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简介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孟子



2010-01-19 12:01:36来自:[已注销]

《孟子》简介《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

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

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 )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

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

“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

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

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

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

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

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着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

《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

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着录“孟

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

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

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

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

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

《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

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

《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

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

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

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

成的着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

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

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

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

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

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

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

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一章(以义治国,何必言利)

以义治国,何必言利「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

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茍?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

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 ),惠是他的谥号。公元前370 年继

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

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叟:老人。?亦:这里是“只”的意思。?土

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交征:互相争夺。征,取。?弑:下杀上,

卑杀尊,臣杀君叫弑。?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

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

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

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

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茍:如果。?餍(yan ):

满足。遗:遗弃,抛弃。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

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

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

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

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

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

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

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

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读解」

是啊,何必一开口就说利呢?

孔子不是早就说过吗?——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为人处世是这样,治理国家也是这样。

荀子认为,盛世重义,乱世重利。(《荀子。大略篇》)

司马迁说自己读孟子见梁惠王,常常感叹不已:利实在是天下大乱的原因啊!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所以,君子不言利。这的确是儒学传统。

不过,朱熹《孟子集注》说的好:“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

不唯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么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惟利是图不知世上

有”仁义“二字,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利义齐飞,君子已不羞与言利,或者说,君子也要言利。

但是不是也有必要多言“仁义”而“救其弊”呢?当然,的确也不可能只说仁义

而不说利,这已不合乎我们今天的现实。应该是既说利也说义,或者,还是用圣

人孔子的那句话来调节,叫做——

“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论语。子张》)

下一篇(与民同乐)

与民同乐「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

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

灵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

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

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诗》云:下面所引的是《诗经。大雅。灵台》,全诗共四章,文中引的

是前两章。?经始: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陜西西安西北。?攻

:建造。?不日:不几天。?亟:急?庶民子来:老百姓像儿子似的来修建灵台。 ?

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幽鹿:母鹿;攸:同“所”。?濯(zhuo)濯

:肥胖而光滑的样子。?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灵沼:池名。?於(wu):

赞叹词;轫(ren ),满。?《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

桀是的誓师词。?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

何,何时;丧,毁灭。?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

一面说:“贤人也以次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

也不能够快乐的。《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

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

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

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

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

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

“你这太阳啊,什么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

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下一页(与民同乐读解)

与民同乐「读解」

这一段记载很有点戏剧性。

梁惠王正在花园中休闲散心,那个劝他不要谈利的‘叟’——孟老头又去拜

见他了。他一边左顾右盼地观赏园林池台中的珍禽异兽,一边漫不经心的问:

“你们这些不言利的贤人先生们觉得这园林风光,这珍禽异兽怎么样啊?你们也

会以次为乐吗?”语辞间满含奚落的味道。想不到孟老先生聪明人装糊涂,就像

没有觉察出什么来似的,反而将话就话,接过他的话头来就亮出了自己的主题:

“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然后沿着这一正一反两条线索展开,

以周文王和夏桀的典型例证作为论据,提出了当政者应“与民同乐”的思想主张。

从而又一次教育了梁惠王。

孟子的基本思想是:仁慈的政治领导人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残暴专制独裁者穷奢极欲,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其结果是自己也得不到真正的快

乐。从历史的情况看,夏桀王固然没有好下场,后世的殷纣王造酒池肉林,秦始

皇建阿房宫,隋炀帝修迷楼,宋徽宗筑艮岳,慈禧太后建颐和园等,大兴土木,

原本都是为了享受快乐,但由于贪婪残暴,不顾人民死活,结果是民怨鼎沸,几

乎没有一个有好结局,也没有一个享受到了真正的舒心的快乐。这些都证实了孟

子“与民同乐”思想的正确性。

其实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各级领导人来说都很重要,比如说,作为一个单位的

领导人,是一心想中饱私囊,捞它一把,还是想致力于改善广大职工的福利,走

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的确是一块试金石。而实际情况是,往往那些只顾自己,

不惜挺而走险的人,虽然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满足自己的欲望,真的捞上了一把。

但是,欲壑难填,其最终结果多半是以身试法,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甚至包括我们每个个人,只需要把与民同乐的“民”字稍加替换,改成“与

人同乐”,对于我们立身处世都是具有非常积极意义的。我们的确看到,有的人

通过千辛万苦的拼搏和奋斗,钱倒是挣了不少,可是晚景凄凉,并没有亲人乃至

知心的人来与自己分享,结果是了无生趣,并不觉得人生有什么快乐可言。相反,

是穷家小户,“人亲喝口水也甜”,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也溶容。

说到底,乐的问题本来就不是一个物质的问题,而是一个精神的问题。虽然

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精神和心理,但它毕竟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

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如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又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不都是精神超越物质的典型吗?所以,如果精

神方面出了问题,像孟子举出夏桀的例子那样,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的

确也是:“虽有台池鸟兽,其能独乐哉?”

谁有快乐不愿意与人分享呢?反过来说,只有人与你分享时,你才会真正感

到快乐。这恐怕是我们都会有的体验罢。

回到孟子的思想上来,与民同乐实际上是他仁政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

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这一点,在以后的篇章中还会有所体会。

下一篇(父母官的职责)

父母官的职责「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

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

民饥而死也?“

「注释」

?安:乐意。?梃(ting):木棒。?庖(pao ):厨房。?厩(jiu ):

马栏。?且人恶(wu)之:按现在的词序,应是“人且恶之”。且,尚且。?恶

(wu):疑问副词,何,怎么。?俑(yong):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在用

土偶、木偶陪葬之前,经历了一个用草人陪葬的阶段。草人只是略略像人形,而

土偶、木偶却做得非常像活人。所以孔子深恶痛绝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

“始作俑者”就是指这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指

首开恶例的人。?象:同“像”。

「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

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

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

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

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

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读解」

现在已经不是孟子找梁惠王游说了,而是反过来,梁惠王主动向孟子请教。

孟子也就当仁不让,再一次对梁惠王来了一次关于父母官为人民的教育。

在孟子看来,执政者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其基本的职责。

相反,如果自己过着丰食足食的生活,而人民群众却在挨饿受冻,那简直就像是

率领野兽吃人一样,是极大的犯罪。

孟子的言论并不深奥,道理也是大家都懂得的,不外乎是一种民本主义的思

想。问题还是出在实施上。

梁惠王固然是实施得不好,不然怎么会出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民

有饥色,野有饿莩”的现象呢?但是,无论是与梁惠王同时代的其它国家统治者,

还是后世若干年的当权执政者,又有多少“父母官”实施得很好呢?

这的确是千古政治的一大课题,或者说一大难题啊!

今天我们树立人民公仆的意识,反腐倡廉,为民办实事等等,不是依然在考

虑如何为人民谋利益,真正为人民服务吗?

所以,孟子的言论并不过时,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各级领导人起到警戒作

用。

是啊,“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不也是孟子思想的翻版吗?

下一篇(仁者无敌)

仁者无敌「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

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

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

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

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

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

晋,所以,梁(魏)惠王自称魏国也为晋国。?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东败

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 年,魏与齐战于马陵,兵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

申被俘。?西丧地于秦七百里: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势渐衰,秦屡败魏国,迫使

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南辱于楚:公元前324 年,

魏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魏国失去八邑。?比:替,为;一:全,都;洒:

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死难者报仇雪恨。?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

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译文」

惠王说:“魏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

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

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

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

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

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

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

队了。

“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

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

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

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读解」

从一般的请教到倾诉苦衷,寻求雪耻图强的良方。梁惠王已经对孟子信任有

加了。

孟子因此也不再卖关子,而是直截了当的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其实还是不

外乎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问题。

在物质生产方面,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刑罚,二是薄赋税,三是深耕易耨。

虽然省刑罚属于法治,薄赋税属于财政,深耕易耨才属于农业生产。但说穿了,

前两项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主要还是教育问题,不过,在儒家政治的教育中,德

育是第一位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识还是第二位的,所以孟子在这里依

然强调的是“孝、悌、忠、信”。

只要这两手都抓住了,国无论大小都可以发展壮大。

小国可以打败大国,弱国可以战胜强国。因为,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

的。

孟子当然也不是随便提虚劲,而是具体分析了敌对国的致命弱点,最后才鼓

励惠王,请他不要怀疑自己的治国良方。

其实,莫说梁惠王,就是我们今天听了孟子的一番阐述申说,不也是认为很

有道理的吗?

下一篇(谁能统一天下)

谁能统一天下「原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

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

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

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

?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名嗣,公元前318 年至公元前296 年在位。?语

(yu):动词,告诉。?卒然:突然。卒同“猝”(cu)。?与:从,跟。七八

月:这里指周代的历法,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渤

然:兴起的样子。渤然兴之即蓬勃地兴起。?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

“牧”由牧牛、牧羊的意义引申过来。?由:同“犹”,好像,如同。

「译文」

孟子见了梁惠王,出来以后,告诉人说:“远看不像个国君,到了他跟前也

看不出威严的样子。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要统

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又答:”不喜欢杀人的国

君能统一天下。’“他又问:”有谁愿意跟随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呢?‘“我又答

:”天下的人没有不愿意跟随他的。大王知道禾苗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天旱的

时候,禾苗就干枯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哗啦哗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会蓬勃

生长起来。这样的情况,谁能够阻挡的住呢?如今各国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

杀人的。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

着他来解救了。真象这样,老百姓归服他,就象雨水向下奔流一样,哗啦哗啦谁

能阻挡的住呢?“

下一页(谁能统一天下 读解)

谁能统一天下「读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正当孟子与梁惠王越谈越投机的时候,梁惠王却一命呜呼了。

惠王的儿子襄王继位,还是召见了一次孟子。这里记录的,就是孟子见了梁

襄王后的感受和他的自述的谈话内容。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两句着名的话描绘一个人不成器

的样子,真是形象生动而入木三分。更为有意思的是,就是这个不成器的公子哥

儿,居然一开口就问“天下恶乎定?”给人以小人说大话的感觉:他竟然也想定

平定天下!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孟子并没有因为反感这人就拂袖而去或缄口不言,

而是照样认真地给他来了一番关于统一天下的开导。这一点,要是换了我们就很

难做到了。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喜怒形于色,不能

掩饰自己的感情好恶。尤其是遇到自己看不惯的领导人,心里面咒骂“你算什么

东西!”面子上也就难看而过不去了,没有孟老夫子那样的涵养。

孟老夫子给梁襄王谈的其实是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天下统一才能够安

定。这个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天下不统一,四分五裂,战争不断,怎么可能安定

呢?用以后各代的历史事实(如三国六朝等)来验证,也可以看到孟子论断的正

确性。第二层,谁能统一天下?孟子说得非常简单:不喜欢杀人的人能够统一天

下。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谁喜欢杀人呢?除了心理变态的杀人狂而外,谁都

不喜欢杀人。那岂不成了谁都可以统一天下了吗?这显然是近乎荒唐的结论。所

以,我们要回到孟子谈话的具体环境和时代来理解,才不致于曲解了这位“亚圣”

的本来意思。首先,孟子所说的“不嗜杀人者”是指执掌人的生死大权的国君。

其次,在当时的时代,七雄纷争,战争不断。战争就要互相残杀。所以,孟子所

说的“不嗜杀人者”实际上是指不喜欢战争的人,也就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而

“嗜杀人者”则是指那些战争贩子,“军国主义者”。不然的话,孟子说“今夫

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岂不成了个个国君都是心理变态的杀人狂吗?

其实,孟子所说的道理并不深奥,正因为当时战火纷飞,征伐不断,各国的老百

姓都吃够了战争的苦头,就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样,痛苦不堪。如果这时候

有哪个国君公然树起和平的旗帜,不再让他的老百姓去打仗卖命,而营造出一派

社会稳定和发展生产的局面,那天下的老百姓都会闻风而至,诚心归服了。孟子

的理论依据实际上仍然是民众的心理。孟子的政治学说具有浓厚的政治心理学色

彩,说穿了,还是“仁政”的思想了。

从我们今天的研究来看,孟子的政治学说和治国方略在理论上说都非常有道

理,使人听了后不得不信服。但从实践来看,则不一定适用于战国时代的特殊历

史。在战争年代,军事和政治密不可分,要谋求天下统一也的确离不开军事,离

不开战争本身。所以,一般国君都会认为孟子的思想过于“迂阔”而不实用,不

如纵横家或兵家的计策来得实在。梁襄王显然也是这种看法。事实上,就在孟子

走后不久,苏秦到了魏国,并没有费太多的口舌就说动了梁襄王参加六国合纵抗

秦的计划。

人毕竟都是急功近利的啊,何况是在战国那个特殊的时代。

下一篇(衣食足而知礼仪)

衣食足而知礼仪「原文」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

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土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茍

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

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

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礼仪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

无饥矣。谨庠畜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锦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惛:同“昏”,昏乱,糊涂。?恒产:可以赖以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如

土地、田园、林木、牧畜等。?若:转折连词,至于。?放:放荡。辟:同“僻”

与“邪”的意思相近,均指歪门邪道;侈:放纵挥霍。放辟邪侈指放纵邪欲违法

乱纪。?罔:同“网”,有“陷害”的意思。?制:订立制度、政策。?轻:轻

松,容易。?赡:足够,充足。?奚暇:怎么顾得上。奚,疑问词,怎么,哪有。

暇,余暇,空闲。

「译文」

齐宣王说:“我头脑昏乱,对您的说法不能作进一步的领会。希望先生开导

我的心志,更明确的教我。我虽然不聪明,也不妨试它一试。”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到,

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一旦没

有固定的道德观念,那就会胡作非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

后才去加以处罚,这等于是陷害他们。哪里有仁慈的人在位执政却去陷害百姓的

呢?所以,贤明的国君制定产业政策,一定要让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

养妻子儿女;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致饿死。然后督促他们走善良的道路,

老百姓也就很容易听从了。

“现在各国的国君制定老百姓的产业政策,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足以抚

养妻子儿女;好年成尚且艰难困苦,坏年成更是性命难保。到了这个地步,老百

姓连保命都恐怕来不及哩,哪里还有什么工夫来修养礼仪呢?

“大王如果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从根本上着手呢?在五亩大的宅园中种上

桑树,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衣服了。鸡狗猪等家禽家畜好好养起来,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有肉吃了。百亩的耕地,不要去防碍他们的生产,八口

人的家庭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认真地兴办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

复教导学生,头发斑白的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老年人有丝绵衣服穿,

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

「读解」

齐宣王已经完全被孟子的言语所打动,所以态度诚恳地请孟子“明以教我”,

不要绕弯子了,打开窗户说亮话吧。直到这是孟子才完全正面地展开了他的治国

方略和施政纲要。归结起来,也不过就是两层意思:第一层,有恒产才有恒心,

所以要先足衣食后治礼仪。

这就是《管子。牧民》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道理。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合于两千年后卡尔。马克思那个伟大的发现:“人们

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光靠勒紧肚子闹革命”是不行的,越穷越光荣也是自欺欺人的。

而且,仅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说,“无恒产者”也是最危险的因素。因此孟

子认为在我们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从富民的角度出发。考虑到

让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让他们不仅能够养家糊口,而且还有

一定的产业。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谈得上进一步精神文明建设,即“治礼仪”

的问题。

讲清楚了这一层道理后,孟子才转到第二层意思,即较为具体的展示他的富

民兴教的蓝图。我们不难发现,他在这里所展示的富民兴教的蓝图,几乎与他在

梁惠王那里所展示的一模一样。(只是把“数口之家”改为了具体的“八口之家”,

“七十者衣帛食肉”改为了“老者衣帛食肉”罢了)一个国家不能实现自己的政

治抱负,又到了另一个国家。孟子就是这样,像他的前辈孔老夫子一样,东奔西

走,周游列国,希望:行义以达其道“,为救世济民而不辞辛劳,甚至是”知其

不可为而为之“。其积极入世的理想精神,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从齐宣王到齐桓、晋文之事开始,以上四节在《孟子》原书中属于一章,我

们为了阅读的方便把它相对分开。这一章长文,是孟子政治学说的重要篇章,其

中许多名言名句,如“君子远庖厨”、“缘木求鱼”、“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等等,甚至一些重要段落也都成了脍炙人口的文学名段,

对于我们研究政治、哲学、经济、社会乃至于文学表达等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

价值。此外孟子极富心理分析色彩的谈话艺术,也值得引起我们的特别重视。在

孟子的时代当然还没有什么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依德更是两千多年

后才出生,但这并不能否认孟子的心理分析技巧。自发的实践先于理论和科学的

建立,这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倒是我们应该对孟子的心理分析实践作为更深入的

研究,以获取心理学史的珍贵资料,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当然已不是我们这

里的任务了。

下一篇(君子远庖厨)

君子远庖厨「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

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

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

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

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

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注释」

?齐宣王:姓田,名辟疆。齐威王的儿子,齐泯王的父亲,约公元前319 年

至301 年在位。?齐桓、晋文:指齐桓公、晋文公。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 年至前643 年在位,是春秋时第一个霸主。晋文公,

春秋时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公元前636 至前628 年在位,也是“春秋五霸”

之一。?无以:不得已,以同“已”。?胡?:人名,齐宣王身边的近臣。?之

:动词,去,往。?衅钟:新钟铸成,杀牲取血涂抹钟的孔隙,用来祭祀。按照

古代礼仪,凡是国家某件新器物或宗庙开始使用时,都要杀牲取血加以祭祀。?

觳(hu)觫(su):因恐惧而战栗的样子。?爱:吝啬。?褊(bian):狭小。?

异:动词,奇怪,疑怪,责怪。?隐:疼爱,可怜。?无伤:没有关系,不要紧。 ?

庖厨:厨房。

「译文」

齐宣王问道:“齐桓公、晋文公在春秋时代称霸的事情,您可以讲给我听听

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之事的,所以没有

传到后代来,我也没有听说过。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说。那我就说说用道德来统一

天下的王道吧?”

宣王问:“道德怎么样就可以统一天下了呢?”

孟子说:“一切为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样去统一天下,就没有谁能够阻

挡了。”

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吗?”

孟子说:“能够。”宣王说:“凭什么知道我能够呢?”

孟子说:“我曾经听胡告诉过我一件事,说是大王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

牵着牛从殿下走过,您看到了,便问:”把牛牵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

“准备杀了取血祭钟’。您便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害怕得发抖的

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到处死刑一样。‘牵牛的人问:“那就不祭钟了吗?’

您说:”怎么可以不祭钟呢?用羊来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宣王说:“是有这件事。”

孟子说:“凭大王您有这样的仁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听说这件事后

都认为您是吝啬,我却知道您不是吝啬,而是因为不忍心。”

宣王说:“是,确实有的老百姓这样认为。不过,我们齐国虽然不大,但我

怎么会吝啬到舍不得一头牛的程度呢?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发抖的样子,

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判处死刑一样,所以用羊来代替它。”

孟子说:“大王也不要责怪老百姓认为您吝啬。他们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

替大的牛,哪里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况,大王如果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宰杀,

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宣王笑者说:“是啊,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了。我

的确不是吝啬钱财才用羊去代替牛的,不过,老百姓这样认为,的确也有他们的

道理啊。”

孟子说:“没有关系。大王这种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只因为您当时亲眼

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

死区;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下一页(君子远庖厨 读解)

君子远庖厨「读解」

孟子到底是从“望之不似人君”的梁襄王那里出走后才到齐国,还是先到齐

国,随后才到魏国见梁惠王,这已经成了历史公案,学者们各有考证。我们姑且

按《孟子》书的顺序,认为孟子是从梁襄王那里出走后才到齐国拜见齐宣王的罢。

齐宣王虽然不像梁惠王那样一开口就问“何以利吾国?”也不像梁惠王那个

不成器的儿子口气更大地问“天下恶乎定?”而是很委婉含蓄地向大学者孟夫子

请教历史问题:“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但实际上,他所关心的仍然是同

一个问题:如何称霸天下?因为齐桓公和晋文公在春秋时代都是靠“霸道”而称

雄天下的。殊不知孟子所奉行的是反对霸权主义的儒学,不讲“霸道”而讲“王

道”。也就是不讲武力,靠军事力量,靠战争称霸天下,而讲用道德,靠教化的

力量,靠仁政统一天下,使天下人心归服。所以,孟子也就直言不讳地说:“您

要问霸道,那我就不懂得。您要对王道感兴趣的话,我倒可以说一说。”好在齐

宣王也还通泰随和,管他霸道、王道,只要是能称雄天下就行,也就与孟子一问

一答地探讨起来了。

孟子依然用的是他一贯的手法,就是开心理医生诊所,从心理分析入手去抓

住对方,自己掌握主动,剥茧抽丝,层层推进,迫使对方落入自己观点的觳中。

这一段“君子远庖厨”的心理分析,是典型的孟子手法,精采绝伦,切中要害。

它所起的作用,就是唤醒齐宣王内心“不忍”的仁慈之心。只要这种仁心被唤醒,

下面的事情,什么王道啊,仁政啊,就统统有了接受的心理基础,那不过是顺理

成章的事情罢了。

所谓“君子远庖厨”,不过说的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罢了。也就是齐

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因为他亲眼看到了牛即将被杀的样子而没有亲眼看到

羊即将被杀的样子。“眼不见为净”,所以君子远离宰鸡杀鸭的厨房。

至于“君子远庖厨”这句话,则不是孟子的着作权,而是出自《礼记。玉藻

》:“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也就是说,凡有血气的东西都不

要亲手去杀它们。汉代贾宜在《新书。礼篇》中引述了孟子的话后说》:“故远

庖厨,仁之至也。”把“君子远庖厨”作为仁慈的品德加以提倡,这倒也是符合

孟子的原意的。

问题是,后世有不少人曲解了“君子远庖厨”这句话里的合理内核,也就是

那种“不忍”之心,而片面轻率地说君子应该远离厨房,以此作为自己偷懒不下

厨房的借口。这正如南怀谨先生已经很幽默地指出:“近代的年轻人,当太太要

他到厨房里帮个小忙的时候,他就拿这句话来做挡箭牌。太太请原谅!孟老夫子

说的,‘君子远庖厨’,我要做君子,你的先生不能是小人哪!于是坐在客厅沙

发上看电视,等太太把热腾腾的菜饭端来。”(《孟子旁通》)

不过,南怀谨先生的笑谈指出的只是一种情况。以我们今天见得更多的家庭

状况来看,君子先生们“远庖厨”的时代似乎已远,宰鸡杀鸭无所不为了。当然,

肉还是照食不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都是成了迂

腐。

仁还是不仁呢?

那也只有等孟老夫子转世再来作心理分析了罢。

下一篇(不为与不能)

不为与不能「原文」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

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

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

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

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

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

‘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

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

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

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

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

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注释」

?说:同“悦”。  ?《诗》云:引自《诗经。小雅。巧言》。?忖度:

猜测,揣想。?戚戚:心有所动的感觉。?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

秋毫之末:指细微难见的东西。?舆:车子。薪:木柴。?许:赞许,同意。?

形:情况,状况。?太山:泰山。北海:渤海。?老吾老幼吾幼:第一个“老”

和“幼”都作动词用,老:尊敬;幼:爱护。?运于掌:在手心里运转,比喻治

理天下很容易。?《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大雅。思齐》。?刑:同

“型”,指树立榜样,做示范。寡妻:国君的正妻。?御:治理。?权:本指秤

锤,这里用作动词,指称物。?抑:选择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

构怨:结怨,构成仇恨。

「译文」

齐宣王很高兴地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出。‘这

就是说的先生您吧。我自己这样做了,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却说不出所

以然来。倒是您老人家这么一说,我的心便豁然开朗了。但您说我的这种心态与

用道德统一天下的王道相合又怎么理解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来向大王报告说:”我的力量能够举得起三千斤,却拿

不起一根羽毛;视力能够看得清秋天毫毛的末梢,却看不见摆在眼前的一车柴草。

‘大王您会相信他的话吗?“

宣王说:“当然不会相信。”

孟子便接着说:“如今大王您的恩惠能够施及动物,却偏偏不能够施及老百

姓,是为什么呢?一根羽毛拿不起,是不愿意用力气拿的缘故;一车柴草看不见,

是不愿意用眼睛看的缘故;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是君王不愿意施恩惠的缘故。

所以大王您没有能够用道德来统一天下,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

宣王说:“不愿意做和做不到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说:“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

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折一根树枝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

到。’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您没有做到用道德来统一天下,不是

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的一类,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折树枝的一类。

“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

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

转一样容易治理了。《诗经》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推广到

家族和国家。‘说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推广到别人身上去。所以,推广恩德足以

安定天下,不推广恩德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保不了。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能远远超

过一般人,没有别的什么,不过是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大王您的恩

惠能够施及动物,却不能够施及老百姓,偏偏是为什么呢?

“称一称才知道轻重,量一量才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

样。大王您请考虑考虑吧!难道真要发动全国军队,是将士冒着生命危险,去和

别的国家结下仇怨,这样您的心里才痛快吗?”

宣王说:“不,我为什么这样做心里才痛快呢?我只不过想实现我心里的最

大愿望啊。”

下一页(不为与不能 读解)

不为与不能「读解」

孟子关于“君子远庖厨”的一番心理分析说得齐宣王心服口服,就像我们去

看医生而被诊断准确了病症了一样,于我心有戚器焉对医生悠然而生亲切之感,

并得到进一步的诊断治疗。

这一会,孟子用的是逻辑上的归谬法,先假定了两种荒唐的说法:“力足以

举千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宣王亲口对此

加以否定,然后把宣王自己的做法加上去:“恩足以几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

这样便轻而易举地使齐宣王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也

就是说,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做。

当宣王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还有些不清楚时,孟子又作了生动的举例说明,

这就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的区别。“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

能,是做不到,而“为长者折枝”则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了。说到底,关键是看

你有没有朝这方面想,有没有这样一种精神。孟子的这一段分析,很容易使我们

联想到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中那一段着名的话:“一个人的能力有

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今天我们在生活中有许多这

样事情,都是愿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做得到的问题。比如说为老年人让座,不

要随地吐痰,遵守交通规则等等,的确都是“为长者折枝”举手之劳,而不是要

你“挟太山以超北海”,做《封神演义》里的英雄。但我们就是生性懒惰,又缺

乏“这点精神”,所以老是要去强坐,要随地吐痰,要闯红灯违反交通规则,如

此等等,不一而足,都是没有想清楚“不为”与“不能”的道理。说到这里,是

不是值得我们在生活小事上多加反省,多一点“为长者折枝”的精神呢?

