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舍利子 母亲火化后有舍利子

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辟支佛舍利 Arahant Bi Zhi Fo Shrine

佛陀最初之弟子一千两百五十五位另外还有很多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等,而其中之十位最具代表性一般信众常以佛陀-十大弟子称谓。

根据Mayingyan Relicsand Ven.Kondanna(介绍佛陀舍利子与十大弟子舍利子的书)所述:

佛陀十大弟子舍利子其来源就有如佛陀舍利子一样,当神圣佛陀十大弟子神圣身躯火葬后,肉体与血的部份化成灰烬但是骨头部份则遗留下来舍利子,关于其颜色与形状在Pitaka经典中并无记载。

据说佛陀的十大弟子在生前即作了一个关于他们死后要不要遗留下来舍利子的决定,如果死后要留下舍利子就会照他们之愿望而遗留下来舍利子,不要者也将如他们所愿而完全没有遗留下来舍利子而化为灰烬。佛陀之十大弟子据记载并非每一位皆有遗留下来舍利子,在众多佛陀弟子中以Ananda(阿难陀)为例,根据KhaggavisanaSuta之评论记载,据说阿难陀之骨舍利子于阿难陀涅盘时其火化后其神韵殊圣双足盘座而显于天际,分化为二置于虔诚佛教信众两旁,然而VenDabba(梵波堤)也如阿难陀一样的涅盘方式但就是没有遗留下来舍利子,毫无疑问的如VenBakula(薄拘罗)/Apadana....等皆如是一般而遗留下来众所认证之阿罗汉舍利子。

什么是舍利子?

据有关佛教文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去世火化后,信徒们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许许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坚硬如钢的圆形硬物,这就是舍利,俗称舍利子,历来被视为佛门珍宝。

舍利,据观察,是一种骨质结晶物,其物质组成结构不详。据说,只有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才能出现。舍利现象本十分罕见。但近年来,舍利现象屡有出现,成为当代佛教界的一个奇闻。

1990年12月。新加坡华人高僧宏船法师圆寂,火儿后,人们在他的骨灰中捡到480颗彩色的、类似水晶体的硬物,有些还闪烁着钻石般的光亮。据辨认。与佛门珍宝舍利子毫无二致。

高僧们火化后形成的舍利子大小不一,色泽各异,1993年5月7日晚,我国东北沈阳唯一藏传佛教喇嘛教实胜寺的79岁大经师召乌力吉高僧(蒙族),感觉身体不适,想回原籍辽宁阜新一趟,不料,寺里派人刚送他到沈阳火车站,他便悄然圆寂。高僧的遗体是送到沈阳文官屯殡仪馆火化的。火化后,在他的骨灰中发现红、绿、黄、黑、白等多色珍贵结晶体数十枚,大的如黄豆,小的似米粒,经佛教专家鉴别.认为是高僧圆寂留下的珍贵舍利。

据说,有些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多达万颗。1991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通显法师圆寂火化后,得五色舍利子一万一千颗,堪称古今之冠,世界之最。

一些高僧留下的舍利子竟大如鸡卵。1989年9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西洗石庵住持、93岁高龄的宽能法师圆寂,火化后得到了3颗碧绿色、晶莹透明的舍利子,每颗直径3-4厘米,好像绿宝石一般。

尤令人称奇的是高僧圆寂后心脏火焚不化,最后竟也化成坚固的舍利子。1994年93岁的圆照法师在陕西省长安县喂子坪乡观音山法华寺修行。进入6月份以来,就水米不进。6月12日,神色突然异常兴奋、激动,晚上9点多时,她对前来探望的寺内众弟子演讲了一通佛法后,说了一句“我将心留给众生”,便再无声息;众人看时,已合眼闭

目,盘腿打坐,悄然圆寂。四天之后,弟子们按照佛教教规,在寺内一大青石板上架起木柴,将法师焚化,大火烧了整整一天,法师法体形成百多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舍利子和舍利花。舍利花颜色雪白,镶嵌着米粒大小的呈红、黄、蓝、褐色的结晶体。尤为神奇的是,法师心脏久焚不化,成为一个呈黑褐色的巨大舍利子。火化结束时,心脏尚软,之后逐渐变硬,当时在场的百余名弟子们均亲眼目睹。据称,圆照法师性情静、平和,心地善良,但饭量极小.每餐只吃一二两。法师的俗家弟子、长安县气功协会会长王绪文介绍,法华寺曾派人携舍利子到省佛教协会,经余元大师鉴别,确认是罕见的舍利子。后来,当地人为了永久存放,又筹措资金专修了一座舍利塔。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学者提出,由于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索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然而这种解释并不完全令人信服。世界上素食主义者成千上万,为何并无舍利子出现?佛门弟子不计其数,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舍利子呢?一些学者认为,舍利子可能是一种病理现象,类似胆结石、肾结石之类。这种解释也难自圆其说,不少患结石症的病人,死后火化,无一例有舍利子存在,况且出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几乎都是身体健康、安详自在的长寿老人。

