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克拉底誓言及南丁格尔誓言_ 日希波克拉底誓言

希波克拉底誓言  Hippocrates:TheOath of Medicine  I swear by Apollo, the healer, Asclepius, Hygieia, andPanacea, and I take to witness all the gods, all the goddesses, tokeep according to my ability and my judgment, the following Oathand agreement: To consider dear to me, as my parents, him whotaught me this art; to live in common with him and,if necessary, to share my goods with him; To look upon his childrenas my own brothers, to teach them this art.  I will prescribe regimens for the good of mypatients according to my ability and my judgment and neverdo harmto anyone.  I will not give a lethal drug to anyone if I amasked, nor will I advise such a plan; and similarly I willnot give a woman a pessaryto cause anabortion.  But I will preserve the purity of my life and my arts.  I will not cut for stone, even for patients inwhom the disease is manifest; I will leave this operation to beperformed by practitioners, specialists in thisart.  In every house where I come I will enter only for the good ofmy patients, keeping myself far from all intentional ill-doing andall seduction and especially from the pleasures oflovewith women or with men, be they free or slaves.  All that may come to my knowledge in the exercise of myprofession or in daily commerce with men, which ought not to bespread abroad, I will keep secretand will neverreveal.  If I keep this oath faithfully, may I enjoy my life andpractice my art, respected by all men and in all times; but ifI swervefrom it or violate it, may the reverse be mylot.  以上是希波克拉底誓言,为每一个医学生步入医师所宣的誓言。  流传约2000多年的确定医生对病人、对社会的责任及医生行为规范的誓言,以希波克拉底的名字命名,希波克拉底是公元前5~前4世纪著名的希腊医生。这一誓言很可能在希波克拉底之前已经在医生中代代相传,以口头的形式存在,希波克拉底也许是第一个把这一誓言用文学记录了下来的人。这一誓言中有封建行会及迷信的色彩,但其基本精神被视为医生行为规范,沿用了2000多年。直到今日,在很多国家很多医生就业时还必须按此誓言宣誓。全文如下:  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波斯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直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业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兄弟,如欲受业,当免费并无条件传授之。凡我所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与吾师之子及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尚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实共殛之。  中文白话译文如下:  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并作为终身的职业。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如果我能严格遵守上面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的生命与医术得到无上光荣;如果我违背誓言,天地鬼神一起将我雷击致死。  在希波克拉底后,也有一些古代的医学家就医生的职业道德发表过重要的论著,某些方面还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就影响的广度及深度而言,都不如希波克拉底誓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审判了纳粹分子医生的罪行后,医生的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重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48年世界医学会(WMA)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宣言》,作为医生的道德规范.全文如下:  “值此就医生职业之际,我庄严宣誓为服务于人类而献身。我对施我以教的师友衷心感佩。我在行医中一定要保持端庄和良心。我一定把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放在一切的首位,病人吐露的一切秘密,我一定严加信守,决不泄露。我一定要保持医生职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我待同事亲如弟兄。我决不让我对病人的义务受到种族、宗教、国籍、政党和政治或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考虑的干扰。对于人的生命,自其孕育之始,就保持最高度的尊重。即使在威胁之下,我也决不用我的知识作逆于人道法规的事情。我出自内心以荣誉保证履行以上诺言。”(阮芳赋译,见《医学论》,科学出版社,1986)从那时以来,社会的发展与医学的进步使医生与病人的权利与义务又有了一定变化,为了反映这些新的情况,1988年美国医学化理学家E.D.彼莱格里诺和D.C.托马斯马在《为了病人利益》一书中根据医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提出了“一个医生所承诺的促进病人利益的义务”,这被西方国家许多医学院校采用来作为医学生毕业时需背诵的誓词,有人称为“后希波克拉底誓言”,全文如下:  “我保证履行由于我的专业我自愿承担的治疗和帮助病人的义务。我的义务是基于病人所处的软弱不利的地位,以及他必然给予我和我的专业能力完全信任。所以,我保证把病人多方面的利益作为我的专业伦理的第一原则。由于承认这种约束,我接受下列义务,只有病人或病人的合法代理人才能解除我这些义务:  ①将病人的利益置于我专业实践的中心,并在情况需要时置于我自己的自我利益上。  ②拥有和保持我的专业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③承认我的能力的局限,只要我的病人病情需要,我应向我的各种卫生专业的同事求助。  ④尊重其他卫生专业同事的价值和信念,并承认他们作为个人的道德责任。  ⑤用同等的关切和献身精神关怀所有需要我帮助的人,不管他们有没有能力付酬。  ⑥主要为了我的病人的最佳利益,而不是主要为了推行社会的、政治的或财政的政策或我自己的利益而行动。  ⑦尊重我的病人的参与影响他或她的决策的道德权利,明确地、清楚地、用病人理解的语言说明他或她的疾病的性质,以及我建议采用的治疗的好处和危险。  ⑧帮助我的病人作出与他们的价值和信念一致的选择,不强迫,不欺骗,不口是心非。  ⑨对我听到、知道和看到的保守秘密,作为我关怀病人的一个必要部分,除非对别人有明确的、严重的、直接伤害的危险。  ⑩即使我不能治愈病人,也总要帮助他们,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要帮助我的病人按照他或她自己的打算死亡。  决不参与直接的、主动的、有意识的杀死一个病人,即使为了仁慈的理由,或应国家的要求,或任何其他的理由。  为了覆行我对社会的义务,参与影响国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决定,提供领导以及专家的和客观的证言。  将我所说和所信的付诸实践,从而在我的专业生涯中体现上述原则。  希波克拉底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

编辑本段希波克拉底的传说

  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了可怕的瘟疫,许多人突然发烧、呕吐、腹泻、抽筋、身上长满脓疮、皮肤严重溃烂。患病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没过几日,雅典城中便随处可见来不及掩埋的尸首。对这种索命的疾病,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但此时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的一位御医,却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调查疫情,一面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发现全城只有一种人没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铁匠。他由此设想,或许火可以防疫,于是在全城各处燃起火堆来扑灭瘟疫。  这位御医就是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

