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课堂实录盛新凤 母鸡 课堂教学实录

《乌塔》课堂实录 盛新凤

2013-12-0213:23:30| 分类: 课堂实录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时间:2012年11月17日

活动:“千课万人”观摩会

上课者:盛新凤

整理者:叶顺发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真精神,盛老师要和你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题目是?

生接——乌塔

师:你们肯定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是吗?盛老师检查一下你们这些词语会不会读(出示词语)

学生齐读生字

教师提醒学生“一时语塞”是个多音字要注意,在读一次

生:读

师:这几个词语你们都理解吗?挑一个词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

生1:一时语塞的意思是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件事。

师:哦,说不出来了就叫做一时语塞,请你接着说

生2:不合逻辑的意思是不合正常的事情,就是他说的话没有逻辑。

生3:接道——没有道理

师:还有一个词 马上反驳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马上反驳

生3:就是一个人说话说错了就马上反对

师:哦,你认为这个人说话时错的,观点和你不一样的,这个时候你就要马上反驳。好我们一起来再读一读这些词语

学生大声的朗读

师:这段话会念吗?(出示)

学生读的响亮

师:谢谢你,读的非常好,这段话传递的信息不知道你们懂不懂?乌塔去了哪一些地方?你们能不能简单的说?

生1:乌塔去了瑞士、法国、奥地利,还去了意大利,最后还要去希腊。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介绍的时候介绍了乌塔去的……

生接——国家

师:比作者写的简单一点,还能说的更简单吗?

生2:可以直接说是欧洲

师:难道是整个欧洲都有去吗?这样说范围太大了。

生3:乌塔去了欧洲的瑞士、法国、奥地利、希腊。

师:谁能说的简单,又不像这位同学一样要把这么多国家都举例出来,你试试看

生4:乌塔去了欧洲的一些地方。

师:她去的地方都是一些国家,那可以这么说呢?

生5:乌塔去了8个国家(学生边数边回答,全场哄堂大笑)

师:哦,这8个国家都是欧洲的你们可以说:乌塔去了欧洲的……

生接——8个国家

师:可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的佛伦洛萨那是什么?

生:城市

师:在这里面列举的是几个国家

4个

师:简单说乌塔去了欧洲的好几个国家,你看这样说不就很简单了。是不是?

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是

师:再请同学们小声自由读这一段话,读了以后请你们归纳一下乌塔有哪些旅行经验,开始

学生自由读(出示)

师:你梳理出来了吗?她有哪些旅行经验,简单地说,谁会呀?

生1:乌塔的旅行经验是在家里已经设置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先去警察局查电话。

师:好,说出了几个经验——2个(生接)

师:谁还要概括

生2:乌塔还会在三年之内阅读有关国家的书籍

师:这个经验能不能说的再简单一点?

生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教师点拨

“乌塔在旅行前进行了……”

生2:阅读资料、书籍。还自己挣旅费

师:这样一来你们概括出了几条经验?——4条(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

谁能一个人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生3:乌塔先在家里设计好旅行路线和日程,再到一个地方先去警察局查电话号码,再阅读这些国家的书籍,还要趁周末挣旅费。

师:同学们,如果把这两段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就可以介绍乌塔这个人了,在介绍的时候,盛老师要向大家提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讲的尽可能简洁,行不行?

生:行

师:其实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盛老师把这两段话再给你们打出来,自己先练习,可以这样开头——

爸爸妈妈,我向你们介绍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然后简单介绍两段话的信息)

学生自由练习,反馈(教师深入学生当中去指导,纠正,合作)

生1:爸爸妈妈,我向你们介绍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她在暑假游历了欧洲很多国家,她在家里设置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个地方就先到警察局查电话号码,还阅读了很多的书籍,周末挣旅费。

师:你们觉得简单吗?

生:简单(掌声响起)

师:如果说他的旅行经验能一、二、三、四说清楚,那就更简单了。

师:课文可不是这样写的,它是通过乌塔和我的对话来吧这个故事写生动的。请你们把书打开,盛老师请你们快速的浏览课文,把文中直接写乌塔说的话给画下来,自己先自由读一读。

生自由的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师:请一个同学把乌塔说的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1:我是……

生2:当然

生3:我也是……

师:这些都是乌塔说的话,还有吗?

