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经典语录和外一篇《莫言获奖有感》 莫言语录精选

转佛智慧:一對父子在荒原中行走,迷路之後兩人分頭找路,結果父親找到正確的路,但想到還在岐路的孩子,就返回找孩子帶他回正路。這就像菩提心,要同時具備找到正路求得解脫的智慧和不捨棄孩子的悲心。沒有智慧,找不到解脫的路,沒有悲心,就會捨棄迷路的孩子。悲心緣眾生而生,智慧帶我們趨向佛果。

生活里不必要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因为别人也没有这些义务。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为宁海广德寺新建文华院和宝塔各撰对联一,贴出就教高明。为文华院撰联:做人要守道德律;学佛须持平常心。为宝塔撰联:明月辉映玲珑塔;佛光普照慈悲心。我们做事两方面的素质很重要。一是谨慎,尤其顺利的时候,更要当心。出乎意料的风险常让人猝不及防,而顺利的得意容易让我们失掉警觉。二是坚定,尤其困难的时候,更要自信。难以发现的机会常会就在眼前,而低落的情绪会让我们难以发现。古语说:“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我们看到当年的老朋友、老同学事业成功顺利,往往会觉得心理微妙。不相干的人发迹倒还无所谓,和自己熟悉的反而会看不过,觉得当年差不多,现在就会不平衡。有古语点明:“乘舟而遇逆风,见扬帆者不无妒念,彼自处顺,我自处逆,于彼何与?究竟思之,都是自生烦恼。”把这当成激励,做好自己就有成绩。在内心深处,你总是清醒地会知道,什么时候是开始,什么时候是结束。时间也会以它的方式提示你。如此看来,过程中的种种波折起伏,如不可逃避的幻梦一场。现在,你只需训练自己知道,什么时候是在做梦,梦终究会醒,因此其中的困惑或迷惘并不值得畏惧。这样就已足够。“皇帝说一声打倒了、废除了,就打倒了、废除了,但整个国民精神的复苏、剥离、更新,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陈忠实(《白鹿原》我们很容易在两个方面出现问题:一是办事拖拉,总是混到最后,但总会发现其实是逃不脱的,却一定耽误。二是随口乱说,只管当时尽兴痛快,不管是否伤人害己。前者管不住自己的行为,缺少计划。后者管不住自己的嘴,缺少节制。古语说:“挨不过的事,莫如早行;悔无及之言,何似休说。”其实改进很容易。总有一天国界变得不重要,任何人可以到世界上任何自己喜欢的地方去学习、工作、服务。每个人都以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而自豪。所有别人给我们的荣誉和谩骂都是过眼云烟,自己努力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才是一生受益的财富。我只关注我喜欢的项目,想看一场精彩的较量。不觉得得到金牌,就是"捍卫"了国家荣誉(电视里说的),反之亦然。成绩,只是一生当中的某一个阶段我们做我们喜欢、并且为之努力的事情后所带来的阶段性的结果。所有别人给我们的荣誉和谩骂都是过眼云烟,自己努力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才是一生受益的财富。人生中许多事不由我们做主,有时万事如意,有时诸事不顺,要得意自己稳得住,失意时自己扛得住。古语说:“花繁柳密处拨的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大家都捧你赞你的时候,自己知道不过是过眼云烟。众人都踩你骂你的时候,自己了解一定会柳暗花明。内心强大、自有定见就不会倒下。忽悠偏讲诚实,吹牛非说坦白,古已有之。钱钟书说:“假道学比真道学更为难能可贵,自己有了道德来教训他人,那有什么希奇;没有道德而也能以道德教人,这才见得本领。……好比无本钱的生意,那就是艺术了。”“真道学死后可以升天堂,假道学生前就上讲堂,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阳光之下并无新事。反对,是一种权利。你可以反对战争,可以反对转基因,自然也可以反对奥运。但是,体育所焕发的人类的野性与美丽,如今已经残存不多,所以,这个夏天,我们不妨搁置反对与赞成的冲突,为这份野性和美丽鼓掌,这掌声,其实是献给人类自己的。人生在世,谁又敢说自己不是个傻子?谁又能一辈子不犯傻,凡事努力了就行,不必计较谁得谁失,也不要在意别人的目光和脸色。  生活里许多事情都是如此,不必要强求。该来的来,该去的去,随缘而过,随缘而息,犹如云散了天晴,花谢了结果,一般明朗,一般真实,生活还要继续.对于一些无聊的小纠纷,小矛盾,不必纠缠,置之不理其实是最好的选择。王蒙说:“虽然你可能满觉得有理,满觉得是大是大非之争,是道德高下之争,是维护天理良心之争。但是人家硬是没有兴趣去听你的申诉,谁也不想过分地介入你与你的对手的纷争,谁都认为进行这种没完没了的争斗是一件穷极无聊的事。”何为乐观主义,就是相信好事终究会发生在你身上,而所有的坏事都只是暂时的困难,总有一天会克服。研究表明,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者更健康是因为他们会好好照顾自己。建议每天结束时,花几分钟记下当天发生的三件有积极意义的事,让每一天都有一个乐观向上的收尾。并让自己常与积极向上的人相处。遇到糊涂人,不予理睬是古今一理的。古语说:“无见的人,难与说话,偏见的人,更难与说话。”王蒙说:“越是不明白的人越是火冒三丈,越是糊涂的人越是不可一世,越是幼稚的人越是不容分说,他们对于明白人有一种本能的敌视。”他的建议是“只好随它去。”好在事情的趋势可以看到,时间可以检验一切。莫言曾写过一首名为《自嘲》的打油诗,十分符合莫言的性格,打油诗为:“读书从不求甚解,得理更愿让别人。谓我狂者不知我,俺本老实厚道人。”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揭晓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莫言将获得近750万元人民币文学奖金。莫言原名管谟业,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酒国》、《蛙》等。电影《红高粱》、《幸福时光》、《暖》皆改编自其小说。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莫言说,书名《生死疲劳》来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他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他是在承德参观庙宇时,偶然看到有关“六道轮回”这四个字而激发了创作灵感。在接受采访时,莫言表示,刚刚听到获奖的消息时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我一直感觉诺贝尔文学奖离我非常遥远”。诺奖组委会说,全世界很多大学生会读他的作品,请他推荐一部。莫言推荐了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他说,首先,这本书是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土地农民问题的一种思考;其次在本书中,他采用了一种东方式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小说中人跟动物之间可以自由地变化,通过动物的眼睛来观看中国最近50年来社会、历史的变化”。此外,他在语言上也进行了探索试验,“力争用一种最自由、最没有局限的语言来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想法。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文学探索、文学创作的一种比较完美、统一的结合。”

