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狂 《朗姆酒日记》——约翰尼·德普的精神梦遗 约翰尼.德普

《朗姆酒日记》是全球人气最旺的男星约翰尼·德普的圆梦之作。早在2004年,德普便有意将这部小说搬上大银幕,为此他还特地注册了一个制片公司,怎奈后来德普片约不断,《朗姆酒日记》的拍摄计划被迫搁置。直到2009年,筹划多年的《朗姆酒日记》终于成行,德普的制片公司也正式开张……

汤姆森、约翰尼·德普、《朗姆酒日记》

这是约翰尼·德普第二次出演亨特·S·汤姆森的小说里的主人公,也正是在德普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促成了该片。

约翰尼·德普是汤姆森的忠实粉丝,他受汤姆森及其教义影响很深,这是他坚持促成《朗姆酒日记》的原因。就在德普事业上升期,他甘冒风险欣然出演了可能给自己事业带来负面影响的《拉斯维加斯的恐惧与憎恶》。“这本小说对我而言是美国的写照。其中有些事已经发生,有些事今天正在发生。尽管这本小说有趣得歇斯底里,创作上却并不马虎。这部小说中有种忧郁,关乎美国梦之死,希望之死。在那个时代,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罗伯特·肯尼迪也遇刺身亡。那是个怪异的年代。小说只比现实怪异一点。”约翰尼·德普说。

收到《拉斯维加斯的恐惧与憎恶》片约后,德普受宠若惊。他给制片人的唯一条件是要小说作者汤姆森认同由他来演。跟汤姆森见面后,汤姆森不单认可由德普出演自己,还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小住,给他看自己创作这部小说时穿的衣服和相关物件。德普对汤姆森的世界非常着迷,影片开拍后,他甚至分不清哪个部分是自己,哪个部分是汤姆森。幸运的是,影片上映后备受好评。特里·吉列姆没有美化吸毒后的迷幻效果。相反,片中充满暴力、呕吐、肮脏、邋遢与颓废,即便迷幻情境也跟彼得·潘的世界无关。

能够再演一次汤姆森是约翰尼·德普的多年心愿。买下《朗姆酒日记》的电影版权后,本打算2004年开拍的《朗姆酒日记》电影版一拖再拖,始终未能成行,作者汤姆森也于2005年以自杀方式离开人世。“亨特·S汤姆森同约翰尼·德普在拍摄《拉斯维加斯的恐惧与憎恶》期间成为挚友,汤姆森给德普读了未曾出版的《朗姆酒日记》,”制片人格拉海姆·金说。“我非常骄傲能促成这部小说变成电影,借以纪念汤姆森的传奇。”2009年3月,该片正式开拍。

《朗姆酒日记》故事讲的是记者保罗·凯普(约翰尼·德普饰)厌倦了混乱喧嚣的纽约和艾森豪威尔时代琐碎的会议,于是动身去了波多黎各的珊瑚岛,在圣胡安城当地一家报纸编辑劳特曼手下当差。终日酗酒放荡的保罗很快结识了迷人的美国姑娘施奈尔(艾梅柏·希尔德)和她那面临事业发展问题的未婚夫桑德森(艾伦·艾克哈特饰)。桑德森是个相信一切都可以用金钱衡量的有钱人,他向保罗展示了一个全然不同的生活标准。过程中,保罗跟施奈尔产生了感情,施奈尔竭力劝说保罗同她私奔。小说以乱作一团的爱情为主线,展示了主人公对猜忌、背叛和酒后对暴力的迷恋。影片最后,保罗找到了自己作为记者的真实声音,并坚持做了一个诚实的人。

为让这部疯狂的影片能够成行,约翰尼·德普不惜将自己当时5000万美元的身价自降到1000多万美元。此外,他还亲自担当制片人,靠自己在好莱坞多年积累的人脉招兵买马。之前在《拉斯维加斯的恐惧与憎恶》中与约翰尼·德普联袂演出的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曾经有意执导本片,但最终导演被确定为编剧出身的布鲁斯·罗宾逊。

现年六十多岁的布鲁斯·罗宾逊是位多才不多产的英国电影人。这位资深电影人不论导演、编剧、小说,还是演员行业都有涉猎。罗宾逊年轻时曾梦想成为一名演员,虽然他演过几部电影,但工作机会不多,长期失业迫使他为生计尝试编写剧本。1984年,由他编剧的《杀戮之地》让他获得英国学院奖提名,这次意外收获让他得以有机会在幕后继续从事电影行业。1987年由他幕后主创的《我和长指甲》被誉为“英国最好的邪典电影之一”。随后罗宾逊执导的两部影片未能复制此前成功,于是他继续默默从事编剧工作,直到有天约翰尼·德普找到他。“亨特(·S·汤姆森)的挚友约翰尼·德普邀我编写《朗姆酒日记》剧本,我接了这活儿,”罗宾森说,“剧本完成后,他又让我来执导,就这样我导演了这部电影……一切都很顺利。”《朗姆酒日记》中,罗宾逊展示了自己作为编剧的强大功力和导演方面厚积薄发的潜能。《朗姆酒日记》节奏明快,包袱一个跟着一个,是部充满谐趣的电影。

