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道教服饰考 韩国有少数民族吗

文/万景元

一、明朝道教服饰

明朝太祖皇帝将道教划分为全真、正一两大派,又设立神乐观,蓄养善道教音乐人才。举凡国家祭祀,如祭祀天地、日月、岳镇海渎、风雨雷电等神祇,以及各州府城隍、帝王陵寝等,都有道士的参与。道教属于礼部管辖,有些道士也担任礼部官员,参与王朝思想和信仰的建构,是明朝王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会典》中禁令,不准外出祭祀帝王陵寝的道士,假称自己是礼部官员,僭用仪仗服制等。足见当时道士存在僭用服制之现象,而《万历野获编》记载乐工、道士之横,以及当时道士、乐工、伶人之僭用服饰花纹的事情,都足以证明,在明朝中后期道士服饰的多样化。当然从士大夫看来,这些明显是违背礼制的。但是细究其根源,实际上是世俗社会的僭越之风,对道教影响所致也。

首先、道士与礼部、朝廷的密切关系,使得道教服饰明显带有世俗礼教品秩的成分。

其二、是正一道士的世俗化,使得道士的服饰,受世俗风格影响较多。明朝道教以正一派最是兴旺,而正一道士或火居、或住庙,是可以结婚的。并且古人都蓄发,道士蓄发如果不穿法衣、不戴冠簪,是难以区分道俗的。所以《三言二拍》中就有许多描写道士偷情的故事,贫道并非有意诋毁道教,乃是欲说明明朝之道士多世俗化,因为道士的世俗化,所以他们的服饰,难免也受世俗之影响。并且道袍在明代,也并非道士所独用的款式。所以道士的道袍和俗人的道袍,其实从款式来说是一样,而明代道袍的颜色、面料,虽然官方多次申明禁令,不准僧道使用高档面料。但是从这些禁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存在道士使用高档面料如丝、紵做道袍的现象。其道袍之颜色及花纹也多样,不可一一言之也。

窃谓道教服饰,是汉民族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哪个朝代的道教服饰,都或多或少的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明代也不例外,满清也是如此。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服制是礼制的一部分,所以正史中都有礼志、或舆服志记载本朝的服饰制度,所以别尊卑贵贱之等级也。道教服饰也是如此。

二、明朝道士之首服

甲、网巾

首服,就是戴在头上的衣服,包括巾、帽、冠、簪等等。按照清代以来的说法是,道有九巾,佛有八帽。但是明朝道士之巾服,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先说说网巾。

《七修类稿》云:

太祖一日微行,至神乐观,有道士于灯下结网巾,问曰:“此何物也?”对曰:“网巾,用以裹头,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命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颁于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至今二物永为定制,前世之所无。

按照《七修类稿》的说法,网巾本是神乐观道士所制,后来颁行天下,网巾是明朝特有的首服,以前没有,明朝以后也少有人戴。其基本功用在于束发,一般戴在里面。外出的时候,外面还要在网巾外面加一顶巾服,以示礼貌。网巾在《三才图会》、《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都有记载。云:“网巾,古未有之,自我朝洪武开创始制有也。圈用大环,不同于俗。”大抵是臞仙为了区别道俗,所以创制了一种不同于俗世的网巾,其形制已不可考,但是有同袍考证,明朝网巾之发展,却有不同之形式。

乙、道士之冠巾穿戴方式不同于俗论

《七修类稿》云:

巾帻冠帽近世士夫私居,多用巾易帽,以为古雅,而贫贱者则以易办,亦皆载巾,以为可笑。不知古者士夫冠,庶人巾也。按《仪礼》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吊。《汉书》曰:“卑贱者所服。”傅子曰:“古贱者服也。”故曰:庖人绿巾,士人载之,起于汉末,若郭林宗折角巾;袁绍战败,幅巾渡河;晋轻浮,则有接、漉酒之称矣。蔡邕《独断》曰: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使人见,始进帻服之。故王莽头秃,乃施巾。时人云:“王莽秃,帻施屋。”是皆包巾,故《方言》覆髻谓之帻也。然六经之中,止言冠,如虞人以皮冠,野老以黄冠,汉《高祖纪》曰:“帝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又有通天、进贤、方山等称,今人戴冠而不复加以巾,人反为亵,此尤可笑也。但古冠皆如今之獬豸、忠靖之流,非道士之冠耳。若夫帽则上古衣毛帽皮,则帽名之始,后世杂戴私居服也。元则胡人专尚之。中国之人多戴大帽,大帽亦羌人服也,至用丝罗马尾,则又近代之易。