回到孟子的话题上来,在讲清楚了“不为”与“不能”的问题后,他又一次

施展出心理学方面的本事,对齐宣王来了一番政治行为心理学的开导,这就是着

名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论,“推己及人”,首先

自己做起,然后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个家族和国家。说到底,这一方

面合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达立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

之道,另一方面也合于《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进修阶梯。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天下可运于掌”还有什么不能统一的呢?

说完正题以后,孟子引用格言说:“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

皆然,心为甚。”希望齐宣王好好考虑,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最后还以

“霸道”的做法、军国主义者的行为来加以反衬,刺激齐宣王逼他作出唯一正确

的选择——实行仁政,推行以道德统一天下的王道。孟子在这里的做法,是由物

理性的逻辑真理推及人的心理,要求齐宣王反躬自省,认识自己。我们在《论语

》里已经知道,儒学非常重视人的自我反省功夫,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在儒家看来只有经常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不过,我们在这里突然想

到的却是,认识自己固然需要自省,认识他人不是更需要权衡度量吗?俗话说:

“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谁能够造出这权衡度量人心的公平秤和标准尺子

呢?让。保尔。萨特说:“他人就是你的地狱。”谁又能够知道“地狱”的长短

轻重呢?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下一篇(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原文」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

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

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

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

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其若是,孰能御之?”

「注释」

?采色:即彩色。?便(pian)嬖(bi):君王左右被宠爱的人。?辟:开

辟。?朝:使动用法,使……来朝。?莅(li):临。?若:人称代词,你。?

殆:副词,表示不肯定,有“大概”、“几乎”、“可能”等多种含义。?皱:

国名,就是当时的邾国,国土很少,首都在今山东皱县东南的邾城。?楚:即楚

国,春秋和战国时期都是大国。?盍:“何不”的合音字,为什么不。?涂:同

“途”。?愬(su):通“诉”,控告。

「译文」

孟子说:“大王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呢?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齐宣王笑了笑,却不说话。

孟子便说:“是为了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吗?是为了轻暖的衣服不够穿吗?还

是为了艳丽的色彩不够看呢?是为了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吗?还是为了身边伺候的

人不够使唤呢?这些,您手下的大臣都能够尽量给您提供,难道您还真是为了这

些吗?”

宣王说:“不,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您的最大愿望便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扩张国土,使秦、

楚这些大国都来朝贡您,自己君临中国,安抚四方落后的民族。不过,以您现在

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宣王说:“竟然有这样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重哩。爬上树去捉鱼,虽然捉不到鱼,却也没有

什么后患。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费劲心力去干,一定会有灾祸

在后头。”

宣王说:“可以把道理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假定皱国和楚国打仗,大王认为哪一国会打胜呢?”

宣王说:“当然是楚国胜。”

孟子说:“显然,小国的确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口很少的国家的确不可以

与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的确不可以与强国为敌。中国的土地,方圆千里的

共有九块,齐国不过占有其中一块罢了。想用这一块去征服其他八块,这跟皱国

和楚国打仗有什么区别呢?大王为什么不回过来好好想一想,从根本上着手呢?”

“现在大王如果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上来做官,天

下的农民都想到您的国家来种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做生意,天

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旅行,天下痛恨本国国君的人都想到您这儿来控诉。

果真做到了这些,还有谁能够与您为敌呢?”

下一页(缘木求鱼 读解)

缘木求鱼「读解」

上一节 宣王向孟子否认说,自己并不是一定要动用军事,发动战争心里才

痛快,而是因为要实现自己心里的最大愿望,不得已而为之。孟子于是又一次不

失时机地抓住了他的心理活动,问他的最大愿望到底是什么。 宣王已 教了孟

子的厉害,所以笑而不答,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想法了。孟子果然厉害,你不说,

他照样分析不误。而且是欲擒故纵,先虚设幌子,一连串问了五个不是问题的问

题。这五个问题,在过去是属于声色狗马之类,用我们今天的说法,是属于个人

生活中的物质享受或者说物欲方面的东西,诸如彩色电视机够不够大,组合音响

够不够好,有没有不在话下。这些问题怎么会是一个国王心中最大的追求呢?孟

子显然是在虚晃一枪。所以,当 宣王否定说自己不是为了这些时,孟子马上就

收回花枪,切入正题,以他心理分析大师的水平,一下子和盘端出了宣王心中最

大的愿望、最大的秘密。然后不等宣王承认与否就直杀本质,指出宣王已犯了一

个最大的错误——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捉鱼。

缘木求鱼的荒唐性谁人不知呢?所以宣王说:“我难道有如此荒唐,错得如

此严重吗?”心想,你莫不是在危言耸听吧。殊不知孟子告诉他说,不仅有如此

荒唐,如此严重,而且问题还远远超过了缘木求鱼。这就是孟子的本事,铺张扬

厉,逐步升级,让你听他说话连坐也坐不安稳。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 宣王一

听这话,真是吃惊不小,一下子跳了起来,也不顾国王的矜持和威严了,马上脱

口而出:“可得闻与?”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这下还有什么问题呢?孟子已完全掌握了说话的主动权,于是便把 宣王原

本所想的靠战争来解决问题的“霸道”做法与自己要向他灌输的靠仁政来解决问

题的“王道”做法作了一个对比,并指出两种做法的两种不同结局。

这一节的最精彩和最深刻处是缘木求鱼的比喻。它不仅警醒了 宣王,而且

成了后世千百年来大家常常引用的成语。就是到我们今天,也仍然有启发而“唤

醒”的意义。还是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读书人是否“下海”的问题为例。所谓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君子不羞于言利”,

甚而至于追求利,希望挣大钱,发大财。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都不是问题。问

题在于,到底如何来挣大钱,发大财?是不是“工农商学兵,一起做生意”,如

我们在前面已经多次提到过,大家都“弃文经商”、“弃教经商”、“弃农经商”、

“弃学经商”,甚至放下武器去经商或者就做起军工军火生意来了才是唯一出路

呢?当然不是。如果真这样做,那才是缘木求鱼,“殆有甚焉!”不仅搞乱了文

明社会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而且也压抑了各行各业专家的所长,浪费了人才。

就个人来说,也浪费了自己。以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即教授下“跳蚤市场”,教授

卖馄钝来看,且不说有辱斯文的问题,就从挣钱的角度来看,废己所长,行己所

短,不是“缘木求鱼”又是什么呢?

所以,缘木求鱼的道理没有什么深奥,大家都一说就懂,甚至不言而喻。可

是在实?生活中,我们中的许多人,包括一些修养不低的人,稍微不注意就爬上

树去了而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当人家问他干什么时,他还会理直气壮地高声回答

:让我们捉鱼去!

捉鱼固然是不错,但你怎么爬上树去了呢?树上有鱼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在

童话世界里,二是沧海桑田变化,在树上留下了鱼的化石。不然的话,你去捉什

么呢?

下一篇(小勇于大勇)

小勇与大勇「原文」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

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

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

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

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

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

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

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

之不好勇也。“

「注释」

?汤事葛:汤,商汤,商朝的创建人。葛,葛伯,葛国的国君。葛国是商紧

邻的小国,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北十五里处。?文王事昆夷:文王,周文王。昆夷,

也写作“混夷”,周朝初年的西戎国名。?太王事獯(xun )鬻(yu):太王,

周文王的祖父,即古公父。獯鬻又称猃狁,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勾践:春秋

时越国国君(公元前497 年至前465 年在位)。吴:指春秋时吴国国君夫差。?

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引自《诗经。周颂。我将》。?《诗云》:以下诗句引

自《诗经。大雅。皇矣》。?赫斯:发怒的样子。?爰:语首助词,无义。?遏

:止;徂(cu):往,到。莒:古国名,在今山东莒县,公元前431 年被楚国消

灭。?笃:厚;祜:福。?《书》曰:书,《尚书》,以下引文见伪《古文尚书。

周书。泰誓》。?厥:用法同“其”。?衡行:即“横行”。

「译文」

齐宣王问道:“和邻国交往有什么讲究吗?”

孟子回答说:“有。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大国的身分侍奉小国,所以商

汤侍奉大国,周文王侍奉昆夷。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够以小国的身分侍奉大国,

所以周太王侍奉獯鬻,越王勾践侍奉吴王夫差。以大国身分侍奉小国的,是以天

命为乐的人;以小国身分侍奉大国的,是敬畏天命的人。以天命为乐的人安定天

下,敬畏天命的人安定自己的国家。《诗经》说:”畏惧上天的威灵,因此才能

够安定。‘“

宣王说:“先生的话可真高深呀!不过,我有个毛病,就是逞强好勇。”

孟子说:“那就请大王不要好小勇。有的人动辄按剑瞪眼说:”他怎么敢抵

挡我呢?‘这其实只是匹夫之勇,只能与个把人较量。大王请不要喜好这样的匹

夫之勇!

“《诗经》说:”文王义愤激昂,发令调兵遣将,把侵略莒国的敌军阻挡,

增添了周国的吉祥,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这是周文王的勇。周文王一怒便

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

“《尚书》说:”上天降生了老百姓,又替他们降生了君王,降生了师表,

这些君王和师表的唯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老百姓。所以,天下四方的有

罪者和无罪者,都由我来负责,普天之下,何人敢超越上帝的意志呢?‘所以,

只要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感到羞耻。这是周武王的勇。周武王也是

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如今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

定,那么,老百姓就会唯恐大王不喜好勇了啊。“

下一页(小勇与大勇 读解)

小勇与大勇「读解」

本章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外交策略;二是匹夫之勇与大勇的问题。

此前我们看到孟子的谈论,主要是内政问题,而这一次齐宣王开口便问:

“交邻国有道乎?”直端端地把问题引向了外交。孟子于是作出了他的外交策略

阐述。归结起来,就是大国要仁,不要搞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而要和小国

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小国要智,不要搞闭关锁国,不要夜郎自大,而要和大国

搞好外交关系。做到了这两方面,那么,就会出现大国安定天下,小国安定国家

的世界和平格局。而做到这两方面的心理基础,便是大国以天命为乐,顺应“天

地生万物”的好生之德,不欺负弱小,替天行道;小国敬畏天命,服从天命,不

与大国为敌,以维护自己的生存。这里的天命不一定作神秘化的理解,而就是历

史、地理条件和时代形成的国际大趋势。

孟子在这里所阐述的外交策略并不深奥,其中大国、小国的做法,在后世乃

至于今天也仍然是有参考意义的。

不过,齐宣王对孟子所说的这一套却感到有点不得要领。因为,作为战国时

代的一位国君,齐宣王所眼见的和亲历的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多半都是靠战争来解

决的,那可真有点“强权就是真理”的味道。而现在照孟老夫子的一套说来,无

论你是大国还是小国,似乎都不应该打仗,不该进行军事力量的较量了。根据以

前和孟子的多次谈话,他已经领教过了,知道孟子说话总是会有一连串的道理,

所以也不好说孟子说得不对。于是,他采用了一个自认为高明的以退为进的办法,

一方面赞扬孟子的话高深,有道理;另一方面却自我批评说自己有毛病,恐怕难

以接受孟子的高论。

孟子岂会不知道齐宣王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只需要把话锋轻轻一转,一下子

就抓住了齐宣王,继续展开宏论。

齐宣王说自己的好勇,孟子便说好勇也没有关系,只要不是好小勇就行了。

于是便连带进行了关于大勇与小勇问题的阐述。

小勇就是我们常说的匹夫之勇。这种匹夫之勇是一种血气之怒,动辄以性命

相拼,而是以理义相斗。

从效果来说,小勇敌一人,大勇安天下。

从实例来说,莽张飞、黑李逵是小勇,刘皇叔、宋公明是大勇。在一定意义

上,楚霸王也是小勇,而汉高祖却是大勇。对我们来说,孟子关于小勇和大勇的

论述的确是可以使我们耳目一新并有所启迪的。比如说我们见到那些在大街上、

公共汽车上动辄提劲逞勇的人,包括那些车匪路霸,一副亡命徒的样子,其实不

过是“小勇”罢了,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我们以社会公理为武器,大家挺身而

出,往往也就可以战胜那些人的“匹夫之勇”,保护我们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安

定。

说到底,真正的勇不是斗力而是斗智,不是斗血气而是斗理义。当然,在斗

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牺牲,如果大家都怕牺牲,当然也就胜负难卜,甚至有让“小

勇”逞强得势的时候了。

下一页(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原文」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

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

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

瑯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

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

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

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

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悦,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招》、《角

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注释」

?雪宫:齐宣王的离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相当于当今

的别墅之类)。?非:动词,认为……非,即非难,埋怨。?非:不对,错误。 ?

齐景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公元前547 年至前490 年在位。?晏子:春秋时齐

国贤相,名婴,《晏子春秋》一书记载了他的事迹和学说。?转附、朝舞:均为

山名?瑯邪: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东南。?豫:义同“游”。?睊睊:因愤恨

侧目而视的样子;?胥:皆,都;谗:毁谤,说坏话。慝:恶。?方命:违反命

令。方,反,违反。?大戒:充分的准备。?大师:读为“太师”,古代的乐官。 ?

《?招》、《角招》:与角是古代五音(宫、商、角、?、羽)中的两个,招同

“韶”,乐曲名。?蓄(xu):爱好,喜爱。尤:错误,过失。

「译文」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

玩的快乐吗?”

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

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

对的。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有愁为忧愁。以天下人

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

是没有过的。

“从前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到转附、朝舞两座山去观光游览,然后沿着

海岸向南行,一直到瑯邪。我该怎样做才能够和古代圣贤君王的巡游相比呢?‘

“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

所守疆土的意思。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报告在他职责内的工作的意

思。没有不和工作有关系的。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

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

我怎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巡视,我怎么能得到赏赐?一游历一巡视,足以

作为诸侯的法度。”现在可不是这样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索取粮食。饥

饿的人得不到粮食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侧目而视,怨声载道,违法

乱记的事情也就做出来了。这种出游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

样浪费。真是流连荒亡,连诸侯们都为此而忧虑。什么叫流连荒亡呢?从上游向

下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连;打猎不知厌

倦叫做荒;嗜酒不加节制叫做亡。古代圣贤君王既无流连的享乐,也无荒亡的行

为。至于大王您的行为,只有您自己选择了。’“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非常高兴,

先在都城内作了充分的准备,然后驻扎在郊外,打开仓库赈济贫困的人。又召集

乐官说:”给我创作一些君臣同乐的乐曲!‘这就是《?招》、《角招》。其中

的歌词说:“畜君有什么不对呢?’‘畜君’,就是热爱国君的意思。”

「读解」

这一章的核心还是“与民同乐”的问题,只不过角度有所不同罢了。

在《梁惠王上》篇里孟子见梁惠王于沼上时已经谈到过“古之人与民偕乐,

故能乐也”的问题。在本篇中,孟子也曾与齐宣王两次讨论过“与民同乐”的问

题。一次是在谈到欣赏音乐时,孟子告诉齐宣王,只要能够做到与民同乐,无论

是喜爱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都是好事而不是坏事。(2.1 )另一次是在谈到皇

家园林的大小时,孟子告诉齐宣王,如果与民同乐,向老百姓开放,皇家园林再

大(如周文王的方圆七十里),老百姓也不会嫌它大。如果不与民同乐,不准老

百姓进入,皇家园林再小(如齐宣王的方圆四十里),老百姓也会嫌它大。(2.2

)所以,本章其实是孟子第三次与齐宣王讨论“与民同乐”的问题了。

这一次讨论的特点是不仅说到乐,而且还从乐说到忧,所谓“乐以天下,忧

以天下”,更为完整地显示了孟子政治学说中的民本主义思想。

这也使我们想到,宋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传诵千古的名句——“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正是从孟子这里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而生发出来的吗?

不过,从“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与民同乐同忧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确注入了更为强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而且,也

更具有一种浓厚的悲剧意识。所以,它能更为激动人心地为人们所传诵。

直到今天,当我们说到什么人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牺牲时,还会想到这两句

名言。

追根溯原,其实还是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影响着我们的认识,激动着

我们的感情。而这一点,又不能不回到作为孟子“仁政”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的“与民同乐”思想上来。

下一篇(贪财好色怎么办?)

贪财好色怎么办?

「原文」

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王曰:

“王政可得闻与?”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

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

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

哿矣富人,哀此茕独?。‘“王曰:”善哉言乎!“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粮?,于橐于

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

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21)。‘当是时也,内无怨女,

外无旷夫(22)。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注释」

?明堂:为天子接见诸侯而设的建筑。这里是指泰山明堂,是周天子东巡时

设,至汉代还有遗址。?已:止,不。?岐:地名,在今陜西岐山县一带。?耕

者九一:指井田制。把耕地划成井字形,每井九百亩,周围八家各一百亩,属私

田,中间一百亩属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收入归公家,所以叫九一税制。?关

:道路上的关卡,近于现代“海关”的概念。市:集市。讥:稽查。征:征税。 ?

泽梁:在流水中拦鱼的设备。?驽(nu):本指妻子儿女,这里用作动词,不孥

即指不牵连妻子儿女。?哿(ge)矣富人,哀此茕(qiong )0 独:引自《诗经。

小雅。正月》。哿,可以。茕:孤单。?公刘:人名,后稷的后代,周朝的创业

始祖。?《诗》云:引自《诗经。大雅。公刘》。?堠(hou )粮:干粮。?橐

(tuo )囊:都是盛物的东西,囊大橐小。?v 思:语气词,无义。戢:同“辑”,

和睦。用:因而。光:发扬光大。?干戈戚扬:四种兵器。?爰方启行:爰,于

是;方,开始;启行:出发。?厥:代词,他的,那个。?《诗》云:引自《诗

经。大雅。绵》。?古公亶父:即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率:循者。浒:水边。 ?

爰:语首词,无义。姜女:太王的妃子。也称太姜。  (21)聿:语首词,无

义。胥:动词,省视,视察。宇:屋宇。(22)怨女:未出嫁的老处女。旷夫:

未娶妻的单身汉。古代女子居内,男子居外,所以以内外代指。

「译文」

齐宣王问道:“别人都建议我拆毁明堂,究竟是拆毁好呢?还是不拆毁好呢?

孟子回答说:“明堂是施行王政的殿堂。大王如果想施行王政,就请不要拆

毁它吧。”  宣王说:“可以把王政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从前周文王治理岐山的时候,对农民的税率是九分抽一;对

于做官的人是给予世代承袭的俸禄;在关卡和市场上只稽查,不征税;任何人到

湖泊捕鱼都不禁止;对罪犯的处罚不牵连妻子儿女。失去妻子的老年人叫做鳏夫

;失去丈夫的老年人叫做寡妇;没有儿女的老年人叫做独老;失去父亲的儿童叫

做孤儿。这四种人是天下穷苦无靠的人。文王实行仁政,一定最先考虑到他们。

《诗经》说:”有钱人是可以过得去了,可怜那些无依无靠的孤人吧。“

宣王说:“说得好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认为说得好,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宣王说:“我有个毛病,我喜爱钱财。”

孟子说:“从前公刘也喜爱钱财。《诗经》说:”收割粮食装满仓,备好充

足的干粮,装进小袋和大囊。紧密团结争荣光,张弓带箭齐武装。盾戈斧铆拿手

上,开始动身向前方。‘因此留在家里的人有谷,行军的人有干粮,这才能够率

领军队前进。大王如果喜爱钱财,能想到老百姓也喜爱钱财,这对施行王政有什

么影响呢?“

宣王说:“我还有个毛病,我喜爱女色。”

孟子回答说:“从前周太王也喜爱女色,非常爱他的妃子。《诗经》说:”

周太王古公亶父,一大早驱驰快马。沿着西边的河岸,一直走到岐山下。带着妻

子姜氏女,勘察地址建新居。‘那时,没有找不到丈夫的老处女,也没有找不到

妻子的老光棍。大王如果喜爱女色,能想到老百姓也喜爱女色,这对施行王政有

什么影响呢?“

下一篇(贪财好色怎么办?读解)

贪财好色怎么办?

「读解」

孟子在这里所说的王政也就是前面给梁惠王说的王道,王政就是王道之政,

用仁德来统一天下的政治,实际上也就是他的另一个术语——仁政。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是言必称文、武、周公的。所以,他在这里向齐宣王介

绍王道政治时也是以文王治理岐山的政策为依据的。这里的话虽不长,但包含的

内容却是很广,牵涉到农业税收、官吏制度、商业政策、渔业开放、刑法制度等

等,尤其是最后还重点说到了社会福利的问题。

按照孟子的思想,制国平天下的人不可不重视社会福利事业。敬老院、孤儿

院等应大大加强,养老保险、人身保险等等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当然,是不是

还应该开设婚姻介绍所,甚至是是老年婚姻介绍所,这就不是孟老夫子所能想象

的了。

当孟子描绘出周文王的仁政图景时,齐宣王不由的脱口而出,赞扬孟子所说

的是“善哉言呼!”然而,有意思的是,当孟子自以为抓住了时机问齐宣王为什

么不向周文王学习,施行仁政时,齐宣王竟然又一次找出遁词来,从上一次孟子

劝他采取和平共处外交政策时的“寡人好勇”上升到说“寡人好货”,乃至于

“寡人好色”来了。大有自甘堕落,自认是孔子的学生宰我“朽木不可雕也,粪

土之墙不可杌也”的味道。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我贪财好色!”我就是这么

不成器,你难道还要我实行你那高深廉洁的王道或仁政吗?殊不知孟子就是孟子,

莫说你贪财好色,你就是说你“好杀”,是杀人狂,他也会告诉你说,喜欢杀人

杀人不要紧,只要你杀的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周武王不就逼杀了殷纣王吗?所以,

针对齐宣王说自己“好货”、“好色”的问题,孟子又展开了谈天说地口,同样

找出了史证,说周朝的始祖公就“好货”,而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就“好色”。

当然,最关键的两句话依然是:“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与王何有?”“王如

好色,与百姓同之,与王何有?”一言以蔽之,还是“与民同乐”的思想,或者

准确一点说,是“与民同欲”。看来,在孟子的心目中,只要你这做国君的是与

老百姓同甘共苦的,干什么都是不会错的!

当然,我们也知道,作为儒家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的“亚圣”孟子是奉行中庸

之道,而不会如此走极端的。他之所以退让,如此纵容齐宣王,任齐宣王说什么

他都顺水推舟,打蛇随棍上,其实是采用的欲擒故纵手法,使齐宣王没有退路,

难以遁出王道政治的“彀中”。其用心良苦,实在值得我们今天的读书人细心体

会。而不要捡了半句就开跑,以“亚圣”孟子曾经说过贪财好色没有关系为依据,

使自己成为惟利是图的贪财小人和拈花惹草的好色之徒。

下一篇(王顾左右而方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

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

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释」

?比(bi):及,至,等到。反:同“返”。?则:这里的用法是表示事情

的结果。?士师:司法官。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如果大王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

自己出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

朋友,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说:“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说:“撤他的职!”

孟子又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一边去了。

「读解」

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小品。尤其是最后“王顾左右而言他”一句,真是生动

传神,成为了大家常用的名言。

孟子采用的是层层推进的论证法,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推论到中层干部的

行为,再推论到高级领导人的身上。逼齐宣王毫无退路尴尬不已,也就只有“王

顾左右而言他”的份了。

孟子本身倒不一定非要出齐宣王的洋相,不过是因为他老东推西挡,东扯葫

芦西扯瓜,不肯表态实施仁政,所以激他一激,逼他一逼,迫使他思考如何抓纲

治国,作出选择罢了。

我们平时在工作中、生活中也常常有被上司或下属问得一时之间不知怎样回

答的情况,遇到这种时候,你虽然不是“王”,但是,“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可

以用来应一应急的罢。不过,反过来的情况是,对待你的上司,尤其是在众目睽

睽之下,你可一定得当心,不要把他逼到“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程度。不然的话,

他那时尴尬是尴尬,可下来以后就有你够受的了。孟子不是最终没有在齐宣王那

里呆下去吗?之所以如此,很难说没有这些使宣王尴尬的因素在内。

所以,孟子的言谈和论辩术固然厉害,但我们如果要学习使用,也有一个运

用的对象和场合问题需要注意。

下一篇(听听国人怎么说)

听听国人怎么说「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

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

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

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注释」

?故国:指历史悠久的国家。?乔木:高大的树木。?世臣:世代建立功勋

的大臣。?进:进用。?亡:去位,去职。

「译文」

孟子拜见齐宣王,说:“我们平时所说历史悠久的国家,并不是指那个国家

有高大的树木,而是指有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可大王您现在却没有亲信的大臣

了,过去所任用的一些人,现在也不知到哪里去了。”

齐宣王说:“我应该怎样去识别那些真正缺乏才能的人而不用他呢?

