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驾游发展趋势分析转载 自驾游发展趋势

导 论

选题背景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自驾车旅游逐渐成为中国国民日常旅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适应自驾游的发展,国内旅游业产生了以汽车营地和自驾游基地为代表的新型服务,政府部门以及景区也在道路维护及配套相关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可观的投资,借自驾游的兴起为更多目的地创造景观与旅游服务双赢收益。在我国,自驾车旅游(简称自驾游)相较传统团队包价旅游以更为灵活和个性化的突出特点被旅游者喜爱和接受,它的兴起有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原因。稍后将在“中国自驾游研究简报”中详细介绍。

报告内容

  简报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中国自驾游发展趋势分析、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研究、我国自驾车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组织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等。

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报告从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现状入手,分析目前现状,以旅游市场供需理论、旅游产品开发理论、旅游市场营销理论等作为支撑,对国内自驾车旅游的需求特征、供给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开发的探索。

  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本报告综览了国内外相关的自驾游文献,对他们的论文进行认真仔细的归纳,以期为国内市场的开发提供经验参考。此外,近两年通过对国内景区自驾游数据分析与整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对比,以作为本报告的研究基础。

  (2)问卷调查法与同行业网站数据研究收集整理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自驾车旅游者的需求特征进行细致的调查把握,获得他们的行为特征、需求特征等资料,同时广泛地收集相关资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同行业网站发布的大量数据采集分析整理后进行对比,由各合作伙伴提供数据表格,作为本报告的重要信息内容之一。

一、中国自驾游发展趋势分析

自驾车旅游应该说就是对传统旅游方式的一种分流,从旅游的角度来说,自驾车旅游是度假与休闲的结合,它有自身的特点,比如:追求自由度、活动范围大、行动速度快、综合范围广、体验快乐明显等。自驾车旅游是近年来在出游方式中发展最为迅速的,这与国内外大环境分不开。

1、根据国际上的一般的规律,当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到1500美元的时候家庭轿车将出现爆发性需求,按照世界银行最新标准,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虽然中国发展地域不均衡,但在局部地区人均收入更高,已经达到中产阶层标准,可见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自驾游的基础。

2、自驾游发展离不开交通的顺畅和私家车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亿达5.3万多公里,居世界第二位,而根据十二五规划,高速公路和高铁将是大力发展的一个阶段。汽车工业的驱动情况: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生产汽车1841.6万辆,同比上年增长0.8%。该数字与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基本相同。据中汽协会统计,2011年,国内汽车生产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4%。从私家车的拥有量上来看目前有1.06亿辆私家车。拥有驾驶执照者超过2亿,这是一个庞大的车群体。各种有关汽车的俱乐部已经有了15000多家,还有很多的车友会、汽车4S店的车友俱乐部等。

3、在旅游市场朝着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生活在路上”的自助游(包含自驾游)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根据新浪网2011年底采集的中国网民数据调查样本分析,87.8.0%的旅游者会选择自由行的旅游方式,而跟团游只占到12.2%。自驾游比例突出,达到45.2%,体现现代人对旅游的认知和需求层次的变化。

4、旅游景区自驾游发展非常迅速,景区应顺形势抓自驾游做大市场。

随着轿车大踏步进入家庭,自驾游正逐渐成为中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去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已经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规范引导自发性旅游活动”。近年来,自驾车旅游以其方便快捷、自由度大等特点,倍受广大私家车主的青睐和喜爱,逐渐成为人们举家出游的首选方式。这给旅游业的结构调整带来良机。各景区自驾游游客比例不断攀升,在不少景区已经超过旅行社组团游客数量。在全国部分5A、4A级景区自驾游游客已占游客总量的50%左右,而更多的乡村游、休闲游等景区景点绝大部分客源来自自驾游。据国家旅游局去年十一的统计资料表明:国庆期间旅行社团队游客占旅游总人数的26%,而自助游和自驾游已占到60%,每天人均花费达到近300元,整个市场规模在几个亿以上。