还有,如:舍利为何有大有小?有多有少?舍利为何色泽不一,五光十色?更让人百思不解的是心脏久焚不化,由软变硬,成为一个巨大的舍利子。这在佛教史上也前所未闻。



文物编号:AR-001

文物规格:4mm~6mm

文物形状:不规则椭圆体状

文物颜色:米色(舍利表面具光泽)

须菩提-解空第一

须菩提为梵语 Subhuti 的音译,意为“善见”“空生”等含义。他出生于王舍城婆罗门家庭,自幼聪明过人,但性情倔强好嗔。据说他是由山神引导而皈依佛陀的。须菩提也有自己的特长,他“善解空义,志在空寂”,在佛弟子中号称“解空第一”。他常把“空理”贯穿于自己的一切言谈举止中。一次,他在罗阅城耆崛中缝补衣服,佛陀突然来到该城,当地百姓纷纷前去迎接、礼拜。他本来也想前去迎佛,但就在他将要动身的一霎那,骤然一念思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空理,不应以色身去看待佛陀,真正的礼佛是要明了诸法性空的谛理,而没有前去迎接。他的这一作法后来得到佛陀的高度赞许,佛陀称他是“第一个迎接佛陀的人”。由于须菩提善解空义,他对一切事物都能不起执着,不起诤讼,胸襟宽广,豁达自在,佛陀因此称扬他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舍利(梵s/ari^ra,巴sari^ra,藏lus、rin%-bsrel、h!phel-gdun%)(1)】

指火葬后所遗存之粒状骨。梵语s/ari^ra,音译设利罗、室利罗、实利,意译为体、身、身骨或遗身。即指死尸或遗骨。

有关舍利的种类,有数说。

(1)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前者指埋葬的全身遗体,后者指火葬的遗骨。此说出自《菩萨处胎经》卷三〈常无常品〉。或谓将遗骨全部纳于一塔者,称为全身舍利;反之将遗骨分置多处者,称为碎身舍利(一称分身舍利)。

(2)身骨(生身)舍利与法颂(法身)舍利二种。《浴佛功德经》以佛之遗骨为身骨舍利,称佛所遗之教法为法颂舍利。此种舍利显示佛灭度后,佛所说教法与戒律之永住于世,可为众生之依止,故相对于身骨舍利而称之为法颂舍利,或略称为法舍利。

(3)骨舍利、发舍利、肉舍利三种。《法苑珠林》卷四十谓骨舍利为白色,发舍利为黑色,肉舍利是赤色。

后世所谓的舍利,为小豆大之粒状,其质坚实,稍有光泽,多被安置于小塔而受供养。一般相信佛之遗体火化之后,悉成小粒状,而且质坚,锥打不碎。然如系佛弟子的舍利,则锥击便破。不过,近世在印度发现的八分佛舍利之一,则如通常人骨被火烧后之状,既非粒状,亦不坚实。古来亦流传佛之顶骨、牙骨、指骨等物普受信徒礼拜。由此可知,除粒状舍利外,亦有其他佛遗骨流传。又,安置佛舍利的宝塔,称为舍利塔,亦称舍利浮图。安置佛舍利之瓶,称为舍利瓶。供养佛舍利的法会,则称舍利会。

依《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所述,释尊于拘尸城双树间般涅槃后,佛舍利八分。由八个国家各自起塔供养。另据《阿育王传》卷一载,佛灭度百年后,阿育王搜集佛遗存的舍利,建造八万四千宝塔供养之。

佛教徒对于佛之舍利,存有难逢难遇之想,故愿意恭敬供养。且往往信仰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因此供养舍利,即如同礼拜佛成道的菩提树、金刚宝座、佛经行之足迹等事之意趣,欲结下值佛闻法之因缘而速成菩提。《金光明经》卷四〈舍身品〉云(大正16·354a)︰‘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谓(大正25·480a)︰‘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