生4:中国的孩子……

生5:光从电视……

师:盛老师都把这些话打到了屏幕上(课件出示),我们也做一回乌塔来说一说她说的话,盛老师给你们读提示语。

师生合作读

师:盛老师觉得你们读的很不错,但是有一股读书腔,其实读对话的时候要读的自然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所以我们要对的自然(板书)

生:好

师:盛老师是文中的我,你是乌塔,我们对话了

师生再次合作读

生1:我是乌塔,住在汉堡(学生语气较硬)

师:谁还能读一读

生2:我是乌塔,住在汉堡(学生语气还是不对)

师:谁还能在试试?

生3:我是汉堡(全场哄堂大笑)

师:汉堡是德国的大城市。当时乌塔是高兴的大叫,想想高兴时大叫是怎么叫的?

生4:我是乌塔,住在汉堡(读的高兴)

师:应该读的再高兴些(师有些激动)

……

师:要有一点说话的味道,我们再练习一组

师生合作:

师:“我有点儿惊讶,你一个人吗?”

生:“当然”

师:我觉得你读的有点儿自豪,可文中说他是自然的答道,你们觉得是自然还是自豪的

生:自然

师:为什么是自然呢?谁来说一说?

生1:因为她觉得平时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惊讶的。

生2:我觉得乌塔经常出去,于是她觉得很平常了。

师:所以是自然。

师生又合作练习读,练习说话。

师:这样对话就自然了,接下来再练习一个场景,打开书第五自然段,待会儿请同学们和我对话演乌塔。

生出声练读课文第五段

师:谁做乌塔和我对话啊?

学生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师请一生)

生1:“你好”

师:“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生1:“乌塔”

师:“你从哪儿来呀?”

生1:“我从德国来”

师:“你几岁了”

生1:“我14岁”

师:“你都游了哪些国家?”

生1:“法国、瑞士、意大利、希腊”

师:“你连希腊都游过啦?”

全班学生一起回答——没有

师:你从那句话看出的一起说……

生齐回答

师:你觉得我们对的自然吗?(不)再请一个女同学来,乌塔她本来就是女的,请你。

生2:“你好”

……

《乌塔》课堂实录盛新凤 母鸡 课堂教学实录

……

……

师:同学们对话就应该这样对的自然像说话一样。找到窍门以后,我们再来读一组对话,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读一读。

同桌之间互相练习

师:好好好,这组对话我要请两个同学来对,

一男生读“我”,一女生读“乌塔”老师读提示语(其余学生党评委,看他们对的自然不?)

……

……

……

师:觉得读得好的就鼓掌吧。好,别急,盛老师还要采访一下:为什么党乌塔要问你中国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旅行时你会一时语塞?

生1:因为中国的孩子父母不放心,路上会遇到土匪什么的,(会场大笑)怕他们受伤。

师:那么当时我这样问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2:有点着急

生3:还有一点点吃惊

生4:有点惊讶,觉不可思议。

生5:有点觉得脸红

师:我还有采访一下(指着乌塔)你当时为什么马上反驳。

生:我觉得他的话不合逻辑。

师:好,那我们来看看乌塔说的话是不是符合逻辑。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句,再来读读这一句。

生自由读。

师:那这句话说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1:如果喜欢自己的孩子的话,她想去做什么就让她去做好了。

师:你的意思是呀给他自由,是吗?

生2;既然爱孩子就应该给他自由,不能让他们变成了笼中之鸟

生3:爱孩子应该让他们自己闯天下,而不是在家里享受父母的保护。

师:也就是说应该学会独立。

师:那你们觉得乌塔说的话主要是对我的那句话进行反驳的?

生1:“但一般不放心让他们单独出门。

师:好,盛老师当一回文中的我,你们来反驳我,准备好

……

……

师:你们看,乌塔就针对我的观点进行了游历的反驳。你们觉得她反驳的有理吗?生:有

师:所以我们觉得她驳的有理(生接、板书驳的有理)

师:乌塔说了一句话,我们遗爱来读一读,————生读!那句话是针对我那句话反驳的?

