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2年中国新诗大事记 2011年大事记

2011—1012年中国新诗大事记

张丹胡亮 整理

2011—1012年中国新诗大事记 2011年大事记

2011年

1月

臧棣主编“千高原诗系”第2辑(10种)出版。“汉诗文丛”(8种)出版。《孙静轩诗选》出版。《邵燕祥诗选》出版。翟永明诗集《十四首素歌》出版。《骆一禾的诗》出版。徐淳刚长诗《南寨》印行。非亚、伍迁主编《广西现代诗选1990-2010》出版。吴思敬、宋晓冬主编《郑敏诗歌研究论集》出版。《作品》陆续刊出长诗。《芳草》推出“中国当代隐逸诗人二十五家”专辑。黄石电台播出马雁纪念专辑“大雁飞过天空,那些痕迹还在”。“《21世纪诗歌排行榜》首发式暨诗歌朗诵会”在北京举行。“《鳳凰》新年诗会”在唐山举行。陈仲义获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十二届优秀成果表彰奖”。《现代汉诗》创刊。

2月

杨小滨主编《无情诗》在台湾出版。《中国诗歌》推出“中国90后诗选”。《天地人》推出“七零后诗人文本和理论”专号。《星星》理论版刊出于坚诗论《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始》。“诗歌剪影:中美德诗歌朗诵会”在华盛顿举行。“蔡天新诗歌朗诵会”在纽约举行。“《生正逢时:屠岸自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孙文波获颁首届“畅语诗歌奖”。小招逝世,享年25岁。

3月

贾薇诗集《侧身的贾薇》出版。周瑟瑟诗集《私有制》出版。野川诗集《有一种力量想把我举起来》出版。方石英诗集《独自摇滚》出版。邓诗鸿诗集《青藏诗篇》、《一滴水也会疼痛》出版。《马培松诗选》出版。《新世纪十年中国诗歌蓝本》出版。周瑟瑟论集《批评的盛宴》出版。《现代汉诗神性写作流派史》印行。《诗歌与人》推出“诗人批评家诗选”。《江汉大学学报》推出“关于诗歌翻译的创造性”论文专辑。《长沙理工大学学报》推出“中国诗歌研究”专栏。《敬亭山》推出“中国重诗歌”专号。第六届“乡村诗歌节”在四川龙泉驿举行。第三届“湘江诗会”举行。首届“诗探索•中国年度诗会”在深圳举行。“诗人蓝蓝和她的闺蜜崔卫平诗歌朗诵会”在北京举行。“格式诗歌研讨会”在山东德州举行。于坚德语诗集《0档案》在德国获奖。伊沙、洛夫、王家新、华万里、南鸥等获颁“中国当代诗歌奖(2000-2010)”。张小美、李伟、陈衍强三人获颁第三届“突围年度诗人奖”。《诗建设》创刊。《红山诗刊》创刊。辛酉逝世,享年30岁。

4月

《剑男诗选》出版。姚辉诗集《在春天之前》出版。《短夜:陈忠村诗歌作品》出版。张口诗集《我一直生活在你的远方》出版。吉狄马加、李犁主编《2001-2010:新世纪中国诗典》出版。《诗探索》推出“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选辑”。《星星》理论版刊出周伦佑诗论《高于零度的写作可能》。“光华诗歌节”在上海举行。“小学生诗歌节”在广州举行。“安徽诗人徽州诗会”在黄山举行。“当代诗歌精神重建研讨暨第三极神性写作高端联谊会”在汉中举行。“东山雅集·四川集”在成都举行。“骆一禾诗歌研讨会暨《骆一禾的诗》出版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杨典、廖伟棠获颁“后天诗歌奖”。《新诗》创刊。《第三岸》创刊。