除上文所载之阿育王集佛舍利盛于八万四千宝箧,建立八万四千塔之外,其他各地亦有供养舍利的情形。如《高僧法显传》师子国(锡兰)条载,该国王城中有佛齿精舍。《大唐西域记》卷十一僧伽婆罗国(锡兰)条说,王宫之侧有佛牙精舍。《高僧法显传》载,那竭国界醯罗城中有佛顶骨精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玄照条载,玄照曾至迦毕试国礼拜如来之顶骨。《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载,玄奘回国时请得如来之肉舍利一百五十粒携回。《宋高僧传》卷一载,义净归朝时携回舍利三百粒。

关于佛舍利之灵验事迹,古来即有流传,而且由于至诚心而感得佛舍利的记载亦屡有所见。依《高僧传》卷一〈康僧会传〉所述,吴主孙权原不信佛教,尝召康僧会问佛教灵验之事,僧会乃请期三七日,感得舍利,五色光炎照耀,孙权令力士以砧■击之,砧■俱陷而舍利无损,孙权乃大为叹服。关于此等事例,《三宝感通录》、《广弘明集》与《法苑珠林》等书皆有记载。

唐朝,长安城外法门寺(原称阿育王寺)所供奉的佛舍利,颇得朝野之尊信。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上‘谏迎佛骨表’,谓不可将夷狄之人(佛)之枯骨奉入宫禁,宜付诸水火而根绝之云云。帝见表大怒而贬之为潮州刺史,且命张仲素撰佛骨碑。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令陈留再建八关寺灵感塔,安奉佛指舍利,帝自制发愿文奉迎之。其后,对舍利之崇敬依旧盛行。

此外,记述荼毗高僧而获舍利者亦为数不少。《宋高僧传》卷七〈希圆传〉载,希圆寂后,荼毗其遗体,得舍利七百余粒;同传卷七〈玄约传〉述及收得玄约之舍利数百粒。



文物编号:AR-002

文物规格:2mm~4mm

文物形状:不规则球体状

文物颜色:深咖啡黑色(接近黑咖啡色)

目犍连-神通第一

目犍连是梵语 Mahomaudgalyona 的音译,又称“摩诃目犍连”“大目犍连”“目连”等名。他出家前与舍利弗同学婆罗门教,交往甚密,后遇马胜比丘而一同皈依佛陀。目犍连出家后,刻苦修行,修得非凡的神通本领。他曾以神通力量识破了莲花色女的诱惑,得到了佛陀的极大嘉许。他也因此在佛弟子中得到“神通第一”的称号。目犍连积极地辅助佛陀弘法度生,是佛陀一生弘法的重要助手。因此,佛陀称他与舍利弗为其弟子中的“双贤”。佛陀曾说:“此二人当于我弟子中最为上首,智慧无量,神足第一。

目犍连还是佛教里重孝道的典范。据《目连救母经》记载,目犍连曾以神通力量,得知其生母因生前造大恶业堕入地狱,受大苦难,而求助佛陀。佛陀告诉他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以百味饮食置盂兰盆中,供养出家僧众。目犍连依此而作,终使其母得救。后世依此方法为亡灵超度,并形成“盂兰盆会”节日。千百年来这一节日在佛教及世俗社会里盛行不衰,目犍连也因此驰名古今。

又,相传阿育王建立的八万四千塔中,亦有存于中国者,如《广弘明集》卷十五列举十七塔,《法苑珠林》卷三十八列有十九塔。《法苑珠林》所列十九座佛塔中,于今唯存会稽鄮县塔(在今浙江鄞县阿育王寺)。除阿育王寺外,中国现存的佛舍利,另有北京西山佛牙塔的佛牙舍利等,共计有八三一粒。兹将中国佛舍利分置的情形列表如下︰