根据艾瑞国际的数据调研分析,2012年“五一”出游6成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自驾游,特别是短途周边自驾游更是很多游客的首选,如北京市民多选择清凉谷风景区、蟒山国家森林公园、桃源仙谷自然风景区的自驾游;上海市民则倾向于驱车到苏州观园林品古镇赏牡丹,或下扬州或爬黄山或游千岛湖,周边游成为今年“五一”的主角,进而很多景区今年的五一自驾游游客量也进一步提升,而根据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假日办发布《2012年春节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各地景区春节期间自驾游市场均显著提升,如天津市游客自驾游比例同比增长35%。上海九条高速公路道口进沪客车47.42万辆次,同比增长21.85%。云南省自驾出游数量大幅上涨,部分地区道路、住宿、餐饮以及景区景点接待压力有所增加,仅24日一天,大理、西双版纳自驾游车辆就分别达55634辆次和5017辆次。海南南山景区仅1月23日一天接待的外省自驾游车辆达3000多辆次,成都城市周边主要景区停车场几乎天天爆满,部分景区等待停车的车辆排至1公里以上。

随着自驾游的盛行,沿途的汽车保养、餐饮、住宿、娱乐、旅游纪念品,以及新兴的自驾游旅游服务公司已形成了一条产业。但是,目前市场上可以提供的自驾游产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急剧增长的需求,停车、餐饮、住宿、信息等方面的新烦恼也接踵而至。

现在的自驾游普遍存在三个“无序”现象:一是组织无序,或单独驾车出行,或亲朋相约结伴而行,或汽车俱乐部组织。而多数驾车者出游经验甚少,组织者均无资质。二是流向无序,自驾车旅游随意性很大,既不拘泥事先的旅行计划,也不受预先时间安排的限制。三是监管无序,传统意义上的统计方式,对自驾车旅游者来说已很难奏效。

面对这无序的状态,自驾车旅游者对“有序”充满期待:一是信息期待,期待提供真实、详尽、即时的旅游信息。二是保障期待,困境救助、意外求援的服务体系是他们热切希望的。三是维权期待,人生地不熟,有时会遇到消费权益损害甚至人身安全伤害,需要有关部门为这个特殊群体撑腰维权。

如何突破“门票经济”这也是景区发展诸多问题中的一个,景区要解决这个问题得从收入结构上着力,从自己的产品结构上下工夫,从产业链上做文章。自驾游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也是景区改善“门票经济”的一个契机。在国外,汽车营地和乡村汽车旅馆一般是自驾游客出游的首选之地,也是自驾游业态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但对于我省多数景区来说,尚没有这种开发自驾游营地和乡村汽车旅馆的意识,或者意识不强,很多景区至今仍被“门票经济”所束缚。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宣传和引导,这也使大多数游客的旅游层次仍停留在初级观光阶段。自驾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急需政策和资金扶持。迎接汽车时代的到来,各大景区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参与自驾游基地建设,适时组织独具特色的主题活动,以吸引更多的自驾游游客。景区应把自驾游同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满足游客亲近生态、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把自驾游同乡村美食紧密结合起来,满足游客返璞归真、一饱口福的美食需求;把自驾游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满足游客收藏品鉴、馈赠亲朋的购物需求;把自驾游同节庆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满足游客放松心境、求新求异求热闹的游乐需求。

二、中国自驾游市场(自驾游游客数据分析):

1、自驾游游客关注度:

以2011年十一自驾游数据为例:近些年出游的一个突出表现趋势就是出行方式的改变,人们正逐渐从过去习惯的组团旅游方式向自驾游转变。百度数据显示,9月1日到25日,自驾游日均搜索量近6万次,9月30日突破28万人次,达到更高峰值。10月3日以后自驾游相关搜索量回落到正常水平。

从活跃度上看,北京、上海由于汽车普及率更高,自驾游关注度也超出其他城市。从自驾游出发城市相关搜索内容来看,一线和二线城市占比较高,尤

其是北京和上海分列第一、二名,大城市汽车普及率比较高,同时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所以假期选择自驾出游的游客较多。

2、自驾游人群分析:

自驾游人群以20-40岁为最多,这部分人群基本以70后、80后为主,中青化现象突出。大部分都处于事业和生活的上升期,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假期外出旅游的意愿比较高。

