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关于刘太医的调查极其不负责任 刘太医

原文:http://www.ynet.com/qnzm/article.jsp?oid=24270772

“刘太医”神话为何还能继续
政府部门表示拿不到“非法行医”把柄无法查处
徐英 2007年09月27日



新华社记者暗访“刘太医”时的视频截图



  新华社记者三度暗访 无美金买不来祖传秘方———
  ◎口述/新华社天津分社 胡梅娟
  对涉嫌学历、资历、职称造假的“刘太医”的调查还在进行当中,这是本报9月24日致电天津市塘沽区卫生局医政科时得到的回复。

  近日,《新华每日电讯》文章《寻访现代“刘太医”》说,在互联网上自称明代太医之后,懂养生之道,拥有众多粉丝,且有祖传治癌秘方的“刘太医”,不仅学历、资历和职称造假,还因“非法行医”被查处过。

  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胡梅娟回忆起与“刘太医”交锋的情形,第一次她以患者朋友身份接触“刘太医”,因为没有预约,被赶了出来;第二次想提前预约,却因为没有熟人介绍,险些失败,直到“碰巧”说对了“刘太医”熟人的名字。走近真相后,胡梅娟才发现,是“刘太医”的警惕才让这个神话得以延续到现在:家中没有医疗器械、没有病人,就不会有直接证据,相关部门也很难以“非法行医”来查处三假“太医”了。

  ◎脸谱◎

  胡梅娟,新华社天津分社经济部主任。曾有《兰州证券黑市调查》、《天津德普爆“回扣”门》等文。

  ◎声音◎

  虽然向读者和盘托出“刘太医”的三假背景,但是我也明白,在现行处罚的手段无法处置这个只靠一张嘴就能忽悠人的“刘太医”时,“太医”神话还将继续。

  四个朋友竟是“刘太医”粉丝
新华社关于刘太医的调查极其不负责任 刘太医

  万元欲购祖传秘方,朋友托我见见“刘太医”

  有位朋友的家人得了癌症,在医院治疗的效果不大,他便动了寻找偏方的念头。一天,他在“太医网”知道了刘弘章,自称从祖上明代太医那里得到了一套养生之说,以及专治癌症的祖传秘方“控岩散”。我的朋友与“刘太医”几次e-mail往复之后,对他奉若神明,准备花1万元钱购买“控岩散”。

  1万元不是小数目,朋友托在天津工作的我帮他确定,该不该汇出这笔钱。2006年10月份,我抽了一天空闲,去找“刘太医”。

  “太医”只用互联网和电话看病

  在塘沽区唐山里一个老旧的小区,我找到了“刘太医”家,门口挂着一块牌子“私宅勿扰,有事打电话”。而左手的一扇门上也挂着一块牌子,“本门不是医院,看病一概不知”。

  一位60岁左右的老人打开了门。“你是谁?来干嘛?”“我是一个患者的朋友,来找‘刘太医’打听一下……”“预约了吗?”看来他就是“刘太医”。“没有。”

  “没有预约不能进。”老人不想让我进门。我可不管,一个劲往里走。进门左手就是客厅。客厅门正对的墙中间挂着一张大幅人像照片,写着先祖太医、“控岩散”的研制者刘纯。“刘太医”不回答我的任何问题,坚持让我走,我只有离开。

  我告诉朋友,钱还是先不要汇了,还把这件事当作笑话讲给其他同事听。

[没有任何证据,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可以断定刘太医是骗子?胡记者的调查方法真高明!]