  (约公元前460—377年),出生于小亚细亚科斯岛的一个医生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母亲是接生婆。在古希腊,医生的职业是父子相传的,所以希波克拉底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父母去世后,他在希腊,小亚细亚,里海沿岸,北非等地一面游历,一面行医,从而增长了知识,接触了民间医学。  那时,古希腊医学受到宗教迷信的禁锢。巫师们只会用念咒文,施魔法,进行祈祷的办法为人治病。这自然是不会有什么疗效的,病人不仅被骗去大量钱财,而且往往因耽误病情而死去。  一天,希波克拉底在街上看到一个人突然神志不清,全身抽动,面色青紫、口吐白沫。周围的人都惊惶失措,纷纷说:“他中邪了,赶快请巫师来吧。”这时,恰好有位僧侣经过,他装模作样地看了看病人就说:“他得了神病,只有神才能宽恕他,快把他抬到神庙里去吧。”  “不对!”希波克拉底走上前说:“世上根本没有什么神病,他得的是癫痫病,把他抬到神庙是治不好病的”。  那僧侣根本不把希波克拉底放在眼里,他高傲地说:“什么癫痫不癫痫的,他的病是山神给的,只有祈祷山神才能治好。你不懂就别瞎说,惹恼了山神,也让你患上神病!”希波克拉底理直气壮地说:“癫痫症并不比其他疾病神秘,而是和其他疾病一样,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相似的起因。只有魔术师,江湖术士和骗子手,才会把它当作神病!”  “你胆敢当众咒骂山神,好大的胆!那么你说这病是什么引起的?”  “脑,是他的脑子出了问题,才会变成这样子,”希波克拉底毫不示弱。  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他的科学解释是不可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那个病人最后被抬到神庙里去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希波克拉底指出的癫痫病的病因被现代医学认为是正确的,他提出的这个病名,也一直沿用至今。还有一次,希波克拉底碰到一个巫医给骨折病人治病。病人右腿被车轮辗断,鲜血淋淋,已昏死了过去。但巫医还硬叫家属扶着病人用左腿跪在神像前,他自己则念念有词,不知在说些什么。  希波克拉底气愤地走上前说道:“靠念咒语怎能治好他的伤呢?这简直是在折磨病人,简直太荒唐了!”  巫医不屑一顾地说:“看来你会治伤啊,那好,你说他的伤怎样治?”  “清洗创口,进行牵引,使断骨复位!”希波克拉底对骨折病人提出的治疗方法,是合乎科学道理的。为纪念他,后人将用于牵引和其他矫形操作的臼床称为“希波克拉底臼床”。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病人下腹部绞痛,小便不畅。希波克拉底为其诊断后对病人家属说:病人出现这种症状,是由于饮用不洁的水引起的。不洁的水在尿道中逐渐凝结起来,不断增大变硬,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甚至堵塞尿道,引起小便不畅。很显然,希波克拉底所说的病,就是尿道结石。为了抵制“神赐疾病”的谬说,希波克拉底积极探索人的肌体特征和疾病的成因,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纯的抑郁质。人所以会得病,就是由于四种液体不平衡造成的。而液体失调又是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他认为一个医生进入某个城市首先要注意这个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  现在看来,希波克拉底对人的气质的成因的解释并不正确,但他提出的气质类型的名称及划分,却一直沿用至今。那时,尸体解剖为宗教与习俗所禁止,希波克拉底勇敢地冲破禁令,秘密进行了人体解剖,获得了许多关于人体结构的知识。在他最著名的外科著作《头颅创伤》中,详细描绘了头颅损伤和裂缝等病例,提出了施行手术的方法。其中关于手术的记载非常精细,所用语言也非常确切,足以证明这是他亲身实践的经验总结。在他的题为《箴言》的论文集中,辑录了许多关于医学和人生方面的至理名言,如“人生矩促,技艺长存”;“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险,决断更可贵”;“暴食伤身”:“无故困倦是疾病的前兆”;“简陋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寄希望于自然”等,这些经验之谈脍炙人口,至今仍给人以启示。  据说,希波克拉底与古希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交情颇深。德漠克利特致力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研究,不善理家业。他的族人便以疯癫和败家的罪名起诉他,目的是霸占他的财产。希波克拉底在为德谟克利特治病时,发现眼前所谓的“病人”根本不是疯,而是一个智慧出众的思想家。于是,他出庭据理力争,终于使德谟克利特无罪释放了。  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  这个医道规范的制定者就是希波克拉底。20世纪中叶,世界医协大会又据此制定了国际医务人员道德规范。  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另一个版本:  仰赖医神阿波罗,埃斯克雷彼斯及天地诸神为证,鄙人敬谨宣誓,愿以自身能力及判断所及,遵守此约。凡授我艺者敬之如父母,作为终身同世伴侣,彼有急需我接济之。视彼儿女,犹我弟兄,如欲授业,当免费并不条件传授之。凡多知无论口授书传俱传之吾子,吾师之子孙及其发誓遵守此约之生徒,此外不传与他人。  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此项之指导,虽然人请求亦必不与人,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无论至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祇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共殛之。

编辑本段In the original Greek, it read:

  “ Ὄμνυμι Ἀπόλλωνα ἰητρὸν, καὶ Ἀσκληπιὸν, καὶ Ὑγείαν, καὶΠανάκειαν, καὶ θεοὺς πάντας τε καὶ πάσας, ἵστορας ποιεύμενος,ἐπιτελέα ποιήσειν κατὰ δύναμιν καὶ κρίσιν ἐμὴν ὅρκον τόνδε καὶξυγγραφὴν τήνδε.  Ἡγήσασθαι μὲν τὸν διδάξαντά με τὴν τέχνην ταύτην ἴσα γενέτῃσινἐμοῖσι, καὶ βίου κοινώσασθαι, καὶ χρεῶν χρηίζοντι μετάδοσινποιήσασθαι, καὶ γένος τὸ ἐξ ωὐτέου ἀδελφοῖς ἴσον ἐπικρινέεινἄῤῥεσι, καὶ διδάξειν τὴν τέχνην ταύτην, ἢν χρηίζωσι μανθάνειν, ἄνευμισθοῦ καὶ ξυγγραφῆς, παραγγελίης τε καὶ ἀκροήσιος καὶ τῆς λοιπῆςἁπάσης μαθήσιος μετάδοσιν ποιήσασθαι υἱοῖσί τε ἐμοῖσι, καὶ τοῖσιτοῦ ἐμὲ διδάξαντος, καὶ μαθηταῖσι συγγεγραμμένοισί τε καὶὡρκισμένοις νόμῳ ἰητρικῷ, ἄλλῳ δὲ οὐδενί.  Διαιτήμασί τε χρήσομαι ἐπ' ὠφελείῃ καμνόντων κατὰ δύναμιν καὶκρίσιν ἐμὴν, ἐπὶ δηλήσει δὲ καὶ ἀδικίῃ εἴρξειν.  Οὐ δώσω δὲ οὐδὲ φάρμακον οὐδενὶ αἰτηθεὶς θανάσιμον, οὐδὲὑφηγήσομαι ξυμβουλίην τοιήνδε. Ὁμοίως δὲ οὐδὲ γυναικὶ πεσσὸνφθόριον δώσω. Ἁγνῶς δὲ καὶ ὁσίως διατηρήσω βίον τὸν ἐμὸν καὶ τέχνηντὴν ἐμήν.  Οὐ τεμέω δὲ οὐδὲ μὴν λιθιῶντας, ἐκχωρήσω δὲ ἐργάτῃσιν ἀνδράσιπρήξιος τῆσδε.  Ἐς οἰκίας δὲ ὁκόσας ἂν ἐσίω, ἐσελεύσομαι ἐπ' ὠφελείῃ καμνόντων,ἐκτὸς ἐὼν πάσης ἀδικίης ἑκουσίης καὶ φθορίης, τῆς τε ἄλλης καὶἀφροδισίων ἔργων ἐπί τε γυναικείων σωμάτων καὶ ἀνδρῴων, ἐλευθέρωντε καὶ δούλων.  Ἃ δ' ἂν ἐν θεραπείῃ ἢ ἴδω, ἢ ἀκούσω, ἢ καὶ ἄνευ θεραπηίης κατὰβίον ἀνθρώπων, ἃ μὴ χρή ποτε ἐκλαλέεσθαι ἔξω, σιγήσομαι, ἄῤῥηταἡγεύμενος εἶναι τὰ τοιαῦτα.  Ὅρκον μὲν οὖν μοι τόνδε ἐπιτελέα ποιέοντι, καὶ μὴ ξυγχέοντι, εἴηἐπαύρασθαι καὶ βίου καὶ τέχνης δοξαζομένῳ παρὰ πᾶσιν ἀνθρώποις ἐςτὸν αἰεὶ χρόνον. παραβαίνοντι δὲ καὶ ἐπιορκοῦντι, τἀναντία τουτέων.  ”

编辑本段Original,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 I swear by Apollo, the healer, Asclepius, Hygieia, and Panacea,and I take to witness all the gods, all the goddesses, to keepaccording to my ability and my judgment, the following Oath andagreement:  To consider dear to me, as my parents, him who taught me thisart; to live in common with him and, if necessary, to share mygoods with him; To look upon his children as my own brothers, toteach them this art.  I will prescribe regimens for the good of my patients accordingto my ability and my judgment and never do harm to anyone.  I will not give a lethal drug to anyone if I am asked, nor will Iadvise such a plan; and similarly I will not give a woman a pessaryto cause an abortion.  But I will preserve the purity of my life and my arts.  I will not cut for stone, even for patients in whom the diseaseis manifest; I will leave this operation to be performed bypractitioners, specialists in this art.  In every house where I come I will enter only for the good of mypatients, keeping myself far from all intentional ill-doing and allseduction and especially from the pleasures of love with women orwith men, be they free or slaves.  All that may come to my knowledge in the exercise of myprofession or in daily commerce with men, which ought not to bespread abroad, I will keep secret and will never reveal.  If I keep this oath faithfully, may I enjoy my life and practicemy art, respected by all men and in all times; but if I swerve fromit or violate it, may the reverse be my lot.  ”

