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史上10位文学造诣很高的科学家 只有具有一定文学造诣

许多在中国近、现、当代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科学家,都具有颇高深、广博的文学造诣。这是因为,当时的知识分子,不管后来是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均家学渊源很深,基本上念过私塾,甚至父母也都有很高的旧学功底,而使他们受到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很扎实、丰厚的国学知识;民国时期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通才培养、全面基础(其实那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反对并抵制专科的、功利化的教育方式;当时的大学里,乃至社会上,比较推崇人文情怀,有很好的人文环境。

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体制特色,中国的家学传统被摧毁,旧学文化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就大受破坏,到新中国更加被打倒;大学教育过于专科化、功利化,过早分科;整个社会缺乏人文环境、过于推崇科学技术。因此,学文科的不懂得理科,学理科的更没有人文基础了。

不管是专才、偏才也好,还是通才、全才也好,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只要有真正的才干,都应该合理地得到父母、老师、单位、社会的引导、培育、尊敬和重用。

下述10位现当代教授科学家,他们的文学造诣就很高深,并不亚于许多成名的文学家。

1/著名数学家、文史专家、诗人、书画家郑桐荪

郑桐荪(1887-1963),名之蕃,字桐荪,别号焦桐,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人。与著名诗人、学者柳亚子有郎舅之谊,且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为其女婿。

早年肄业于上海震旦大学。1908年考取清华庚款赴美留学,毕业于康乃尔大学数学系。1911年回国,在福建马尾海军学校、上海南洋公学等校任教。1920年至清华学校任教。1923年至1924年任清华教务长。1928年至1935年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讲授中国诗词。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又回清华,直到1952年退休。

他是清华算学系创办人之一与首任主任,曾担任多门基础数学课程讲授,著有《四元开方释要》、《微分方程初步》和数学史专著《墨经中的数理思想》,参与编纂《数学名词》。

退休后通读二十四史,于历代兴废、山川变革,乃至名胜古迹、遗闻轶事颇有研究。著有《禹贡地理新释》、《元明两代京城之南面城墙》,及《吴梅村诗笺释》、《宋词简评》等文学专著。曾写有诗词数百篇,但多已散佚。新中国治理黄河,曾作七言百句诗《河清歌》。对于国画、书法亦有研究。1963年10月因肺炎病逝于清华园。

郑桐荪天生就是学者而非诗人。他的知识结构很完善,历史掌故相当熟悉。对于中国的朝代和历代帝王的称号,了如指掌。同时又颇爱研究字画,在北平期间闲暇时常到南城琉璃厂转转,也收罗了不少珍品密刊,可惜“文革”时全部遭到没收或毁弃。

2/著名地质学家、教育家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蒙古族,湖北黄冈人)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2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李四光有着很深的国学基础,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写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李回国后曾请音乐家萧友梅过目提意见。这首提琴曲写于1920年,在近80年之后的北大百年校庆晚会上,第一次得到公开演奏。它的面市,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

他曾撰有一诗悼念其学生:“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短短40字,堪称语简情深,感人肺腑。

3/著名教育家梅贻琦

梅贻琦(1889—1962,天津人)的话不多,却字字如珠玑,一掷千金,一言九鼎。

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他说:“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叶公超用“慢、稳、刚”三个字形容他。学者陈寅恪评价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他的教育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影响深远。

梅贻琦的父亲曾中过秀才,后沦为盐店职员,甚而失业,家境亦每况愈下。但老人家始终没有放弃过对子女的教育。梅贻琦自幼熟读经史,且善背诵。他的同仁曾回忆说,有一次梅贻琦表示,“假如我们之中有谁背诵任何中国古经传有错漏,我可以接背任何章节。”

梅贻琦从1931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在他任校长之前,清华师生赶校长、赶教授是家常便饭,校长在任时间都不长。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梅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

梅贻琦将自己比喻成京戏里叫“王帽”的角色,“他每出场总是王冠齐整,仪仗森严,文武将官,前呼后拥,‘像煞有介事’。其实会看戏的绝不注意这正中端坐的‘王帽’,他因为运气好,搭在一个好班子里,那么人家对这台戏叫好时,他亦觉得‘与有荣焉’而已。’”

梅贻琦曾在日记中表达了自己的中间立场:“余对政治无深研究,于共产主义亦无大认识。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

