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知肉味--孔子闻韶处 林风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闻韶处

  孔子闻韶处在临淄区齐都镇韶院村。相传此处是当年孔子在齐国听韶乐的地方。现村东南隅有一石碑,高一米六三,宽八十厘米,上刻:“孔子闻韶处”五个大字。1910年的《临淄县志》记载:韶院原名枣院村,清嘉靖年间,村人掘地得一古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于附近地下得石磬数枚,遂易村名。因旧碑石年深日久,字迹已模糊不清,村人恐古迹湮没,盛事无传,于宣统三年又重立了现存的“孔子闻韶处”石碑。1982年,淄博市和临淄区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孔子闻韶处”加以修葺,并增加了“舞乐图”与“韶乐及子在齐闻韶”石刻。

  孔子,名丘,鲁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自幼好礼,学无常师,三十岁左右开始办学授徒,后曾官至司寇。周游列国无所遇,晚年继续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并整理《诗》、《书》等经典文献,删修《春秋》,创立儒学,     齐都镇韶院村孔子闻韶处

史称“至圣先师”。

  当年孔子来齐,竟然与一次斗鸡有直接关系。 

  斗鸡,是当时贵族们之间的一种游戏或赌博活动。两主人以鸡相斗,得胜之鸡的主人是赢家。有规定,各方均不得作弊。而季平子却在他的鸡翅膀上涂上了芥茉,以便在斗鸡时造成对方的鸡视力模糊;而昭伯竟在他的鸡爪上装上了铁爪。斗鸡结果,季平子鸡败。季平子发现了对方鸡爪上有弊,大怒,严斥昭伯违规,而昭伯也不示弱,两方争斗了起来。季平子出兵武力占据了昭伯的封地。昭伯向昭公申诉季平子的无礼,要求昭公为他作主,昭公也有意压一压季氏的气焰,遂出兵攻伐季平子。季平子假装不支,表面求解,昭公不准,形成僵局。拖延时间中,季平子暗请叔孙氏出兵救援。叔孙氏问他的家臣:“有季氏没季氏哪一种情况对我们有好处?”家臣回答说:“如果没有了季氏,叔孙氏也就不复存在了。”于是,叔孙氏下令援救季平子攻昭公。这时,正在持观望态度的孟孙氏见有机可乘,也带兵去援救季子,三家联手攻昭公,昭公   “孔子闻韶处”石碑及摹刻乐舞汉画像石

大败,被迫逃亡到齐国。

编钟一组,战国时期,1992年临淄商王村出土 

  这时的孔子认为,鲁国的“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瓜分了鲁国的公室,已是乱邦。“君子不居乱邦”,于是产生了出走的念头。但到哪里去呢?他看到,齐自太公建国,至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晏婴相齐,以礼修政,信结诸侯,一直保持着昌盛局面,正是一理想的去处,遂继昭公之后,携弟子数人,于公元前517年,一起来到了齐国,以家臣的身份,住在了高昭子家中。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后,竟然“三月不知肉味”。

  《韶》是一种高雅的乐舞。周朝立国时,用《韶》作为祭庙乐,故被视为宫廷大乐。姜太公封齐时,作为周之宫廷大乐,当然也要随之带入齐国。带入齐国后,《韶》乐又受到了齐地俗乐的影响,而吸收了新的素材,涂上了地方色彩。齐《韶》雅俗供赏,突出了乐舞的表现力,增加了艺术魅力,因而更臻完美。孔子是一个大音乐家,不但能一般地教授《乐》,并且精通乐理,深谙音律。所以,孔子当听到齐国化的《韶》乐时,便情不自禁由衷地赞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石 磬

