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国徽欣赏 世界上的国徽

zjhzjzc收集整理

国徽即代表国家的徽章、纹章,为国家象征之一,也是民族的象征。只有特定的国家重要文件才能盖上国徽大印,正式生效。国徽上通常有来自大自然的元素,如动植物,但也可能有其他事物,用以表现该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或意识形态。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徽,每个国家国徽都是其本国的象征和代表。在国际会议或国际体育中,经常用国徽来代表某个国家。

世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徽都属于盾徽。至今为止,最复杂的国徽可能是奥斯曼国徽。奥斯曼帝国的每一位苏丹都会有他自己的徽章,称作花押,并被当做国徽。在19世纪后期,产生了一个现代国徽(参照欧洲纹章设计)。最终设计于1882年4月17日被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通过。它包括两面旗帜:红底星月旗为奥斯曼王朝旗帜,绿底,上面有3个月亮的旗为哈里发之旗。在奥斯曼国徽中,有一些当今土耳其共和国国徽中的几何元素,例如中央的椭圆形和垂直放置的星和月。最简单的国徽是日本国徽。日本国国徽是一枚皇家徽记,在日本天皇及皇室使用的器具上经常出现这个徽记。由16瓣匀称花瓣组成的金黄色菊花,质朴 典雅,庄重大方,蕴蓄着东方传统文化精神。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联合国徽记。联合国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国际性的国家联合组织。联合国的正式徽记是一个从北极看上去的世界图,周围用一个橄榄枝圆环围绕着的图案。联合国徽帜的底色为浅蓝色,正中的图案是一个白色的联合国徽记。橄榄枝象征世界和平和安全,环绕着地球象征联合国的宗旨和维护团结。

截止到2014年6月,全球共有199个国家,其中亚洲48个,欧洲45个,非洲54个,北美洲24个,南美洲12个,大洋洲16个。下面是各国国徽图案及简要说明(均按国名首字的拼音顺序排列):

一、亚洲48个国家



1、阿富汗国徽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国徽呈圆形。两捆由绶带束扎的谷穗构成圆形, 中间为具伊斯兰宗教色彩的图案,下端为阿文写的阿富汗国名,上端为伊斯兰教的一句名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整个图案由两个柄交叉的阿拉伯弯刀环抱,为金黄色。该国徽启用于2005年。



2、阿联酋国徽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国徽启用于2008年3月22日,为一个绘有国旗图案的圆形,围以象征七个酋长国的五角星,置于一只隼的胸前。隼爪下的绶带书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原来的国徽启用于1973年,与新国徽的差别在于隼胸前的圆绘有阿拉伯三角帆船,外围以锁链。



3、阿曼国徽

阿曼苏丹国国徽是两把带刀鞘刻有花纹的阿拉伯弯刀、一把带剑鞘的阿曼短剑以及宝剑佩带,整体象征人民不惜以武力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也表示阿曼人民保卫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决心与力量。



4、阿塞拜疆国徽

阿塞拜疆国徽由国旗的蓝、红、绿三色组成的同心圆构成,中央是一枚八角星,熊熊燃烧的火焰跃然其上,象征自由独立之火在阿塞拜疆大地上点燃。下方饰有金黄的麦穗和翠绿的棉花树叶,象征丰富的自然资源。



5、巴基斯坦国徽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徽是以棉花、茶叶、小麦和黄麻等农作物象征立国之本。顶部的星和新月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以及光明和进步;底部饰带是用乌尔都文写着“信念、统一、戒律”。



6、巴勒斯坦国徽

巴勒斯坦国国徽取材类似其政府组织——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徽章,又类似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国徽图案。目前尚为非正式国徽。采用金黄色与黑色的萨拉丁鹰,表示了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象征胜利、勇敢、忠诚。其中心为一白边盾牌,上有竖挂的巴勒斯坦国旗的红、绿、白、黑四色,这些都是泛阿拉伯主义的代表颜色。鹰抓住弯匾,匾额上用巴勒斯坦国的官方语言阿拉伯语库法体书写通称国名:“巴勒斯坦”。



7、巴林国徽

巴林王国国徽中心是一枚绘有国旗图案的盾微,周围簇拥着红、白两色华美艳丽的装饰叶片。 国旗图案是巴林酋长的政治顾问查尔斯,贝尔格瑞夫设计的。国微顶端曾经绘有一顶象征王室权威的王冠,现已取消。



8、不丹国徽

不丹王国国徽以两条风格独特的金龙为主体。两条相向的巨龙前爪托着一束光明之火,巨龙周围雷电霹雳。巨龙环抱由红色霹雳组成的十字图案。位于喜马拉雅山谷地的不丹多雷电,崇拜神龙的不丹人认为雷电霹雳是神龙的啸声,来自苍穹,令人敬畏。国徽上的雷电霹雳图案同时还显示喇嘛教僧侣的权威。国徽外围是一条白色环带,顶部用藏文写着箴言“光荣的不丹是不可战胜的”。



9、朝鲜国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心图案是一座雄伟的大坝和一座发电站。连绵起伏的淡蓝色群山环抱着宁静的湖泊,蓝白色的湖水由水闸倾泻而下,形成壮观的瀑布,大坝下耸立着高压输电塔架。正上方红色五角星金光四射,迸发出力量的焰火。国徽上的水电站代表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两侧由红色饰带束起的金色稻穗则代表农业和农民,山峦和湖泊象征朝鲜的“三千里锦绣江山”。1992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修正了1972年版的朝鲜宪法,在宪法第169条添加了“革命的圣山白头山”字句,并将国徽中的山峰改为白头山的图案。



10、东帝汶国徽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国徽图案源自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旗帜,象征为取得独立而进行的不懈斗争。顶部是国名“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两颗白星之间的字母是“东帝汶人民防卫”的缩写;底部饰带上为葡萄牙文:“荣誉、祖国、人民”。



11、菲律宾国徽

菲律宾共和国国徽呈盾形,盾形的下面有一条飘带,上面写着“菲律宾共和国”。盾形国徽的图案代表菲律宾的三个历史时期,即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美国殖民统治时期和菲律宾共和国时期。国徽的上方和中部代表菲律宾共和国时期,底色都是白色,上方有三个金黄色的五角星,代表菲律宾群岛的三大区域——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中部是有八道金黄色辐射线的太阳,表示阳光普照全国。国徽的左下方代表美国殖民统治时期,蓝色的底面上绘有一只向左看的金黄色的美国秃头鹰,左爪握着橄榄枝,表示和平;右爪握着三支矛,表示随时准备战斗,以保卫和平。国徽的右下方代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红色的底面上绘有一只跃立的金黄色的狮子,这是采用当时西班牙王国国旗上的竞狮图形。



12、格鲁吉亚国徽

格鲁吉亚共和国国徽启用于2004年10月1日,仿照巴格拉特王朝徽号设计。格鲁吉亚国徽为盾形、红地,中绘有圣乔治屠龙之像,上有王冠,下有饰以耶路撒冷十字的饰带以格鲁吉亚语书予:“团结就是力量”,外由两只狮子扶持。(格鲁吉亚旧国徽,即1918~1921年和1991~2004年的国徽,二者是相同的。在一枚褐色的七角星内套着一个圆,圆面上一匹白色骏马飞奔在山峰之上,马上的骑士是英雄吉特里格奥尔基,他身穿铠甲,手持长矛和圆盾,白色披巾随风飘扬。骑士的上面有五枚小八角星,其间镶有太阳和月亮。其义指在太阳、月亮和八角星下,手持长矛和圆盾的民族英雄吉特里·格奥尔基骑着白马驰骋在山巅,象征国家主权和独立。)



13、哈萨克斯坦国徽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92年6月4日,为圆形,以蓝、金为主色。国徽突出表现哈萨克人传统的金色毛毡圆顶帐篷、饰带凌空飞扬的骏马,象征游牧生活;底部饰带上是哈萨克文国名“哈萨克斯坦”。



14、韩国国徽

大韩民国国徽(韩语:????? ??)最后修订于1948年,1950年正式起用。国徽为圆形,中央为一朵盛开着的五瓣木槿花。木槿花的底色白色象征着和平与纯洁,黄色象征着繁荣与昌盛。花朵的中央被一幅红蓝阴阳图代替,它不仅是韩国以至汉字文化圈的一个传统象征,更在此代表着国家行政与大自然规律的和谐。一条白色饰带环绕着无穷花,绶带上写着“大韩民国”(韩语:????)四字。此特点与朝鲜的国徽设计相同。



15、吉尔吉斯斯坦国徽

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92年6月2日,为圆形,以蓝、金为主色。中间上方为太阳在天山升起之景象,下为展翅的雄鹰。外围书有“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并以麦穗和棉花装饰。



16、柬埔寨国徽

柬埔寨王国国徽图案的中心是一把由托盘托举的王剑,象征一切权力归于国王,王权至高无上;左右两侧各由一头大象和狮子守护 共有五层的华盖,“五”这个数字在柬埔寨风俗中意为完美、吉祥。顶端两侧伸展向上的棕榈树叶象征胜利。国徽下方的饰带上用柬文书写着“柬埔寨王国之国王”。整个国徽象征柬埔寨王国在国王的领导下是一个统一、完整、团结和幸福的国家。该国徽启用于1993年。



17、卡塔尔国徽

卡塔尔国国徽中心是一个黄色圆徽。上面的两把阿拉伯弯刀,如一面铜墙铁壁,可以抵挡一切外来入侵, 捍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在弯刀庇护下,一艘阿拉伯白色帆船正乘风破浪,前进在波斯湾辽阔的蓝色水面上,它象征卡塔尔不断发展的海上贸易和渔业生产。帆船旁边的褐色土地上种植着两棵阿拉伯椰子树,代表卡塔尔丰富的自然资源。圆徽下面,围绕着绘有国旗图案的圆形饰带,上面用阿拉伯文写着“卡塔尔国”几个大字。卡塔尔国徽是1976年独立后制定的。



18、科威特国徽

科威特国国徽由一只昂首展翅翱翔长空的阿拉伯雄鹰以雄健的双翼托起。蓝天白云,海浪滚滚,一艘古老的海船正扬帆远航,象征濒临波斯湾的科威特具有悠久的航海通商的历史。国徽顶部用阿拉伯文写着国名“科威特国”。雄鹰胸前是一枚与国旗图案相同的盾徽。



19、老挝国徽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徽呈圆形,由两束稻穗环饰的圆面上有具象征意义的图案。大塔是著名古迹,它是老挝的象征;齿轮、拦河坝、森林、田野等分别象征工业、水力、林业;稻穗象征农业。两侧的饰带上写着“和平、独立、民主、统一、繁荣昌盛”,底部的饰带上写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该国徽启用于1991年。



20、黎巴嫩国徽

黎巴嫩共和国国徽的图案与国旗相同,红色象征自我牺牲精神,白色象征和平,雪松象征挺拔坚强,纯洁永存。盾徽基部的饰带上分别用阿拉伯文和法文书写着国名:“黎巴嫩共和国”。



21、马尔代夫国徽

马尔代夫共和国国徽由一弯新月、一颗五角星、两面国旗、一棵海椰子树和绶带构成。新月和五角星表示马尔代夫的国教为伊斯兰教,国旗象征国家的权力和尊严,海椰子树代表人民的生计。底端的绶带上写着马尔代夫的传统名称。



22、马来西亚国徽

马来西亚联邦国徽图案分别代表国家元首和联邦的l3个州。马来西亚国徽中间为盾形徽。盾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象征伊斯兰教和君主是至高无上的。顶端的新月与星象征伊斯兰教。星的十四芒象征马来西亚的十三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平等关系。盾牌上的五把马来短剑代表前马来属邦,即玻璃市、吉打、吉兰丹、登嘉楼及柔佛。红色、白色、黑色与黄色条纹代表前马来联邦,即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及彭亨。其中黑与白是彭亨州旗的颜色;红与黄是雪兰莪州旗的颜色;白、黄、黑是霹雳州旗的颜色;黄、黑、红是森美兰州旗的颜色。槟榔树及槟威大桥(红条纹左方)象征槟城。马六甲树(黄条纹右方)代表马六甲。沙巴州州徽(红条纹下方)代表沙巴而砂拉越州州徽的犀鸟(黄条纹下方)代表砂拉越。大红花(红色朱槿)为马来西亚国花,它也象征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国徽两侧的护盾兽——马来亚虎象征人民的勇敢与坚强。国徽下的彩带的左右分别以罗马字母和爪夷文写着马来语的国家格言:团结就是力量(Bersekutu Bertambah Mutu)。彩带的黄色为皇室颜色。



23、蒙古国徽

蒙古国国徽呈圆形。圆面为蓝色,中间是一匹飞奔的骏马,马中间的图案与国旗上的相同,马之下是一个法轮。圆周由褐色和金黄色的花纹装饰,下方饰以白色的荷花花瓣,顶端是三颗宝石。



24、孟加拉国徽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国徽以一朵由7片匀称花瓣组成的睡莲为中心图案。睡莲是孟加拉国国花,孟加拉国河网纵横,池塘密布,睡莲到处生长,深受人民喜爱。睡莲下面几条波浪线象征水路和港口,以及它们对于这个位于恒河河口、南临孟加拉湾的年轻国家的重要性。 两侧由稻穗组成的花环和顶端的一串三叶黄麻象征农业,表明孟加拉国是一个农业国。孟加拉国是世界上稻谷的主要产地之一,用于加工粗麻布的黄麻产量占世界的80%。黄麻叶两侧4颗排列整齐的五角星,预示着孟加拉国的未来,以及孟加拉国人民实现社会进步、经济腾飞的远大理想。



25、缅甸国徽

缅甸联邦共和国国徽中间为缅甸版图置于橄榄枝中间,国徽两侧的云纹状装饰带是幸福极乐的天国的标志。两头圣狮为守护兽, 象征保卫国家的坚强力量。两者之间为花卉状图案,顶端为一象征独立的五角星。下方是一条黄色绶带, 用缅文书写着“缅甸联邦共和国”。该国徽于2010年10月21日开始使用,由1974年版缅甸国徽的修改而来。



26、尼泊尔国徽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国徽大致呈圆形。国徽中部底图是世界第一高的珠穆朗玛峰,峰顶飘着尼泊尔国旗,峰底依次是丘陵和平原。浮在地貌底图之上的是白色尼泊尔地图和女性与男性握手图样。在整个图案的外围,左右两边环绕着尼泊尔国花杜鹃,花束下方有稻穗图案。底部基座是弧形的红绶带,上面用梵语写着“母亲与祖国重于上天”。



27、日本国徽

日本国国徽是一枚皇家徽记,在日本,由于法律并没有确立正式的国徽,因此习惯上,日本皇室(天皇家)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纹”,即菊花纹章被作为日本代表性的国家徽章而使用。(注:日本内阁所使用的代表徽章“五七梧桐花纹”,也常在国际场合及政府文件作为国家的徽章而使用,例如日本入境许可贴纸的底纹。日本护照的封面上使用的是“十六瓣一重表菊纹”,与菊花纹章相似,菊花的花瓣数虽一样,然而花的层数却少了一层,跟皇室的菊花纹章并不完全相同。)



28、塞浦路斯国徽

塞浦路斯共和国国徽是一枚金色盾形纹徽,盾面上一只衔着橄榄枝的白鸽,恰如和平天使从远方展翅飞来,下方是塞浦路斯独立的年分,象征和平从此降临。盾徽周围是由绿色橄榄枝组成的花环。国徽图案表达了塞浦路斯希腊族人和土耳其族人希望实现和平共处的共同心愿。



29、沙特阿拉伯国徽

沙特阿拉伯王国国徽中心是一棵椰枣树,椰枣树是生长在沙漠中的绿色植物,对居住在沙漠中的游牧民族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沙漠绿洲的标志;在沙漠中占国土面积大半的沙特阿拉伯人,把高大挺拔的椰枣树看作国家的象征。椰枣树的根部是两把交叉的阿拉伯金柄宝刀,体现人民捍卫国家独立和宗教信仰的坚定信念。



