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塞北的雪》——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 舞蹈我爱你塞北的雪



优秀的音乐不只是一首歌,每首歌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它的魅力永远不会在记忆中褪色;每个人都会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叙述着跌宕起伏的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传奇。——题记
每每提起北方大雪,谁都会想起毛主席的千古名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池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娇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现在,终于有了一首咏雪的歌曲,它就是《我爱你,塞北的雪》。《我爱你,塞北的雪》由王德作词,刘锡津作曲。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旋律舒展流畅,线条柔婉,感情细腻,具有新颖的气息及清新的民歌风味。歌词美妙、富有诗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冬雪的美丽与纯洁,使一幅轻盈的雪花漫天飘飘洒洒的北国风光的壮观画面清晰展现在眼前,赞美了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刘锡津回忆说,1980年末的一天,王德拿着《我爱你,塞北的雪》的歌词兴冲冲地找到我,让给谱曲。我看了歌词,非常激动,觉得它很准确地描绘了雪的那种感觉,意境非常美,语言也很朴实,让人们联想到土地和家乡的可爱。我拿着词就到了琴房,只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曲子写完了。《我爱你,塞北的雪》黑龙江最具代表性的旋律之一,也是黑龙江省音乐人的原创歌曲,因为词作者王德和曲作者刘锡津在1980年创作这首歌曲时,同在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工作。

刘锡津,是中国当代作曲家,生于哈尔滨,1962年进哈尔滨歌剧院学习,1963年成为黑龙江省歌舞剧院乐团演员,197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黄飞立教授学习指挥。刘锡津常年居住在中国东北,所作作品有着浓郁的“黑土地”气息。80年代曾去中国西部采风,也对他的曲风产生很大影响。2002年8月起,刘锡津担任中国中央歌剧院院长。刘锡津回忆说:“那时也是冬天,琴房很冷,给这首歌谱曲,手指几乎都被冻僵了,体味着寒冷的冬日,想象着鹅毛般的大雪,一个小时后,这首歌的曲子完成了,而且至今一个音符都没改动过。开始我没想到这首歌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但是我到世界各地访问时,总能听到这首歌曲。一些华人华侨在唱这首歌时,常常会掉眼泪。他们说,这首歌让他们想起了家乡和亲人,想起了祖国。”
刘锡津认为,一首歌曲如果没有底蕴,很容易被淡忘。他说:“《我爱你,塞北的雪》融合了南方和北方的音乐元素。歌曲的第2句‘飘飘洒洒漫天遍野’用的是苏州评弹的调子,结尾部分‘春天的使节’则有东北大秧歌的味道。创作之初,我确实也没有特别设计,只是回首再看时才发现,正是因为温婉的‘南调’和粗犷的‘北曲’和谐地融合,才使得《我爱你,塞北的雪》传唱不休。”
提起黑龙江省词作家王德,人们自然会想到烩炙人口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和《北大荒人之歌》。而今,年近花甲的王德尽管工作繁忙(现任哈尔滨市文联副秘书长),却依然在用他敏锐的目光关注着北疆这片热土。
大多数人知道这首歌是在1983年。当时中央电视台录制了这首歌的音乐电视,由彭丽媛演唱。彭丽媛身穿白色毛衣,扎着条大辫子,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深情地演唱,打动了无数观众。其实,《我爱你,塞北的雪》的原唱是中国著名盲人歌唱家周琪华。彭丽媛唱这首歌也有个小插曲。那时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有个叫姜敏的青年歌唱演员,她的老师是中国音乐学院金铁林教授。有一次她到北京上课,唱的就是这首歌曲,金铁林听后觉得很不错。当时,彭丽媛也是金铁林的学生,正好赶上中央电视台要给彭丽媛录音,金铁林就把这首歌曲推荐给了彭丽媛。彭丽媛唱过后,这首歌曲就开始走红了。刘锡津说:“《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歌曲不能简单地定义为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或是通俗唱法。后来,歌唱家殷秀梅用美声唱法演唱了这首歌曲。她的声音非常醇厚、深情,很多人说,很难把她的演唱和彭丽媛的演唱做比较,因为两人唱法不同,但各有各的特点。”歌唱家殷秀梅对这首歌的推广起有很大作用,殷秀梅作为家乡人,特别喜欢这首赞美家乡的歌,她在全国各地演出总会唱这首歌,而且是用美声唱法演唱,与众不同,独显魅力。后来歌唱家蒋大为也唱过这首歌曲,还有人把这首歌曲改编成摇滚乐和各种器乐曲。东方歌舞团的青年演员郭蓉,也是因为唱《我爱你,塞北的雪》而被王昆发现招至麾下。《我爱你,塞北的雪》的原唱是黑龙江省盲人歌唱家周琪华,她是前几年红遍全国的思浓、思雨组合的母亲,不过很多年轻人并不熟悉这个版本的《我爱你,塞北的雪》。我国著名盲人歌唱家周琪华。5岁时来到哈尔滨,一直在哈尔滨的俄国人办的学校读书。在她16岁时,因看书太多,导致眼病复发,她的双眼渐渐失明。
60年代初,周琪华多次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她那甜美、
娇脆、华丽的音色,清晰婉转的吐字行腔和丰富形象的音乐表现力,将观众带进了心驰神往的艺术境界,赢得了“北方夜莺”的赞誉。周琪华不仅参加了当时的历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还多次应邀参加了“沈阳音乐周”和“羊城音乐花会”,并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62年中国唱片社为周琪华录制了《松花江圆舞曲》等多首歌曲的密纹唱片,发行后供不应求曾5次再版。并发行东欧、东南亚国家,反响极为强烈,香港还将此唱片评为最佳唱片。