分 布 地 区 朝代 现 存 数 量 备 注

佛牙 佛指 佛 身 其他

浙江鄞县阿育王寺 晋 1

北京西山佛牙塔 南齐 1 48 南齐僧法献得佛牙于于阗

苏州虎丘塔 宋 1 迦叶佛舍利

镇江甘露寺铁塔塔基 长干寺 晋 11

禅众寺 唐 156

银函 宋 56 宋嘉祐初刘永徒携佛骨西来

银圆盒 宋 177

木函 宋 372

北京云居寺雷音洞 隋 4

陕西法门寺 唐

台北善导寺 民国 2 西元1988年斯里兰卡玛希扬格那寺所赠

小 计 1 4 824 2

在日本,亦夙有舍利感应之事,如《日本书纪》卷二十敏达天皇十三年条所载,司马达等于设斋会时感得佛舍利,将之呈与大臣苏我马子,马子以铁锤试之,铁锤破而舍利不坏,将之投入水中亦不沈。马子、司马达等因此笃信佛法。又,《太子传古今目录抄所载扶桑舍利集》所载,圣德太子二岁时,向东方称南无佛,从掌中堕下舍利,色白,如小角豆许。此舍利世称南无佛之舍利,相当著名。



文物编号:AR-003

文物规格:3mm~4.5mm

文物形状:不规则固体状

文物颜色:米牙白色

阿难陀-多闻第一

阿难陀为梵语 Ananda 的音译,简称难陀,意为“庆喜”“欢喜”。他是提婆达多之弟,甘露饭王之子,是佛陀的堂弟。他幼小时就抱出家之志,曾师事十力迦叶。佛陀55岁时,他皈依佛陀。由于他年轻聪明,又是佛陀的堂弟,出家后便被众弟子推举为佛陀的侍从(侍者)。他专心侍奉佛陀,形影不离,直至佛陀涅时止,跟随佛陀前后达25年之久。他长于记忆,凡是佛陀所说教法他都能铭记不忘,在佛陀弟子中数他闻法最多,因此而赢得“多闻第一”的称誉。

佛陀涅后,迦叶尊者为保存佛法,召集了499名已证得阿罗汉的佛弟子结集佛法,阿难因未证得圣果被拒绝在外。他为此生大惭愧,便于当夜勇猛精进,终于在一夜之间证得阿罗汉果,加入了结集佛法的队伍。在结集大会上,阿难诵出了包括《四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在内的全部修多罗(修多罗是梵语,意为佛经)圣典。他对佛陀一生言教的结集和后世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阿难在佛弟子中不仅才华出众,佛学渊博,而且人品也高洁不凡。当他被推为佛陀侍者时,为避免嫌疑,他提出“佛陀的新旧衣服他决不穿”等三个要求,受到佛陀的称扬。他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诚恳。在佛弟子中他的人缘最好,尤其是女众更喜欢与他接近。他曾请示佛陀恩准其姨母波波提夫人出家。佛教僧团中比丘尼的产生与阿难在佛前奔走呼吁是分不开的。

王舍城结集后,阿难四处弘法。20年后,他接大迦叶尊者之法,成为僧团的领袖。这时他66岁。当活到120岁时,他目睹人世我执深重,不依佛法行事,佛的大弟子又相继离去,于是便决意涅。相传在他即将入灭之时,位于印度恒河两岸的摩揭陀与毗舍离两国为争他的舍利,关系骤然变得紧张起来。为了平息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阿难利用神通力量在恒河上空入灭,将身体化作两半,分与两国供奉,一场战火平息于未燃。阿难临涅时还为众生着想,正是佛教慈悲精神的体现。

意义非常 揭开舍利神秘面纱

一、入灭舍利:

涅磐荼毗云:"佛化即尽,而现灭度,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跋提河边,双林树下,北首面西,枕眩叠足"。(北首以北胜故,北方法久久不灭;面西卧,为欲灭除骄慢恃力念故)菩萨处胎经云:"佛灭度后,有舍利八槲四斗。"八国王各严四兵来争,乃至天龙八部皆与夺心。时有智臣告曰:"诸王若争,须有胜负。如来舍利不成利益。我当分为三分:一分奉诸天,一分与龙神,一分分八国"。由是众心悦随;各将金坛盛贮,迎归本国建塔供养。经一百年,有铁轮王名阿恕迦,华言无忧,堪称阿育,是阿奢世王之孙也。发五天诸塔,并取龙宫会利,使鬼王碎七宝末,一夜造成八万四千所。塔既成就,有罗汉名耶会,舒五指轮,放光八万四千道,令羽飞鬼备随一光尽处,安置一塔。南瞻部洲界内,今华夏天下,分得一十九所。法门寺为五也。又舍利者,具足云:设利罗,此云身界或云大都,此云体为佛身体,无量功德所熏修故,舍身受身,非一非二,今当为汝说一形法。非安稳故,为诸人天乐着色身,示无常力不可转故,十方诸佛不入涅磐。除为调伏众生,示观灭度。息用名灭,非断灭也。