编辑本段Hippocratic Oath—Classical Version

  I swear by Apollo Physician and Asclepius and Hygieia andPanaceia and all the gods and goddesses, making them my witnesses,that I will fulfill according to my ability and judgment this oathand this covenant:  To hold him who has taught me this art as equal to my parents andto live my life in partnership with him, and if he is in need ofmoney to give him a share of mine, and to regard his offspring asequal to my brothers in male lineage and to teach them this art—ifthey desire to learn it—without fee and covenant; to give a shareof precepts and oral instruction and all the other learning to mysons and to the sons of him who has instructed me and to pupils whohave signed the covenant and have taken an oath according to themedical law, but no one else.  I will apply dietetic measure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sickaccording to my ability and judgment; I will keep them from harmand injustice.  I will neither give a deadly drug to anybody who asked for it,nor will I make a suggestion to this effect. Similarly I will notgive to a woman an abortive remedy. In purity and holiness I willguard my life and my art.  I will not use the knife, not even on sufferers from stone, butwill withdraw in favor of such men as are engaged in this work.  Whatever houses I may visit, I will come for the benefit of thesick, remaining free of all intentional injustice, of all mischiefand in particular of sexual relations with both female and malepersons, be they free or slaves.  What I may see or hear in the course of the treatment or evenoutside of the treatment in regard to the life of men, which on noaccount one must spread abroad, I will keep to myself, holding suchthings shameful to be spoken about.  If I fulfill this oath and do not violate it, may it be grantedto me to enjoy life and art, being honored with fame among all menfor all time to come; if I transgress it and swear falsely, may theopposite of all this be my lot.  Translation from the Greek by Ludwig Edelstein. From TheHippocratic Oath: Text,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by LudwigEdelstei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 1943.

编辑本段Hippocratic Oath—Modern Version

  I swear to fulfill, to the best of my ability and judgment, thiscovenant:  I will respect the hard-won scientific gains of those physiciansin whose steps I walk, and gladly share such knowledge as is minewith those who are to follow.  I will apply, for the benefit of the sick, all measures [that]are required, avoiding those twin traps of overtreatment andtherapeutic nihilism.  I will remember that there is art to medicine as well as science,and that warmth, sympathy, and understanding may outweigh thesurgeon's knife or the chemist's drug.  I will not be ashamed to say "I know not," nor will I fail tocall in my colleagues when the skills of another are needed for apatient's recovery.  I will respect the privacy of my patients, for their problems arenot disclosed to me that the world may know. Most especially must Itread with care in matters of life and death. If it is given me tosave a life, all thanks. But it may also be within my power to takea life; this awesome responsibility must be faced with greathumbleness and awareness of my own frailty. Above all, I must notplay at God.  I will remember that I do not treat a fever chart, a cancerousgrowth, but a sick human being, whose illness may affect theperson's family and economic stability. My responsibility includesthese related problems, if I am to care adequately for the sick.  I will prevent disease whenever I can, for prevention ispreferable to cure.  I will remember that I remain a member of society, with specialobligations to all my fellow human beings, those sound of mind andbody as well as the infirm.  If I do not violate this oath, may I enjoy life and art,respected while I live and remembered with affection thereafter.May I always act so as to preserve the finest traditions of mycalling and may I long experience the joy of healing those who seekmy help.

  Written in 1964 by Louis Lasagna, Academic Dean of theSchool of Medicine at Tufts University, and used in many medicalschools today.

南丁格尔誓言

   余谨以至诚,

  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

  终身纯洁, 忠贞职守,

   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

  勿为有损之事,

  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

  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

   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

  务谋病者之福利。

  谨誓!

编辑本段原版(英语版):

  I solemnly pledge myself before God and in the presence ofthis assembly,

  to pass my life in purity and to practice my professionfaithfully.

  I will abstain from whatever is deleterious andmischievous,

  and will not take or knowingly administer any harmfuldrug.

  I will do all in my power to maintain and elevate thestandard of my profession,

  and will hold in confidence all personal matters committedto my keeping and all family affairs coming to my knowledge in thepractice of my calling.

  With loyalty will I endeavor to aid the physician in hiswork,

  and devote myself to the welfare of those committed to mycare.

  —— The Florence Nightingale Pledge

编辑本段日语版:

  ナイチンゲール誓词

  われはここに集いたる人々の前に厳かに神に誓わん。

  わが生涯を清く过ごし、わが任务(つとめ)を忠実に尽くさんことを。

  われはすべて毒あるもの、害あるものを绝ち、悪しき薬を用いることなく、

  また知りつつもこれをすすめざるなり。

  われはわが力の限り、わが任务(つとめ)の标准(しるし)を高くせんことを努むべし。

  わが任务(つとめ)にあたりて、取り扱える人々の私事のすべて、

  わが知り得たる一家の内事のすべて、われは人に洩らさざるべし。

  われは心から医师を助け、わが手に托されたる人々の幸のために身を捧げん。

洛伦斯·南丁格尔,因在克里米亚进行护理而闻名,被誉为“提灯女神”。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1908年3月16日,她在88岁高龄时被授予伦敦城自由奖。“5.12"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

1820年5月12日,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在父母旅行于欧洲的途中生于托斯卡纳大公国(Grand Duchy of Tuscany)佛罗伦斯市的一个英国上流社会家庭,且跟她的姊姊帕耳忒诺珀(Parthenope)一样,她的名字也是取自她的出生地:佛罗伦斯。

  她的父亲是威廉·爱德华·南丁格尔(William Edward Nightingale,1794年-1875年),而母亲是法兰西斯·芬妮·南丁格尔·史密斯(Frances FannyNightingale née Smith,1789年-1880年)。威廉·南丁格尔生于William EdwardShore,他的母亲玛丽·艾凡斯(Mary néeEvans)是彼得·南丁格尔一世的侄女,而她的父亲(南丁格尔的外祖父)是一名废奴主义者威尔·史密斯。

  她一直照顾著穷人。在1844年12月,一个穷人在伦敦的一所工厂医院死去,引起了公众对该医院的责备,这时,南丁格尔成了促进医院改善医疗环境的倡导者。

  南丁格尔生于一个名门富有之家,家境优裕,她的父亲威廉·爱德华是一个博学、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一名统计师。母亲芬妮·史密斯,也出身于英国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乡里。南丁格尔的父亲毕业于剑桥大学,谙熟数学,精通英、法、德、意四门语言,除古典文学外,还精于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擅长音乐与绘画。南丁格尔自幼便在家庭里接受教育。她母亲对她很不满意,因为她无意于婚姻。她在当主妇、文学家、护士三者之中游移不定,最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选择了当护士。她的父亲每年给她500英镑(现在约为50,000美元或25,000英镑),让她能在工作之余,过着舒适的生活。

  南丁格尔年轻时,过著十分优越的上流社会生活,随时有人服侍,活在舞会、沙龙,以及与贵族们的周旋之中。虽然表面看来是令人称羡之生活,但南丁格尔内心却一直感到十分空虚,觉得自己生命活得毫无意义。一直到她决心选择为人服务的护士,当作自己一生的天职后,她才强烈感受充实的生命意义。传说南丁格尔曾听到上帝对她说话,要她成为护士,才选择这条道路。

  19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土耳其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英国的战地战士死亡率高达42%。南丁格尔主动申请,自愿担任战地护士。她率领38名护士抵达前线,在战地医院服务。她竭尽全力排除各种困难,为伤员解决必须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护理。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病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每个夜晚,她都手执风灯巡视,伤病员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回到英国,被人们推崇为民族英雄。

家境富裕的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1860年,南丁格尔用政府奖励的4000多英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随后,她又创办了助产士及经济贫困的医院护士培训班,被人们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1901年,南丁格尔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1907年,南丁格尔获得英王授予的功绩勋章,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这一最高荣誉的妇女,其后还发起组织国际红十字会。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尔被授予伦敦城自由奖。南丁格尔终身未嫁,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溘然长逝,享年90岁。

  她的一生,历经整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对开创护理事业做出了超人的贡献。她毕生致力于护理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一切使她成为19世纪出类拔萃、世人敬仰和赞颂的伟大女性。

  南丁格尔逝世后,遵照她的遗嘱,未举行国葬。后人赞誉她为“伤员的天使”和“提灯女士(神)”“提灯天使”。北京师大版教材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白衣天使》、重庆西师版教材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提灯女神》讲述了她的故事。

  在中外历史上,能以坚持的信念,排除一切困难并建立特殊功业的人物向来不多,尤其女性人物更为鲜见。现代护理的鼻祖及现代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伟大女性。

  为了纪念她的成就,1912年,国际护士会(ICN)倡议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在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举行纪念活动,并将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以缅怀和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

编辑本段个人语录

誓言

  1、英文誓言:

  I solemnly pledge myself before God and in the presence ofthis assembly,

护士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to pass my life in purity and to practice my professionfaithfully.

