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重点分析 思想政治考研大纲

1.2013年考研大纲考核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科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复习必备教材

1)高联强化班理论讲义------完全按考研新大纲编写,覆盖所有考点范围

2)米鹏编著《思想政治理论精雕细刻1500题》(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荣誉出版)-----教育部公共政治课试题库精选1000试题+据最新社会热点材料精编500新题=至少命中20道考试原题

3.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唯物主义辩证法)

1.物质世界和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社会的物质性。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与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辩证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发展与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力量不平衡原理)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重点分析题

1.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

(1)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存在的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同一性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范围和规模。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以求同存异的方式处理矛盾,实现矛盾的和谐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第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第二,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离开特殊性的普遍性,一方面,特殊性中一定包含普遍性,也没有离开普遍性的特殊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4.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次要方面:其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认识方法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做工作要用矛盾分析方法,权衡事物利弊,趋利避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即体现了这一点。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与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的本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自由与必然.

重点分析题

5.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发展永无止境的,因此人类的认识也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3).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①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

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①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②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③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4)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的意义。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7.价值评价

(1)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2)价值评价的特点。①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

(3)价值评价的功能。

①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自觉反映,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③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4)价值观

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作为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个人价值从属于社会价值。在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这两个方面关系的问题上,应将后者放在首位,因为个人的贡献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唯物主义历史观)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

的科学方法。

重点分析题

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其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在实践上,它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9.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

(1)科技革命既给人类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对它的不当应用和负面效应又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因而具有全球性质。全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符合的一面,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所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2)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指导人们和谐地与自然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强化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当然,如果问题是由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统治这种科学技术的社会形式。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形成。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货币转化为资本。

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含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资本有机构成。相对人口过剩。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利润和平均利润。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及其实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及本质。垄断与竞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展。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改革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改善党的领导。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重点分析题

1.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1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新的发展要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2)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改革的全面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重点分析题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面对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科学研究实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基础之上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

(3)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消费比重偏低;投资比重过大;贸易顺差过大。第二,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资源消耗过高;科技贡献率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长或质量改善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包括了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通常的经济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三个转变: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发展将最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具体说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提出在毫不动摇的基础上,鲜明提出了一个长久不变两个转变。

“毫不动摇”就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长久不变”,就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两个转变,就是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

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3)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重点分析题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根本。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原则。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建立巩固的国防。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

3.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4%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3.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重点分析题

1.大革命的进行及意义

(1)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国民革命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援下,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1925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锻炼教育了各革命阶级,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政治影响,推动了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亚洲人民的觉醒。

(2)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合作,不会在短时间内掀起这样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这场大革命。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这就为国民革命的发展、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

(3)大革命的失败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太大。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复杂多变,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代表指导上的失误。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上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没有认识到革命政权、争取革命领导权、武装斗争、提出土地纲领等问题的重要性,还不善于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

(4)大革命的胜利和失败,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主要有:国民革命时期的历史证明,国共合作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国民革命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制定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只有把广大农民充分地发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基础,才能有力量去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并有效地对付资产阶级的叛变。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红军长征的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重点分析题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八七会议以后的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毛泽东吸取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同“城市中心论”与“革命悲观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逐渐把实际斗争中累积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在毛泽东1928年至1930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中得到系统阐述。

(2)面对当时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城市中心论”,毛泽东等人在领导根据地的斗争过程中,对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近代中国,人民内无民主,外无民族独立,为争取民主权利,只能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而中国革命中敌强我弱的态势与敌我实力分布状况确定了我们必须到农村去,团结广大农民方有可能取得革命胜利,逐渐摆脱“城市中心论”的思想束缚。

(3)毛泽东深刻分析和论证了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是: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4)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所谓“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党如何坚持革命、发展壮大力量为夺取革命胜利创造条件这一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基本问题,从而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基本策略。

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中共七大与延安整风。

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重点分析题

3.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阐明了持久作战的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和建立敌后根据地,坚持游击战这一作战形式,坚持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击退国民党的反共摩擦,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建立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最大限度的团结民众抗战,开展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无愧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出了伟大的努力。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为新中国而奋斗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2.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重点分析题

5.土地改革

(1)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抗日战争时期,各地抗日民主政权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便使广大农民减轻负担,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保障解放区的社会稳定。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2)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总结了土地改革的经验,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毛泽东还强调土改中必须注意两项原则: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不能损害中农的利益。

(3)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政治上,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巩固了解放区的后方,巩固了工农联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二,在经济上,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第三,在人力资源上,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

6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基本的胜利。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首先是由于得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次,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再次,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后者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为此,必须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必须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必须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的根据地,以武装的农村包围被反革命占据的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中国共产党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党员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培植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党内斗争中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重点分析题