中国自驾游发展趋势分析(转载) 自驾游发展趋势

3、自驾游消费数据

自驾出游人均消费预算中(以家庭为单位),1000元-2000的消费比例最多,占36.67%,其次为2000元以上。被问及旅游中消费的主要项目时,交通、住宿以及旅游娱乐与购物成为人们消费的三大项目。

从调查来看,自驾游游客多是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者,普遍拥有较好的生活条件,较高的受教育程度,较强的旅游意识和旅游素养。自驾车旅游者普遍具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基本上属于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者。从职业的构成上看,以白领和企事业管理人员为主,并覆盖了专业技术人员、服务销售人员和公务员等多种职位。

但目前自驾车旅游者的整体消费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通过研究发现这与旅游者的收入关系不大。因为在选择自驾游决策的影响因素时,选择花费的比例很少,这就说明,大多数旅游者并不面临消费过高的担忧。自驾车旅游者花费低的主要原因是景区缺少激起旅游者购买欲望的产品和项目。很多游客反映有购买欲望,但却没得可买。这就导致了自驾车旅游者的消费水平低且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4、动机分析

 自驾车旅游者出游在于寻找一个自由化、个人化的空间,休闲为主要的动机,同时结合观光旅游。一些颇有特色的专项旅游,比如探险、露营、摄影等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5、时间因素分析

自驾车旅游者一般会选择周末、小长假、黄金周或是带薪休假期间进行自驾游。其中,周末或是小长假期间比较火爆。大部分自驾车旅游者的时长在2―5天内,其次是1天,5天以上的比例较低。在出游频率上,接近一半的人会选择一年出游2―5次,其次选择比例较大的是5―10次和1―2次,每年参加10次以上自驾游的旅游者很少。

6、距离因素分析

由于受交通状况、出游时间、消费水平和汽车技术标准诸多因素影响,自驾车旅游者一般会选择单程里程数在500km以内的中短途距离的目的地。其中选择100―300km,路上花费2-2.5小时的占到了将近一半。选择500km-800KM的只占很少一部分,选择800KM以上者数量更少,随着公里数增加自驾游比例呈递减方式。

短途旅游者的一般选择:周末出游,时长一般在1―2天内,城市周边的郊区乡村是首选。短途旅游受收入限制最小,人群广泛。出游方式上一般会选择和朋友或是家人一起出游,基本上不会参加旅行社或是偶尔参加汽车俱乐部、车友会组织的活动。

中长途旅游者的一般选择:在小假日、黄金周或是带薪假日出游,也包括周末的过夜自驾游。时长一般在3―7天,外出多追求休闲、聚会和度假。中长途旅游者收入较高。在出游方式上以亲人朋友一起出游为主,但有的游客也会选择参加汽车俱乐部组织的活动。

长途旅游者的一般选择:长途自驾游多是跨区间进行,时间不太固定,时长一般在7天以上,一般是在一条线上游览多个景点,以度假、探险、疗养为主要目的。这一出游群体的月收入水平最高,基本在月薪在万元以上者。因为长途自驾游对技术和安全的要求较高,因此大多数旅游者不会单独前往,而是会跟随专业性较强的汽车俱乐部或是旅行社外出。旅游探险爱好者和自驾游爱好者除外。

另外,我们调查还发现当目的地距离达到一定程度后(大概500km),自驾游的实际出游距离符合距离衰减理论,即大多数游客选择在500公里之内旅行,超过500km后,随着距离的增加,出游人数递减。

7、偏好分析

(1)目的地选择

在目的地类型的选择上,与普通游客相似,大多数自驾车旅游者还是比较向往自然风光和风景名胜,而选择层次较高的文化游、探险游的比例较低。其中,本地游尤其本地周边游是自驾车游客比较喜爱的旅游产品。许多中心城市周边开办的休闲度假村、农家乐,举行的民俗活动采摘节、垂钓节、民俗节等,是自驾游客的首选之一。就旅游地的开发程度而言,大多数游客偏好于已开发并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地,仅有少数敢于尝试未被开发的旅游地。