5月

《曹辛之集》(3卷)出版。杨小滨诗集《为女太阳干杯》在台湾出版。毛秀璞诗集《一百单八将新诗譜》出版。刘春主编《我最喜欢的诗歌》出版。墨寒、北鲁主编《中国诗歌二十一世纪精品选编》出版。《江汉大学学报》推出“关于学院派诗歌(二)”论文专辑。《独立》推出“地域诗歌写作”专辑。《彝风》推出“彝族现代诗派论”。《现代汉诗》推出“魔头贝贝集:展览”。《高叶街15号》推出“麦岸诗集:中国铁箱”。《南方诗学》续推陈先发诗论《黑池坝笔记》。第四届“中原青年诗会”在河南举行。“中外诗人诗歌朗诵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诗人德文诗集介绍及朗诵会”在北京举行。“陈忠村诗集《短夜》研讨会”在安徽芜湖举行。欧阳江河获颁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沈苇、叶辉获颁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大解、聂权分别获颁“星星年度诗人奖/校园诗人奖”。

6月

“凤凰诗丛”(4种)出版。《蓝马诗文集》(2卷)出版。潘洗尘《诗集》出版。朱朝访中英对照诗集《蚂蚁诗意》出版。宁明诗集《当谷穗走过深秋》出版。孟泽专著《何所从来:早期新诗的自我诠释》出版。熊辉专著《两支笔的恋语:中国现代诗人的译与作》出版。《群峰之上:现当代诗学研究专题论集》出版。《星星》理论版推出“赵野专辑”。《新诗评论》推出“商禽研究专辑”、“张枣研究专辑”。《诗探索》推出“鲁煤研究”专辑。《当代诗》推出“新诗与传统”论文专辑。《长沙理工大学学报》推出“诗歌研究专栏”。《诗·70P》推出“马雁纪念”专号。首届“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启动,刘诚、刘涛、横行胭脂获颁诗歌节一等奖。“端午女诗人诗歌会”在成都举行。“杨桃院子24小时•鼓浪屿双城诗会”举行。“加拿大华裔女诗人张思怡诗集发布会暨朗诵会”在北京举行。沈苇、叶辉获颁“柔刚诗歌奖”。麦豆、麦岸、洛盏获颁第二届“汉江·安康诗歌奖”。《诗建设》创刊。《死塞》创刊。《滴撒诗歌》创刊。《新诗人》创刊。《打工诗歌》创刊。《滴撒诗歌》创刊。

7月

朱丹枫、梁平主编“蜀籁诗丛”(3种)出版。崔澍诗集《卖脸》出版。《江雪诗选》出版。琳子诗集《响动》出版。阿斐主编《80后诗歌经典》出版。蔡天新游记《飞行:一个诗人的旅行记》出版。《江汉大学学报》推出“关于当代诗人与诗歌思潮(四)”论文专辑。“北京以北:国际诗歌朗诵会”在北京举行。“余刚诗歌朗诵会暨《超现实书》首发式”在杭州举行。叶世斌诗集《存在与象征》出版。彦一狐诗集《谁是你诗经里的一个断句》出版。

8月

子午执行主编《中国当代流派诗选》(ChineseContemporary New Schools ofPoetry)出版。黄海主编“长安诗歌节书系”(4种)出版。庞培《数行诗》出版。金铃子中英对照诗集《曲有误》出版。伊沙诗集《世界的角落》出版。《湖南青年诗选》出版。况璃、凸凹主编《诗歌带我回家:现当代诗人笔下的成都》出版。《解决:中国当代汉语诗歌档案文本》出版。《诗》推出“历届新死亡诗派年度奖作品选”专号。第五十届“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在马其顿举行,严力、伊沙等与会。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举行,北岛与会。第四届“青年诗会”在河北衡水举行。庞清明诗评集《第三那条道理批判》出版。

9月

唐诗主编《中国当代诗歌导读2010》出版。臧棣主编“70后印象诗系”(40种)陆续出版。刘春主编“扬子鳄书系”(10种)出版。陈先发诗集《写碑之心》出版。《非马新诗自选集》陆续出版。赵卫峰、颜同林主编《21世纪贵州诗歌档案》出版。唐诗、张智主编《中国当代诗歌奖(2000—2010)获得者作品集》出版。苍耳专著《陌生化理论新探》出版。张健论集《情与韵:两岸现代诗集锦》在台湾出版。吕志鹏专著《澳门中文新诗发展史研究》出版。《诗歌月刊》推出“7·23动车事故诗抄”特辑。《天南文学》推出“八十年代诗人系列采访”。《读诗》推出“胡冬:黄种人的柠檬”。“珠江国际诗歌节”举行,王小妮获颁“珠江诗歌大奖”。第四届“两岸四地中生代诗人诗学论坛”在台北举行。银川首届“鸿派国际青年诗会”举行。“东山雅集﹒谢安集”在浙江上虞举行。“新世纪诗典•北京诗会”举行。“《自行车》诗社20周年纪念诗会”举行。“沈浩波诗歌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青铜调密码》研讨会暨新诗代诗歌朗诵会”在北京举行。《寒冷》创刊。