《七修类稿》援引经典,认为古代士大夫戴冠,而野人戴巾。至于明代,士大夫戴冠子的时候,外面一定加以巾帽,而不敢将冠子直接戴在外面。“今人戴冠而不复加以巾,人反为亵,此尤可笑也。”《金瓶梅》描写黄真人平时的打扮说:“其人仪伟容貌,戴王冠,韬以乌纱,穿大红斗牛衣服,靸乌履。”戴王冠,韬以乌沙,就是冠子戴在里面,外面有一顶乌纱巾。这里可以看出明朝道士地位之高,以及其服制之僭越。

但是道士却将冠戴在外面,尤有古风焉。虽然说道士之冠,不同于俗世之冠,如古人所谓进贤冠、獬豸冠、通天冠、远游冠之类也。这里有两张图片,可以看出当时道书冠戴之不同。其一是明代士大夫的容像图,我们可以看到在黑纱的帽子下面,一顶冠子若隐若显,而士大夫追求的就是这种含蓄的审美;其一是明朝版画《真武灵应图册》中做道场的道士的形象,冠子戴在外面的。

丙、板巾

又《初刻拍案惊奇》云:苏州新兴百柱帽,少年浮浪的,无不戴着装幌。南园侧东道堂白云房一起道士,多私下置一顶,以备出去游耍,好装俗家。一日夏月天气,商量游虎丘,已叫下酒船。有个纱王三,乃是王织纱第三个儿子,平日与众道士相好,常合伴打平火。众道士嫌他惯讨便宜,且又使酒难堪,这番务要瞒着了他。不想纱王三已知道此事,恨那道士不来约他,却寻懒龙商量,要怎生败他游兴。懒龙应允,即闪到白云房,将众道常戴板巾尽取了来。

此足证明朝道士常戴的巾帽,乃是板巾。何为板巾?板巾又叫瓦楞帽,类似于现在的九梁巾和纯阳巾的款式。如下吕祖所戴者是也。

丁、偃月冠

偃月冠,因其形如偃月,故有此名。一般以黄杨木制作而成,全真派相传有这么个典故,是当年康熙赐一锭黄金给王常月律师,王常月真人遂将此黄金,捏成偃月冠的形状,戴在头上,于是有些道士遂认为偃月冠是满清时期才有的。甚至说,只有冠巾受戒过的人才能戴偃月冠。此荒谬不经之谈也!

《遵生八笺·卷之十八》云:“竹冠。制惟偃月、高士二式为佳,他无取焉。间以紫檀黄杨为之亦可,近取瘿木为冠,以其形肖微似,以此束发,终少风神。若带唐巾汉巾,可以簪花。汉巾之制,去唐式不远,前折较后两旁少窄三四分,顶角少方。二制之外,皆非山人家所取。但五岳真形图,人当佩带,入山可拒虎狼,寻壑可远魑魅。”《遵生八笺》是明朝高濂所著,此足见在明朝的时候,就有偃月冠,士大夫戴之以出游,非道士之专用也。

戊、《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所记载之道教首服

通天冠

《太清玉册》云:“通天冠,余所制也,内用束发冠,顶用三台,前南斗后北斗,左右用日月,前用卷云之冠,以缨系之。衣通天服则戴之,谓之主冠,非王者不敢用。”古代道经记载道冠有通天冠、远游冠、进贤冠,窃案《晋书·礼志》所谓通天冠、远游冠者,都是王侯公子之冠服,非山居道士所宜。然而列之入道服之属,是因为以前有些王公大臣奉道教故也。比如通天冠,本为王者之冠增加了一些道教图案,改变而来也。

雪巾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冠服制度》云:“雪巾,余所制也,以玄色紵丝为之,以天鹅皮为里。凡雪天严寒,皆用之以护脑。”《遵生八笺》云:“踏雪当制臞仙云巾,或缎或毡为之。扁巾方顶,后用披肩半幅,内絮以绵,或托以毡,可避风寒,不必风领暖帽作富贵态也。”大抵类似于浩然巾和幅巾也。