  I will abstain from whatever is deleterious and mischievous,and will not take or knowingly administer any harmful drug.

  I will do all in my power to maintain and elevate the standardof my profession,

  and will hold in confidence all personal matters committed tomy keeping and

  all family affairs coming to my knowledge in the practice ofmy calling.

  With loyalty will I endeavor to aid the physician in hiswork,

  and devote myself to the welfare of those committed to mycare.

年迈的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 The Florence Nightingale Pledge

  2、誓言中译(版本之一):

  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

遗言

  “我死了,请你们把我埋在父母的身边。请记住,千万不要举行什么热闹的葬礼,送葬的人只要两位就行了。知道吗?”

编辑本段成长故事

心地善良,放弃富贵

  父亲威廉和母亲芬妮,都有着贵族血统。在英国,他们拥有两处家园:茵幽别墅和恩珀蕾花园。每年夏天,烈日炎炎,他们全家像候鸟一样,马不停蹄地到“茵幽别墅”避暑;而在一年的其余时间,他们住在恩珀蕾花园里。到了春秋季节,全家人就到附近的伦敦探亲访友,忙得不亦乐乎。小弗洛伦斯的童年,是在天堂般的环境中度过。

  可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她的兴奋点,却往往不在小伙伴们身上。她爱骑小马,爱和身边的小猫、小狗、小鸟们聊天,玩耍。她乐于照看它们。有一次,一只小山雀死了,她用手帕把小鸟包起来,把它埋在花园内的松树下,还竖起了一块小墓碑,上面写了墓志铭——

  可怜的小山雀/你为何死去/你头上的皇冠/是那样美丽//但是现在/你却躺在那里/对我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从小时候起,她就独来独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顽皮。她倔强而执拗,多愁善感,似乎过于早熟。她在满目繁华中孤独地成长。

  恩珀蕾花园一片繁荣,花园外面却是满目凋敝。1842年的英国,经济异常萧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条,饥民充斥了各个角落。弗洛伦斯在她的笔记中写道:不管什么时候,我的心中,总放不下那些苦难的人群……

  1843年7月,正是炎热的季节,南丁格尔一家再度到茵幽别墅消夏避暑时,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去帮助周围的穷人。她不怕肮脏和吃苦,把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多地消磨在病人的茅屋中。因为不少病人缺衣少食,她常常硬要母亲给她一些药品、食物、床单、被褥、衣服等等。她把这些东西用于赈济穷人,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到了应当返回恩珀蕾花园时,弗洛伦斯不愿半途而废,她想留在当地。但是母亲认为,出身贵族的女儿理应在别的事情上有所作为,浪费时间护理那些穷人,简直荒唐无比。父亲和姐姐也都站在母亲一边。弗洛伦斯孤立无助。

  在当时英国人的观念中,与各式各样的病人打交道,是非常肮脏而危险的。人们对于“医院”、“护理”这样的字眼一向避而不谈,因为都是一些很可怕、很丢脸的事情。由于医疗水平落后,加上国力衰微,战争频仍,在1844年以后的英国,医院几乎就是不幸、堕落、邋遢、混乱的代名词。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它有时简直就像疯人院。在弗洛伦斯看来,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还不是上述可怕的医疗条件,而是医院中“护士”的不佳的名声,和她们那低下的素质。

  1845年8月,弗洛伦斯同父亲一道,到曼彻斯特去探望生病的祖母。因为祖母病情加重,卧床不起,而且缺少照料,她便留在身边护理。很快,祖母的身体大有起色。接着老保姆盖尔太太又病倒了。弗洛伦斯又赶回家里,精心护理病入膏肓的盖尔太太。直到老人临终,弗洛伦斯一直守候床边,没有离开半步。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这年秋天,恩珀蕾花园附近农村中瘟疫流行,和当地的牧师一道,弗洛伦斯积极地投入了护理病人的工作。她在一次次地证明着自己,她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了。在那时,人们都以为护理工作很简单,根本用不着培训。以前连弗洛伦斯自己也曾认为,只要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就能帮助病人解除病痛,这就是护理工作的全部。一天,她亲眼看到一个女人,在她面前痛苦地死去——这位病人服错了药。“她必然是死不瞑目,是那些护理者‘毒死’了她!”这一想法让她大受刺激。她从此知道,护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别无选择,必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离恩珀蕾花园几英里处,有一个诊疗所,主治医师富勒先生很有些名气,据说毕业于牛津大学,而且是南丁格尔家的老朋友。于是,弗洛伦斯打算说服父母,给她一段时间,准许她去这个诊疗所学习。恰逢富勒夫妇应约到恩珀蕾花园做客,她就当着父母的面提出拜富勒为师。

  不料,一场风暴就此爆发了。父亲拂袖而去;母亲则气得发疯,说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怪念头;连姐姐也歇斯底里大声嚷嚷,说妹妹一定是“中了邪”——这不单有失贵族身份,还会把病菌带入家门,害死全家。

  富勒夫妇感到很难堪。为了安抚南丁格尔夫妇,他们也只好向弗洛伦斯“泼冷水”,劝她放弃自己的想法。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咬紧牙关,没有屈服。她开始偷偷钻研起医院报告和政府编印的蓝皮书。她还私下给国外的专家(比如普鲁士大使本森夫妇)写信,向他们请教各种问题。并且,还时不时地索求有关巴黎和柏林两市医院情况的调查报告。每天早晨,她至少要学习一个多小时。当早饭铃声响起,她会迅速收拾书本,若无其事地下楼用餐,看上去规规矩矩,也尽量不提及内心的想法。母亲要她负责储藏室、餐具室和藏衣室的整理工作,她丝毫不敢怠慢。她希望母亲回心转意。她给朋友克拉克小姐写信说:“我不得不做很多家务。那些衣被、玻璃杯、瓷器,已埋到我的下巴了。它们简直是乏味透顶。我也不禁要问自己:‘这就是生活吗?难道一个有理智的人,一个愿意有所作为的人,每天想要做的,就是这些吗?’”