10月

洛夫诗集《禅魔共舞》在台湾出版。《莫非诗选》出版。《树才诗选》出版。席慕蓉诗集《以诗之名》出版。许水富《饥饿诗集》在台湾出版。简单诗集《胡美丽的故事》出版。谷禾诗集《大海不这么想》出版。吴思敬论集《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出版。龙彼德专著《洛夫传奇:诗魔的诗与生活》在台湾出版。凌越论集《寂寞者的观察》出版。《新诗》推出“秦晓宇专辑:玉梯”。《江汉大学学报》推出“关于歌词与诗”论文专辑。《现代汉诗》推出“余怒集:个人史”。第三届“中国诗歌节”在厦门举行。第二届“十月诗会”在广西兴安举行。“长三角民谣诗歌节”在上海举行。“曲江诗会”在西安举行。第七届“中国西峡伏牛山金秋诗会”举行。“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25周年纪念会”在合肥举行。“科学与诗朗诵会”在北京举行。“浊水溪诗歌节”在台湾彰化举行。“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向阳诗歌研讨会”在连云港举行。《诗江南》改版。《诗篇》创刊。《此岸》创刊。

11月

安遇诗集《后来我们说》出版。子梵梅诗集《一个人的草木诗经》出版。朱赢椿《设计诗》出版。艾泥诗集《旧县诗稿》出版。阿西诗集《诗纪》出版。马科长诗《大地语言》出版。《不是东西:北京主义作品集》印行。于坚随笔集《在遥远的莫斯卡:棕皮手记2011》出版。蔡天新游记《英国,没有老虎的国家》出版。林贤治专著《中国新诗五十年》出版。赵思运、韩金玲诗学专著《中国大陆当代汉诗的文化镜像》出版。《星星》理论版推出“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特辑”。第六届“太平洋诗歌节”举行,管管、陈义芝、杨小滨等与会。第二十七届“青春诗会”在河北滦南举行。首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举行。首届“跨媒介诗歌节”在北京举办。“台北诗歌节”举行。“《极光》十年特刊首发式暨纪念专场诗歌朗诵会”在济南举行。“诗性的旁通与回响:海峡两岸诗歌与艺术研讨会”在福州举行,洛夫、沈浩波《蝴蝶》、树才、陈超、不解诗派等分别获颁首届“中国桂冠诗人奖/诗集奖/翻译奖/诗学奖/流派奖”。周云蓬获颁“人民文学奖诗歌奖”。《锋刃》复刊。《文本》创刊。

12月

朱朱诗集《故事》出版。道辉论集《论人性文化/创造的不可能性》出版。《独立》推出“21世纪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专号。徐春法中英对照诗集《海潮集》出版。梁雪波诗集《午夜的断刀》出版。台湾《创世纪》推出“广西《自行车》诗群小集”。《诗探索》推出“吉狄马加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江汉大学学报》推出“关于当代旅外诗人”论文专辑。“当代散文诗的发展暨‘我们文库’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70后诗歌博鳌论坛”举行。首届“中国新锐批评家高端论坛”在广州举行。“新诗写新疆:喀纳斯诗会”举行。“‘有风的瓶口’诗歌之夜”在北京举行。“陈陟云诗歌研讨会”在广东湛江举行。陈先发获颁“海南岛诗歌双年奖”。《湍流》创刊。木心逝世,享年84岁。柯岩逝世,享年82岁。

