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用药基本原则转 抗生素联合用药原则

抗生素用药基本原则
武汉市第三医院网站 2010-02-08 13:58:36 作者:周汉明 来源:健教科文字大小:[大][中][小]

一般来讲,对抗菌药的临床应用,普通消费者在咨询有关医生外,至少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严格按照适应症选药

每一种抗菌药物各有不同抗菌谱与适应证。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和体外药敏试验可作为选药的重要参考(处方药说明书上一般都有较详细的说明)。此外,还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肝、肾功能,感染部位,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不良反应和价格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病毒性感染和发热原因不明者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者(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用抗菌药,否则可使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原菌不易被检出,以致延误正确诊断与治疗。

抗菌药剂量

剂量要适当,疗程应足够。剂量过小,不但无治疗作用,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疗程过短易使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

皮肤粘膜等局部感染

应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因其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耐药菌的产生。

预防应用及联合应用

对此均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仅限于少数情况,如经临床实践证明确有效果者;联合用药,也必须谨慎掌握指征、权衡利弊。

抗生素使用的九大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

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痛药。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

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

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

费也是滥用。

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

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

药。

  误区8:频繁更换抗生素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9:一旦有效就停药前面我们知道,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

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怎样正确使用抗生素?

有效地使用抗生素,不引起病人体内菌群的微生态失调,防止药物毒性及副作用,避免耐药菌株发生,是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

则,为此应努力做好如下几点:

(1)已确定为单纯病毒感染者不用抗生素。

(2)发热原因不明者,应弄清病原学诊断,再考虑使用抗生素,不可盲目使用。

(3)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用药,因为容易导致过敏反应及耐药性的产生。

(4)联合使用抗生素要有严格的指征,不要导致拮抗及毒副作用的产生。

(5)使用抗生素时要根据病情,考虑疗程,用药途径及配伍是否合理,有无禁忌。使用不当,会出现相反的不利效果。

(6)要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各抗生素的抗菌谱,在考虑选用抗生素时,要综合病情及条件,选择最佳抗生素,以求取得最好的疗效,最小的副作用。

(7)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能不用的尽量不用或少用,因为预防用药常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副作用,如耐药性、毒副作用的发生等。

(8)对新生儿、老年病人应根据其独特生理情况,选药和调整剂量。孕妇用药更要慎之又慎,以免影响胎儿。

(9)对肝肾功能不好的,在选用抗生素时应选用对肝肾毒性小的抗菌药物,剂量、用法都要加以调整。

(10)医院应根据实验室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制定医院使用抗生素的规则和计划,以保证抗生素的有效性和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

不恰当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有些家长孩子一发烧,就紧张得不得了,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给输液,用消炎药,以为只有这样孩子的病才回好。殊不知,不恰当地使用抗生素会产生许多危害:

1.增加了不必要的副作用:如青霉素偶尔会出现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氨基糖甙类可导致神经性耳聋和肾脏损害;红霉素类可引

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等等。
2.引起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存在着许多有益菌群。不恰当地使用抗生素,使体内菌群之间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有益的敏感菌群被杀死,而少数耐药的有害细菌或真菌乘机大量繁殖,从而

造成二重感染。
3.增加日后治疗的困难:经常使用抗生素,使存在于人体或周围环境的细菌普遍产生耐药性,一旦再次患病,治疗比较棘手。
4.导致某些维生素缺乏:肠道中正常存在的细菌能够合成某些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如维生素k和部分b族维生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使肠道细菌受抑制,减少了这些维生素的合成。所以,使用抗生素必须针对病因,严格掌握适应证。同时,应尽量减少预防性用药。

