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地位的变化 四大名著的地位

我们现在所指的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大概不用我一一罗列,应该都知道是哪几本书。今天,人们将这四部书称为“四大文学名著”,实际上是文学评价标准变化的结果。在五四运动之前,并无这一说法。五四运动中,以胡适为首的海归知识分子,为了建设中国的“新文学”,建立了一个大不同于以前的文学标准。因而,四部古代长篇故事集,终于荣膺“四大文学名著”的称号。

五四之前,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软性的等级社会(所谓“软性”是指,社会等级不是永久继承的,而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的)。在这样一个等级社会中,我们今天所说的“四大名著”,不是上层等级的必读书,士大夫阶层对于后人所称的“四大名著”,甚至带有一些排斥和贬低。原因很简单,现在人们所说的“四大文学名著”,首先不符合传统士大夫“高雅”的文学标准,其次,它们的读者,针对的都是社会中下等阶层。

胡适从美国回来后,为了建立新文学,反对死文学,引入了现代西方的文学概念。胡适最突出的成绩之一,就是引入了“小说”这个概念。虽然胡适的“小说”,概念完全是西方的,但是,他用了中国传统的“小说”这个称呼,由此造成了中西方在文学层面对话时的各自表述。“小说”在中国古代不是特指某种文学形式,但是“小说”的地位比较明确地属于次等的位置。而胡适引入的西方文学“小说”的概念,没有地位高下的差别,只有文学体裁的差别。为了配合这一“新文学”,胡适便将中国古代地位并不很高的“小说”,如《水浒》、《红楼梦》等,尊为中国古代文学名著。

胡适的这个做法并非完全错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等级社会向大众平民社会过渡,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胡适选择古代文学名著的标准之一,就是平民化。但是,胡适的做法也有点偏颇。从形式上说,所有文言文创作的作品,都不在他的选择范围之内,只有白话文作品,才有可能符合胡适的“新文学”标准。因此,在胡适看来,除了《水浒》、《红楼梦》之外,其他如《三侠五义》、《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海上花列传》等白话文作品,都是新文学标准下的优秀之作。

胡适的这个做法造成两个后果。一是,中国古代大量以文言文为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没有进入优秀之列,没能成为“名著”;二是,胡适所确定的名著,从纯文学的角度,也不太符合西方文学的标准。在胡适之后,“四大名著”的遴选,又被加入了一些“阶级斗争”的成份。因此,胡适喜欢的另一些古代白话文“小说”,如《海上花列传》,由于不符合阶级斗争的理论,而没能列入“四大名著”的范畴。

当阶级斗争理论被放弃之后,对于“四大名著”地位的质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拥护者。它们认为“四大名著”品味不高,文学性较差,难以实现“陶冶情操”这一文学的基本功能,充其量只能作为消闲。第二个质疑,来自西方文学观念的拥护者。他们认为,“四大名著”不符合西方真正的文学观念,没有承担文学应有的责任。

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基本概念,认为自己的社会理念和形态,是千秋万代的必然。因而,文学的功能表现在陶冶情操和教化大众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的宗旨,都是社会的稳定。于是,对于士大夫阶层来说,真正的文学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类净化心灵的高雅文字;而对于社会中下层,需要的是忠孝节义、礼仪廉耻等教化功能,《三国》、《水浒》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基于这样的概念,两种“文学”的地位高下便很清晰。但是,胡适之后,前一种高雅文学被视为“死文学”,后一种通俗故事,则成为“新文学”的实例。因此,“新文学”是否能堪大任,是否名副其实,便遭到了怀疑。

来自古典高雅文学的质疑,不再多说。西方文学有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学很不同的特征。西方社会没有中国传统社会万世永昌的稳定概念,而是不断发展、变革的动态概念,因而,西方文学中,批判现实、构建理想,成为文学必不可少的功能。文艺复兴后,现代西方文学还肩负了反抗宗教束缚、表达自然人性的功能。以至于在某一个时期,西方哲学找不到的出路的时候,有些人认为,文学将承担哲学的重大功能,这一倾向被有些理论家认为是文学的宗教化倾向,某种程度上,西方文学确实具有哲学化倾向,在对于现实的批判和未来的引导上,具有较强的功利主义价值。按照这一标准,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确实很难侧身其中。反而,当西方社会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后,真正心灵化的文学需求出现,中国古典文学,却在另一个高度,与西方文学走到了一起。
四大名著地位的变化 四大名著的地位