孟子回答说:“国君选择贤才,在不得已的时候,甚至会把原本地位低的提

拔到地位高的人之上,把原本关系疏远的提拔到关系亲近的人之上,这能够不谨

慎吗?因此,左右亲信都说某人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好,还是不可

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然后去考察他,发现他是真正的贤才,再任用他。

左右亲信都说某人不好,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不好,还是不可轻信;全

国的人都说某人不好,然后去考查他,发现他真不好,再罢免他。左右亲信都说

某人该杀,不可轻信;众位大夫都说某人该杀,还是不可轻信;全国的人都说某

人该杀,然后去考查他,发现他真该杀,再杀掉他。所以说,是全国人杀的他。

这样做,才可以做老百姓的父母官。”

「读解」

孟子在这里所谈论的人才选拔观一方面来自他的先辈孔子,另一方面又加进

了自己的民本主义政治思想。

在《论语。子路》篇里,子贡曾经问孔子说:“一乡的人都喜欢他,怎么样?”

孔子仍然说:“还难说。不如一乡中的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在《卫灵公

》篇里,孔子又概括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我们不难发现,

孟子在这里对齐宣王的论述几乎就是孔子思想的翻版而加以扩展。只不过,孔子

是就一般人品或人才的识鉴发表看法,而孟子则是具体到为国家选拔人才,提拔

干部的问题,所以又揉进了他“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要求国君听听国人的意

见,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人民群众的意见。

从理论上说,孟子的论述的确是非常有道理的。直到今天,我们的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也就是要听听“国人”的意见,而由“人大”任命政府各级干部正是选

拔任用人才听“国人”意见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坚持的干部考查制

度也就是听取群众意见,“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国人皆

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当然,从实践的操作来看,我们也不能对孟子的论述作拘泥刻板的理解。因

为事实上,我们不大可能就某一个人的情况而听到“国人皆曰”,全国人民都谈

论他。除非他是围棋国手、体育世界冠军、顶尖级的电影明星或歌星一流的人物。

而这一类人物多半又不一定适合做政府部门的领导人。

所以,“国人皆曰”也是相对的。我们应该把握的精神实质是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不过如此罢了。

下一篇(民悦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

民悦则取之,民不悦则不取「原文」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

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

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

已矣。”

「注释」

?齐人伐燕:公元前315 年(齐宣王五年),燕王哙将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

之,国人不服气,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进攻子之,子之反攻,杀死了市被和太子平,

国内一片混乱。齐宣王趁机进攻燕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五旬而举之:据《

战国策。燕策》记载,当齐国的军队攻打燕国时,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

因此齐国军队五十天就攻进了燕国的首都,杀死了燕王哙和子之。?不取,必有

天殃:因齐宣王认为他攻打燕国太顺利,“人力不至于此”,是天意。所以,如

果不占领它就是违背天意,必有灾殃。它是当时人流行的观念。?武王是业:指

武王灭纣。?文王是也:指文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仍然服事殷商而没有造反。?

箪:盛饭的竹筐。食:饭。浆:米酒。?运:转。

「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

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

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

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

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

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

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

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

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读解」

孟子在这里的表态非常谨慎,两种选择都摆给齐宣王了,任你自己去选择。

用我们今天的看法,有点摸棱两可。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琢磨,还是可以发现,

孟子其实是支持齐宣王去占领燕国的。因为他已经说过,如果占领燕国而使燕国

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而他又明明知道,当齐国的军队进入燕国时,燕国的

老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怎么不高兴呢?所以,他的倾向性意见还是有的,

只不过说得很谨慎罢了。毕竟,这是牵涉到战争的大事啊,而儒者在通常情况下

是反对战争的。

不过,我们看《战国策。燕策》的记载,孟子可就说得是不是这样含含糊糊

了,而是直截了当地对齐宣王说:“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这也

可以证明孟子是主张齐宣王占领燕国的。大概史书所记没有忌讳,而作为经书的

《孟子》所记为圣者讳,作了润饰,因而显得含糊而谨慎,这也是可能的罢。

问题并不在于怎么记,倒是在于,一贯反对“霸道”,反对战争的孟子,怎

么会去支持齐宣王进占燕国呢?要知道,这不仅有侵略之嫌,而且还是趁火打劫

啊!

原来,作为亚圣人,孟子与圣人孔子一样,并不是死搬教条,抱缺守残的书

呆子,而是具有非常灵活的通权达变思想。因为他认为当时燕国的老百姓是生活

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不反对齐宣王的占领军去进驻。只要燕国的老百姓真的欢

迎齐国军队去,那这支军队去进驻。只要燕国的老百姓真的欢迎齐国军队去,那

这支军队去解放他们,就是仁意之师。何况,他也说得很清楚,如果齐国的军队

进驻以后反倒使燕国百姓的“水益深,火益热”,那也是不行的(这在下面一章

得到了证实)!

所以,孟子也并不是一味反对战争,只要是正义的,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的

战争,他也是支持的。这种权变的思想,正如前几章齐宣王说自己有好勇、贪财、

好色等等毛病,他都说没有关系一样,是以“民本”为原则的。这一点值得我们

特别注意。

下一篇(进也民心,退也民心)

进也民心,退也民心「原文」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这?”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书》曰:”

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

“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

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溪我后?,后来其苏(6 )!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若杀其父兄,系累(7 )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8 ),如之何其可也。

王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

旄倪(9 ),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注释」

?汤一征,自葛始:《尚书》逸文。?云霓:霓,虹霓。虹霓在清晨出现于

西方是下雨的征兆。?归市者:指做生意的人。?吊:这里是安抚、慰问的意思。?

溪:等待。后:王,君主。?后来其苏:君王来了就会有起色。苏:恢复,苏醒,

复活。(7 )系累:束缚,捆绑。(8 )重器:指贵重的祭器。(9 )旄(mao )

倪:旄,通“耄”,八十、九十岁的人叫做耄,这里通指老年人。倪,指小孩子。

「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一些诸侯国在谋划着要用救助燕国。齐宣王说

:“不少诸侯在谋划着要来攻打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说过,有凭借着方圆七十里的国土就统一天下的,商汤

就是。却没有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而害怕别国的。《尚书》说:”商汤征

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相信了。所以,当他向东方进军时,西边国家的老

百姓便抱怨;当他向南方进军时,北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都说:“为什么把

我们放到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像久旱盼乌云和虹霓一样。这是因为汤的

征伐一点也不惊扰百姓。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种地的照常种地。只是诛杀那些

暴虐的国君一来抚慰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就像天上下了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

高兴。《尚书》说:”等待我们的王,他来了,我们也就复活了!‘如今,燕国

的国君虐待老百姓,大王您的军队去征代他,燕国的老百姓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

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可

您却杀死他们的父兄,抓走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宝器,这怎

么能够使他们容忍呢?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

一倍,而且还不施行仁政,这就必然会激起天下各国兴兵。大王您赶快发出命令,

放回燕国老老小小的俘虏,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的各界人士商议,为

他们选立一位国君,然后从燕国撤回齐国的军队。这样做,还可以来得及制止各

国兴兵。“

「读解」

齐宣王听了孟子关于燕国百姓是否高兴的谈论后作出选择,命令齐国的军队

作为占领军占领了燕园。结果激起了各国的愤怒,纷纷谋划要讨伐齐国这个侵略

者,一场世界大战眼看就要爆发。齐宣王于是又来问计于孟子 .孟子先是故作镇

静,稳住齐宣王的情绪。然后由商汤的征伐说起,又回到他那个以不变应万变,

或者说万变不离其宗的话题——民心向背。他告诉齐宣王说,商汤王的讨伐军随

便到哪里都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甚至他们不去哪里,哪里的人民群众还会

抱怨。这是因为商汤王的军队只杀暴虐的君主,而根本不惊扰百姓,所以老百姓

盼他们就像盼及时雨一样。可现在倒好,本来燕国老百姓以为齐国的军队是来解

放他们的,所以箪食壶浆夹道欢迎。殊不知却是引狼入室,齐国的军队无恶不作,

不幸被孟子言中,成了使藏国人民“水益深,火益热”的侵略者、强盗。这怎么

可能使燕国人民容忍,又怎么可能使其他各国的诸候服气呢?作出分析以后,孟

子又直陈意见,要齐宣王悬崖勒马,赶快撤军,避免一场世界大战战火的燃烧。

进也孟子,遇也孟子。

不过,不能怪孟子反复无常,而是因为——进也民心,退也民心。

民心向背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国内问题如此,国际事务也如此。

话说回来,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又不应当如此呢?

下一篇(出尔反尔)

出尔反尔「原文」

邹与鲁拱?。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

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

(6 )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

(7 )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

尤(8 )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注释」

?邹与鲁拱:邹国与鲁国交战。昭,争吵,沖突,交战。?穆公:即邹穆公。

孟子是邹国人,所以穆公问他。?莫之死:即“莫死之的倒装,”之‘“指”有

司“。意思是”没有人为他们而死。“?疾:憎恨。?转:弃尸的意思。(6 )

几:接近,差不多。(7 )曾子:即孔子的学生曾参。(8 )尤:动词,责备、

归罪。

「译文」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

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 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

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

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货库里装满财宝,官

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老百姓

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吧!只要您施行仁政,

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

「读解」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就是“一报还一报”,近于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

的意思。但后世演变为成语“出尔反尔”,则成了言行前后矛盾,此一时,彼一

时,反复无常的意思了。

在孟子这里,实际上还是说的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孟子的意思很简

单,普通老百姓看到当官的战死而见死不救固然是不对,但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

死或逃荒时,你当官的见死不救就对吗?当官不为民作主,又要你这当官的来干

什么呢?说到底,就是我们常说的“你不仁,我不义”,一报还一报,也就是曾

子所说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话说回来,只要你当官的施行仁政关心加

民众的疾苦,那么,自然就会出现”你仁我义“的情况,那还是叫做一报还一报,”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所以,“出尔反尔”的思想其实与《易经》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

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相通的。善恶都是报应。当然,这里的报应不是佛教神

秘意义上的来世因果报应,而是现世现报,不是天报神报,而是人报。但其因果

关系却是存在无疑的。

引申开来,当然不只是君与民、官与民之间才有这种关系,就是我们平常的

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关系。我们周围的多人,不就是因为没有善处这

种关系而弄得来“你不仁,我有义”,今天你打我一个小报告,明天我戳你一下

脊梁骨,关键时间让你丢人现眼,下不了台。就这样愈演愈烈,最后酿成公沖突,

甚至大打出手,闹出事端来的也不鲜见。遇到这种事情,最后解决的时候追根溯

源,多半会发现正是“出尔反尔”所致。甚至我们偶尔看新闻报道某个杀人案件,

其事端也正是起于“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后果如此严重,难怪得曾子在说这句话时一再提醒我们:“成之戒之!”难

道我们不应当“戒之”吗?

下一篇(两大之间难为小)

两大之间难为小「原文」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

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注释」

?滕文公:滕国国君。滕国,古国名,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国君

是周文王的儿子错叔绣。在今山东滕县西南。公元前414 年被越国灭,不久复国,

又被宋国消灭。?间:处。?池:城池,也就是护城河。?效:献,致。

「译文」

滕文公问道:“腾国是一个小国,处在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司。是归服齐

国好呢,还是归服楚国好呢?”

孟子回答说:“到底归服哪个国家好我也说不清。如果您一定要我谈谈看法,

那倒是只有另一个办法: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筑坚固,与老百姓一起坚守它,

宁可献出生命,老百姓也不退去。做到了这样,那就可以有所作为了。”

「读解」

两大之间难为小。服从这个,那个会来找你的麻烦;服从那个,这个又会来

跟你过不去。

所以股文公感到为难。

孟子的意见很明确,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活法:为什么一定要服从于哪一个

呢?我就是我,哪个也不服从,哪个也不得罪。小固然是小,但也要小得有志气。

说穿了,就是要自强自立,不要做大国的附庸国,而要争取独立自主,保持自己

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凭空口说白话,而是要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

深沟高垒,加强国防建设。一旦有侵略者来犯,就与国家共存亡,宁为玉碎,不

为瓦全。

所以,自强自立是“两大之间难为小”的根本出路。国家如此,我们每个人

的立身处世也有如此的情况,同样需要以自强自主的精神来加以解决。

下一篇(乘势待时,事半功倍)

公孙丑上公孙丑上本篇前两章记载盂子与学生公孙丑的对话,其余均系孟子

个人言论的记录。总起来说,仍以政治学说,尤其是“仁政”理论为主。即便是

说到其它方面的问题,也往往落脚于“仕政”之上。全篇原文共9 章,本书选8

章。其中第2 章固原文较长,本书仅节选一部分。

乘势待时,事半功倍「原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盂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4 )曰:”吾

子?与于路孰贤?‘曾西?(6 )然曰:“吾先子(7 )之所畏也。’曰:‘然

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8 )不悦,曰:”尔何曾(9 )比予其管仲!

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单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10)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11)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12),犹未洽

于天下;武王、周公(13)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14),天下归殷久

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候,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

家遗俗,流风善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

—皆贤人也——相与(15)辅相(16)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

;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

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17)‘。,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

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也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

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

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这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

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18)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

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注释」

?公孙丑:孟子的学生,齐国人。?当路:当权,当政。?许:兴盛、复兴。

(4 )曾西:名曾申,字子西,鲁国人,孔子学生曾参的儿子。(5 )吾子:对

友人的花色品种称,相当于“吾兄”、“老兄”之类。(6 )?然:不安的样子。

(7 )先子:指已逝世的长辈。这里指曾西的父亲曾参。(8 )艴然:恼怒的样

子。(9 )曾:副词,竟然、居然。(10)为:同“谓”,认为。(11)由:同

“犹”,好像。(12)百年而后崩:相传周文王活了九十七岁。百年是泛指寿命

很长。(13)周公:名姬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辅助武王伐纣,统一

天下,又辅助成王定乱,安定天下成为鲁国的始祖。(14作:在这里为量词,相

当于现代口语“起”。(15)相与:双音副词,“共同”的意思。  (16)辅

相:双音动词,辅助。(17)鎡基:农具,相当于今天的锄头之类。(18)置邮

:置和邮都是名词,相当于后代的驿站。

「译文」

公孙丑问道:“先生如果在齐国当权,管仲、晏子的功业可以再度兴起来吗?”

孟子说:“你可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曾经有人间曾西:”

您和子路相比,哪个更有才能?“曾西不安他说:”子路可是我父亲所敬畏的人

啊,我怎么能和他相比呢?,那人又问:‘那么您和管仲相比,哪个更有才能呢?

’曾西马上不高兴起来,说:‘你怎么竟拿管仲来和我相比呢?管仲受到齐桓公

那样信任不疑,行使国家政权那样长久,而功绩却是那样少,你怎么竟拿他来和

我相比呢?’“孟子接着说:”管仲是曾西都不愿跟他相比的人,你以为我愿意

跟他相比吗?“

公孙丑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天下,晏子辅佐景公名扬诸侯。难道管仲、

晏子还不值得相比吗?”

孟子说:“以齐国的实力用王道来统一天下,易如反掌。”

公孙丑说:“您这样一说,弟子我就更力口疑惑不解了。以周文王那样的仁

德,活了将近一百岁才死,还没有能够统一天下。直到周武王、周公继承他的事

业,然后才统一天下。现在您说用王道统一天下易如反掌,那么,连周文王都不

值得学习了吗?”

孟子说:“我们怎么可以比得上周文王呢?由商汤到武丁,贤明的君主有六

七个,天下人归服殷朝已经很久了,久就难以变动,武丁使诸侯们来朝,统治天

下就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纣王离武丁并不久远,武丁的勋臣世家、

良好习俗、传统风尚、慈善政治都还有遗存,又有微于、微仲、王子比干、箕子、

胶鬲等一批贤臣共同辅佐,所以能统治很久以后才失去政权。当时没有一尺土地

不属于纣王所有,没有一个百姓不属于纣王统治,在那种情况下,文王还只能从

方圆百里的小地方兴起,所以是是非常困难的。齐国人有句话说:”虽然有智慧,

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的时势就很利于用王道统一天下

: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候,没有哪一国的国土有超过方圆千里的,而现在的

齐国却超过了;鸡鸣狗叫的声音处处都听得见,一直到四方边境,这说明齐国人

口众多。国土不需要新开辟,老百姓不需要新团聚,如果施行仁政来统一天下,

没有谁能够阻挡。何况,统一天下的贤君没有出现,从来没有隔过这么久的;老

百姓受暴政的压榨,从来没有这么厉害过的。饥饿的人不择食物,口渴的人不择

饮料。孔子说:“道德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迅速。’现在这个时候,拥

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就像被吊着的人得到解救一样。

所以,做古人一半的事,就可以成就古人双倍的功绩。只有这个时候才做得到吧。”

「读解」

作为儒家“王道”政治的推行者,孟子不屑于与“霸道”政治寡管仲、晏婴

相比,这正如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他不予回答一样。

他所热衷的,是在齐国推行“王道”政治,靠实施“仁政”来统一天下。而

且,他认为无论从土地、人口,还是从时机来看,目前都是实施王道的最好时候,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姑且撇开孟子关于王道的种种论述不谈,只看他关于乘势待时,事半功倍的

思想,我们也可以得到较为深刻的启示。  所谓“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算得精

不如运气好。”这其实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不外乎是强调抓住时机,捕捉机遇

的重要性罢了。

在某种意义上说,个人智慧的确不如时势造英雄,工具优良也的确不如时机

重要。所以,很多人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实际上是自己没有抓住时机。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就是强调主动出击,抓

住时机。

当然,这里所说的“乘势待时”,主要是说要分析情况,抓准时机,而不是

说在政治上赶形势,窥风向,搞投机。这里的区别,可以以田径赛中的起跑为例。

如果你错过了起跑的口令,老是慢半拍才回过神来,这是没有抓住时机,自然要

影响你的成绩,被别人甩在后面。但是,如果你投机取巧,抢在口令发出之前起

跑,那你就不仅没有抓住时机,反而还犯了规,有被逐出赛场的危险了。

所以,反过来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真正要乘势待进,其实也离不开智慧。

有智慧才能正确分析各方面错综复杂的情况,作出决断,抓准时机,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相反,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往往让时机从自己的身旁悄悄溜走而不自

知。就像有人所说:“许多人对于时机就如小孩子们在岸边所做的一样,他们的

小手盛满砂粒,又让那些砂粒漏下去,一粒粒地,以至于尽。”

身处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无论是做生意,炒股票,还是选择自己的职业,

机遇的问题都越来越突出地摆在大家面前。如何乘势待时,抓住机遇,也就越来

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盂子关于“王道”、“霸道”的论述也许不会引起你的多大

兴趣,但他关于“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的看法,关于如

何做到“事半功倍”的讨论,也许就不会不引起你的一些思考了罢。

下一篇(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原文」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

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

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4 )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

心勿忘,勿助长也。元若宋人然:宋人有闵(6 )其苗之不长而揠(7 )之者,

芒芒然(8 )归,谓其人(9 )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

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11)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辞(12)知其所蔽,淫辞(13)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

(14)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

必从吾言矣。”

「注释」

?这一段系节选公孙丑与孟子的对话。问这句话的是公孙丑。?浩然:盛大

而流动的样子。?慊:快,痛快。(4 )告于:名不详,可能曾受教于墨子。?

正:止。“而勿正”即“”而勿止“。(6 )闵:担心,忧愁。(7 )揠:拨。

(8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9 )其人,指他家里的人,(10)病,疲倦,劳

累,(11)耘,除草。(12)?(bi)辞:偏颇的言辞。(13)淫辞:夸张、过

分的言辞。(14)遁辞:躲闪的言辞。

「译文」

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

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

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

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

量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

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

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

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

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

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

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公孙丑问:“怎样才算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呢?”

孟子回答说:“偏颇的言语知道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知道它过分在哪

里;怪僻的言语知道它离奇在哪里;躲闪的言语知道它理穷在哪里。——从心里

产生,必然会对政治造成危害,用于政治,必然会对国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圣

人再世,也一定会同意我的活。”

「读解」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不是一般所谓“精气”、“血气”,而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

骨气。不是属于医学的生理的范畴,而是属于人文的精神范畴。

这种气,阳刚而气壮山河,气贯长虹,气沖霄汉。

“说大人则藐之,匆视其巍巍然。”(《孟子。尽心下》)

靠是的这种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盂子。膝文公下》依然是

靠的这种气。

甚至如文天祥所写千古名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

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正气歌》)

也仍然是源于这种气。

然而,这种气可养而不可得。“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就是养也

要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而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不过,正如孟子所说:“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古往令来,合天之下,

能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又有几许呢?“记得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老师常常讲

这样的道理给我们听:地里庄稼,即使你站在它的面前随时观察,眼睛紧盯住它

不放过,也绝对不能亲眼看到它生长;但是久而久之,隔一段时间去看它,却可

以发现它已经长高了。人的身体长高也是同样的道理。那时,老师给我们讲这个

道理,是勉励我们要勤奋学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要心急图快,囫囵吞枣。

现在想来,当然也包含着老师不拨苗助长的一份苦心在内。可我们当时哪能体会

出这些呢?

其实,不仅知识积累如此,技艺学习如此,我们进德修业,立身处世的方方

面面,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关键在于营养的吸取,年力的增强。万事总有规律,不是你一厢情愿就可以

如愿以偿的。

放眼观世,红尘滚滚。再看看你的周围,那些追名逐利,急急如律令的人们,

一个个不都是那“芒芒然归”的宋人吗?

下一篇(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以德服人,心悦诚服「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2 )大

——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3 )也;以德

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4 ):”自西自东,

自南自北,无思不服(5 ),此之谓也。“

「注释」

?假:借,凭借。?待:等待,引申为依靠。?赡:充足。?《诗》云:引

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思:助词,无义。

「译文」

孟子说:“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所以称霸必须是大国。用道德

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使天下归服的不一定是大国——商汤王只有方

圆七十里,周文王只有方圆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

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

孔子那样。《诗经》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正是说的这

种情况。“

「读解」

与孔子在《论语。子路》和《论语。季氏》中的有关论述一样,都是讲的以

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

孔孟一脉相承,采用的,是攻心为上,以柔克刚的政治方针、后世诸葛亮七

擒盂获,可以说正是活学活用孔盂思想的典型。成都武候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

侧自肖,从古知兵非好战”其实也正是表达的这种思想。

值得提出来略加讨论的是:以德服人到底还要不要力?

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情况来看,似乎还是离不开力。就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

情况为例,当诸葛亮第一次放走孟获后,众将都感到不理解,一起来问诸葛亮。

诸葛亮笑了笑说:“我要捉他,就像在口袋中取东西一样容易,但只有使他口服

心服,南方才会真正平定。”可见,诸葛亮之所以敢于七擒七纵,还有赖于军事

上的绝对优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如囊中取物”般容易。不然是开不得

玩笑的,那就很可能成为放龙归海,放虎归山,有自食其果的危害了。

由此看来,以德服人还得与以力服人结合起来。只不过以力是手段而不是目

的,“打,是为了谈。”只有以德服人,攻心为上才能长治久安。

下一篇(恶湿居下,自作自受)

恶湿居下,自作自受「原文」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

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

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5 )。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

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7 ),是自求祸也。祸福

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8 ):”永言配命民自求多福。‘《太甲》(10)

曰:“天作孽,犹可违(11);自作孽,不可活(12)。’此之谓也。”

「注释」

?闲暇:指国家安定无元内忧外患。?《诗》云:引自《诗经。邪风。鸱鸦

》。?迨(dai ):趁着。?彻:剥取。桑土(du):桑树根;土同“杜”,东

齐方言说“根”为“杜”……?绸缪(mou ):缠结。牖(you ):窗子;户:

门。?下民:民义同“人”。这里的诗句是以鸱鸦(一种形似黄雀而身体较小的

鸟)的口吻,其巢在上,所以称人为“下民”。(7 )般(pan ):乐。怠:怠

情。敖:同“邀”,指出游。(9 )《诗》云:引自《涛经。大邪。文王》。?

永:长久;言:语助同,大义。配:合。命:天命。(10)《太甲》《尚书》中

的一篇。(11)违:避。(12)活:“逭”(huan)的借字,“逃”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仁就光荣,不仁就耻辱;现在的人既厌恶耻辱却又居于不仁的境

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那最好

是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处于一定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

定的职务。并且趁国家无内忧外患的时候修明政治法律制度。这样做了即使是大

国也会畏惧你。《诗经》说:”趁着天晴没阴雨,剥些桑树根上皮,补好窗子和

门户。现在你们下面人,有谁还敢欺侮我?‘孔子说:’写这首诗的人很懂得道

理呀!能够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谁还敢欺侮他呢?‘如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却

趁着这个时候享乐腐化,这是自己寻求祸害。祸害和幸福都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尚书。大甲》

说:’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说的就是

这个意思。“

「读解」

孟子的本意是规劝当政者施行仁政,可他指出的“恶湿居下”现象却是普遍

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比如说,抽烟是损寿的,酗酒是要误大事的,睡懒觉也是不利于健康的。至

于赌博可能倾家荡产,嫖妓可能患“爱得死”(即通译“爱滋”,但“爱得死”

却译得更为深刻而大家都知道的。

厌恶损寿,厌恶误事,厌恶不健康,更厌恶倾家荡产、“爱得死”……

可就是要抽烟,喝酒,睡懒觉……

谁还会想起“未雨绸浮”或“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些格言

警句呢?