7.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

(1)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扫除障碍,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采取这样的政策,考虑到既可以在一定时期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如增加产品供应、扩大商品流通、维持工人就业、为国家提供税收等),又分析了在中国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和平赎买有利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并减少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

(2)1953年9月,毛泽东明确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区别。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它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通过订立合同等办法,在企业外部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其形式,在工业中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实行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资本主义企业同社会主义经济的联系已经不仅限于流通领域,而是深入到了企业内部,深入到了生产领域。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中已经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了。

(3)特点:第一,采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办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是在改造企业的同时改造着资本家本人。

(4)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对民族资产阶级制定了一系列正确政策,在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有效地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设想。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从此在中国大陆消灭了剥削关系,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75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与教训。

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中共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

重点分析题

8邓小平南方谈话

(1)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他同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强调,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邓小平还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要求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6%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理想信念的实现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3.做忠诚的爱国者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重点分析题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2)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就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爱国主义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如果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主要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要求,那么,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大的政治分野。

(3)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差别,但报效祖国不受限制。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4)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与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重点分析题

2.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

(1)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利己主义就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思想。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过分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价值、利益和权利等,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些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先进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的都是狭隘的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先进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这种人生观设计得再精致,也很难跳出狭小的个人格局。

(2)尽管在人类社会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但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才值得同学们终生尊奉和践行。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对人生的意义就能够有真切的理解,就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力求为人民做好事。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业有不同,职位有高低,但只要有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能够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时代最崇高的精神。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l.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的本质。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锤炼个人品德。

重点分析题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机制,对当前的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道德建设既有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有一个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上的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

(2)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既勇于竞争又有序竞争;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悬殊;既重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既要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要大张旗鼓地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言行,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3)要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避免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1)集体主义的灵魂是以集体利益作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基础,在于以集体利益去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于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具体道德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三是公私兼顾。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集体主义高于个人利益,从长远看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它要充分地保障个人的利益,尊重个人的发展。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决不意味着轻视、抹煞个人的正当利益。集体与个人的利益是辩证的,而不是绝然对立的,两者更主要的关系体现是内在统一的,共产党人坚决反对绝对的个人主义,同时我们也反对不顾个人正当利益的集体主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考验个人道德觉悟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标尺,就是看你敢不敢暂时牺牲自己的利益。。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的含义及特征。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的含义和基本持征。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公共生活中相关法律规范。

重点分析题

5.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1)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全社会的公德建设,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少数人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一些人对社会丑恶现象听之任之,一些人说一套做一套,常常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私利而违背公德。

(2)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

当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应当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努力培养自己的公德意识、树立遵守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践行社会公德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社会的公德建设。

6.形成良好的网络秩序

(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

(2)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首先,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其次,健康进行网络交往。再次,自觉避免沉迷网络。最后,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政府应该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网络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1.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规范。

2.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在艰苦中锻炼与在实践中成才。

3.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爱情的本质与恋爱中的道德。婚姻与家庭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

重点分析题

7.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1)就业形势难是由如下因素引起的: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第二,就业机制有待完善。第三,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做到:第一,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第二,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第三,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要做到:第一,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第二,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第三,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3)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在实践中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把自己的择业和创业定位于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是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统一的具体表现。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1.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4.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重点分析题

8.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公平正义观念包括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权利与义务统一观念要认识到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他们是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2)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在通常情况下,法律问题往往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或道德问题,可以从道德的、经济的、政治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但一旦这些问题被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就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来思考和处理。要讲法律、讲证据、讲法理、讲程序。在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法律思维应当优先。我们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

(3)大学生应当培养法律思维,维护社会主义法律尊严:第一,学习和宣传法律知识。第二,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第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大学生不仅要有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有护法精神,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1.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

2.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民商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

3.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民事诉讼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仲裁和调解制度。

以上四科的系统复习与实战演练参见2013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复习全书》、《思想政治理论精雕细刻1500题》(米鹏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9月荣誉出版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6%

()形势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年度间(2012年1月一2012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竞争。

大国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地区热点问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

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该科内容详见《2013年考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大串讲专辑》(米鹏主编)

1.2013年考研大纲考核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科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2013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重点分析 思想政治考研大纲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2.复习必备教材

1)高联强化班理论讲义------完全按考研新大纲编写,覆盖所有考点范围

2)米鹏编著《思想政治理论精雕细刻1500题》(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荣誉出版)-----教育部公共政治课试题库精选1000试题+据最新社会热点材料精编500新题=至少命中20道考试原题

3.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唯物主义辩证法)

1.物质世界和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社会的物质性。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与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辩证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发展与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力量不平衡原理)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重点分析题

1.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

(1)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存在的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同一性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范围和规模。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以求同存异的方式处理矛盾,实现矛盾的和谐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第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第二,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离开特殊性的普遍性,一方面,特殊性中一定包含普遍性,也没有离开普遍性的特殊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4.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次要方面:其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认识方法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做工作要用矛盾分析方法,权衡事物利弊,趋利避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即体现了这一点。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与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的本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自由与必然.