:“你幸福吗?” “我要是能在《红高梁》地上,靠着《丰乳肥臀》,放《四十一炮》,而不会出现《生死疲劳》,也不招来《檀香刑》的话,我就幸福!” 《蛙》!幸福原来这么容易!

莫言获奖有感

类别:百家杂谈 作者:徐国俊[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2-10-17 12:43:42  按 ← → 方向键翻页编者按:文章分析了莫言对中国文学思想的影响,分析了诺奖获得将对中国文学产生的影响。文章更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发展建设问题,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文章分析有深度。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很意外。这个意外是因为我对莫言的作品基本没有了解,对于他的作品所揭示的所体现的思想没有了解。但是这几天看莫言自己的谈话,觉得他对中国传统文学思想是一个突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但合理而且对于中国文学和中国思维的日后深刻变化都有重要的意义。正如他自己所言,他的写作是有很大压力的。这个压力最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思想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的要求。作为文学,他的目的不是为单纯的政治服务,而是在于揭示人性。人性中有两重性,即善与恶。这个善与恶不是政治和经济所能完全可以统御的,这一点无疑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正是这个根的坚守,才会让中国文学与世界接轨。即便是这样的价值观也向普世价值迈进了具有突破历史和传统意义的一步。而且他的书能够出版发行并有一定数量的读者,并被中国官方评选机构认定(获得矛盾文学奖),说明中国人的思想在开始向更深层进步。这是中国文学的殊荣。
  但是如果我们的思想还只停留在人性阐发的层面还不够。人只是宇宙的一个属,人性本身具有巨大的矛盾性是先验的是与生俱来的,而克服人性本身的矛盾性不能以人性作为标准。人类必须把自身置于更大的范围而不只是人伦世界才会找到无限的普遍性原则,只有找到这个无限的普遍性原则才会克服人自身的矛盾,才会在这个无限普遍性原则的根本上与宇宙和睦相处,世界各国只有建立在同一的无限普遍性原则的信仰基础之上才会消除战争,人类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永久和平。
  这个文学奖是对莫言之文学对于政治的超越的世界性认同,也是世界对于中国思想向更深层次进发的认同和接受甚至是对处于萌芽状态中的中国进步思想的肯定和鼓励,虽然他目前还不是主流,但是他代表着中国思想信仰未来发展的方向。诺贝尔文学奖的这个契机有助于中国文学注重人性和普世价值,有助于更加坚定中国独立作家对于这个文学方向的坚持,有助于中国人确立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助于提高我们国民的思想信仰之素质。这个影响是巨大的根本性的,这远远比唱红歌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大的多。精英政治和全民政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寄望型,后者是思考型。以后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新的政治制度也好,政策内容也好就会较大程度上克服精英政治的局限,其民主政治才会比较彻底和持久,其利就大于弊。换句话说,民主政治的基础在于全民的判断,全民的判断的基础在于普遍深刻系统的信仰和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
  之前我在我的文章中提到,中国必将迎来一次深刻的较为系统的思想变革,这个变革会奠定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更为深刻普遍的基础。这一次的变革会堪比春秋之百家争鸣的规模和力度,需接近西方中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更会超过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只有通过这个深刻的思想运动,才会让中国人在伦理道德,政治体制和模式,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具有自己的坚实的根基,思维才会更具有独立性和系统性,如此才会拥有强大持续的内在动力,才会真正获得世界普遍的价值认同和尊重。