个人生活中的小事有这样的现象,国家行政上的大事也完全可能有这样的现

象发生。所以孟子苦心提醒大家,既然厌恶潮湿,就不要自居于低洼的地方;既

然厌恶耻辱,就不要自居于不仁的境地。说到底,还是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这

才是孟子政治学说中万变不离其宗的主题。

下一篇(政策开放,国家兴旺)

政策开放,国家兴旺「原文」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

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

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

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6 ),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7 )矣。

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

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8 )也。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

「注释」

?廛(Chan):市中储藏或堆积货物的货栈。征:征税。?法而不廛:指官

方依据法规收购长期积压于货栈的货物,以保证商人的利益。?讥而不征:只稽

查不征税。讥,查问。?助而不税:指“耕者九一”的井田制只帮助种公田而不

再收税。?廛:这里指民居,与“廛而不征”的“廛”所指不同。(6 )夫里之

布:古代的一种税收名称,即“夫布”、“里布”,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土地税、

劳役税。(7 )氓:指从别处移居来的移民。(8 )天吏:顺从上天旨意的执政

者。这里的“吏”不是指小官

「译文」

孟子说:“尊重贤才,使用能人,杰出的人物都有职位,那么,天下的士人

都乐于在这样的朝廷担任一官半职了;在市场上提供储货的地方却不征税,把滞

销的货物依法收购不使积压,那么,天下的商人都乐于在这样的市场做生意了;

海关只稽查而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乐于在这样的路上旅行了;种庄稼只

按井田制助耕公田而不再征税,那么,天下的农民都乐于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了

;居民区没有额外的土地税和劳役税,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乐于成为这里的居民

了。真正能够做到这五点,就连邻国的百姓都会把他当父母一样仰慕。如果有谁

想率领这些百姓来攻打他,就好比率领儿人去攻打父母,自有人类以来就没有成

功过的。使这样,他就今天下大改了。天下无敌的可叫做‘天吏’。做到了这个

程度还不能够应天下归服的,是从来没有过的。‘”

「读解」

这一章实际上是孟子与齐宣王对话中关于“发政施仁”(《梁惠上》1.7 )

内容的进一步展开。

我们从他展开的描述中,看到的走一幅开放的治国蓝图:从干部政策到商业、

农业、城市居民、海外关系等各个方面,无不以开放的姿态来处理。

开放则得民心。得民心则国家兴旺发达。

古代已是如此,当今更是必然的趋势。
《孟子》简介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当然,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关于用人,关于税收(商业税、关税、农业

税、城市人口上地占用税等等),恐怕都还有很多地方不能尽如人意。这里面错

综复杂的原因是非常之多的,需要专题研究。其中根本的一条恐怕还是理论与实

践的沖突。一方面,理论毕竟含有很多理想的成分;另一方面,治理一个国家

(甚至一个地区)绝非纸上谈兵那样容易,其中千头万绪的矛盾,千丝万缕的纠

葛,非个中人绝难有所体会。

尽管女。此,我们也不能不认为孟子在这里所描绘的开放蓝图是诱人的。尤

其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战火纷飞、兵祸不断的时代,如果有哪一个君王真能够做到

实践他的这一系列规划,那的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然,是不是真能像他所说

的那样行之有效,甚至达到“无敌于天下”的理想程度,那又另当别论了。

当今之世,改革开放,孟子的这一幅理想蓝图倒正好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下一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

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人于打,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

仁之端(6 )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

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

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刚端于我(7 )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

(8 ),泉之始达。茍能充之,足以保(9 )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

?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乍:突然、忽然。?怵惕:惊惧。侧隐

:哀痛,同情。?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纳”。?要(yao )誉:博取名誉。

要同“邀”,求。(6 )端:开端,起源。源头。(7 )我:同“己”。(8 )

然,同“燃”。(9 )保:定,安定。

「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

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

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

了,必然会产生惊棋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

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

种惊惧问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

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

;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

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

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

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

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读解」

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

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

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导仍然是为了推行他那毕生的追求,即“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导

本身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那推导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种“不忍

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

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但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

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也没有展开论述。而且,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孔子还主

要强调的是后天教养的一方面。

孟子就不同了,他不仅展开了论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

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例证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

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

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

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不

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

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

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

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

就是”习相远“。

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

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

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撇开关于先验还是后天、唯

心还是唯物的抽象讨论,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

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实,

也不仅仅限于孟子的时代,就是到任何时代,强调这些,总比鼓吹人性本恶,放

弃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罢!

下一篇(选择职业,不可不慎)

选择职业,不可不慎「原文」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

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

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

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6 )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

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

而已矣。“

「注释」

?矢人:造箭的人。?函人,造销甲的人。?巫:巫医,鹅生。匠:匠人,

这里特指做棺材的木匠。?术:这里指选择谋生之术,也就是选择职业。?御:

阻挡。(6 )由:同“犹”,好像。

「译文」

孟子说:“造箭的人难道不如造销甲的人仁慈吗?造箭的人唯恐自己造的箭

不能够伤害人,造销甲的人却唯恐箭伤害了人。医生和棺材匠之间也是这样。所

以,一个人选择谋生职业不可以不谨慎。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

好。选择住处而不迷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怎么能说是明智呢?‘仁,是上天尊

贵的爵位,人间最安逸的住宅。没有人阻挡却不选择仁,是不明智。不仁不智,

无礼无义的人,只配被别人驱使。被别人驱使而引以为耻,就像做了造弓的人却

又以造弓为耻,做了造箭的人却又以造箭为耻一样。如果真正引以为耻,那就不

如好好行仁。有仁德的人就像射手: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放箭;如果没

有射中,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过来找自己的原因。“

「读解」

孟子的本意还是为“仁”而鼓与呼。但在我们读来,他所提出的“术不可不

慎”的问题却更为有意思。

造箭的人生怕自己所造的箭不能够伤害人,而造铠甲的人却生怕自己所造的

党甲保护不了人。医生生怕自己的医术不高明救不了人,而棺材店的老板却生怕

没有人死,棺材卖不出去。这并不是因为造箭的人和棺材店的老板就一定没有造

党甲的人和医生仁慈,而是职业使他们各自产生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或者说是职

业心理。

所以,孟子得出结论说:“术不可不慎。”选择职业一定要谨慎。

问题是如果大家都把孟子的话听进去了,谁还愿意去做那造军火的人,去开

那棺材店或殡仪馆呢?

从另一方面来说,既有社会分工,就有职业选择。

虽然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有“干一行,爱一行,职业无

高低贵贱之分的教育和宣传。但是,有教育和宣传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了确实有

差异存在,说无高低贵贱之分,正说明有高低贵贱,只不过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

个人有不同衡量标准罢了。比如说,孟子所提出来的造弓箭的人和卖棺材的人的

问题,你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造弓箭的人是为了让你拿去射杀如桀纣那样的不

仁之人,卖棺材的人是为了让你死后尸首有安放之处,不也就都”仁“了吗?所

以,造军火或开棺材店和殡仪馆不都是可以选择的职业了吗?

那么,有没有的确不可以选择的职业呢?

当然也是有的,比如说走私贩毒,卖淫开妓院,行窃聚赌,杀人越货,那可

真是“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妹妹”的啊!

归根到底,还是有必要记住孟老夫子的那句话:“故术不可不慎也。”

下一篇(从闻过则喜到与人为善)

从闻过则喜到与人为善「原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

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

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

「注释」

?有:同“又”。?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与人为善:与:偕同。

「译文」

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活,

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

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

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

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读解」

今天我们说,与人为善,是指善意帮助别人。这与孟子所说的意思既密切相

关又略为有所不同了。

孟子的意思很简单,与人为善就是与别人一起行善,而这种与人一起行善的

基础是吸取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是从子路说起。因为子路有

一个很大的优点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给自己指出过错就高兴。除了子路而外,

夏禹也是这方面的模范,他只要一听到别人对他说有教益的话,不仅高兴,而且

还要就地下拜,行上一个大礼。当然,比起子路和夏禹来,大舜的“与人为善”

就更高一筹了,不仅高兴,不仅下拜,而且还要切实吸取并付诸行动,这就等于

和别人一起行善了。

从闻过则善闻善言则拜,到与人为善,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其性质都是一

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茍有过,人必知之。”把

别人能够给自己指出过错看作一大幸事。

可见,孔、孟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个问题上也是一脉

相承的。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按孔、孟的要求做是非常难的。这里面的原因

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点,还是有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的问题。没有宽广的

胸襟和肚量来处理人与我之间的关系,莫说与人为善,就是闻过则喜也是绝对做

不到的。做得到的,只有闻过则想,文过饰非而已。

下一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公孙丑下公孙丑下本篇除第一章单纯介绍孟子言论外,其余各章兼记孟子的

事迹、行为和言论,以立身处世的态度为主,其中有不少名言。全篇原文共14章,

本书选7 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

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4 )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6 )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 )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8 )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 )不战,

战必胜矣。”

「注释」

?天时、地利、人和:《茍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

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茍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

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尖

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

心所向,内部团结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池:即护城河。?兵:武器,指戈矛

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确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

(5 )委:弃。(6 )域民:限制人民。域,界限。(8 )畔:同“叛”。(9 )

有:或,要么。

「译文」

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

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

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

不如有利的地势。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

不是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

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

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

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

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

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读解」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三者到底谁最重要

也就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如我们在注释中所引,荀子曾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

述过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但他并没有区分谁重要谁不重要,而是三者并重,

缺一不可。

孟子在这里则主要是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

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是最

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这是与他重视人

的主观能动性的一贯思想分军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

的目的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与他论述天时、地利、人和关系的目的分不开的。

正是从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出发,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

论。这就把问题从军事引向了政治,实际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谈”的“仁政”

话题。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也不是靠

山川就可以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

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炙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得道者多助”,

多助到了极点,全天下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那就必然会出现孔子所说的那种

情况——“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子路》各国人士都来申请

留学,申请经商,甚至携带妻子儿女前来申请移民定居哪里还用得着“封疆之界”

呢?只怕是赶也赶不走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这样成了名言,以至于我们为现在还常常用

它来评价国际关系,谴责霸权主义者。  当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也同样是名言,而且,还更为广泛地应用于商业竞争、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

比赛的狂热之中。这充分说明它所蕴含的哲理是丰富、深刻而具广阔的延展性的。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谁说“人和”不是最最重要的财呢?

下一篇(贤才可拜不可召)

贤才可拜不可召「原文」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

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6 )。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

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

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8 ),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

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9 )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10)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

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其心曰:”

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

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11);君命召不俟驾(12)。

‘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13)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

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14)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

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

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15)德齐,莫能

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

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注释」

?王:指齐王。?如:宜,当,应当。?朝,将视朝:第一个“朝”读zhao,

即“清晨”的意思:第二个“朝”读Chao,意即“朝廷”,视朝即在朝廷处理政

务。?不识:不知。?造;到,上。(6 )东郭氏:齐国的大夫。(7 )孟仲子

:孟了的堂兄弟,跟随孟子学习。 (8 )采薪之忧:本意是说有病不能去打柴,

引申为自称生病的代词。薪,柴草。(9 )要(yao ):拦截。(10)景丑氏:

齐国的大夫。(11)父召无诺《礼记 .曲礼》:“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

起。”“唯”和“诺”都是表示应答,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父召无诺

的意思是说,听到父亲叫,不等说“诺”就要起身。(12)不俟驾:不等到车马

备好就起身。(13)宜:义同“殆”,大概,恐怕。(14)慊(qian):憾,少。

(15)丑(Chou):类似,相近,同。

「译文」

孟子准备去朝见齐王,恰巧齐王派了个人来转达说:“我本应该来看您,但

是感冒了,吹不得风。明早我将上朝处理政务,不知您能否来朝廷上,让我见到

您?”

孟子回答说:“不幸得很,我也有病,不能上朝廷去。”

第二天,孟子要到东郭大夫家里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您托辞生病谢绝

了齐王的召见,今天却又去东郭大夫家里吊丧,这或许不太好吧?”

孟子说:“昨天生病,今天好了,为什么不可以去吊丧呢?”

齐王打发人来问候孟子的病,并且带来了医生。孟仲子应付说:“昨天大王

命令来时,他正生着病,不能上朝廷去。今天病刚好了一点,已经上朝廷去了,

但我不知道他能否到达。”

孟仲子又立即派人到路上去拦孟子,转告孟子说:“请您无论如何不要回家,

而赶快上朝廷去!”

孟子不得已而到景丑的家里去住宿。景丑说:“在家庭里有父子,在家庭外

有君臣,这是人与人出问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子之间以慈恩为主,君臣之间以

恭敬为主。我只看见齐王尊敬您,却没看见您尊敬齐王。”

孟子说:“哎!这是什么话!在齐国人中,没有一个与齐王谈论仁义的。难

道是他们觉得仁义不好吗?不是。他们心里想的是:‘这样的王哪里配和他谈论

仁义呢?,这才是他们对齐王最大的不恭敬。至于我,不是尧舜之道就不敢拿来

向齐王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谁比我更对齐王恭敬了。”

景丑说:“不,我不是说的这个方面。礼经上说过,父亲召唤,不等到应‘

诺’,‘唯’一声就起身;君王召唤,不等到车马备好就起身,可您呢,本来就

谁备朝见齐王,听到齐王的召见却反而不去了,这似乎和礼经上所说的不大相合

吧。”

孟子说:“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呀!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财富,没有人

赶得上。不过,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我有

什么不如他的呢?‘曾子说这些话难道没有道理吗?应该是有道理的罢。天下有

三样最尊贵的东西:一样是爵位,一样是年龄,一样是德行。在朝廷上最尊贵的

是爵位;在乡里最尊贵的是年龄;至于辅助君王治理百姓,最尊贵的是德行。他

怎么能够凭爵位就来怠慢我的年龄和德行呢?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

能召唤的大臣,如果他有什么事情需要出谋划策,就亲自去拜访他们。这就叫尊

重德行喜爱仁道,不这样,就不能够做到大有作为。因此,商汤对于伊尹,先向

伊尹学习,然后才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大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

是先向他学习,然后才以他为臣,于是不费大力气就称霸于诸侯。现在,天下各

国的土地都差不多,君主的德行也都不相上下,相互之间谁也不能高出一筹,没

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君王们只喜欢用听他们的话的人为臣,而不喜欢用能够教

导他们的人为臣。商汤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召唤。管仲尚且不可以被

召唤,更何况连管仲都不屑于做的人呢?“

「读解」

这个连管仲都不屑于做的人就是孟子自己。因为在《公孙丑上》里,当公孙

王提出管仲来和孟子相比时,孟子已经说过,自已根本不屑于与管仲相比。(参

见 3.1)比都不愿意比,当然就更不愿意做了。

可见孟子的自视是很高的。

自视既然这样高,当然就不愿意被呼来唤去的了。自己主动要去朝见是一回

事,被召唤去朝见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孟子才有为景丑等人所不理解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孟子有,就是孔子也是有的。我们读本章,有些地方就与《论语。

阳货》记录孔子虚与委蛇对付阳货的情况相似。说穿了,是因为凡是自视甚高的

人都很注意自己的立身“出处”。这种做法,在民间的看法可就不一样了,说得

好听一点是“清高”,说得不好听一点是“拿架子”,再说得难听一点那可就是

“迂腐”而“酸溜溜”的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因为他们的“清高”(或“迂

腐”)而不肯茍且,所以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周游列国都不被重用,空有满腹经

纶和济世良方。相反,像苏秦、张仪那样的纵横家却完全没有孔、孟的“清高”

(或“迂腐”),“展开谈天说地口,来说名利是非人”,只管游说得君王高兴,

不择一切手段,结果却大行其道,甚至能够“挂六国相印”。

撇开对孔、孟与苏秦、张仪的比较不论,回到对用人一方面的要求来看,孟

子在这里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求当政治目的君王“尊贤使能”,“尊德乐

道”,礼贤下士,主动放下自己尊贵的架子而启用贤才,甚至拜贤才为老师,就

像商汤王对待伊尹,齐桓公对待管仲那样。其实,这也是儒学在用人问题上的基

本观点。虽然孔、孟本人一生宣扬这种观点而自身并没有受到过这种待遇,但他

们的思想却对后世的用人之道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刘玄德“三顾茅庐”请诸

葛亮的故事,不就是这种影响最为典型的例证吗?

当然,有这种典型的例证并不意味着后世都在实施着孔、孟的观点。而是恰

恰相反,人们越是津津乐道于“三顾茅庐”的故事,就越是说明现实中缺乏这,

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作风。事实上,孔、孟的思想永远都给我们以

理想主义的感觉,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就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仍

然使人感到有很多理想的成分。或许,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理想的成分吧,才使他

们的理论历久而常新,给人以启迪而不过时,这已经是题外的话了。  回到用

人和被用的问题上来,既然当政者多半“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既

然任人唯贤、礼贤下士是如此困难,如此难遇,作为被用的人,有一点“不可召”

的清高和骨气,不也是应该的吗?正如曾子所说:你有你的官位,我有我的正义,

我又输与你什么呢?

所以,我们还不能简单地认为孟子“不能造朝”是故作姿态,是迂腐,而应

该肯定他的清高和骨气。不然的话,“亚圣”之名从何得来呢?

下一篇(当受则受,当辞则辞)

当受则受,当辞则辞「原文」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

;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

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5 );辞曰:”

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日:“闻戒,故为兵馈之。’予

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6 )。无处而馈之,是货之(7 )也。焉有君

子而可以货取乎?”(8 )

「注释」

(1 )陈臻:孟子的学生。?兼金:好金。因其价格双倍于普通金,所以称

为“兼金”。?一百:即一百镒(yi)。镒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

薛:春秋时有薛国,但在孟子的时代已被齐国所灭,所以,这里的薛是指齐国靖

郭君田婴的封地,在今山东滕县东南。?赆(jin ):给远行的人送路费或礼物。

(6 )戒心:戒备意外发生。根据赵歧的注释,当时有恶人要害孟子,所以孟子

有所戒备。(7 )未有处:没有出处,引申为没有理由。(8 )货:动词,收买,

贿赂。

「译文」

陈臻问道:“以前在齐国的时候,齐王送给您好金一百镒,您不接受;到宋

国的时候,家王送给您七十镒,您却接受了;在薛地,薛君送给您五十镒,您也

接受了。如果以前的不接受是正确的,那后来的接受便是错误的;如果后来的接

受是正确的,那以前的不接受便是错误的。老师您总有一次做错了吧。”

孟子说:“都是正确的。当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远行,对远行的人理应送

些盘缠。所以宋王说:”送上一些盘缠。‘我怎么不接受呢?当在薛地的时候,

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需要戒备。薛君说:“听说您需要戒备,所以送上一点买兵

器的钱。’我怎么能不接受呢?至于在齐国,则没有任何理由。没有理由却要送

给我一些钱,这等于是用钱来收买我。哪里有君子可以拿钱收买的呢?”

「读解」

陈臻的推论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二者必居其一,但实际上却局限于形式逻辑

的范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缺乏辨证逻辑的灵活性,不能解决特殊性的问题。

孟子的回答则是跳出了“两难推论”的藩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

不同对待,辩证解决。用孔子、孟子等人的话说,这就叫通权达变。

在《论语。雍也》篇里,我们已经看到,当公西华被孔子派去出使齐国时,

冉有替公西华多要一些安家口粮,孔子认为,公西华做大使“乘肥马,衣轻裘”,

有的是钱财口粮,所以并没有多给他安家口粮。(6. 4)可是,当原思做孔子家

的总管而自己觉得俸禄太高时,孔子却劝他不要推辞。(6.5 )这与孟子在齐国

推辞而在宋国和薛地却接受一样,都是令一般人不理解。但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都是有自己的一番道理的。总起来说,就是孔子所说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也就

是我们常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就是既坚持原则又

通权达变。不仅处理经济问题如此,就是个人的立身处世也是如此。所以孟子说

孔子是‘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公孙丑上》)

的”圣之时者“。(《万章下》)也就是突出他通权达变而识时务的一面。甚至

包括孔子的名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和孟子的名言”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等,也无不是这种精种的体现。

今天我们面临市场经济的时代,金钱的受与不受,辞与不辞问题也时常摆在

人们的面前。孟子的基本作则是“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不拿不明不白的

钱。在这样的原则前提下,当受则受,当辞则辞。这种处理态度,恐怕对我们是

有借鉴意义的罢。

当然,关键是在对那“当”的理解上。理解错误,或者是故意理解错误,把

不当接受的作为了当接受的统统接受了下来,那就要出问题,要被人“货取”了。

所以,君子不可不当心啊!

下一篇(无官无责,进退有余)

无官无责,进退有余「原文」

孟子谓蚳蛙(1 )曰:“子之辞灵丘(2 )而请士师(3 ),似也,为其可

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

蚳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蚳蛙则善矣;所以自为,

则吾不知也。”

公都子?以告。

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

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注释」

?蚳(zhi )蛙:齐国大夫。?灵丘:齐国边境邑名。?士师:官名,管禁

令,狱讼,刑罚等,是法官的通称。?公都子:孟子的学生。

「译文」

孟于对蚳蛙说:“您辞去灵丘县长而请求做法官,这似乎有道理,因为可以

向齐王进言。可是现在你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法官了,还不能向齐王进言吗?”

蚳蛙蛙向齐王进谏,齐王不听。蚳蛙因此辞职而去。齐国人说:“孟子为蚳

蛙的考虑倒是有道理,但是他怎样替自己考虑呢?我们就不知道了。”

公都子把齐国人的议论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我听说过:有官位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应该辞官不干;有

进言责任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应该辞职不干。至于我,既无官位,又

无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进退去留,岂不是非常宽松而有自由的回旋余地吗?”

「读解」

有官有职就有责。

不能尽职,不能尽责,当什么官呢?难免失落,难免苦闷与烦恼。

可是,要尽职,要尽责又免不了争斗,免不了权术,依然是苦闷与烦恼。

进退维谷。所谓“落入教中”,身不由己啊!如果再加上官场黑暗腐败,尔

虞我诈,你死我活,那就更是痛苦不堪,人性扭曲了。

只有无官一身轻,进退都有余地。

可是,对很多人来说,这种“轻”是“人生不能承受之轻”,真正“轻”下

来了反而过得很沉重。这就叫“红尘滚滚过,几人能参破?”所以还是要去汲汲

于功名,拼命挤进“彀中”。

倒是孟子看得很清楚:“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与退,岂不绰绰然

有余裕哉?”

对于要想潇洒走一回,轻轻松松过一生的人来说,还是听听孟老夫子的话有

好处。

下一篇(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原文」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

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5 ),虞不敢请。

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6 )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7 ),中古(8 )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

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9 ),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

得之为(10)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11)化者(12)无使

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13)乎?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俭赔。”

「注释」

?自齐葬于鲁:孟子在齐国时,随行的母亲去世,孟子从齐国把母亲遗施购

国安葬。?嬴:地名,故城在今山东莱芜西北。?充虞:孟子的学生。?敦:治,

管。匠事:木匠制作棺材的事。?严;急,忙。(6 )以:太。?棺椁(guo )

无度:古代棺材分内外两层,内层叫棺,外层的套棺叫椁。棺椁无度是说棺与椁

都没有尺寸规定。(8 )中古:指周公治礼以后的时代。(9 )不得:指礼制规

定所不允许。(10)为:这里是“与”的意思。(11)比;为了。(12)化者:

死者。(13)恔(xiao):快,快慰,满足。

「译文」

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后返回齐国,住在嬴县。

学生充虞请教说:“前些日子承蒙老师您不嫌弃我,让我管理做棺椁的事。

当时大家都很忙碌,我不敢来请教。现在我想把心里的疑问提出来请教老师:棺

木似乎太好了一点吧!”

孟子回答说:“上古对于棺律用木的尺寸没有规定;中古时规定棺木厚七寸,

椁木以与棺木的厚度相称为准。从天子到老百姓,讲究棺木的质量并非仅仅是为

了美观,而是因为要这样才能尽到孝心。为礼制所限不能用上等木料做棺椁,不

能够称心;没有钱不能用上等木料做棺椁,也不能够称心。既为礼制所允许,又

有财力,古人都会这么做,我又怎么不可以呢?况且,这样做不过是为了不让泥

土沾上死者的尸体,难道孝子之心就不可以有这样一点满足吗?我听说过:君子

不因为天下大事而俭省应该用在父母身上的钱财。”

「读解」

从流传下来很少的记载来看,我们已经知道孟子的母是一位慈母,在孟子的

教育上很花了些心血。所以,当母亲去世的时候,孟子的孝子之心是可以理解的,

把棺桂做得好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当然,《孟子》一书之所以把这一章记载在这里,绝不仅是为了给孟子为母

亲做上等棺择作解释。而是为了表达孟子的思想:在安葬父母的问题上,只要是

礼制和财力两方面许可,就要尽力做得好一些。尤其是本章最后的一句话——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更是格言似的表达了孟子关于“孝”的看法。

我们已经知道,《论语》里有不少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孝”,关于“丧”的

问题的论述。其中比较重要而又与本章所论问题关系密切的如孔子在《八佾》篇

里的说法:“与其易也,宁戚。”意思是说,丧礼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悲哀可度。

所以,孔子其实更重视的是内在情感方面,而要求在物质方面节俭办事,反对丧

事过分大办,铺张浪费。这一点,在孟子这里显然已发生了变化。时代不同,个

人所处地位不同,财力状况不同都导致了这种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有一点是

肯定的,就是强调丧事是“孝心”的重要体现,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不过,高度重视并不意味着越铺张越好。就是为母亲做上等棺椁的孟子,不

也仍然坚持了礼制与财力许可这两条基本原则吗?