重点分析题

5.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发展永无止境的,因此人类的认识也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3).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①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③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

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①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②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③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4)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的意义。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7.价值评价

(1)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2)价值评价的特点。①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

(3)价值评价的功能。

①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自觉反映,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③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4)价值观

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作为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主导方面,个人价值从属于社会价值。在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这两个方面关系的问题上,应将后者放在首位,因为个人的贡献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唯物主义历史观)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改革的性质和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人的本质。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

的科学方法。

重点分析题

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其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在实践上,它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9.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

(1)科技革命既给人类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对它的不当应用和负面效应又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因而具有全球性质。全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符合的一面,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所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2)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指导人们和谐地与自然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强化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当然,如果问题是由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统治这种科学技术的社会形式。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形成。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货币转化为资本。

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含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资本有机构成。相对人口过剩。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利润和平均利润。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及其实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及本质。垄断与竞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展。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改革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改善党的领导。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重点分析题

1.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1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新的发展要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

(2)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改革的全面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重点分析题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

面对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科学研究实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基础之上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

(3)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

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消费比重偏低;投资比重过大;贸易顺差过大。第二,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资源消耗过高;科技贡献率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长或质量改善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包括了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通常的经济增长转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三个转变: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发展将最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具体说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提出在毫不动摇的基础上,鲜明提出了一个长久不变两个转变。

“毫不动摇”就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长久不变”,就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两个转变,就是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

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3)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和科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重点分析题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根本。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原则。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作用。建立巩固的国防。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

3.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4%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洋务运动的兴衰

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3.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戊戌维新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2.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重点分析题

1.大革命的进行及意义

(1)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国民革命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援下,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1925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锻炼教育了各革命阶级,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政治影响,推动了东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亚洲人民的觉醒。

(2)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合作,不会在短时间内掀起这样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这场大革命。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这就为国民革命的发展、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

(3)大革命的失败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太大。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复杂多变,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共产国际及其驻中国代表指导上的失误。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上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没有认识到革命政权、争取革命领导权、武装斗争、提出土地纲领等问题的重要性,还不善于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

(4)大革命的胜利和失败,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主要有:国民革命时期的历史证明,国共合作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国民革命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制定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只有把广大农民充分地发动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动摇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基础,才能有力量去克服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不彻底性,并有效地对付资产阶级的叛变。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红军长征的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重点分析题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八七会议以后的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毛泽东吸取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同“城市中心论”与“革命悲观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逐渐把实际斗争中累积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在毛泽东1928年至1930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中得到系统阐述。

(2)面对当时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城市中心论”,毛泽东等人在领导根据地的斗争过程中,对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近代中国,人民内无民主,外无民族独立,为争取民主权利,只能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而中国革命中敌强我弱的态势与敌我实力分布状况确定了我们必须到农村去,团结广大农民方有可能取得革命胜利,逐渐摆脱“城市中心论”的思想束缚。

(3)毛泽东深刻分析和论证了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是: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4)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所谓“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党如何坚持革命、发展壮大力量为夺取革命胜利创造条件这一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基本问题,从而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全国性抗战的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基本策略。

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中共七大与延安整风。

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重点分析题

3.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阐明了持久作战的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和建立敌后根据地,坚持游击战这一作战形式,坚持抗日、团结、进步的方针,击退国民党的反共摩擦,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建立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最大限度的团结民众抗战,开展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无愧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出了伟大的努力。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为新中国而奋斗

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2.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重点分析题

5.土地改革

(1)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关于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的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抗日战争时期,各地抗日民主政权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便使广大农民减轻负担,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保障解放区的社会稳定。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2)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总结了土地改革的经验,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毛泽东还强调土改中必须注意两项原则: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不能损害中农的利益。

(3)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政治上,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巩固了解放区的后方,巩固了工农联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二,在经济上,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第三,在人力资源上,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

6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基本的胜利。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首先是由于得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次,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再次,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后者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为此,必须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必须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必须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的根据地,以武装的农村包围被反革命占据的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中国共产党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党员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培植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党内斗争中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2.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重点分析题

7.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

(1)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扫除障碍,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采取这样的政策,考虑到既可以在一定时期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如增加产品供应、扩大商品流通、维持工人就业、为国家提供税收等),又分析了在中国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和平赎买有利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并减少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