文物编号:AR-004

文物规格:3mm~5mm

什么是舍利子 母亲火化后有舍利子
文物形状:不规则圆球体状

文物颜色:米牙白色

舍利弗-智慧第一

舍利弗是梵语Sariptra的音译,又称舍利子,出生于王舍城附近一个婆罗门教家庭。父亲是婆罗门教的大学人。因自幼受家庭熏陶,他对婆罗门教十分精通。长大后他与其亲友,也就是后来同他一起出家的道友目犍连志同道合,一起在乡里传道授业,各自拥有数千门徒。一次他与目犍连外出旅行,路遇释尊的弟子马胜比丘,闻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之偈,产生了对佛教的信仰。不久,便率众弟子皈依了佛教。舍利弗未出家时已是很有名望的婆罗门教学人,他的出家使当时佛陀的声望与威德大大增强。舍利弗皈依佛陀后,“持戒多闻,少欲知足,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深受佛陀称扬。他有很多的美德,其中尤以智能渊深广大而著称,佛经中称他“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辅翼圣化,聪明圣众”,所以在佛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的称号。

舍利弗跟随佛陀达40余年,辅助佛陀弘法度生,对佛陀教法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他不忍看到恩师佛陀涅,请求先佛入灭,得到了佛陀的允许。入灭时,他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同他的80老母见了最后一面,并为故乡民众作了最后一次说法,然后安祥进入涅。他的这一举动反映了佛教也是重视人间骨肉亲情的。

二、舍利分哪些种类:

舍利是梵文,意为骨身,或灵骨,或谓坚固子。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增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之两种。佛的遗骨叫作身骨舍利,法门寺佛指舍利,是迄今世界唯一仅存的佛指舍利。佛经叫作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灭。舍利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之分。舍利为释迦圆寂荼毗后,当时印度境内有八国国王分得了佛陀的舍利,并建塔供养。一百六十年之后,统一印度的阿育王,又将舍利分藏于众多的佛塔内分布各地。广东南华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慧能禅师的真身,称为全身舍利。

复有生身舍利和感生舍利之别。拜佛见舍利,眉间取舍利,雕佛锈像得舍利,花端剃发得舍利等等,这种舍利非有关生理现象,亦非任何药品凝结或人工制造。而是长期修炼戒定慧,持诚心感得,称为感生合利。生身舍利即佛陀和祖师们的全身舍利和碎身合利。

舍利的颜色常见的有三种,白色的是骨舍利;黑色的是发舍利;赤色的是肉舍利。唯佛舍利有五色,神通变化不为一切物所坏故。



文物编号:AR-005

文物规格:3mm~7mm

文物形状:不规则圆球体状

文物颜色:米牙白色(舍利表面含淡灰色状)

阿那律(阿譨楼驮)-天眼第一

阿那律是梵语 Aniruddha 的音译,意为“如意”“无贪”“无灭如意”。佛经中常称“阿楼陀”。他是佛陀的堂弟、佛陀叔父甘露饭王(即白饭王)的儿子。佛陀成道6年回到他的家乡迦毗罗卫城弘法时,他随佛陀出家。在佛弟子中他以“天眼第一”著称。他得到这个神通还有一段很不名誉的历史。有一次,阿那律听佛陀说法,因疲倦打起瞌睡,佛陀发觉后,严厉地批评了他。为此,他深感惭愧,发愿从此不再睡觉,精进修道。经七日七夜,他的两眼便熬瞎了。佛陀得知此事,非常怜悯他,就教他修定。他遵照佛的教导,终日不怠,勇猛精进,终于心眼大开,修得天眼通,“见阎浮提,如视掌中庵摩罗果”。

阿那律还具有积极救世的大乘思想,他曾对佛陀说:少欲知足,常行精进,是修道者的必备条件;忘计小我,弘法利生,是佛弟子应尽的职责。他的言行得到了佛陀的极大赞赏。针对他的大乘根机,佛陀还专门为他宣讲了大乘经典《八大人觉经》,为他演说了修大乘行的8件要事。另外,阿那律还参加了佛教第一次佛典结集,也是佛教的重要奠基人。

三、为什么留舍利:

一切佛始发心,皆有四类:一云未度令度;而众生界未尽,我愿亦未尽。故于真如界中大悲心内,现起化身,广度众生。虽示灭度,而留舍利,流布世间,令瞻奉供养,发心生善。故云愿力故犹在。悲心尚熏也。如《涅 经》云:"以胜金刚定,自碎金刚身,不舍于大悲,舍利犹分布"。有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僧师伟<赞法门寺舍利>诗:

寺名曾富布金田,塔宇从来梵夹传。

可笑异宗闲斗嘴,比乎吾道不同肩。

世人朽骨理黄壤,惟佛浮屠倚碧天。

谷囊山炉煅勿坏,铁锤霜斧击尤坚。

三千界内真无等,十九名中最有缘。

百代王孙争供养,六朝天子递修鲜。

倘能倒膝罪随缺,或小低头果渐圆。

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

经书谈我释迦外,今古烦君说圣贤。



文物编号:AR-006

文物规格:3mm~7mm

文物形状:不规则圆球体状

文物颜色:米牙白色

十八罗汉的第十二位,为梵语 Nagasena。意「龙军」,常称「那先比丘」。是佛学理论家,二十岁具足戒,后修证阿罗汉果。那先比丘到古印度西北舍竭国见国王弥兰陀,应国王的问,以各种比喻广泛说明人生无常,善恶报应等佛法,以及佛教徒修行等问题,所有都加载《那先比丘经》里。是对佛教基本教义的最大阐发。又称「挖耳罗汉」。

四、什么人有舍利:

佛陀、菩萨、罗汉、成道高增均有舍利。若是佛舍利,锤打不碎,若是弟子舍利,撞击便破。

宋仁宗御制《舍利赞》云:

三王掩质者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

夫子圣中夸是至,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躯只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

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



文物编号:AR-007

文物规格:3mm~6mm

文物形状:不规则固体状

文物颜色:米牙黄色

薄拘罗-寿命第一

薄拘罗-(巴库拉)他就是很少说话,只喜欢襌定,所以他被称为「寿命第一」。而且他也持不杀戒,他戒杀,不杀生。在一生当中,他有几次的不死,就是放在盘子裹面也烧不死他(烧他的时候并没有死),在水里面不死,被煮也煮不死,被一只很大的鱼咬,他也没有死,大鱼把他吃到鱼肚里面,然后又出来所以不死。有五种不死。

这位薄拘罗尊者的身体也很少生病,所以除了「寿命第一」以外,他又有一个外号叫做「无病第一」。这个无病,人不生病,表示他修行修得很好,因为他经常襌定,身体的机器保养得很好,所以他这个....反正就是很少有毛病啦!我很欣赏无病第一,我本来开囗讲大话说:来到美国都没有病;现在呢,也不能开囗讲大话了,因为到美国来,六年之中至少也有一次感冒,而且牙齿也崩了一块。碓然讲我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但牙齿实在也是一个病。这个弟子很好,知道我牙齿不好,他买了一个自动洗牙机来给我。两位从多伦多搬来温哥华的,他们买了洗牙机给我。我也是每天洗牙,并没有说没洗,那个自动洗牙机我儿子拿去洗,他每天跟我抢着一起洗。这位尊者他也是不生病的,喜欢襌定的人,他会长寿,而且他也不容易生病,因为襌定到最高深的程度的时候,他的人就会转化成为虚空。因为他的人已经转化成为虚空了,你想想看,虚空有什么病?风吹来的时候,就可以穿过他的身体;火烧虚空的时候,火自动会熄:水要来淹虚空也淹不了:拿金属的东西要来打虚空,虚空也没有损害。一个人在襌定之中,经常把身体转化为虚空,他什么毛病都没有。

能够襌定的人也就不会有烦恼,因为世界上的事情,也影响不了虚空。你想想,虚空又有什么烦恼呢?所以只要人「在襌定中领略到空的道理」,才会得到真正的「无我」,那无我思想一产生出来,才是「真正的襌定」。所以现在呢,能够得到真正的襌定是,有事也好,没有事也好,自然能够得到真正的大智慧的自在。



