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概述 荀子性恶论

荀子概述

  3月3日下午,郑安纲老师在图书大厦新华国学大讲堂,讲《荀子概述》。

  郑老师说:《荀子》的篇幅都很长,一般人只知道一篇《劝学》,对荀子的贡献了解不够全面。荀子这个人,在中国文化史上作用非常大,但评价不是太高。所以今天讲讲荀子概述。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史记》把他和孟子合记为《孟子荀卿列传》,可见司马迁对荀子的重视。《史记》中说,荀卿是赵人,我上学时在邯郸,当地民间传说荀子就是这里人。历史记载“赵”即指邯郸,而赵国就不一样,赵国地方很大。荀子生于赵,但一生有五六十年的时间待在齐,去过燕和秦,最终死于楚。其间两次回过赵,有一次参与给赵解围。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的很简练,侧重于从学术上说明。其中“荀卿最为老师”,第一次把“老”和“师”连在一起。老者经验多,老者为师,现在年轻人也称老师,老师已经成为一个名词。年五十岁时游学于齐,当时齐国齐恒公搜罗天下人才,在国都淄博西边有个城门叫“稷”,于是官办的高等学府就称“稷下学宫”,也有的叫“稷下之学”,从全国各地招集学者学生,来此讲学著书立说,还授予官位,待遇非常好,从齐桓公一直到齐威王,齐国一直是一个学术重地。今天我们搞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从历史上也可看出,没有文化的大发展,历史上记载不下这些,文化始终影响历史发展。当时“稷下先生”有个叫田骈的学问家,剩下就是荀卿为资历最老学问最深的老师,他三次列为齐大夫,三次为“祭酒”,就是学校的校长,按现在的说法是“学术领军人物”。后来齐国有人谗言陷害荀子,荀子就去往楚国。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任命他为兰陵县令,现址在山东。后来有人在春申君前说他的坏话,被春申君解聘,又有人进言春申君,得到重新任用,一直到八十多岁,死在兰陵。在当时思想学术氛围混乱的时候,荀子综合各家之长,集各大家之成,形成了荀子思想。

  荀子的生卒年月没有定考,说明在汉朝时就对他有看法,有争议。有争议的人,地方上也不愿意承认为自己的人,现在是找不到老祖宗,连武松、潘金莲都有人愿意要。因此,荀子的痕迹很难找,但有个大略时间,他是孟子死后50年出现的人物,他的老师传承子夏,子夏是孔子的学生,因而渊源于儒家学说。但它变异了,发展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理论,把儒家从道统层面、思想层面,学问层面,变成了实践、现实,这是荀子的贡献。荀子到秦的时候,发现秦的经济发展很强大,管理工作搞得非常好,给秦以高度评价。到楚国后,楚国的文化在当时七国中是最深厚的,就在这里做学问,他学问的形成主要在齐。这是荀子的主要轮廓。

  下面说说荀子学术的命运。为什么一提到荀子,就归到法家,是因为出了两个弟子李斯和韩非。现在普遍的评价,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教育家,办过学,当过三任校长,文学家,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对先秦儒学的发展有承先启后的作用,他的思想不是纯儒家的,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刻,韩非子和李斯是他的学生,向他学帝王术,如何做帝王,儒家崇尚周礼,讲究秩序,整个变成了实践。在中国历史上,学术和实践并非井水不犯河水,荀子是儒家集大成者,由于他的进步思想不符合封建专制的要求,中唐以后履遭排斥,学术的位置被贬到一边,所以有关荀子遗存的东西就非常少。如哪里人,何处出生,拿不出证据。我们说秦始皇到过秦皇岛,拿什么证明,他建了秦行宫,有遗址。而荀子没有可考,可见历史上好多人都讨厌他。

