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通纪念币的收藏 2016发行的流通纪念币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精制)

浅谈流通纪念币的收藏

作者/张立新

一、目的和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4年10月1日发行新中国流通纪念币(严格来说应单指“流通纪念硬币”,因纪念钞也是纪念币的一种)——“建国三十五周年流通纪念币”以来,截至目前,共发行纪念币68套99枚,其中面值为0.1元的有3枚;面值为1元的有61枚;面值为5元的有29枚;10元面值的有6枚。材质有铜镍合金、钢芯镀镍、铜锌合金、黄铜合金、紫铜合金、铜合金双色镶嵌等。按照题材大类可分为:纪念币和特种纪念币,具体有重大事件、伟人、体育、世界文化遗产、风光、珍稀动物、贺岁等。

流通纪念币自发行以来,由于选题广泛、设计优美、图案生动、制作精湛,所以深受广大钱币爱好者的喜爱。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和连续性,倍受钱币收藏者的青睐,更由于流通纪念币具有与其他人民币等值流通的属性和人民银行发行的权威性,以及年均不到3套的发行量,使得它们自然成了流通币中的贵族,平时也难得一见,更倍增了流通纪念币的市场潜力,构成了邮币卡市场的重要分支,巍然成为邮币市场的半壁江山。短短十几年时间内,便形成了与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集邮文化分庭抗礼的局面,几乎所有集邮爱好者,都参与进了集币大军的行列,在历经90年代初期以来几次的邮币市场狂潮后,几经跌宕起伏的流通纪念币,以其固有的文化内涵和升值潜力,价格走向呈现出阶梯状的上扬趋势,从90年代初的几百元一个大全套到一千多元、四千多元,一直到今天的一万多元。经历了市场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最终仍稳稳地屹立在风雨飘摇的收藏品市场之中,给钟爱它们的爱好者们一份温馨的回报。

但是,在流通纪念币进入收藏品市场的这些年,也并非一帆风顺,不仅仅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坎坷,甚至还承受了无尽的扭曲和尴尬。导致出身显贵的它,没有受到与之相称的待遇,价值长期以慢牛行情低迷,与它的精美度、珍惜度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严重不匹配。例如发行于1988年、至今已有25年、号称流通币之王的“建行”币,其发行量仅206.8万枚,且经历了早期的大量流通消耗,还有礼品装帧,能参与市场流通的绝对不会超过100万枚,但目前价位仅有3800元左右。与1980年发行,发行量500万套的生肖猴特种邮票13000元相比,基本上只是个零头。

这是不正常的,但是,这个局面仍将继续存在。那么原因何在呢?

二、制约流通纪念币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制约流通纪念币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1、流通纪念币之所以被广大收藏爱好者所认知,一开始,就源于它本身的流通性质。它本来是作为人民币的辅币参与市场流通的,只不过赋予了它特有的纪念属性,才显得与其他流通货币鹤立鸡群。九十年代,我们大多都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见过它们的身影,虽然是偶尔露峥嵘,但还能时常见到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流通纪念币的与众不同,不由自主的开始了一枚枚的收藏,再也不舍得随便花出去了。这个情况和91年之前的邮票大致相同,就是说,人们之所以喜欢它们,不是因为它们生来就是供我们收藏、然后装在精美的册子里怡情益智的文物。而相反,它们原本就是为了服务于大众的,是亲民的,平民化的资费工具,是人们无意中认识到了他们的文化价值,并加以挖掘整理出来,成为了收藏界的新贵。这就说明,人们喜欢它们的切入点是因为他们的最基本属性——流通、资费凭证,而不是单纯为收藏而制造的产物。比如说邮票,我早在九十年代末期就说过,邮票离开了邮政属性,就失去了收藏的意义。因为,只有具有它自身属性、且又有一定历史文化及观赏、艺术价值的物品,才够资格称得上文物,才有收藏价值。而后来发行的天量邮票,无论印刷技术多么先进、印刷质量多么精美,充其量,都无非是花纸头而已。为什么?就因为这些精美的邮票已经与邮政渐渐脱离,成为专供收藏的印刷品(后来知道有个名字叫做:产品票)。这也许就是新邮总是充当着宠儿和败家子双重角色的原因吧。

同理,流通纪念币也是这样,这么多年来,人们想在正常的流通领域见到一枚纪念币,那恐怕比中头彩还难得。是什么原因导致本来应该流通的物品芳踪难觅了呢?两个字,地球人都知道的——截留。那么是谁截留了呢?这个容易分析吧,反正,一般老百姓想截留也没那个机会吧。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不管多么小的权利,只要能换来利益,就会催生一系列的腐败。更何况,一块钱换一块钱,这种腐败恐怕也算是高尚的多了。只不过,这个换出来的一块钱,由于上面有艺术家赋予的文化及欣赏价值,承载着无数追逐者的美好祈愿和希望,所以,摇身一变,就不是普通的一块钱了,不仅是鲤鱼跳龙门,简直就是悟空翻筋斗了。这轻盈的一翻,就给原值兑换者,也就是截留大腕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简直是唾手可得啊,转手而已,权利的魅力就在这里。

