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逾淮为枳》教学设计 橘逾淮为枳主旨

《橘逾淮为枳》教学设计 橘逾淮为枳主旨

设计者: 龚侃复旦初级中学

教学目标:

掌握文言实词,正确翻译全文,理解类比、对比、反问在说理中的作用。

准确把握文中楚王和晏子的人物形象,感受晏子有利有礼有节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正确翻译全文,理解类比、对比、反问在说理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中楚王和晏子的人物形象,感受晏子有利有礼有节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时代背景介绍:齐景公在晋国访问时的狂妄态度,引起了晋国的不满,于是派出军队攻打齐国几乎兵临城下。通过这次教训,景公意识到单凭齐国的力量是无法与强晋抗衡的,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国,决意与楚修好,共抗晋国。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外交才干的晏子作为使者访问了楚国。
此时楚国由楚灵王执政,他目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一下齐国的使节“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晏子,于是便有了“晏子使楚”这个故事。

2、楚王想出了一个怎样的阴谋?晏子又是如何化解阴谋的?

二、初读翻译

1、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自读课文,圈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3、互助翻译,疏通课文

三、理解课文

1、楚王要“辱”谁?(真的是为了辱晏子吗?)

“齐之习辞者”VS“习辞者”

2、楚王为了“辱”成功,做了哪些准备?

与左右大臣合谋

安排演员

选择时机:酒酣

3、在宴席上正式“演出”时有没有破绽呢?

4、“王视左右曰”,此时的楚王可能有怎样的语气神情?

5、面对楚王的别有用心的刁难,面对国家尊严受到威胁,晏子是如何应对的?晏子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进行反击?

对比淮南为橘VS淮北为枳

类比

对比在齐不盗VS入楚则盗

弊在楚

5、“王笑曰”,楚王此时是一种怎样的笑?

6、从全文来看,体现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晏子为什么要“避席”?

7、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8、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

1、通过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复习文言文知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5686.html

更多阅读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文章结构。  2、从整体上感知内容,明了蔡元培先生演讲的中心,进而了解先生的性格特点。  3、感受先生真挚的情感,领略本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引导学生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34中李清华[设计思想]  本文是一篇小品文,仅84字,但言简意丰。初二的学生理解字面含义并不太困难,但要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本设计拟通过带领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以读带讲,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通过品味

《素描静物的起步学习》教学设计

《素描静物的起步学习》教学设计南昌市实验中学:郭雪玲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观察实物,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2、使学生具备观察、表现、表达的素描写生基本技能。3、通过素描静物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美

声明:《《橘逾淮为枳》教学设计 橘逾淮为枳主旨》为网友行星美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