(2)出游方式选择

自驾车旅游者在出游方式的选择上倾向于与好友结伴同行或是参加有组织的自驾车旅行活动。单车旅行的人很少,这主要是因为自驾车对旅游者的驾车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在我国一般的自驾车旅游者还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因此需要朋友或是组织成员一起出行,从而保证安全。

(3)信息获取方式

自驾车旅游者多为年轻人,他们学历高、收入水平高,其主要特征与上网人群类似。通过研究发现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为广播电台和电视。亲朋好友的推荐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8、自驾游出游方式选择上分析

在自驾车出游的形式选择上,自行安排自驾出行的比重略大于参加有组织的自驾游活动,其中自行安排出游的比例为52.53%(与朋友、同事等相约出游及自己家庭出游),参加有组织的自驾车出游活动的比例为44%(参加旅游社推出的自驾游旅行线路、参加汽车经销商或车友会组织的自驾游活动、自驾游俱乐部会员参加俱乐部活动、参加自驾游协会、相关机构、媒体等发起的自驾活动)。

9、自驾游问题调查分析

人们在自驾游出行时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将车辆安全、治安问题、交通安全列为首要关注的问题,这表明我国自驾游出行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还有待提高。

10、自驾游交通工具的选择方式上分析

在自驾出行的车辆选择上,私家车出行占绝大多数(70.38%),租车出行的约占一成(11.51%),向朋友借车及开单位的车分别为10.4%和1.35%。

11、自驾游出行选择上分析

在自驾游的出行选择上,自主选择决定路线的比例高达90.54%,通过旅游社、旅游咨询机构推荐及由协会或车友会发起等只占8.39%。

三、自驾游市场开发

自驾游形式出游的消费群体大多是都市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爬爬山、看看自然景观等一系列单调的活动。虽然生态环境依然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游客更渴望在旅游中体验新奇、刺激、时尚等现代休闲娱乐元素。因此,以休闲度假游为重点,挖掘休闲、养生、生态、文化等内涵的特色旅游产品,将成为自驾游的开发趋势。

1、旅游景区开发要保持原生态

 近年来自驾游的火爆发展,一方面给景区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客源和丰厚的利润,一方面也正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自驾车停靠所带来的地表植被破坏和自驾车行驶所带来的尾气污染,对于景区环境和文物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而自驾车旅游者最看重的就是能够缓解城市环境和工作压力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依托自然山水风貌的各类景区在开发和日常管理中一定要考虑到环境问题,努力保护好景区内的自然生态,营造一个让人回归自然又享受自然的舒适氛围。

  2、旅游景区开发要注重交通整体规划和基础设施硬件建设

  在中短途自驾车旅游中,大部分游客是自己开车带着家人或是朋友来旅游的,基本上属于自助游,这样自驾游就使更多的旅游者与景区直接接触,景区的服务直接摆在了旅游者的面前,接受着旅游者的考量。自驾车旅游者所需要的服务与原来的普通游客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对基础设施和服务的要求更高,而目前还很少有景区能达到这一要求:

无论是景区周围的大交通还是景区内的小交通,其交通标志系统大多不够完善,这会让游客感觉很难找,不方便。突出表现在方向导引符号、交通警示牌等标识物欠缺;景区导游信息和地图分布不广泛且未及时更新;景区附近的道路交通信息系统不够通畅,尤其是节假日,人群的大量聚集使得景区周围的交通常常会陷入瘫痪。

景区停车场、加油站以及车辆检修和维护点的缺少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大多数景区都存在着停车场紧张的问题,尤其是在节假日,这已成为阻碍自驾车旅游者重要因素之一。而加油站、车辆检修和维护部门在我国景区更是少见,一旦车辆出现问题,旅游者就会面临无处求救的局面,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因此,景区无论是在最初的开发还是后来的提升中要对交通进行科学规划,加大针对自驾游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良好的道路交通状况,规范清晰的交通标志牌,安全可靠的临时停车点,足够的停车场停车位,汽车应急维修服务等。同时采取积极的合作模式与能够提供诸如救援服务、景区汽车保养维修服务、自驾游保险服务以及汽车俱乐部横向开展合作,共同做好自驾游的基础服务工作。