周琪华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歌唱家,而且还成了友谊的天使。她在五、六十年代曾先后为法国总统蓬皮杜和坦桑尼亚总统毛雷尔、原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朝鲜金日成主席和崔镛健委员长等演唱过。她的演唱形象逼真,极富浓郁的异国情调,深受好评。当她为西哈努克亲王演唱《敬爱的中国》时,作为这首歌词曲作者的西哈努克亲王按捺不住欣喜,起身鼓掌致意,并不停地为周琪华拍照。他的夫人莫尼克公主也颇感慨地说,这位歌唱家唱得美,对亲王的词曲理解得非常深透。
作为一名盲人歌唱家,周琪华付出了超出常人几倍的艰辛。蜂
苦蜜自甜,1980年,中国唱片社邀请她录制了40余首中外歌曲。1982年,黑龙江省政府给周琪华记大功一次。1983年,周琪华再度举办多场独唱音乐会,选唱的多种风格多种国度的30余首中外歌曲,场场爆满风靡各界。同年,她第三次应邀赴京,中国唱片社为她录制了题为《松花江畔的晚霞》的大密纹唱片,发行国内外。这大密纹唱片的24首中外歌曲响彻香港,被香港评选为金唱片奖。



许多优秀的歌唱家用不同的风格演唱《我爱你塞北的雪》,我更喜欢歌唱家殷秀梅用美声唱法演唱的《我爱你塞北的雪》,殷秀梅也是我喜欢和敬仰的歌唱家之一,因此欣赏《我爱你塞北的雪》,要特别介绍歌唱家殷秀梅。殷秀梅,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黑龙江鹤岗人,祖籍山东平阴。是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全国妇联执委、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曾主演歌剧《伤逝》中的女主角,代表作《我爱你,塞北的雪》《长江之歌》《妈妈教我一支歌》《中国大舞台等歌曲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歌曲。七十年代末,当电视机替代了广播,作为一个新的文艺传播载体,走入到全国百姓的家庭生活的时候,我们认识了她。她以浑厚的嗓音,高亢的热情,把一股源自于北方的人性直率,揉入到了自己的歌声中来,让人们真正体会到了时代的激情与精神的愉悦。她就是殷秀梅,一个从70年进文工团工作活跃于舞台近40年来给人以隽永不变质感的长青歌唱家,她那分不清民族还是美声的独特唱腔正像是她性格的反映:果敢而坚韧,洒脱而恢弘。她所演绎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党啊,我亲爱的妈妈》、《青春啊青春》、《妈妈教我一支歌》、《中国大舞台》、《永远是朋友》无一不是影响整个时代的不朽经典,她扎实而饱满的演唱风格更是让她成功坚守艺坛二十年不倒,成为了无数人难以企及的一个典范。仔细翻看了她这二十多年来的周遭过往,不仅是那些与数字相关的成绩簿令所有人为之折服,而她那富有童话色彩的人生经历也不得不让人暗暗称奇。