  荀子的唯物思想,对汉唐的影响非常大,东汉的王充著《论衡》八十五篇,其中有《问孔》《刺孟》等专篇,是对荀子思想的继承。唐代的思想家柳宗元,受荀子影响非常大,柳宗元有一篇《天说》,论述天人关系,认为“人能胜乎天者,法也”,在当时影响很大。但是荀子的学说从中唐以后转折,转折点就是韩愈,韩愈进行批评,把儒家的道统提高到很高的位置,把荀子排斥在儒家的道统之外,认为荀子是法家的,从此荀子被贬,孟子抬高。到了宋明理学时,二程不遗余力的对荀子性恶论进行攻击,把荀子称为“异端”,甚至把秦朝的一些罪过,如焚书坑儒归罪于荀子。明代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归有光对荀子评价很高,说荀卿独能明仲尼之道,与孟子齐名,李贽视荀子为德业明臣,清代考据学兴起,是中国学问的一个中兴时期,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在真正钻下去搞考据,太难了,没有人愿去甘坐寂寞的冷板凳。现在搞国学的人,如果看不懂古文就完了,语言文字并没有美丑,是看你的经济实力。比如英国的文字美到什么地方,我们的文字丑到什么地方,我们不能自夸,现在外国人都学汉语,是因为我们成为大的经济实体,原来说我们文字要改革,要改成拼音文字,现在我们是力争挽救它。搞历史和国学研究,首先要懂得文字。

  近代以来对荀子的评价发生重大变化,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吸收机械唯物论的时候,对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特别看重,以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与达而文进化论相对照。近代也有猛烈抨击荀子的,谭嗣同把封建专制算到荀子头上。民国以后,研究有突破。

  荀子思想传承,到韩非都给否了,成为法家,没有一条明晰的线索,不像儒家,到宋明理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一个固态。荀子做为法家的一个祖宗,也受到冷落,另眼看待。民国以后胡适、梁启超、冯友兰,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如胡适,梁启超,认为荀孟都是儒学大师,性善论和性恶论殊途同归,冯友兰提出了“荀子在中国历史上之地位,如亚里士多德在西洋历史之地位。”这两天讲荀子备课,感觉荀子很不简单。近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作为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对荀子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荀子作为法家,在文革时的评价很高。他的历史命运就概括这些。

  《荀子》这本书最初是由汉刘向校注的,叫《孙卿经书》,荀子姓荀名况号卿,有三种说法,一说语音相近,叫孙卿,另一种说法,姓孙,还一种说法是避讳汉朝的皇帝,这都有可能,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叫孙卿,唐朝杨倞做注时省略,为荀卿,称荀子。但《荀子》篇目发生了很大变化,梁启超专门考证过。清代的一些学者都对荀子进行校注过,到宣统年间王先谦采集各家之说,发挥己见编成《荀子集解》,是集大成者。当代人有杨柳桥的《荀子诂译》(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等。

  《荀子》第一篇即“劝学篇”,我们中学课本里节选了一部分,是讲荀子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人性非本善,学后善,学习以后才改变。

荀子概述 荀子性恶论

  第二篇是修身篇。专门论证校正本性之方法,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强调礼、秩序、制度,强调尊师。

  不苟篇,推出言行道德规范的标准。君子处世原则。

  荣辱篇,荣辱由人自取,非是人命中注定。

  非相篇,阐述了三个内容,人之吉凶贵贱,并非由相貌决定,取决于人内在的德;提出法后王,不同于孟子的法先王。提出说和变,君子宜辩。

  非十二子篇,是对当时各家学派的批评,对老子、庄子、孔孟都有评论,列举了六个流派的学术思想,十二个代表人物,批评其错误,提出自己的主张,不仅仅是学术著作,也是历史著作。  仲尼篇,阐述了王者治国的思想,提出以王道治天下,成就霸业,为王称霸。

  儒效篇,为儒家辩护,论述了儒家传承,重用知识分子才能得天下。

  王制篇,论述王霸,提出治国方略。

  富国第十,经济学理论,提出生计学原理,富国裕民。

  王霸第十一,论述兴王道、兴霸道治国。

  君道第十二,论人治与法治的得失,君主的作用,在于容礼、重法,招贤,礼是道德秩序。

  臣道第十三,讲臣子的作用,怎样辅佐君王。

  致士第十四,领导人应当怎样对待招贤纳士,

  议兵第十五,是军事篇,战争有正义的,除暴安良就是正义的。

  强国第十六,国家强盛,统一天下,要重法崇名。

  天论第十七,天是自然法则。自然规律是看不见的,但又是存在的,就是道,人生活在世上也有内在规律,就是德,人的德必须服从于道,人有能动性,有情感,而自然没有,所以人道能改变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人定胜天,