  她也收到了爱情的橄榄枝。在一次宴会上,她结识了年轻的慈善家理查德(将少年犯与成年犯分离,以接受更合理更人性的管教,就是出自他的提议)。理查德对她一见钟情,两人一起谈诗作画,愉快交往。在弗洛伦斯寂寞无助的时候,理查德的数不清的信笺,给过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也曾把理查德称为“我所崇拜的人。”但是,在他求婚时,她考虑良久,却拒绝了他。她给理查德写信说:我注定是个漂泊者。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

  弗洛伦斯曾在一封信中流露出追求独身生活的态度,同时谈到自己对婚姻的看法:“普遍的偏见是,归根结底,一个人必须结婚,这是必然的归宿。不过,我最终觉得,婚姻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人完全可以从她的事业中,使自己感到充实和满足,找到更大的乐趣。”此后,她拒绝了所有的求婚者。

  经弗洛伦斯的请求,本森爵士给她寄来了一本书:《凯撒沃兹的基督教慈善妇女年鉴》。书里介绍了凯撒沃兹在护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有关情况。

  她仔细阅读之后,不由得喜出望外。作为慈善医疗机构,凯撒沃兹正是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地方。在那里,各方面的条件相对完备,她可以得到适当的训练,同时,那里的宗教气氛、清规戒律,是一张“挡箭牌”,可以保证护士的名声不受舆论指责。

  但她不敢贸然向父母提出直接去凯撒沃兹,只是利用病后疗养的机会,先来到法兰克福,当时那里的护理事业也走在各国前列。在一家诊疗所,她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两周以后,她离开时,觉得自己有资格做一名合格的护理员了。

  当父母、姐姐知道她对护理“贼性不改”,还在私自学医时,个个气得发抖。他们联合起来惩罚她,令她“闭门思过”,不许出家门一步。

  她与家人冷战数年。时光如飞,在1851年6月8日这一天,弗洛伦斯在她的笔记中,以前所未有的坚定语气写道:“我必须清楚,依靠一味的死守和等待,机会就会白白地从身边溜走。从他们那里,我得到的,只是愈演愈烈的冲突。我显然是不会获得同情和支持的。我应该就这样坐以待毙吗?绝对不可以!我必须自行争取那些我赖以生存的一切。对于属于我的事业,我必须自己动手去做。我的人生的际遇,我的真正的幸福,要依靠我的努力,他们是决不会恩赐与我的。”这次,她的确是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首先,她以出去散心为借口,去了凯撒沃兹;在那里学了两个星期之后,为了获得更为系统的学习,决定再次去法兰克福。她平静地向家人宣布了她的决定,父亲尚平静,但母亲和姐姐惊慌不已,再度极力阻挠。这一次,弗洛伦斯丝毫没有退却。她们三人大吵了一通。父亲见劝阻无效,气愤之下,提着猎枪牵着爱犬走出家门。他走后,她们更吵得天昏地暗。母亲甚至想打她耳光,但被她灵巧地躲开了。

  第二天,弗洛伦斯勇敢地离开了家。来到西道尔·弗利德纳牧师的收容所——这所机构拥有一所医院,一所育婴堂,一个孤儿院和一所培训女教师的学校。

  弗洛伦斯住在孤儿院内的一个小房间里。她的工作地点,就是孤儿院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和法兰克福女子医院。所有的工作她都学着干,一点儿也不肯落下,甚至连手术护理她也参加。这对她来说非常不易。毕竟,在当时,对于一个贵族女子来说,完全是“有失体统”的事。她明白这一点,但她不在乎。

  在这段时间里,她往家里写了好几封信,介绍自己的情况,也渴望和家里人重归于好。在32岁生日时,她感谢家人的祝福,还特地给父亲维恩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

  “尽管我的年龄的确不小了,不过我会更加坚持行使我的使命。事实上,我很高兴,因为我终于重获自由。我的不幸的青春期已经过去,我并不多么留恋。它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我为此而欣慰,因为这意味着,我将获得新生命。”

庄重大方,志向成型

  1837年的一天,南丁格尔觉得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要她完成一个使命。她从小便经常照看附近村庄的病人、残疾人,并护理她的亲属,以解除病者的痛苦。她的父母反对她做护士,认为有损家庭荣誉。但封建意识、社会影响从未使她失去做护理工作的信心。

  年青时代的南丁格尔由于常协助父亲的老友(一位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逐渐对护理工作发生了兴趣。她曾到德国、法国、希腊等地考察这些国家的医院和慈善机构,充实阅历,坚定立志于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自学有关护理知识,积极参加讨论医学社团关于社会福利、儿童教育和医院设施的改善等问题。

  由于家庭富有,南丁格尔的幼年生活极为优裕。与他们往来的人士也都是社会名流,包括当时的政界人士、文艺作家、艺术家、以及一些地方绅士。这使她充分享受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安逸生活。但在南丁格尔的小小心灵中,面对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觉得快乐,她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腼腆害羞,不愿见到生人,常有一种莫名的寂莫感。到了十二岁,她跟父亲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历史、数学和哲学等。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南丁格尔的学业大有长进。她常常跟父亲一起朗读,高谈阔论,遇父亲出外远游时,便以书信交流感受。1837年,他们全家到欧洲大陆旅行,父母带着女儿们在欧洲各地增长见识。这时南丁格尔已经十七岁,已然成为一位美丽的大家闺秀。他们全家用一年半的时间,遍游法国、意大利、瑞士各地,沿途饱览湖光山色、艺术古迹,并到处考察社会人情。南丁格尔从小就养成记事与写日记的习惯,所见所闻,均—一记录下来,成为她日后办学治事的重要资料。她在法国结识了一些知名人士,并与从事社会活动的著名女性交往。她对政治与民众甚有兴趣,尤其对慈善机构更是特别留心。她从少年时期,就怀抱着这种服务人类的自我信念和坚定的济世行善的意志。

  她在欧洲大陆旅行之后,发现医院里的护理情况极为恶劣,觉得英国也需要有如法国圣温森.载保罗慈济院那样的修女来照顾病人。护理工作开始在她心中萌芽,她要做一个护士!当时英国护士的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人,既愚昧,又无知,更不能执行医疗任务。南丁格尔选择这个工作,在她母亲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1839年,全家返回英国,这时南丁格尔已出落得庄重大方,经常在家里会晤社会名流,很受世人的注意和赞赏。她尤其喜欢结交社会工作者与从事革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其中有一位知名的医师,在隆利斯伯里工作,因此启发她想去医院学习的念头。

  当时医院里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间大统房,病床紧密相连,十分拥挤,墙壁与地板上沾满了血迹和污渍,而且臭气难闻,令进来的人难以忍受。这种恶劣的状况在各地比比皆是,相差无几。一次一位美国医师赛穆尔·郝到她家作客,南丁格尔便向他咨询对做护士的看法,郝医师对她的想法大加称赞,并鼓励她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但终难获得父母的首肯。在这段时间,南丁格尔为迎合父母的心意,一面潜心研读,吸取有关卫生方面的新知识,一面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并结识了两位极为知心的男友。一位是她的表亲亨利·倪柯逊;另一位是查理·麦恩斯。但他们的求婚,都遭到南丁格尔的拒绝。她决定独身!这在当时,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决定,她决心以献身护理事业为己任!她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麦恩斯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工作地

后来成为国会议员,终生支持南丁格尔的事业。一八四八年初她在罗马会晤了希德厄·海伯特,此君英俊潇洒,文质彬彬,一派英国绅士风度。海伯特与南丁格尔一见如故,终生保持高贵的友谊,后来他入选成为作战部长,对南丁格尔的事业给予了有力支持。

  1849年10月,她再次跟友人远游埃及,渡海至希腊;次年四月,到达雅典。南丁格尔每到一地,必定参观慈善机构,例如养老院、孤儿院、以及有关的医疗救济机构等。1850年5月12日,正好是她三十岁生日,她在记事薄上写下了这样的生日感言:今天我三十岁了,正是耶稣基督开始献身布道的年龄。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爱情与婚姻的念头。只有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她感到,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责任!