孕妇、老人和儿童使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比较多,应该更加注意。这是因为老人、孕妇、儿童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儿童各个器官发育还不健全,有些组织或者器官生长非常迅速,如果我们不慎使用了一些药物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如链霉素、丁胺卡那可引起耳神经的损害,氯霉素可引起肝脏和血液系统损害等。孕妇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孕妇使用相对比较安全的抗生素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红霉素类药物,其它类的抗生素尽量避免使用或禁用。老年人的肝脏、肾脏、心脏、肺功能逐渐减退,如使用抗生素不合理,会加重损害这些器官,影响老人的寿命。老年人使用某些药物的剂量、使用方法和青壮年不同,要减量使用,延长用药间隔时间。另外,对于肝脏功能不好的人,使用抗生素应该更加谨慎。肾脏功能不好的人,比如说慢性肾炎或者是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对加重肾脏负担或者是直接对肾脏有损害的抗生素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孕妇用药遵循的八条原则

孕妇用药对胎儿有影响,所以有些人对医生开的药一概不用,而有些病不及时治疗会加速对孕妇身体的危害,继而影响胎儿。因此孕

妇用药需慎重也不可避免。

1、任何药物的应用均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抗生素用药基本原则(转) 抗生素联合用药原则
2、能少用的药物绝不多用;可用可不用的,则不要用。
3、必须用药时,则尽可能选用对胎儿无损害或影响小的药物;如因治疗需要而必须较长期应用某种可致畸的药物,则应终止妊娠。
4、切忌自己滥用药物或听信“偏方、秘方”,以防发生意外。
5、避免应用广告药品或不了解的新药。
6、根据治疗效果,尽量缩短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7、服用药物时,注意包装上的“孕妇慎用、忌用、禁用”字样。
8、孕妇误服致畸或可能致畸的药物后,应找医生根据自己的妊娠时间、用药量及用药时间长短,结合自己的年龄及胎次等问题综合考虑是否要终止妊娠。

孕妇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孕妇使用抗生素一般分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可用,对胎儿无损害或损在甚微;其次是慎用,对胎儿有损害,但必须用时可短疗程、小剂量使用;第三种是禁用,对胎儿损害严重,绝对不能使用。下面就常用抗生素分别予以阐述:

1、整个妊娠期禁用的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万古霉素等,对胎儿的耳产生毒性作用。多粘菌素、黏杆菌素等,对肾脏和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并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四环素能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在妊娠晚期孕妇大剂量使用四环素可引起肝脏脂肪变性或造成孕妇死亡。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等,对神经系统、血液、肝脏和肾脏有较大的毒性,灰黄霉素对胎儿有致畸作用,也可能引起流产。

2、 妊娠某阶段禁用的抗生素:妊娠早期即妊娠12周内禁用氯

霉素、乙胺嘧啶、利福平、磺胺药等,妊娠28周后禁用氯霉素、乙胺嘧啶、磺胺药和呋喃旦啶可致胎儿尿道和耳道畸形、耳聋、肢体畸形、脑积水、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磺胺药可致新生儿黄疸及溶血性贫血、呋喃旦啶可致新生儿溶血。

3、 整个妊娠期都可使用的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

霉素和洁霉素,这四类抗生素在妊娠期使用,对胎儿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反应。青霉素类药物在使用之前必须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心免发生药物过敏反应。

儿童使用抗生素的4原则

最新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儿科抗生素处方量增加明显。专家指出,许多抗生素其实并不适合儿童使用,抗生素的滥用直接威胁到儿童的健康

抗生素的滥用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关注。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近年来儿科抗生素处方量增加明显,其中头孢类处方量增长近四倍,同时使用具有肾毒性的喹诺酮沙星类处方中近九成诊断空白。专家认为,许多抗生素其实并不适合儿童使用,抗生素的滥用已越来越多地威胁到儿童的健康。

儿科用药情况令人忧

日前,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公布了对北京、广州、天津、杭州4个城市60多家医院总处方的统计数据。结果显示,2005年至2007年,抗生素在儿科的处方量增加明显,其中头孢类处方量增长近四倍。2005年,儿科头孢类产品处方量在20万份左右,2007年则一下跃至80万份左右。与儿科相比,普通外科、急诊科、妇产科、普通内科和呼吸内科的头孢类产品处方量略有增加,但幅度不大。