(2)1953年9月,毛泽东明确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它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区别。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它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通过订立合同等办法,在企业外部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其形式,在工业中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实行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资本主义企业同社会主义经济的联系已经不仅限于流通领域,而是深入到了企业内部,深入到了生产领域。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中已经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了。

(3)特点:第一,采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办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是在改造企业的同时改造着资本家本人。

(4)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对民族资产阶级制定了一系列正确政策,在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有效地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和平赎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设想。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从此在中国大陆消灭了剥削关系,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75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与教训。

3.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提出跨世纪发展战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中共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

重点分析题

8邓小平南方谈话

(1)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他同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强调,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邓小平还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要求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6%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理想信念的实现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3.做忠诚的爱国者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重点分析题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2)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就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爱国主义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如果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主要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要求,那么,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大的政治分野。

(3)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差别,但报效祖国不受限制。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4)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与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重点分析题

2.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

(1)拜金主义人生观是一种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的人生观。享乐主义人生观是一种把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人生观,主张人生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就在于满足感官的需求与快乐。利己主义就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思想。它突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否认社会和他人的价值,过分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价值、利益和权利等,甚至不惜采用损人利己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些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先进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的都是狭隘的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先进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这种人生观设计得再精致,也很难跳出狭小的个人格局。

(2)尽管在人类社会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但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才值得同学们终生尊奉和践行。

一个树立了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人,对人生的意义就能够有真切的理解,就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力求为人民做好事。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业有不同,职位有高低,但只要有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能够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助人为乐,造福人民,成为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时代最崇高的精神。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l.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的本质。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锤炼个人品德。

重点分析题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机制,对当前的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道德建设既有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有一个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上的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

(2)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既勇于竞争又有序竞争;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悬殊;既重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既要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要大张旗鼓地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言行,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3)要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避免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4.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1)集体主义的灵魂是以集体利益作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的基础,在于以集体利益去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于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具体道德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三是公私兼顾。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集体主义高于个人利益,从长远看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它要充分地保障个人的利益,尊重个人的发展。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决不意味着轻视、抹煞个人的正当利益。集体与个人的利益是辩证的,而不是绝然对立的,两者更主要的关系体现是内在统一的,共产党人坚决反对绝对的个人主义,同时我们也反对不顾个人正当利益的集体主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考验个人道德觉悟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标尺,就是看你敢不敢暂时牺牲自己的利益。。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的含义及特征。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的含义和基本持征。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公共生活中相关法律规范。

重点分析题

5.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1)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全社会的公德建设,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少数人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一些人对社会丑恶现象听之任之,一些人说一套做一套,常常为图一时方便或一己私利而违背公德。

(2)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公德规范

当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践行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应当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努力培养自己的公德意识、树立遵守公德的良好形象,争做践行社会公德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社会的公德建设。

6.形成良好的网络秩序

(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

(2)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首先,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其次,健康进行网络交往。再次,自觉避免沉迷网络。最后,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政府应该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网络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1.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活动中法律的基本规范。

2.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在艰苦中锻炼与在实践中成才。

3.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爱情的本质与恋爱中的道德。婚姻与家庭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

重点分析题

7.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1)就业形势难是由如下因素引起的: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第二,就业机制有待完善。第三,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做到:第一,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第二,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第三,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要做到:第一,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第二,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第三,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3)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在实践中成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把自己的择业和创业定位于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是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统一的具体表现。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1.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4.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重点分析题

8.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公平正义观念包括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权利与义务统一观念要认识到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他们是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2)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在通常情况下,法律问题往往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或道德问题,可以从道德的、经济的、政治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但一旦这些问题被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就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来思考和处理。要讲法律、讲证据、讲法理、讲程序。在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法律思维应当优先。我们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

(3)大学生应当培养法律思维,维护社会主义法律尊严:第一,学习和宣传法律知识。第二,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第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大学生不仅要有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有护法精神,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1.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

2.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民商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

3.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民事诉讼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仲裁和调解制度。

以上四科的系统复习与实战演练参见2013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复习全书》、《思想政治理论精雕细刻1500题》(米鹏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9月荣誉出版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6%

()形势与政策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年度间(2012年1月一2012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国力竞争。

大国关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地区热点问题。西方干涉主义的新特点。

联合国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该科内容详见《2013年考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大串讲专辑》(米鹏主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6924.html

更多阅读

201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陕西省中考语文

2013 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和运用( 共6 小题,计17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A.迸发(b?ng )刹那(sh? )裸露(l?u )啸聚山林(xi?o )B.浸润(qīn )苍劲(j?ng )曙光(shǔ)问心无愧(ku?)

声明:《2013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重点分析 思想政治考研大纲》为网友梦的怒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