橡树 舒婷ppt

舒婷诗《致橡树》欣赏制作:麦瑞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

声明:《致橡树教案 致橡树 初中 教案》为网友持刀就是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