接着,还会出现二倒、三倒甚至四倒、五倒,最终倒到收藏者手里的,价值就可以论“克”算了。这种现象恐怕十分普遍,尤其是发行量本来就很小的精制流通纪念币,那更是贵族中的贵族了,小地方,根本无缘一见。就算康银阁公司纸卡装帧的普制流通纪念币,发行之初,一般人恐怕也见不着。

所以,普通百姓平素想见流通纪念币一面,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当然了,人行发行之初,也是广发海报的,也会公示的,而且,开始也会在各级银行公开兑换一段时间,也就短短的个把小时时间吧,量,也是少得可怜,每个人据说排几个小时的队,也只能兑换三、两套甚至有些只能换一套。这就不错了,在我们小县城,根本没这回事儿。

也许是天长日久,热爱流通纪念币的人们,由于常常难见一面,那份热心啊,也渐渐冷了、寒了、麻木了……

是可以掏高价买一套来,对有些钱的人来说不算啥,可是那一整套、一大册子买来的东西,怎么看心里就不是个味。那种一枚枚辛苦积攒来的成就感、幸福感早就不知道飞向何处了。那种在一套套收集的过程中,废寝忘食的研究、鉴赏的乐趣,更是今非昔比了。没有了这种种的感觉,让人们怎么会再对它爱得起来。

更何况,看着这些花大把钞票请回来的贵族们,总会有种被宰的感觉,毕竟上面清清楚楚的镌刻着的面值是1元、5元或者10元,可转眼到手就成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这冤大头不当吧,那份收藏界的通病,求全的心理得不到满足。所以,只有硬着头皮,还是得要啊,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2、另外一种存在也是导致流通纪念币摇摆不定的关键因素,同样,也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假冒。

虽然假冒伪劣充斥着几乎所有的物质领域,吃的、用的、看的、听的……全都有李鬼的身影。艺术品领域更是登峰造极,真伪难辨。但别忘了,流通纪念币可是货真价实的人民币,是具有法律效应的货币,伪造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况且,我就纳闷了,流通纪念币铸造精美,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铸造工艺水平大大提高,精美度也是今非昔比,应该说想要仿照是很难的。可是,造假贩假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而且,大量事实证明,很多高仿币也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据悉,假纪念币制作工艺与真币还是不同的,但是采用了精密铸造法,在假币成形后再进行表面抛光处理,一般人是很难看出真伪的。但这些铸造假币的工厂在哪里?很少听说有被查处的,设备又从哪里来的?是公安系统打击的力度不够,还是造假分子太过狡猾?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收藏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因为常听说有人因误买了大量假币而损失惨重。

本人也曾在网上见到一些钱币网店标注价格大大低于市场行情,也有购买者评论说是假币,可这不是很容易查处的线索吗?我没看到有执法人员介入调查,也没听说过哪里捣毁了一个制售假币窝点。一切照常存在着,李鬼们依旧揶揄的嘲弄着我们这些痴迷不悟的钱迷们。

常在河边走的老手们还有湿鞋的时候,更何况那些蠢蠢欲动,刚想迈入门槛的菜鸟呢。所以,不少人一有这个想法,便会招来更多人的反对,原因就是:假的多得很。

3、流通纪念币比起邮票来也有个胎里带的病,由于它们是金属铸造的,所以分量重。不像几十年的邮票,一个本子就可以完全放进去,而且来回交流很方便,相互寄递资费也便宜。这些个宝贝可就且贵且重了,别说一个单品成箱的,就是一整套流通币大全,分量也是重的可以,甚至于卖方都不太情愿承担运费。当然,现在好多了,物流发达,物流方式也多了。但,分量重,也是交易中不容忽略的一个问题,虽然不是影响流通币发展的要素,但客观上,还是存在批量交割不便的情况。

4、保存保养难度较大。

流通纪念币都是不同材质的金属铸造的,然而,纪念币收藏不易保养更难,如果不能掌握正确的保养方法,收藏者持有的纪念币就有可能受到损害,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保养纪念币的正确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防潮。纪念币是用多种金属材料制成,密封不好就会受潮,受潮后表面就会氧化。为了防止其受潮,应该将其放置在干燥通空处,并用牛皮纸密封,有条件时最好用有机玻璃盒或塑料袋包装。二、防酸碱。由于酸碱会腐蚀纪念币,使其变色、氧化,所以不能用酸醋和洗衣粉对其清洗。三、防磕碰。虽然纪念币都是金属制成,但它们的硬度并不是很高,受撞击后表面也会受到损伤,特别是铜质的纪念币更易受损伤。所以在取放时要“轻手轻脚”,防止其相互磨擦和掉地摔碰。四、欣赏把玩纪念币时最好带上薄手套或使用镊子,尤其不能用汗手或湿手直接触摸纪念币,以免在币面留下指纹或汗迹。