3、旅游景区产品开发要逐渐休闲化、多样化。

虽然目前我国的自驾游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旅游者对知名度较高的自然观光景区兴趣较大。但不容忽视的是,休闲游以及各种专项特色游已呈现出上升的态势。但景区还没有专门针对此趋势设计的产品和项目,已有的产品体系还远远满足不了自驾车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因此,景区在开发产品时应注重对自驾车旅游者需求的调查研究,适应游客休闲度假的特点,向着休闲化、个性化、体验化的方向发展,开展各类康体、娱乐度假村,乡村民俗旅游以及修建农业观光生态园区等。

4、景区建设要针对自驾车旅游者完善信息系统

自驾车旅游者大部分属于自助旅游的范畴,对旅游信息的需求更为广泛和细致。气象信息,交通路况信息,安全、维修信息,餐饮,住宿和游览信息对自驾车旅游者来说都必不可少。但目前我国的景区景点都还无法提供如此完善的信息服务,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的加强与改善:

(1)为了便于自驾车旅游者做好行程计划安排,景区或是当地政府要根据自驾车旅游者的需求,为其设计最佳行车路线,编制集交通线路、旅游景点、食宿设施于一体的旅游交通图,或在自有景区官方网站上公示,自驾游图集上线路和公里数要标注清晰、准确;周围的加油站、高速公路出入口、汽车维修中心要用鲜明的标记标出,便于自驾车旅游者寻找;交通图上要包括一些常用的电话号码,比如汽车维修中心、汽车安全救援中心、酒店、加油站等。

(2)开通政府或景区旅游公共服务热线和投诉热线,结合新媒体在重要节日和周末时间实时发布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客流量、舒适度、天气状况和住宿情况预报。另外可以在机场、车站、饭店以及各主要景区、景点、交通要道等旅游者集散地,提供游人免费取阅的旅游资料或配置触摸式旅游信息查询设备。为旅游者提供完备、便捷的信息服务。

(3)针对游客出行方式,加强市场宣传和针对性服务。

自驾游已经成为旅游者的主要出行方式,所以对有车一族的宣传促销是十分必要的。针对游客大多愿意和家人、朋友一起出游的特点,应充分考虑到配置适合家庭氛围、朋友聚会的各种接待、娱乐设施。同时游客朋友之间的口碑宣传作用会变得比较重要,为游客提供满意服务将有助于游客返程后的正面宣传,从而带来更多潜在游客。旅游信息的传播渠道也很重要,比如景区开通官方网站或结合微营销做好景区自身的自驾游传播、与汽车俱乐部合作、车友会合作或在有车族比较集中的地方提供免费旅游宣传资料,在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旅游咨询点等,目的都是要减少游客搜集信息的成本,使信息主动暴露给游客并获取注意。自驾游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享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这一方面是由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决定的,即工业化带来了更多的有逃离工业环境需求的城市人口;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以及休假制度的改革推动的,这种推动是强大而持续的。

(4)当前,中国自驾车旅游市场快速升温,但很鲜明的自驾游基地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使得景区自驾游形象的塑造还没有。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系统的规划和自驾游基地标准,将自驾车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发展工程来抓,在全国旅游市场上抢占先机,引入资金打造自驾游基地产业和自驾游目的地新形象。从战略步骤上,要坚持“先近后远,先省内后省外,以点带面”的原则,逐步形成鲜明的自驾车目的地形象。

其次,开发的同时要展开积极全面的促销宣传,没有宣传就没有品牌,要制定具体的促销宣传计划,宣传的目的和形象要鲜明准确,力争在全国迅速提高知名度。我们相信,只要旅行社或景区全面了解自驾车旅游者的特征,以他们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设计产品和线路,自驾游将呈现出新一轮的更加火爆的发展趋势!

