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雷锋不死——《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

雷锋是死了。

1962年8月15日,某连四班战士乔安山在倒车时撞到路边晾衣杆,不巧砸中在旁指挥的四班长、沈阳军区模范标兵雷锋,后者抢救后无效死亡。

乔安山在以后的岁月里把学雷锋当成一生的己任。1977年,他开车路上送一位难产孕妇去医院,替她输血,救得母子两命,但他抵制站长搞特权化,丢掉了开客车的工作。1988年,改开货车的他救起一位被撞倒在路边的老人,后来反被讹上,幸得目击者作证,老人忏悔,免于灾祸。

从1962到1995,乔安山经历了中国剧烈震荡的33年,经历了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文革再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一段非能用言语表达的重量。在这部影片,或者说在中国这三十三年的历程中,除了政治挂帅的斗争,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于,是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一类精神道德重要,还是钱、物质利益重要?

相关的讨论非常多,定论也已具雏形,我就不献丑再在这篇观后感中发起讨论。客车上的老奶奶说:“可惜啊,雷锋那小伙子多仁义啊,就是走早了。”我只是想做一个假设,如果雷锋没死,会怎么样?

他即将迎来文化大革命,但他很有可能完全无恙的活过那段荒谬的岁月,革命小将们毕竟不能拿一个全民偶像怎么样。

真正的挑战是之后的改革开放。

雷锋还是那个雷锋,他还是会做好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他在车站看到孤寡老人,看到流浪汉,他会去给他们送去吃的,甚至送钱。但是他会发现,这些可怜人面对他的温暖关心,却显然显得有些不自然。偶尔他会发现没有人像他一样关心这些人,他会感慨世风日下;有的时候,他就会发现他帮助的这些人,是骗子。

他也会去救路边的老人,正如乔安山挂在嘴边的:“班长如果遇到也会这样做的。”他全心全意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当然,因为他是雷锋,是名人,所以他不太可能像乔安山那样被讹上。但是他不会听不到那个南京小伙的经历,也不会听不到在郑州、扬州等不少地方发生的同样事件。他会不会心生畏惧?会不会做好事的时候有所顾忌?

他会去帮助带孩子的妇女,但是小悦悦的不幸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他一定会很痛心,中国人怎么变成了这样?也许他会在做报告的时候把那十八个人狠狠地批评一顿,就像他在日记里写那些还有迷信观念的同志,但是,他一定还是想用自己的努力来教育他们,使他们得以改变。

他老了,出门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他想找别人求得帮助,可是迎接他的,不是冷漠的脸,就是“先拿钱来”。

他有的时候会看着“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大字发呆,脑海里却回荡着几句雷响般的话:

“现在都讲怎么赚钱,谁还学雷锋啊!”

“学雷锋的都是傻子。”

假如雷锋不死——《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

“别谈雷锋,先谈钱!雷锋解决不了咱们的帐。”

“时代变了,现在可是市场经济了!”

他会听到这样的笑话:某女去书店买书,猛然听到一个小朋友开口道:“雷锋爷爷很高尚……”于是她感慨,雷锋叔叔都变成雷锋爷爷了……我也老了……

雷锋就只能被某些人用来抒发自己马齿徒增的小情绪了。

这不是他的时代了。

但是,不能这样!

这个时代不能没有雷锋。作为一个道德模范,他无疑是中国当下道德困境的一剂良药。

但是雷锋的确是死了,我们该怎么办?

在电影里,乔安山被困于大漠中,想找人帮助而不得,最后,一批小红帽志愿者骑车来帮他解了围。这无疑是导演为了使电影有一个光明而设置的情节。曾经受过雷锋校外辅导的女校长说:“雷锋没有死!”的确,那一张张充满热情的年轻的脸给人以希望。

雷锋精神没有死,我们也绝不能让它死。

再回顾近几年爆出的折射当代中国人道德困境的事件,彭宇案,范跑跑,小悦悦……我一直觉得,中国现在的道德发展有畸形化的趋势。这类案件一出,总能引起大讨论大关注,专家学者官方民间各执一词,但是这类讨论并未能引起正面的改变。相反的,政府的判决决策未能促进人们的道德进步,专家学者大放厥词,如为范跑跑叫好者有之,普通的人们甚至也从中找到了自己不履行道德责任的理由和借口,明哲保身,恶性循环。

雷锋精神在夹缝中,愈缩愈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雷锋,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乔安山说:“别人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这就是雷锋实实在在的精神”

这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啊,这是忠恕之道!

碰巧的是,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两天我听了一个关于论语的讲座,主讲人钱逊先生。其中有些内容,也许可以拿来解答这个问题。

见义勇为,一个极富争议的话题,然而在《论语》中,义的本意是应该做的事。见义勇为,就是明白自己的道德责任。可以讲技巧,可以保护自己的基本利益,但是绝不能应为怕惹祸上身而袖手旁观。很多人批评别人冷漠,批评司法不公,可是自己做得并不见得有多好。要明白一句话:“义以为上”。

或许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讲。三百年前的顾炎武,详细的探讨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易号改姓,谓之亡国;仁义充塞,人之相食,谓之亡天下。

当然,中国现在远不至于亡天下这样的局面,可是我们要警惕这样的危机。那些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传统道德,那些礼,随着市场化大潮和二十世纪两次精神革命而在现实社会中慢慢蒸发。其实雷锋精神是这些传统做人准则,传统道德的体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秉承这样的精神。

毕竟梁任公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事实是,现在的确有些给人以希望的事了,志愿者的普及,公益事业的兴起,无不表现着这个民族闪着光明的未来。

我一直很喜欢两句话。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

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去奋斗!——海明威《老人与海》

值得我们去为它奋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8328.html

更多阅读

《魔兽争霸3》不死族小技巧 魔兽争霸3不死族视频

魔兽争霸作为一款即时战略游戏,历经多年发展,四个种族都有自己的小技巧。本篇介绍一下亡灵不死族在对战时小技巧。《魔兽争霸3》不死族小技巧——小技巧《魔兽争霸3》不死族小技巧 1、不死族的农民召唤完建筑可以离开,不需要再旁等建筑

对比《金婚》《王贵与安娜》 王贵与安娜电视剧

去年热映了一部电视剧《王贵与安娜》,在看到这个电视剧的第一眼我就想到了《金婚》,原因之一是其中有几位重复的演员,包括主角王贵和安娜的妈妈,随后被搞笑的台词吸引看了下去,看着看着越来越感觉这两部戏就诸多相同之处,呵呵。对比这两部

死海不死阅读题 死海不死

1、阅读一至四段,回答:死海有什么特点?水中没有生物,连海边也寸草不生;人在死海中不会被淹死;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特别是氯化钙含量很高,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2、联系文章内容,指出下边加点的“死”的不同含义A、死海不死B、那时,死海

韩东屏:永生不死:可能当求

赛博风中华伦理学网 → 赛博风 → 生命伦理 → 理论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摘要:人能永生不死吗?从人类由古至今的种种探索看,无论是肉体层面的永生不死还是精神层面的永生不死,都未见成功。然而用克隆转忆的路径就能实现

声明:《假如雷锋不死——《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为网友壮哉我硕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