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儿科的应用更令人感到担忧。处方中常用的大部分产品不适用于儿童,如左克、来立信、息复欢、泰利必妥等。儿童肾功能还未发育完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一旦剂量偏大,便可引起儿童肾损害。

进一步数据分析显示,儿科中使用喹诺酮沙星类的处方中,带有诊断的处方量比例很低,还不到10%。多数处方由于诊断空白,具体使用

情况有待深入了解。

分级使用原则需恪守

  随着近来气温骤降,驻济各家医院儿科又迎来患儿就诊高峰,注射室更是人满为患。据了解,目前在儿童门诊、急诊中,抗生素静脉注射使用依然比较普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朱长君介绍说,儿童之所以易成为抗生素“受害”主体,主要是由于儿童器官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滥用抗生素,很容易造成儿童体内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进而引起二重感染。尤其是对新生儿,更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经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病了医生是不主张首选抗生素的,对于一般常见的发热,只会让患儿多喝白开水、多休息,让家长尽量使用物理方法降温。而我国却首选抗生素迅速消炎降温,甚至在孩子还没有送到医院时,心急如焚的妈妈早已自行让孩子服用药物了。

在儿童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方案中,既不能一味地谨小慎微,为避开使用抗生素而耽误治疗;也不能全都按照那些经济条件好的独生子女父母的想法,专挑最新最好的抗生素来用。这些药虽然价格很贵,但对患儿的治疗并不是“贵的就是好的”。因此,医生在此时必须把好抗生素的使用关,严格依照对抗生素使用制定的分级治疗方案给予科学的用药。

四项原则家长需谨记

  在我国,很多儿童一旦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父母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大部分家庭都备有抗生素,这被认为是一个有备无患的好习惯,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尚蓓蓓表示,正确使用抗生素要从以下四点做起: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能用一种药就不联合用几种药;能口服的不要静脉注射。在这个基础上,家长还需要做到不自行胡乱在医药超市购买抗生素类药物,如果孩子出现感染尽量到医院查明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实际上,适合儿童服用的比较安全的抗生素只有青霉素和红霉素两大类。

医生嘱咐的一天吃三回药,不等于早、中、晚饭后各一次,而是每8小时服用一次。如果两次服药时间间隔太近,会造成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太高,从而导致神经或肝肾功能损伤;而间隔太远,血液中药物浓度不够,对细菌的杀灭作用就会减弱,同样会产生耐药性。

老年人应用抗生素注意事项

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擅自服用。抗生素属于处方药,按规定没有医生处方,药店不给发药。但在我们国家,大街上很多药店,都能非常容易的买到抗生素类药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人不了解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盲目使用,旧病未愈,又添新疾;前面提到的那位老人,同时服用“阿莫西林”和“青霉素V甲片”,这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类似,可以累加。借此机会,也给老年朋友建议,你那个家庭小药箱最好不要放抗生素一类的药物。
一般感冒,要用治感冒药,不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和消炎药并不是一个概念,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老年人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痰多、喷嚏、流鼻涕。用一些治疗感冒药或中成药就行了,没必要用抗生素。但病人觉得不用抗生素好的慢,医生觉得反正用抗生素了,病人的病再不好,我也没责任了。导致抗生素的滥用、过用。
感冒是一种自限行疾病,对症处理,一般10天左右会好。

老年人往往有多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肝肾功能差,有时越用药事越多,象上面提到的第二个病例,也是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正向我们袭来,象身体外环境的污染一样,许多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正在悄悄的无情的残酷的损害、侵袭、污染着身体的内环境,可悲的是,周围环境的污染能看见闻见听见,而滥用抗生素对体内的污染我们并不自知,反而认为对身体有好处,甚至到死,也没有醒悟。
要按阶梯、有步骤的使用抗生素,不要盲目使用高档抗生素:药品是特殊商品,并非越贵越好,对证就是好药。有条件有机会,最好做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性实验,选择最敏感的抗生素,所谓“有的放矢”。除了过敏反应,其实青霉素是副作用最小,疗效最肯定的抗生素。老年朋友应注意,如果能口服的不要肌肉注射,能肌注的不要静脉点滴,能不用的最好不用。军队是为了消灭敌人,抗生素是为了消灭细菌。如果本来就没有致病的细菌,用了抗生素,只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反应。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