成立护所,志愿救人

  在她的时代,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做护士。做护士的,往往都是一些无知、粗鲁、酗酒、没有受过训练的女人。她利用到欧洲旅游的机会,了解各地护理工作。最后她选定了解过的凯瑟沃兹医院,并于1851年在该院参加了4个月的短期训练班,使她学护士的理想终于实现。在学习期间,她亲身体验到护理工作要为病人解除痛苦、给予精神安慰,必须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劳动。1844年,她从英国出发开始了欧洲大陆的旅行,足迹遍及法、德、比、意等国,对各国的医院进行了考察。1850年不顾家人的反对,她毅然前往德国的凯撒斯畏斯接受护理训练。她的才智被发现了,1853年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的监督。

  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终于感动了她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她五百英镑。并于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员会的资助下,南丁格尔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一看护所,开始施展她的抱负,她采取了许多措施,令当时的人叹为观止。如采用病人召唤拉铃,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她强调“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收容……”她在工作中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大家对她都言听计从。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她在医院里照料垂死病人,终日奔忙,不少人在她怀抱中死去。卡斯凯尔夫人对南丁格尔的义行推崇备至,因为她亲自体会和感受到了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她这样描述:“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皙;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提灯女神,义无返顾

  1853年,土耳其英法等国与俄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1854年3月,英法为援助土耳其,正式对俄国宣战。9月,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在前方发回的报道中,对伤兵没人照顾颇有意见。报道中说,法国伤兵有修女照顾,俄国伤兵有修女慈悲团照护,英国为何没有修女照顾伤兵!况且英军的医疗救护条件非常低劣。伤员死亡率高达42%。

  当这些事实经报界披露后,国内哗然。南丁格尔闻知这一消息,立即给当时的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愿自费率领四十名护士赴战地救伤。对于当时一位35岁的女性而言,这是一种非常艰巨的挑战。当时,在欧洲各先进国家早有被称为“姊妹”(Sisters)的女护士出现,但英国由于受宗教和社会的成见,一直反对在医院特别是战地医院中有女护士出现。10月15日,海伯特部长同意了她的请求,并给南丁格尔回信,邀请她率领一批护士前往斯库塔里,由政府任命并给经费支援。南丁格尔欣然同意,五天后政府颁布她为驻土耳其英国总医院妇女护士团团长。护士团包括三十八名团员,其中十四位是由各医院选送的职业护士,另二十四位则是各宗教团体选派的。10月21日,她们即匆匆装束上路。在十一月四日到达斯库塔里,立即投入忙碌的工作。

  最初,医师们基于传统认识及嫉妒心理,主张没有医师指示,不让她们涉足病房。一连四天被拒之门外。面对这种局面,南丁格尔首先着手进行改善伤兵的饮食,换洗肮脏的衣服,共同致力清理工作。她深深感到,一所完善的医院,必须有充分的供水与良好的排水系统。三个月下来,她清理好一万件衬衫。为了收容八百名新伤患,她自己出钱支付紧急修理病房费用。南丁格尔的积极服务精神,终于化解了军医们的敌视心理,更赢得了伤患的敬爱与信任。她夜以继日地将全部心力投入护理工作,使医院逐渐走上轨道,而她的办公室,也自然成为放射温暖与爱心光芒的中心。英军的医院院址,原是土耳其的驻军营房,建筑因陋就简,设备更是奇缺,整个医院肮脏破乱。因预定要收容二千五百位伤患,因此所有走廊里都开设成病房。这些走廊全长达四英里,病床拥挤不堪,卫生设备极差,通风尤其不良,臭气四溢,雨天满地污泥,晴天沙土侵袭,成群老鼠到处流蹿,环境极为恶劣。每个病人每天只能分配到500毫升水。由于床位不足,许多病人就睡在地板上,被子也不够用,有的竟以帆布代替,许多伤兵宁可不用。燃料一直缺乏,膳食供应更不理想。一般药品极为缺乏。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大批伤兵均感染了痢疾与霍乱。

希波克拉底誓言及南丁格尔誓言_ 日希波克拉底誓言

  南丁格尔拿出自己的3万英镑为医院添置药物和医疗设备并重新组织医院,改善伤员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整顿手术室、食堂和化验室,很快改变了战地医院的面貌,只能收容1700名伤员的战地医院经她安排竟收到3000~4000名伤员。在这里,她的管理和组织才能得到充分发挥。6个月后,战地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伤员死亡率从42%迅速下降至2%。这种奇迹般的有目共睹的护理效果震动了全国,同时改变了英国朝野对护士们的估价并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重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亦为人们所承认。同时,为妇女开辟和创建了一个崇高的职业。南丁格尔为此付出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她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每天夜晚她总是提着风灯巡视病房,每天往往工作20多个小时。夜幕降临时,她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4英里之遥的营区里,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克里米亚的天使”。伤病员写道:“灯光摇曳着飘过来了,寒夜似乎也充满了温暖……我们几百个伤员躺在那,当她来临时,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我们挣扎着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的修长身影,然后再满足地躺回枕头上。”这就是所谓的“壁影之吻”。因此,“提灯护士”和“护士大学生燃烛戴帽仪式”,也成为南丁格尔纪念邮票和护士专题邮票的常用题材。

  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各国公众的赞扬。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为人们所承认,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的重视。

  过度的劳累使南丁格尔染上终生不愈的疾病。她在克里米亚患了克里米亚热,健康还未完全恢复,就又继续工作。1856年11月她作为最后的撤离人员,返回英国。战争结束,南丁格尔避开政府隆重的迎接仪式,化名“史密斯小姐”悄悄返回英国的家里。她说:“我不要奉承,只要人民理解我。”

编辑本段成就贡献

基金会

  1855年11月29日,伦敦社会名流共同发起成立南丁格尔基金会。英国人将她看做新的圣女贞德。一经呼吁,国人捐款源源不断,单是在克里米亚的军人,一天中就捐助了九千英镑。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捐了一幅威灵顿公爵的画像,她为表示个人对南丁格尔的嘉许与感谢,特地送给南丁格尔一个金质钻石胸针,胸针上镌刻着《圣经》里的名言:怜恤他人的人有福了!

护士学校

  1860年6月24日,南丁格尔将英国各界人士为表彰她的功勋而捐赠的巨款作为“南丁格尔基金 ”在伦敦圣多马斯医院创建“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圣多马斯医院成立于1213年,在英国久负盛名。该院与其他医院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从来不受宗教的控制。这所被后人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校的办学宗旨是将护理作为一门科学的职业,试验一种非宗教性质的新型学校。她对学校管理、精选学员、安排课程、实习和评审成绩都有明确规定并正式建立了护理教育制度,开创了现代护理专业这一伟大事业。这对整个人类是一项空前的贡献,为此,她当之无愧被后人誉为护理事业的先驱。她深感培育护理人才极不容易,遂订立两项原则:其一,护士不可只做“刷洗工”的工作;其二,除非受过训练,否则,不可做护士长并教导他人。

  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开学时有15名女子,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训练时间为一年。学生的食、宿、制服、学费全部免费,每年并给10英镑助学金。学校委托给圣·托马斯医院护理主任管理,南丁格尔只去过学校两次。但她一直密切关注学校的发展情况。医院护理主任不断向她请示、汇报学校的每一件事。护士和护士长常常在南丁格尔家中进行面谈。1860年,南丁格尔用公众捐助的4400英镑南丁格尔基金,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内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学校。随后又着手助产士及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工作。她对医院管理、部队卫生保健、护士教育培训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世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她还提出公共卫生护理思想,认为要通过社区组织从事预防医学服务。她一生培训护士1000多人。主要著作《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推动了西欧各国乃至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由于她的努力,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南丁格尔对学校的计划及基本原则有:“护士必须在专门组织的医院中,接受技术训练,护士必须住在适应提高道德和遵守纪律的学校宿舍中。”她拟定了“学生操行和学业成绩日报表”。1871年,圣多马斯医院新的建筑落成,南丁格尔护士学校也随之扩充,她主张学校应成为护士之家,是一个道德、宗教与实务的训练场所。学生一律住校,由修女任舍监,鼓励她们读书,参加圣经班聆听音乐以发展她们的兴趣,她希望她的学生们绝对忠诚并热心于专业护理工作、勤勉而符合道德规范。到1890年,经过30余年的护理教育培养学员1005名,大多优秀者均被英、美、亚洲各国医院聘请去开办护士学校。

  南丁格尔的学生们遍布英国各大医院并且远及英国本土以外。与此同时,欧美各国南丁格尔式的护士学校相继成立。“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的课程和组织管理成为欧亚大陆上许多护士学校的模式。随着受过训练的护士大量增加,护理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国际上称之为南丁格尔时代。南丁格尔进行护理改革前,护理工作被认为是下贱的职业,不受人尊敬,工资很低,每日三餐自己在病房中做。当时英国护士的形象是粗陋老态的女人,愚昧、肮脏、酗酒且粗野无比,在医院里恶名昭著,不听使唤,更不能执行任何医疗任务,其地位不过较家庭保姆稍高而已。当时医院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间大统房,病床紧密相连,脏乱得不成体统,墙壁与地板沾满了血迹与污渍而且臭气难闻,这种恶劣的现象,各地相差无几。