所以,超出我们的“礼制”(文件〕规范(比如说动用几十辆豪华公车)和

财力大办丧事也罢,修豪华祖坟也罢,都不一定能够在孔、孟这里得到支持。倒

是真正诚心诚意地尽自己的财力,在礼俗许可的范围内办好丧事,更重要的是在

内。真正表达对失去亲人的悲戚和悼念,才是先贤圣哲们所赞许的行为。

下一篇(官场与商场中的垄断现象)

官场与商场中的垄断现象「原文」

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

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

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

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

时子因陈子(6 )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

富乎?季孙(7 )曰:”异哉子叔疑(8 )!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

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9 )焉。‘古之为市

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

左右望,而罔市利。人告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注释」

?致为臣而归:指孟子辞去齐宣王的客卿而归故乡。致,在古代有“致仕”、

“致禄”、“致政”等多种说法,其中的“致”都是“归还”的意思。?时子:

齐王的巨子。?中国:在国都中,指临淄城。“中”在这里是介词,“国”即国

都。?万钟:钟,古代量器。齐国量器有豆、区、釜、钟四种。每豆四升,每区

四斗,每釜四区,每钟十釜。万钟为六万四千石。?矜式:敬重,效法。(6 )

陈子:即孟子的学生陈臻。(7 )季孙:赵歧注为孟子的弟子,朱熹则认为“不

知何时人”。(8 )子叔疑:人名,与季孙一样不可考。(9 )龙断:即“垄断”。

原意是名词,指高而不相连属的土墩子,后逐渐引申为把持、独占。(10)丈夫

;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译文」

孟子辞去齐国的官职准备回乡。齐王专门去看孟子,说:“从前希望见到您

而不可能;后来终于得以在一起共事,我感到很高兴;现在您又将抛弃我而归去

了,不知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够相见?”

孟子回答说:“我不敢请求罢了,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

过了几天,齐王对臣下时子说:“我想在都城中拨一所房子给孟子,再用万

钟粮食供养他的学生,使我们的官吏和人民都有所效法。您何不替我向孟子谈谈

呢?”

时子便托陈子把这话转告给孟子。陈子也就把时子的话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嗯,那时子哪里知道这事做不得呢?如果我是贪图财富的人,辞

去十万钟傣禄的官不做却去接受一万钟的赏赐,这的是想更富吗?季孙曾经说过

:”子叔疑真奇怪!自己要做官,别人不重用,也就算了嘛,却又让自己的子弟

去做卿大夫。谁不想做官发财呢?可他却想在这做官发财中搞垄断。‘这正如古

代的市场交易,本来不过是以有换无,有关的部门进行管理。但却有那么一个卑

鄙的汉子,一定要找一个独立的高地登上去,左边望望,右边望望,恨不得把全

市场的赚头都由他一人捞劳去。别人都觉得这人卑鄙,因此向他征税。征收商业

税也就从这个卑鄙的汉子开始了。“

「读解」

孟子在齐宣王那里虽然受到比较好的接待,甚至做了客卿,在不少问题上

(例如是否攻打燕园,是否占领燕园等)齐宣王也征求他的意见。但齐宣王却始

终不愿意实施孟子所提出的“仁政”方案,所以,孟子还是只有“致为臣而归”,

辞职归家了。

当齐宣王通过臣下来转达留住孟子的愿望时,孟子以“辞十万而受万,是为

欲富乎?”作为回答,表明了自己做官绝对不是为了个人发财致富,而是为实现

政治抱负,济世救民。接着,孟子便说了一段寓言式的话,指出了官场和商场都

有人想进行垄断的现象。

之所以说孟子的这段话像寓言,是因为它的含义极其深刻而具有哲理。

官场的垄断现象不用多说大家也很清楚,自古便有裙带关系,就像孟子这里

所指出的子叔疑,自己做官不算,还要让自己的子弟都去做官。话说回来,世袭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垄断制度。即便不是世袭的科举制度,其垄断现象也是非常严

重的。一部《官场现形记》所揭露的种种丑恶,其实也并没有跳出孟子的时代多

远。所以,孟子所指出的官场垄断是深刻而意义深远的。

尤其具有超前意义的是,孟子在指出官场垄断现象的同时,还指出了市场垄

断现象的起源。其“贱丈夫”的说法固然具有浓厚的寓言色彩,商业税的征收也

绝不会真正起源于这个“贱丈夫”。但是,“贱丈夫”不过是“罔市利”的市场

垄断行为的化身罢了,所以,说征收商业税起源于这种市场垄断行为也不是没有

道理的。最为有意思的是,我们都知道垄断资本主义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而孟

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这个垄断的怪物—一“贱丈夫”。虽然性质和程度都

有所不同,但其超前意义,不是很值得深思吗?

就我们今天而言,市场经济的竞争已愈来愈激烈,愈来愈卷进全民的注意力。

“赚进每一分可能赚到的钱”,已成为很多经商者的心愿。但是,如果只图自己

赚钱而“罔市利”,不顾别人利益,则很可能成为孟子笔下的“贱丈夫”,成为

大家群起而攻之的对象。结果很可能会事与愿违,不仅不能“罔市利”,反而还

会做“市利”所罔,落入教中,走投无路。所以,还是不要做“贱丈夫”而做

“大丈夫”罢。

就孟子的本意而言,“贱丈夫”的寓言是为了配合说明官场与商场一样存在

着垄断,干扰着他说服齐王实施仁政。而这,正是他不愿意享受十万钟的俸禄而

辞职还乡的根本原因。一心想称霸于列强的齐宣王又哪能体会到这些呢?就算体

会到,又会不会真正采纳孟子的建议,实施以道德来统一天下的“仁政”呢?这

些都是孟子所不抱希望的了,所以他只能以近乎寓言的方式来表这,让他的学生

把它转达回齐王那里,任他去深思罢了。

下一篇(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原文」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

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

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

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注释」

?豫:快乐,愉快。?不怨天,不尤人:这是引孔子的话,见《论语-宪问

》。尤,责怪,抱怨。?名世者:有名望而辅佐君王的人。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老师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可是以前我

曾听老师您讲过:”君子不抱怨上天,不责怪别人。“‘孟子说:”那是一个时

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从历史上来看,每五百年就会有一位圣贤君主兴起,其

中必定还有名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武王以来,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从年数

来看,已经超过了五百年;从时势来考察,也正应该是时候了。大概老天不想使

天下太平了吧,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

什么不快乐呢?“

「读解」

这一段话不分名言却不少。它所表达的孟子的思想感情是极复杂的。有些像

告老还乡歌,又有些像解甲归田赋。

孟子的学生是很不错的,在这时深知老师的心情,于是了引用老师平时所说

的“不怨天,不尤人”来加以劝慰。   老师也是很不错的,坦率承认“彼一

时,此一时也。”人非圣贤,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情绪呢?所以,平时说“不怨

天,不尤人是对的,可一旦事情真正落到自己头上,有抱怨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接下来,孟子话说天下大势,实际上也向学生解释了自己不愉快的原因。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是孟子的政治历史现,成为名言,

对后世发生着深刻影响。按照这个观点推算,孟子的时代正应该有“王者”兴起

了,可孟子周游列国,居然没有发现这样的“王者”,好不容易遇到齐宣王,看

来还有些眉目,可最终还是斗不过那些“贱丈夫”,自己没有能够说服齐宣工实

施“王天下”的一套治国平天下方案。没有“王者”,“名世者”又怎么显现出

来呢?而孟子分明觉得自己就正应该是那“名世者”,所以才有如许惆怅,如许,

阎然。又怎能“不怨天,不尤人”呢?所以他说“大概老天不想使天下太平了吧”,

反过来又自我安慰说,如果老天还想使天下太平,“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这样一想,也就没有什么不快乐了。”吾何为不豫哉?“与其说是对学生充虞的

回答,不如说是自我解嘲更准确些。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大有孔子所说“天生德于予,桓她其如子何?”

(《论语。速而》)的味道。其底蕴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

命感。当然,孟子的表达是有愤激情绪的,因此也成为后世批判孔、孟之道时的

靶子之一,认为他不可一世,狂妄到了极点。要说狂妄,伟大的人物从内心来说

总是那么一点点的。如果要脱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加以定罪,那孟子当然也就

难辞其咎了,因为他毕竟说过那样一句话啊!

下一篇(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膝文公上膝文公上本篇前面三章记录孟子与膝文公之间的谈话和事迹,后两

章分别记录孟子对农家和墨家两个学派的观点。其中对农家的观点论述社会分工

问题,且有农家的资料价值,较为重要。全篇原文一共只有5 篇,本书选3 篇。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原文」

膝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规?

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

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

哉?‘今膝,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

厥疾不瘳?。’”

「注释」

?世子:即太子。“世”和“太”古音相同,古书常通用。?成规 :齐国

的勇士。 ?公明仪:人名,复姓公明,名仪,鲁国贤人,曾子学生。?瞑眩:

眼睛昏花看不清楚。?瘳(Chou):病愈。

「译文」

滕文公还是太子的时候,要到楚国去,经过家国时拜访了孟子。孟子给他讲

善良是人的本性的道理,话题不离尧舜。  太子从楚国回来,又来拜访孟子。

孟子说:“太子不相信我的话吗?道理都是一致的啊。成脱对齐景公说:”他是

一个男子汉,我也是一个男子汉,我为什么怕他呢?‘颜渊说:“舜是什么人,

我是什么人,有作为的人也会像他那样。’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

难道会欺骗我吗?‘现在的滕国,假如把疆土截长补短也有将近方圆五十里吧。

还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尚书》说’如果药不能使人头昏眼花,那病是不会

痊愈的。“‘

「读解」

“道性善”和“称尧舜”是孟子思想中的两条纲,而这两方面又是密切联系

在一起的。

“道性善”就是宣扬“性善论”。“性善”的正式说法,最早就见于这里。

所以,本章还有重要的思想史资料价值。当然,从“性善”的内容来看,在“人

皆有不忍人之心”(《公孙五上》)的论述中就已经展开了。

“称尧舜”就是宣扬唐尧虞舜的“王道”政治,也就是孟子口口声声所说的

“仁政”。所谓“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不忍人之心”的善良本性是“不忍人之政”的仁政的基础,二者的关系是

密不可分的。所以,孟子“道性善”要“言必称尧舜”,这是非常清楚的了。

至于滕文公再次拜访时孟子所引述的那些话,不外乎鼓励他要有实施仁政的

勇气罢了。因为,古往令来,不论是圣贤还是普通人,本性都是善良的,圣贤能

做到的,普通人经过努力也能做得到。何况,滕国虽然小,但折算起来也有方圆

五十里国土嘛,只要是实施仁政,照样可以治理成一个好的国家。

这就是孟子的苦心,无论大国小国,只要是有机会就抓住不放,抓住宣扬自

己的政治学说和治国方案。

下一篇(上行下效的实例)

上行下效的实例「原文」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于宋,于心终不忘,

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6 )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7 )。‘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

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8 ),齐疏之服(9 ),?粥之食(10),自天子达于

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11)鲁先君莫

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12)曰:”丧

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

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13),歠

(14)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 上有好者,下必

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15)。是在

世子。“

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16),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

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注释」

?滕定公:滕文公的父亲。 ? 薨:死。古代称侯王死叫“薨”,唐代以

后用于指二品以上官员死。?然友:人名,太子的老师。?大故:重大的事故,

指大丧、凶灾之类。?之:至,到。邹与滕相距只有四十余里,所以可以问后行

事。(6 )自尽:尽自己最大的心力。(7 )曾子曰:这几句话在《论语。为政

》中是孔子对樊迟说的。(8 )三年之丧:指子女为父母、臣下为君主守孝三年。

(9 )齐(zi)疏之服:用粗布做的缝边的丧服。齐,指衣服缝边。古代丧服叫

做衰(CUT ),不缝衣边的叫“斩衰”,缝衣边的叫“齐衰”。(10)?(zhan)

;稠粥。粥:稀粥。这里是偏义复词,指稀粥。(11)宗国:鲁、膝诸国的始封

祖都是周文王的儿子,而周公封鲁,于行辈较长,所以其余姬姓诸国都以鲁为宗

国。(12)《志》:记国家世系等的一种书。(13)冢宰:官名。在君王居丧期

间代理朝政。(14)歠(Chuo):饮。(15)君子之德………必偃:这几句出自

《论语。颜渊》篇孔子的话。“尚”与“上”同;偃,倒下。(16)五月居庐:

居住在丧庐中五个月。

「译文」

滕定公死了,太子对老师然友说:“上次在宋国的时候孟子和我谈了许多,

我记在心里久久不忘。今天不幸父亲去世,我想请您先去请教孟子,然后才办丧

事。”

然友便到邹国去向孟子请教。

孟子说:“好得很啊!父母的丧事本来就应该尽心竭力。曾子说:”父母活

着的时候,依照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依照礼节安葬他们,依照礼节祭把他

们,就可以叫做孝了。‘诸侯的礼节,我不曾专门学过,但却也听说过。三年的

丧期,穿着粗布做的孝服,喝稀粥。从天子一直到老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

这样的。“

然友回国报告了太子,太子便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滕国的父老官吏都不愿

意。他们说:“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历代君主没有这样实行过,我们自己的历代祖

先也没有这样实行过,到了您这一代便改变祖先的做法,这是不应该的。而且《

志》上说过:”丧礼祭祖一律依照祖先的规矩。‘还说:“道理就在于我们有所

继承。’”

太子对然友说:“我过去不曾做过什么学问,只喜欢跑马舞剑。现在父老官

吏们都对我实行三年丧礼不满,恐怕我处理不好这件大事,请您再去替我问问孟

子吧!”

然友再次到邹国请教孟子。孟子说:“要坚持这样做,不可以改变。孔子说

过:”君王死了,太子把一切政务都交给家事代理,自己每天喝稀粥。脸色深黑,

就临孝子之位便哭泣,大小官吏没有谁敢不悲哀,这是因为太子亲自带头的缘故。

‘在上位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一定就会喜好得更厉害。领导人的德行是风,

老百姓的德行是草。草受风吹,必然随风倒。所以,这件事完全取决于太子。“

然友回国报告了太子。

太子说:“是啊,这件事确实取决于我。”

于是太子在丧庐中住了五个月,没有颁布过任何命令和禁令。大小官吏和同

族的人都很赞成,认为太子知礼。等到下葬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观看,

太子面容的悲伤,哭泣的哀痛,使前来吊丧的人都非常满意。

「读解」

领导人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是孔子反复申说的一个话题,孟子也同样继承了

孔子的思想。他在本章里所说的“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革尚之风,

必惬。”正是孔子在《颜渊》里面说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修‘的翻版 .由此可见,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是孔子、孟子都非常重视的政治

领导原则。而本章正是这样一个上行下效的实例。  滕国的太子(也就是后来

的膝文公)死了父亲,由于他上一次在宋国听了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给他留下了很深刻很听得进去的印象,所以这一次遇事,他就托自己的老师去向

孟子请教如何办丧事。孟子的意见回来以后,太子发出了实施三年丧礼的命令,

结果遭到了大家的反对,”虽令不从“。太子于是又再次请老师去问计于孟子,

这一次孟子讲了上行下效,以身作则的道理,希望太子亲自带头这样作。结果,

丧事办得非常成功,大家都很满意,”不令而行“。

从这件事上,我们固然可以看到儒家对于丧礼的观点,但对我们更有启发意

义的,还是领导人以身作则的问题,正如我们在《论语。颜渊》的读解中所概括,

这是一种“风吹草动”的统治术。风不吹,草怎么会动起来呢?反过来说,要草

动,风就得不断地吹啊! .

下一篇(劳心者治人,劳国者治于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原文」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膝,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

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文公与之处。

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6 ),负耒耜而自宋之膝,日:“闻君行圣人之政,

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膝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

民并耕而食,饔飧(7 )而治。今也膝有仓禀府库,则是厉(9 )民而以自养也,

恶得贤?”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

曰:“冠素。”

曰:“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曰:“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9 )?”

曰:“然。”“自为之与?”

曰:“否,以票易之。”

“以票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诚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

许子何不为陶冶,舍(10)皆取诸其宫中(11)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何许子之不惮烦?”

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12)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

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13)也。故曰,或劳心,

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

义也。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水畅茂,禽兽繁殖,

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15)治焉。

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16)而注诸海,

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

门而不人,虽欲耕,得乎?

“后稷(17)教民稼穑,树艺(18)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内道也,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19)为司徒,教以

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20)曰

:”劳之来之(21),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

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22)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

(23)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

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

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

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

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

十年,师死而遂倍(24)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925 )将归,人

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

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

‘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26)之,皜皜(27)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

鴃(28)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

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人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29)。’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30),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31)运市,

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贸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

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32),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

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33)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

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注释」

?神农之言:神农氏的学说。神农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常与伏羹氏、燧人

氏一道被称为“三皇”。神农氏主要的功绩是教人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叫“神农”。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多托古圣贤之名而标榜自己的学说。“农家”就假托为

“神农之言”。?许行:农家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详。?踵(zhong ):至,

到。?廛:住房。氓:移民。?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穿粗麻衣,靠编草鞋,

织草席谋生。衣(yi),动词,穿;褐(he),粗麻短衣;屦(ju),草鞋。

(6 )陈良:楚国的儒士。陈相、陈辛:都是陈良的学生。(7 )饔飧:饔(yong)

:早餐;飧(Sun ):晚餐。(8 )厉:病。(9 )釜:金属制的锅;甑:用瓦

做的茶饭器;爨(cuan):烧火做饭;铁:指用铁做的农具。(11)舍:相当于

方一言“啥”,即什么东西、一切东西的意思。(12)宫中:家中。古代住宅无

论贵贱都可以叫“宫”,秦汉以后才专指帝王所居为宫。(12)大人:这里指有

地位的人,与下文“小人”相对。(13)路:指奔波、劳累。(15)敷:遍。

(16)瀹济漯:瀹济漯(yue ):疏导。济漯(ta):济水和漯水。(17)后稷

:相传为周的始祖,名弃,尧帝时为农师。(18)树艺:种植。(19)契(xie )

:人名,相传是殷的祖先,姓子,尧帝时任司徒。(20)放勋:尧的称号,放是

大,勋是功劳,原本是史官的赞誉之辞,后来成为尧的称号。(21)劳之来之:

劳、来都读为去声,劝勉,慰劳。(22)皋(gao )陶(yao ):人名,相传为

虞舜时的司法官。(23)易:治。(24)倍:同“背”,背叛。(25)治任:准

备行李。治,整治;任,负担。(26)秋阳以暴:秋阳,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

五六月,所以这里所说的秋阳实际相当于今天的夏阳。暴,同“曝”,晒。皜皜

(hao ):光明洁白的样子。(28)鴃(jue ):伯劳鸟。(29)戎狄膺,荆舒

是惩:引自《诗经。鲁颂。闷官》。膺,击退;惩,抵御;戎秋是北方的异族;

荆、舒是南方的异族。(30)市贾不贰:贾通“价”;不贰,没有两样。(31)

五尺之重:古代尺寸短,五尺约相当于现在三尺多一点。(32)倍蓰(xi):倍,

一倍;蓰,五倍。后文的什、百、千、万都是指倍数。(33)巨屦小屦:粗糙的

草鞋与精致的草鞋。

「译文」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进见滕文公说:“我这

个从远方来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希望得到一所住处,成为您的百姓。”

滕文公给了他住处。

许地的门徒有几十个人,都穿着粗麻衣服,靠打草鞋织席子谋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也进见滕文公说:

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那么,您也是圣人了,我们都愿意做圣人的百姓。“

陈相见到许行后非常高兴,完全抛弃了自己以前所学的而改学许行的学说。

陈相有一天去拜访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的确是个贤明的君主,不

过,他还没有掌握真正的治国之道。贤人治国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而食,一道

亲自做饭。现在滕国却有储藏粮食的仓库,存放财物的仓库,这是损害老百姓来

奉养自己,怎么能够叫做贤明呢?”

孟子说:“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才吃饭吗?”

陈相回答说:“对。”

“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吗?”

回答说:“不,许先生只穿粗麻衣服。”

“许先生戴帽于吗?”

回答说:“戴。”

孟子问:“戴什么帽子呢?”

回答说:“戴白帽子。”

孟子问:“他自己织的吗?”

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回答说:“因为怕误了农活。”

孟子问:“许先生用锅和甄子做饭,用铁器耕种吗?”

回答说:“是的。”

“他自己做的吗?”

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的。”

孟子于是说:“农夫用粮食换取锅、瓶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

那么,瓦匠和铁匠用锅、瓶和农具换取粮食,难道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而

且,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做成锅、甑和各种农具,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

随时取用呢?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

麻烦呢?”

陈相回答说:“各种工匠的事情当然不是可以一边耕种一边同时干得了的。”

“那么治理国家就偏偏可以一边耕种一边治理了吗?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

有百姓的事。况且,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

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

有的人脑力劳动,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

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

“在尧那个时代,天下还未太平,洪水成灾,四处泛滥;草木无限制生长,

禽兽大量繁殖,谷物没有收成,飞禽起兽危害人类,到处都是它们的踪迹。尧为

此而非常担忧,选拔舜出来全面治理。舜派益掌管用火烧,益便用烈火焚烧山野

沼泽的草木,飞禽走兽于是四散而逃。大禹疏通九条河道,治理济水、源水,引

流入海;挖掘汝水、汉水,疏通淮水、泅水,引流进入长江。这样中国才可以进

行农业耕种。当时,禹八年在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前都不进去,即便他想亲

自种地,行吗?

“后稷教老百姓耕种收获,栽培五谷,五谷成熟了才能够养育百姓。人之所

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圣

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道理来教育百姓

——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

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尧说道:”慰劳他们,安抚他们,开导他

们,纠正他们,辅助他们,保护他们,使他们创所,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品德。

‘圣人为老百姓考虑得如此之难道还有时间来亲自耕种吗?

“尧把得不到舜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和陶这样的人作为

自己的忧虑。那些把耕种不好田地作为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钱财分给别人叫

做惠,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叫做忠,为天下发现人才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人

容易,为天下发现人才却很难。孔子说:”尧做天子真是伟大!只有天最伟大,

只有尧能够效法天,他的圣德无边无际,老百姓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赞美他!舜

也是了不得的天子!虽然有了这样广阔的天下,自己却并不占有它!‘尧和舜治

理天下,难道不用心思吗?只不过用在耕田种地上罢了。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一切来改变边远落后地区的,没有听说过用边远落后

地区的一切来改变中原的。陈良本来是楚国的人,喜爱周公、孔子的学说,由南

而北来到中原学习。北方的学者还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可以称得上是豪杰之士

了。你们兄弟跟随他学习几十年,他一死,你们就背叛了他!以前孔子死的时候,

门徒们都为他守孝三年,三年以后,大家才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临走的时候,都

去向子贡行礼告别,相对而哭,泣不成声,然后才离开。子贡又回到孔子的墓地

重新筑屋,独自守墓三年,然后才离开。后来,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有点

像孔子,便想用尊敬孔子的礼来尊敬他,他们希望曾子也同意。曾子说:”不可

以。就像曾经用江汉的水清洗过,又在夏天的太阳下曝晒过,洁白无暇。我们的

老师是没有谁还能够相比的。‘如今这个怪腔怪调的南方蛮干,说话诽谤先王的

圣贤之道,你们却背叛自己的老师而向他学习,这和曾子的态度恰恰相反。我只

听说过从幽暗的山沟飞出来迁往高大的树木的,从没听说过从高大的树木飞下来

迁往由暗的山沟的。《鲁颂》说:“攻击北方的戎狄,惩罚南方的荆舒。’周公

尚且要攻击楚国这样的南方蛮干,你们却去向他学习,这简直是越变越坏了啊。”

陈相说:“如果听从许先生的学说,市场价格就会统一,人人没有欺诈,就

是打发一个小孩子去市场,也不会被欺骗。布匹丝”绸的长短一样,价格也就一

样;麻线丝绵的轻重一样,价格也就一样;五谷的多少一样,价格也就一样;鞋

子的大小一样,价格也就一样。“

孟子说:“各种东西的质量和价格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有的相差一倍五

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您想让它们完全一样,只是搞

乱天下罢了。一双粗糙的鞋子与一双榆致的鞋子价格完全一样,人们难道会同意

吗?听从许先生的学说,是率领大家走向虚伪,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

「读解」

这一章文字很长,内容却并不算太复杂。既可以把它看作是主子对当时流行

的农家学说的有力批驳,又可以把它看作是孟子对于社会分工问题的系统论述。

社会分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文明的表现。从理论上说,生产

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分工,这是不可阻档的历史趋势;社会分工又将进一步促

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也是必然的结果。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原始社会

中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在原始社会末期,又出

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更进一步,随着人类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脑

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分工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而

这种分工的出现,就必然导致统治胡被统治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甚至,压迫

者与被压迫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言以蔽之,也就走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的

出现。这种分工和矛盾对立的出现,从人类发展的总体上来看。‘材的,不可转

移的必然趋势,但从局部的阶段性的角度来看一是充满了尖锐斗争,充满了暴力

和邪恶。正是面对这种令人困惑的复杂情况,思想家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解决

问题的办法。

许行的农家学说就是这些各种各样观点中的一种。他把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

都归咎于社会分工,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格而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

佳办法。他不仅从理论上这样认为,而且还身体力行地进行实践,率领弟子“衣

褐,捆屦,织席以为食。”他的这种观点和做法怪异而新鲜,吸引了不少人,就

连一向奉行儒家学说的陈相兄弟也从宋国赶来滕国,成为许行的门徒。陈相兄弟

不仅背叛了师门,而且还公然去拜访孟子,宣扬自己新学到的农家学说。

孟子当然不会容忍陈相兄弟的行为,也不能不对许行的学说展开批驳。于是

又使出了自己一贯擅长的推谬手法,一问一答,把许行及其门徒的做法推到了极

其荒唐的程度,迫使陈相承认“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实际上就承认了社

会分工的合理性。孟子这才展开自己的正面论述。首先提出他那一段着名的论断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

人:天下之通义也。”然后再“言必称尧舜”,以尧舜等古代圣王的事迹来论证

社会分工的必要性。最后,在驳倒了许行的观点和做法以后,孟子展开了对于陈

相兄弟背叛师门,抛弃儒学的行为的鞭挞。

情况非常清楚,孟子所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论断是讲的社

会分工问题。而且,《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已经说过:“君子劳心,小人劳

力,先王之制也。”所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在孟子的时代早已是一

个普遍存在的现实现象,他不过是对这种现象加以概括,而在“或劳心,或劳力”