雷巾

“山中道士燕居之服,野人冠服之属。古无网巾,戴之以笼乱发,各则护寒以裹其首,岂宜入朝堂,见帝王而为礼哉?”认为雷巾是山居道士戴的,不能戴之以入朝廷云云。《三才图会》记其形制云:“制颇类儒巾,唯脑后缀片帛,更有软带二,此黄冠之服也。”

然而据《金瓶梅》中的描述,有些道士行法的时候也戴雷巾,《金瓶梅》第三十九回,“西门庆玉皇庙打醮,吴月娘听尼僧寺说经”中,西门庆将自己的小孩送去庙里寄名,当时主持法事的吴道官的打扮,“那日就是他做斋功主行法事,头戴玉环九阳雷巾,身披天青二十四宿大袖鹤氅,腰系丝带,忙下经筵来与西门庆稽首。”谨按《三才图会》虽然说雷巾为山居道士燕居之服,但是也不乏道士戴之朝真的,此盖黄冠之服,由燕居之野服变为朝真之礼服也。

三、明朝道士之常服

甲、明朝道士常服之款式

子、道袍

《三才图会》云:“援神契曰:礼记有侈袂大袖衣也,道衣其类也,唐李泌为道士赐紫,后人因以为常,直领者,取其萧散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法服朝服皆用赤色,道官亦如之。唯道录司官,法服朝服皆缘纹饰以金。”《三才图会》上刻有道衣的图样,有领子而非三台领,袖子大,下有襕,腰部系有宫绦。形制和现在道士之常服不同,因为现在道袍没有宫绦和下摆的缘襕,实际上是不合规制的。

《万历野获编》云:“隆庆中,降为提点六品,至今上丁丑,仍复真人,其中有故,一时言官不能救正。然每子孙赴吏部承袭时,必青衣小帽,进验封司门,报道士进来,叩四头,司官坐受,至袭号见部,始加礼貌。”说的是当时嗣教张真人往礼部袭爵的时候,穿的也是青衣小帽,足见青衣小帽为当时道士之常服也。

《遵生八笺·道服》云:“不必立异,以布为佳,色白为上,如中衣四边延以缁色布亦可。次用茶褐布为袍,缘以皂布,或绢亦可。如禅衣非兜罗绵,以红褐为之。月衣之制,铺地俨如月形,穿起则如披风道服。二者用以坐禅,策蹇披雪避寒,俱不可少。”足见当时之道袍,多有襕。襕就是衣服下面一块,不同颜色的地方。古有襕衫,《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是时士人以棠苎襕衫为上服......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

道袍之襕,是以前服制的继承和演变。

如今唯有苏州一带之老道袍,尚存明制之旧也。

丑、直领鹤氅

《明会典·卷二百零一》云:“圜丘坛道士净衣二百八十七套,方泽坛道士净衣二百六十一套,朝日坛道士净衣二百三十二套,夕月坛道士净衣二百三十七套。社稷坛春秋两祭道士净衣共四百五十二套……历代帝王陵寝,每三年谴道士致祭,给赐净衣二十四套,每套二件(蓝夏布氅衣,青夏布直领)。”

《明会典》记载赏赐给道士的净衣,其实就是道士之常服。一般是参加重要祭典之前,让道士换新衣服,防止秽气冲犯神祇。而另外有法服,祭祀之时领取,圆满之后则归太常寺收藏。其中所谓直领者,就是鹤氅。如图中士人所穿就是鹤氅。

另外根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冠服制度章》云:“鹤氅,凡道士皆用,其色不拘,有道德者,以皂为之,其寻常道士不敢用。”

另外根据《太清玉册》记载还有裘、袄、半臂、汗衫、短衫、抱肚等,其实皆与当时俗人之衣服无异也。

经云:“披鹤氅以朝真”,鹤氅又为道士朝真之服,今天正一、全真之法服,也多用鹤氅之形制。

寅、襡与裩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云:“道经云:青裙羽襡,龙文凤衣,古有明光飞云之襡,今谓绰袖耳,盖大袖而身短,下裙之装也。学道者,必服之。”

“浑如裙制,两头各安腰及带,每日一洗易之。修道出家之人,夜暂寝息,勿脱内裩。大小棉夹,皆须清净,常使香气熏蒸,免生秽气。”

