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在平谷之一-----平谷有个龙王庙 成都市龙王庙正街小学

立夏在平谷之一-----平谷有个龙王庙 成都市龙王庙正街小学

立夏在平谷之一

任宗权

平谷有个龙王庙


从洛阳到北京,坐高铁还是方便些。

5月3日13:48到北京,弟子诚璙赶到北京西站接我们。因参加之北京东岳庙之学术研讨会时间尚早,我便住在俗家弟子诚璙的精舍里居住一夜。第二天正好是癸巳年的立夏日,弟子诚璙约我们结伴乘车去平谷挂甲峪龙王庙游玩。2011年,有个姓焦的道友来武汉上学,还是龙王庙的当家推荐来的,所以,一直想到访龙王庙,拜访一下当家。

平谷县自汉高祖十二年设县以来,历经2000余载,被誉为“中国桃乡”,是北京看桃花的主要出处。其实,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平谷便有人类繁衍生息,被命名为“上宅文化”。夏商属古燕国,周灭商,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建立了燕国。平谷属燕地。西汉时,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始建平谷县,属渔阳郡,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死,遗诏封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博陆侯,今北城子村东古城遗址即为霍光封地博陆城。西晋初省平谷县,地属燕国潞县。后赵,复置平谷县,县城迁至今通州北小营村,隶属渔阳郡。北魏时省平谷入潞县。要阳县由北内迁。隋时平谷地区属无终县。唐武德元年(618年),设平谷为大王镇,属檀州密云县。后唐清泰二年(935年),石敬瑭割幽、燕16州于契丹,大王镇属契丹。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兵破檀州、蓟州至三河,又破宋军于白河,大王镇属金。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升大王镇为平峪(同谷)县,平谷县建置恢复,隶属蓟州渔阳郡。贞佑元年(1213年),元兵入古北口,平谷县归元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设顺天府四路同知后,平谷县属北路厅管辖。乾隆八年(1743年),由蓟州属县改为直属顺天府。辛亥革命后,民国三年(1914年),顺天府改京兆特别区,平谷为京兆属县之一。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县改隶河北省蓟州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9月,在河北省建蓟密行政督察专员区,平谷属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殷汝耕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22县,平谷为其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隶伪“河北省冀东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又改属“燕京道”。1958年3月,通县专区撤销,平谷县改属河北省唐山专署。同年10月,划入北京市。正如民国23年《平谷县志》撰写者王兆元所说:“自古建置都邑,必因山河之形势。平谷南、东、北三面环山,层峦迭嶂,资为屏藩。水洳河映带左右,萦回境内,汇于西南,洵天然之疆界。设置县治,远在汉初,迨隋唐以迄有明,虽屡裁省旋仍置县,其终不得而易者,形势使然也。”

早在全真道教初创时期,就已经进入了平谷地区,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长春真人邱处机来县内南独乐河村元宝观(延祥观),观有枯柏,扪之复荣。南塘老人张天度作《复生柏》诗,并刻石立碑。至正18年(1358年),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丫髻山万寿道场,为康熙60大寿祝禧。康熙曾两次游丫髻山,并为撰文立碑。乾隆、道光都曾游丫髻山。


开车大约一个多小时,我们到了龙王庙,沿途看到的都是桃海。诚璙告诉我,到平谷看桃花,现在稍微晚了些了。但我还是看到大片大片的桃花,还是能想到桃花似的人面。

车子经过桃海似的山峪,一会就到了一个山坡下,我们看到一所道观,座北朝南。道观旁边是一排民房,弟子诚璙说,这是道众们暂时的寮房。看来龙王庙还在恢复之中,条件还是很艰苦。我环视了一下,这里三面环山,西有峪口。据说是北宋名将杨六郎抗辽时,于峪中古树上挂甲。

我刚一下车,就看见当家朱崇君道长带领两个小弟子从寮房内走出,我们彼此快步走上前握手、寒暄,当家便领着我们开始参观。龙王庙占地约一千余平方米,红墙灰瓦,掩于林木之中。山门上挂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协会长黄信阳大师题写“龙王庙”匾额。进了山门,正中是悬山式三开间龙王殿。

龙王殿门外东墙绘有岳飞元帅,西墙绘有温琼元帅。殿中供奉东海沧宁广德龙王像,绿龙袍、九梁冠、赤靴,捧圭端坐。后壁绘四海龙王像。东西壁绘巡海夜叉,龟丞相。殿东供奉雷神,风伯。雷神蓝面赤发,挎鼓怒目,执锤握钉,露鹰爪足。风伯银须迎风,持芭蕉扇,捧风轮,踏赤靴。殿西供奉雨师,电母。雨师披发跣足,捧钵肃立。电母执双镜,踏赤靴。东西壁绘有风雨雷电四神显圣图。