抗生素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由于它的出现,人类寿命至少延长了10岁。但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它也给人类健康带

来了新问题。

抗生素有毒性反应

滥用抗生素不仅起不到好作用,反而有许多坏处。抗生素都有毒性反应,能对肝、肾、血液、神经系统等造成轻重不等的损伤。不正确应用抗生素,可使某些细菌产生耐药性,等以后需要用时就不起作用了。

还有一种不良后果是产生“二重感染”。所谓“二重感染”,就是在应用抗生素时由于针对性不强,把一些本来对身体无害的细菌杀死了,而对一些致病性强的细菌却不起作用,反而保留下来。因为原来与其对抗的一些细菌被杀死了,所以它更得以滋长。这就给身体造

成了新的威胁,甚至因此受感染而得病。

比如小孩使用了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出现了耳聋,以后会成为聋哑儿童,成人使用可能会有肾脏的问题。还有红霉素里面的四环素,大量使用会造成肝脏的损害,小孩使用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耐药性威胁人类健康

抗生素使用以后,微生物可以针对它产生耐药性,微生物本身也是一个生命,当遇到抗生素时,它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形成耐药性。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环境中存在的这些致病微生物都是耐药的,那人体生病感染的都是耐药菌,很难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最后受

到损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使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退回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状态,没有抗生素使用,人类将再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大家觉得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非常多,治疗起来就很困难。

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可不用药则不用为避免从心理到生理产生对抗生素的依赖,在可用可不用药的时候,尽量选择不用抗生素,例如泌尿系统感染,大量

喝水是一种更自然的治病方法。

细看说明书虽然是大夫开的药,但在服药之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一是了解该药品针对的病症都有哪些,是否和自己的病情吻合;二是知道药品可能会有的不良反应,如果服药过程出现这些反应,便可引起重视,及时停药。

谨遵医嘱一般服用抗生素的周期为7天一个疗程。在每个疗程中都必须按时服药,不可以“有上顿儿,没下顿儿”,想起来才吃药,或是难受了才吃药,也不要上次忘了吃,这次把上次的一起补上。7天之后停止服药,去医院复查后,由医生决定是否继续服药。如果是多种抗生素并用,更要遵医嘱,自己不可以擅自同时服用多种抗生素。

正确存放请将药品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药品变质;存放地点最好固定,以免该吃药的时候找不到就不吃了。

清水送服尽量用白水送药,茶水或是其他饮料都可能会减低药效。更不可与酒精饮料一同“下肚”,因为部分抗生素中一些成分会抑制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造成酒精在体内蓄积,损伤肝脏、肾脏和心脏等器官,引起机体的毒性反应,即使少量的酒精和这类药物混合也可能导致中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8665.html

更多阅读

证据的分类审查与认定基本原则 证据的审查判断

证据的分类审查与认定基本原则1、广义的非法证据排除原则2、最佳证据(原始证据优先)原则3、意见证据原则: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符合事实的除外。4、有限的直接言词证据原则一

转载 图形分析的四项基本原则作者:雷公资本

原文地址:图形分析的四项基本原则作者:雷公资本作者:沉静守拙图形分析的四项基本原则作者:雷公资本 来自雪球网http://xueqiu.com/favs应诸多网友的要求特发此文。请注意:以下“四项基本原则”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请务必深刻理解之后再使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消费者的权利不包括

一、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普遍性是就享有选举权的主体范围而言的,是指一国公民中能够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凡年满18周岁的中

声明:《抗生素用药基本原则转 抗生素联合用药原则》为网友爱只是相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