  正论第十八,是世俗之论。

  礼论第十九,是论礼的,以性恶论为基础,要去恶从善,要遵循礼。

  乐论第二十,论音乐与人的关系,音乐的作用与原理。音乐不是雕虫小技,春秋时打仗有音乐,现在我们也有军乐,听了能振奋精神。

  解蔽第二十一,讲认识论,人的认识有障碍,要解开,才能能客观全面的看问题,防止片面。

  正名第二十二,讲逻辑学理论的,认为名和事物要有德,有名份。

  性恶第二十三,人出生时像一张白纸,孟子说善,荀子说恶。是因人有欲望,有私利,这是恶源,必须通过后天教育、修养,后天的努力来改变。

  君子第二十四,主张君子的权威。

  成相第二十五,用民间的形式,表达了法后王的政治。

  赋第二十六,是文艺理论篇,用文学的形式来表达政治思想,这一篇很流畅、优美,有气势。排比对仗,层次感强,

  大略第二十七,重点是尊礼的。

  宥坐第二十八,是讲孔子为政的。

  子道第二十九,讲伦理道德观,讲孝悌的。

  法行第三十,讲仁义智行勇,讲知法守法。

  哀公第三十一,记录了哀公和孔子的对话。

  尧问第三十二,讲尧舜的治国之道。

  从以上可以看出,《荀子》这本书学问很深,是集大成者,功劳非常大。

  怎样读《荀子》:一为修身,二为学术。为修身而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思想认识,唤起我们对礼对法的重视,增加人的自信力和勇气。为学术而读,看他思想的全面性和解放性,这在当时提出来是很大胆的,荀子培养出李斯、韩非是对历史的贡献。读的方法,初读《劝学》,基础篇,观其大概,次读《性恶》,观其思想根源。再次读《解蔽》、《正名》、《天论》三篇。提高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正确认识社会、自然,再次读《礼论》《乐论》,是实际操作的工具,再读《正论》和《非十二子》,了解荀子的思想,通过对别人的批评,可以看到他的思想脉搏,再读富国君道王治,帝王术等。

  今天讲了荀子的概况,最主要是告诉大家,荀子是有贡献的,承孔孟之余绪,集诸子之大成,开儒家之新风,创独家之荀学,从而奠定其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不朽的地位。他主张法后王,不只有理论,还有实践,由弟子运用到实际事务中,并且成功了,但在历史上是有过波折的。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整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9576.html

更多阅读

六十甲子年出生论命 属虎的几月生命好

甲子年出生:屋上之鼠,为人少学少成,心情急躁,办事有始无终,幼年有灾,兄弟少力,男主女大,女主夫长,可配夫妻美满。聪明、善良之命。甲戌年出生:守门之犬。口快舌尖,用心不用力,有权柄,名声四海;夫妇相合;女命旺夫生财,兴家立业。甲申年出生:过树之猴。

6000万豪车帕加尼风之子 验证先富论 帕加尼风之子

2014年03月20日,北京。最近,一个介绍北京银泰中心“最牛豪车地下车库”的帖子引起热议,号称这个地下车库“豪车遍地”。来到长期固定停车区,不用仔细寻找,就会发现前后左右随处可见平时少见的超级豪车,大都是几百万到上千万级别。首先是一

荀子概述 荀子性恶论

荀子概述  3月3日下午,郑安纲老师在图书大厦新华国学大讲堂,讲《荀子概述》。  郑老师说:《荀子》的篇幅都很长,一般人只知道一篇《劝学》,对荀子的贡献了解不够全面。荀子这个人,在中国文化史上作用非常大,但评价不是太高。所以今天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何满子 神话试论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不知哪里读到这么一句:“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当时心不由得一阵悸动,无端地悲伤。因为诗歌积累太少,也不喜欢背诵,虽然似曾相识,因时间和场合的关系,没法考证,感动之后便遗忘了。午后,暖暖的阳光斜斜射进屋子,便有

声明:《荀子概述 荀子性恶论》为网友金牌硬汉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