四、部分景区自驾游参考数据(收集于2010年十一期间数据)

1、峨眉山2010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呈现出了三大特点:一是自驾车旅游和自助游客人大量增加。仅9月29日至10月4日,进入景区的自驾车就达到了15000多台次,同比增长35.0%。自助游客人占到了总接待人数的70%以上。二是同城旅游者增多。黄金周期间,来自四川省内和重庆市的游客占到了70%.三是金顶观光得到普遍青睐,70%以上的游客都是直接上金顶拜金佛、观云海、看佛光、瞻金殿。

2、重庆市武隆县风景名胜区,全县十一期间共实现旅游接待49.85万人次,同比增加32.83%,实现旅游收入25093万元,同比增加37.23%,旅行社接待人数同比增加26.73%,自驾游游客比例占了游客总人数的70%以上,多项指数均刷新了武隆旅游的历史。

3、威海市刘公岛风景名胜区,2010年黄金周威海刘公岛码头停放的近2000辆自驾车一半以上为外省牌照,自驾游比例在十一期间占到了全部游客量的50%。

4、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十一黄金周期间自助和自驾旅游的客人急剧增加,占整个接待量的6成。自助和自驾旅游成为今年九寨沟国庆假日旅游的绝对主力。据景区统计,截止10月10日,黄金周前5天景区共接待游客8.5万余人次,自助、自驾游客就有5.6万余人,占了总接待量的66%。由于目前通往九寨沟的东、西环线,兰州-若尔盖-九寨沟线,和西安-汉中-广元-九寨沟线道路通畅,大量的游客都选择了自驾的方式来九寨沟。

5、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据景区统计十一长假期间,云台山共接待旅游自驾车23415辆,散客占到游客总量的51.2%,其中10月2日达到55.1%,10月5日达到77.7%。

6、贵州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据景区统计,黄果树景区“十一”黄金周前四天共接待游客21.157万人次,自驾车高达15000辆以上。黄果树首日接待人数、自驾游车辆和景区滑倒零投诉等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来自北京、湖南、浙江、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省的自驾车游客擦肩接踵在服务中心排队购票,掀起了黄果树景区“十一”黄金周的自驾旅游高峰。

7、陕西华山风景名胜区,整个十一黄金周期间华山景区每天的自驾游车辆达2000余辆,金丝峡每天达1200余辆,且外省车辆达50%以上,景区自驾游比例再创新高,达到50%以上。

8、八达岭长城,黄金周旅游方式呈现多元化,除常规随旅行社出行的游客以外,自驾游、自助游、自行车骑行等出游方式均较为普遍,旅游车辆较平时明显增多。

9、野三坡风景名胜区,2010年黄金周,据景区统计客源市场仍以短线游为主,除固有的周边客源城市平稳增长外,山东、辽宁及江浙等地客源大幅增长,京津冀自驾车数量突飞猛进。据不完全统计,“十一”期间,野三坡入、过境自驾车超过6万辆,成为景区最抢眼的风景之一。

10、大连金石滩风景名胜区,“十一”黄金周期间,省外自驾游明显上升,省内周边地区短线游,一日、二日自驾游大幅增长。10月4日至6日统计数据显示,每天到金石滩的自驾车接近3000辆,同比增幅达8—10个百分点。随着自驾车的增加,家庭型自驾游明显增加,成为“十一”黄金周旅游的主流。黄金周期间,家庭型自驾自助游约占金石滩总接待量的50%以上,同比增长11.3%。到发现王国的外地游客占了8成,不仅东北三省的游客量增加,其他省份如河南、河北、山东、浙江等地的游客比例也有所提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529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水钻产业发展分析与研究 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会

中国水钻产业发展分析与研究-----浙江赛奥水钻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天兵写在前面------2009年,当我第一次进入水钻行业时,对这个在中国“方兴未艾”的新鲜行业感到十分陌生。为了加强对这个行业的了解,我试图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资讯,但

中国移动宽带业务发展策略分析 中国电信宽带发展策略

中国移动宽带业务发展策略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电信业当前的全业务竞争态势和中国宽带业务市场的现状,对中国移动宽带业务的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文章重点分析了现行的互联网网间结算政策及对中国移动宽带业务发展可能造

2017户外广告趋势 中国户外广告产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近年来,我国户外广告产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户外媒体已经成为继电视、网络媒体之后的第三大广告媒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中国户外广告产业蕴含巨大的发展潜量和发展机遇。当前,中国户外广告产业

声明:《中国自驾游发展趋势分析转载 自驾游发展趋势》为网友心如深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