2012年

1月

“剃须刀丛书”(5种)出版。《吴若海诗文选》(3卷)出版。《郑玲诗选》出版。马新朝诗集《花红触地》出版。廖伟棠诗集《野蛮夜歌》出版。耿立主编《21世纪中国最佳诗歌2000-2011》出版。王夫刚、董忠堂主编《册页:新世纪10年山东诗选》出版。陈计会主编《寂静的修辞:阳江现代诗歌11家》出版。《流沙河诗话》出版。夏可君论集《姿势的诗学》出版。伊沙论集《中国现代诗论》在台湾出版。赵思运、韩金玲专著《中国大陆当代汉诗的文化镜像》出版。梦亦非专著《爱丽丝漫游70后》出版。《星星》理论版刊出王东东诗论《“这样不洁的幸福扩大了我视力的阴影”》。台湾《紫丁香》诗刊推出“80后大陆诗歌”专辑。“丰富与多元: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研讨会在大理举行。“当代诗人艺术展”在天津举行。“厦门诗群:语言的进入”诗歌交流会举行。“赵野、娜夜作品研讨会”在大理举行。杨炼获颁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郑玲、吉狄马加获颁《诗歌月刊》年度诗人奖。殷龙龙获颁“御鼎诗歌奖”。《译诗》创刊。

2月

陈舸诗集《林中路》出版。唐象阳诗集《时光的碎片》出版。张清华执行主编《中国诗歌年选》2011卷出版。《语言的放逐:杨小滨诗学短论与对话》在台湾出版。张德明专著《新诗话•21世纪诗歌初论》出版。《新诗》推出“丁丽英诗歌专辑:聚会”。《新大陆》推出“21世纪彝族现代诗群展”。杨键、吕约获颁首届“骆一禾诗歌奖”。《中国诗歌评论》复刊。《诗林》双月号停刊。陈让逝世,享年30岁。

3月

刘川诗集《拯救火车》出版。王珂主编《51位理论家论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出版。杨志学、唐诗主编《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1卷)出版。第三届“桂林诗会”举行。“陈陟云诗歌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翟永明获颁意大利“CEPPOPISTOIA 国际文学奖”。林雪获颁“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蜀道》创刊。《北斗诗刊》创刊。

4月

《郑敏文集》(6卷)出版。《多多的诗》出版。《翟永明的诗》出版。《戈麦的诗》出版。刘泽球诗集《汹涌的广场》出版。冷霜主编《马雁诗集》、秦晓宇主编《马雁散文集》出版。凌越诗集《尘世之歌》出版。赵卡诗集《厌世者说》出版。梁雪波诗集《午夜的断刀》出版。杨炼主编《玉梯》在英国出版。杨炼对话录《唯一的母语》出版。《张枣随笔选》出版。《新诗》推出“萧开愚长诗:内地研究”。《诗探索》推出“新诗与浪漫主义研讨会论文选辑”。《星星》理论版推出“台湾诗人焦桐研究专辑”。《江汉大学学报》推出“关于中外诗歌及其比较”论文专辑。第十三届“未名诗歌节”举行。“东山雅集·福建集”举行。吉狄马加获颁秘鲁“国立特鲁西略大学荣誉奖章”。黄灿然获颁“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或许》创刊。唐兴玲逝世,享年42岁。

5月

安琪诗集《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印行。许其正中英对照诗集《盛开的诗花》出版。杨森君诗集《午后的镜子》出版。冯楚长诗《一个人的祖国》出版。王夫刚诗集《粥中的愤怒》出版。张玮玮、郭龙民谣专辑《白银饭店》发行。五条人民谣专辑《一些风景》发行。赵卫峰主编《漂泊的一代:中国80后诗歌》出版。朱小平回忆录《我所知道的顾城》出版。《写作是我灵魂的照相馆:李成恩谈诗录》出版。《新诗评论》推出“孙玉石研究专辑”。《当代诗》推出“新诗与现代性”论文专辑。“影响力中国·2012柔刚诗歌奖年度诗会”在北京举行。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混语版《世界诗人》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评选揭晓,朵渔、安琪、沈浩波、李小洛、江非、胡续冬、宇向、丁燕、李成恩、马非当选。“马新朝诗歌研讨会”在郑州举行。陈强逝世,享年49岁。