电视媒体出现后,它的传播方式和功能性目的,产生了一批影响甚大的电视作品。近的如大陆的《闯关东》、《大宅门》,远的如台湾的琼瑶剧,香港的时装剧,韩国的《大长今》,日本的《阿信》,美国的《老友记》等,都是百姓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艺作品。做一个比较,“四大文学名著”就是被后人挑选出来的古代“电视连续剧”。更准确地说,“四大名著”当年的地位,与今天广受欢迎的优秀电视连续剧差不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也可以多一份骄傲,中国是较早产生大众流行文化的国家,它的一部分成果就体现在今天被人誉为“四大名著”的古代长篇连载故事上。因此,学习“四大名著”,对于了解中国,对于了解中国人的趣味,还是有好处的。

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附会传统

蔡元培的“红楼附会”说

否定“旧红学”的错误方法

胡适新红学,换汤不换药

王国维的“红楼梦”

曹雪芹是杀人犯?

《红楼梦》的圈套

鲁迅与《红楼梦》

小说不变世道变

“红楼附会学”的时代烙印

给曹雪芹找一串祖宗

《红楼梦》的版本常识

小说-小说《红楼梦》

为高鹗洗刷百年冤情

《红楼梦》被忽视的研究史

贾宝玉是舜帝吗?

红楼少男少女成人梦

不把红楼做历史

曹雪芹是“闲散人员”

票友、鬼市与赊账

青衣黄灯林妹妹

海选“红楼”梦幻组合

从曹雪芹故居到曹操墓
《红楼梦》中的儒佛道
《红楼梦》与命运
《红楼梦》的贵族观

《红楼梦》的少女崇拜流毒甚远
少女崇拜是贵族文化特征

《红楼梦》是青春文学吗?

四大名著地位的变化

诗歌天价拍卖说明了什么?

苦恋诺贝尔奖…金…奖

作家王蒙不懂职业道德

王蒙东施效颦学萨特

禁忌时代的爱情

诗歌霸王硬上弓赵丽华是对现代诗的痛快嘲笑欢天喜地的催命鬼诗歌:语言和文字朦胧的尾声
搞笑诗歌公约相声拒绝电视?驴唇不对马嘴的交锋顾城之死谁给了艺术家疯狂的权力?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之一:骑士文化与骑士传奇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之二:亚瑟王的模糊历史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之三:亚瑟王故事的形成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之四、五:圆桌和圣杯的形成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之六:圆桌骑士的主要人物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之七:圆桌骑士传奇的定型

好汉不提当年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1716.html

更多阅读

软件实施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公司中的实施

激励机制在公司中的实施 员工激励是企业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当今世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而员工的素质与活力则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在人们常

走出误区 走出绩效管理的误区

注重关键指标的考核,考核不仅是对指标、结果的考核,更应该对工作过程工作中的表现行为进行考核,绩效考核更多应该是偏向激励,实施以后应该保持薪金的总体水平没有大幅变动,绩效好的员工的薪金一定比以前高才是成功的绩效管理等等,相信读

暗流 淹没业绩管理的中国暗流

在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业绩管理已经成为了最为核心的管理议题。人事管理多年游走在企业经营的外围地带之后,终于随着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等新名词的出现,挣扎着逼近了企业管理的内核。业绩管理在考核文化几经没落之后的再次崛起,印

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 领导者的自我管理

系列专题:自我管理专题一、领导者仪态十项要点猴群中的领导者看起来都是威风凛凛,一副不可侵犯的样子。如果它的威仪稍显不足,身强力壮的年轻猴子便会向它挑战,来取代首领的地位。所以,要成为优秀的管理者,首先要姿态堂皇,这也是精力、信

离职原因分析报告 离职分析的理论和实现

1.离职现象每当春节过后,人力市场又进入了人才流动的高峰期。节前发放的年终奖金对打工者们去年一年的工作做了最后一笔回报,而节前进行的绩效考评又使打工者们重新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发展潜力。继往开来,回顾过去一年在工作

声明:《四大名著地位的变化 四大名著的地位》为网友控制爱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