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和睢 雎形近字

雎和睢 雎形近字

  基本资料   拼音:jū 但常有人把雎和睢(suī)弄错,(人名:范雎,唐雎)  部首:隹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3   五笔:EGWY  姓氏:雎,作为一个少有的姓氏,常有人将它和睢混淆。传说,从前有两个亲兄弟姓因为闹别扭,其中一个就将姓氏改了。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隹(zhuī),从且,且亦声。“且”意为“加力”、“给力”。“且”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加力鸟”、“助力鸟”。本义:驯鹰、驯隼。特指:鱼鹰)  (2) 同本义 [osprey,fishhawk]。鹗科的一种鸟,上体深褐色,下体大部纯白,常活动于水边,捕食水中的鱼。  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周南》   (3) 水名 [Ju River]。在湖北省中部偏西。与漳水汇合为沮漳河,于江陵西入长江。  (4) 人名:范雎,唐雎   组词   雎鸠 关雎 拼音 suī 繁体:睢。笔画13 部首目部首笔画 5  五笔编码 hwyg 区位码 7801 五行:金 字义吉凶:吉  笔顺:竖横折横横横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解释:1 睢县,在河南。  2 睢宁县,江苏徐州  3 姓  “睢”与“雎” 睢字从目,读sui,齐庄公时有睢休相。睢,地名,今河南商丘,以居地为姓。元扬州睢景臣有《高祖还乡》散曲,闻名于世。雎字从且,读Ju,明洪武年间有御史雎稼,为雎姓闻人。今扬州二姓均有,且皆属冷僻姓氏,常为人们读错或写错。  我国还有一个稀少的姓氏就是“睢”姓,读音为sui,《中国姓氏起源》一书中说:“睢,东周战国时,赵国有大夫因功封于睢邑(今河南省睢县),子孙遂定居其地,以食采之地名命姓,乃成睢姓。见《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史国强菩第404页)这是典型的以居住地的地名,做为本族的姓氏的例子。睢姓现在仍然存在,分布河南商丘,四川遂宁,江苏徐州,山东菏泽,山西大同等地区,在宋朝、明朝都有名人。◎ suī   〈动〉   (形声。从目,隹( zhuī)声。本义:仰视) 同本义 [stare at]  睢,仰目也。——《说文》   暴戾恣睢。——《史记·伯夷传》。正义:“仰白目怒貌也。”   万众睢睢。——《汉书·五行志》。注:“仰目视貌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7180.html

更多阅读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北大荒的秋天ppt课件

5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 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区别形近字:“铃”和“岭”,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多音字“转”,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现在的北大荒已

形近字大全 形近字组词大全三年级

朝( ) 沸( ) 律( ) 疑( ) 霞( )匀 ( )潮( ) 佛( ) 捷( ) 凝( ) 暇( ) 均( )朱( ) 赖( ) 毫( ) 仗( ) 掘( ) 折( )株( ) 懒( ) 豪( ) 伏( ) 崛( ) 拆( )告( ) 浆( ) 杆( ) 昂( ) 偷( ) 灰( )浩( ) 桨( ) 竿( ) 仰( ) 愉( ) 恢( )益( ) 傅( ) 旧( ) 贯( ) 忘( ) 缝( )

运用字理,区别形近字 形近字和形似字的区别

运用字理,区别形近字****由于汉字形体的局限和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复杂,汉字在据义构形的时候就难免出现一些形近字,加上长期的发展演变,现代汉字中形近字更多。形近字给学生的认读和使用带来很多麻烦。以往学生写错字,老师都是叫学生改对

声明:《雎和睢 雎形近字》为网友没心情没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