可是,直到今天,我想买一个高档的可以存放流通纪念币大全套的册子都不好找,盒子既是有也不是定位的,不是专为流通纪念币设计的。你看,邮票,无论是老纪特、文革、编号还是jt,都有灯塔、菲勒等等专用的定位册,高中低档俱全,堂堂皇皇几大本,且上面相应基本信息齐全,按图索骥就能一一使他们安身归位,欣赏起来也方便。可流通纪念币就缺个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衣柜”,早期低廉的定位册根本就无法保证裸币的品相,就是这几年才出来的几个所谓的豪华定位册,也是徒有虚名,华而不实。我想,这恐怕也是制约流通纪念币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

2014年,就是流通纪念币发行三十年了,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抓住商机,专为流通纪念币制作一些大气、精美、结实、厚重;信息齐全又有品位的定位收藏册或者定位收藏盒。如果有,我是至少要买两套的。

5、发行量。

流通纪念币的发行量最少的是发行于1988年9月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156万套,最多的是发行于2012、13年的贺岁龙和蛇,均是8000万套。据圈内知情人士透露,未来流通纪念币的发行量还会增大,至于增大的什么程度,就不得而知了。众所周知,发行量,是影响邮币行情的关键因素,92年后的邮票市场,正是持续猛增了发行量,才导致随后的长期低迷。我想,钱币发行部门,是否也会步邮票的后尘,这就难说了。不过,是福是祸,也未可知。也许,正是因为加大了发行量,那些以权谋私的,制假贩假的就会大大失去市场,量大了,增值潜力自然就大打折扣,人们还会拿着大把的钱去高价购入吗?不会的,目前,投资领域已经是多元化的了,人们投资的选择很多,不必为这个莫名其妙的收藏品劳心费神的,免得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实的社会,正在培育大批现实主义者,这无可厚非。但,真正对流通纪念币情有独钟者,却也是个抄底买入的大好时机。而且,后期大量的流通币出现,也许会重新走回货币的流通属性上去,还原流通纪念币的本来面目,这也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庐山真容,重新引起人们对他的重视,扩大它的粉丝团。从而,反过来推动老精希纪念币市场需求的良性蠕动,实现流通纪念币的价值回归。

但愿。

三、珍品、精品和黑马。

说到流通纪念币的珍品和精品,应该把普制币和精制币分开来说,因为其制作工艺、发行量都不一样。

精制流通纪念币是伴随着流通纪念币的产生而就有的,只是早期精制币纯是中国人民银行为制作贵宾级礼品而特别少量制作、装帧的,量少,有些品种还难以一见。从1996年朱德币开始,由中国人民银行(后来由其下属的康银阁)统一装帧发行,量在2万枚左右。精制币与普通币,在币设计上并无不同,关键是精制币在制作工艺上是特别加工的,采用特殊铸造工艺精加工而成,其币面制作更精巧,画面精美,表面光洁,图纹清晰饱满,让人爱不释手。说实话,精制币就是为收藏、鉴赏而发行的,制作工艺精美,精雕细刻,虽然它也贴着流通币的标签,但实际功用,却是远远脱离流通领域而被爱好者雪藏的,普通收藏者也是难得一见,甚至一币难求。如被称为“精制币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币,精制币”,在孙克勤先生所著的《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上标价15万,珍罕级别,大珍。这也只是有价,但是,你想用这个价格甚至更高些的价格买一枚,那就可遇而不可求了。

所以,说流通纪念币的珍品,就必须分开来说,不能混为一谈。

1、精制流通币中的珍品。

精制流通币共有四大珍;七小珍。

其中四大珍为:

(1)“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市场参考价:13万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市场参考价:15万元;

(3)“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精制样币,市场参考价:13万元;

(4)“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精制样币,市场参考价13万元;

七小珍为:


浅谈流通纪念币的收藏 2016发行的流通纪念币
世界妇女大会精制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精制

(1)“建国三十五周年”上海版精制币,精美度5级,参考价5万元;

(2)“宪法颁布十周年”精制样币,精美度5级,市场参考价:6万元;

(3)“宋庆龄诞辰100周年”精制样币,精美度5级,极其精美,参考价:6万元;

(4)“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精制样币,精美度5级,参考价6万元;

(5)“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精制币,精美度5级,参考价4万元;

(6)“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精制币,精美度5级,参考价4万元;