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着名“公式”而已。

由此,一方面的确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孟子又作为

统治阶级的代言人而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被批倒批臭。其实,我们在这里已经知道,

孟子的原意倒不是论述统治与被统治的问题。阴差阳错,这个毕生为“民”请命,

呼吁当政者实施仁政的人倒成了统治阶级的代言人。

平心而论,关键是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问题。如果从局部的阶段性的角度去

看,许行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的确也是有一定意义因而具有吸引力的。可是,如果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和全

程来看,他的观点和做法就是非常荒唐而可笑的了,而且,越是进入文明发达的

现代社会,就越是近乎寓言般可笑了。我们令天有谁会想到要自己造一台电视机

然后才来看,自己造一辆汽车然后才来开呢?那不被认为是疯子才怪。同理,从

总体和全程的角度来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

反动透顶的学说,而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的现象概括。如果我们还历史背景以

真实,从孟子说这话的具体情况来理解,也就是从社会分工问题的角度来理解,

那就没有什么可怪的了。

就现有文献来看。《汉书。艺文志》虽曾着录《神农》二十篇,但已经散失。

所以真正要研究农家学派,《孟子》本章还是极为重要的资料。这也是值得顺便

一提的。

下一篇(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滕文公下本篇以论立身处世的“出处”、气节等为主,很富有哲理性,当然

也仍然离不开政治。全篇原文共10章,本书选8 章。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原文」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

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

壑,勇士不忘丧其元(6 )。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

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昔

者赵简子(7 )使王良(8 )与劈奚(9 )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10)

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

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

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11),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12),一朝而

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13)。”我不贯(14)小人乘,请辞。‘

御者且羞与射者比(15);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被,何

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注释」

?陈代:孟子的学生。?枉:屈。寻:八尺为一寻。?田:打猎。?招虞人

以旌:虞人,守猎场的小官。古代君王有所召唤,一定要有相应的标志,旌旗是

召唤大夫的,弓是召唤士的,若是召唤虞人,只能用皮冠。所以这个虞人不理睬

齐景公用旗旗的召唤。《左传。昭公二十年》曾经载过这一件事,孔子并对这个

虞人有所称赞,所以下文孟子说到“孔子奚取焉”。?不忘:不忘本来是常常想

到的意思,虽然常常想到自己“在沟壑”和“丧其元”的结局,但并不因此而贪

生怕死。所以,这里的“不忘”也可以直接理解为“不怕”。(6 )元:首,脑

袋。(7 )赵筒子:名鞍,晋国大夫。(8 )王良:春秋末年着名的善于驾车的

人。(9 )嬖奚:一个名叫奚的受宠的小臣。(10)反命:复命。反同“返”。

(11)范我驰驱:使我的驱驰规范。“范”在这里作动词,使……规范。(12)

诡遇:不按规范驾车。(13)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引自《诗经。小雅。车攻》。

意为按规范驾车,箭放出就能射中目标。(14)贯:同“惯”,习惯。(15)比

:合作。

「译文」

陈代说:“不去拜见诸侯,似乎只是拘泥于小节吧。如今一去拜见诸侯,大

则可以实施仁政,使天下归服;小则可以称霸诸侯。况且《志》书上说:”弯曲

着一尺长,伸展开来八尺长。‘似乎是可以这样以屈求伸的罢。“

孟子说:“从前齐景公打猎,用族旗召唤猎场的管理员,那管理员因为他召

唤的方式不对而不予理睬。齐景公想杀了他,他却一点也不怕。因而受到孔子的

称赞。所以,有志之士不怕弃尸山沟,勇敢的人不怕丢掉脑袋。孔子认为那猎场

管理员哪一点可取呢?就是取他因召唤不当就不去的精神。如果我不等到诸侯的

召唤就自己上门去,是为了什么呢?况且,所谓弯曲着一尺长,伸展开来八尺长

的说法,是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如果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是弯

曲着八尺长,伸展开一尺,那也是有利益的啊,难道也可以于吗?从前赵简子命

令王良为他所宠爱的小臣名叫奚的驾车去打猎,整整一天没有打着一只猎物。那

奚回去后向赵简子报告说:”王良真是天下最不会驾车的人了!‘有人把这话告

诉了王良。王良便对奚说:“请让我再为您驾一次车。’奚勉强同意了,结果一

个清晨就打了十只猎物。奚回去后又向赵简子报告说:”王良真是天下最会驾车

的人啊!‘赵简子说:“我让他专门为你驾车吧。’当赵简子征求王良的意见时,

王良却不肯干了。他说:”我按规范为他驾车,他一整天都打不到一只猎物;我

不按规范为他驾车,他却一个清晨就打了十只猎物。《诗经》说:“按照规范驾

车去,箭一放出就中的。”我不习惯为他这样的小人驾车,请您让我辞去这个差

事。‘驾车的人尚且羞于与不好的射手合作,即便合作可以打到堆集如山的猎物

也不于。如果我现在却扭曲自己去追随那些诸侯,那又是为了什么呢?况且,你

的看法是错误的:扭曲自己,是不可能让别人正直的。“

「读解」

陈代为孟子所出的是一个以屈求伸的主意。“枉尺而直寻”,先弯曲自己,

哪怕显得只有一尺长,有朝一日实现抱负,伸展开来,就可以有八尺长了。

陈代所说的,其实正是苏秦、张仪等纵横家的做法。先顺着诸侯们的味口来,

然后再慢慢实施自己的思想主张。说穿了,有一点机会主义的味道。所以,孟子

坚决不同意,而以“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的方正刚直为行为主张。

同时以齐景公时的猎场管理员和赵简子时的优秀驾驶员王良为范例,说明了

君子在立身出处上不能茍且,不能搞机会主义的道理。最后指出,机会主义的路

其实也是走不通的,因为,“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把自己弄得弯曲起来,

扭曲了人格,怎么还可能去让别人正直呢?这就又回到他的前辈孔子的说法去了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自己不能够正直,怎么可能

去让别人正直呢?

内容大同小异,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孟子的出发点是反对投机取巧的机会

主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孔、孟都很倡导通权达变的思想,但在立身处世

的出处方面,却是非常认真而不可茍且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原则问

题。

或许正是因为坚持这个原则而影响了他们的学说为当世所用,使他们在世的

时候没有能够“大行其道”。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许正因为他们坚持了这个原

则,才使他们的学说在身后流传下下去,历千年而不衰,使他们本身也成为圣人、

亚圣人。

对于现代人来说,由于社会分工的愈益精细,职业的愈益分化,立身处世的

“出处”问题似乎已不那么突出了。但面临择业,面临进退,面临铺天盖地的招

聘广告和所谓“双向选择”,是否还是有必要考虑考虑自己的“出处”问题呢?

下一篇(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

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

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5 );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6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

?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着名的说

客。?张仪:魏国人,与苏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从秦

国,与苏泰“合纵”相对。?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丈夫之冠也,父命

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6 )广居、正位、

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

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

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

:”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

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

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

;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

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读解」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

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

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

得上是大丈夫呢?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

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

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

不义,臣就应该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

夫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简言之,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太监小老婆

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

可见,“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在在就是“小

老婆之道”。

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

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痛恨,但两千多

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

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

怎么办呢?

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

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做到?那就得“居天下之

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

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

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

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那就能够成

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

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下一篇(不由其道,鉆穴之徒)

不由其道,鉆穴之徒「原文」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

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鉆穴隙之类也。”

「注释」

?本段系节选孟子与魏国人周霄的对话。“曰”指“孟子曰”。?媒妁(Shuo)

:媒人,介绍婚姻的人。

「译文」

孟子说:“男孩子一生下来,父母便希望给他找一个好的妻室,女孩子一生

下来,父母便希望给好找一个好的婆家。父母这样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是,如

果不等父母的安排,媒人的介绍,就自己鉆洞扒缝互相偷看,甚至翻墙过壁支私

会,那就要受到父母和社会上其他的人鄙视。同样的道理。古代人不是不想做官,

只不过厌恶不经过正当的途径去做官。不经过正当的途径去做官,与男女之间鉆

洞扒缝的行为是一样的”

「读解」

孟子以男女茍合偷情为喻,谴责那些不由其道,不择手段去争取做了的人,

实际上还是在谴责靠游说君王起家的纵横术士们。

根据孟子的观点,想做官,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是非常正当的。但另

一方面,“又恶不由其道”。说穿了,还是立身处世的“出处”问题。其基本观

点与“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一章是相同的,就是不能靠不正当手段去争取做

官,不能扭曲自己的人格。

孟子关于男女偷情的比喻是非常生动而深刻的。不过,时代发到今天,恋爱

婚姻一律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已被抛到了一边,少男少女们再也用

不着鉆洞扒缝,翻墙过壁,像张君瑞和崔莺莺那样“待月西厢下”了。那么,

“鉆穴隙之类”是不是也就合理了呢?

当然不是这样,莫说是在政治上、官场上去“鉆穴隙”,就是男女关系上的

“不由其道而往”,也仍然会遭到“父母国人皆贱之”,总归不是什么光宗耀祖

的事罢。

所以,还是光明磊落走正道,不要“鉆穴隙之类”的好。

孟子的比喻始终是意味深长的。

下一篇(动机与效果的问题)

胁肩诌笑,病于夏畦「原文」

公孙五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

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

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

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馅笑,病于夏畦(6 )。

‘子路(7 ):“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

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注释」

?段干木:姓段干,名木,晋国人,清高而不屑为官。魏文侯去拜访他,他

却翻墙逃走不见。?辟:同“避”。?泄柳:人名,鲁穆公时人。办同“纳”。

(4 )阳货欲见孔子:事见《论语。阳货》(17.1)。“见”在这里作使动用法,

是阳货想让孔子来拜见他的意思。?瞰:窥视。(6 )胁肩诌笑,病于夏畦:胁

肩,耸起肩头,故作恭敬的样子。胁肩诌笑形容逢迎诌媚的丑态。畦:本指菜地

间划分的行列,这里作动词用,指在菜地里劳动。

「译文」

公孙王问道:“不主动去拜见诸侯是什么道理?”

孟子说:“在古代,一个人如果不是诸侯的臣属便不去拜见。段干木跳墙躲

避魏文侯,泄柳闭门不接待鲁穆公,这些都做得过分了。迫不得已时,见还是应

该见的。从前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又厌恶别人说他不懂礼仪。大夫如果对士

人有所赏赐,士人没有在家亲自接受的话,就得上大夫家去拜谢。于是,阳货便

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给孔子送去一只蒸乳猪。孔子也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前

去拜谢。当时,要是阳货真心诚意地先去看孔子,孔子难道不去拜见他吗?曾子

说:”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

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子路说:“分明不愿意和那人谈话,却要勉强去谈,

脸上还做出羞惭的样子,这种人不是我所能够理解的。’从这里看来,君子是怎

样修养自己的,就可以知道了。”

「读解」

这里一方面是对《论语。阳货》所记“阳货欲见孔子”(17. 1 )一章的补

充说明;另一方面又是对孔子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的进一步发挥。

所谓“胁肩诌笑”,就是“巧言令色”。包括子路所不理解的那种“未同而

言,观其色赧赧然”都是类似的行径。说穿了,就是两个字——虚伪!

说到虚伪,那可就真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了。一方面,它是“老鼠过

街,人人喊打。”世上几乎找不到什么人不深恶痛绝,把它作为人类的恶行败德

而加以口诛笔伐。也就是说,似乎是一个勿需讨论的问题了。但另一方面,我们

又分明感觉到自己随时随地都生活在虚伪的包围之中,世上几乎就找不到什么没

有虚伪存在的净土。所以,这似乎又是一个很有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正是这两

个方面的二律背反使“虚伪”突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不仅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而且个圣贤们也困惑不已,所以有反复论述。(仅仅关于“巧言令色”的论述,

在《论语》中就有三次,分别见于《学而》、《公冶长》、《阳货》三篇。)

至于孟子在这里为什么又说到这个话题,则是从“诌媚”引起的。因为学生

公孙丑提到为什么不主动去拜见诸侯的问题,孟子在回答时说到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方面是像段干木、泄柳那样,过于清高,过于孤芳自赏,似平也没有必要。因

为儒者凡事反对走极端,而主张中正平和、恰如其分。另一方面就说到诌媚的问

题了。虽然他这里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揣测到,他所指的“胁肩诌笑”之徒,

正是那些逢迎、巴结各国诸侯的纵横术士们。而这些人,因为是他反复鞭挞的对

象,这里也就没有明说了。

从诌媚到虚伪,或者换句话说,诌媚本身也就是虚伪。有人说:“虚伪及欺

诈产生各种罪恶。”有人说得更为干脆:“虚伪乃罪恶之源!”

问题还是在于,认识到这些以后,我们又拿什么来与之较量,怎样来清除这

人类的“罪恶之源”呢?

这恐怕就不是能够“毕其功于一役”,甚而至于“毕其功于一代”的事了吧。

下一篇(偷鸡贼的逻辑)

偷鸡贼的逻辑「原文」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

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

年?“

「注释」

?戴盈之:人名,宋国大夫。?兹:年。?攘;偷。

「译文」

戴盈之说:“税率十分抽一,免除关卡和市场的征税,今年内还办不到,请

让我们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告诫他说:”这不是

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请让我先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彻底

洗手不干。’——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

到明年呢?”

「读解」

好一条偷鸡贼的逻辑!

好一则偷鸡贼的寓言!这条偷鸡贼的逻辑就是改错分步,明明认识到不对,

但就是不愿意彻底改正,而以数量减少来遮掩性质不改的问题。

这则偷鸡贼的寓言生动幽默,看似荒唐可笑,实际上是人心写照。在我们的

生活中,无论是戒烟、戒赌、戒毒,还是“反腐倡廉”中披露出来的一些案子,

其当事人不是多少都有一点这个偷鸡贼的心态和逻辑吗?

改恶从善,痛改前非。好一个“痛”字了得!

下一篇(廉洁与酸腐)

廉洁与酸腐「原文」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放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

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4 ),匍匐往,将食之(5 )三咽,然后耳

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孽?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

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

所筑与?抑亦盗跖(7 )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路之所树

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屡,妻辟垆(8 ),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9 )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

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於陵。他日归,则有馈

其兄生鹅者,己频顣(10):”恶用是轻轻(11)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

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轻轻之肉也!‘出而哇(12)之。以母则

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及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

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注释」

?匡章;齐国名将,其言行见于《战国策。齐策、燕策》和《吕氏春秋 .不

屈、爱类》。?陈仲子:齐国人,又称田仲、陈仲、於(Wu)陵仲子等。?於陵

:地名,在今山东长山县南,距临淄约二百里。(4 )螬(Cao ):即蛴螬,俗

称“地蚕”、“大蚕”,是金龟子的幼虫。?将:拿。取。(6 )巨擘(bo):

大拇指,引申为在某一方面杰出的人或事物。(7 )盗跖:所说是春秋时有名的

大盗,柳下惠的兄弟。?辟垆(lu):绩麻练麻。绩麻为辟,练麻为垆。(9 )

盖(ge):地名,是陈戴的封邑。(10)频顣(cu):即颦蹙,不愉快的样子。

(11)轻轻(yi):鹅叫声。(12)哇:吐。

「译文」

匡章说:“陈仲子难道不是一个真正廉洁的人吗?住在於陵这个地方,三天

没有吃东西,耳朵没有了听觉,眼睛没有了视觉。井上有个李子,金龟子的幼虫

已经吃掉了一大半,他爬过去,拿过来吃,吞了三口,耳朵才恢复了听觉,眼睛

才恢复了视觉。”

孟子说:“在齐国人中间,我一定把仲子看成大拇指。但是,他么能叫做廉

洁?要推广仲子的操守,那只有把人变成蚯蚓之后能办到。蚯蚓,在地面上吃干

土,在地面下喝泉水。可仲子所住的房屋,是像伯夷那样廉洁的人所建筑的呢?

还是像盗跖那样的强盗所建筑的呢?他所吃的粮食,是像伯夷那样廉洁的人所种

植的呢?还是像盗路那样的强盗所种植的呢?这个还是不知道的。”

匡章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他亲自编草鞋,他妻子绩麻练麻,用这些去交

换其它生活用品。”

孟子说:“仲子是齐国的宗族世家,他的哥哥陈戴在盖邑的俸禄便有几万石

之多。可他却认为他哥哥的俸禄是不义之财而不去吃,认为他哥哥的住房是不义

之产而不去住,避开哥哥,离开母亲,住在於陵这个地方。有一天他回家里去,

正好看到有人送给他哥哥一只鹅,他皱着眉头说:”要这种呃呃叫的东西做什么

呢?‘过了几天,他母亲把那只鹅杀了给他吃,他的哥哥恰好从外面回来,看见

后便说:“你吃的正是那呃呃叫的东西的肉啊!’他连忙跑出门去,‘哇’地一

声便呕吐了出来。母亲的食物不吃,却吃妻 子的;哥哥的房屋不住,却住在於

陵,这能够算是推广他的廉洁 的操守吗?像他那样做,只有把人变成蚯蚓之后

才能够办到。‘”

「读解」

这一章可以当作讽刺文学来读。

陈仲子是齐国着名的“廉士”,可孟子却认为他的作为并不能算是廉洁,尤

其是不能提倡、推广他的这种作为。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做得太过分了,

是一种走极端的行为。孟子尖刻地讽刺说,要做到他那样,除非把人先变成蚯蚓,

只吃泥土,喝地下水,这才能够做到彻底“廉洁”。而真正要用这种“廉”的标

准来衡量,就是陈仲子本人也没有能够做到。比如说,他住的房屋,还不知道是

哪个不廉洁的人甚至强盗一样的人建筑起来的哩;他所吃的粮食,还不知道是哪

个不廉洁的人甚至强盗一样的人种植出来的哩。何况,他离开母亲,不吃母亲的

食物,但却还是要吃妻子的食物;他避开哥哥,不住哥哥的房屋,但却还是要在

於陵这个地方来住房屋。这些行为,难道能够说是彻底“廉洁”吗?不是!说到

头,只能算是一种沽名钓誉,一种酸腐,用我们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一种

“假”,一种虚伪。而用朱熹引范氏的话来说,就更为严重:“仲子避兄离母,

无亲戚、君臣、上下,是无人伦也,岂有无人伦而可以为廉哉?”(《孟子集注

》)

在“反腐倡廉”的今天,也的确有一个对廉洁的认定问题。廉洁并不是谈钱

色变,拿得越少越好;也并不是生活越俭朴越好,人越清贫穷酸越好。其实,按

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廉洁就是“见得思义‘”(孔子),就是“非其道,则一

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所谓“真理

再往前走一步就成了谬误。”廉洁做过了头,“当受不受”,比如说你该领的工

资不领,该拿的奖金不拿,那就不是廉洁,而是酸腐,是“虚伪”,是沽名钓誉

了。

所以,廉洁与酸腐的界限还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当今

这个经济问题时常引起人们困惑的时代。

最后回到讽刺的问题上来说几句。除了以蚯蚓为喻辛辣讽刺外,孟子说:

“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臂焉。”这里的讽刺更是不露声色,一箭双雕。

一方面以“巨臂”讽刺陈仲子,另一方面却由于陈仲子之所以可以称为“巨臂”,

是因为“于齐国之士”,也就是说,像陈仲子这样的人,已经算是齐国人中最好

的了,那其他的齐国人真不知有多酸腐,多糟糕呢!此外,就是开始一段匡章之

口对陈仲子的描述,也是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而关于陈仲子吃“鸵鸵之肉”一

事的整个描写,简直就可以直接放进《儒林外史》的篇章里面去。

下一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离娄上本篇开始出现短章,长篇大论减少。内容涉及政治和为人处事的各个

方面,以论“仁”的为最多。全篇原文共28章,本书选 14 章。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原文」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2 )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

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

仁心仁闻(6 )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

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7 )。‘遵

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

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

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

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上无道揆(8 )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

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

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方蹶,无

然泄泄。’(9 )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

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注释」

?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于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公输

子:即公输班(“班”也被写成“般”、“盘”),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古

代着名的巧匠。约生活于鲁定公或者哀公的时代,年岁比孔子小,比墨子大。事

迹见于(《礼记。檀弓》、《战国策》、《墨子》等书。?师旷:春秋时晋国的

乐师,古代极有名的音乐家。事迹见于《左传》、《礼记》、《国语》等。?六

律:中国古代将音律分为阴吕、阳律两部分,各有六种音,六律即阳律的六音,

分别是太簇、姑洗、获宾、夷则、无射、黄钟。?五音:中国古代音阶名称,即

宫、商、角、微、羽,相当于简谱中的1 、2 、 3、5 、6 这五音。(6 )闻:

名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引自《诗经-大雅-假乐》。愆(qian),过失

;率,遵循。(8 )揆(kui ):度量。(9 )天之方蹶,无然泄泄(y i ):

引自《诗经。大雅。板》。蹶,动;泄泄,多言,话多。(10)非:诋毁。

「译文」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

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

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现在有些诸侯,虽然有仁爱的心和仁爱的名声,但老百姓却受不到他的恩泽,不

能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这是因为他没有实施前代圣王的仁政的缘故。所以说,

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只有好办法,好办研能够自己实行起来。《诗经》

说:”不要偏高啊不要遗忘,一切遵循原来的规章。‘遵循前代圣王的法度而犯

错误的,是从来没有过的。圣人既用尽了目力,又用圆规、曲尺、水准、绳墨等

来制作方的、圆的、平的、直的东西,那些东西便用之不尽了;圣人既用尽了听

力,又用六律来校正五音,各种音阶也就运用无穷了;圣人既用尽了脑力,又施

行不忍人的仁政,他的仁爱之德便覆盖于天下了。所以说,筑高台一定要凭借山

陵;挖深池一定要凭借山沟沼泽;如果执政不凭借前代圣王的办法,能够说是明

智吗?所以只有仁慈的人才应该居于统治地位。如果不仁慈的人占据了统治地位,

就会把他的恶行败德传播给老百姓。在上的没有道德规范,在下的人没有法规制

度;朝廷不信道义,工匠不信尺度,官吏触犯义理,百姓触犯刑律。如此下去,

国家还能生存就真是太侥幸了。所以说,城墙不坚固,武器不充足,这不是国家

的灾难;田野没开辟,物资不富裕,这不是国家的祸害;如果在上位的人没有礼

义,在下位的人没有教育,违法乱纪的人越来越多,国家的灭亡也就快了。《诗

经》说:“上天正在降骚乱,不要多嘴又多言。’多嘴多言就是拖沓罗嗦。侍奉

君主不讲忠义,行为进退不讲礼仪,说话便诋毁前代圣王之道,这就是拖沓罗嗦。

所以说,用高标准来要求君王就叫做‘恭’,向君王出好主意而堵塞坏主意就叫

做‘敬’,认为自己的君王不能行仁政就叫做‘贼’。”

「读解」

还是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鼓吹与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面:一是“法先

王”;二是选贤才。

“法先王”是因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相反,“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来之有也。”正

反两方面的道理都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一定要“法先王”。孟子的“法先王”思

想,实际上也就是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思想的继承。

选贤才是因为“惟仁者宜在高位。”一旦不仁者窃据了高位,奸邪当道,残

害忠良,必然就会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世风日下,天下大乱。历史依据不胜枚

举。所以,一定要注意领导干部的选拔。

这两个方面在《论语》、《孟子》中都不是什么新思想,而近乎老生常谈了。

倒是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

尤其是面对日益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冒出来,其是与非,正

与邪,往往使人感到困惑,感到难以评说。这时候,大家对“不以规矩,不能成

方圆”的感受就更加真切而深刻了。所以,要求健全法制法规的呼声日益强烈。

据有人统计说,当前的中国,几乎每天都有法规出台。这种说法不知有没有夸张

的成分,但大家对“规矩”的重视,全民普法教育的进行,这些都是非常真实的。

说起来,所有这些,不都是在“以规矩”而“成方圆”吗?

下一篇(仁得天下,不仁则失)

仁得天下,不仁则失「原文」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

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注释」

?宗庙:这里指采邑(封地),因为卿大夫先有采邑然后才有宗庙。?强:

勉强。

「译文」

孟子说:“夏商周三代获得天下是由于仁,失去天下是由于不仁。诸侯国家

的兴衰存亡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天子不仁,不能够保有天下;诸侯不仁,不能

够保住国家;卿大夫不仁,不能够保住祖庙;士人和平民百姓不仁,不能够保全

身家性命。现在的人既害怕死亡却又乐于做不仁义的事,这就好像既害怕醉却又

偏偏要拼命喝酒一样。”

「读解」

依然是对“仁”的呼唤。

道理一说就清楚,勿需多谈。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孟子雄辩的句式:“今恶死

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现在的人既害怕死亡却又乐于做不仁义的事,

这就好像既害怕醉却又偏偏要用喝酒一样。

“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公孙五上》3. 4)现在的人

既厌恶耻辱却又居于不仁的境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

“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离娄上))7.7 )

现在的人既想无敌于天下却又不行仁道。这就好像既热得受不了却又不愿意洗澡

一样。

这一类相同的句式,指出生活中的悖逆现象,以此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往往

如以掌去背,令人幡然猛醒,尤其具有启迪意义。

下一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译文」

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

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

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用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

期的效果,都应该反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读解」

我们在《公孙丑上》里已听孟子说过:“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

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意思都是一样的。从个人品质说,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

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从治理国家政治说,是正己以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论语。子路》)

儒家政治,强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所以,多与个人品质紧紧连在

一起。而自我批评则是其手段之一,其相关论述,在《论语》和《孟子》中可以

说是不胜枚举。当然,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又的确是太少了,所以仍然

有强调的必要。

下一篇(人有恒言,天下国家)

人有恒言,天下国家「原文」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语,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

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

「读解」

我们今天常说:“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

似乎与孟子所说的路数恰恰相反。

关键是出发点不同。

我们今天面对利益,要求奉献,所以强调公而忘私,先人后己;先国家,后

集体,再个人。

儒者则是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要求修身为本,所以是先己后人,推己及人。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经》)

可见,路数虽反,道理却是相通:都是要求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为人

类作出贡献。这才是最根本的。

下一篇(水清濯缨,水浊濯足)

水清濯缨,水浊濯足「原文」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

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沦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

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

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解」

?菑:同“灾”。?沧浪:前人有多种解释。或认为是水名(汉水支流),

或认为是地名(湖北均县北),或认为是指水的颜色(青苍色)。各种意思都不

影响对原文的理解。?濯(Zhuo):洗。?缨:系帽子的丝带。?《太甲》曰:

《公孙丑上》(3.4 )已引过这句话,可参见。

「译文」

孟子说:“不人的人难道可以和他商议吗?他们对别人的危险心安理得,从

别人的灾难中牟利,把导致家破国亡的事当作乐趣。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和他商议,

那怎么会有国亡家破的事发生呢?从前有个小孩子唱道:”沧浪的水清呀,可以

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呀,可以洗我的双脚。‘孔子听了说:“弟子们听好了

啊!水清就用来洗帽缨,水浊就用来洗双脚,这都是因为水自己造成的。’所以,

一个人总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一个家庭总是先有自取毁坏的

因素,别人才毁坏它;一个国家总是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尚

书。太甲》说:”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了。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读解」

水的用途有贵有贱(“濯缨”与“濯足”),是因为水有清有浊成的,人的

有贵有贱,有尊有卑又何尝不是由自己造成的呢?