此次同约翰尼·德普演对手戏的是艾伦·艾克哈特。艾克哈特凭借《蝙蝠侠之黑暗骑士》蹿红前正是出演风格怪诞小成本影片的行家里手,他和德普都是不喜欢走寻常路的演员,也都因此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本片女主演艾梅柏·希尔德出演该片时只有23岁,外形性感的艾梅柏出演《菠萝快车》后事业有了起色,后来她还跟尼古拉斯·凯奇一道出演了《狂暴飞车》。一头金发是她的标志,但她的气质又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金发小鸡。

《朗姆酒日记》有种明快的颓,情绪上比《拉斯维加斯的恐惧与憎恶》更激情,更主流,更商业。片中南美风情很容易让人想起约翰尼·德普此前主演的《致命伴旅》。不过《朗姆酒日记》不是充满浪漫主义的爱情片,片中有着小说作者对一个时代的折射与嘲讽,这是该片的精华所在。

《朗姆酒日记》如同约翰尼·德普的一次精神梦遗。他终于穿越回去,再做了一回汤姆森。













被尘封的小说与博客精神之父

《朗姆酒日记》的原著作者亨特·S·汤姆森是个性格叛逆的人,他终生与酒精、毒品和暴力为交,这注定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汤姆森参军后本想当个飞行员,遭拒后在空军基地做了报纸体育版编辑。那时起他就表现出了鲜明个性,他的上校后来在推荐信中写道,“有时他的反叛和优越的态度激励的了其他飞行员。”

汤姆森是个脾气相当糟糕的人,因而年轻时每段工作都不算长。1950年代末,年轻的汤姆森在《时代周刊》打工,因不听指挥遭到解雇。随后,为纽约《米德尔敦每日记录报》打工期间,他又因对报社糖果机开枪,以及跟该报广告客户——当地一家饭店的老板吵架遭到解雇。

1960年,发现自己在纽约媒体圈很可能混不下去的汤姆森搬去了波多黎各的圣胡安城,为当地一家体育报纸工作。不幸的是,他刚去工作没多久那家报社就关门倒闭了。汤姆森找了份特约记者的闲差。三餐不济的情况下,最终他回到美国,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当保安和守卫。这段时间里,汤姆森写了两本小说,一本是《水母王子》,另一本就是《朗姆酒日记》。《朗姆酒日记》根据他在波多黎各的亲身经历改编,其中充满暴力、狂躁、酗酒和各种窘境。这本小说节奏很快,有一种十分亢奋的感觉,是典型的汤姆森小说风格。不幸的是,当时的汤姆森藉藉无名,投稿七次均被回绝后,汤姆森只好将手稿束之高阁。

后来汤姆森重返南美洲,继续从事记者工作。经历人生低谷,汤姆森事业渐有起色。他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并于1970年提出“刚左新闻”理念。所谓“刚左新闻”是一种以绝对主观的视角报道新闻的风格。“刚左新闻”旗帜鲜明地反对传统新闻报道观念中的客观、中立、真实原则,认为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客观报道”,“最好的小说远比任何一种新式的新闻更加真实”。在汤姆森影响下,新闻工作成了既危险又古怪的职业。从前记者都是一群涉世未深,穿衬衫打领结的白人男孩,他的“刚左新闻”风靡后,干新闻的成了抽登喜路,穿廉价运动服,无论何时都戴着墨镜的家伙。很难说“刚左新闻”是否是种进步,不过汤姆森后来却因“刚左新闻”的理念被后人视为博客精神之父。

汤姆森的新闻风格是独一无二的。这种以强烈主观视角,带着满腔怒火,如复仇天使般抨击和揭露美国社会与政治黑暗面的新闻风格看似反政府,实际是在反传统新闻的报道方式。“恐惧和嫌恶”系列里他写道,“尼克松代表了美国黑暗、腐败和无可救药暴力的一面”。在《世纪之猪》里他写道,“布什的罪恶如此深重,能让尼克松都显得清白无辜;克林顿是只猪,但他是我们的猪。”

1970年,汤姆森出版了小说《拉斯维加斯的恐惧与憎恶》。这本书带给他极高荣誉,同时也将“刚左新闻”带入公众视线。1998年,这部小说被搬上大银幕,以一种充满迷幻的视觉风格重述了这个离奇故事。大明星约翰尼·德普在片中谢顶、戴墨镜,衣衫褴褛的造型和神经病似的夸张举止正是汤姆森青年时期的重现。这部影片让汤姆森再度受到关注,在约翰尼·德普的鼓励下,他把尘封了三十多年的小说《朗姆酒日记》翻了出来。撰写《朗姆酒日记》时汤姆森只有二十出头,经过岁月洗礼,汤姆森本想重述这部小说,但他发现小说中的情节唯有用当时的语言方能描绘,于是他放弃了重写的机会,原封不动直接出版。