东配殿是三官殿,供奉天地水三官大帝,南北壁绘“蟠桃会”和“三官巡天图”。西配殿是财神殿,卷棚顶三间。供奉文财神比干,药王孙思邈及关帝。财神乌纱红袍皂靴,执如意,捧元宝;药王执葫芦和金丹;关帝捋须阅《春秋》。南北壁绘“关帝圣迹”和“寻医问道”。


出了院子后面是三清殿,玉皇殿殿,供奉三清祖师与玉皇大帝。每年三月初九庙会,也是龙王庙的香潮时期。道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为信众举行斋醮祈福。龙王庙正以他古老而新奇的风貌迎接四方信众及游客访道探幽。

平谷龙王庙的来历,据说与乾隆皇帝视察平谷有关。据说乾隆皇帝视查平谷,乘船由南往北而来。只见泃河北岸被风雨侵蚀,河水冲刷而形成的高低错落,蜿蜒起伏的自然地貌,感叹地说:“好一条土龙啊!”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人们便便踊跃捐资,在此处修建了龙王庙。其实,此地隋唐时已建龙王庙,屡有兴废,清代大修,民国二十年(1913年)前后,县里在龙王庙建起了第一模范小学,将菩萨的神象迁走。解放后,宗教人士被驱出,道观遂废。2005年,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大师出面协调,在原址上复建龙王庙,并派遣弟子朱崇君道长主持道观事务。

关于龙王信仰,印度与中国都有。中国的龙王信仰应该早于印度。中国有四海龙王,是疆域信仰的主要表现。我们说“四海清平”,就从这里开始的。

龙王是个大家族,龙有九子,分别各有特点,试以介绍之。

囚牛:性喜音乐,旧时多刻于胡琴头上。
睚眦(yázì):平生好杀,喜血腥之气。样子像长了龙角的豺狼,怒目而视,双角向后紧贴背部。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
嘲风(cháofēng):喜好冒险,常用其形状在殿角上作为装饰,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
蒲牢(púláo):喜欢吼叫,人们常把它安在钟上。
狻猊(suānní):形如狮,喜欢蹲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
赑屃(bìxì):似龟,好负重。各地的宫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见到其背负石碑的样子。
狴犴(bì‘àn):平生好讼,其形似虎,往往刻于狱门之上。
负屃(fùxì):平生好文,常盘绕在石碑碑文头顶。
螭吻(chīwěn):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作建筑物上的吻兽。有的说法还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龙子之一。
赑屃(拼音:Bìxì):又名龟趺、霸下、填下,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其背亦负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龟为其形象。在拆除北京旧城墙时,在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墙下各发现半个赑屃,因此有赑屃驮着北京城之说。
囚牛:龙生九子之一,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音乐,蹲立於琴头。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睚眦(拼音:Yázì):龙生九子之一,龙身豺首,性刚烈,最是好杀嗜杀好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嘲风:龙生九子之一,平生好险,如今殿角走兽是其形象。
蒲牢: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狻猊(拼音:Suānní):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喜吸食魔怪的精血,并转化为财富,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也有一种说法它是龙的第九个儿子。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传说貔貅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现在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中午,住持朱崇君道长安排我们在道观旁边的农家乐用斋。这里是真正的放心食品,我们吃的很开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6006.html

更多阅读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5之『众神之战』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3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5-众神之战一切的一切,原来不是命运,不是人,更不是僵尸,六道众生的存在只是棋子而已.为什么一切的不幸都发生在况天佑和马小玲的身边?而其他跟他们有关联的人也被拖下水?这就得从地球之处说起,原来地球上本来没有生

转载 有个女孩叫西子可儿 女孩可儿离开的真相

原文地址:有个女孩叫西子可儿作者:曹开林有个女孩叫西子可儿曹开林在新浪网,看到了西子可儿http://blog.sina.com.cn/u/2116958662的博客。我选择了她最近所写的三篇博文,分别是:西子可儿:从妓过低俗 百万求包养(2011-09-10 12:12:38)

扶风有个杏林镇转自扶风在线 华县杏林镇

扶风有个杏林镇我的家在关中道,一个名字叫杏林的镇上。一千多年前,有一个叫石泰的人,号杏林,其医术精湛,天性仁慈,遍游胜境,后来到现在关中扶风杏林这个地方,悬壶济世,给人看病。经常行医救人时,也学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不图报答

洛阳有个“安乐窝” 安乐窝装修网

洛阳有个“安乐窝”作者:汪金友2005年10月08日05:01 重庆晚报今年5月去洛阳,在市区往南到龙门石窟的路上,忽然发现有一个路标,上写着“安乐窝”三个字。我赶紧问导游:“怎么,这里还有叫‘安乐窝’的地方?”“有哇,而且还是一个旅游景点呢

声明:《立夏在平谷之一-----平谷有个龙王庙 成都市龙王庙正街小学》为网友开启人生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