不仅个人如此,一个家庭,一个国家,都莫不如此。

人因为不自尊,他人才敢轻视;家由于不和睦,“第三者”才有插足的缝隙

;国家动乱,祸起萧墙之内,敌国才趁机入侵。所有这些,都有太多的例证可以

证实。我们今天说“保垒最容易从力部攻破”,其实也正是这个意思。

所以,人应自尊,家应自睦,国应自强。祸福贵贱都由自取。你就是你自己

的上帝。

下一篇(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

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

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

有好亡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

求三年之艾?也。茍为不畜,终身不得。茍不志于仁,终身忧辱, 以陷于死亡。

《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6 )。‘此之谓也。“

「注解」

?尔也:如此罢了。?圹:同“旷”,旷野。?爵:同“雀”。??(zhan)

:一种像鹞鹰的猛禽。?艾:即陈艾,常用于灸病,存放时间越久,疗效越好。

(6 )其何能淑,载胥及溺:引自《诗经。大雅。桑柔》。淑,善,好;载,句

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译文」

孟子说:“桀和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

去老百姓的支持,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办法:获得老百姓的支持,便

可以获得天下;获得老百姓的支持有办法:获得民心,便可以获得老百姓的支持

;获得民心也有办法:他们所希望的,就满足他们,他们所厌恶的,就不强加在

他们身上。如此罢了。老百姓归服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所

以,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吃鱼的水獭;替森林把乌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替

商汤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赶来的是残害老百姓的夏英和殷纣王。当今之世,如果

有哪位诸侯喜好仁德,那么,其他诸侯都会替他把老百姓赶来。就是他不想统一

天下,也会身不由己了。现在那些希望统一天下的人,就像害了七年的病需要用

三年以上的陈艾来治疗一样,如果平常不栽培积蓄,终身都得不到。同样的道理,

如果平常不立志行仁,终身都会忧患受辱,一直到陷入死亡的深渊。《诗经》说

:”那如何做得好,不过是相率落水罢了。‘正是说的这个意思。“

「读解」

一个是民心问题,一个是仁政问题。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民心问题反映的是民本主义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当然,

还没有上升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的高度。

仁政得民心,不仁则失民心。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坏人在无意中帮助了好

人,恶成了促进历史前进的动力。这里面所蕴含的,正是善与恶的历史辩证法。

小而言之,就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商家与商家之间,也同

样存在着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现象。比如说人才“跳槽”,往往是由

于原单位的领导人失去了人才的信赖之心而发生,这等于是这个单位的领导人主

动把自己的人才驱赶到另外的单位去。又比如说商家竞争,如果哪一个商家销售

假冒伪劣品,抬高物价,服务态度又恶劣的话,等于是把顾客驱赶到别的商家去,

无意之中帮了自己竞争对手的忙。这里的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在实际生活

与工作中,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做了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蠢事还没有

意识到罢了。如此说来,倒是有必要反省反省,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做了那“为渊

驱鱼”的水獭或是“为丛驱雀”的鹞鹰。当然是但愿没有的好了。

下一篇(自暴自弃,岂不哀哉)

自暴自弃,岂不哀哉「原文」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

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

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注解」

?暴:损害,糟蹋。?非:诋毁。

「译文」

孟子说:“自己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没有什么好说的;自己抛弃自己的人,

和他没有什么好做的。出言使低毁礼义,叫做自己糟蹋自己。自认为不能居仁心,

行正义,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类最正确

的光明大道。把最安适的住宅空起来不去住,把最正确的大道舍弃在一边不去走。

这可真是悲哀啊!”

「读解」

在孟子这里,自暴自弃指自己不愿意居仁心,行正义,而且还出言说毁礼义

的行为。稍加引申,也就是自己不愿意学好人做好事而自卑自贱,自甘落后,甚

至自甘堕落。这就是成语自暴自弃“的意思,只不过我们今天使用这个成语时,

多半指那些遍受挫折后不能重新振作的人罢了。

从孟子宣传推广仁义道德的本意来看,他的这一段文字是非常优美而具有吸

引力的。我们今天动辄就说寻找“精神家园”,而孟子早已明明白白地告诉你:

“仁,人之安宅也。”仁,是人类最安适的精神住宅、精神家园,你还到哪里去

寻找呢?我们今天动辄就劝人走光明大道,而孟子早已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义,

人之正路也。”义,是人类最正确的光明大道,你为什么还不去走呢?所以,孟

子非常动感情地说:“旷安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孟子这一段劝人不要自暴自弃的文字,真应

该在劳改农场、少管所、自新学校的大墙上广为书写啊!

下一篇(不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

不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原文」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

而天下平。”

「注解」

?迩:近。?亲其亲,长其长:前一个“亲”和“长”作动词,后一个“亲”

和“长”作名词,宾语。

「译文」

孟子说:“本来很近的路,却偏偏要跑老远去求;本来很容易的事,却偏偏

要往难处去做:其实,只要人人都亲近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可

以太平了。”

「读解」

“道在迩而求诸远”是舍近求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是舍易求难。在孟子

看来,无论是舍近求远还是舍易求难都没有必要,都是糊涂。相反,只要人人都

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易事努力,比如说亲爱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

下也就会太平了。

孟子这几句话说得平易朴实,但其中却蕴含着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一方面

是“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另一方面是“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归

结起来,就是“亲亲而仁民”,再进一步说,也就是《大学》所展开的“修身、

齐家、治目、平天下”阶梯了。

所以,我们绝不可以轻忽了孟子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话。

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人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也正是我们所应

提倡的精神。比如说遵守交通规则,比如说爱护清洁卫生,比如说为“希望工程”

作贡献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不是都应该从我们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吗?

凡事不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这起码是我们都会认同的生活哲理罢。

下一篇(真诚是立身之本)

真诚是立身之本「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

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

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亲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译文」

孟子说:“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

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

;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侍奉父母,不能够使父母高兴,就不能够得到朋友的

信任;使父母高兴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够使父母高兴;使自己真诚有办法

: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所以,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

做人的原则。极端真诚而不能够使人感动的,是没有过的;不真诚是不能够感动

人的。”

「读解」

这一章除了最后两句外,几乎与《中庸》第二十章里面的一段文字完全相同。

这说明《中庸》与“思孟学派”之间的密切关系。朱熹认为,子思受教于孔子的

学生曾子,孟子又受教于子思,所以,是孟子“述《中庸》孔子之言”。但现代

学者一般认为,应该是《中庸》取于《孟子》,而不是相反。

与《中庸》完全相同的内容还是强调“诚”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中庸

》里有若干章都反复强调了这个问题,而《大学》所提出的人生进修阶梯,里面

非常重要的一级也是“诚意”的问题。由此可见,“诚”的确是儒学的核心观念

之一。以这里与《中庸》相同的文字来看,由“明善”到“诚身”;由“诚身”

到“悦亲”;由“悦亲”到“信于友”;由“信于友”到“获于上”,直到“民

不可得而治也”的反面,那就应该是“民可得而治矣”。实际上也就是《大学》

所谓“修、齐、治、平”的序列,所以朱熹说这段文字“亦与《大学》相表里,

学者宜潜心焉。”(《孟子集注》卷七)一句话归结起来,在儒家的学说里,真

诚的确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一个人如果没有真诚,一切都无从谈起。

所以,孟子最后说,“至诚而不动者,来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就是孟子这里所说的意思了罢。

下一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原文」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

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廋?哉?”

「注释」

?存:察。?瞭:明。?眊(mao ):不明,蒙眊. ?廋(sou ):藏匿。

「译文」

孟子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

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

躲躲闪闪。所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晴,他的善恶真伪能往

哪里隐藏呢?”

「读解」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句名言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从人物画的角度来说的。而我

们看到,早于他一千多年,中国的孟子就已经从识人的角度把这个道理说得非常

清楚了。

日莲宗的《妙法尼》也说过:“巨人也好,诛儒也罢,其志气乃表现在一尺

的脸上;一尺脸上的志气,则尽收在一寸的眼睛中。”

所以,与其察言观色,不如观察他的眼睛。

现代美容术已经使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眼睫毛都成了它的试验

场地,但是,仍有一点是它无能为力的,那就是眼神。

眼神是无法加以化妆或掩饰的,任你是如何高明的一位超级美容大师。

观察眼神,洞若观火。

别听他说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你要看着他的眼睛。

下一篇(嫂溺,援之以手)

嫂溺,援之以手「原文」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

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

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注释」

?淳于髡(kun ):齐国着名辩士,曾在齐威王、齐宣王和梁惠王的朝廷做

官。事迹见于《战国策。齐策》、《史记。孟荀列传》、《史记。滑稽列传》等。?

权:本指秤锤,衡量轻重。引申为衡量轻重而变通处理,即变通之意。

「译文」

淳于髡问:“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的规定吗?”

孟子说:“是的。”

淳于髡又问:“那么,假如嫂嫂掉在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拉她吗?”

孟子说:“嫂嫂掉在水里而不去拉,这简直是豺狼!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

西,这是礼的规定;嫂嫂掉在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拉她,这是通权达变。”

淳于髡说:“现在整个天下都掉在水里了,先生不去救援,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整个天下掉在水里了,要用‘道’去救援;嫂嫂掉在水里,用手

去拉就可以了——您难道要我用手去救援天下吗?”

「读解」

男女授受不亲是中国古代礼制中一条微妙的牵涉性心理问题的规定。由于有

这一条规定,当“嫂溺”的时候是否“援之以手”就成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了。

想来弗洛依德博士不一定知道“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恐怕也没有读到过

淳于党先生与孟子的对话,不然的话,倒正好可以作为一份性心理分析的村料了。

我们既不是博士的学生,当然也没有办法来进行这方面加析只好从淳于髡先

生与孟子的精采对白方面来欣赏了。  孟子虽是亚圣,但这淳于髡先生也非常

了得,人虽矮小,其貌不扬,但太史公在《史记》里称他“滑稽多群,数使诸侯,

未尝屈辱”。是当时齐国准外交部长级的人物,幽默诙谐的国际名士。且看他问

孟子的问题,出语不凡,神出鬼没而又直钉本质。稍有反应不过来,不弄得你尴

尬无措,“顾左右而言他”才怪。

但亚圣毕竟是圣人级的高手,群才无碍。只需略施机锋转语,以“权”释‘

札“,便出人意表又合于情理地回答了对手的诘难,令人不得不服。

通权达变,智者风范。

而我们在前面的若干篇章中已经知道,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非常重视这种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通权达变精神。

下一篇(毁誉不必太在意)

毁誉不必太在意「原文」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注释」

?虞:预料。

「译文」

孟子说:“有意料不到的赞誉,也有过分苛求的诋毁。”

「读解」

所以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菜根谭》因为毁誉管本身就

不一定客观准确,有时甚至还是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何必因他人对自己赞誉

或低毁而乱了自己的心性呢?

当然,说是这么说,能够完全无动于衷,超脱于毁誉之外,真正“闲看庭前

花开花落”的人毕竟是很少的。一般人总是听到别人的赞誉就高兴,听到别人的

低毁就生气。人之常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至少不必太在意,还是我们应

该抱有的态度罢。

下一篇(好为人师的毛病)

好为人师的毛病「原文」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译文」

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读解」

一语道破古今文人通病。

问题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有什么不好呢?孔圣人不是“自行束情以上,

吾未尝无诲”吗?不是“诲人不倦”吗?我们今天不也大张旗鼓地欢迎大家都去

充实教师队伍,欢迎大家去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

症结在于“好”为人师。

而到底有没有“病”却在于是否“能”为人师。

所以“满罐水不响,半罐水响叮当。”真正胸有雄兵百万的人并不急于露才

扬己,倒是那些年瓶子醋自以为了不起,动辄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出言就是教训

别人,一副教师爷的派头。其结果是误人子弟,令人啼笑皆非。

不仅如此,好为人师的人还往往自满自足,不思深造精进,结果是不但害人,

也害自己。

毛病就在于“好”为人师而“不能”。所以,真正具有真才实学的为人师表

者并不在此列。这是我们应当加以区分的。不然的话,谁还敢去加入教师的队伍,

去做那“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

下一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原文」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译文」

孟子说:“不孝的情况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后代的罪过为最大。舜没有禀告

父母就娶妻,为的就是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虽然没有禀告,但实际上

和禀告了一样。”

「读解」

这倒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大舜不是成了婚姻自主的先驱者了吗?

三种不孝不又到底是哪三种呢?

赵岐《孟子注》补充说: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

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了。

当今社会,独身主义流行,那“大不孝”的“无后”之人恐怕正满街走,而

且走得潇洒欢实着哩。

儒家这种“无后”为“大不孝”的思想是不是太陈腐落后而应该被批倒批臭

了呢?

问题倒没有这样简单。从人类绵延发展需要人口再生产的角度和“父母之心,

人皆有之”的人性情态来看,“无后”似乎并非没有罪过。不然的话,“断子绝

孙”怎么会成为人们最刻毒的诅咒呢?

想想看,如果人人都抱独身主义,人人“无后”,用不了百年,人类何在呢?

不可想象啊!

下一篇(小恩小惠,不知为政)

离娄下本篇仍然是短章居多,内容涉及政治、历史、教育和个人立身处世等

诸多方面。全篇原文共 33 章,本书选 18 章。

小恩小惠,不知为政「原文」

子严?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

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6 )?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

行辟(7 )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释」

?子产:名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宰相。?乘舆:指子产乘坐的

车子。?溱(zhen)洧(wei ):两条河水的名称,会合于河南密县。?十一月

:周历十一月为夏历九月,下文十二月为夏历十月。?徒杠:可供人徒步行走的

小桥。(6 )舆梁:能通车马的大桥。(7 )辟:开辟,即开道的意思。

「译文」

子产主持郑国的政事时,曾经用自己乘的车去帮助人们渡过溱水和洧水。孟

子评论说:“这是小恩小惠的行为,并不懂得从政。如果他十一月修成走人的桥,

十二月修成过车马的桥,老百姓就不会为渡河而发愁了。在上位的人只要把政事

治理好,就是出门鸣锣开道都可以,怎么能够去帮助百姓一个一个地渡河呢?如

果执政的人要去讨得每个人的欢心,那时间可就太不够用了。”

「读解」

诸葛亮说:“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三国志》)裴注引华阳国志》)

说的正是孟子的意思。

子产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去帮助老百姓过河,这事在一般人看来是属于爱人民

的美德,因此传为美谈。但孟子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要求子产,则认为这是小恩小

惠的行为,治末而没有能够治本,于事无补。与其你这样一个一个地去帮助老百

姓过河,倒不如利用你手中的权力为他们把桥修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使他

们再也没有过河的烦恼。

也就是说,政治家治国平天下,当以大局为重,而不应以小恩小惠去取悦于

人,更不应以此来沽名钓誉。

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下一篇(君臣之道,恩义为报)

君臣之道,恩义为报「原文」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

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

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

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

「注释」

?为旧君有服:指离职的臣子为原先的君主服孝。?极:穷困,这里作使动

用法,意思是使其处境极端困难。

「译文」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当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腹心;君主把

臣下当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一般不相干的人;君主把巨下当泥土草芥,臣下

就会把君主当仇敌。”

齐宣王说:“礼制规定,已经离职的臣下也应为过去的君主展孝。君主要怎

样做才能使他们为他服孝呢?”

孟子说:“臣下有劝谏,君主接受;臣下有建议,君主听从。政治上的恩惠

下达到老百姓。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离去,君主打发人送他出国境,并派人先

到臣下要去的地方作一番安排布置,离开了三年还不回来,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

屋。这就叫做三有礼。这样做了,臣下就会为他服孝。如今做臣下的,劝谏,君

王不接受;建议,君王不听从。政治上的恩惠到不了老百姓身上。臣下有什么原

因不得不离去,君主把他捆绑起来,还想方设法使他到所去的地方穷困万分,离

开的当天就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种情况叫做仇敌。君臣之问像仇敌一样,还

有什么孝可服呢?”

「读解」

所谓投桃报李,士为知己者死。又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贤明的君主总是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

以死相报。比如说刘皇叔用关羽、张飞、诸葛亮,至今传为美谈。

其实,何止君王用臣下如此,现代的用人之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

不然的话,反目成仇,两败俱伤,也就君不君,臣不臣;领导不领导,被领

导不被领导了。

那又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不会做领导人罢。

下一篇(中养不中,才养不才)

中养不中,才养不才「原文」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

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注释」

?中:指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代指品德好的人。养:培养、熏陶、教育。?

其间不能以才:省略了“以寸量”的“量”字。

「译文」

孟子说:“品德修养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熏

陶没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乐于有好的父亲和兄长。如果品德修养好的人抛弃

品德修养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抛弃没有才能的人,那么,所谓好与不好之间的

差别,也就相近得不能用寸来计量了。”

「读解」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三字经》贤者为师,团结

大家一道进步;能者为师,帮助大家共同提高。一言以蔽之,人人都有教育熏陶

他人的义务。否则,所谓的“好人”又好在哪里呢?  模拟西方圣哲的话来说

:“人啊,你们都是上帝的子民。要互爱,不要抛下任何一个兄弟姐妹不管!”

所以我们要搞“希望工程”,要搞“心连心”、“手拉手”的活动。

下一篇(有所不为,而后有为)

有所不为,而后有为「原文」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

孟子说:“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读解」

人生苦短,世事茫茫。能成大事者,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如果事无巨细,

事必躬亲,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的人。所以,一定要舍弃一些

事不做,然后才能成就大事,有所作为。子夏说:“虽小道,必有可现者焉;致

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正是孟子这里的意思。总起来

说,儒家所说的“不为”是为了“有为”,只不过是要有所选择而为,与老庄清

静“无为”的思想不是一家人。

下一篇(言人不善,如后患何?)

言人不善,如后患何?

「原文」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9?”

「译文」

孟子说:“说人家的坏话,招来后患如何是?”

「读解」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的劣根性的确如此。不过,如果

有人专以背后说人家的坏话为乐趣,嗜痂成癣,那么个个专用名词赏给他(她)

了,叫做——长舌妇!孔子曾经说过:“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

阳货》)我们也曾给这种道听途说者送了一个称号,叫做“小广播”。与小广播

相比,长舌妇如何?小广播不一定是长舌妇,但长舌妇八九不离十是小广播一个。

小广播免费直销消息,义务广告,以先听为快,以消息灵通为荣。无聊!  长

舌妇东家长、西家短,以窥人隐私为快,以暗箭伤人为乐。可恶!小广播愚,长

舌妇恶。如果说,对小广播,我们要告之以“且住,且往!”那么,对长舌妇,

就应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了。

下一篇(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译文」

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

合乎道义就行。”

「读解」

在《论语。子路》里,孔子与子贡讨论士的标准时已经说过:“言必信,行

必果,任任然小人哉!”这是从反面来否定“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孟子这

里则是从正面来告诉我们“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可见,孟子的学说在很多方

面都的确是与孔子一脉相承的。

关于“大信”与“小信”的问题,亦即“信”的通权达变问题,我们在《论

语》的有关读解中已说得很多。这里只作简单重申,即,一方面,“信”是儒学

的核心观念之一,最典型的强调就是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固执于“信”而不知变通。用我们所说

的最为极端的情况就是,难道对你的敌人也要讲“信用”吗?所以。要根据具体

情况而通权达变。通权达变的标准就是孟子这里所说的“惟义所在”。这是最基

本的不能放弃的东西,也是指导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的原则。

有了原则,当然就要好办得多了。

下一篇(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注释」

?赤子:婴儿。

「译文」

孟子说:“伟大的人是童心未泯的人。”

「读解」

老玩童么?

当然不是。

伟大的人胸怀宽广,“宰相肚里能撑船”。而童心纯真不伪,本色自然。

宰相肚里之所以能撑船,是因为他不斤斤计较于一得之利,一孔之见,而能

够保全自然无伪的本色,永远以一种童心般的新奇和纯真面对这个世界,生机蓬

勃,以至于无的不知,无所不能。这里面的关键其实就是两点:一是纯真,二是

大度。正是在这两点上,我们可以找到真正伟大的人物与童心的相通之处。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章)

又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老子》)第二章》你看那众人应对攘往,好象赶赴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去

登台眺望。只有我淡泊而无动于衷,就像那不知笑的婴儿一样。

老子的本意是宣扬归朴返真,淡泊宁静。不过,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与孟子这里的思想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归结起来说,真正伟大的人,倒不像我

们一般小鸡肚肠的人那样想得复杂,患得患失,所以,反而能够保持一分童心,

有时候表现出来,就像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

下一篇(深造的目的在于自得)

深造的目的在于自得「原文」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

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往其自得之也。”

「注释」

?资:积累。?原:同“源”。

「译文」

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

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

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读解」

深造的目在于自得。

自得就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而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简言之,自得是内

功,而不是招式。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招式是做够了的,但内功却一点也没有,

所以,一旦过硬检验起来,就只有溜之大吉。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现代学者莫

不以南郭先生为耻,而其行为类似南郭先生的却不在少数。他们或是“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有尖皮厚腹中空。”或是“拉大旗作虎皮”,以

“名人‘装点门面。其招式花样翻新,不一而足。要害都在于不求自得而求得之

于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不怕自己没有才能,与孔子所说”不惑人之不已知,

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的精神恰恰相反。

总而言之,还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 .宪问》)

“欲其自得之‘就是为己,反之则是为人。孔、孟论学问之道,用心良苦。你我

读书人理应深省,以免误入歧途。

下一篇(博学详说,将以返约)

博学详说,将以返约「原文」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译文」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去。”

「读解」

真理原本是至简至约的,一半是因为我们理解的需要,一半是因为所谓“饱

学之士”的炫耀门楣,使它们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奥了。

“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这是我们时常可以听到的抱怨,

或者说幽默。如果这抱怨发自一位勤勉的学生之口,那老师恐怕真要腋下出汗,

恨无地洞可鉆哩。

其实,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都是要恨无地洞可鉆的。比方说,“人是什么?”

“文化是什么?”不说人人都明白,一说人人都糊涂。所以,博学详说不是为了

炫耀渊博,故作深刻,而是为了深入浅出,出博返约。

教学如此,演说如此,舞文弄墨也莫不如此。

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博学详说归于简约。

博学评说是手段,归于简约才是目的。

下一篇(以善养人,能服天下)

以善养人,能服天下。

「原文」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能服大下。天下不

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孟子说:“单凭善就想陵人心服,是不能够使人心服的;要用善去培养教育

人,才能够使天下的人心服。天下的人不心服而想统一天下,这是不可能的。”

「读解」

关键是“养人”。

服人服心,教育的潜移默化功能是不可估量的。

作为教育家,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对于教育的作用都非常重视而身体力行。

因为,无论你有多么好的思想,多么好的治国平天下方略,一言以蔽之,多

么“善”。不通过“养人”——培养教育,怎么能够让人们理解而化为他们的思

想和行为呢?

就是我们今天,不也仍然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吗?

下一篇(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原文」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

是之取尔?。茍为无本,七八月之问雨集,沟浍(6 )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

也。故声闻(7 )过情,君子耻之。”

「注释」

?徐子:孟子的学生徐辟。?亟:屡次。?混混:通“滚滚”,水势盛大的

样子。?科:坎。?是之取尔:“取是尔”的倒装句,“取这个罢了。”(6 )

侩(kuai):四间大沟渠。(7 )声闻:名声,名誉。

「译文」

徐子说:“孔子曾多次赞叹水,说:”水啊!水啊!‘他到底觉得水有什么

可取之处呢?“

孟子说:“水从源泉里滚滚涌出,日夜不停地流着,把低洼之处——填满,

然后又继续向前,一直流向大海。它是如此水不枯竭,奔流不息。孔子所取的,

就是它的这种特性啊。试想,如果 水没有这种永不枯竭的本源,就会像那七八

月问的暴雨一样,虽 然也可以一下子灌满大小沟渠,但也会一下子就于酒枯竭。

所以, 声望名誉超过了实际情形,君子就会感到羞耻。”

「读解」

孟子一方面祖述仲尼之意,阐发水的特性;另一方面用水比拟人的道德品质,

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要求大家像水一

样,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其实,我们在《韩诗外传》里发现了孔子自己对于为什么要“亟称于水”这

个问题的详细回答。

问题是由子贡提出的。子贡说:“君子看见大水总是要观察,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是用水来比拟人的道德啊!水到处给予而无私,这不是

像很有德行吗?所到之处万物生长,这不是像很有仁爱吗?流向总是循着一定的

道理,这不是像很有正义吗?浅处流淌,深处莫测高深,这不是像很有智慧吗?