30、斯里兰卡国徽

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中心图案为持剑的狮子,外围以莲花,再围以盛于宝瓶中的稻穗。上为法轮,左下方为月,右下方为日。斯里兰卡国徽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金色的莲花环绕雄狮,一个象征正直的法轮高立于其上,表示佛力无边,永远护佑斯里兰卡。图案中心的赭红色代表斯里兰卡丰富的矿产资源。两束稻穗分悬神坛两边,象征斯里兰卡五谷丰登,自给自足。神坛左右有圆形的太阳和月亮,旋转永恒之光,预示斯里兰卡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该国徽启用于1972年成为共和国时,由1952年所采用的国徽修改而成(去除了王冠和书有“锡兰”国名的绶带)。



31、塔吉克斯坦国徽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国徽上有一头有翼的雄狮立于高山之巅回首眺望,身后是初升太阳映射出的万丈光芒,象征初生的塔吉克斯坦共 和国如日之升,在独立之路上昂首阔步。雄狮图案周围是由国旗红、白、蓝三色饰带系扎的麦穗。国徽顶端麦芒交汇处是国旗上的王冠和五角星图案。



32、泰国国徽

泰王国国徽是一个极富宗教神秘色彩的图腾图案。深红色的大鹏鸟,鸟背上蹲坐着那莱王,是泰国民间传说中鹰面人身的神灵,它头顶金色宝塔,裸露的颈部、手臂和手腕都戴着光彩夺目的金色饰品,两臂弯向头部,手指内侧,偏偏起舞,构成泰国民间舞蹈舞姿的典型造型,展现出浓郁的泰国民族特色。大鹏身披深红色双翼和尾巴,戴着金色的盔甲,两只利爪雄健有力,令人顿生虔诚和敬意。(注:泰国的国家和皇室标示叫做"Garuda"(伽楼罗,揭路荼),这是一个神话式的半人半鸟的形象,据传说是印度教主神之一毗瑟挐(Vishnu)的坐骑,用以装饰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的节杖和皇室旗帜。在泰国的许多政府机构部门都将揭路荼运用到他们的徽章上。此外,Garuda还象征着“受皇室任命、指派”的意思,对于那些获得杰出经济成就或在慈善事业显著的公司机构,此标志表示是受皇室正式批准的。但颁发这样的标志的情况是很少的,这将被视为一种崇高的荣誉。)

  

33、土耳其国徽

土耳其共和国国徽由一个有很多政府机构使用的标志所代替。土耳其没有官方的国徽。土耳其共和国成立时,共和国之父凯末尔沿用的一面旗帜作为国旗,并以一弯白色新月和一颗白色五角星为国徽图案。新月和星即是土耳其国家信仰的标志,又象征吉祥和幸福。新月抱星象征进步,表示全体土耳其人民的团结与独立。(注:右为土耳其外交部和使馆专用的国徽。)



34、土库曼斯坦国徽

土库曼斯坦国徽呈八角星,底色为绿色,中心由三个同心圆组成。外圆周上绘有七颗带绿叶的白色棉桃、两束金色的麦穗、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中间圆周上绘有五种地毯图案:代表五个民族;内圆面上是土库曼人为之自豪的阿哈尔捷金马。



35、文莱国徽

文莱达鲁萨兰国国徽中心图案为一轮上弯的新月,象征文莱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新月中心,一根棕桐树干伸展枝叶,与月牙尖连接起来象征和平。双翼上端一顶华盖和一面三角旗则代表苏丹至高无上的权威。新月中央的金色马来文字写着“永远在真主指引下”,表示了文莱人对真主的虔敬。两侧有两只支撑着的手臂,既表示占文莱人口多数的马来人向真主的祈求,又表示文莱臣民对苏丹的拥戴。国微底部一条红色饰带上书写着“和平之城——文莱”。



36、乌兹别克斯坦国徽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徽主要图案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吉祥鸟,背景是一轮红日从辽阔的乌兹别克斯坦大地上冉冉升起。左右分别饰以棉桃和麦穗束;顶端是一颗绘有五角星和新月的八角星。



37、新加坡国徽

新加坡共和国国徽是以国旗图案为基础设计的,中心是红色盾徽,一轮上弯的新月托着排列成圆环的白色五角星,它的含义与国旗相同。盾徽两侧各有一只猛兽,左侧金色的鱼尾狮代表“狮城”新加 坡,右侧带有黑色条纹的金虎表示马来亚,反映了新加坡原来与之的联系。国徽基部是金色的棕榈枝和一条用马来语写着“前进吧,新加坡”的蓝色饰带。



38、叙利亚国徽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国徽是一只昂首展翅的阿拉伯雄鹰,胸前一枚盾徽,绘着国旗的图案:红、白、黑三色竖条,中央两颗绿色五角星。国徽基部是两穗象征农业的稻谷。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庄严的国名:“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39、亚美尼亚国徽

亚美尼亚共和国国徽为一盾徽,由鹰和狮子护持。中间的小盾为诺亚方舟停于阿拉腊山山顶。代表亚美尼亚的自然风光。盾的其余部分为四个象限,周围的四组图案代表历史上的4个王国:左下角为双鹰回头对视,象征阿尔塔什斯王朝;左上角为背负十字架的狮子,象征巴格拉提德王朝;右上角为双头鹰,象征阿萨息斯王朝;右下角为爪持十字架的狮子,象征鲁本王朝。四个象限象征国家悠久的历史。盾下方是一条被利剑斩断的锁链,交叉着绿色树枝和箭头。还有麦穗、羽毛和绶带。该国徽启用于1992年4月19日,仿照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的国徽设计。



40、也门国徽

也门共和国国徽是一只头向左方、展翅欲飞的高贵圣洁的白色雄鹰。雄鹰是也门的国鸟,也是国家的精神之鸟。雄鹰胸前有一个盾徽,上面绘着雄伟的马里布水坝,这是也门人民引以自豪的建设成就。大坝上挺立也门盛产的咖啡树。雄鹰双翼下飘扬着两面呈弧形交叉的也门国旗,雄鹰爪下的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国名“也门共和国”。也门国徽启用于1990年。



41、伊拉克国徽

伊拉克共和国国徽大体框架形成于1965年,2008年进行了部分修改。国徽上的萨拉丁雄鹰是12世纪伊斯兰圣战中领导穆斯林抗击十字军东征的库尔德族领袖的纪念物。雄鹰昂首挺胸,舒展双翅,勇猛雄壮,英勇不屈,在阿拉伯世界中代表了崇高、勇敢和强悍,也像征人类历史上最早期文明之一的巴比伦文明。胸部有一枚国旗图案的盾徽,暗示着祖国永在伊拉克人心中。国徽基部绿色饰匾上用阿拉伯文写着国名:“伊拉克共和国”。



42、伊朗国徽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徽由四弯新月、一本《古兰经》和一把宝剑组成。四弯新月和上方的一卷经书巧妙地组合成阿拉伯文“安拉”(真主);新月像征宗教“伊斯兰教”;《古兰经》是伊朗伊斯兰教最权威的经典,位于国徽顶端,象征伊斯兰教义高于一切,是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四弯新月和正中的一把宝剑表示伊斯兰教五大信仰,以及伊朗人民坚定的信念和无比的力量。圆形图案又代表地球,表示真主“安拉”的伊斯兰思想遍及全球。伊朗的国旗、国徽把政治和宗教融于一炉,充分体现了宗教领袖霍梅尼的“政治是宗教合乎逻辑的延伸”的思想。



43、以色列国徽

以色列国国徽来自圣经中的七盏金灯台,在圣经中分别出自旧约《出埃及记》、《撒加利亚书》以及新约《启示录》。国徽上的造型取自《撒加利亚书》的描述(与出埃及记稍有不用,并不是一个而是七个,并且两边有橄榄树)。金灯台表征以色列是神在地上的见证。灯台两旁有橄榄枝,灯台上有金油留出到两枝橄榄枝,撒加利亚书中说是油的儿子,表征以色列圣殿重建时期的大祭司约书亚和省长所罗巴伯,分别据有祭司和君王这两种重要的职分。



44、印度国徽

印度共和国国徽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圆形台基上站立着三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雄狮下面中心处是具有古老印度教色彩的法轮;两边的守兽象征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以及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图案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有真理得胜”。(阿育王根据佛教的典章为他的臣民制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为了严明戒律,公诸世人并使之永久保留,阿育王下令把诏令戒律刻在全国各地带有狮头的石柱上。这些相背而立的威严的雄狮石柱记载了古代印度的强盛,成了印度的国宝。1950年1月26日,印度人民选择这些古老的雄狮图案作为国徽,以此来弘扬印度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45、印度尼西亚国徽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国徽是一只金色的昂首展翅的印度神鹰,象征印尼人民的光荣和胜利。8月17日是印尼独立日,神鹰尾部有八根羽毛表示8月,双翅上各有十七根羽毛表示17日,从而纪念8月17日这个值得印尼人民骄傲的日子。神鹰胸前有一枚盾微,盾面上有5幅图案:正中的金色五角星是伊斯兰教的象征,印尼大多数国民都信奉伊斯兰教;金色水牛头展现人民主权,绿色椿树坚实刚劲,如同民族主义在印尼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棉桃和稻穗织出一片繁荣昌盛,金链环紧紧相扣,象征国内各种族一律平等。一条黑色横线横贯盾徽,表示赤道穿过印尼领土。神鹰双爪下的白色饰带上用古印尼文书写着印尼格言“殊途同归”。



46、约旦国徽

约旦哈希姆王国国徽为斗篷式。斗篷顶端有一王冠,象征约旦是一个君主立宪国。斗篷内一只展翅的萨拉丁雄鹰站在一圆球上,象征伊斯兰教义传遍全球。鹰两侧为约旦国旗,国旗下有阿拉伯宝刀和弓箭,象征伊斯兰的胜利者。代表地球的圆球下面,是麦穗和棕榈枝,象征农业。底部的绶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祈祷真主赐给他幸福和帮助”。绶带下面是一枚复活勋章。



47、越南国徽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为圆形、红底。国徽的正上方是一个五角金星,红底下面是半个齿。五角金星代表越南共产党,四周是稻穗和金色齿轮,代表工人阶层及农民阶层。金色齿轮下方有越文“共和社会主义越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前身是越南民主共和国于1955年11月30日启用的国徽,齿轮下有越文“越南民主共和 ”。1976年越南统一,原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徽上黄色五角星和麦穗等形体和颜色部分有修改,文字被修改为“共和社会主义越南”。



48、中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图案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国徽蕴含的内容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到1949年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大场所,用天安门图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表现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红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和庄严。国徽图案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二、欧洲45个国家



49、阿尔巴尼亚国徽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国徽中心图案为一只守护国土的黑色双头鹰,外廓为镶金边的盾。鹰头上是一顶斯坎德培帽。上侧有象征丰收的金黄色麦穗组成的花环,表示阿尔巴尼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



50、爱尔兰国徽

爱尔兰共和国国徽为竖琴盾徽。天蓝色的盾面上绘有金黄色的竖琴。蓝色象征爱尔兰人蓝色的眼睛以及大海和天空,竖琴为爱尔兰人民喜爱的“天使之琴”,象征宁静、和平、博爱的颂歌,鼓舞着人民不屈不挠,奋勇向前。该国徽采用于1945年11月9日。(以竖琴为徽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最初的爱尔兰造币。在亨利八世时期,竖琴第一次出现在硬币上。从亨利八世到伊丽莎白一世,竖琴的前顶柱是十分朴素的。在詹姆士一世和查尔斯一世时期,硬币上则有一个动物头像。查尔斯二世时期,裸体女人第一次出现在硬币上。从那时起,直到1822年废除爱尔兰货币前,都沿用了这种硬币。 竖琴是一种中世纪的乐器。它被收用为爱尔兰自由州的州徽。而这把竖琴的原形是布赖恩·伯鲁竖琴,现被保存在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内。由于这把独特的竖琴被国家征用为国家象征,所以其他个体单位不得不将竖琴的设计作为它用。作为标志,竖琴在爱尔兰的应用不仅仅是国徽,而且在许多其它地方也会发现竖琴的形象。以下为各标志引用竖琴的时间:海军三角旗:1939年12月;总统标志旗:1945年2月12日;盾型纹章(国徽):1945年11月;舰队小旗:1947年7月。爱尔兰总统标志旗上的竖琴和传统国徽盾型纹章中的不一样。相比起来,国徽盾章上的竖琴更加华丽,并且向后斜放在演奏姿态上(琴弦与水平线垂直),宛如挺胸向前一般。而总统标志旗上的竖琴则更朴素,琴体呈前屈姿态,琴弦与垂直线呈一定角度。另外,盾章竖琴使用的是银色琴弦,而并非总统标志上竖琴的金色琴弦;总统标志旗上竖琴的琴弦为十二根,而盾章竖琴的琴弦更多一些。盾章的底色是较鲜明的蓝,而总统标志上的底色则是相对较暗的蓝,总统标志上竖琴装饰品的线条也用了同样的蓝色。)



51、爱沙尼亚国徽

爱沙尼亚共和国国徽是根据原爱沙尼亚省和首都塔林的徽章制定的,中心图案是金地上的三头蓝色雄狮。这些雄狮可以追溯到13世纪丹麦统治时期。国徽基部是翠绿的北欧橡树枝叶。爱沙尼亚的历史是一部反抗异族征服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史,爱沙尼亚民族饱经沧桑,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爱沙尼亚国徽就是爱沙尼亚历史和文化的鲜明写照。



52、安道尔国徽

安道尔公国国徽体现了它受法国和西班牙双重保护的地位,其中心图案是一枚分为四个部分的盾徽:左上角的白地上绘有一顶金色主教冠和一柄主教权杖,这是西班牙乌盖尔地方主教的标志。左下角的金地上有四道红色竖条,代表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它是安道尔风俗及语言的发源地;右下角的两头黄牛,是福伊克斯伯爵的继任人贝尔恩伯爵的纹徽;右上角的金地上有三道红色竖条,这是安道尔最初的保护人福伊克斯伯爵的纹徽。国徽底部写着安道尔人的箴言:“团结就是力量”。



53、奥地利国徽

奥地利共和国国徽的中心图案是一只姿态高贵的黑色奥地利雄鹰,以雄鹰作为奥地利国徽已有900年历史。在14世纪奥地利采用的是拜占庭式的双头鹰图案,雄鹰舒伸的双翅象征着要将国家的安全置于其羽翼之下。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后,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新政府决定采用德国腓特烈二世的独头雄鹰图案作为国徽。雄鹰头顶的三垛璧形金冠与双爪上的镰刀、锤子分别代表国民中的中产阶级、农民和工人。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象征主权的雄鹰图案被取消。1945年,随着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奥地利解放,独头鹰再次出现在国徽中,鹰爪上增添的挣断的锁链,是纪念奥地利摆脱德国统治,重获自由,同时在鹰的胸部还增添了奥地利国旗的盾形图案。



54、白俄罗斯国徽

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徽的正中心是白俄罗斯的版图,叠加在金色及呈放射状的太阳光之上。光束的源头是一个太阳图案,但它一半的部分被一个更大的地球图案遮掩。这个地球图案同样只有一半,入面以紫色和蓝色分别显示部分欧亚大陆及水域。国徽的左右两侧被衬托上鲜花的小麦秸秆包围,左方的鲜花是三叶草属植物;右方则是亚麻花。萦绕着两边小麦秸秆的是一道长长的彩带,彩带与白俄罗斯国旗一样以红、绿水平相间;彩带的正中部分另以白俄罗斯文写上“白俄罗斯共和国”的字样,字体呈金黄色。国徽顶头正上方是一颗红色五角星。国徽的内容不附带任何“官方”的象征意义。现今的国徽仅以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的样式为参考。两者主要的差异是,苏联时代的国徽包含一些好像是锤子与镰刀和纯红色丝带等代表共产主义的象征,这都是现时的国徽所没有的。(国徽上的彩带图案采用和白俄罗斯国旗一样的颜色,另外又有白俄罗斯版图、小麦穗和红色五角星等图案。白俄罗斯国徽有时被称为“白俄罗斯纹章”,不过由于国徽缺乏一些纹章学的元素,所以这是不正确的称谓。事实上,现时的国徽受到白俄罗斯的前身,即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徽影响,两者亦因而极之相似。除它之外,不少如马其顿共和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德涅斯特河地区等等现时采用的国徽或徽章,设计上都留有前苏联时代的影子。该国徽在1995年白俄罗斯全民公投通过后起用,取代了原有的柏康里亚徽号。)