6月

吴思敬主编《中国诗歌通史》(11卷)出版。刘春主编“扬子鳄书系”第2辑(10种)出版。桑克诗集《冬天的早班飞机》出版。李骞专著《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出版。柳春专著《现代格律诗的理论与写作》出版。《诗坛的引渡者:吴思敬诗学研究论集》出版。《长沙理工大学学报》推出“诗歌研究”专栏。《诗》推出“新死亡诗派20年纪念”专号。许其中、迪拜等获颁2012年度黎巴嫩纳吉·阿曼(NajiNaaman)文学奖。第四届“亚洲诗歌节”在伊斯坦布尔举行,陈平原、臧棣、唐晓渡、郑小琼等与会。首届“佛山诗歌节”举行。第二届“漳浦诗人节”在福建举行。“《郑敏文集》首发式暨郑敏诗歌创作7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戈麦诗歌研讨会暨《戈麦的诗》出版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新诗实验课:王小妮诗歌品读会”在深圳举行。“《玉梯:当代中文诗叙论》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北师大课堂讲诗》首发式暨朗诵会”在宁夏举行。《飞地》创刊。

7月

《谢冕编年文集》(12卷)出版。李建春诗集《出发遇雨:二十年诗选》出版。谷频主编《群岛2012诗年卷》出版。唐晓渡访谈录《与沉默对刺》出版。西川论集《大河拐大弯》出版。张桃洲论集《语词的探险:中国新诗的文本与现实》出版。张松建专著《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出版。《江汉大学学报》推出“关于当代诗歌思潮与诗人(五)”论文专辑。《诗刊》刊出胡亮诗论《质诘新诗现代性》。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在青海德令哈举行。第三届“青春回眸诗会”在北京举行。“徐俊国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胡弦获颁第三届“闻一多诗歌奖”。“中国诗电影计划”启动。电影《海子传说》上映。丁仕宏逝世,享年38岁。

8月

世宾、陈培浩主编《完整性写作》出版。中英对照版《阿毛诗选》出版。《诗歌报封二诗人作品集》出版。《朱零编诗》出版。张桃洲、孙晓娅主编《内外之间: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出版。《扬子江评论》推出“洛夫研究专辑”。《江南时报》推出“中国诗歌地理”专栏。第六届“东南亚华文诗人大会”在文莱举行。“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暨中国诗歌先锋论坛”在河南巩义举行。“世界诗人大会中国中南百草园创作基地”在安吉挂牌。《海峡诗人》创刊。

9月

绿原诗集《向时间走去》出版。《舒婷诗》出版。黄灿然诗集《奇迹集》出版。祝凤鸣诗集《枫香驿》出版。胡亮主编《元写作》第3卷出版。王家新论集《在一颗名叫哈姆莱特的星下》出版。《现代汉诗》推出“王小龙集:我的老吉普”。《诗探索》刊出胡亮诗论《诗人之死》。首届“运河国际诗歌节”在杭州举行。“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研讨会”在福建漳浦举行。“还给我:中外诗人朗诵会”在北京举行。首届“中国诗歌朗诵季”在北京举行。“洛夫诗歌朗诵会”在呼和浩特举行。章德益获颁第二届“西部文学奖”。余光中担任北京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担任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诗江西》创刊。

10月

“80后诗丛”出版。《辛笛集》(5卷)出版。孙文波诗集《新山水诗》出版。沈奇诗集《天生丽质》出版。王德席诗集《泥土灯盏》出版。伊沙主编《新世纪诗典》出版。王珂专著《新时期三十年新诗得失论》出版。方长安专著《新诗传播与构建》出版。吴思敬、王芳主编《看一枝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出版。《江汉大学学报》推出“关于诗歌与现实”论文专辑。第四届“中华世纪坛中秋国际原创诗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加拿大诗歌交流朗诵会”在北京举行。第三届“十月诗会”举行。“李白诗歌节”在安徽马鞍山举行。第十七届“黄河诗会”在洛阳举行。首届“刀郎诗会”在新疆阿瓦提举行。第七届“诗歌翻译学术研讨会”举行。“野外诗群十周年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唐力、杨矿等获颁首届“何其芳诗歌奖”。夜鱼等获颁第七届“叶红女性诗奖”。雷霆、李林芳、何居华、许敏、灯灯获颁第二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星星》理论版停刊。

