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讲述:打坐时身体摇动如何对治

有些人打坐时,身子会自然地摇动起来,那是因为身体里头有问题,气在动,走到有毛病的地方,自然就摇动起来,趁现在还健康的时候开始炼,不要等到病入膏肓再开始,就来不及了。

有些同学打坐一面念咒,身体一面摇晃,自己还以为有功夫、摇得很好,我也让他们去摇,那是初步气机发动,暂时可以的,然而永远这样下去就不对了,应知时知量停住。摇的时候,你思想观念跟着受蕴走,被气脉的感觉牵引,这里难受,那里不对劲,此时就要有气魄,当下一念解脱了嘛!应该想到我觉得这里难受,就是心意识困在这里,为什么要别别扭扭地受困呢?大丈夫要求解脱,充其量就此死掉,一念放下,看它还动不动、痛不痛?所以看你在那儿摇,便知你心月轮这一念的观想并没有得止,真得止不会摇的。如果你说它要摇,我作不了主,那你又何必修行呢?修行人应作得了主才是,境界一观好止住,哪还有什么受蕴之感呢?受蕴没有啦!即止即观,即观即定。

《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如何修证佛法》

-------------------

静坐中,有时不由自主的气动,身体摇摆不已,会跳动,或打神拳,该让它继续或停止?

南师答:那要看情形。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知觉(思想),一个是感觉。气动带来的现象属于感觉状态。身体里的气机发动,可以说是好现象,也可以说不是好现象。身体里哪里有障碍,气血流通时,它就自然反应发生这种现象。至于要让它发展或制止它,就要靠智慧来判断了。有的人头脑很清醒、很正常,为了他的身体,可以让他继续、鼓励他动,等于是最好的内在运动,使他身体恢复健康。如果是精神有问题,或是思想倾向神秘性的,最好立刻制止,不然演变下去变成乩童、跳神的人,再加上神秘思想,就变成病态,不应该如此。任何一件事的好坏都看人的运用。

《如何静坐问答录》

-------------------

南怀瑾老师讲述:打坐时身体摇动如何对治

再来谈一谈感觉状态。“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你们现在自己观照看看,腿都坐得差不多了,有些人本来满定的,现在是定的反面,难受到不得不摇动。坐久了不舒服,甚之,烦躁不安,这是受阴在作怪。“受即是空,空即是受”,能吗?如果现在有人拿把手枪,你动一动就打死你,这一怕,就忘了双腿,只注意到手枪,管不了身体酸痛胀麻,好像是空掉了似的,这是心的变相作用,注意力的转移,受阴变相为害怕,不是真能空了此感受。因此要观,观心为要。

但你观心的感觉即是念头,你别以为只有思想的作用才叫念头!人坐在那里,百千种滋味在心头翻滚,就是受阴没空,受阴不空之故。譬如坐着气脉使身体自由摇动,一摇已是动念了;因为你念头跟着身上气脉,与受阴配合。如果受阴不与之配合,便不致于随它起而动摇了。有些人搞不清楚,硬说只是气脉在动在摇,自己实在没有帮忙它,也没管它,它自然在动,没办法。甚至认为是神奇,是道的妙用。这真叫人啼笑皆非,不可说,不可说。因为不懂现识的道理,那是第八阿赖耶识整个念头的异熟等流在作怪啦!

身体在摇,不是没有念头,所谓自己感觉没有念头,只是好像没有第六意识的分别妄想。其实摇动本身,正是大念头,须将这感受空了才对。这个不空,没有用的。听到没有?快把受阴抛得一干二净,“受即是空”。抛不开,你念这个咒子“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昨天有位同学在摇,我告诉他,教你一个咒子,一念就不摇了,“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好宝宝!不要摇呀,不要摇。”(众大笑!)什么道理?念头控制念头,有何难处,有何稀奇。摇动本身,脚痛腿麻,都是念。你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明知是这一念在作怪,但此念就难自空,麻还是麻,痛还是痛,因此你别吹牛了,生死到来,病了!老化了!痛苦啊!更难空舍。明知生死是空,但依然生生世世,不脱轮回,随生死所转。

那么受阴那里来的?气脉来的。所以有的修法需先把气脉打通。这是有为法,对的,也是一大方便。气脉真通了后,肉身不受障碍,一上座,身见自然空,然后再了心,便容易些了,要晓得身与心各占一半,这一半给身体牵住,给四大控制住,很难了,非得把气脉四大色阴这业气先解决不可。

《般若正观略讲》

---------------

“而主之者惟君”,做主的君就是念,在一念之间。“盖臣之听命于君,犹气之听命于志也。”这一段是用孔孟的话,孟子曰:“志者,气之帅也。”孔子曰:“三军可夺者,帅也;匹夫不可夺者,志也。”就是正心诚意这个道理,要气听命于你的意志走。

说气脉动了,哎哟,我做不了主啊,哪有这些鬼话!那是你太糊涂,你不必修道了,因为你让气脉做了主。有些人一打坐,摇呀摇的打神拳,说是花五千块学的。我说你拿五块钱给我,我教你。你只要手合掌一站,念个咒子,其实咒子都不需要念,只要这样站久了,手就会动起来,你要怎么动就怎么动,叫做打神拳,其实是生理自然的现象。或者你两手伸直一站,站二十分钟不垂下来,他就动了,你不做主,跟他动,以宾为主,就打神拳了。这也要花五千块去学吗?有些人打坐,我反而要他动,因为他身体太坏了,平常不运动,让他这个时候摇摇蛮好。动了一阵,老师,怎么办?啊,可以了,不准动了!其实这个都是多余的,气是听你指挥,所谓“气之听命于志也”的道理。

《我说参同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1877.html

更多阅读

一粒小芥子大过须弥山南怀瑾老师讲述 南怀瑾 须弥山

一粒小芥子大过须弥山南怀瑾老师讲述【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

南怀瑾老师讲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的诫子书

【南怀瑾老师警训】*****正文:儒家的学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子弟后辈,先学止静的功夫。

南怀瑾老师讲述:万木无声知雨来山雨欲来风满楼

我们可以引用两句古诗:“山雨欲来风满楼”,“万木无声知雨来”,这比气象台还要灵验。夏天雷雨要来之前,高楼上的风先来,接着就是雨了,风先雨而来,这是“兆头”。什么叫“未兆”呢?就是当兆头一点影子都没有时,也就是“万木无声”的时候。有

南怀瑾老师讲述:小时了了与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这一句话,青年同学可以拿来安慰自己了。书读不好的人,事业做不成功的,自认为是“大器晚成”,自认将来一定会成功的。其实“大器晚成”这句话,是以物理来讲人生,一个大的建筑物,不会建造得那么快。我们现在喜欢用西方的一句话做

南怀瑾老师讲述: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福

绝大多数清廉之士,最高的成就只到这个地步。他们清,很清。他们批评什么事情,都很深刻,都很中肯,很有道理。但是让他一做,就很糟糕。高尚之士谈天下事,谈得头头是道。不过,天下事如果交给他们办,恐怕只要几个月就完蛋。国家天下事,是要从人生经

声明:《南怀瑾老师讲述:打坐时身体摇动如何对治》为网友绝里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