  儒家思想在一定范围之内是有价值的,但作为一国和人类立足于世界的根本信仰,那他就有巨大的局限性。道家思想相对与儒家思想其本体性更强,方向性更好,但是他是朴素的,理路没有展开,其技术性较差,所以对于指引平常百姓的具体生活而言他就没有儒家那般具体和具有可操作的现实性。如果中国人有一位如亚里斯多德那样的大家能对有对道家的本体给以系统逻辑的展开,让他有相对具体的理路,那么道家的正面意义远比儒家强,中国的封建社会就不会在那个怪圈里循环2000年。
  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论点,这个提法需要分析理解。所谓主人,就是按照天道意志并把天道之意志作为人类意志且在具体实践中体现以前两个意志作为基础的个人意志的人。普通百姓只是在实践的层面上是历史的主人,但是在追根问底即悟到宇宙根本的层面上(绝对理性和信仰的发现层面)就不是主人,就只能是庸人和后知后觉者的实践者。只有那些如耶稣,释迦摩尼,默罕默德,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老子等圣人才是历史的主人,世界的运行就是按照他们感悟和论证的的天道的本体和轨迹运行。至于法家,那更是在具体层面的技术,更不能作为一个民族的信仰。通过几十年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中国人的思想水平有远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具有的相对深刻的理论基础,加上改革开放后与外部世界有着广泛的接触,中国人现在比任何时代都具有提升民族思维素质的基本条件,这个基础之上重新建构一个具有更为深刻和根本普遍的系统的信仰价值体系的时代到来就是自然而然。我们或许有幸能在这个有生之年看到这个巨大的变化。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后代会比我们过的好,我们这个民族会比历史上任何时代过得幸福。
  经常一见面很多人都在埋怨共产党的腐败现象严重。这不只是一个党的问题,也是全民的问题。腐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定有其全民基础。这个观点不见得有很多人同意。不是说腐败就是对的,而是说我们讲的这个腐败一方面与全民的信仰和道德基础必然联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伦理政治体制法律精神与其信仰有直接的联系,还与我们的改革开放的背景有关,与我们的分配机制有关。解决大面积的腐败不是抓几个人法办就能根本解决的,而必须从系统的层面来解决。其中信仰和思想道德是最根本的一步,这一步需要的是全民的认识和思想水平的提高。说白了就是要解决什么是普天之下都是对错的,什么是阶段性的对错,什么是短暂的对错。文学本身对于这个信仰和价值观的推动建立有强大的功但用,但是文学作品在表达思想的过程相对较长和委婉,比较偏百姓化,这虽然有助于大众思想的觉悟,但是不直接,不精炼,不系统,所以中国需要一位或者一批有勇气有担当的大哲人来完成思想本体的新的更为普遍深刻系统的论述的如《道德经》般的哲学巨著或对基督教佛教的义理深刻阐述来唤醒因改革开放的美酒醉得歪歪倒倒的中国人的觉悟。
莫言经典语录和外一篇《莫言获奖有感》 莫言语录精选
  但愿莫言的获奖能带动国人深刻的思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3959.html

更多阅读

有感于一篇文章 读爱国文章有感

有感于一篇文章今天才看到这篇文章。贴出来,请大家讨论,把自己的想法也写出来,是否自己太高看自己了。“花甲背包客”的行走力量(图)2012-02-01 02:19来源:北京晨报作者:夏丹丹  在第十一届中国时尚大典颁奖典礼上,6

一篇《安娜·卡列尼娜》的读后感 安娜卡列尼娜下载

看到一篇读后感,觉得满有意思,顺便谈谈自己的感想。来自:昵称有非法词汇感觉无论推荐什么电影都显得太轻浮,电影这种艺术无论如何也没有书籍厚重。但是推荐什么书呢,我看书不多,经典尤其少,老师你肯定都看过了

声明:《莫言经典语录和外一篇《莫言获奖有感》 莫言语录精选》为网友浅殇淡淡月影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