55、保加利亚国徽

保加利亚共和国国徽是一只金狮直立在深红色背景的盾牌上,另两只金狮分立于盾牌两侧,盾牌上是一顶画有五个十字架的皇冠。雄狮象征主权,表现1876年反抗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斗争。盾徽上是类似十四世纪第二保加利亚王国君主的王冠;底部是橡树叶装饰;饰带上的文字为“团结就是力量”。





56、比利时国徽(上:较大版本;下:较小版本)

比利时王国国徽有较大版本及较小版本两个版本。较大版本国徽制定于1830年。由于布拉班公国曾经热诚支持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因此,比利时的国徽和国旗均保留了公国纹徽的黑、红、金三色的特征。国徽为斗篷式。国徽中心图案是一头站立在黑色盾徽上的雄狮的图样。这对狮子被称为“比利时狮”,是比利时的国家象征。其后为交叉的君王节杖,它象征皇室的威严和权力。盾徽周围是装饰华丽的首任国王利奥波德的勋章裢带环绕;两侧各有一只举着国旗的狮子,另外,在国徽中,有一件象征君主国体的红色上衣。在这件红色上衣的顶端,有一顶皇冠。饰环之下悬挂着一枚利奥波德(比利时第一代君主)勋章,后面有标志皇室权位与正义的金色节杖;上面饰有一顶华美的王冠。国徽顶端的9面旗帜分别代表比利时的9个省。(但其实有10个省)国徽基部的红色饰带用法语和弗拉芒语书写着民族格言:“团结就是力量”(法语:L'union fait la force,荷兰语:Eendracht maakt macht)。这个版本的国徽是在1837年5月17日开始使用。

比利时较小版本的国徽为比利时联邦政府使用。其中包含了一面黑色的盾牌,其上绘有一只黄色的狮子,手持布拉班特的武器,头戴一顶皇冠。在盾牌的下方是一面勋章,在勋章的缀带上写有比利时的国家格言“团结就是力量”。在盾牌的后方有两根交叉的权杖,一根的顶端是一只手,另一根的顶端就是一只狮子。



57、冰岛国徽

冰岛共和国国徽中心图案为绘有国旗图案的盾徽。盾徽上端有一只红舌金爪的白隼和一只白齿红舌金爪的龙,左侧是一头黑牛,右侧站着一位身披斗篷的白衣老人。隼、龙、牛和老人都是冰岛传说中保护冰岛四角的守护神。盾徽下端的石块代表冰岛多岩石的漫长海岸。该国徽采用于1944年。



58、波黑国徽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国徽图案与国旗相同。启用于1998年2月10日。国徽为蓝盾。一道白色的宽条斜贯盾面,上下各有三朵黄色百合花点缀盾面。黄色三角形代表组成国家的三个地区,也代表太阳,象征对和平的渴望; 蓝色和星星象征这个国家与欧洲、欧洲联盟以及欧洲议会的关系。



59、波兰国徽

波兰共和国国徽是一枚红色盾徽,上面绘有一只展翅翱翔的银鹰。国徽的颜色历史久远,可上溯到公元6世纪。当时波兰的一位部落酋长在西部的格涅兹诺山岩中发现一个鹰巢,被惊吓的银鹰迎着夕阳腾空飞翔而去。那舒展潇洒而又刚柔并济的雄姿使酋长大为赞赏,于是决定以迎着太阳展翅高飞的银鹰作为家族的族徽,并在格涅兹诺建起一座城堡。后来这座城堡逐渐发展,成为波兰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以及波兰历史上最早的首都。13世纪时,雄鹰徽记开始出现在波兰国王的玺章上。1947年波兰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新政府决定沿用12世纪以来就使用的银鹰徽标作为国徽,但去掉了鹰头上的王冠图案。1989年12月,波兰共和国宣布恢复国徽雄鹰头上的王冠,以此来弘扬波兰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



60、丹麦国徽

丹麦王国国徽的中心图案是一枚金黄色盾徽,盾面上绘有三头口吐红舌、头戴王冠的蓝色雄狮和九颗血色鸡心,它们象征丹麦古老的文德国的统治者的皇位。国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文德国是波拉勃斯拉夫人在易北河口与奥德河口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建立的早期封建国家。盾徽顶部华丽威严的王冠象征丹麦王国的国王。



61、德国国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徽以土黄色盾牌为背景,背景上是一只黑色的雄鹰,雄鹰的喙和两爪为红色。(千百年来,对德国人民来说,雄鹰始终被看作是一只圣洁的神鸟,人们相信它会给德国带来幸福、恩宠和力量。据考证,这一雄鹰图案的渊源可追溯到12世纪曾经统治过普鲁士、后成为德国王室的霍亨索伦家族。自古以来,德国人对雄鹰的崇敬都是虔诚而深沉的。早在古罗马时代,雄鹰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的上帝的象征,它保护着上帝的子孙和信徒不受侵害。上帝把自己比作雄鹰,谁相信它,谁就可以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不断获得新的生命活力。同时它又是太阳之鸟,它的锐眼能经受住太阳神的照射。在封建王朝时代,雄鹰是皇权的象征,帝王们希望以此使皇位永固。以雄鹰入图,早在九世纪就已经出现。据说,该图案是由法兰克国王查理一世的军队从罗马帝国传入德国的。联邦德国的国徽以雄鹰为图案。鹰作为德国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有着悠久的历史。正因如此,在国徽问题上,没有出现像国歌那样的重大意见分歧。人们并不反对用昔日共和国之雄鹰作为新联邦德国的象征。1871年该图案是德意志帝国的国徽图案,1919年也为魏玛共和国所采用。不过据说战后在寻找原版的模型时却很费了一番周折。由于战争,国徽图案的图纸全部被烧毁,为了使雄鹰保持原样,人们查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档案馆,最后才在一位昔日皇家艺术珍品收藏馆的普通职员手中买到了一份保存完好的模型。现在联邦德国的国徽就是以此为模型制成的。1950年联邦总统豪伊斯决定将鹰绘制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徽上.并在基本法中确定。)



62、俄罗斯国徽

俄罗斯联邦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代表首都莫斯科。骑士面向右侧,穿着银色盔甲,披着淡蓝色的披风,手里握着锋利的金色长矛刺向一只黑色的蛇状怪物。它是于1781年在“乔治十字勋章”里关于蛇魔的传说的基础上建立的。双头金鹰雄视东西两边,代表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三顶王冠象征着国家是统一的俄罗斯联邦;金球和权杖象征国家的统一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在中心的小盾牌上,勇士圣.乔治(俄罗斯的主保圣人)跨上白马,用长矛杀死了邪恶的毒蛇,象征俄罗斯民族不忘历史,继往开来,勇于同一切困难、敌人做斗争的精神。该国徽采用于1993年11月30日,原为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横跨欧亚两个大陆,它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1453年,曾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战死。他的两个弟弟,一个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到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为了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抵御土耳其人,便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亚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娅由此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了俄罗斯。索菲娅协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国家。1479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1882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将双头金鹰国徽的形式固定下来,直至1917年被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废除。1993年11月30日,这只象征俄罗斯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双头鹰又“飞”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二十世纪末,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了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63、法国国徽

法兰西共和国国徽有两个版本。传统上采用的是一枚黑、白两色的椭圆形纹徽。纹徽的中心图案是一支代表正义与权威的束棒,庄严地宣告法兰西共和国的自由、独立和主权。束棒两侧交叉着象征和平与胜利的橄榄和月桂枝叶,掩映着饰带上书写的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纹徽下悬挂着一枚光荣勋章,象征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光辉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绶带环饰。另一个版本是法国政府的标志:头像是玛丽安娜(法语:Marianne);上面的小写字是:自由;平等;博爱。下面的大写字是“法兰西共和国”。(注:长期以来,法国没有正式的国徽。根据1958年法国宪法,法国国徽暂定为法国的蓝、白、红三色国旗。而传统上则采用大革命时期的上述纹徽。传统上采用的徽号在1912年被采用于外交场合,并在1953年被用于呈交联合国。)(蓝白红三色旗、玛丽安娜、“自由、平等、博爱”、共和国:这些强有力的国家象征代表了政治意义上的法国和她的价值观(相应的,高卢雄鸡则代表了民族意义上的法国和她的历史、国土与文化)。1999年9月起,由左翼联盟(Gauche plurielle)组成的利昂内尔·若斯潘内阁在法国政府信息服务处(SIG)和各主要部门负责公共关系的官员的建议下,决定将以上这些形象整合成为一个全新的“标识”。作为各政府机关的统一形象标识,它会在相关的各种材料上出现,例如小册子、内部的和公开的出版物、宣传活动、信笺抬头、名片等等。中央政府率先带头开始使用这一新的形象标识,随后各部门(它们也可以同时使用自己原有的标识)、全国各大区及省份也相继效法。设计这一标识的首要目标是整合政府的公共关系。此外,推出这一标识也“为这个现在显得抽象、遥远、陈旧的政府提供了一个更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形象,使其显得更加具体实在,符合法国人民对于政府的较高期望”。这一结论是在1999年1月由法国民意调查机构索福瑞通过大量的访问和调查得出的。他们得到的数据表明,法国人对于共和国的基本价值高度认同,他们也希望有一个公平、高效的政府,作为自由、平等、博爱原则的倡导者和维护者。)



64、梵蒂冈国徽

梵蒂冈城国国徽是背衬红色的教皇保罗六世的皇徽。红色使人联想到它曾是天主教堂中最夺目的色彩。乔万尼·巴蒂斯塔·莫蒂尼于1963年被选为教皇,即教皇保罗六世。保罗六世的皇徽图案包括一顶罗马教皇的三重冠冕和两把交叉的金黄与银白色的钥匙。教皇的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世俗的皇冠结合产生的。罗马教皇自称是基督在世上的代表,教皇又是梵蒂冈的首脑,三重冠代表了 教皇的三种最高权力: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而那两把金黄色与银白色的钥匙,则是基督交给圣彼得的,象征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权力都交给他。同时还附有《马太福音》里的一段话:“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65、芬兰国徽

芬兰共和国国徽为盾形红底金狮纹徽。挺立的金狮头戴王冠,披着护甲的右前肢挥舞着一把银色宝剑,象征着要驱逐一切来犯之敌;金狮脚踩一把弯刀,表示对来自东方的敌人的蔑视;9朵白玫瑰花点缀在金狮周围,分别代表组成芬兰的9个省。(芬兰国徽于1560年在古斯塔夫一世的葬礼时被采用,同时也是芬兰共和国国徽和芬兰大公国国徽。1919年被确立。16世纪芬兰成为瑞典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时,约翰三世国王曾授予芬兰一枚盾形红底金狮纹徽。1919年,芬兰通过了自己的宪法并宣布成立独立的芬兰共和国。新成立的共和国重新确认原来的纹徽为国徽,但取消了原来图案中作为顶饰的公爵冠冕。)



66、荷兰国徽(拿骚王室王徽)

尼德兰王国国徽即奥兰治拿骚王室王徽,是在1815年根据皇室法令制定的。一顶红色貂皮华盖如开启的幕布,下部嵌有一条写着威廉亲王的法语誓言“坚持不懈”的蓝色饰带,两只跨立的金狮翘着尾巴,口吐红舌护着一面蓝色盾徽。盾徽顶部是威廉一世御玺上所用的王冠;后面中央绘有一只头戴王冠的金狮,右前肢挥舞着一把出鞘的利剑,左前肢挥动一束金色箭翎,它们象征着国王权力。蓝色盾面上布满金色的小长方块,这些小块来源于草地牧区的贵族对沃尔姆斯大主教的诉讼,为了庆祝胜诉和独立,贵族们便在纹徽上增加了这些长方形小块以象征自由。



67、黑山国徽

黑山共和国国徽为一头金色振翅的双头鹰,象征政教合一。胸前的盾上绘有一只迈步的狮子,是耶稣基督复活的象征。鹰头上有王冠,两爪持王球和权杖。国徽图案始于1481年。于南斯拉夫王国时期改用王国的国徽。二战后南斯拉夫联邦时期采用了苏联式的国徽,双头鹰被洛夫琴山所取代。南斯拉夫解体后,恢复了双头鹰徽。现在的国徽于2004年7月12日启用。



68、捷克国徽

捷克共和国国徽分为大小两种版本。大国徽是方形盾徽,小国徽为盾形。大国徽中心图案分为四个部分:左上和右下对角的图案相同,红地上一头白色双尾狮口吐金舌,前伸双爪,威风凛凛,这是捷克共和国的徽记;左下部黄地上一只头戴金冠、胸前有月牙状徽记的黑色雄鹰,舒展双翼,代表西里西亚,右上部蓝地上是一只与黑鹰形状相似的雄鹰,雄鹰身上呈红、白相间的方格状花纹,代表摩拉维亚。这枚盾徽形象地揭示了捷克历史的渊源。小国徽为盾形,盾面为红色,上有一头戴金冠、爪为金黄色、前爪腾起的双尾狮。



69、科索沃国徽

科索沃共和国国徽整体呈盾形,黄色镶边,背景色为蓝色,与国旗相同,蓝色背景镶嵌有六颗白星,代表着科索沃的民族多样性以及其对欧洲和欧盟的渴望。下方是金色的科索沃地图,表达了科索沃议会和政府希望北部米特罗维察和塞族飞地以北地区不会分裂。金黄色部分代表科索沃的领土,上方六颗白色星星象征国内的六个民族—阿尔巴尼亚族、塞尔维亚族、穆斯林族(即“波什尼亚克”)、戈兰尼族、罗姆族和土耳其族,六星并列象征科索沃为尊重“多元族群”的国家。



70、克罗地亚国徽

克罗地亚共和国国徽为盾徽。盾面由25个红、白相间的方格组成。盾徽上端有一个风格化的王冠,王冠由五个小盾组成。从左至右五个小盾上的图案分别为:一弯白色新月和一枚黄色六角星;蓝、红相间的条带;三个饰有王冠的黄色狮子头;红角红蹄的山羊;一只貂和一颗六角星。该国徽来自9世纪的克罗地亚古老王国的标志,五个小盾象征当时王国的五个地区,由左至右分别是克罗地亚王国、拉古萨共和国、达尔马提亚、伊斯特里亚、斯拉夫尼亚。



71、拉脱维亚国徽

拉脱维亚共和国国徽分为大、中、小三个样式。小国徽为盾徽:上方为太阳,十七道光芒代表十七个操拉脱维亚语的地区;左下角为狮子,表示西拉脱维亚;右下角为狮鹫,表示东部地区。盾上方有三颗五角星,象征了历史上的三个区。中国徽加上了橡树枝条。大国徽的树枝以国旗捆绑,左右以狮子和狮鹫守护着。



72、立陶宛国徽

立陶宛共和国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一位身着银装的骑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右手挥一把银剑,左手持蓝地镶金黄色双十字的盾牌。前苏联时期曾经使用的加盟共和国国徽。另有大国徽,盾外有独角兽和狮鹫守护,上有大公冠。下有三叉戟,并书以格言“让统一盛放”。



73、列支敦士登国徽

列支敦士登公国国徽为斗篷式。上端是一顶神圣罗马帝国的王冠。盾面上分6组图案:左上角戴头冠的鹰象征着萨克森;右上角是王冠的饰品,象征特罗泡公国;左下角红白颜色盾牌象征施伦堡男爵领地;右下角化装为人面的鹰象征猎人村公国;中心小盾由黄、红两色构成,它们是亲王旗的颜色;小盾下端的蓝地上绘有筒管乐器,象征列支敦士登王室。国徽记述了这个公国世代相传的历史进程。







74、卢森堡国徽(上:大国徽;中:中国徽;下:小国徽)