(7)“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精制币,精美度5级,参考价4万元;

上述精制币珍品均属于早期精制币,发行于1995年之前,都是流通纪念币王冠上璀璨的明珠,受到无数爱好者、研究者的追捧。但无论是在邮币市场上,还是网络上,都难觅它们的芳踪,被个别有实力的收藏家视若珍宝而雪藏,只是在历届钱博会或拍卖会上,偶尔能见到其中一、两枚。

另外,还有不少早、后期精制币由于铸造十分精美、存世量稀少,而成为藏界精品,价格均在万元以上。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后期精制币由于铸造技术的日臻完善,铸造工艺的改进,精美度均很高,大多能达到最高5级。又因为后期精制币发行时,纪念币收藏市场已经形成规模,发行量也基本上统一到了2万枚,有康银阁公司统一装帧,所以,价格也区别不太大。其中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精制纪念币”是公认的精品,在后期精制币中最为精美,价格一直以来都稳步上升。再就值得一提的是自2003年发行的贺岁生肖精制纪念币,更是吸引了所有爱好者的眼球,随着2014马年贺岁生肖币的收官发行,价格也是扶摇直上,值得藏友们深入关注。


2003贺岁羊生肖精制纪念币

(笔者注:精制流通币珍品简介内容源自精制币专家孙克勤先生所著的《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感谢孙克勤先生为中国流通纪念币收藏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2、普制流通纪念币中的珍品、精品。

普制币作为流通纪念币的主力军,其珍惜度基本取决于发行量、分散程度和需求量。其中的珍品有“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等,另外,珍稀动物、世界遗产、台湾风光等系列纪念币都值得深度关注。这些纪念币发行量都不大,基本上都是600万之内(含精制币发行量),且都是黄铜合金铸造,制作精美,直径均在32毫米,重量13.5克,在纪念币中可谓份量够重,一直是收藏者们追逐的目标,价格也呈现稳步上扬趋势。

同时,带动整个纪念币市场上升的主角却是自2003年才开始发行的贺岁生肖纪念币。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一轮贺岁生肖纪念币,早期发行量都在1000万(含精制币),后期逐步加大了发行量。生肖题材本来就是收藏品市场的宠儿,从邮票的猴王开始,人们对生肖收藏品的热衷从没有衰减过,再加上这套系列币制作精美,普制币也堪称精制,图案生动,艺术感染力极强,近几年一直都充当着钱币市场风向标的角色。曾有人说“找羊发洋财”,就是指的第一枚生肖贺岁纪念币——2003年发行的羊,不少钱币经销商,也确实从这枚币身上狂赚了一把。价格开始几年的几元、十几元到近年的几十元、三百多元,这个领头羊也实在没有让他的追随者们失望。

很多从来不收藏纪念币的也纷纷争购一套贺岁生肖珍藏,甚至一些爱好者把生肖纪念币当做压岁钱在春节之际发给晚辈,这些都导致了贺岁生肖币的分散相对较为广泛,而且沉淀率很高,不少人购买贺岁币并非为了挣钱,而是作为一份纪念品收藏了。更有不少人不是一枚枚的收藏,也不是一整套的购买,而是整卷成套的购买。这恐怕也是发行方最近两年频频加大发行量的原因吧。

不管怎么样,作为第一轮生肖贺岁币,值得收藏者持续关注。

总之,我国发行的流通纪念币选题丰富多彩,设计独具匠心,规格材质多种多样,图案新颖美观,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辉煌成就及重大历史事件浓缩于纪念币的方寸之间。这些纪念币是人民币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完善了中国货币制度,弘扬了中国货币文化,以不容争辩的事实,成为了收藏品市场举足轻重的新生力量,具有十分可观的市场升值潜力和研究、鉴赏价值,其独特的魅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入收藏者的队伍。

2013年12月8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5920.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小学生读后感的写作指导策略 浅谈朗读教学指导策略

浅谈小学生读后感的写作指导策略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各方面有效的指导,注重读写结合,感想集中,联系实际,思路创新以及读后沟通和写后交流,指导学生从读到写,从写到说,从说到写,从写到读,形成一个读后感的写作循环,将读书和写作有效结合,逐步提高

浅谈数学作业的作用 浅谈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数学作业的作用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既是教师了解学生一种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

浅谈小学阶段的竖笛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浅谈小学阶段的竖笛教学竖笛又称牧童笛。因其竖笛价格便宜、携带方便、音色优美、简易实用,因此,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竖笛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学具,它不仅能陶

浅谈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浅谈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分析河北邯郸市园林局任寒英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大片树木被坎伐,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等问题。而城市绿地不仅能够营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广大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而且可以改善

声明:《浅谈流通纪念币的收藏 2016发行的流通纪念币》为网友溫楺鴏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