殷秀梅曾在1984年第一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奖,并先后获金唱片奖、神州十二星奖。十大金曲奖、优秀影视歌曲奖,两次获得听众喜爱的歌手奖、十年优秀歌曲奖、全国首届新时期优秀歌曲十佳奖和音乐电视美声演唱奖。殷秀梅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及大型文艺晚会中担任独唱,她那亲切、大方和气度不凡的舞台形象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作为中国歌唱家的代表,殷秀梅曾多次出访东欧、西欧、澳洲、美洲、非洲、亚洲等几十个国家,受到专家同行和观众朋友的高度评价,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殷秀梅的演唱音色纯净明亮、音质圆润浑厚、音域宽广;她那融西洋唱法和民族唱法于一炉的歌声高力流畅、行腔自如、吐字清晰、极富艺术感染力。她擅长演唱气势恢宏的艺术歌曲,能准确把握从中国传统民歌到西洋歌剧等各种歌曲的风格,在歌唱领域属艺术表现广泛的实力派歌唱家,如:欢快活泼的《谷穗上的蝈蝈》,大气磅礴的《长江之歌》,深情无限的《感谢大地》,如泣如诉的《梅娘曲》,哀怨婉转如安的《风萧瑟》。不仅这样,她对一些外国作品也能做到处理得当,游刃有余。除了她的歌声外,打动歌迷的还有她那大方亲切的台风,别具一格的服饰和永远灿烂靓丽的笑容。从她早期的《我歌唱希望》、《理想之歌》、《青春啊青春》,到《亲吻祖国》、《致祖国》,殷秀梅的每一支歌都深深的感染着喜欢她的歌迷。殷秀梅被大家认可,是在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被热播传唱之后。那是1979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有一个青年》成功播出,殷秀梅演唱了剧中的主题曲《青春啊青春》。之后又录制完成了《妈妈教我一支歌》,这两个歌,成为她成功的基石,一夜之间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正当殷秀梅的演艺事业日渐平坦的时候,结果她却意外地选择了上学,暂时离开了艺术团。殷秀梅说,自己那时候是想踏踏实实系统学一下,让自己的基本功更扎实一些,这样才有更多说服的力,另外自己很多外国歌曲都不会,因为小时候听得太少,所以就决定去大学深造,选择了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了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这时候的她学习了系统的歌剧唱腔,以及专业的美声唱工。所以在77年以后,殷秀梅已经频频参加出国访问演出,去往欧洲的那斯拉夫、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进行巡演。在国外演出的时候,舆论界评价殷秀梅和彭修文指挥是最多的,所以经常有国外艺术家跟广播艺术团的团长说:“这个人很有前途,应该让她来国外学习。”在意大利,在德国,都是如此。那时候没有什么音响,都是在大剧场做现场演出,所以人们觉得殷秀梅的声音条件很是有功底,特别希望她去国外留学。那时候的殷秀梅穿着少数民族服装,色彩斑斓,有着36尺的长摆,报纸上写着醒目的标题,说“殷秀梅带着公主的嫁衣”,溢美之词跃然纸上,各方面的评价都很高。
说到出国留学的事,殷秀梅倒是并不在意,她说中国这块个土地已经辽阔得不得了,自己几乎哪儿还没走,即便是走遍了中国,那也得需要很多年时间,如果能在中国获得成功,做一个非常好的演员,就已经是很伟大的成就了,即便是到其它国家,也会赢得喝彩,为什么就一定要选择去留学这条路呢。做人民的歌手,是那个时代每个人的最高志向,而世界的概念,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容易被人青睐。殷秀梅没有头脑过热,这一番人生选择,她到今天也从没后悔过。
身边的朋友们评价殷秀梅,总是喜欢叨念她嘴上一贯不离的口头禅,就是“熊样、去一边去、找抽呢”,可以说在这些年来活跃在娱乐界的所有女性演员当中,她的性格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她说话历来不绕弯子,对于身边的朋友们来说,她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虽然说有时候她说话的直率难免会容易得罪人,但是大家却都无比喜爱着她,把她当作自己的大姐一样看待。出身于北方煤乡的殷秀梅,不仅以自己的歌声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更以一种朴实而火辣的个性,感染着身边所有的亲人与朋友。正像大家评价的一样,她在这二十多年来的演艺生涯当中,无愧于一面旗帜与模范的褒扬,而做人也一样。作为中国顶级的女高音歌唱家,她有着非凡的实力。在一次演出中,因为乐队的失误,使演奏的伴奏调子高了一个大调,但是殷秀梅处理的很好!让我们祝愿她十年、二十年以后依然有这样的实力,依然年轻,永葆艺术青春的魅力!

《我爱你塞北的雪》歌词:
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
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
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
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用白玉般的身躯
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
你把生命溶进了土地哟
滋润着返青的麦苗
迎春的花儿
啊...我爱你
啊...塞北的雪塞北的雪




















《我爱你,塞北的雪》——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 舞蹈我爱你塞北的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5199.html

更多阅读

读《天堂向左,深圳向右》之肖然 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小说

几年前,在深圳书城,看到《天堂在左,深圳向右》这本畅销书,无奈我不是个赶时髦的人,当时对此书不屑一顾,翻也懒得去翻,这次去深圳,一不小心,在书架上又看到了这本当年热销的书籍,于是顺带就将它买了回来。不看还好,一看就被它的故事背景深深吸

紫竹人家 出品:《生命如花,潋滟生香》作者:月儿弯弯

【紫竹人家】出品:《生命如花,潋滟生香》作者:月儿弯弯2015-01-01 月儿弯弯 紫竹人家生命如花,潋滟生香生命,只有一次。如同一朵花,开过,便是一生。无论开在海角还是天涯;粉白抑或金黄;一枝横斜间或落红成阵,都是一生一世的尘缘。花如此,人如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读后感 天堂向左 深圳往右pdf

终于把慕容雪村的《天堂向左,深圳往右》看完了,又是一个大悲剧,感触很深。小说主要讲述了三个毕业的大学生,投入到深圳淘金的热潮当中,从一开始窘迫的生活,到放弃自己的尊严或者其他东西,到最后的出人头地。感情线一直贯穿着始终。一对是

声明:《《我爱你,塞北的雪》——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 舞蹈我爱你塞北的雪》为网友心有心的距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