卢森堡大公国国徽分为大中小三种,小国徽中心图案为一盾徽,绘有白蓝相间的十条横条,中间为一只头戴金冠、呈忿怒状的红色狮子。上有大公冠冕。中国徽有两只狮子守护盾徽。大国徽为中国徽加上斗蓬,上方有大公冠,下饰勋章。在顶部有一金色王冠的金、红、白三色斗篷内,有一枚盾徽。盾面由白、蓝相间的平行条纹组成,其上绘有一只头戴王冠的直立着的红狮,红、白、蓝三色为国旗颜色。盾徽上方有一顶公爵金冠,两侧各有一只金狮,周围饰有绶带,下端悬垂着一枚奥康勋章。国徽图案象征卢森堡是一个大公国。



75、罗马尼亚国徽

罗马尼亚国徽是一枚盾徽,图案是一只头向左方、展翅的金色雄鹰,雄鹰口衔一个金色的东正数十字架,两爪各持一柄银色的利剑和权杖。雄鹰的胸前有一个小盾牌,后面分为5个部分,分别代表罗马尼亚历史上的5个组成部分:罗马尼亚公国、摩尔多瓦公 国、巴纳特及奥尔泰尼亚、特兰西瓦尼亚、马拉穆列什及克里沙纳和黑海地区。罗马尼亚国徽是主权、独立、统一和不可分割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的象征。



76、马尔他国徽

马耳他共和国国徽为盾徽,图案与国旗相同。上有五朵并带缓冲闸的璧形冠。左右分别饰以橄榄和棕榈枝条,下方的绶带书写着“马耳他共和国”。该国徽启用于1988年。



77、马其顿国徽

马其顿共和国国徽为圆形,中间绘有太阳自山和湖泊升起之象。周围饰以麦穗、罂粟和烟草和以当地刺绣图案为题材的绶带,2009年11月16日启用。



78、摩尔多瓦国徽

摩尔多瓦共和国国徽为一只鹰。鹰嘴叼着金色十字架,两爪握着橄榄枝和权杖。鹰胸前的盾面上红、下蓝,绘有一个黄色的公牛头。国旗颜色由蓝、黄、红三色组成。公牛头上端为一颗八角星,公牛头左右侧分别为一朵五瓣鲜花和一弯新月。



79、摩纳哥国徽

摩纳哥公国国徽中央是一枚由红、白菱形小块相间而成的盾徽,周围坠有珍珠镶嵌金色十字的圣查尔斯勋章绥带。后徽两侧分别站立着一位天主教僧侣,他们是居统治地位的格里马尔迪家族的传统标志;相传这个家族祖先曾经衣藏宝剑装扮成僧侣,夺取了一座城堡。国徽的背景是一顶耀眼华丽的罗马帝国王冠下敞开的红、白色貂皮帐篷,下端的白色饰带上写着格里马尔迪家族箴言:“天助我治”。



80、挪威国徽

挪威王国国徽呈盾形,它最初于13世纪出现在哈康国王祖先斯瓦莱国王的旗帜与徽章上。盾徽中雄狮前肢紧握战斧的图案是8世纪以来神圣国王的个人象征。银色战斧是挪威自由的保护者、捍卫者圣·奥拉夫的武器。金色雄狮头上的王冠造形简朴,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地区金属制作的特有风格。盾徽顶端的王冠,象征王族的威严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81、葡萄牙国徽

葡萄牙共和国国徽中心图案是金色的古老航行仪器浑天仪,它是葡萄牙航海家们全球探险和开拓新大陆的历史见证物。浑天仪上面嵌有一枚白边红底盾徽,盾徽中的7座金色城堡是为庆祝葡萄牙和卡斯蒂尔王族联姻而于1252年增添的。红色后面里的白色盾徽是国徽的核心,五枚小型蓝盾组成的“赎罪十字”镶嵌于其中,它们分别代表1139年在阿方索·亨瑞克斯领导下,在奥利盖战役中打败摩尔人的5位国王。每个蓝色小盾上都有5个白色圆斑,表示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的5处伤口,这是基督的殉难像,同时也暗示当年阿方索正是以耶稣的名义在圣灵的帮助下击败了摩尔人。圆斑的总数为25个,加上5枚蓝色盾徽而得30,这正是犹大出卖耶稣换取的银币的总数。国徽周围装饰着和平的标志橄榄枝,为葡萄牙人民心之所系。





82、瑞典国徽(上:大国徽;下:小国徽)

瑞典王国国徽分为大小两种。小国徽为瑞典政府使用。大国徽为王徽。小国徽称为三王冠,为蓝地的盾徽,上绘三面三垛的金冠,上有瑞典的王冠。大国徽为斗篷式,一面绘有国旗图案的盾徽配置在华美高贵的大帐篷里。图案带有不少中世纪时代的色彩。饰有王冠的蓝盾被黄十字一分为四:左上和右下部绘有三顶王冠;自1364年以来,瑞典王国就以此作为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至今仍保留的君主体制;右上和左下部绘有戴着王冠的金狮。它象征古老的福尔孔王朝。国徽图案中心镶嵌着一枚小国徽图案:红底银色宽带上托着一把金壶;一只金色雄鹰飞翔在星光灿烂的夜空中;蓝天下,一座银白色双塔城堡巍然矗立。它们分别代表了瓦萨王朝及其继承人伯纳道家族。盾徽两侧侍立着一头戴着金色王冠的雄狮,顶部的皇家冠冕由六翼天使勋章的链条环绕,链条上装饰着生动的天使形象。



83、瑞士国徽

瑞士联邦国徽是一枚绘有红地白十字国旗图案的盾徽,其意义与国旗一致。瑞士国旗的由来,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赏赐给施维茨州人们作为自由标记的旗帜。(1240年,施维茨州人民为反抗哈布斯堡皇族的专制统治,英勇地揭竿而起,并以此为战旗。在后来的岁月里,这面旗帜又曾多次被用于战场,它在硝烟战火中飘扬,鼓舞着人民的斗志。根据编年史记载:1339年,瑞士反对贵族联盟的起义者在进军时,决定以一面红地白十字旗作为军旗。这是因为起义者们认为民族的自由解放是一项神圣的事业,犹如神圣的十字一般,而以红色作底,象征着神在一片红光中降临,与人民站在一起。在随后的欧洲十字军东征时期,红地白十字旗就成为瑞士的象征。到了14世纪,瑞士一个农民联合会组织农民起义并取得胜利,也是以这面神赐的旗帜作为标志。1848年,瑞士根据新的联邦宪法,正式规定国旗呈正方形,红地白十字旗为瑞士国旗和国徽图案。)





84、塞尔维亚国徽(上:大国徽;下:小国徽)

塞尔维亚共和国国徽启用于2004年。分为大小两种。小国徽为红地的盾徽,中间小盾亦为红地,上绘白色十字,四个角落绘有水平向外的白色打火棒,置于一只双头鹰上。双头鹰是自拜占庭帝国时期即流传下来的南欧斯拉夫民族象征,鹰的胸部有一个被白色十字居中分割成四个区域的红色小盾徽,每一区域里又各有一个类似西里尔字母中的C的火器,代表S的发音,象征“唯有团结拯救塞尔维亚人”的国家格言。鹰爪两旁有金色百合花饰。盾上有一顶金色王冠,是过去塞尔维亚王国的象征。大国徽原来是塞尔维亚王国国徽,亦为奥布廉诺维奇王朝王徽,为小国徽覆以斗蓬和王冠。



85、圣马力诺国徽

圣马力诺共和国国徽被橡树和月桂树枝所环绕,中央是一颗蓝色心形纹徽。纹徽中间的3座白塔,称为三彼尼,它们代表着梯塔诺山 峰上的3座城堡。白塔上括有白色的鸵鸟羽毛,是亚平宁半岛的象征。白塔下的绿色山峰暗示着圣马力诺是建在山上的小国。国徽顶端绘有一顶金色的镶有珠宝的公爵王冠,表示圣马力诺曾是意大利马尔比诺公爵的保护地;国徽下端的白色饰带上有表示自由女神的文字“自由”,它使人想起意大利战争时期,逃亡到圣马力诺来寻求庇护的人们。



86、斯洛伐克国徽

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徽为盾徽。盾面为红色,周围镶有白边,盾面下部是三个蓝色的山峰图案,其上为白色的双十字标志。蓝色山峰代表斯洛伐克的最高峰——塔特拉山主峰,海拔2655米的格尔拉赫峰。双十字符号是信奉天主教的象征,表明了斯洛伐克人民的宗教信仰。



87、斯洛文尼亚国徽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国徽是一枚镶有红边的蓝色盾徽,盾面为蓝色,上部有三枚黄色的六角星,下边是白、蓝相间的波纹,中间为三座白色山峰,象征该国最高峰——海拔2864米的特里格拉夫峰。特里格拉夫山终年积雪,巍峨挺拔,雄伟壮观,历史上早已成为斯洛文尼亚国家的象征;每逢盛大的民族节日,斯洛文尼亚人总要登上白雪皑皑的特里格拉夫山顶,升起白、蓝、红三色旗,以示庆祝。山峰下两道蓝色波状条纹代表两条主要河——流萨瓦河和德拉瓦河。蓝色的天幕上,3颗象征独立、自由和光荣的黄色六角星熠熠发光,照耀着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锦绣前程。



88、乌克兰国徽

乌克兰共和国国徽是一枚蓝色的盾徽,上有一柄金色的三叉戟。在历史上,金色三叉戟是弗拉基米尔大公时代基辅国家的标志,象征乌克兰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如今这一国徽已成为乌克兰国家复兴及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标志。



89、西班牙国徽

西班牙王国国徽的中心图案是一枚由四部分组成的盾徽:红底金色城堡与白地红狮分别代表卡斯蒂利亚和莱昂王国,垂直的红、黄 条纹是阿拉贡王国的代表色,红地上的金色链网与纵横相交的十字代表纳瓦拉王国。盾徽底部绘有王国的标志:灰白底石榴部分,代表着格拉纳达王国——这是个伊斯兰教文化的酋长国,位于如今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两根海格立斯银柱威然屹立在盾徽两边,仿佛将国家的安全置于其护佑之中。海格立斯是罗马一位主神的儿子,传说力大无比,这银柱又称大力神柱;左柱顶上绘有一顶王冠,右柱顶上是帝国冠冕,它们分别代表守护西班牙海峡直布罗陀和莱昂岛的两根柱石。而当中盾牌上的大皇冠代表的是阿斯图里亚斯区,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地区。一条红色饰带绕过银柱,上面写着“海外还有大陆”;但在发现新大陆之前,饰带上却写着:“海外不再有大陆”。盾形中部红圈蓝地三朵百合花代表波旁王朝。



90、希腊国徽

希腊共和国国徽线条简朴流畅,充分体现了人民对基督的忠诚以及对和平的热爱,希腊国徽的图案是绿色橄榄枝环绕着一枚兰底白的十字盾徽,蓝白两色是代表希腊国家的色彩,象征着天水之间的这块净土,希腊人把橄榄视为和平与智慧的象征,传说橄榄是希腊人最崇拜的女神雅典娜所种植,而根据《圣经.旧约全书》记载,橄榄枝、鸽子是平安、友好和平的使者。



91、匈牙利国徽

匈牙利国徽由一面盾牌和一顶王冠组合而成,王冠在上,盾牌在下。国徽图形上的王冠为伊斯特万国王的王冠图案。王冠出现在国徽上已有600年历史。盾牌底色为红色,左侧为7条红色和银色长条相间的图案,右侧耸立着3座绿色的山峰,峰顶上为金色的花冠,花冠托举银色的"≠"字图案。以后逐步演变成国徽图案的一部分。盾牌上的三座山峰也出现于几百年前,据说最初不是山形,演变成绿色山峰是后来的事,条形图案则是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从西班牙管辖的地区传入的。(匈牙利的国徽也同这个国家一样屡经变化,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独立、解放,这些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曾在国徽上留下了自己的记号。 1848年革命中,为表示对封建王权的反抗,国徽盾牌上的王冠便被取消,但革命失败后,王冠又重新恢复。二次大战结束后,1949年的新国徽又一次取消了盾牌上的王冠。国徽盾牌上的王冠。国徽图案与国旗颜色相同的红、白、绿三色盾牌由金色的麦穗环绕,在两枝麦穗相接处,有一颗五角星,一条红色的缎带和一条红、白、绿色的缎带环绕其间。1990年百般,采用了西方议会民主制的匈牙利新国会作出决定:重新恢复历史上的国徽作为匈牙利共和国的新国徽。)



92、意大利国徽

意大利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48年5月5日,呈圆形。中心图案是一个白色带红边的五角星,象征意大利共和国;五角星背后是一个大齿轮,象征劳动者;齿轮周围由象征和平的橄榄和象征力量和尊严的橡树枝条环绕。底部的红色绶带上用意大利文写着“意大利共和国”。



93、英国国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徽即英王徽。中心图案为一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为红底上三只金狮,象征英格兰;右上角为金底上半站立的金狮,象征苏格兰;左下角为蓝底上金黄色竖琴,象征北爱尔兰。盾徽两侧各由一只头戴王冠、分别代表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狮子和独角兽守护。

三、非洲54个国家



94、阿尔及利亚国徽

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国徽是1976年制定的,以一只伸展的手掌为中心图案,两只鸽子站在拇指与小指上,衔来和平的橄榄枝,另外三只手指直插云霄,象征国家的三大革命:工业、土地和文化革命。一轮旭日从手中冉冉升起,照耀着美丽富饶的绿色大地,昭示着国家的独立,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手掌左侧立着厂房、井架和密林,分别代表工矿、石油和林业;右侧绘有象征农业生产的麦穗与绿色橄榄枝。国徽下端的红色新月与五角星将阿尔及利亚与伊斯兰教及阿拉伯世界维系在一起。



95、埃及国徽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国徽制定于1972年,其核心是一只昂然挺立注视西方的金黄色雄鹰,展示日益丰盈的文明;它的胸部镶嵌着一枚红、白、黑三色竖纹盾形徽章。雄鹰与盾牌标志着与穆罕默德相关的库里希部落。鹰爪下的黄色饰匾里,不朽的灵魂用阿拉伯文书写着国名:“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96、埃塞俄比亚国徽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国徽呈圆形。蓝色圆面上一颗放射光芒的金黄色五角星。蓝色象征和平;五角星代表多样与统一,光芒象征繁荣、昌盛。整体象征国家的希望和民族性,各宗教族群的平等和团结,和谐相处。



97、安哥拉国徽

安哥拉共和国国徽仿佛是今日安哥拉的指南:圆形徽面上鲜红的太阳跃出海平面,新生的共和国通体发光,照亮了前程与未来;国徽左侧有玉米、咖啡和棉花枝叶组成的半弧形,它们是国家农业生产的缩影;右侧是象征工人和工业生产的半圈齿轮,工农结合,民族团结。太阳下方,在枝叶与齿轮交叉处,有一本打开的书,暗示着文化教育事业是未来发展与兴旺之本。国徽底部的黄色饰带上有葡萄牙文书写的“安哥拉人民共和国”字样。



98、贝宁国徽

贝宁共和国国徽是一枚盾徽,中心图案被红色十字分成四个部分:左上角金色的古代城堡,昭示古代贝宁灿烂的文明;左下角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油棕,贝宁是有名的“油棕之国”,绿色资源极其丰富;右上角的五角星图案象征非洲人民的正义事业;右下角一艘古老的帆船正在蓝色的海面上破浪前进,勾起人们对贝宁悠久的航海史的怀想。盾徽上方两只涌出金色玉米的羊角,象征贝宁用之不竭的宝藏和财富,两侧吐出红舌的红斑金豹,展示贝宁人民威武不屈的性格。盾徽下端白色饰带上用法语书写着格言:“博爱、正义、劳动”。国徽启用于1990年。



99、博茨瓦那国徽

博茨瓦纳共和国国徽中间为盾徽,呈“品”字形的3个齿轮,代表各个部族之间的合作与工业;其下淡蓝色的波纹,颤动着天空与水流;再其下以牛头标志出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盾牌左右各有一匹斑马,代表当地部族,黑白相间的线条与国旗中的意义相同。斑马手中的高粱,使博茨瓦纳农业国的特色再次得到体现;白色象牙则形象地表明国家另一个重要经济来源。盾徽下端白色饰带里写有当地欢呼语“普拉”——雨。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还被人们用作问候语。是啊,在这干旱的非洲大陆上,有了雨水,便有了天与地的结合,有了播种与收获,有了财富,才有了生命之露大济苍生。