在为数不多的论著中,梅贻琦充分表达了自己的通才教育思想:“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狭,这样才可以使吾们对于所谓人生观得到一种平衡不偏的观念。对于世界大势文化变迁,亦有一种相当了解。如此不但使吾们的生活增加意趣,就是在服务方面亦可以加增效率。”

他对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说:“诸君在国外的时候,不要忘记祖国;在新奇的社会里,不要忘掉自己;在求学遇到困难问题的时候,务要保持科学态度,研求真理。”

群育是梅先生德育观中有特色的部分,这源于他对人类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他说:“文明人类之生活,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而教育的最大目的,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此则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也。”

早在民国初年周诒春当校长的时候,清华的体育活动就非常活跃。1928年,梅贻琦还是教务长,就明确告诉学生:“须知体育之目标,不单是造就几个跑多快,跳多高,臂腿多粗的选手,不单是要得若干银盾、锦标,除此之外,也许可以说在此之上,还有发展全人格的一个目标。”

4/著名气象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幼时聪明好学,从2岁开始认字。他的大哥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秀才。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学习十分勤苦。

他自幼秉性温和,做事勤勤恳恳,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韧劲。他年轻时即掌握了英、法、德3种外语。新中国成立后,年过60岁的竺可桢,根据工作需要又开始学习俄语,一直坚持到70岁,终于能阅读俄文资料。

其做人原则、求是精神是“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其处世原则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其所著的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的著作《物候学》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其中包括李白、杜甫、刘禹锡、王之涣、陆游等名家的诗篇。如引陆游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自1916—1974年的半个多世纪中,他坚持带头进行科普工作,撰写科普讲稿、文章约160余篇。他的《大自然的语言》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初二课文。

他的论文《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北宋沈括对于地学之贡献与纪述》、《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中星之年代》……专业知识与文化知识都很渊博。

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他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又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1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1938年,他的前妻张侠魂与儿子因患痢疾不幸逝世后,遭到沉重的打击,痛苦异常,在日记中写下《挽侠魂》等诗多首。其中有依陆游《沈园》诗原韵吟成的悼亡诗:“生别可哀死更哀,何堪凤去只留台。西风萧瑟湘江渡,昔日双飞今独来。结发相从二十年,澄江话别意缠绵。岂知一病竟难起,客舍梦回又泫然。”从中可以看出竺可桢对妻子的一片深情。

竺老75岁那年,还手录过陆游的著名诗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旨在律己策人。

有人认为:“他的人品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静”。

5/著名物理学家、戏剧家、社会活动家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人。191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次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归国,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和主任、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并任研究院总干事。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60年后历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主任、北京图书馆馆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等。

丁西林曾以热电子发射实验直接验证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设计新的可逆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值;研究不同空气压力对摩擦起电的影响及电网络行列式的一般性质;对中国传统乐器——笛进行了改进;主持创办南京地磁台;晚年研究“地图四色问题”。他还在建设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央研究院及创建该院物理研究所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丁西林自幼喜爱文艺,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欧洲戏剧、小说名著。归国后从事业余戏剧创作,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他一共发表了10部剧作,其中7部是独幕剧。这些喜剧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堪称上乘之作,集中体现在《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和《等太太归来》中,包括独特的戏剧观念,别出心裁的结构,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等。

6/著名桥梁工程学家、教育家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江苏丹徒人)先世曾经商。其祖父茅谦为举人,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曾创办过《南洋官报》,是镇江市的名士。茅以升出生后不久,全家迁居南京。他6岁读私塾,7岁就读于1903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思益学堂,1905年进入江南商业学堂,1911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他积极倡导科普教育,撰写了《桥话》、《中国石拱桥》、《桥梁次应力》、《钱塘江桥》、《中国的古桥与新桥》、《五桥颂》、《二十四桥》、《人间彩虹》等大量通俗、生动的科普文章或文学散文。其中,《中国石拱桥》一文发表在1962年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来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至今仍在沿用。

他是最早、最多从事科普事业的科学家之一。1950年,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他当选为副主席。他也是最勤奋的科普作家,在他发表的200多篇论著中,有关科普工作的约占1/3。他的《没有不能造的桥》一文,在1981年荣获全国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

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他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及《中国桥梁——古代至今代》。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文集》等。