  小店意外看到“刘太医”出的书

  今年年初,我在天津一家小书店逛,看到了《刘太医讲养生》一书,这不就是我接触过的那个“刘太医”吗?这个小书店都有他的书卖了?从小店出来后,我就去了天津、北京的几家大图书商场转了转,北京图书大厦的服务员告诉我,这本书曾是2006年10月份图书大厦生活健康类书籍销售冠军。

  “刘太医”这么火,他的书都讲了什么?买了他的书看了之后,我的疑惑加深了。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都是历史上的案例,给明朝妃子、重臣看病,我们普通人到哪里去考证?“刘太医”在书中说,不能吃肉块、不能吃豆腐,不能吃晚饭。这和传统的养生学也有出入。我对书的科学性产生了疑虑。

  总有人托新华社记者打探“刘太医”

  陆续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觉得“刘太医”的影响已不局限于互联网了。

  “刘太医”住在天津,浙江的、甘肃的,还有其他地方的朋友都托付到了新华社天津分社,有要买书的、问情况的、想让我们以记者身份说服“刘太医”去看病的。

  另外,我身边也有四位要好的朋友也会聊到“刘太医”。一位男性朋友竟然不相信我的话,“我老婆按书上介绍的,服用了‘牛蹄筋汤’后效果不错”。

[难道胡记者的朋友用实践证明的事情是错的?胡记者竟然责怪这个朋友相信事实而不相信她说的话?]

  综合这些,我觉得有必要看看“刘太医”神秘面纱后到底是个什么样了。

  太医邻居支招,不要说是天津人

  考虑到“刘太医”有不少的粉丝,也怕万一他不认账,分社派了音像部主任张晓辉全程摄像记录,进行暗访。在塘沽区唐山里小区,一位邻居劝告我们,千万别说是天津人。据他说,他有位亲戚曾托他找刘太医咨询,刘一看是天津人,还住在这附近,立马把人赶了出来。

[看病有七不治,被拒绝的人多了去了]

  “太医”夫人拷问记者介绍人是谁

  “太医”夫人:非得问清楚谁是介绍人

  8月22日早上,我给“刘太医”夫人赵女士打电话,在多次拨打“太医”家固定电话无人接听后,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个小灵通号。电话那头传来北京口音,“你是干嘛的?”

  “赵女士,我们是患者。”我赶紧回答。“你从哪里拿到我电话的?”“一个朋友给的。”“哪里的朋友,谁?”

  “北京的一个朋友,一个公司的。”我想打哈哈糊弄过去。

  “哪个公司的,叫什么?不是朋友推荐,我们不接待你的电话的。”

  我看没办法,就随口编了一个,“一个姓王的朋友。”“王什么?”“王悦”,我随口胡诌了一个名字。“是××歌舞团的王越吗?”
[既然如此,为何不调查一下这个××歌舞团的王越效果如何?]

  还真有这个人!我赶紧说“就是她。”电话那边的声音不再咄咄逼人了。赵让我们下午四点过去。

  不看片子“太医”夫人开药方

  开门的是“刘太医”的夫人赵女士,她告诉我们“刘太医很累,刚接待了一批外国人,在睡觉。”她说她来给我们开方子。进屋之后,我发现刘家进门的左手边墙上多了不少奖章。

  “患者多大年纪,体重多少?”问了之后,赵女士给我们开方子。“带来了片子,你看不看。”我问她。

  “这个没用。任何癌症都只需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先服用牛蹄筋汤,3个月后,再用刘家祖传秘方‘控岩散’。”
[的确如此,所有癌症都要这样七分养。]

  “‘控岩散’是在什么地方生产的?”“北京长城瘤科技术研究院生产”。

  当我们咨询“控岩散”的药效时,赵说,美国前总统里根的病就是刘弘章的父亲用这个祖传药给控制住的。

  见我们坚持要见“刘太医”,赵女士让我们过两小时再来。在和赵女士聊天中,她的小灵通一直没有断过,不是问药的事,就是问钱有没有收到的事。

  不让吃肉的太医给孙子买羊肉串

  转悠了一圈,我们提前在小区门口等。这时一位老人,领着个两三岁的小孩过来了。“是刘弘章”,我跟其他两位说。

  摄像记者听说刘弘章来了,就把偷拍机打开了。我迎了上去,“您是刘太医吧?”“哎,就这德性,我就是。”穿一双拖鞋的老人说。他旁边的小孩手里拿着一串羊肉串。

  我看过他的书,说不能吃肉。他怎么让这个小孩吃羊肉串?“这是谁家的孩子啊?”“刘勃的孩子。”我知道刘勃是他的儿子,这个小孩肯定就是他的孙子了。小孩嘴边还有着孜然、辣椒的调料。