100、布基纳法索国徽

布基纳法索国徽的现行版本启用于1997年,仿照上沃尔特共和国国徽设计。国徽为盾徽,绘有国旗图案。盾后有两枝交叉的矛,两侧有两只白马守护。上方绶带书以国名。下方绶带书以国家格言“统一、进步、正义”,两侧绘有玉米,上方绘有书本。



101、布隆迪国徽

布隆迪共和国国徽中央的红色盾徽象征人民为争取独立而经受的苦难,他们要让历史启迪未来——自由独立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盾徽上的金色狮头是国家主权的标志,盾徽后面3支交叉的长矛代表三大黑人部族。底部的白色饰带上书写着布隆迪人民以手、以心、以生命立下的誓言:“团结、工作、进步”。他们希望自己深爱的祖国在统一的光环照耀下,永远处于和平、欢乐和繁荣之中。



102、赤道几内亚国徽

赤道几内亚共和国国徽的主要图案是赤道几内亚人民喜爱而且敬仰的“上帝之树”——红树。这种树在赤道几内亚境内的热带森林中极为常见,它有盘结伸延的树根,它的褐色树干粗壮高大,直插云霄,它繁茂的枝叶庇护着一代又一代人民。国徽中的这棵树不仅表现了国家的木材生产及加工,同时预示着新兴的共和国定将坚实、自由、独立地屹立在这片大地上。红树上端的6颗金黄色六角星,代表共和国的6个组成部分:大陆上的木尼河区以及前西属岛屿——比奥科岛、安诺本岛、科里斯岛和大小埃洛贝岛。国徽下部的褐色饰带上用西班牙文书写着格言“团结、和平、正义”。



103、多哥国徽

多哥共和国国徽是绿色盾徽,中心图案是一枚椭圆形白色纹徽,上面绘有一面刻有多哥共和国国名缩写字样“RT”的勋章。两面飞扬的国旗插在勋章上,爱国主义精神由此传播开来。两只站立的红色雄狮是坚定、勇敢的化身,其手中的弓箭,体现了多哥人民坚决捍卫祖国利益、抵抗外族入侵的决心。国旗图案上方飘着一条白色饰带,上面铭刻着多哥人的誓言:“勤劳、自由、祖国”。



104、厄立特里亚国徽

厄立特里亚国国徽正中是一头厄立特里亚独有的单峰骆驼,它昂首站立于广袤而丰饶的大地上,单峰骆驼宛如厄立特里亚的象征。两侧饰以象征和平的橄榄枝,下端饰带上用提格雷语、英语和阿拉伯语书写着国名“厄立特里亚国”。



105、佛得角国徽

佛得角共和国国徽呈圆形,上有铅锤,象征正义。圆形中间为一象征平等的等边三角形,绘有象征自由的火炬。三角形外书有国名。圆形图案下方的三条线象征海洋,外有十颗五角星,表示了组成岛国的十个岛屿。下为象征民族独立斗争中取得的胜利和干旱期间作为人民精神支柱的信念的棕榈枝条。底部为象征友情和互相支持的链环。国徽启用于1992年。



106、冈比亚国徽

冈比亚共和国国徽中的棕榈树,以及交叉的两把当地部落惯用的斧与锄的图案,充分体现出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两只非洲大草原的金色雄狮守护着国徽中央的蓝盾,它们连同盾徽上青铜色的骑士头盔,是勇敢、崇高的标志。国徽下部的白色饰带上写着英文“进步、和平、繁荣”字样,这是冈比亚人民为祖国和平与自由、大众的幸福生活而披肝沥胆,昭示于天下的誓言。



107、刚果(金)国徽

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徽启用于2006年2月18日,饰带以法语书写国家格言“正义、和平、劳动”。正中是一只猎豹的脑袋,代表总统的权威;两旁是一根象牙,代表该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一只梭标代表公共机构用以保护国家利益和共和国价值观的武器;下面是一个石质基座,代表坚实的民族团结。



108、刚果(布)国徽

刚果共和国国徽绘有一只呈忿怒状、右爪持火炬的红色绿爪绿舌狮子,中有绿色波浪纹。上有一顶书有国名的王冠。盾徽由两只象守护。饰带以法语书上国家格言“正义、劳动、进步”。



109、吉布提国徽

吉布提共和国国徽中心图案由五角星、矛、刀、盾等构成。一双黑人的巨手各握一把利刀,两把刀之间是一个圆形的盾,盾后有一支长矛,矛上端是一颗象征独立自由的红色五角星。图案以绿色橄榄枝环饰。整个图案象征吉布提人民时刻准备着捍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也表达了该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110、几内亚国徽

几内亚共和国国徽中央的黄色后面上交叉着一把剑和一杆枪,发出了人民用武力保卫国家独立和自由的钢铁誓言;一束稻穗与兵器交织着战争与和平,稻谷是几内亚最主要的农产品,它颗粒饱满,象征着生活的殷实。盾徽下端绘有与国旗色彩一致的红、黄、绿色块,几内亚的儿女们坚信这三种颜色分别代表“勤劳、正义、团结”,这正是国徽底部饰带上的箴言。几内亚的国徽充满着独立的尊严和自由的骄傲。国徽顶部一只飞翔的白鸽将和平友爱撤遍人间大地。



111、几内亚比绍国徽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国徽是由红、黄、绿、黑四色组成的圆形,国徽制定于1973年。国徽上端的黑色五角星是独立运动的标志,恰似又一个新兴国家从非洲大地冉冉升起;下端的金黄色贝壳暗示几内亚比绍濒临大西洋,由众多岛屿组成,同时也表明海洋渔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贝壳两侧的绿色油棕叶苍翠而阔大,是该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上端穿过油棕叶的红色饰带上写着葡萄牙文的“团结、战斗、进步”字样。几内亚比绍人把自己看作是国家这棵大树上的枝叶,并坚信大树的灵魂是不朽的。



112、加纳国徽

加纳共和国国徽的中心图案是一枚蓝色盾徽,绿色圣乔治十字架将后面一分为四,十字中心的金黄色雄狮,体现了加纳与英联邦的关系。十字架上半部分,交叉的短杖与宝剑及巍然屹立的城堡,象征加纳王国古老的历史和神圣主权;十字的下半部分绘有国家主要的农作物可可树,以及矿产资源——黄金。盾徽顶端的黑色金边五角星,代表独立自由的非洲民族;盾徽两侧展翅欲飞的雄鹰,表达了人民勇敢捍卫国家利益的信念。盾徽下端的金色饰带上,铭刻着加纳人民心中最神圣的使命——“自由与正义”。



113、加蓬国徽

加蓬共和国国徽制定于1963年,它体现了瑞士纹徽专家路易斯·米勒曼独具匠心的设计思想:顶部的奥克美树伸展茂密的枝叶保卫盾徽,而这枚盾徽里一艘鼓满风帆的黑色船只,迎着金色的朝阳,正邀游在蓝色的大西洋上,船尾的国旗在风中飘扬,加蓬人民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随风传播到远方。这幅图案形象地反映了加蓬海上贸易的勃勃生机。帆船上端的3个金黄色圆球,象征国家丰富的矿产资源;盾徽两侧侍立的黑豹,象征英武骡悍的加蓬勇士。奥克美树下的白色饰带上,书写着拉丁文“团结使我们进步”字样;盾徽下方的蓝色饰带上,铭刻着加蓬格言:“团结、勤劳、正义”。



114、津巴布韦国徽

津巴布韦共和国国徽的主要图案是石头城。津巴布韦在绍纳语中是“石头城”的意思。津巴布韦人民把古老王国的标志、国家历史遗产的象征——石头城图案也融入国徽的设计中。在银白色石头城周围有辽阔丰美的草场;城堡上面蓝白相间的波浪条纹象征给津巴布韦带来生机、希望、繁荣的河流。在中央的盾徽上端,黄、绿相间的花环,分别代表矿业和农业;锄头与步枪的结合,便是军民的结合。盾徽两侧各有一头非洲羚羊,黑色斑纹代表津匹布韦各个民族。盾微底部的大地上,结满了麦穗、棉花、玉米,一片乐融融的丰收景象,讴歌世世代代的生存环境。国徽底部的白色饰带上写着津巴布韦格言:“团结、自由、工作”。



115、喀麦隆国徽

喀麦隆共和国国徽中央的红色金字塔是喀麦隆火山的标志,红底里面还绘有喀麦隆地图和代表国家统一与平等的宝剑和天平。盾徽后面两把交叉的金色束棒,象征权威与不可侵犯。盾面上两颗星星分别表示原英属南部、法属东部喀麦隆。国徽上下各飘过一条黄色饰带,分别书写着“喀麦隆共和国 1960年1月1日”、“和平、勤劳、祖国”。



116、科摩罗国徽

科摩罗联盟国徽呈圆形。圆面中央是八面扇形图案,周围由文字构成圆环。上半圆用法文、下半圆用阿拉伯语写着“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文字由绿色月桂枝叶环绕,下端用法文写着“团结、正义、进步”。八面扇形图案上绘有一弯新月,新月上有四颗五角星,代表构成科摩罗的四个岛。星月象征科摩罗信奉伊斯兰教。



117、科特迪瓦国徽

科特迪瓦共和国国徽制定于1960年,中心图案是绿色后面上的一具白色象头,科特迪瓦原国名“象牙海岸”就来源于此。大象曾是领导人民争取独立的象牙海岸民主党的党徽标志。盾面上的葱翠绿意象征茂密的热带雨林和无边的大草原。盾徽两侧绘有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油棕树,上端旭日东升,预示着科特迪瓦的复兴和发展,并将拥有一个阳光般灿烂辉煌的明天。盾徽下端的饰带上书写着法文国名“科特迪瓦共和国”。



118、肯尼亚国徽

肯尼亚共和国国徽以一枚与国旗色彩一致的梭形盾徽为中心,两侧各有一只金狮,一肢持长矛,一肢扶盾徽。后面中央持有斧头的白色公鸡,是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的徽记。根据当地传统,公鸡象征新的生活。两只雄狮体现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也暗示肯尼亚与英国的联系。双狮足下是非洲第二大山----肯尼亚火山,它踩着肥沃土地,结满咖啡、柑桔、剑麻茶、玉米和菠萝,到处是果实和芬芳,这是肯尼亚人民生活安宁、国家兴旺的缩影。国徽下方的咖啡色饰带上写有斯瓦希里语的“共处”字样,表达出肯尼亚人民对和平、友爱、自由和平等相处的愿望。该国徽1963年制定。



119、莱索托国徽

莱索托王国国徽启用于1968年10月4日,2006年进行了修改。国徽的中心图案是一枚当地勇士的褐色盾徽,后面上方绘有一束用驼乌羽毛制成的皇家饰物,以及巴苏驼兰人投掷的长矛和班图人惯用的圆头棒槌。盾徽下面的塔巴波苏山上埋葬着19世纪的莫索修国王一世。山下崎呕不平的土地,是国家地貌的典型代表。两匹褐色骏马侍立在盾徽两侧,它们是力量的化身。国徽底部的饰带上用塞苏陀语写着莱索托人的希望:“和平、雨露、丰饶”。



120、利比里亚国徽

利比里亚共和国国徽的基本图案是一枚被天蓝、海蓝、草绿三色分割的椭圆形纹徽。淡蓝的大西洋海面上,一艘鼓满风帆的海船满载获得自由的黑奴回到祖先的土地。半轮旭日浮出海面,天空垂落巨大的金幔,预示着这个新兴国家前途无量。从蔚蓝色深处飞来一只衔着和平文书的鸽子,把福音传向大地。绿色国土生长一棵高大的椰树,代表西撒哈拉热带雨林。树下的农具表明农业是利比里亚的基础。盾徽上、下各有一条饰带,分别写着“我们因热爱自由而来到这里”及“利比里亚共和国”字样。



121、利比亚国徽

利比亚国徽是2011年2月27日临时采用的利比亚国家过度委员会的会徽。2011年09月20日联合国大楼外,利比亚过渡当局使用的红、黑、绿三色旗,已经取代了卡扎菲时代的国旗。“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的国名被简单的“利比亚”所代替。新国徽具体解释如下:黑色代表昔兰尼加地区,红色代表费赞地区,亦象征人民的鲜血;而绿色代表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和伊斯兰教,亦是繁荣的象征。波浪条纹象征海洋。周围环绕着的是其名称的阿拉伯文和英文。(注:由于利比亚战争已经结束,所以利比亚国徽指2011年利比亚革命中反对派组建的临时政府利比亚国家过度委员会领导的新利比亚的国徽。原先旧政权统治的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国徽已不复存在。此前老国徽雄鹰胸前的绿色盾牌象征人们心中的伊斯兰教在渴望和自卫中长存。国徽下端的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阿拉伯共和国联邦”。1977年和1985年,利比亚虽然两度更改国名,但国徽饰带上的国名却未作改动。)



122、卢旺达国徽

卢旺达共和国国徽启用于2001年,国徽图案由高粱穗、咖啡枝、草编篮子,盾牌、齿轮和打结的飘带等组成,寓意繁荣、爱国、科技和团结等。国徽上标有用卢旺达语写的格言:“团结、劳动、爱国”。最外围为绿色的平结,象征团结。



123、马达加斯加国徽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国徽呈现—派团结、丰收、生机勃勃的景象,它仿佛是—支高亢的进行曲正引导人民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圆形国徽以一枚从海面冉冉升起的太阳为核心,预示国家的前途辉煌灿烂。国徽底部的齿轮代表工业;中央的长枪、铁铲和钢笔则分别是士兵、体力及脑力劳动者的标志,它们同时表示,要用武力保卫国家主权,用辛勤劳动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圆徽四周,用主要农业物产----稻穗和咖啡组成的圆形宽边,有一种可触摸的温暖的光芒;宽边上端绘有红色五角星,五个角分别代表农民、劳动者、士兵、青年和妇女,人民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被庄严的气氛所笼罩。宽边下面,用当地文字写着马达加斯加的座右铭:“祖国、革命、自由”。



124、马拉维国徽

马拉维共和国国徽中的太阳象征希望与自由;黑色象征黑皮肤的非洲人民;红色象征为争取自由而 抛洒的热血;绿色象征绿意盎然的国土。金狮象征是英联邦成员国;蓝、白相间的波纹象征马拉维湖;太阳象征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狮、豹、鹰等当地主要动物象征人民的勇敢精神;底部跨过马拉维的兰杰山山腰的饰带上是英文“团结和自由”。



125、马里国徽

马里共和国国徽呈圆形。圆面为蓝色,中间是马里著名建筑杰内大清真寺,其上为一只展翅的和平鸽,下方是光芒四射的太阳和两张引箭待发的弓。圆周上方为法文写的“马里共和国”;下方用法文写着格言“一个民族、一个目标、一个信念”。



126、毛里求斯国徽

毛里求斯共和国国徽制定于1906年,国徽中心是一枚一分为四的盾牌:左上角绘有一艘航行在印度洋上的金色帆船,显示日益通达繁荣的海上贸易,同时也提醒人民牢记血写的历史----殖民者们正是飘洋过海,乘船而来;3棵棕桐树矗立在右上角的热带土地上,代表国家的植物资源和自然条件;五角星和红钥匙形象地解释了盾徽底部饰带上的文字“印度洋上的明星和钥匙”,可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盾徽两侧绘有该国主要的农产品甘蔗以及主要动物野鹿和绝迹多年的渡渡鸟,给闪烁的海面添上一抹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127、毛里塔尼亚国徽

毛里塔尼亚共和国国徽包含国旗的图案与色彩,它们述说着与国旗相同的寓意。绿色是穆斯林喜爱的颜色,新月和五角星为穆斯林国家的标志,象征繁荣和希望。国徽上的棕桐树和稻谷,以挺拔而坚实的姿态代表沙漠绿洲的主要植物和粮食。分别用阿拉伯文、法文书写的“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字样围绕在国徽四周。