尽管汤姆森成名后不再为衣食操劳,小说带来的滚滚财源可以让他晚年呆在豪宅里舒适无忧地写自己喜好的体育专栏,他还是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人间。2005年2月20日下午5点42分,六十七岁的汤姆森举枪自杀。当时他的儿子、儿媳和孙子正在他的豪宅度周末,以为那声闷响来自书房跌落的某本书。自杀时汤姆森在跟妻子通电话,没人意识到他会突然走掉。事后警方在他面前打字机里有一页打着“2月22日5时”,及“律师”一词的纸。年轻时候汤姆森就对朋友宣称自己某天会自杀结束生命,但他的朋友相信令他自杀的真正原因不是长期以来的厌世,而是身体和药物的因素。

汤姆森死后,他的朋友拉尔夫·斯戴德曼写道,“要是你好奇他是去了天堂还是地狱,我担保他会两个地方都转转,好知道尼克松去了哪儿,然后尾随而至。他不甘寂寞。那儿必须得有橄榄球和孔雀……”




汤姆森与德普

朗姆酒

很多影迷知晓朗姆酒是通过约翰尼·德普主演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影片,片中海盗嗜酒如命,尤其中意脏兮兮瓶子里的朗姆酒。其实《加勒比海盗系列》里大部分主要角色是英国人,而朗姆酒原产于中南美洲。相传十九世纪初期,西班牙殖民者想在古巴酿出一种供有身份的人饮用的开胃酒,古巴的特色植物是甘蔗,于是西班牙殖民者用甘蔗汁在木桶中发酵,酿出了朗姆酒。

朗姆酒虽以糖为本,却甜而不腻,一滴沾唇,齿颊留芳,让人回味无穷。跟《加勒比海盗》中杰克船长拿起酒瓶对瓶吹制造的豪饮感觉不同的是,朗姆酒的特色在于可百搭各种饮料勾兑。当年古巴革命军为赶走西班牙殖民者,让战士充实体力,想出在朗姆酒里加上咖啡、蜂蜜和白酒的办法调酒,调出的酒香而不醉。这种酒被命名为“自由古巴”。

有趣的是古巴独立战争后期,打着援助古巴旗号的美国派兵登陆,接管了西班牙在古巴的一切特权,并派军驻扎岛上。由于当时美国施行禁酒令,驻古巴美军官兵也不能明目张胆豪饮朗姆酒。一次,一个美军中尉在酒吧要了一杯朗姆酒,忽然瞥见旁边吧台几个军官在喝着可口可乐,于是他立马要了一杯可乐掺在酒里。勾兑后的朗姆酒味道奇佳,人们纷纷效仿。古巴人过后惊奇地发现就是“自由古巴”的味道。可乐的价钱比咖啡和蜂蜜便宜多了,于是后来可乐加朗姆酒成了绝配,从基因上跟美国有了联系。

朗姆酒是种烈酒,虽然饮用后不会产生迷幻剂的效果,却同样足以制造麻烦。(电影发狂/文,原文刊于2011年《电影世界》10月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影发狂】《朗姆酒日记》——约翰尼·德普的精神梦遗 约翰尼.德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0160.html

更多阅读

每天教你一点调酒经验-朗姆酒(百加得莫吉多) 百加得莫吉多

每天教你一点调酒经验-朗姆酒(百加得莫吉多)——简介百加得白朗姆酒源自1862年,是真正的一种可与任何饮品调配融合的轻盈型朗姆酒。它需要现在精选的橡木桶中酿造1~2年,在5次蒸馏后通过木炭两次过滤,最后精心调和,以获得最高纯度的朗姆

亨利·菲尔丁与《汤姆·琼斯》 汤姆琼斯 菲尔丁

《汤姆·琼斯》是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的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作品讲述了私生子汤姆·琼斯寻求真爱的故事。沃尔华绥是一个善良大度而且富有的乡绅,收养了弃婴汤姆·琼斯,他妹妹的儿子卡利非也生活在家中,是沃氏财产的合法继

转载 《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 戈登拉姆齐地狱厨房

写的真好……原文地址:《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作者:快乐小满堂《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我是急性子,看什么电视都希望马上有结果。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的大结局。周日的中午(好不容易睡一个懒觉),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打开《财经

转载 《拉姆齐厨房》中的人生面面观 模拟人生3厨房mod

原文地址:《拉姆齐厨房》中的人生面面观作者:快乐小满堂《拉姆齐厨房》中的人生面面观记不清楚是从哪一个周末的中午开始,女儿发现了电视《财经频道》推出的一档很棒很出色的真人秀节目——《拉姆齐厨房》。实在是太震撼了!实在是太

声明:《电影发狂 《朗姆酒日记》——约翰尼·德普的精神梦遗 约翰尼.德普》为网友黑色曼陀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