[我仔细看了视频,这个羊肉串好像是个糖葫芦。不过即便是羊肉串,也不能说明什么。明知道抽烟不好还抽烟的有的是;明知道喝酒不好还喝酒的有的是。顺便说一下,刘氏父子都是抽烟的,刘的父亲也抽。因为在刘纯的时代还没有烟叶,刘家家规规定不能喝酒,不过没有不能抽烟这一条。]

  只有美金才能买祖传药方

  “像我们这样的肺癌晚期能不能治?”总编室常务副总编栗建昌操着一口山西土话问“刘太医”。

  “当然能治,治不好,你找我干什么?”刘弘章还说,他的祖传秘方只卖给白领和海外会员,栗建昌插话,“这两年我挣了点钱,太医,我们就想买你的药,你别管花多少钱。”

[堂堂新华社的记者,竟然搞这种鬼鬼祟祟的调查手段。要采访就光明正大的表明身份采访。学学人家新浪吧!]

  刘不屑一顾“你能有多少钱,你那个都是人民币,你有美元吗……你们大陆人都是糊涂虫。”

  有意思的是,我们问刘弘章治好的病例时,他说,里根的结肠癌就是他治好的。提起“控岩散”是哪里生产的,刘说,是香港一家制药公司生产的。

  “太医”自圆其说不带迟疑

  副院长资历造假,只是一名普通大夫

  刘弘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的双料博士、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职工医院副院长资历是否真实?

  刘弘章在“太医网”上自我介绍说:他曾是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职工医院副院长。是双料博士:科学和医学博士。是教授。

  而这家医院办公室一位姓张的负责人明确地说,“我们医院的院长、副院长的履历中,没有一个刘弘章副院长的记录。二十多年前,他是我们医院综合科的大夫。”原来,刘弘章最初在甘肃的一个乡村医院呆过几年,后来调到了这家职工医院。他还说,医院对刘弘章没有什么印象,但近年来不少人打电话问他的情况,为此,医院还特意找到曾跟刘共过事的老同事调查。大家都说,当年刘的医疗水平一般,不过他的头脑灵活,懂得宣传,时常印个小传单,写上自己会看的病塞给病人。

[仅凭一个电话采访,20多年前的事儿就搞清楚了?医院的档案里没有,就说明没有这回事儿了?刘弘章大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政府医务室,担任甘肃省革委会主任洗恒汉中将和省革委会副主任、曾被毛主席题词为“模范县长”的李培福的保健医生,后来兼任甘肃水电工程局医院副院长,档案仍然在省政府医务室。刘副院长当年雷厉风行,得罪过一些人是很正常的,仅凭一个人一面之词就算客观调查了?]

  同时,我们调查还发现,刘弘章既没有执业医师资格,也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曾因“非法行医”被查处。

  面对质疑,“太医”不加迟疑自圆其说

  我们决定正面与刘弘章接触。“你的双料博士、世界级大奖是怎么来的?”

  “一个叫‘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的组织提交过论文,博士是由‘国际另类医学研究所’颁发的。”事实上,我们调查到这个机构不过是北京新华印刷厂退休职工余某自创的,与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且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

  “你当过副院长吗?你现在不就在搞三假(假文凭,假职称,假资历)吗?你为什么要这么宣传?”他开始急了:“我就是一个要饭的,你看我的书不就得了吗!”

[‘国际另类医学研究所’我还未调查过。不过,刘先生哪怕就是个要饭的,能治病不就行了么?更别说其北京医学院文凭,副院长职称,行医资历,家族族谱并无造假。]

  “既然你给那么多人看好了病,那我想核实你的药到底好不好?让疗效说了算。”“我不可能把别人的隐私告诉你。”刘弘章拒绝。

[刘先生的确将病人的隐私看得很重,怎么会随便把资料给鬼鬼祟祟的小人!]