护理制度

  南丁格尔进行护理工作训练后的重要意在于使社会上都知道护理工作是一种“技术”,并把它提高到“专门职业”的地位,南丁格尔因此被称为“现代护理工作的创始人”,随之如护理人员品德的优越,社会地位的提高,工薪的增加等等,都成为自然的结果。而南丁格尔完成和改善这些工作的方法,主要是三条,即以身作则,著书宣教和亲身实践。

  从南丁格尔时代开始,即将护理实践教育做为护士职业的主要内容。自19世纪以来,即对制定护理操作标准,护士的任务以及工作内容等提出讨论。在前线开拓护理事业;革新英国军医制度;创立现代护理教育及普法战争的伤兵救护和国际红十字的建立,都得力于南丁格尔的协助与支持。南丁格尔的成就蜚声英国。欧美大陆亦公认她是护理方面的专家。1861年,美国内战期间,北军曾想请她帮忙成立医院,治疗伤兵,她提供了有关美国作战医疗制度与统计资料。战后,美国基督联盟特函致谢。此后,凡有各国重大医疗问题与计划,她总最先被咨询的人。尽管她工作如山,但她对护理教育与护理工作始终保持密切的接触与关切。她曾协助利物浦贫民习艺所疗养院建立护理制度,并派遣她的得意弟子及12名专业护士前往作业。

统计和卫生改革

  1863年时,英国的疾病命名与分类混淆不清,各地医院各自为政。南丁格尔制定了医疗统计标准模式,被英国各医院相继采用,被公认为一件了不起的贡献。

  南丁格尔从小就显示出对数学的天份,后来,南丁格尔成为视觉表现和统计图形的先驱。她所使用的饼图,虽然在1801年由威廉普莱费尔所发明,它在当时仍是一个新颖的显示数据的方法。

  南丁格尔被描述为“在统计的图形显示方法上,是一个真正的先驱”,她发展出极座标图饼图的形式,或称为南丁格尔玫瑰图,相当于现代圆形直方图,以说明她在管理的野战医院内,病人死亡率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她使用极座标图饼图,向不会阅读统计报告的国会议员,报告克里米亚战争的医疗条件。

  后来,南丁格尔对于印度的农村生活,做了全面的卫生统计研究,并在印度改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在1858年和1859年,她成功地游说成立一个皇家委员会,研究印度的情况。在1873年,南丁格尔报道,“卫生改革10年后,在印度士兵之间的死亡率已经从每千名69人,降低到至18人。

  在1859年南丁格尔被选为英国皇家统计学会的第一个女成员,她后来成为美国统计协会的名誉会员。

编辑本段南丁格尔效应

  1.以她的护理理念,“担负保护人们健康的职责以及护理病人使其处于最佳状态”,理念传遍世界,每所护士学校会以她的事迹为授课内容。 

  2.以她生日设立的国际护士节,5月12日。 

  3.以她名字命名的奖章“南丁格尔奖章”,在中国到目前为止,已有63人获得此殊荣。 

  最大效应是:越来越多的护士会以南丁格尔为榜样,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搞好治病救人工作。 但由于她用爱去对待每一个病人,导致她爱上了她的病人,所以引申为爱上其病人的效应,即"南丁格尔效应"

编辑本段护理理论

  南丁格尔提出了科学的护理理论。南丁格尔一生撰写了大量报告和论著,包括《护理札记》、《医院札记》、《健康护理与疾病札记、等多部专著。最著名的是《护理札记》,阐述了护理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理,详细论述了对病人的观察乳房卫生影响。该书被称为护理工作的经典著作。南丁格尔认为护理学的概念是“担负保护人们健康的职责以及护理病人使其处于最佳状态”。

  1859年12月,她在《护理札记》中写道“我们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表示护理这一词语,所以就使用了‘护理’这二字”。这本书一出版就被医疗卫生界的著名人物认为是“头等重要的著作”和“划时代的稀有著作”。《护理札记》成为护士必读的经典之作。不但英国本土大为风行,在美国也深受欢迎。后来,作为护士学校教科书被译成多种外国语本发行。书中精辟指出护理工作的社会性、生物性和精神对自体的影响等。她以事实、数据和观察为根据,总结了工作的原则、经验、规则和培养方法等。为护理学趋于科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指出“护士要做的就是把病人置于一个最好的条件下,让身体自己去恢复”提出了对护理本质的最早的最一般的看法,确立了护理专业化的开始。她强调护士应由品德优良,有献身精神和高尚的人担任,要求护生做到“服从、节制、整洁、恪守信用”她不但重视护理教育,而且重视护士的品德教育,每年从1000~2000名入学申请中挑选15~30名学生入学。大多数学员由她亲自挑选。条件是有教养、进取心、思想敏捷、灵巧、判断力强并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和宗教信仰。她认为,具有这些品质和条件才适合成为护士。她要求妇女“正真、诚实、庄重”,并说“没有这三条,则将一事无成。”

  南丁格尔认为,护理不应该只在医院里进行,要通过社区组织预防医学工作,同时,她又指出:“家庭护理比起设备齐全的医院或疗养院更需要给护士进行教育,怎样随病人所在条件改进居住状况,进行家庭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教育以及示范如何在家中护理病人。”她强调从事地段家庭护理也应当设立专门训练学校。在她的鼓励下,开创了近代公共卫生地段家庭护理,极大的丰富了护理学的内容。

  南丁格尔认为,疾病是一个“修复过程”。她还认为,为了保持或恢复健康,治疗或预防疾病,护理应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并要区分护理病人与护理疾病之间的差别,把病人当作一个整体对待。在南丁格尔任伦敦妇女医院院长时就明确提出:护士除救治病人外,还要求做好下列护理工作,如使病房空气新鲜,环境舒适,整洁安静,做好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增加营养等等。对病人的饮食的营养问题,阳光、病房空气、环境的绝对安静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标准。她十分重视病人护理过程中的心理因素,甚至要求“社会工作者,牧师和管理人员共同配合护理病人工作。”她在《护理备忘录》(1858年出版)中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阐述了关于有目标工作的必要性和基本的护理行为。

  南丁格尔指出许多医院在建筑上的缺点,认为医院的建筑设计首要条件是不能给病人带来危害,强调医院的建筑不在于它的豪华而首先应考虑病人的舒适、安排、福利和卫生。她根据调查的资料对医院的环境卫生管理,病房的建设,陈设、床位的数量,清洁设备和便于工作和管理布局等,均提出了较详尽的论据。1859年,南丁格尔完成一本《医院摘要》,对医院建筑与医院管理,提出革命性理论。她强调良好的建设、卫生与管理可使病人获得更好的护理。她提出新的病房管理意见,改变了护理观念。这本书对当时的影响与冲击很大,被视为医院改革的权威言论与范本。国内外许多护士纷纷求购。自南丁格尔办学以后的一百多年来,护理事业不断发展,二十世纪的护理学与南丁格尔创立的护理学已大不相同,在护理学的知识结构、护理的目的、护理的对象、护士的作用各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南丁格尔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和改进以及颇有见地的独到见解在当时和现在,仍有深远的影响与指导作用。[1]

编辑本段南丁格尔奖章

基本介绍

南丁格尔奖章

  1912年设立的南丁格尔奖章是国际护理界的最高荣誉奖。它是以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名字命名的。

  1912年在华盛顿举行的第9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批准设立南丁格尔奖章,以奖励有关国家的红十字会或红十字附属医护单位的护士、志愿助手、积极分子和定期支持者,以表彰他们在战时或平时以特别的献身精神和勇气为伤、病、残人或为健康受到威胁的人们的忘我服务和取得的优异成绩。

  南丁格尔奖章是镀银的。正面有弗罗伦斯·南丁格尔肖像及“纪念弗罗伦斯·南丁格尔,1820至1910年”的字样。反面周圈刻有“永志人道慈悲之真谛”,中间刻有奖章持有者的姓名和颁奖日期,由红白相间的绶带将奖章与中央饰有红十字的荣誉牌连接在一起。同奖章一道颁发的还有一张羊皮纸印制的证书。