这里提到的襡与裩,是古代上衣下裳制度的形制。襡是衣,裩是裳。

如图中葛月潭真人所穿的,就是上衣下裳,上面的是襡、下面是裩。只是襡的袖子不是那么大而已。也系有宫绦。明朝道士的道袍外,如果不系宫绦,就会系大带。如今全真派之戒衣,其前面所垂之带子,就是大带之变形。

四、明朝道士之法服

甲、明朝道士之朝服不同于百官之朝服

《明史·舆服志》云:“道士,常服青。法服,朝衣皆赤,道官亦如之。惟道录司官法服、朝服,绿文饰金。凡在京道官,红道衣,金襕,木简。在外道官,红道衣,木简,不用金襕。道士,青道服,木简。”

盖明朝道士多有任礼部官职者,所以明朝道士的法服大体和现在差不多。《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云:“黄帝见天人,冠金芙蓉冠,有俯仰于上,衣金星斗云霞之法服,执玉圭而前曰:帝劳心天下,为生民主,可谓德矣。帝始体其像,以制法服,为道家祀天之服。”则足见明朝道教法服也是绣有日月、斗星之象者,大体受御用之十二章的启发而来,只是易之以道教特色的图纹罢了。

《万历野获编》云:

孝宗末年。道士崔志端掌太常。带衔为礼部尚书。会上御经筵。旧例六卿得陪列。志端独不预。乃上疏自请。云忝列春卿之长。而经筵见摈非宜。上下其事大臣议之。辅臣等谓孔孟之言。非黄冠所习。不宜扈从。上是之。寝其奏不行。今上己卯冬。龙虎山真人张国祥。以觐期入朝。缀班二品。上御门望见道冠羽衣。以为服饰不雅。不足以肃观瞻。

此段记载,足见明朝道士之礼服,仍旧和俗世之朝服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是鹤氅为主。而臣僚的朝衣,则是根据深衣之制度有所损益。上衣下裳,有大带、有绶等,不同于道士之法服也。

乙、明朝道士之法服不同于现在之法服

如今道士之法服,其类别是很多的,有经衣、忏衣、法衣、绛衣种种不同。然而搜集许多明朝法服的资料,始终未见道士着通袖法衣者,此其一也。

还有就是明朝道士之法衣,其配件似乎更多一些。《明会典》云:“圜丘典仪执事三十五人。司御拜位五人。青祭服共四十套。梁冠、革带、玎璫、笏板、鞋、袜、全。”

又:

方泽典仪执事三十六人、青纱祭服三十六套。冠、带、玎璫、笏板、鞋、袜、全

舞生、文、六十六人、各门烧香八人、玄色纱袍衬、共七十四套。冠、带、鞋、袜、全。武、六十六人、各门烧香八人、玄色纱袍衬、共七十四套。天丁带冠、靴、袜、全

乐生、七十二人、各门烧香九人、玄色纱袍绢衬、共八十一套。冠、带、靴、袜、全

朝日典仪执事九人、素罗祭服九套。冠、带、玎璫、笏板、鞋、袜、全

以此推论之,明朝道士朝真拜表似乎,法衣应该包括道冠、大带、朝靴、袜子、玎珰等。如今道士所穿,则没有了大带和玎珰。如上面清朝初年宫廷画师焦秉贞所描绘的《祭祀老子图》中。一般经师的法衣多有大带。此图绘于满清初年,其中道士之服饰,应该沿袭了明朝服制之旧。如今已不多见矣!又下图,据说是明朝绣像本《金瓶梅》的一张插图。《金瓶梅》第六十五回,“吴道官迎殡颁真容,宋御史结豪请六黄”中描写:“西门庆具礼请玉皇庙吴道官来悬真,身穿大红五彩云霞二十四鹤鹤氅,头戴九阳玉环雷巾,脚蹬丹舄,手执牙笏。坐在四人肩舆上,迎殡而来。”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当时高功法师行法,一般还是以鹤氅为主,作为行法的鹤氅上面绣有二十四只仙鹤,和图中所绘正好可以对应的上。又“头戴玉环九阳雷巾,身披天青二十四宿大袖鹤氅,腰系丝带,忙下经筵来与西门庆稽首。”也有改二十四鹤为二十四宿的,另外《金瓶梅》中还记载有百鹤法氅。足见明朝道士法氅纹饰之多样。