  “你老是说让大家不要吃肉,那你为啥给你的亲孙子买羊肉串?”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他。“那是他妈给买的。我回来之后就给他扔了。”刘弘章回答。我当时都觉得这人太厉害了,自圆其说根本不带考虑的。

[知易行难,要每个人严格养生是很难做到的。据我所知刘先生的亲属里能严格养生的都不多。不过,哪怕就算刘太医本人吃一次肉,也不能代表他的三分治七分养是假的。]

  难破灭的“刘太医”神话

  发稿之后,同事张晓辉还给赵女士打了电话,声称自己是患者,看到新华社的报道之后,想问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你信他们干吗?这些年来,对我们刘太医家的质疑就没有断过。”赵女士习以为常,“我们也有报道呢,都是正面的。你来看看。”

[是啊,为什么不去看看?这么严肃的调查,这么轻易的就下结论了?]

  报道出来后,我仍有不少困惑:

  塘沽区卫生局医政科的工作人员说,现在再去查,就要受到限制了,因为刘弘章是在私宅里办公加之现场没有病人、没有医疗器械、没有处方,没有直接证据不好查处;所谓的祖传秘方,他们也不掌握,不清楚具体的成分。

  我也曾找到“刘太医系列丛书”特约编辑,她说,“刘太医丛书”是光明书架公司重点推荐的书籍。保健类书籍出版时,只要市场判断好,一般对作者的身份等都不会深入审查。这些都表示,“太医”的神话不可能短期破灭。

[通观整个过程,所谓的新华社调查,就是凭一些主观臆断,干些鬼鬼祟祟的事情,连一个病人都没见到,就敢下结论说刘太医是骗子。然后这个新华社统发稿就发遍全国,各地媒体再鹦鹉学舌一番。

刘先生的书中,写的内容都是很明确的。开胃汤有没有效果,一试便知。七分养有没有用,试验就可以证实。俗话说和气生财,如果刘先生要骗钱,何必骂遍西医中医?何必从感冒到癌症都告诉你怎么三分治七分养?何必告诉你生活的20个误区?何必告诉你5000多种药物中大部分是毒药和无效药物?

这么个权威媒体,所作所为,连一点基本人格和敬业精神都没有!]
更多内容:

刘弘章案辩护词

刘弘章案今天开庭:今日必将载入史册

骑虎难下:天津塘沽区检察院和刘太医案

刘太医遭媒体疯狂批评和新华社天津分社

治病育人的刘弘章先生将被起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0863.html

更多阅读

一个并不悲观的灵魂:关于刘年诗集《为何生命苍凉如水》

一看这就是呕心沥血之作,调动了很多资料,感谢苗洪老师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作这长达两万字的评论。祝好人一生平安!——刘年一个并不悲观的灵魂:关于刘年诗集《为何生命苍凉如水》作者:苗洪(海南)我写诗的时候,整个北京城都会安静下

关于白酒包装的调查报告 2016白酒市场调查报告

有时候遇到一个较真的老师就会有我这样的下场,连夜赶一篇调查报告还得是原创,虽也是七拼八凑才弄好的,可真的是第一次这么头疼,杀死了我将近一半的脑细胞了,终于好了,一定要好好保存!关于白酒包装的调查报告包装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

李泽厚、刘悦笛:关于“情本体”的中国哲学对话录下

关于“情本体”的中国哲学对话录(下)李泽厚 刘悦笛(《文史哲》2014年第3期)李泽厚、刘悦笛2014年1月4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波斋李泽厚、刘悦笛2014年1月4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波斋十四、“普遍立法”行为及其问题刘:“普遍立法”的四个例子,很有趣!您说,如人自杀

声明:《新华社关于刘太医的调查极其不负责任 刘太医》为网友玫瑰的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