茅以升的古典文学功底很深,能将汉代的《京都赋》等古代诗文背得一字不漏。

7/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

故事一:

小时候,苏步青(1902—2003,浙江平阳人)家穷,他没法上学,只能上山放牛。他回家时,走过私塾门口,常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有一次,老师正在大声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他听后,就跟着念了几遍。此后,他竟记住了这“顺口溜”,放牛时当山歌唱。其父常听儿子背《三字经》、《百家姓》,心存疑惑。有一次,正好看见儿子在私塾门口“偷听”。父亲心终于动了,与妻子一合计,决定勒紧裤带,把他送进了私塾。

9岁那年,父亲挑上一担米当学费,走了50公里山路,送苏步青到平阳县城,当了一名高小插班生。从山里到县城,使苏步青大开眼界,什么东西都新奇。他第一次看到馒头里有肉末,常用饭票换成钱买“肉馒头”吃。一个月的饭票提早用完了,只好饿肚子。他见到烧开水的老虎灶,也觉得好玩,把家里带来的鸡蛋掷进锅里,一锅开水变成一锅蛋花汤。烧水工看到气极了,揪住他打了一顿。

苏步青整天玩呀、闹呀,考试时常坐“红交椅”,到期末考试,他在班里得了倒数第一名。可是,他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私塾里的“偷听”,激发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作文打了一点基础。然而,语文老师越看越不相信,总认为他的作文是抄来的,因此还是批给他一个很低的分数。这样,更激发了他的牛脾气。老师越说他不好,他越不好好学,一连3个学期都是倒数第一名。同学和老师都说他是“笨蛋”。

有一次,地理老师陈玉峰把苏步青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一个小故事:“牛顿12岁的时候,从农村小学转到城里念书,成绩不好,同学们都瞧不起他。有一次,一个同学蛮横无理地欺负他,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使他疼得直打滚。那个同学身体比他棒,功课比他好,牛顿平时很怕他。但这时他忍无可忍,跳起来还击,把那个同学逼到墙角,揿在墙上。那同学见牛顿发起怒来如此勇猛,只好屈服。牛顿从这件事想到,做学问的道理也不过如此:只要下定决心,就能把它制服。他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不久成绩跃居全班第一,后来成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苏步青见陈老师不批评他,还给他讲故事,心里很感激。陈老师见他垂着头,摸摸他的头后说:“我看你这个孩子挺聪明嘛。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考第一名。”又说:“你爸爸、妈妈累死累活,省吃俭用,希望你把书念好。像你现在这样子,将来拿什么来报答他们?”苏步青再也抑制不住心灵的震撼,泪水像断线的珍珠淌在自己胸前,第一次感到自己做错了事。此后,他完全变成了懂事的孩子,不再贪玩,刻苦读书,到期末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名。

故事二:

1972年12月7日,苏步青的学生、著名数学家张素诚,因《数学学报》复刊之需,拜访各地数学家,到上海理应拜访恩师。没想到,苏老所赐的著作《射影几何概论》(英文版)上,别开生面地在扉页题了一首诗:“三十年前在贵州,曾因奇异点生愁。如今老去申江日,喜见故人争上游。”这不仅打破了常人的题词俗话,把师生之情和盘托出;又足可看出苏步青诗艺的高超、文学功底的深厚了。

许多人都知道苏步青是数学大师,却不知道他还是位文学大师、写作大家和诗人。他从小酷爱古诗文,13岁学写诗。读初小时,常骑在牛背上诵读《千家诗》等。几十年来,他与诗书为伴,与诗书同行,每次出差,提包里总放一二本诗集,如《杜甫诗选》等。

苏步青不仅读诗,更有作诗兴趣,几十年里笔耕不辍,写了近千首诗作。在他96岁高龄时,北京群言出版社出版了《苏步青业余诗词钞》,共收近体诗444首、词60首,由苏老手写影印,其中1931—1949年早期作品191首,内有词47首。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苏老60年间的学术生涯和诗书技艺所折射的光芒,富有时代气息,给人以诸多的启迪。

回想30年代末浙江大学内迁贵州湄潭时期,他和数学大师钱宝琮等创设湄潭吟社,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形下,竟自费出版了《湄潭吟社诗存第一辑》,内收各家诗词约100首。在国难当头的日子里,诗人们品茶吟诗,或切磋教义,或评论时局,其忧国思乡,愤世嫉俗之情常流露于笔端。