五、明朝道士的鞋子

《明会典》:“凡道官道士服色、礼部仪制司。洪武二十五年令、正一道士、许穿靴。”步虚词云:“飞舄蹑云端。”舄就是以前的靴子,正一道士有的在朝廷担任官职,故许穿靴子,明朝对于全真派,有些冷落是无须讳言的事实。又《金瓶梅》第六十六回,“翟管家寄书致赙 黄真人炼度荐亡”中描写黄真人登坛炼度的打扮,说:“登坛之时,换了九阳雷巾,大红金云白鹤法氅,与袖飞鬣,脚下白绫软袜,朱红登云朝舄,朝外建天地亭,张两把金伞盖。”从这里可以看出,明朝道士登坛行法,也多以红色朝靴为主。明朝道士平时一般着朱履,或穿云头鞋。另外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道士斋醮,不论经师、高功一律都穿朱履。

另双梁鞋本为士子所用,后来也逐渐在贩夫走卒中流传开来。如今道教界认为双梁为道士所穿,单梁鞋是和尚穿的。

现在道士穿的比较多的十方鞋,应该是最迟始于明朝的。谨按明高濂《遵生八笺》云:“或以白布为鞋,青布作高挽云头,鞋面以青布作条,左右分置,每边横过六条,以象十二月意。后用青云,口以青缘,似非尘土中着脚行用,当为山人济胜之具。”白色布为底,缘以青布条,就是十方鞋的特点。只是《遵生八笺》中的青布是十二条,以象十二月。道教十方鞋是十条青布,以象道士行走十方也。

六、明朝道士服饰之僭越及其他

为了维护朝廷之礼节,国家对于道士之服饰,有各种规定,但是由于皇帝对于道士之恩宠,其赏赐之高,有些本身就违反了规制,所以也难怪下面的道士纷纷效法了。谨按:《明史·方技传》云:“(张真人)祷雪内庭有验,赐金冠玉带、蟒衣银币。”《明史·佞幸传》云:“邵元节,贵溪人,龙虎山上清宫道士也……赐元节紫衣玉带。”“比还朝,舟至潞河,命中官迎入,赐莽服及‘阐教辅国’玉印。”“先是以皇嗣未建,数命元节建醮,以夏言为监礼使,文武大臣日再上香。越三年,皇子叠生,帝大喜,数加恩元节,拜礼部尚书,赐一品服。”邵元节虽然因为为皇帝建醮求子有功,但是皇帝拜为礼部尚书,赐一品服的行为,在儒臣看来未免太过。而邵元节之门人,以及下面道士,未免也效之。另外《万历野获编》中对于当时道士、乐工之蛮横也有一些记载,盖明朝皇室崇尚道教,很多道士得到宠幸,有些恃宠而骄,有的则僭越无礼。明朝道士在服饰方面的僭越是多方面的。

一是服饰布料的僭越;

《明会典》:“正德元年、禁商贩吏典僕役倡优下贱、皆不许服用貂裘。僧道隶卒下贱之人、俱不许服用紵丝纱罗綾绵。”这则禁令,从侧面证明了当时道士有用紵丝纱罗綾绵等高档材料作常服的现象。所以《明会典》又重申“若僧道衣服、止许用紬绢布疋、不得用紵丝綾罗。违者、笞五十、还俗、衣服入官。其袈裟道服、不在禁限。”

二是款式、颜色的僭越。

《明史·舆服志》云:“道士,常服青。”皆佐证了当时道士之常服,多为青色也。道袍多为青色,嗣教真人在往礼部袭爵的时候也是青衣小帽,但是道士平常则未必是青色衣服。而在衣服的用料上,有些也是很讲究的,尤其是明朝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富庶,道士的衣服也逐渐讲究起来。又按《大明会典》:“万历四年题准、道士差往各陵寝祭告者、止穿本等服色、不许假称太常寺官、擅乘轿舆、及香帛木匣之外、多用人夫、致扰驛递。”明太祖规定道士一般只能穿青色道袍,但是有些京城里的道士奉旨到地方上去祭祀的,却违反规定。这里说“止穿本等服色,不许假称太常寺官”。也就是说当时道士有僭越服饰,假冒礼部官员之现象。

