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全体同学大家好

根据校党委的安排,从今天起,我们将在课间操一起来学习、解读弟子规。这是我校行为养成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去学习,用心去领悟,并把弟子规的具体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弟子规》是传承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之一,是清代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编写的。《弟子规》从最基础的行为规范教育入手,把怎样孝敬父母,礼貌待人、诚信做事等编成三字一句,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容易记忆、容易背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弟子规总序中的前四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我们先来解读前两句:弟子规、圣人训 弟子:指学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么?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 规:规范,行动的准则。 圣人:德高望重、有大智慧的人,这里专指孔子。 训:教育,教导。弟子规、圣人训意思就是弟子规这本书是根据圣贤的教诲编成的生活规范。

第三句:首孝悌首:首先,最重要的。孝:孝顺 悌:原意指敬爱哥哥,这里应理解做“友爱”。圣贤认为最先要做到的就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姐妹彼此友爱,互相照顾。这些都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如果我们和他们都相处不好的话,又怎么和其他人相处?
解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第四句:次谨信 次:其次,次要的是。 次谨信就是要求我们做到“谨”和“信”。谨就是小心,就是克制自己,只有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才能不伤害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信就是诚实,就是真诚,只有真诚待人,不说谎话,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把事情干好。  

首孝悌、次谨信就是要求我们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友爱兄弟姐妹的人,做一个谨言慎行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我认为应该从孝字做起。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标准。父母是生养我们的人,也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教育我们的人,父母对我们的大恩是我们毕生难以回报的。孝敬父母并不需要我们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当父母累了的时候,我们为他们搬一般椅子,让他们歇一歇;父母渴了的时候,我们为他们端一杯清茶解解渴,我们在也不要认为父母为我们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应该用优异的成绩、健康的成长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同学们,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让我们带着慈孝,伴着诚信,与人生同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快乐,才能的到别人的尊重,才会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4444.html

更多阅读

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织田信长和鸟 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

德川家康、丰臣秀吉、织田信长,同为日本战国时代的枭雄。他们三人想要让一只鸟开口唱歌。织田说,我威胁它,不开口就杀了它;丰臣说,我用哄骗的方法诱它开口;德川说,我就这样等待,等到它自己开口唱歌。对照真实的历史,与这个故事不谋而合。织

“首孝悌”的意思 弟子规首孝悌

“首孝悌”的意思来源:高天的日志天地有道为善(儒家称为“仁”)。善道之首为敬(重在发心,谦在敬中)。敬道之首为爱(重在行动,感恩、忏悔在其中)。爱道之首为孝(爱人从爱父母做起,亲仁亲师在其中,)。以此论,孝为善道之首。所以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最新猜想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卷

2011年高考作文最新猜想1湖南宁乡一中高三482班漆鸣凤20、作文(60分)题目:《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请以其中的一个方面为话题行文,题目自拟,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视频全集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pdf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而在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1-22集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38

作者简介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起,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

声明:《解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为网友风与水的痕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