1944年,苏步青以《游七七亭》为题作诗一首:“单衣攀路径,一杖过灯汀。护路双双树,临江七七亭。客因远游老,山是故乡青。北望能无泪,中原战血腥。”这是苏步表以物寄情,对家乡沦陷和祖国山河破碎的怀念,和对人民奋起抗战的歌颂,爱国忧世之情自心中汩汩流出。

苏步青的诗意境高远,笔调清新,常用典故,富有哲理。读了苏步青的许多诗,不仅使人感到苏老常对后学谆谆教导“金字塔”般基础之重要,文理相通之亮点。他几十年如一日,巧用自称“零头布”(零碎时间)来学习和研究;而这些永留人间的诗词,就是苏步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佐证。

正因为苏步青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学,而且自己也颇精深,所以他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要求该校录取高中毕业生,不管文科、理科,语文一科成绩都必须要比较好。

8/著名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顾毓琇

顾毓琇(1902—2002),字一樵,江苏无锡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一生充满传奇。

他自1915年到1923年在清华学校学习8年。后到美国留学,仅用四年半时间,就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学士、硕士、博士3个学位,创造麻省理工学院记录,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该校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

他是清华大学工学院创始人之一(1933年,院长)、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前身)首任工学院院长,并创建清华大学电机系(首任主任,1932年)、无线电研究所(首任所长)和航空研究所(首任所长)。此外,他还是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及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今上海戏剧学院前身)创始人之一,是中国黄钟标准音制定者;还担任过中央大学校长与工学院院长、浙江大学电机工程科主任、国立政治大学校长、国立音乐学院(今中央音乐学院前身)首任院长、国立交响乐团首任团长、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上海市教育局局长、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会长、中国工程师学会副会长等职;还是江泽民、朱镕基、钱伟长、曹禺等人的老师。晚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

作为诗人,顾毓琇一生创作词曲歌赋7000余首,出版诗歌词曲集达34部之巨,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陆游的高产大诗人。作为佛学家,他的英文巨著《禅史》和多部佛学研究专著深受国际佛学界重视。

顾毓琇早在清华学校上学时,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文艺才华。他广泛地参加了校内的各项文艺活动。1920年秋,他才18岁时便开始翻译国外短篇小说,到1921年底共完成12篇。1921年初翻译国外戏剧两篇:即柴霍夫的《悲剧者》和洛斯的《一个囚犯》。是年3月组织“清华小说研究社”。1921年清华文艺社成立后,任小说组组员兼戏剧组主席;清华戏剧社成立后,任社长。1922年,他开始较多地写作白话散文。是年编成四幕剧《孤鸿》,后载《小说月报》上。1922年秋至翌年初春,完成中篇小说《芝兰和茉莉》;经郑振铎推荐,由商务印书馆付印,为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4月他编完三幕剧《张约翰》,同年6月由1923级公演,参加者有梁实秋、吴文藻等。

9/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江苏金坛人)的科普文章《统筹方法》曾选入初中语文教材。

1953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出国考察团,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朱冼等许多人。途中闲暇无事,华老题出上联一则“三强韩、赵、魏”,求对下联。

在“对例”中,这是属于难对的一类。远在北宋时期,有人以“三光日、月、星”的上联求对。那时,大文学家苏东坡以“四诗风、雅、颂”而解决了这个疑难。到了清代,有人赠送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对联一幅,打开一看只有上联,写的是“三绝诗、书、画”几字,以此来刻画郑板桥的贡献,是再贴切也没有了,但下联确颇难对。后来,郑板桥友人以“一官归去来”的下联解决了这个难题。这里的“一官”有“归去来”的三重性,这就既解决了数字联的困难,又引用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的典故,而推崇了郑氏与诗书画偕隐的突出性格。板桥友人的对法比苏东坡又前进了一步。

但是,华老提出的上联又有了新的发展。这里的“三强”,明说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个国家;却又隐语着代表团团长钱三强同志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隔了一会儿,华老见大家还无下联,便将自己的下联揭出:“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可是,这里的“九章”,又恰好是代表团另一位成员、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华老的妙对使满座为之倾倒,因为又开辟了数字联的新“对例”。