又《金瓶梅》描写京城下来给西门庆家做超度的黄真人的派头,说:“黄真人穿大红,坐牙轿,系金带,左右围随,仪从喧喝,次日高方到。吴道官率众接至坛所,行毕礼,然后西门庆着素衣绖巾拜见。递茶毕,洞案傍边,安设经筵法席,大红销金卓帏,妆花椅褥。二道童倚立左右。其人仪伟容貌,戴王冠,韬以乌纱,穿大红斗牛衣服,靸乌履”《金瓶梅》虽为小说,但是其对明朝中后期服饰之描写仍然是有根据的。从以上可以看出黄真人排场非常大,而其服饰也是僭越的。谨按《明史·舆服志》记载,“世宗登极诏云:‘近来冒滥玉带,蟒龙、飞鱼、斗牛服色,皆庶官杂流并各处将领夤缘奏乞,今俱不许。武职卑官僭用公、侯服色者,亦禁绝之。’”又说:“文武官不许擅用蟒衣、飞鱼、斗牛、违禁华异服色。其大红纻丝纱罗服,惟四品以上官及在京五品堂上官、经筵讲官许服。五品官及经筵不为讲官者,俱服青绿锦绣。”在明朝,斗牛服和麒麟、狮子、蟒龙、飞鱼一样,是品级较高的冠服,非得特别之赏赐,不可滥用。但是《明史·舆服志》中多次出现不许擅用斗牛服色的禁令,也可以反映当时民间之僭越。而道士中僭越服色者,应该不在少数也。

服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民族服饰,不同的宗教也有自己的服饰。道教服饰和汉族服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朝恢复汉唐衣冠,道教服饰也显得多样化,可以说华夏服制是道教服饰的活水源头。而至于满清,没有了汉服的社会风气,故满清一朝的道袍也显得比较呆板而无新意。又经历文革之浩劫,有许多道服、冠巾的样式也失传了,甚至夷狄之风,也篡入道教服饰之中,令人扼腕。如今考订道教服饰,恢复古制,也是任重而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明会典》、申时行等撰、北京·中华书局

《长物志》、明·文震亨、北京·中华书局、2012

《遵生八笺》、明·高濂、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三言二拍》、明·冯梦龙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三才图会》、明·王思羲王圻、王思懿王圻、王思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万历野获编》、沈德符、北京·中华书局、2012
《七修类稿》、明·郎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金瓶梅》、明·兰陵笑笑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明·朱权、出自《中华道藏》第二十八册

撷芳主人《Q版大明衣冠志》

本文发表于《弘道》第59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1337.html

更多阅读

孕妇感冒对胎儿有影响吗 孕妇预防感冒吃什么

孕妇感冒对胎儿有影响吗——简介生活中很多的怀孕慢妈妈都非常担心感冒对于胎儿有影响,其实这个担心是正常的,宝宝的健康是天下所有妈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其实孕妇感冒对于胎儿的健康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只要不在感冒期间孕妇不要随便吃

防晒衣有效果吗 排名前十的防晒衣

防晒衣有效果吗——简介这两天很关注防晒衣,不仅仅是能起到物理防晒的作用,而且对皮肤可以说是零伤害。夏季防晒衣是也比较火爆的产品,我有看过一家店铺,一个月销售在万件以上,但今天看了一篇人民网发的文章,防晒衣真的有效吗? 防晒衣有效

学化妆有前途吗 测试适不适合做化妆师

学化妆有前途吗——简介很多同学,都会问到的问题,学化妆有前途吗??今天北京燕韩学校小编Ken就为大家分析整理以下几点,希望有意愿学习化妆的同学参考!学化妆有前途吗——方法/步骤学化妆有前途吗

韩式开眼角有风险吗? 韩式隐形开眼角

大大的眼睛总能显得灵动美丽,充满智慧,招人喜欢,相反,小眼美眉就备受冷落,为此,不少爱美朋友立志要把自己天生的小眼变大。开眼角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小眼变大方法,只是,对于手术,人们总是担心它的风险,那么,开眼角手术有风险吗?乔专家介绍说,

珍珠粉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吃珍珠粉有副作用吗

珍珠粉是美容护肤的有利武器,是很多MM的秋冬护肤法宝之一,而珍珠粉不仅仅可以内调,还可以拿来外用。那么你知道珍珠粉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珍珠粉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珍珠粉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珍珠粉功效与作用有哪

声明:《明朝道教服饰考 韩国有少数民族吗》为网友活得潇洒一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