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尼莎汗的传奇 阿曼尼莎汗电视剧土豆



阿曼尼莎汗的传奇

潘蒙忠


阿曼尼莎汗的传奇 阿曼尼莎汗电视剧土豆

一个传奇的女子,一个传奇的创举,一个传奇的故事,一个传奇的辉煌,创造所有传奇的正是维吾尔族的伟大音乐家、诗人、十二木卡姆的组编者阿曼尼莎汗。

站在新疆莎车县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前,但见王冠似的圆顶高高耸立着,地上铺着圣洁的红地毯,周围鲜花簇拥,松柏苍郁,前来瞻仰的中外游客川流不息,庄严肃穆的氛围透溢着人们对她的崇敬之情。

阿曼尼莎汗的故乡在莎车县夏赫塔塔村(今喀尔苏乡夏普图吾克村),1526年她在此降生。在一片由白杨和沙枣包裹的绿林中,我们见到了阿曼尼莎汗的故居,一间约有二十多平米的土房是她父母的居室,旁边紧挨的小间即是她的卧室,空空的,什么也没有,紧靠窗户的坐台积满了尘土。如此破败、贫穷的家庭竟会诞生出如此伟大的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

好在整个村庄风景秀丽,环境宜人,东头的一片钻天杨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离阿曼尼莎汗家约百米,合葬着她的父母,十二株形态各异的沙枣树卫兵似的围裹着。令人称奇的是墓穴前还有十二株粗大的白杨树,斑驳陆离,枝桠旁生,布满了眼睛似的疤痕。后边是一片开阔地,长满了开着紫花的红柳,一条曲曲弯弯的小径通向北头的提孜那甫河,年幼时的阿曼尼莎汗常沿着这条小路去河边提水,闲暇时就与村民和小伙伴们在这块旷地上弹琴、唱歌、跳舞。10岁时,她用芦苇蘸着炭灰在河边沙地上写诗,并给自己起了个乃裴斯的名字。

阿曼尼莎汗自幼聪敏伶俐,漂亮得像玫瑰花一样。父亲麦合木提曾经当过叶尔羌汗国宫廷乐师,后因宫廷争斗,被流放于此,常年以砍柴卖柴为生。母亲在一次牧羊时被飓风刮走丧生,那年,她才8岁。在父亲的熏陶培养下,她学会了多种乐器的演奏,能歌善舞,有着出众的诗文天赋,13岁就被叶尔羌汗王朝的第二代国王阿不都热西提召进宫内成了王妃。

维吾尔族人只要能说话就会唱歌,只要能走路就会跳舞。在这个民族诞生时就有了歌舞,那时的渔猎生活,虽然艰苦,却也其乐融融,人们在空旷的河谷、山林边劳作边随口哼唱,称之为“博雅婉”,自由自在地抒发内心情感,成为最原始的木卡姆。在二十四史中记载的所谓“摩河兜勒”大曲就是木卡姆的原始雏形。到了汉武帝时,宫廷乐师李延年以“摩河兜勒”大曲为基础,创作出了新声二十八解。到十世纪后,西域的法拉比、伊本·西纳、纳瓦依等著名学者、音乐大师,分别编著《音乐大全》,改制乐器,提出木卡姆就是声音的形式的观点,并以十二品律传统和先前歌曲音种组合为基础,创造了十二套曲,受到广泛推崇。

“木卡姆”为阿拉伯语,意为规范、法则、地点、地位,用于音乐术语,即为成套的民间古典音乐。西亚、中亚、南非及北非等地均有木卡姆音乐现象。

现今的莎车,就是“十二木卡姆”大型音乐套曲的发祥地,当时的叶尔羌汗国就是东西方文明的传播交汇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维吾尔木卡姆作为乐舞文化交流的经典之作,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十二木卡姆”与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齐名,被誉为英雄史诗。

但到十三世纪后,木卡姆不仅内容庞杂,且宫廷气、宗教味浓厚,歌词生涩隐晦,曲调五花八门,极难记忆演唱。入宫后的阿曼尼莎汗不迷恋纸醉金迷、荣华富贵的生活,把全部心血用在木卡姆的系统整编上。在国王阿不都热西提的支持下,在宫廷乐官卡得尔汗等人的协助下,由国王发令,召民间著名诗人、乐师入宫,对木卡姆进行全面的搜集、挖掘、整理、编写工作,删除重复和不合音乐节拍的歌词,将维吾尔著名诗人纳瓦依等的名诗名句填入木卡姆曲调中,还改掉了难懂的外来语词汇和古维吾尔语汇以及陈旧的宫廷诗词,其中包括了320首乐曲和44位著名诗人的4492行诗句,她还亲自创作了木卡姆乐舞,成为“十二木卡姆”中的精粹。她的名作《美德》、《心灵的协商》和《精美的诗篇》至今仍被人称颂,是阿曼尼莎汗最传奇的伟大功绩。