1980年,华罗庚教授在苏州指导统筹法和优选法时,写过以下对联:“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落子有悔大丈夫,纠正错误”。

文革期间,他在向老毛阐述自己的十点思想中,第九点是用诗词表达的:“呼伦贝尔骏马,珠穆朗玛雄鹰。驰驱原野志千里,翱翔太空志凌云,一心为人民。”老毛回信关心他以后,他万分感慨,又做词一首:“往事历历知多少,衷情难述描,莫过今朝。只觉得盈耳歌声满眼笑,如孺子又得慈亲教。主席年高,国事辛劳,无微不至,明察秋毫。扶危解困惑,飞示下九霄。掌舵领航有主席,哪怕风狂雨骤浪滔滔。虽今日,还淹留病榻上,论斗志,早已直上九重霄。”

他还有许多警言:“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日累月积见功勋,山穷水尽惜寸阴。”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向千年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慷慨掷此身。”

“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

“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我想,人有两个肩膀,应该同时发挥作用,我要用一个肩挑着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工具送到工人师傅手里;另一个肩膀可以作人梯,让青年们踏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

“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见面少叙寒暄话,多把艺术谈几声。”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不知就不知,不懂就不懂,不懂的不要装懂,而且还要追下去,不懂,不懂在什么地方;懂,懂在什么地方。老老实实的态度,首先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科学是踏实的学问,连贯性和系统性都很强,前面的东西没有学好,后面的东西就上不去;基础没有打好,搞尖端就比较困难。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其中不少是由于基础未打好所致。一个人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上进步的快慢,往往和他的基础有关。”

“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做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这些警句简洁、精辟、形象、隽永,没有很好的思想内容、没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是做不到的。

上述内容均表明,华罗庚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10/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才离世两年的“导弹之父”钱学森(1911—2009,原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3岁后随父母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少年时期)曾说:“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有美学。”

同时,他本人就具有很好的艺术造诣和文学修养。

钱学森和妻子蒋英(女高音歌唱家)婚姻美满,夫妻恩爱。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搞科学技术的和搞艺术的,中间隔着很远的距离。但是,在钱学森的家里,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不仅感情甚笃,而且在艺术上、事业上也有共同语言。他们爱弹钢琴、拉小提琴,热爱欧洲古典音乐,有很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趣。钱曾感谢妻子说:“……正是由于她为我介绍了音乐艺术,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深刻认识,学会了广阔的思维方法。”

+现代史上10位文学造诣很高的科学家 只有具有一定文学造诣

钱学森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钱老曾经提出的一个问题,震撼了所有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引起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个人语录: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高等学校的学习,是打基础的时期,应该强调学好基础课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1359.html

更多阅读

揭TVB盛产撞脸度很高的双胞胎女星 易烊千玺撞脸杨洋

揭TVB盛产撞脸度很高的双胞胎女星文/古远清导读:日前,香港TVB被爆出电视剧剧情雷人相似,戏服也是百年不换,如今TVB居然盛产撞脸度相当高的“双胞胎”女星,让各位看官直呼傻傻分不清楚啊!……图中左上 唐诗咏 右上 江芷妮 左下 姚子玲

玛丽外宿中是一部很好看的电视剧,大家一定要看啊 玛丽外宿

改编自韩国纯情漫画,作者元秀妍的前作曾被改编为经典韩剧《浪漫满屋》。剧中的玛丽因父亲事业失败而贫穷,但却一直没有失去希望和勇气。一直与恋爱无缘的她,通过偶然的机会同时与乐队主唱姜武玦和富二代边正仁相识,为了寻求真爱,她决定分

转 情商和智商都高的人 智商情商都很高的女生

情商和智商手拉手对于智商和情商,有人甚至认为,智商、情商都高的人才是健全的人,这种说法对吗?我们知道,单一的智商和情商都不可能,也不容易成功。只有智商,很可能就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只会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只有情商,很可能陷入不学

日常使用频率很高的英语口语集锦 日常英语口语

No way! 不可能!Don't flatter me. 过奖了。Hope so. 希望如此。God works. 上帝的安排。Not so bad. 不错。Go down to business. 言归正传。I'm not going. 我不去了。Does it serve your purpose? 对你有用吗?I don't care. 我不在

声明:《+现代史上10位文学造诣很高的科学家 只有具有一定文学造诣》为网友凉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