128、摩洛哥国徽

摩洛哥王国国徽曾经是王徽,上面一轮光芒四射的金色太阳正普照白雪覆盖的阿特拉斯山,天空、国王和御座的意义包涵其中。山前的红土代表沙漠及火焰般灼热的烈日。盾徽两侧各绘有一只向着徽顶王冠攀登的雄狮,勇猛而威严。在国徽基部的金色饰带上,用阿拉伯文书写着《古兰经》中的一句教诲:“如果你们相助真主,他就相助你们”。



129、莫桑比克国徽

莫桑比克共和国国徽是在圆形的国徽中,绘有一幅莫桑比克地图,地图上面的金地中绘有一幅壮观的日出景象,新生的共和国正如旭日初升,它壮丽辉煌的前途将赢来世界其他民族的瞩目。地图下面蓝色的波纹轻轻荡漾,那是莫桑比克海峡在静静地呼吸。国徽上还绘有与国旗中意义相同的锄头、步枪、书本和五角星。边缘弧形的齿轮代表国家工业,环绕齿轮的甘蔗和玉米枝叶象征主要的农产品。国徽底部的红色饰带上写着国名全称:“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



130、纳米比亚国徽

纳米比亚共和国国徽是在中央上绘有一面国旗图案的盾微,盾微底部的黄色代表辽阔的纳米布沙漠;沙漠下面嵌有一条白色饰带,上面刻着国家的宪法原则:“团结、自由、公正”。盾徽上方展翅的鱼鹰代表水资源,鹰爪下绘有国家主要的矿产资源钻石;两侧分别立着两只纳米比亚特有的非洲直角羚羊,是丰富的自然资源的缩影。



131、南非国徽

南非共和国国徽启用于2000年4月27日。太阳象征光明的前程;展翅的鹭鹰是上帝的代表,象征防卫的力量;万花筒般的图案象征美丽的国土、非洲的复兴以及力量的集合;取代鹭鹰双脚平放的长矛与圆头棒象征和平以及国防和主权;鼓状的盾徽象征富足和防卫精神;盾上取自闻名的石刻艺术的人物图案象征团结;麦穗象征富饶、成长、发展的潜力、人民的温饱以及农业特征;象牙象征智慧、力量、温和与永恒;两侧象牙之间的文字是“多元民族团结”。



132、南苏丹国徽

南苏丹共和国国徽是在2011年南苏丹独立以后所采用。中央为一只非洲鱼鹰。饰带以英文书有“南苏丹共和国”和国家格言“正义,自由,繁荣”。



133、尼日尔国徽

尼日尔共和国国徽中央的绿色盾徽闪耀着太阳的光辉,尼日尔河两岸人民沉浸在它的光芒里,意气飞扬,向未来进发。后面左上角交叉的剑和矛,是当地撒哈拉游牧民族的标志,也是对历史上古老的尼日尔王国的纪念;右上角的玉米是尼日尔主要的粮食作物,代表人民赖以生存的农业;后面下部的牛头图案突出了以农牧业为主的特点。盾徽两侧迎风飘扬的国旗正召唤人民团结一致,迎接未来。盾微底部的白色饰带上写有法文“尼日尔共和国”字样。



134、尼日利亚国徽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国徽制定于1960年,它以黑色盾徽上的一个白色波纹状“Y”字母为中心图案。字母“Y”形象地表明尼日尔河与贝努埃河在尼日利亚境内的汇合交融;纯黑的底色代表两河沿岸的千里沃土,这两条河是尼日利亚人民生命的摇篮;它们不仅给尼日利亚人民提供了饮用水源,而且还促进了国内航运业的发展,为尼日利亚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盾徽两侧昂然挺立的白马是国家尊严的标志,顶端的红色凝聚着民族的力量。一条黄色饰带跨过国徽下端的美丽田园,上面用英文写着尼日利亚格言:“团结与忠诚”。



135、塞拉利昂国徽

塞拉利昂共和国国徽由英国纹章院设计,196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塞拉利昂。1961年独立后,塞拉利昂决定沿用此徽为国徽。盾形微纹中间的金狮,维系着塞拉利昂与英国,也象征“狮子山”。锯齿形山峰上3支火炬熊熊燃烧,在时光的隧道中,它的光芒始终引导着人民走向自由和独立。金狮下端的蓝、白相间波纹线,代表位于大西洋畔的弗里敦港口,这也是国家的首都。两只勇敢刚毅的金狮屹立在盾徽两侧,肢扶油棕树,表明棕桐油在该国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国徽底部的白色饰带上写着英文格言:“团结、自由、正义”。



136、塞内加尔国徽

塞内加尔共和国国徽分左右两部分,左边为红地,绘有一只体现力量和国家尊严的金狮;右边的黄地上绘有一棵塞内加尔国树面包树,它的枝叶茂密而伸展,果实养育了当地人民。树下的绿色被纹带里,流淌着塞内加尔河水。盾徽周围环绕着棕榈枝叶,它象征国家的经济作物。一条白色饰带与枝叶缠绕,诉说着塞内加尔人民的心愿:“一个民族、一个目标、一种信仰”。



137、塞舌尔国徽

塞舌尔共和国国徽呈椭圆形,制定于1976年。在高远的青天与浩瀚的碧海中,浮出一片绿色土地,这便是岛国塞舌尔。一艘白色帆船划破海浪,正航行在远洋航线上,这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盾徽中央生长着一株结满椰子的椰树,这是塞舌尔的主要农产品;而玳瑁、大旗鱼则是国家的特色海产。国徽基部的白色饰带上铭刻着塞舌尔格言:“事竟功成”。



138、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国徽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国徽图案是两只代表这两座大岛屿的非洲雄鹰扶一面盾形纹徽。左侧雄鹰尾部的黑色羽毛代表当地的黑人居民;右侧雄鹰尾部呈暗红色,则是当地混血种人的象征,他们团结一致,正齐心建设美丽的家园。在灰黄色后面上绘有一棵高大丰满的柳树,那是来自上天的礼物,是国家主要的经济作物。盾徽上端的蓝色五角星,是天空、也是海洋。国徽上下各有一条黄色饰带,分别写着国名全称和人民的座右铭:“团结、纪律、勤劳”。



139、斯威士兰国徽

斯威士兰王国国徽中央有4件斗牛的标志物:一面黑、白两色的盾牌、两只长矛和一杆饰有缨穗的权杖。用鸟羽制成的缨穗是王室特有的装饰品。盾徽顶端国王的头饰,由獭皮制成,并饰有织巢鸟的尾羽。盾徽两侧站立着该国主要的野生动物雄狮和大象,狮是国王的象征,斯威士兰人称国王为“恩格温亚马”,意即“狮子”;大象则代表王后。斯威士兰人热爱自己的君主和王室,一如他们热爱祖国的山河大地。狮与象也象征国家的力量和团结。国徽基部的白色饰带上,铭刻着斯威士兰人的誓言:“我们是攻不破的堡垒。”



140、苏丹国徽

苏丹共和国国徽图案简洁,线条明快,中心图案是一只左望的苏丹特有的沙漠鹭鹰。雄鹰的双翅与身体,正好化作苏丹的六大行政区。国徽上下各绘有一条白色饰带,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胜利属于我们”以及“苏丹民主共和国”字样(1985年4月,尼迈里政权被推翻后,国名再次改为“苏丹共和国”)。甘于忍受一切艰苦,为了荣誉,不惜生命的苏丹人,定将以双手、勇气和信心,使国家千秋万代长久兴盛。



141、索马里国徽

索马里联邦共和国国徽是两只站立的非洲黑斑金豹,前肢扶着一枚盾徽,构成了索马里国徽的基本图案。盾面采用国旗的色彩与设计。盾徽上部绘有一顶埃塞俄比亚古代王朝国王的王冠,它象征独立和主权。非洲豹的形象是勇气与力量的化身。盾徽下端交叉的长矛体现了索马里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不借动用武力的决心;长矛上的两片棕桐枝叶姿态婆娑,代表国家的农作物。



142、坦桑尼亚国徽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国徽是1964年在坦噶尼喀国徽的基础上稍事修改而制定的,中央的盾面分为四部分:最上面燃烧的火炬划破黎明前的黑暗,点亮了自由与希望的火种;其下绘有坦桑尼亚国旗的图案;再下面的红地上有交叉的战斧与长矛;最后是印度洋的海水以及境内的湖泊。盾徽下面是非洲第一峰——白雪皑皑的乞力马扎罗山;融化的冰峰雪水滋润了大地,山峰两旁长满咖啡和棉花,代表国家欣欣向荣的农业生产。一对当地男女守护在盾徽两侧,手持象牙。横跨山腰的白色饰带上,坦桑尼亚人用斯瓦希里语抒发出“自由与统一”的心愿。



143、突尼斯国徽

突尼斯共和国国徽上部绘有一艘航行在岁月的海洋上的白帆船,是为纪念最早踏上这片土地的腓尼基人,它也体现了突尼斯海上贸易的漫长历史。后面左侧的黑色天平,是正义与和平的化身;右侧红地上挥舞银刀的黑狮则暗示突尼斯历史上曾是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盾徽上方高悬着与国旗相同的新月与红星。一条白色饰带飘过盾徽,上面用阿拉伯文书写着突尼斯格言:“秩序、自由、正义”。



144、乌干达国徽

乌干达共和国国徽是早在独立前的1962年由英王授予的,中央的一枚梭形盾徽背靠着两支交叉的当地长矛。盾徽上部宁静美丽的维多利亚湖被风的手指缓缓拂过,微波轻荡;中部正午的太阳直射乌干达大地,它暗示着赤道线横贯乌干达国土;底部绘有一面镶有黄色花纹的皇家大鼓,象征乌干达的传统文化和古老的乌干达王国。盾徽下面是特产丰富的绿色山岗,显示农业生产充满生机和活力;山岗上的咖啡树和棉花是坦噶尼喀湖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丘岗中央河水正源源不断地汇入维多利亚湖。盾徽右侧绘有乌干达的精灵皇冠鹤,左侧是当地独特的公羊;盾徽下方的黄色饰带上用英文书写着乌干达人民的誓言:“为了上帝和我的祖国”。



145、赞比亚国徽

赞比亚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64年10月24日,中心图案为盾形,绘有黑白相间的垂直波纹,代表维多利亚大瀑布和赞比西河。上方有代表自由的鹰和有开矿的工具,显示该国的主要产业。地上有工厂和斑马。左右有一男一女守护。下绘玉米。饰带上书以国家格言“一个赞比亚,一个民族”,中间有两个黑色十字。



146、乍得国徽

乍得共和国国徽中心的盾形以黄、蓝两色波纹线构成,代表乍得最主要的自然特征:美丽宁静的乍得湖、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盾徽左侧绘有一头黄色山羊,表明乍得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右侧的雄鹰代表当地特有的野生动物。一轮红日跃出盾徽,照亮了乍得前进的道路,预示着新生国家一定会蒸蒸日上,繁荣兴旺。盾徽基部的黄色饰带上写着乍得人深爱的箴言:“团结、劳动、进步”。该国徽1975年制定。



147、中非国徽

中非共和国国徽最上端的白色饰带写着当地桑戈语箴言“普天之下,人人平等”。左上方的白色象头和右上方的绿树,是中非自然资源的缩影;左下方三颗璀璨夺目的钻石代表国家的矿产资源;右下方的黑人手掌,是黑非洲社会化运动的标志;盾面中央绘有中非地图,以及代表国家为人民提供衣、食、住、教育和福利的五角星。盾徽两侧飘扬着鲜艳的国旗,顶端正升起一轮写有“1958年12月1日”字样的金色太阳,那是新纪元的曙光,它预示着国家将从此走上生机盎然的发展道路;下方的马耳他十字勋章表达中非人民对天主教人道主义的信仰。十字勋章下面的白色饰带上有法文题辞:“统一、尊严、勤劳”。

四、北美洲24个国家



148、安提瓜和巴布达国徽

安提瓜和巴布达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半部为冉冉升起的旭日,象征该岛国人民的独立、自由;下半部白、蓝相间的波纹代表加勒比海,窑塔象征该国发达的制糖工业。盾徽左侧为牝鹿和甘蔗,右侧是牡鹿和龙舌兰;上端有一只菠萝和木槿属植物花;下端的绶带上写着“人人全力以赴,方能取得胜利”。



149、巴巴多斯国徽

巴巴多斯共和国国徽采用于1966年,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巴巴多塔树,也称无花果树。据说巴巴多斯这个国名就是发现该岛的葡萄牙人对岛上盛产的印地安无花果的称呼。无花果树上方点缀着两朵具有巴巴多斯特色的红花。国徽顶部有一个饰有红、黄两色彩环的头盔,一只粗壮的黑人手臂高擎两根交叉的甘蔗,表示甘蔗种植业和榨糖业是巴巴多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徽基部的黄色饰带上是英文书写的巴巴多斯格言“自尊和勤勉”。国徽右侧一只长着白、橙、褐、蓝四色美丽羽毛的鹈鹕展翅欲飞,这是巴巴多斯的国鸟;左侧是一头海豚,有着美丽的红鳍银鳞。



150、巴哈马国徽

巴哈马联邦国徽启用于1971年12月7日,国徽上一艘正在海洋上乘风破浪的黄帆船,是为纪念1492年l0月哥伦布首航美洲发现该岛的史实。蔚蓝的天空中,一轮金黄色朝阳,象征这个新生的国家如旭日初升。国徽上方饰有蓝、白两色花环的头盔,一只背衬绿色铁树的海螺,渲染了巴哈马的海岛风情。国徽左侧在万顷波涛之中有一条腾空而起的蓝色旗鱼,显示了巴哈马发达的捕鱼业;右侧的绿色大地上有一只粉红色的风度高雅的红鹳,这是巴哈马的国鸟。国徽基部垂悬着一条写有格言“迈步向前,共同进步”的黄、蓝色饰带。



151、巴拿马国徽

巴拿马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04年,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五组图案:中间为表明巴拿马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的巴拿马地峡,它连接中美洲和南美洲,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地峡之上的太阳和月亮图案,象征该国的独立。左上角为交叉的长剑和步枪,象征巴拿马人民为独立而战的精神;右上角的铲子和锤子代表劳动;左下角是象征丰饶的羊角,象征国家的财富和繁荣;右下角带双翼的飞轮代表进步。盾徽上端是一只被称为“百鸟之王”的大兀鹰,鹰嘴叼着的饰带上写着“为了世界的利益”;鹰之上为九颗黄色五角星,代表巴拿马的九个省和一个特区。盾徽两侧饰有巴拿马国旗。



152、波多黎各国徽

波多黎各自由邦国徽是1952年制定的。(具体含义暂无)(哥伦布于1493年发现波多黎各,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是泰诺印第安人。16世纪波多黎各成为西班牙殖民地,并贩卖大批非洲黑奴来此充当劳工。19世纪初,西班牙、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大量迁入。1869年波多黎各人在拉雷斯城举行起义(称“拉雷斯呼声”),遭西班牙殖民军镇压。1873年废除奴隶制。1898年波多黎各在西美战争后被割让给美国,成为美国的一个自治领地。它目前拥有美国联邦领土地位,在内部事务中享有最高自治地位,但宪法地位问题(即与美国关系的法律地位问题)仍是内部争执的焦点。目前的主要争执点是维持目前的美国联邦领土地位还是成为美国之一州。

波多黎各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富庶的港口”,总人口中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后裔占了76.2%。1898年美西战争后该岛变为美国殖民地。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琼斯法案,将“美国公民籍”强加于波多黎各人民。1937年,波多黎各人民发动独立起义失败。1947年美国国会允许总督由选举产生。1950年波多黎各人民再次武装起义又失败。1952年美国给予波多黎各自由联邦的地位,实行自治,但外交、国防、关税等重要部门仍由美国控制。1977年美国总统福特向国会提交《1977年波多黎各立州法》,主张把波多黎各变成美国的第51州。1982年11月里根总统发表声明,支持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一个州。1993年11月,波多黎各再次就与美国的关系举行全民公决,结果多数人仍主张维持美国的自由联邦地位。因此,波多黎各现在既不是美国的一个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家,而是一个“自由邦”。)