说起叶尔羌汗二代国王阿不都热西提与阿曼尼莎汗的邂逅和结合,更是一段浪漫的传奇。

阿不都热西提本身就是一个精通阿拉伯诗词、音乐、文学的大师,且爱微服出访。一次他与大臣外出打猎,天气十分炎热,大家口渴难耐,见一农舍柴门虚掩,便走了进去,阿曼尼莎汗正是姑娘模样,见一大群生人闯进,不禁面露怯色,遂退回屋内,其父麦合木提出面交谈应对才解了尴尬境遇。国王见屋内挂着乐器,便叫麦合木提演奏,老者谦虚,叫出女儿阿曼尼莎汗弹奏。自幼能歌善舞且又精通乐器的她此时早已忘情,边用沙塔尔弹奏,边唱道:“哪个花园有你这样美丽的一朵花?引来我这样如痴如醉的百灵鸟?春天呀,你让我想起了自由和天堂!”国王依然隐匿着身份,接口便唱:“说你的身姿是柏树的化身,柏树却没有你那翩翩的步态。说你的丹唇是玫瑰的蓓蕾,蓓蕾却道不出你那缠绵的话来。”看着国王一副火辣辣的激情,情窦初开的阿曼尼莎汗顿时羞得满脸通红。然而这意外的相逢,最终成了一段珠联璧合的美满姻缘。

在宫中二十年,阿曼尼莎汗多次流产,1560年,阿曼尼莎汗因难产去世,年仅34岁,她和女儿被安葬在叶儿羌汗国王陵,与三年后病逝的丈夫阿不都热西提二代国王墓紧挨在一起,之后被迁葬至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关于她的死因,后人众说纷纭,怀疑王后与一些大臣勾结,暗中下了毒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更是一个难以解开的传奇的谜。

融合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精华的“十二木卡姆”后经多人多次整理加工,逐步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喀什木卡姆、麦盖提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解放后,政府多次组织专人对“十二木卡姆”乐曲录音、记谱、出书,并成立专门机构进行规范推广,为其走向世界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其中的刀郎木卡姆演唱,曾在2008年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夺得银奖。“十二木卡姆”作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世界和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一大奇迹,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传奇的辉煌。

面对阿曼尼莎汗富丽堂皇的纪念陵,我不禁思潮澎湃,这是一个惊世骇俗的传奇,这是一个离今五百年的甜梦,阿曼尼莎汗虽已长眠,“十二木卡姆”动听的旋律依旧敲击着我的心扉:“这美人如花儿红艳,风韵翩翩,鬈鬈秀发飘逸在胸前如同项链。樱桃小口中的皓齿如同颗颗珍珠,她娓娓动人的话语比冰糖还要甘甜。我愿在情人的幽巷安家,为了她,财富、头颅和生命都可以献给她”……




前排左起第五人为本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3473.html

更多阅读

香港知名广告人朱家鼎的传奇一生 热血传奇知名玩家

香港知名广告人朱家鼎的传奇一生龙东东 / 文其实上个月写《香港广告杂记》系列时,手头就收录了不少朱家鼎先生的资料,本来想把他收录到最后一篇写香港广告代表人物的篇章里的,考虑到当时朱先生已患重病入院,由于朱生太太红姑的原因,八卦

转载 杜芸芸的传奇人生 重生香江之传奇人生

原文地址:杜芸芸的传奇人生作者:姑苏麦芽糖二三十年前,当“万元户”还是亿万国人艳羡的对象时,还在苏州丝绸印花厂实习的23岁的女工杜芸芸却选择把养母留给她的10万元遗产全部捐献给国家。一时之间,杜芸芸成为风云人物。但就是这次

哲理小品《一条路的传奇》发表 哲理小品 303个故事

一条路的传奇                   石兵广袤的大地上,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小路绵延百里,虽然窄小却并不平静,每一天,都会有人不停地赶路,在阳光与月光的掩映下,赶路人的影子或喧闹或寂寥。小路默默注视着匆匆而过

声明:《阿曼尼莎汗的传奇 阿曼尼莎汗电视剧土豆》为网友帅帅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