  南丁格尔奖基金由各国红十字会认捐,正常情况下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最多颁发奖章50枚。

获奖人士

  我国至今已有56人荣获南丁格尔奖,她们分别是:

  第29届 (1983年) 王琇瑛 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 。

  第30届 (1985年) 梁季华 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杨必纯 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 ,司堃范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

  第31届 (1987年) 陈路得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史美黎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云清 辽宁省肿瘤医院 。

  第32届 (1989年) 林菊英 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 ,陆玉珍 上海遵义医院 ,周娴君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州医院 ,孙秀兰 唐山市人民医院 。

  第33届 (1991年) 吴静芳 河南商丘地区医院 。

  第34届 (1993年) 张水华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张瑾瑜 福建省护理学会理事长 ,李桂英青岛市传染病医院 。

  第35届 (1995年) 孙静霞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邹瑞芳湖州市人民医院 。

  第36届 (1997年) 黎秀芳 第二军医大学、兰州金城联合大学兼职教授,汪塞进 安徽省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 ,关小英 天津市护理学会理事长 ,陆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孔芙蓉 河南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

  第37届 (1999年) 曾熙媛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 ,王桂英天津市原护理学会理事长 ,秦力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原护理部主任 。

  第38届 (2001年) 吴景华 宁夏回族自治区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王雅屏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副院长、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原总护士长 ,李秋洁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护理部主任 。

  第39届 (2003年) 叶欣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护士长(殉职), 钟华荪广东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淑君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口腔科护士长 ,姜云燕解放军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护士长 ,苏雅香 贵州省护理学会理事长 ,巴桑邓珠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副院长 ,章金媛 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原护理部主任 ,梅玉文 天津市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李琦 上海第二人民医院原护士长 ,陈东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主任。

  第40届(2005年)刘振华 山东省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住院部主任刘振华,陈征北京地坛医院社会服务部主任,冯玉娟 香港医院管理局九龙西联网、广华医院及东华三院黄大仙医院护理总经理,万琪西藏军区总医院护理部主任万琪,王亚丽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第41届(2007年)泽仁娜姆 青海省同仁慢性病防治院主管护师,陈海花“联合国和平一级勋章”获得者、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丁淑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聂淑娟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护师聂淑娟,罗少霞 澳门镜湖医院护理部主任。

  第42届(2009年)刘淑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 张桂英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精神科护士长, 潘美儿 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住院部护士长, 杨秋四川省都江堰市向峨乡公立卫生院护士, 鲜继淑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 王文珍海军总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

  第43届(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吴欣娟,天津市肿瘤医院护理质控中心主任陈荣秀,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孙玉凤,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福建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姜小鹰,青海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赵生秀,解放军第四医院医务处副主任护师索玉梅,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妇产科护士长陈声容,武警总医院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张利岩。

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1907年12月,英王爱德华七世授予南丁格尔丰功勋章。这是首次将此类勋章颁授女性,真是无比光荣。稍前曾有人提议,在维多利亚女王就职六十周年时,将护理事业进步实况做一次展示,但南丁格尔表示反对。她不愿将她的照片摆出去任人欣赏,认为这是愚不可及的事。然而在万泰芝女士的劝说下,她同意将一尊半身铜像,及她乘坐的一辆马车予以陈列。令她料想不到的是,她的铜像下面堆满了鲜花,老兵们纷纷上前亲吻这辆克里米亚马车。她被尊称为英军最尊敬的圣母。

南丁格尔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造成众多人员伤亡。许多士兵返回英国后,把南丁格尔在战地医院的业绩编成小册和无数诗歌流传各地。有一首诗,在50年之后仍在英国士兵们重逢时传诵,诗中称南丁格尔是:“她毫不谋私,有着一颗纯正的心, 为了受难的战士, 她不惜奉献自己的生命; 她为临终者祈祷, 她给勇敢的人以平静。 她知道战士们有着一个,需要拯救的灵魂, 伤员们热爱她, 正如我们所见所闻。 她是我们的保卫者, 她是我们的守护神。 祈求上帝赐给她力量, 让她的心永跳不停。南丁格尔小姐—— 上帝赐给我们的最大福恩。”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南丁格尔是同时代的人,他对南丁格尔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十分敬佩和感动,写下两篇充满热情的通讯,分别刊载在德国的《新奥得报》和美国的《纽约论坛报》,使世人皆知这位伟大的女性。马克思说道:“在当地找不到一个男人有足够的毅力去打破这套陈规陋习,能够根据情况的需要,不顾规章地去负责采取行动。只有一个人敢于这样做,那是一个女人,南丁格尔小姐。她确信必须的物品都在仓库里,于是带领几个大胆的人,真的撬开了锁,盗窃了女王陛下的仓库,并且向吓得呆若木鸡的军需官们声称:我终于有了我需要的一切。现在请你们把你们所看到的去告诉英国吧!全部责任由我来负!”

  南丁格尔女士以最高贵的奉献精神把一生献给了护理事业,为护理事业奋斗终生。英国人把她看作是英国的骄傲,1867年,在伦敦滑铁卢广场,建立了克里米亚纪念碑,并为南丁格尔铸造提灯铜像,和希德厄·海伯特的铜像并列在一起。并把她的大半身像印在英国10英镑纸币的背面(正面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半身像)。美国大诗人朗费罗Longfellow(1807—1882)为她作诗《提灯女郎》,赞美她的精神是高贵的,是女界的英雄。如今全世界都以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纪念她。南丁格尔被列入世界伟人之一,受到人们的尊敬。南丁格尔女士幼年时就怀有一颗慈祥仁爱的心灵。她爱护生命,家里饲养的小动物受伤了,她细心给它包扎,南丁格尔怀有一个崇高的理想、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为人类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做一个好护士,是她生平的唯一夙愿。[1]

编辑本段后世纪念

  在伦敦街头树立着一座女士的铜像,在10英镑纸币的背面印有这位女士的半身像(正面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半身像),她就是近代护理学的奠基人弗罗伦斯·南丁格尔,英国人把她看作是英国的骄傲。

  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倡议世界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以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以此纪念这位英国护理学先驱、人类护理事业的创始人。

南丁格尔纪念邮票

5月12日,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世界各地举行纪念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广大护士纪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治病救人工作。

  护理工作最独特的功能是协助病患及健康的人预防疾病、减轻病痛、恢复健康或促进健康,它是结合科学、伦理与艺术的一门学科,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的自我充实,以培养护理人员事业的素养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护理战线上的“白衣天使”以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把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给了每一位患者,学习和发扬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8858.html

更多阅读

费迪南德·舍尔纳Schorner 斐迪南德.舍尔纳

陆军元帅费迪南德·舍尔纳 Schorner图片:费迪南德·舍尔纳(Schorner)(1892.6.12—1973.7.2),德国陆军元帅(1945.4.27),军事家、统帅。1892年6月12日,舍尔纳出生于慕尼黑。青年时代曾在巴伐刹亚的皇家近卫步兵团服役一年,以后在慕尼黑的大

视频:卡洛·南丁格尔--诺言来之不易最好听的100首英文歌NO.30

Caron Nightingale的演绎绝对是别具一格的,她的唱腔中带着标志性的鼻音,轻柔地,舒缓地衬托出一种难以言传的味道,令听者从耳膜开始发痒,然后如此颤栗的感觉会逐渐遍布全身,直达灵魂深处。不用躲藏,她的音乐是窥视自然的窗;不用彷徨,她的声音

护理竞赛实施方案 护理团队口号

为深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和弘扬“南丁格尔”精神,为创建“两好一满意及文明诚信医院”及全面贯彻实施我院宏伟的“五年规划”夯实护理基础,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理论技术水平,护理部在全院护理人员中举办了护理知识技能大赛,在院

声明:《希波克拉底誓言及南丁格尔誓言_ 日希波克拉底誓言》为网友贖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