153、伯利兹国徽

伯利兹国徽启用于1981年,国徽上有一棵枝叶茂密的绿色红木树,这是伯利兹的国树,是伯利兹人的骄傲。伯利兹森林资源极其丰富,占国土总面 积70%以上,盛产红木、苏木和染料木等名贵木材,伐木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国徽底部蓝色的天空下,有一艘扬起风帆、破浪前进的渔船,代表捕鱼业和航海业;左上方是表示伯利兹与英国密切联系的“米字旗”和交叉的撬杠及短斧;右上方的锯子和长斧象征“森林之国”伯利兹发达的伐木业。国徽两侧各有一名土著人手持斧头和撬杠,象征以伐木为生的当地居民。底部的饰带上写着伯利兹谚语:“大树底下好乘凉”。



154、多米尼加国徽

多米尼加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844年11月6日,国徽上有一本翻开的《圣经》,圣经上方一个金黄色十字发出暖融融的光芒,代表国教基督教的巨大精神力量;两侧各有两面国旗和一支梭标,国徽的背景为盾形国旗图案,上方有一条蓝带写着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信条“上帝、祖国、自由”。国徽两侧饰有碧绿的月桂和棕桐枝叶,基部一条象征胜利的红带上写着光荣的国名:“多米尼加共和国”。



155、多米尼克国徽

多米尼克国国徽启用于1961年7月21日,国徽被正中代表基督教的十字分成四部分。两块黄地上分别有一棵椰子树和香蕉树,展示岛国农业资源;右上方是一只象征丰富特产的牛蛙,左下方一艘帆船行驶于茫茫大海,象征航海捕鱼业的发达。国徽两侧,各有一只象征联邦的鹦鹉;国徽上端一头金黄色雄狮,说明多米尼克是英联邦的成员国。基部拱卫国徽的黄色饰带上写着格言“吾爱天主,亦爱万物”。



156、哥斯达黎加国徽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848年,1998年5月5日进行了部分修改。国徽顶端飘扬着一条写着“中美洲”的蓝带,表达出哥斯达黎加人对原有联邦的缅怀;下方是镶有绿色枝叶的写有 共和国国名的白色饰带。国徽两侧的玉米粒,圆润而金黄,说明这个高原国家的农业以玉米种植为主。3座红褐色的火山峰表示太 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间的巴尔巴、伊拉苏和波阿斯山,山坡下繁花似锦的绿色高原上,居住着哥斯达黎加以生产咖啡为主的四分之三的人口。蓝天上7颗白色五角星代表哥斯达黎加现有的7个省。近景的加勒比海和山后的太平洋海面各有一艘古老的白色帆船,航行的动感将哥斯达黎加繁荣的海上贸易跃然托出。一轮朝阳在海面冉冉升起,新世纪的曙光照耀着这个国家的光明前程。



157、格林纳达国徽

格林纳达国徽启用于1974年,国徽正中一个黄色的十字,表达了格林纳达人民对天主教的信仰。十字交叉处一艘帆船,为纪念1498年8月哥伦布发现该岛。国徽上有代表该国主要农作物的白色肉豆蔻和黄色香蕉,以及表明格林纳达与英国传统关系的金色雄狮。国徽上方是一个象征主权的头盔和花环。基部是格林纳达的锦绣河山,山峦起伏,环抱着碧绿的火山湖。白色饰带上写着“团结如一人,建设国家,不断前进。上帝与我们同在”。国徽左侧的灰色狄犹和可可树, 以及右侧的红晴蓝鸽和椰树,都代表格林纳达特有的动植物资源。



58、古巴国徽

古巴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04年4月24日,国徽上就以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突出了古巴这一海上门户地位。右下侧一棵棕桐树在蓝天白云和两座山峰的映衬下格外挺拔,茂密的绿色植物具有典 型的热带特点,代表了古巴肥沃多产的国土;左下侧是与国旗旗面相同的蓝、白色图案。国徽上部一顶绘有五角星的红色“自由之帽”和一根“自由之竿”,象征自由和权威;束棒象征人民的正义。国徽两侧,是碧绿的橡树和月桂枝叶交叉而成的花环。



159、海地国徽

海地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807年,目前的样式用于1986年。国徽正中是一株象征国家主权的绿色棕榈树,树的两侧各有三面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黑、红两色国旗和三支带刺刀的步枪。一个黄色的战鼓放在树下绿地上,左右各有一门古老的火炮, 炮架两侧分别有六颗圆形炮弹,表示海地人民严阵以待,誓死捍卫国家独立和尊严的决心。两侧出现在海平面上的三角旗和金锚突出了海地的岛国特征。白色饰带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就是力量”。这枚国徽是由海地首任总统亚历山大·帕蒂昂于1807年设计的,充满了海地人民英勇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160、洪都拉斯国徽

洪都拉斯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825年,国徽上用石头筑成的巨大的蒙松尼克金字塔象征平等和正义,左右两座方塔象征国家的独立和主权。碧波万顷的海洋 表示洪都拉斯的地理位置。背景中的蓝天和彩虹交相辉映出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一条写有黄色西班牙文“洪都拉斯共和国1821年9月15日,自由、主权、独立”字样的椭圆形白色宽带环绕金字塔,展现出精神的强度。顶部各色羽箭则代表当地土著居民,两侧装满玫瑰的羊角将丰富的自然资源高高举起。底部,松柏和橡树万古长青,牢牢地生长着力量和希望。国家对人民发出召唤,用劳动 和荣誉培养国民意识。玛雅人的住房则象征洪都拉斯曾是历史上光彩璀璨的玛雅文化的发祥地。



161、加拿大国徽

加拿大国徽图案中间为盾形,盾面下部为一枝三片枫叶;上部的四组图案分别为:三头金色的狮子,一头直立的红狮,一把竖琴和三朵百合花,盾徽之上有一头狮子举着一片红枫叶,狮子之上为一顶金色的王冠,盾形左侧的狮子举着一面联合王国的国旗,右侧的独角兽举着一面原法国的百合花旗。底端的绶带上用拉丁文写着“从海洋到海洋”,表示加拿大的地理位置——西濒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162、美国国徽(上:正面 ;下:反面)

美利坚合众国国徽实际上是美国官方大纹章上的图案。印章存在美国国务院,第一次用于1782年。事实上,美国并未指定一个国徽图案。但纹章正面的图像实际上已经成为美国的象征,且经常出现在官方文件上,如护照。最常使用的是彩色版本国徽图案;而真正印章在纸张上盖下的图案是单色的。

正面国徽正面图案的主要形象是象征美国的白头海雕,白头海雕是力量、勇气、自由和不朽的象征。白头海雕的双翅展开(纹章学里称为“展现”)。左右鹰爪分别抓着象征和平和武力的橄榄枝和箭。鹰头目视左方,象征着期望和平。鹰嘴叼着的绶带上写着拉丁文格言“合众为一”(E Pluribus Unum)。鹰头上方的象征着拥有主权的新生国家“光环”的蓝色背景里镶着象征美国最初13个州的13颗五角星。鹰胸前有一个没有支撑物的盾,使人混淆的是此盾有两个主要与美国国旗的不同之处:其一是上方的蓝色部分内没有星(虽然其他的一些纹章上有;代表美国国会的纹章上就有13颗星,9·11委员会使用的纹章蓝色部分则有50个有孔的星),其二是不像国旗那样,下放的红白条纹最外面的是白色条纹,而非红色条纹。整个纹章经常被描述为以蓝色为底色,等分为13个条,白红相间。这个描述技术上是不准确的,因为盾型是不可被垂直等分奇数份;其他类似错误的描述有:用红色在白色底上等分六条……。但所有这些描述都指出那条纹代表的是美洲最初的十三个原始殖民地。

封印的反面主体是一个未完工的金字塔,在金字塔的底部用罗马数字刻着日期1776。在金字塔将要完工的顶端,所谓的普罗维登斯之眼观察着一切。左右写着两个铭文:Annuit C?ptis:意思是某人(推测可能是普罗维登斯或上帝)“认可我们开始”。Novus Ordo Seclorum:这是引自维吉尔的诗,意思是“时代新秩序”。

国徽正面的图案被作为美国国际协定和美国政府文档的象征而使用。原件存放在美国国务院展览大厅的一个锁起来的玻璃容器内。正式协约需要总统和国务卿签名后,国会批准后盖上这个章。这个章每年大约使用2000~3000次。



163、墨西哥国徽

墨西哥合众国国徽图案为一只嘴里叼着蛇的雄鹰伫立在一棵从湖中岩石上长出的仙人掌上。据传,阿兹台克人在神的启示下在在特斯科科湖的岛上找到这个地方,并建立了特诺奇蒂特兰城,日后发展为现今的墨西哥城。下方为象征力量、忠诚及和平的橡树和月桂树枝。橡树和月桂象征力量、和平与对国家的忠诚。墨西哥国徽启用于1968年9月16日。(注:鹰、蛇和仙人掌则源于印第安人的传说。相传,原住在墨西哥西部海岛上的印第安人——阿兹特克人,从八世纪中叶开始便向墨西哥谷地迁移。他们的部落神是战神威济波罗奇特利。战神母亲原有四百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丈夫去世后,她和儿女们一起生活。一天,她在一块圣地上捡到一个晶莹剔透的小玉球,随即将它揣在怀里,没想到她竟因此感应而怀孕。儿女们得知后十分气恼,准备在婴儿出生时将其杀死。母亲为此非常担心。不料,有一天婴儿在她腹中大喊:“不要害怕!”后来,婴儿一落地,便搭弓射箭,将准备杀死他的哥哥姐姐们打得大败。他就是战神威济波罗奇特利。后来,战神对阿兹特克人说,你们不要再到处流浪了,应该找一个理想的地方定居下来,如果你们发现有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吸食一条蛇,那个地方就是适合你们定居的处所。阿兹特克人遵照这一启示,走遍四方,寻找他们定居的地方。他们终于在特斯科科湖西岸一个生长着许多仙人掌的地方看到了一只雄鹰立在仙人掌上吸食一条蛇的情景,于是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并建立了自己的都城——墨西哥城。墨西哥建国时就根据这一传说确定了自己的国徽和国旗。)



164、尼加拉瓜国徽

尼加拉瓜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71年,国徽由三条黄边象征平等、真理和正义。五座绿山象征原组成中美洲联邦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蓝色象征由中美洲地峡分开的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山顶的黄色反映了该地区多火山的高原地貌。绿山之上竖立“自由之竿”和“自由之帽”。上端的彩虹象征希望。三角形图案周围是用西班牙文写的“中美洲,尼加拉瓜共和国”。外面一圈的英文字母是尼加拉瓜的英文名称,所有的都用了大写形式。



165、萨尔瓦多国徽

萨尔瓦多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12年9月15日,国徽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黄线分别表示平等、真理和正义。5座火山在太平洋、大西洋之间拔海而起,象征中美洲五国。“自由之竿”和红色“自由之帽”高高矗立于山峰之巅,放射出自由和解放的光芒。金光中“1821年9月15日”是萨尔瓦多独立的日子,天空中的彩虹溢出欢乐和希望。5面中美洲联邦国旗围绕国徽,表达了萨尔瓦多要求重组联邦的愿望。下端是一条黄色饰带,上面用西班牙文写着“上帝、团结、自由”,绿色月桂枝叶环绕三角形外围,使国徽呈圆形,最外圈金色的西班牙文写着国名 “中美洲萨尔瓦多共和国”。



166、圣基茨和尼维斯国徽

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国徽启用于1983年,国徽上有一艘扬帆的海船,纪念当年哥伦布发现圣基茨岛,上方的蓝地上,有一朵黄色百合花、一个欧洲女性头像和一朵红蕊白瓣蔷薇花,象征联邦与法、英两国的传统关系,蓝色则象征海洋;白地上的两朵红花和三角形的红色宽带象征由圣基茨和尼维斯两岛组成的联合政府。国徽上端有一顶饰有黄、黑相间的花环的头盔,上有一支由3只手臂高擎的红色火炬,明亮而热烈,象征联邦各民族高举自由之火,共同前进。国徽基部黄色饰带上用英文写着格言“三位一体”。国徽两侧各有一只白鹊及椰树和甘蔗,象征丰富的物产。



167、圣卢西亚国徽

圣卢西亚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由竹杖组成的十字将盾面分成四格;左上和右下为玫瑰花,左下和右上为百合花;竹杖十字代表圣卢西亚的植物和宗教信仰,玫瑰花和百合花象征该国历史上与英国和法国的传统关系。盾徽上端的花冠中,一只黑人巨手握着一把燃烧的火炬;两侧各有一只具有地方特色的珍禽;下端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土地、人民、光明”。



168、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国徽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国徽启用于1979年,国徽由国旗的四种颜色组成,基部饰带上写着“和平与正义”。在绿色大地上,一个身穿蓝衣的女性手持橄榄枝站在圣坛前,象征和平;另一个蓝衣女性则屈膝跪在黄色的圣坛前祈祷,象征正义。这个图案表达了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岛国,生命在渴望中生存。国徽上方是一束结出纯洁棉桃的棉花枝,这是该国的主要农作物。



169、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徽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62年,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部为黑地上两只蜂鸟,为该国国鸟,象征人民不畏强权、酷爱独立和自由的精神;下部为红地上三只帆船,代表1498年哥伦布抵达该岛国时的船队。盾徽上端为一顶头盔;头盔之上有一个舵轮和一棵棕榈树,象征该岛国海运业的重要性。盾徽左侧是一只朱鹭,鸟爪下为有三座山峰的山峦,象征特立尼达岛;右侧是一只火烈鸟,象征多巴哥岛。下端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我们共同追求, 我们共同获胜”。



170、危地马拉国徽

危地马拉共和国国徽上有一只长着绿、红、黄三色艳丽羽毛和长长尾羽的格查尔鸟。格查尔鸟是危地马拉的国鸟,被称为“自由之鸟”, 相传在远古时代,它曾是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被视为权利的象征。格查尔鸟性情高洁,酷爱自由,宁可绝食而死,也不愿失去自由。1524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印第安人奋起抵抗,决战前夕,美丽的格查尔鸟飞临印第安人上空盘旋啼鸣,为他们祈祷祝福,使印第安战士士气倍增,一举击溃敌人。从此,危地马拉人民把格查尔鸟视为民族的骄傲。格查尔鸟立于一幅展开的写有“1821年9月15日自由”字样的卷轴上,象征危地马拉的独立和自由。下有交叉的长剑和带刺刀的步枪,寒光闪闪,展示危地马拉人民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决心。



171、牙买加国徽

牙买加国徽是一枚白地红色十字架的盾徽。红色十字象征牙买加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五个金色的菠萝结采垂光,分布在十字的四方和交叉处,显示牙买加种植业发达。一只绿色的鳄鱼伏在国徽顶部;用英文写着“出类拔萃、一个民族”字样的黄带饰于国徽基部。左右各有一个戴着鲜艳头饰、穿着红、绿羽毛裙裤的印地安阿拉瓦克族人;左边的女青年左手扶国徽,右手挽一篮菠萝,右边的男青年右手扶国徽,左手拿一柄长弓。表现了牙买加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决心。该国徽是1962年英国女王授予的。

五、南美洲12个国家



172、阿根廷国徽

阿根廷共和国国徽上有一根被双手紧握的直立的“自由之竿”,竿顶有一顶红色的“自由之帽”。这一竿一帽,来源于法国大革命,象征独立和自由。南美洲许多国家国徽上都有这两种图案,是十九世纪拉丁美洲解放战争中爱国者的标志。紧握的双手显示阿根廷的统一和团结。月桂花环象征胜利。国徽顶端“五月的太阳”代表自由和黎明还有解放。



173、巴拉圭国徽

巴拉圭共和国国徽呈圆形。圆面正中是一颗光芒四射的五角星,称为“五月之星”,纪念巴拉圭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于1811年5月14日获得独立。“五月之星”由象征胜利的棕榈枝和象征和平的橄榄枝环绕,绿枝下端由国旗三色带系扎。绿枝环外圆面上半部为西班牙文“巴拉圭共和国”。圆周由国旗三色圆环构成。财政玺亦为圆形,圆面中间图案有别于国徽,为一只金色狮子,其背后立一根“自由之竿”,竿顶有一顶“自由之帽”。



