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原文节奏划分译文 爱莲说译文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爱莲说原文节奏划分译文 爱莲说译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w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yì)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是一篇议论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今江西省于都县)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说”是古代文体之一。

节奏划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钟爱菊花。自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十分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的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被淤泥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空心)的,外形是挺直的,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亲近而轻慢的把玩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人;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人。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后就很少听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爱牡丹的人,当然人很多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054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听王君老师聊课爱莲说 王君 爱莲说 课堂实录

原文地址:听王君老师聊课(爱莲说)作者:荼蘼花开——兼评甄方圆和梁素丽老师对《爱莲说》所作的解读和设计北京人大附中西山学校/王君(拟发2013年05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从来没有抽象的语文。从来没有抽象的学生和教师。从来

2010年《爱莲说》中考试题 2010年中考英语试题

2010长沙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爱莲说》复习题

《爱莲说》复习题一、文学常识1.《爱莲说》选自    ,作者    ,  代  家,字   。号    ,2.本文体裁是    ,这是一种                的文体。二、词语蕃    淤泥    染    濯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译文|注释 离骚原文注释及译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

声明:《爱莲说原文节奏划分译文 爱莲说译文》为网友风夏了白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