奔赴深渊大谷而毫无疑惧,这不是像很有勇气吗?任何细微之处也不放过,这不

是像很明察吗?遇到险恶地势也不避让,这不是像很容忍大度吗?脏东西进去,

干干净净出来,这不是像很善于化育吗?水面永远是平的,这不是像很公正吗?

不求一概满盈,这不是像很有节度吗?无论经过多少曲折,始终向东流,这不是

像意志很坚毅吗?正因为水有这些特性,所以君子看见大水就一定要观察。”

这简直就是一首水的赞美诗啊!生动而深刻。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观水去呢?

下一篇(人与禽兽的差别有多大?)

人与禽兽的差别有多大?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

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注释」

?几希:少,一点点。

「译文」

孟子说:“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一般人抛弃它,君子却保存它。

舜明白一般事物的道理,了解人类的常情,于是从仁义之路而行,而不是为行仁

义而行仁义。”

「读解」

人与动物的差别何在?

在今天,这已是一个人类学的命题了。可孟子却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这

个问题。

孟子说,人与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至于那一点儿到底在什么,他在这

里没有说。不过,我们在《滕文公上》)里曾听他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

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养,那就和禽兽差不多。可见,在孟子看来,

人和禽兽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教采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没有精神方面的

东西。这和我们现在一般的看法是基本吻合的,即,人的动物本能方面,亦即其

自然属性是动物性的,但其精神文化方面,亦即其社会属性是非动物性的,而人

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后一方面。既然如此,高尚的人当然就应该发展人与动

物相区别的一方面。所以,孟子说:“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一般人往往容易

忽视这一点,只有品质高尚的人才注意保存和发展这一点。比如说有的人认为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那就是标榜“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自然是

“近于禽兽”了。当然,孟子也并不是要完全否定“饱食、暖衣、逸居”,要求

人们不食人间烟火,苦行禁欲。 而是认为应该像舜帝那样,“明于庶物,察于

人伦,由仁义行”,从一般事物的道理和人类的常情出发行仁义之道,而不是为

行仁义而行仁义,不顾人之常情。

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孟子的主张,应该是“饱食、暖衣、逸居而有教”,

既不排除人之常情,又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物质生存与精神追求都不可废弃。这

一点,当然也是符合我们今天的基本观点的。

下一篇(两可之间,最是为难)

两可之间,最是为难「原文」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

可以无死,死伤勇。”

「译文」

孟子说:“可以拿取,也可以不拿取的,拿取了有损廉洁;可以给与,也可

以不给与的,给予了有损恩惠;可以死,也可以不死的,死了有损勇敢。”

「读解」

与着名的“鱼与熊掌”二者必居其一选择不同,孟子在这里摆给我们的,是

一种两可之间的选择,而且要为难得多。  比如说,杀人越货还是遵纪守法?

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难题,可是,吃回扣还是不吃?收红包还是不收?这对

很多人来说,却是相当考人的难题了。

就孟子所举的情况来看,“取伤廉”是比较好理解的,可“与伤惠”和“死

伤勇”却有些令人费解。揣摩起来,所谓“与伤惠”大概是说,在可以给与,也

可以不给与的情况下,还是不给与的好。因为,“济人须济急时无”,也就是孔

子所说的“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的意思。不然的话,给予了反

而有滥施恩惠的嫌疑,反而于真正的恩惠有所损伤。这就是“与伤惠”。至于说

“死伤勇”,则是指我们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有时候活下来比死去需要有更

大的勇气和更强的战胜困难和耻辱的毅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了死,很可

能给人以轻生的感觉,当然就是于勇气有所损伤的了。这就是“死伤勇”。

有人认为,孟子之所以举出“与伟惠”和“死伤勇”,是因为战国时代豪侠

风气盛行,四豪滥施恩惠,荆(轲)聂(政)刺客轻生,所以孟子针砭时弊,引

以为戒。(毛奇龄《圣门释非录》引全履祥语)

如此说来,倒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了。那么,对我们来说,仍然具有时代意

义的是什么呢?

恐怕就是“取伤廉”了吧!

下一篇(逢蒙杀羿,里也有过)

逢蒙杀羿,羿也有过「原文」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异。孟子曰:

“是亦羿有罪焉。”

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庚公之斯追之。子

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

’其仆曰:”质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庚公之斯,卫之善射

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庚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

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庚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

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

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

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注释」

?逢(peng)蒙:羿的学生和家众,后来叛变,帮助寒浞杀了羿。?羿:又

称后羿,传说是夏代有穷国的君主。?乘矢:四支箭。

「译文」

逢蒙跟羿学射箭,学得了弄的技巧后,他便想,天下只有羿的箭术比自己强

了,于是便杀死了羿。孟子说:“这事也有羿自己的罪过。”

公明仪说:“羿不该有什么罪过罢。”

孟子说:“罪过不大罢了,怎么能说没有呢?从前郑国派子濯孺子侵入卫国,

卫国派庚公之斯追击他。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够拿弓,我死

定了!‘又问给他驾车的人说:“追我的人是谁呀?’驾车的人答道:”是庚公

之斯。‘子濯孺子便说:’那我不会死了。‘给他驾车的人说:“庚公之斯是卫

国着名的射手,先生反而说不会死了,这是为什么呢?’子濯孺子说:”庚公之

斯是向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我学的射箭。那尹公之他是个正直的人,

他所选择的朋友也一定正直。‘庚公之斯追上来了,问:“先生为什么不拿弓呢?

’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疾病发作,不能够拿引‘庆公之斯说:“我跟尹公之他

学射箭,尹公之他又跟您学射箭。我不忍心用您的箭术反过来害您。不过,今天

这事是国家的公事,我不敢不做。’于是抽出箭,在车轮上敲打了几下,把箭头

敲掉,发了四箭然后就回去了。”

「读解」

孟子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完,那意思却是非常明确的了:子濯孺子善于选择和

教育学生,注重学生的人品正直,相信学生尹公之他也会像他一样选择和教育学

生,所以知道庚公之斯不会杀他。可羿却不善于选择和教育学生,对于逢蒙的人

品失察失教,结果招致杀身之祸,所以,并对于自己的被害也负有一定责任。

逢蒙艺成害师,历来为人所不齿,这本已是大家的共识,孟子却提出了自己

独特的见解,认为共有自取其祸的责任在内。乍一听来,我们会和他的学生公明

仪一样认为没有什么道理,但仔细想想,也就觉得并非没有道理了。比如说我们

今天有些人“引狼入室”,引小偷进家门,往往是由于房主人自己平时不谨慎,

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带进屋,使之见财起意,产生歹心,结果发生失窃甚至谋财

害命的惨案。这能说房主人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吗?这还只包含了交往中要注意

识人察人的一方面,没有包含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问题。如果并不只是教

逢蒙箭术,而且也教他做人的道理,简言之,既传艺,也传德,那也许就不会发

生已遭害的悲剧了吧。

所以,从逢蒙杀并这件事上,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教训:一方面,

不仅选拔干部,交往朋友需要考察、认识人,就是收学徒,招学生也同样需要慎

重选择。另一方面,无论是教学徒,教学生还是培养其他什么人,都一定要从德

与才两个方面着眼进行教育与培养,使之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只有做

到了这两个方面,才不会酿成祸端,使自己反遭其殃,后悔莫及。当然,无论从

我们今天的教育方针还是从我们的干部制度来看,都是非常注意这两个方面的。

只不过,实际操作中做得如何,还有待调查研究。那就把孟子这段话,把逢蒙杀

并这件事作为提及我们注意的一份材料,一个经验教训吧。

下一篇(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

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原文」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

可以祀上帝。”

「注释」

?西子:指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以她代指美女。?恶:这里与“西子”

相对,主要指丑陋。

「译文」

孟子说:“像西施那么美丽的女子,如果她沾染上污秽恶臭的东西,别人也

会捂着鼻子走过去;虽然是一个面貌奇丑的人,如果他斋戒沐浴,也同样可以祭

祖上帝。”

「读解」

幸好只是不洁,问题还不很大,如果是麻疯病、“爱得死”(爱滋病)之类

的,那可就惨了!岂止是掩鼻而过?多半是谈“西子”而色变了罢。

相反,面貌奇丑如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尚可以在巴黎圣母院做敲钟人。上

帝当然会接受他的祭祀,并为他祝福。  所以,有美有善不足恃,贵在保持勿

失;有丑有恶不足惧,贵在自新。

这就是美丑善恶相互转化的辩证法。

自我把握尤其重要。

下一篇(圣人风范论)

爱人者人恒爱之「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

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

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

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

忠矣,其横道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

于禽兽又河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

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6 )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

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

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注释」

?横逆:蛮横无礼。?此物:指上文所说“横逆”的态度。奚宜:怎么应当。?

由:通“犹”。下文“我由未免为乡人也”中的“由”也通“犹”。?择:区别。?

难:责难。(6 )法:楷模。

「译文」

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

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

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

蛮横无礼,那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

会对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是仁的,是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必

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问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

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

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没有一朝一夕的祸患。

比如说这样的忧虑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名声传于后世,

可我却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这个才是值得忧虑的事。忧虑又怎么办呢?像舜

那样做罢了。至于君子别的什么忧患就没有了。不是仁爱的事不于,不合于礼的

事不做。即使有一朝一夕的 祸患来到,君子也不会感到尤患了。”

「读解」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是一段典型的劝人互爱互敬的文字,在论述中又强调了个人修养中的反躬

自省。读起来,使人感到与西方基督教的精神有相通之处。

就像我们今天流行的歌曲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

美好的人间。

让这世界有真心的爱,让这世界充满情和爱!

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是不言而喻。关键是要有行动的热情。如果人人都有

这种行动的热情,许多人际之间的矛盾纠葛就会没有了,许多事情就要好办得多

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提高了。问题是,我们从幼儿园时就接受这种互爱

互敬的教育,而实际到底做得怎么样呢?

恐怕也应该接受孟子的建议,来一点反躬自省吧。

下一篇(不孝有五,不顾父母)

不孝有五,不顾父母「原文」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

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

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

也。

「注释」

?四支:即四肢。?从:同“纵”。?戮:羞辱。?很:同“狠”

「译文」

孟子说:“通常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

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

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

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读解」

这五种不孝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三种不孝又有所不同,加起来,不

就是“不孝有八”了吗?

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这五种不孝的情况都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但其

中最为典型,最切中时弊的恐怕是第三种了: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

新闻媒介报道也罢,漫画讽刺也罢,街谈巷议也罢,这一类事情的确是见得

很多了。

养下不养上。下是“小皇帝”,上是“老长工”。

这些人怎么就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老啊,而“小皇帝”又会有他们自

己的“小皇帝”。

自己不就成为“老长工”了吗?

如此恶性循环,岂不悲哉!

可见,提倡孝敬父母,强调赡养父母,人人有责,到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

而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一篇(齐人有一妻一妾)

齐人有一妻一妾「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2 )酒肉而后反。除问所

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展酒肉而后反;问其与

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3 )间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7 ),

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展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

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8 )其良人,而相

泣于中庭(9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10)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

矣!

「注释」

?良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呼。?餍(yan ):饱。?间(Jian):窥视。?

蚤:同“早”。?施(yi):斜。这里指斜行,斜从跟随,以免被丈夫发现。

(6 )国中:都城中。(7 )墦问:坟墓间。(8 )讪:讥消、讥骂。(9 )中

庭:庭中。(10)施施(shi ):得意洋洋的样子。

「译文」

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

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

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

么人一道吃喝,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

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起来,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没有看到一个人站下

来和他丈夫说过话。最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

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而终身依靠的人,

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哭泣着,而丈夫还不知道,

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

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能够不使他们的妻妾引以为耻

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

「读解」

这已经成了一则很着名的寓言故事。孟子为我们勾画的,是一个内心极其卑

劣下贱,外表却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形象。他为了在妻妾面前摆阔气,抖威风,

自吹每天都有达官贵人请他吃喝,实际上却每天都在坟地里乞讨。妻妾发现了他

的秘密后痛苦不堪,而他却并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还在妻妾面前得意洋洋。读

完这一段故事,令人感到既好笑,又有几分恶心。孟子的讽刺是辛辣而深刻的。

孟子的原意是讽刺他那个时代不择手段去奔走于诸侯之门,求升官发财的人,他

们在光天化日下冠冕堂皇,自我炫耀,暗地里却行径卑劣,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其实,在我们今天读来,也仍然可以感到生活中有这位齐国飞人“的影子。

他们当然已不可能像这位齐国”良人“那样”有一妻一妾而处室“,无”妻妾

“可”骄“了。但是可以”骄“同事,”骄“朋友嘛。今天我与某书记钓鱼,明

天我与某局长喝酒,后天又是某大款请我上茶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某小品

讽刺的用名片打扑克,鞭挞的不就是这位齐国”良人“似的人物吗?

下一篇(大孝终身慕父母)

万章上本篇以长文为主,内容几乎全是有关尧、舜、禹、汤、孔子百里奚等

三代贤王和春秋贤人的事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一般读者读来较为生涩,

全篇原文共9 章,本书除9.5 “君权谁授”为全章外,前面3 章均为节选。

大孝终身慕父母「原文」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

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注释」

?慕:爱慕,依恋。?少艾:指年轻美貌的人。?热中:焦急得心中发热。

「译文」

人在年幼的时候,爱慕父母;懂得喜欢女子的时候,就爱慕年轻漂亮的姑娘。

有了妻子以后,便爱慕妻子;做了官便爱慕君王,得不到君王的赏识便内心焦急

得发热。不过,最孝顺的人却是终身都爱慕父母。到了五十岁还爱慕父母的,我

在伟大的舜身上见到了。

「读解」

终身都爱慕父母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终身都只爱慕父母,其他如年轻漂亮

的姑娘、妻子、君王等统统不爱。

另一种是既终身爱慕你母,又不妨害爱姑娘,爱妻子,爱君王等。若以弗洛

依德博士的观点来看,第二种是正常的情感心态,第一种则出于“恋父”、“恋

母”情结了。

孟子这段话是通过对大舜作心理分析后引出的。大舜由于没有得到父母的喜

爱,所以,即使获得了绝色美女和妻子,甚至自己已做了君王,达到了权力和财

富的顶峰以后,也仍然郁郁寡欢,思蓦父母之爱。

所以,如果我们要做到“大孝”,那就应该既“终身慕父母”,又爱少艾和

妻子,这才是健康正常的心态。

下一篇(君子也难免受骗)

君子也难免受骗「原文」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

圉圉(2 )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注释」

?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官?圉圉(yu):疲惫的样子。?洋洋:舒缓摇尾的

样于。?攸然:迅速的样子。

「译文」

从前有人送条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叫主管池塘的人把它畜养在池塘里。

那人却把鱼煮来吃了,回报说:“刚放进池塘里时,它还要死不活的;一会儿便

摇摆着尾巴活动起来了;突然间,一下子就游得不知去向了。”于产说:“它去

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那人从子产那里出来后说:

“谁说子产聪明呢?我明明已经把鱼煮来吃了,可他还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

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所以,君子可能被合乎倩理的方法所欺骗,

但难以被不合情理的方法所欺骗。

「读解」

骗子有术,也有限。

有术就能使人受骗,不仅使普通人受骗,就是有德有才的君子,像郑国贤宰

相于产那样的聪明人,也照样受骗。只不过这很有个条件,就是你得把谎话说圆,

说得合乎情理,就像那个“校人”那样,把鱼开始怎么样,接着又怎么样,最后

又怎么样说得来非常生动细致,活灵活现,难怪得子产要上当,要相信他了。这

里面还有一层微妙的原因在于,越是君子,其实越容易受骗。因为君子总是以君

子之腹度人,凡事不大容易把人往坏处想,结果往往上骗子的当。倒是真正的小

人,以小人之心度人,把人往坏处想,往往还不容易被欺瞒过去。所以,说君子

也难免受骗,这原本不应该是什么奇怪的问题。

当然,还是那句话,要让君子上当受骗,得有合乎情理的说法,否则,还是

容易被识破的。这就是骗亦有限的话题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即使你是君子,是不是也应该保持戒心,多一分警惕,

以免上当受骗呢!

下一篇(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原文」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

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子遗?。”信斯也,是周无遗民也。

「注释」

?逆:揣测。?靡有:没有。不遗;二字同义,都是“余”的意思。

「译文」

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人的

本意。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诗。如果

拘于词句,那《云汉》这首诗说;“周朝剩余的百姓,没有一个留存。”相信这

句话,那就会认为周朝真是一个人也没有了。

「读解」

孟子是在和学生咸丘蒙讨论有关大舜的事迹时顺便说到读诗的方法问题的。

但他的这段话,尤其是关于“以意逆志”的命题,却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

名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现代文学批评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所谓“诗言志”,语言只是载体、媒介。因此,读诗贵在与诗人交流思想感

情。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情动而辞发”是“诗言志”:“披文以入情”是“以意逆志”。为勰发挥

的,正是孟子的读诗法。

至于现代批评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调鉴赏者的再

创造,那就和孟子“以意运志”的读诗法相去较远了。

下一篇(君权谁授?)

君权谁授?

「原文」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

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

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

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

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沤歌者,不沤歌尧

之子而沤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5 )居尧之宫,

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此之谓也。“

「注释」

?谆谆(Zhun):反复叮咛。?暴(pu):显露,公开。?南河:舜避居处,

在今山东濮县东二十五里,河在尧都之南,故称南河。?中国;这里指帝都。?

而:如。

「译文」

万章问:“尧拿天下授与舜,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与人。”

万章问:“那么舜得到天下,是谁授与他的呢?”

孟子回答说:“天授与的。”

万章问:“天授与他时,反复叮咛告诫他吗?”

孟子说:“不,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罢了。”

万章问:“拿行动和事情来表示,是怎样的呢?”

孟子回答说:“天子能够向天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把天下授与人;诸侯能

够向天子推荐人,但不能强迫天子把诸侯之位授与这人;大夫能够向诸侯推荐人,

但不能强迫诸侯把大夫之位授一这人。从前,尧向天推荐了舜,天接受了;又把

舜公开介绍给老百姓,老百姓也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拿行动和事情来表

示罢了。”

万章说:“请问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公开介绍给老百姓,老百姓也接受了

是怎么回事呢?”

孟子说:“叫他主持祭祀,所有神明都来享用,这是天接受了;叫他主持政

事,政事治理得很好,老百姓很满意,这就是老百姓也接受了。天授与他,老百

姓授与他,所以说,天子不能够拿天下授与人。舜辅佐尧治理天下二十八年,这

不是凭一个人的意志够做得到的,而是天意。尧去世后,舜为他服丧三年,然后

便避居于南河的南边去,为的是要让尧的儿子继承天下。可是,天下诸侯朝见天

子的,都不到芜的儿子那里去,却到舜那里去;打官司的,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

去,却到舜那里去;歌颂的人,也不歌颂尧的儿子,却歌颂舜。所以你这是天意。

这样,舜才回到帝都,登上了天于之位。如果先前舜就占据尧的宫室,逼迫尧的

儿子让位,那就是篡夺,而不是天授与他的了。《太誓》说过:‘上天所见来自

我们老百姓的所见,上天所听来自我们老百姓的所听。’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读解」

君权谁授?

按照一般传统的理解,在禅让制的时代,这一代的君权是由上一代的天子授

与的。这也就是孟子的学生万章的看法。

可孟子却作出了与传统看法不一样的回答,认为天子个人并没有权力把天下

拿来授与谁,而只有上天和下民(老百姓)才有这个权力。很明显,孟子是脚跨

上下两个方面,一只脚跨在上天,有“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另一只脚却跨在

民间,有“民约论”的味道。而他的论述,则正好是在这两方面寻求沟通的桥粱,

寻找“天意”与“民意”的结合点。所谓“究天人之际”,研究天与人的关系,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探讨的核心问题,而孟子在这里的探讨,是从政治、

君权的角度来进行的,也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罢。

事实上,孟子在这里的分析论述,与其说强调“天”的一方面,不如说强调

“民”的一方面更为贴切。就以他所分析的舜的情况来看,舜之所以最终“之中

国,践天子位”,完全是因为“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

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诓歌者,不诓歌尧之子而怄歌舜”。所以,与其说是“天授”,

不如说是“民授”。他最后所引《太誓》上的两句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

我民听。”不也一方面说明了“天人之际”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说明了“天意”

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民意”吗?

可见,孟子的政治学说里的确怎么也抹不掉“以民为本”的思想。

君权谁授?

从根本上来回答,是民授而不是神授、天授,当然更不是哪个个人所授,即

便你是伟大如尧,也没有那样大的权力。

下一篇(圣人风范论)

万章下本篇内容涉及圣人风范、古代礼制、交朋结友、立身处世和大臣的权

力、职责等。全篇原文共9 章,本书选5 章。

君权谁授?

「原文」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

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

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

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

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

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3 )而不怨,

厄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

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6 )宽,薄夫(7 )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8 )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

也!‘可以速而(9 )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10)也。金

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

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力也。由(11)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

也;其中,菲尔力也。”

「注释」

?横:暴。?顽:贪婪。?遗佚:不被重用。?袒揭(XT)裸裎:四个字意

思相近,同义复用,都是赤身露体的意思。?浼:污染。(6 )鄙夫:心胸狭窄

的人。(7 )薄夫:刻薄的人。(8 )接淅:淘米。(9 )而:则。以下几句同。

(10)金声:指钋(b6)钟发出的声音。玉振:指玉磐收束的余韵。古代奏乐,

先以钋钟起音,结束以玉磐收尾。(11)由:通“犹”。

「译文」

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丑陋的事物,耳朵不听邪恶的声音。不是他理想

的君主,不侍奉;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不使唤。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混乱

就隐退不出。施行暴政的国家,住有暴民的地方,他都不愿意居住。他认为和没

有教养的乡下人相处,就像穿戴着上朝的礼服礼帽却坐在泥途或炭灰上一样。当

殷纣王暴虐统治的时候,他隐居在渤海边,等待着天下太平。所以,听到过伯夷

风范的人,贪得无厌的会变得廉洁,懦弱的会变得意志坚定。”伊尹说:“哪个

君主不可以侍奉?哪个百姓不可以使唤?‘所以,他是天下太平做官,天下混乱

也做官。他说;’上天生育这些百姓,就是要让先知的人来开导后知的人,先觉

的人来开导后觉的人。我就是这些人中先知先觉的人,我要开导这些后知后觉的

人。‘他认为天下的百姓中,只要有一个普通男子或普通妇女没有承受到尧舜的

恩泽,就好像是他自己把别人推进山沟之中去了一样——这就是他以挑起天下的

重担为己任的态度。

“柳下惠不以侍奉坏君主为耻辱,也不因官小而不做。做官不隐藏自己的才

能,坚持按自己的原则办事。不被重用不怨恨,穷困也不忧愁。与没有教养的乡

下人相处,也照样很自在地不忍离去。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就是赤身裸

体在我旁边,对我又有什么污染呢?‘所以,听到过柳下惠风范的人,心胸狭窄

的会变得宽阔起来,刻薄的会变得厚道起来。

“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不等把米淘完就走;离开鲁国时却说:‘我们慢慢

走吧,这是离开父母之邦的路啊!’应该快就快,应该慢就慢;应该隐居就隐居,

应该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

孟子说:“伯夷是圣人里面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人里面最负责任的;柳下惠

是圣人里面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人里面最识时务的。孔子可以称为集大成者。集

大成的意思,就好比乐队演奏,以钋钟声开始起音,以玉磐声结束收尾。钋钟声

起音是为了有条有理地开始,玉磐声收尾是为了有条有理地结束。有条有理地开

始是智方面的事,有条育理地结束是圣方面的事。智好比是技巧,圣好比是力量。

犹如在百步以外射箭,箭能射拢靶子,是靠你的力量;射中了,却是靠技巧而不

是靠力量。”

「读解」

孟子在这里罗列的,是四种圣人的典型:伯夷清高,伊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柳下惠随遇而安,孔子识时务。比较而言,孟子认为前三者都还只具

有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而孔子则是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具有“智”与“圣”

相结合的包容性。

显然,孟子给了孔子以最高赞誉。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伯夷过于清高,清高得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所以

他最后要与叔齐一道“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但是,所谓“饿死事小,失

节事大”的观念也就由此生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或许也正是由此观念

出发,伯夷才被推崇为“圣人”之一。伊尹“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具有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曾经说过,“把历史扛在肩头”的人。其实。他的

这种精神,正是曾子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

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论语。泰伯》)所以,伊尹是非常符合儒教精

神的“圣人之一,历来也的确成为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古代圣贤人物。但他的这种

精神,在进入所谓”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时期后,已被视为过于沉重,

过于执着的”古典意识“,与”轻轻松松过一生“的现代生活观念有格格不入,

或者说,已不那么合时宜了。柳下惠一方面是随遇而安,另一方面却是坚持原则,

我行我素。随遇而安体现在他不至于侍奉坏的君主,不羞于做低贱的小官,不被

重用不抱怨,穷困不忧愁。这几句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6440.html

更多阅读

唐代诗人雅号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

七绝圣手:唐代诗人王昌龄,善写七绝,其诗“深情幽怨,音旨微茫”。赵倚楼:唐代诗人赵嘏,因诗中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句而闻名。诗骨:唐代诗人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诗杰:唐代诗人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

声明:《《孟子》简介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为网友南巷暖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