文物编号:AR-008

文物规格:2mm~3.5mm

文物形状:不规则固体状

文物颜色:牙黄色(舍利子表面点状带有灰色

罗侯罗-密行第一

罗侯罗尊者,罗是梵语 Rahula 的音译,又译为“罗侯罗”“罗云”等名,意译“覆障”“障月”“执月”等名。他是佛陀的亲生儿子。其母叫耶输陀罗。他7岁时随母见佛,15岁时从舍利弗出家,是佛教僧团中最早出现的沙弥。罗罗刚出家时十分顽皮,喜欢打妄语,经过佛陀严格调教后,善根萌发,痛悔前非,从此严持净戒,依教修道。凡是佛教戒律中规定僧侣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他都严格守持,从不放逸违犯。因此在佛弟子中获得“密行第一”的称号。他除守戒严密外,还具有忍辱的美德。《大智度论》记载说,有一次,他游方归来,他的宿舍被别的僧侣侵占了,衣钵等物全被扔到了门外。按当时佛律,比丘为大,沙弥为小,沙弥不得与比丘同宿一室。因此,他只能另觅住处。当时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他只好躲到厕所里坐禅,忍受着臭气和雨水的侵袭。又有一次,他外出乞食,路遇一伙歹徒袭击,他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不嗔不怒。罗罗7岁时曾向佛陀乞遗产,佛陀当时答应留给他“七圣财”。这7种财产是:信、精进、戒、惭愧、闻舍、忍辱、定慧。综观罗罗的一生,他严持净戒、忍辱精进,应该说完全继承了佛陀留下的这份遗产,没有辜负佛陀的期望。



文物编号:AR-009

文物规格:3mm~3.5mm

文物形状:规则圆球固体形状

文物颜色:淡黄咖啡色(舍利子表面灰色点状特征)

富楼那-说法第一

富楼那是梵语 Purnamaitrayaniputra 的音译,意译“满愿”“满祝”等。他出生于迦毗罗卫城一个婆罗门长老家中,与佛陀同日而生。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他从佛陀出家。他在佛弟子中以“说法第一”著称。他得此称号,主要是因为他擅长说法。据记载,他说法时,“先以辩才唱发妙言,使众生欢喜;次以苦楚之言,使闻者结解”。可见,他说法采用的是层层深入、循循善诱的方法。富楼那还是佛弟子中有名的布教师。为了传播佛法,让众生普沾法益,他不畏艰辛,甚至不惜生命,东奔西走,广播法雨,使无数众生迷途知返,弃暗投明。当时印度西部有个偏僻的“输卢那国”,那里文化落后,人性暴戾,佛法没有传入,是难以弘法的地方。富楼那为了拯救那里的愚顽众生,知难而进,请示佛陀准许他去那里弘法。须菩提尊者对他进行了一番考验,知道他确有为法忘躯的精神,就同意了他的请示。临行之时,佛陀还专门为他送行。富楼那去到该国收了500名弟子,并建了500座僧伽蓝(庙宇),获得了布教的成功。





鸯哥摩罗尊者舍利 Shin Ann Gu Lemarla Shrine



跋提利迦尊者舍利〔五大比丘之一〕Arahant But De Lee Shrine



乔陈如尊者舍利〔五大比丘之一〕〔证果第一〕Arahant Kondanna Shrine



巴古拉遵者舍利〔健康第一〕Arahant Bakula Shrine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5038.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小米F码&小米F码有什么用? 小米手环2f码是什么

什么是小米F码&amp;amp;小米F码有什么用?——简介 在小米论坛经常会看到“参加××活动,获得F码”之类的帖子。那么,到底什么是F码?它又有什么用呢?什么是小米F码&amp;amp;小米F码有什么用?——什么是小米F码?什么是小米F码&amp;amp;小米F

MP4和MP5有什么区别?什么是MP5? mp4与mp5有什么区别

?????? ?随着平板电脑的流行,曾经辉煌一时的MP4就变得有些凄凉了。不过MP4由于小巧精灵实惠依然受到不少学生喜爱。从MP3到MP4再到现在的MP5我们也可以看到数码产品在不断升级。近段时间有不少学生朋友问笔者MP5是什么?MP4与MP5有什么

什么是usb电风扇?usb电风扇有什么种类? 电风扇种类

什么是usb电风扇?usb电风扇有什么种类?——简介当夏天炎热的天气来临时,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使用电脑时特别的热,所以通常大家都会在旁边摆上一部风扇凉快凉快。但是有时又觉得这样很不方便,在这里,小编给大家介绍一款usb电风扇。USB风扇是

声明:《什么是舍利子 母亲火化后有舍利子》为网友穷游全世界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