学生:是针对我的“中国有……

师:我们再来读一次(师生合作)

师:乌塔就是这样的针对我的观点观点进行反驳的,而且驳的有理。读到这里你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的乌塔?

生1:独立、自强的人

生2: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人。

师:你们喜欢这样的乌塔吗?(喜欢)你们向往这样的生活吗?(向往)那如果你把这样的想法告诉你的爸爸妈妈的话,你估计他们会说些什么?

生1:我想他们会说你被绑架了怎么办?

生2:我爸爸妈妈可能会吓一大跳,他们会说:我可不放心你去,万一走丢了怎么办,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怎么办?

师:这是不相信你

生3:我的爸爸妈妈可能会说:啊,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师:哦,他们会不可思议的。你的呢(指另一个学生)

生4:我的爸爸妈妈可能会说:你要独立长大了以后才能独立。

生5:你要去我们陪你去。

师:老师梳理了一下爸爸妈妈可能会说

1、要出去玩,爸爸妈妈陪你们去就是了。

2、爸爸妈妈很爱你不想你冒险,现在你们的任务是好好学习,而不是想着去玩。

3、长大了独立也还来地及

师:同学们如果爸爸妈妈抛出这样的观点,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有理的反驳呢?

请拿出作业纸,写出反驳的话,注意要驳的有理,让爸爸妈妈看的一时语塞。

学生奋笔疾书

……

师:好了,我们先把爸爸妈妈的观点亮一亮,没人读一条

生1:读1

生2:读2

生3:读3

师:现在反驳时候到了,记住要有理,还要有逻辑。

生1:爸爸妈妈,小鹰只有靠自己才能练就过硬的翅膀,如果我不知道生存,那么就会被大自然淘汰的,我们也要像小鸟一样在自然中飞翔。

师:你们觉得驳得有理吗?(有)接下来的同学你们可以这样开头——爸爸妈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生2:爸爸妈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温室里的花是经不起风雨的,我们的路也总有一天是要自己走的,不如先尝试一下。

生3:爸爸妈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为什么一个小女孩才14岁就自己游历了怎么多的国家?虽然你们爱我,但为什么不早点让我们这样呢?

师:你用乌塔的事例现身说法,非常好。

生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生5:……

……

回如果爸爸妈妈这样说,你们要(反驳)记住要……生接——驳的有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乌塔的故事,认识了一个热情、独立的姑娘,虽然不一定要想她一样周游世界,但是学习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本领。

师:今天这节课更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三个平时说话既口语交际时的小秘诀,那就是……

生接

讲的简洁

对的自然

驳得有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2979.html

更多阅读

《喂——出来》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喂——出来》课堂实录执教:杭州湾初中沈国华学生:八(4)班时间: 2013-5-9一、导入:师:昨天我布置的作业是——生:预习第十五课。师:预习了吗?生:预习了。师:说说你们是怎么预习的?生(纷纷):解决字词,朗读课文,查阅背景,思考问题。师:大家手

《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 黄鹤楼送别课件

《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泗洪县实验学校王瑞雪设计理念: 于永正老师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读书、写作。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它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前提,也是

于映潮:《凡卡》课堂实录

于映潮:《凡卡》课堂实录(日期:2011-8-4)【余映潮 特级教师,湖北省荆州市教研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板块教学思路”的创造者。】师:同学们好,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学习俄国作家契诃夫120年前写的一个故事《凡卡》我想先问一下同

《十二生肖歌》课堂实录---付瑜推荐 十二生肖歌 儿歌舞蹈

一.挖掘音乐中的“趣、活、美”——《十二生肖歌》课堂实录张娟【教学说明】《十二生肖歌》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艺术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一首生动有趣的歌谣。2/4拍,节奏明快跳跃,旋律简洁

声明:《《乌塔》课堂实录盛新凤 母鸡 课堂教学实录》为网友余生也为你歌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