  在孔子来齐之前,齐景公就曾与晏婴到鲁国向孔子请教治国安邦之道。孔子当时告诉景公三点为政之理:有大志;以礼治国;举贤人。景公听了心悦诚服。今天,孔子来齐,正是送上门来的老师,于是景公厚礼接待了他,并几次与其论礼治之道。有一次,景公问孔子什么是礼,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一次,景公问孔子什么是政,孔子说:“政就是开源节流,这样才能国富民强。”景公听后豁然开朗受益匪浅,产生了留用孔子的念头,给他封邑,让他留齐,为己所用。俗话说的好,一山不容二虎。晏婴得知景公这一意图后,持反对态度,对景公说:“孔子的礼治思想是守成,事必问遗训,宗周礼;而我们齐国的传统,主张务实求功,尚法。所以,我们不能让孔子在齐传播他的主张而移齐俗。”景公听了,觉得言之有理,对孔子越来越冷淡,甚至还有人要加害孔子,孔子见事不妙,趁机逃回鲁国。

  孔子来齐,对齐鲁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史书中关于《韶》乐的纪录有很多,杨荫浏先生曾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众说到,《韶》乐是距近四千多年前舜时的乐舞。它是原始祖先视为含有神圣性的一种宗教乐舞,因它主要的伴奏乐器是由若干管子编排而成的一种吹奏乐器——“箫”,所以它又称为《箫韶》;因它歌唱部分包含九次变化,所以又称为《九辩》;因它歌唱部分包含九段,所以又称其为《九歌》。

[闻韶处石碑壁画]

  古籍中关于《韶》的描述有很多。在公元前544年,吴季礼在鲁国欣赏此乐舞后,便留下了“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下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哉也!”的高度评价。然而对《韶》乐的赞美,流传最广得当属孔子在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公元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上卿季平子与郈昭伯因为斗鸡发生了争执,得罪了鲁昭公。昭公帅师攻打季平子。季平子便约同鲁国的另外两个大家族盂氏和孙氏,三家共同攻打鲁昭公,结果鲁昭公师败,逃奔齐国,被安置在乾候。就在这时孔子也投奔了齐国,在高昭子家做了家臣,相通过高昭子的关系去见齐景公,这期间,孔子“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并称赞《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三月不知肉味--孔子闻韶处 林风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齐闻韶的“齐”,便是现在的临淄。我们此次的“齐国之行”,孔子闻韶处也是行程之一。在临淄城东北里许,其故城郭城内宫城东侧,由村名韶院。相传此处是当年孔子在齐国听《韶》乐的地方。现在村东南隅有一石碑,高一米六三,宽八十七厘米,上刻“孔子闻韶处”五个大字。1910年的《临淄县志》记载;韶院原名枣园村,清嘉靖年间,村人掘地得一古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有于附近地下得石磬数枚,遂易村名,因旧碑石年深日旧,字迹已磨灭不清。父老恐古迹湮没,盛世无传,于宣统三年阖庄又重刻了现存的“孔子闻韶处”石碑。

如今,《韶》乐内容早已失传,但孔子闻韶处依然存在。齐国故城内外,历年多次出土石磬、编钟等古乐器。可以想象当时的《韶》乐,它所包含的内容可能是相当广泛而且具有积极意义的;在艺术形式上,可能已有相当的规模,表演起来,也可能是相当优美的。不然也不会凌空自“三月不知肉味”。

[

[齐国出土的编钟和编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0903.html

更多阅读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原文及翻译 雨雪三日而不霁

一、原文: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

用N维观看问题 狼之问题少女在线观看

空间和时间的性质鲁狂发布于 2006-3-13http://wlzxcn.com/dispbbs.asp?BoardID=18&ID=2420(前面要说的话:本篇缺少慎密的论证,只是一种哲学的断想。)常见人们谈空间和时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属性、存

林语堂:谁说圣人孔夫子就不幽默了?

论孔子的幽默文/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孔子自然是幽默的。《论语》一书,有很多他的幽默语,因为他脚踏实地,说很多入情入理的话。只惜前人理学气太厚,不曾懂得。他十四年间,游于宋、卫、陈、蔡之间,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总

突厥蔷薇 突厥蔷薇的功效与作用

突厥蔷薇文/殷晓媛《芳香是带拖尾的盲文》沙上的城堡陷落,回归烟与尘的本质。多年来,嗅觉是建在指尖上无人道破的巴比伦花园。立体生长的幻象被刻出凸凹,藏入此方的轶闻彼处的民谣。人们传说,芳香是一种

声明:《三月不知肉味--孔子闻韶处 林风三月不知肉味》为网友戰劍走偏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