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 艾思奇

艾思奇是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他一生刻苦学习,勤奋写作,为在中国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影响力非常大,被誉为人民的哲学家,毛译东同志对艾思奇有过党的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评语。。

然而我们对于艾思奇却知晓得很少。

年前去了腾冲,到访了和顺小镇上的艾思奇故居,才猛然感觉这需要读的书、需要学习的实在是太多了。

那一天在艾思奇故居,我们一行认真地听取讲解,细细地观摩实物,让我们对于艾思奇这位伟人有了全新的认知。而他那本《大众哲学》,则是洛阳纸贵,当地也是很难买到。

第二天在腾冲的火山地质公园参观,结束后要乘车返回时,我意外地发现我的一位同伴手里拿着一本《大众哲学》,我有些惊喜若狂,立即追问他在哪儿买到的,当告知就是在出口处的一家书店里时,我立即拔脚往回跑,一气买了三本,自己留下一本,另外两本送给我的同伴。

艾思奇(1910年~1966年)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5~1936年任上海《读书杂志》编辑,1937年到延安后,历任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文委秘书长、《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建国后,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艾思奇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并积极与各种唯心主义哲学论战,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方面亦有一定成就。

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 艾思奇

为适应中国革命斗争和群众的需要,艾思奇当年以满腔热情投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工作,写下了许多通俗生动的哲学文章。在他24岁时艾思奇就把自己的这一批文章汇编成《哲学讲话》出版,后来改为《大众哲学》的书名再版。正如1935年李公朴为这本书写的编者序中所说:这本书是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溶化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的气力就能够接受。李公朴还认为这一本通俗的哲学著作,我敢说可以普遍地做我们全国大众读者的南针,拿它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由于《大众哲学》深受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的欢迎,仅在全国解放前,就出了32版之多。

这是“一本改变了无数人命运轨迹的书,一本影响几代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书,他告诉人们哲学并不神秘。”早在1936年,毛译东同志就曾让大家阅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毛译东曾称赞说,《大众哲学》是通俗而有价值的著作。这部著作教育和帮助中国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许多青年在《大众哲学》的启蒙教育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有不少成为优秀的领导干部,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宋平同志就曾经写道:我最早接触艾思奇同志的著作,是60年前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时候。当时,读了《大众哲学》。这本书将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之中,通俗易懂,使我从中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许多老一辈的革命家都有这种深切的体会。

《大众哲学》在中国较早地创造性地全面而系统地传播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给中国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提供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科书,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无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这部著作在中国是第一次把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成为广大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艾思奇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宣传、捍卫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作出了令人敬佩的卓越的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以为《大众哲学》依然有着其独特的生命力,在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艾思奇作为党的忠诚而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士的高尚品德、革命学风和革命战斗精神的同时,我们都应当静心读一读这本《大众哲学》,正如西方一位先哲说过,“哲学就是认识你自己”,细细地读过这本书,也许就会发现这是认识你自己的一面最好的镜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5035.html

更多阅读

我读谢德仁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

我读 谢德仁的《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每次提到对我影响最大的专业书籍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谢德仁的这本“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除了小说之外,让我废寝忘食的专业书籍这是第一本。应该说买下这本书纯属

我读韩少功的《日夜书》 月夜韩少功阅读答案

本文被《常州日报》2013年6月29日A3版“文笔塔”版节选发表我读韩少功的《日夜书》周其 伦今年三月,《收获》第二期率先推出了著名作家韩绍功的长篇小说新作《日夜书》,于此同时,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倾情出版发行了这部蕴含着醇厚历史

我读莫泊桑的《漂亮朋友》 莫泊桑 美丽朋友 下载

音乐和散文的美在一时一意一境,是一种情感的外溢或情感的消耗,是另一种对完美的追求和诠释。音乐和散文如此,而小说却是以其残缺和遗憾的悲剧式的美来震撼我们,揭开人们人性深处的陋习或性格缺陷。莫泊桑的《漂亮朋友》就是这样一篇经

沈从文的《箱子岩》赏析 箱子岩 沈从文

在自由的生命和龌龊的脓疮之间——读沈从文的《箱子岩》对于这一篇抒情散文,也许大家读到过某些所谓的赏析文章,大抵是说,它的特点是,抒发了作家的真情实感,表现作家对于自己乡土的热爱等等。这样的话,有没有错呢?没有。但,这样的评价,是不

声明:《读艾思奇的《大众哲学》 大众哲学 艾思奇》为网友挥手乾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