11月

罗亮诗集《密室喧哗》出版。杜若鸿诗集《许我一个奇迹》出版。谭仲池诗文集《灯影心雨》出版。刀刀主编《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作品选》2012卷出版。田雪封、张永伟、简单诗合集《低飞》出版。第三届“徐志摩诗歌节”在浙江海宁举行。“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两岸诗会”在海口举行。“沈奇诗集《天生丽质》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吴思敬诗学思想研讨会”在郑州召开。“马莉•李云枫诗歌朗诵会”在北京举行。西川、杨克获颁“第一朗读者最佳诗人奖”。罗门、颜艾琳、舒婷、潘维获颁“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周伦佑、杨克、霍俊明、李轻松、孙谦、董辑获颁第六届“新死亡诗派年度奖”。赖彧煌、姜涛、西渡、钱文亮、唐晓渡获颁首届“教育部现当代诗学研究奖”。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成立。

12月

“山水印作诗集”第1辑(5种)印行。《宇向诗选》出版。金铃子诗集《越人歌》出版。寒烟诗集《月亮向西》出版。李成恩诗集《池塘》出版。道辉诗集《无简历篇》出版。海岸长诗《挽歌》在台湾出版。王彦明诗集《我看见了火焰》出版。飞廉诗集《不可有悲哀》出版。唐晓渡、张清华主编《当代先锋诗歌30年:谱系与典藏》出版。许霆专著《中国新诗发生论稿》出版。第四届“高黎贡文学节”举行。“小学生诗歌节”在深圳举行。第五届“中原青年诗会暨‘诗歌的困境与出路’研讨会”举行。“诗歌批评与细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第七届“天问新年新诗峰会”在台湾举行。“‘甘肃诗歌八骏’上海论坛”举行。“打开窗户:新诗探索四十年”诗歌活动在北京举行。“干预诗歌研讨会”在合肥举行。“莫言之夜•北师大校友作家及诗人作品朗诵会”在北京举行。左岸、方文竹、阿尔丁夫·翼人等获颁中国当代诗歌奖(2011—2012)。马新朝获颁首届“杜甫文学奖”。杜涯、施茂盛、杨景荣、郁郁、包临轩获颁“中国诗歌年度诗人奖”。臧棣、聂广友分别获颁“年度中国青年诗人批评奖/诗歌奖”。李小洛获颁第三届“柳青文学奖”。安安、程维获颁第三届“地域诗歌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8372.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股市大事记2006年至2008年 2006年中国股市

2006年2006年起,沪深股市走出了一轮爆发式的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其力度之大,时间之短,涨幅之大,不仅多年未遇,更创下了中国股市的种种历史之最。在经济高速发展,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等等利好的烘托下,上证指数持续上扬,更于当年底一举突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记 朝鲜战争大事记

7月7日日军在北平卢沟桥制造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面抗日战争从此爆发。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送交《国共合作宣言》。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严正宣布

年终总结:中国2012大事记

 2012年岁末到了,这一年,中国互联网上发生了很多事情,回头一看多姿多彩的2012年,有许多关键词浮现在我们眼前:方韩之争,王立军,齐B小短裙,薄熙来,黄岩岛,微笑局长,周克华,钓鱼岛,北京暴雨,莫言,雷政富,天价切糕……每个关键词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令

2016年中国大事记 中国4G大事记

     2010.10  中国主导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TD-LTE Advanced(TD-LTE增强型)被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为4G标准之一。  2011.1  工信部正式启动TD-LTE规模试点,在全国采取“6+1”城市试点方案。上海、杭州、南京、广州

中国航天大事记 中国品牌大事记

系列专题:中国品牌大事记编者按:“中国品牌大事记”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发展研究中心的常规研究项目。从2008年1月起,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发展研究中心开始对当月发生的中国品牌大事进行观察、梳理和总结,每月初公布上月的“中国品牌大事记

声明:《2011—1012年中国新诗大事记 2011年大事记》为网友用心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