174、巴西国徽

巴西联邦共和国国徽图案中间突出一颗大五角星,象征国家的独立和团结。大五角星内的蓝色圆面上有五个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圆环中有27个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联邦区。大五角星周围环绕着用咖啡叶和烟草叶编织的花环,背后竖立一把剑,剑柄在五角星下端。绶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巴西联邦共和国”,“1889年11月15日”——共和国成立日。



175、玻利维亚国徽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国徽中央图案为椭圆形盾徽,绘有高山和矿坑入口,有太阳在山后。平原上有羊驼、小麦和树。外环书有国名,下面有十颗星,代表了现有九个省和在1879年在与智利的交战中失去的、唯一的沿海省份。后为国旗、大炮、步枪、斧头和自由之帽。椭圆形上方有月桂和橄榄枝条,以及振翅中的安地斯神鹰,代表该国人民对民族自由的自豪感和与其他国家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



176、厄瓜多尔国徽

厄瓜多尔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00年,和哥伦比亚国徽相似。一只凶猛的“美洲神鹰”秃鹫展翅立于国徽上方,它是厄瓜多尔国鸟,象征主权和独立。厄瓜多尔国徽设计构思独特,充分展示出国家的风情:厄瓜多尔最高峰钦博拉索山白雪皑皑,在蓝天映衬下,巍峨矗立在太平洋岸边,山下林木葱笼,一条大河从群山深处婉蜒而出,逐渐汇入蔚蓝色的海洋之中。一艘厄瓜多尔人引以自豪的南美洲最早的蒸汽远洋轮船停泊在出海口。雪峰之上,一轮象征玛雅文化的“五月的太阳”光芒四射。太阳两旁标有3、4、5、6月月份符号的“黄道十二官”,代表1845年厄瓜多尔人民维护国家独立抗击外来入侵的艰苦岁月。底部的束棒代表共和国的国家机构,象征正义和权威。



177、哥伦比亚国徽

哥伦比亚共和国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中间是一顶“自由之帽”,象征自由和解放。盾面上部为两只象征丰饶的羊角,中间一颗红石榴。哥伦比亚曾称“新格拉纳达共和国”,“格拉纳达”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石榴”。盾面下部的图案描绘哥伦比亚西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的地理位置。盾徽上端为一只美洲神鹰叼着月桂枝叶花环,象征国家的独立和光荣;鹰爪下的绶带上用西班牙文写着“自由、秩序”,意为在秩序下实行自由。盾徽两侧各悬挂两面国旗。(注:哥伦比亚国徽盾形区含有上中下三块:最下边一块表示海洋、陆地、帆船,代表这片国土的海事传统,它的地理特点是濒临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其中那一条狭窄陆地是巴拿马地峡,两侧都有帆船。当初西班牙人就由此处跨过地峡,到达太平洋,进而南下入侵印加帝国。这儿有个问题,巴拿马以前属于哥伦比亚,但美国人开凿巴拿马运河时,因为哥伦比亚犯倔不肯授予美国人所请的那么多权利,美国就撺掇巴拿马脱离了哥伦比亚。盾形区的中间一块,银白色背景前有一顶红色的锥形帽,挑在一柄矛尖上,这代表着19世纪初经过战斗脱离殖民统治,获得了自由。盾形区里最上边的一块表示哥伦比亚的物产,居中是裂口的石榴,露出红色颗粒。石榴在地中海文化里历史悠久地代表着丰饶、多产、仁心。石榴两边各摆着一个丰饶角,这也是西方艺术里常用的一东西,哥伦比亚国徽里的丰饶角一个流出金币,一个流出美洲瓜果,金币既代表通常意义上的财富,也特别代表矿山出产的金银等贵金属,当初天主教徒就是不屈不挠冲着这宝物来的。盾形区以外,上面是展翅的安第斯神鹰,它抓着一条缎带,写着的字:LIBERTAD Y ORDEN,是西班牙文“自由和秩序”。盾形区的两边和下面被国旗拥护。)



178、圭亚那国徽

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66年,中间的盾面上有三组图案:上部为国花睡莲;中间为三道蓝色波纹,象征该国的埃塞奎博河、伯比斯河、德梅拉拉河三条主要河流及众多的瀑布、激流;下部为一只雉,代表该国丰富的动物资源。盾徽上端为一顶君主式的王冠,王冠之上是一顶镶着两颗钻石的印第安酋长的王冠。盾徽两侧各有一只美洲豹:左边的豹握着一把镐,象征开发矿藏;右边的豹握着一根甘蔗,代表传统农作物。下端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命运”。



179、秘鲁国徽

秘鲁共和国国徽上有3个图案:右上部是一棵枝繁叶茂的绿色金鸡纳树,那是秘鲁的森林和农业;左上部一匹金黄色的美洲无峰骆马,那是秘鲁稀有的珍离异兽;羊驼在秘鲁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秘鲁依靠羊驼毛出口额超过4000万美元。羊驼的数量也是秘鲁最多。下部一只涌出金币的金黄色羊角, 那是国家财富和安第斯山蕴藏的丰富矿产资源。顶部饰有用红色彩带系扎的棕榈和月桂枝叶,那是胜利的荣耀。4面秘鲁国旗分别饰于国徽两侧。



180、苏里南国徽

苏里南国徽启用于1975年11月25日,国徽中央图案为椭圆形盾徽,左方绘有帆船,右方绘有棕榈树,中间为一颗五角星。盾徽由两名持弓箭的印第安人守护。绶带书有国家格言“信仰、正义、忠诚”。



181、委内瑞拉国徽

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836年4月18日。中央图案为盾徽,左上角红地,绘有二十株小麦捆在一起,代表二十个州的团结。右上角黄地,绘有剑、佩剑、三枝长矛和两面国旗,以象征胜利的月桂绑起。下方蓝地,绘有一只往左方奔跑的白马(这是总统乌戈·查韦斯在2006年修改的,但不为反对派承认)。三者加起来是国旗的颜色。盾徽被月桂和棕榈枝条。盾上方有两只丰裕之角,流出蔬菜、水果和鲜花。由国旗三色构成的绶带书有国名和“1810年4月19日、独立”和“1859年2月20日、联邦”。



182、乌拉圭国徽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829年3月19日,为盾徽,呈椭圆形,分为四个象限:左上角-蓝地、绘有象征平等、正义的天秤;右上角-白地、绘有蒙得维的亚山和山上的堡垒;左下角-白地、绘有象征自由的马;右下角-蓝地、绘有象征富裕的公牛。周围饰以月桂和橄榄树枝。盾上有象征国家兴起的“五月太阳”。



183、智利国徽

智利共和国国徽盾面来自国旗图案。五角星象征光明照耀前进的道路。顶端是与国旗颜色相同的蓝、白、红三根驼鸟羽毛代表特有的美洲驼鸟;左侧是安第斯山地区特有的棕鹿;右侧是安第斯山秃鹰;底部的智利国花“戈比爱”野百合花象征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民族精神;白色饰带上为1810年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口号:“依靠公理和武力进行斗争”。

六、大洋洲16个国家



184、澳大利亚国徽

澳大利亚联邦国徽中心图案为一盾。盾面上有六组图案:红色圣乔治十字形象征新南威尔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维多利亚州;蓝色的马耳他十字形代表昆士兰州;伯劳鸟代表南澳大利亚州;黑天鹅象征西澳大利亚州;红色狮子象征塔斯马尼亚州。盾形上方为一枚七角星,象征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的六个州和联邦政府。盾形两旁为红袋鼠和鸸鹋[ér miáo]是澳大利亚特有动物,为国家的标志、民族的象征。国徽下部绶带上用英文写着“澳大利亚”。上面的红袋鼠和鸸鹋是澳大利亚的象征。



185、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徽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国徽启用于1975年,国徽图案为一只极乐鸟停歇在两只皮鼓和一支长矛上。极乐鸟为巴新的国鸟,亦称天堂鸟,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特有的鸟,象征国家、民族独立和自由与幸福;皮鼓和长矛象征该国的传统文化。下方的文字为英文的“巴布亚新几内亚”。



186、斐济国徽

斐济群岛共和国国徽是一面盾徽,由1908年7月4日发出的专利特许证授予。上方红地,绘有一只持有可可豆荚的狮子。下方被一圣乔治十字划为四个象限,四角分别是甘蔗、椰子、和平鸽和香蕉。盾上方有一红白花环,上方饰有一艘帆船。两侧由一名手持武器的斐济人守护着。饰带上书有国家格言“敬畏上帝,尊崇国王”。



187、基里巴斯国徽

基里巴斯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79年,国徽为盾徽。图案同基里巴斯国旗。下端的绶带上用基里巴斯文写着“兴旺、和平、富强”。



188、库克群岛国徽

库克群岛国徽启用于1978年。国徽有一个盾形为其焦点。该盾形中包含了国旗上面可以发现的十五星形。在盾形的两侧分别是飞鱼(当地称作maroro)跟白鸥(White Tern,当地称作kakaia),一个支持着代表基督教符号的十字架,另一个则是支持着代表库克群岛传统富裕的符号的拉罗汤加棍棒。演讲者通常都在传统谈话上握住这棍棒。盾形上方的头盔是红色羽毛的阿利伊(酋长)帽,象征传统阶层系统的重要性。“库克群岛”的英文国名标示在盾形下面的旗旌上。(该国徽是由Papa Motu Kora所设计,他是一位玛塔伊阿波,这在拉罗汤加的Matavera村之中是一个传统的至高酋长头衔。Papa Motu Kora也是酋长院的秘书长。酋长院是来自整个库克群岛所有至高酋长的组成。他担任这个职务许多年,并且在库克群岛为tumu korero或传统发言者而广为知名。)



189、马绍尔群岛国徽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86年,国徽呈圆形。圆面中间为一只展翅的海鸟,海鸟之上是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太阳左下方是石头,代表当地人用于制作手工艺品的工具;右下方为鱼网,象征该国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有发展潜力的渔业。海鸟左侧是椰子树,代表该岛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右侧为帆船,象征该国的航海和捕鱼业;下方的图案为航海用的导航工具。周围的上部用英文写着“马绍尔群岛共和国”。



190、密克罗尼西亚国徽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国徽启用于1986年,国徽呈圆形。圆面上有代表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四个州——雅浦、丘克、波纳佩和科斯雷的四颗星及植物图案。绶带上用英文写着“和平、统一、自由”,绶带下的“1979”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成立的年份。圆周下部用英文写着国名“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191、瑙鲁国徽

瑙鲁共和国国徽启用于1968年,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半部由小方格组成,其中的十字联结三角形图案是磷酸盐矿采矿者的标志。盾面下半部左边是军舰鸟,右边为一支“托马诺”绿枝和花朵。盾徽上端是一颗白色12角星,星之上的绶带上写着“瑙鲁”,两侧饰有绿色椰树叶和蓝色芭蕉叶。下端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上帝的意旨第一”。



192、纽埃国徽

纽埃国徽的主体为新西兰国徽图样,但是与新西兰国徽相比要小,并且国徽是圆形,并用英文环绕书写着(public seal of niue:纽埃徽章),底部则书写“NIUE”名称。(纽埃是新西兰的自由联合国。)



193、帕劳国徽

帕劳共和国国徽有两种:一种为政府徽,另一种为国会徽。政府徽和国会徽皆为圆形。中间绘有当地传统的房屋,前方的旗帜以英语书以“OFFICIAL SEAL”(正式印玺)。政府徽房屋下方书有“自治共和国”成立的年份,两旁饰以植物枝条,外环书以“帛硫共和国政府”。国会徽没有年份,外环书有“帛硫共和国”和帛硫语“国会”。



194、萨摩亚国徽

萨摩亚独立国国徽盾面上的五颗五角星寓意同国旗。绿色波纹象征海洋,椰子树象征萨摩亚的绿色自然界。盾徽上端的十字象征基督教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心圆象征地球,中间的红色横线代表赤道。外周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和睦。绶带上用萨摩亚文写着“愿上帝为我们创建萨摩亚”。



195、所罗门群岛国徽

所罗门群岛国徽是一面盾徽。上方蓝地,两只军舰鸟代表东部地区,中间的鹰代表马莱塔区。下部黄地,上有绿色X形图案。上有代表中部和其他地区的交叉的矛盾和弓箭,而海龟则代表西部地区。盾徽上方绘有头盔、太阳和船的图案。两侧由一鳄鱼和鲨鱼守护着,下方为抽象化的军舰鸟图案。饰带上书有国家格言“领导就是服务”。



196、汤加国徽

汤加王国国徽主体为由六个黄色花冠组成的盾形,盾面上有五组图案:正中是一颗白色六角星,其中有红十字;左上方为三颗白 色六角星,象征组成该国的三大主要群岛;右上方是一顶王冠,象征汤加的王朝;左下方为一只衔着橄榄枝的白鸽,象征和平;右下方是三把剑,代表汤加历史上的三大王朝。盾形上端为由橄榄枝环抱的大王冠,象征汤加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两侧各有一面国旗,下端的绶带上写着“上帝和汤加才是我的遗产”。



197、图瓦卢国徽

图瓦卢国徽呈盾形,制定于1976年12月3日,是伦敦徽章学院的特纳设计的。中心图案是以蓝天为背景的一幢当地名叫“马纳拜”的房屋。这是当地部族集会的传统场所。盾面上还绘有深蓝和金黄色间隔的波纹条,象征海洋,表示图瓦卢是一个岛国。盾徽四周有一条金色宽边,宽边上绘有八片绿色香蕉叶和八只露兜树果,象征图瓦卢有一万余居民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八个土地肥沃的岛屿上。盾徽基部,绘有一条白色饰带,饰带上用图瓦卢文书写着“图瓦卢敬仰上帝” 表达了图瓦卢人对上帝的虔敬。



198、瓦努阿图国徽

瓦努阿图共和国国徽上有山、美拉尼西亚勇士、猪牙和饰带上以官方语言比斯拉马语印上的国家格言“上帝与我们共存”。勇士身后十字交叉的“那姆乐”树叶与环绕着树叶的猪牙代表国家的富裕和自然资源的富足。“那姆乐”树叶与猪牙同时出现在国旗上。猪獠牙图案同时象征财富。蕨叶同时代表和平而39片叶代表了39名国会议员前方为穿上当地战士服装的首任总理沃尔特·利尼站在当地的最高峰塔布韦马甘纳山上。国徽由利克·弗雷泽设计,他也是国旗的修定人。



199、新西兰国徽

新西兰国徽的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五组图案;四颗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象征新西兰;麦捆代表农业;羊代表该国发达的畜牧业;交叉的斧头象征该国的工业和矿业;三只扬帆的船表示该国海上贸易的重要性。盾徽右侧为手持武器的毛利人,左侧是持有国旗的欧洲移民妇女;上方有一顶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加冕典礼时用的王冠,象征英国女王也是新西兰的国家元首;下方为新西兰蕨类植物,绶带上用英文写着“新西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6236.html

更多阅读

世界上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最穷的国家排名

现在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除了古巴属于拉丁美洲外,其他国家都是亚洲搜派百科,基于WiKi(维客)技术的百科全书。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指实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标志是共产党执政,而且往往是采用一党制。但要注意的

世界各地的邪教 世界上的邪教

世界七大邪教踏入20世纪末期,全球各地动荡不安,邪教乘时迷惑世人,不但异端邪说涌现,更在各 地扩张势力,令不少无 辜者受害。现揭露各大邪教的真面目,让大家引以为鉴,避免跌入陷阱。1、撒旦教 发源地:美国加州 创办人:安东·拉维伊 创办年份:19

中国军事力量在世界上的最新排名2011年 世界军事力量排名2015

据世界各国的常规军事力量和核武器力量综合推测出世界军事力量排名第一名:美国第二名:俄罗斯第三名:中国第四名:法国第五名:英国第六名:德国第七名:印度第八名:朝鲜第九名:以色列第十名:巴基斯坦1.核弹力量各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

世界上最无耻的国家排行榜前十名 国产手机排行榜前十名

世界上最无耻的国家排行榜前十名(征集给这些无耻的国家起无耻的名字)世界上是什么人都有,但告诉大家,不是人有个种个样,其实这个世界上的国家就能代表这些无耻的人.我们国家有个俗话说的好,做人要厚道,要诚实.不能无耻变态加自大,哈

声明:《世界各国国徽欣赏 世界上的国徽》为网友渴望希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