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联漫谈 什么是回文联


(图片来自网络)

回文联漫谈



一、回文联概述
回文,也称作卷帘、迴文、回纹、回环。它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利用词序回环往复,以表达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一种修辞手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运用这种手法写的诗叫回文诗,运用这种手法写的对联,叫回文联。《诗苑·类格》中载唐代上官仪诗有八对说:七曰回文对,情亲由得意,得意逐情亲。新情终会故,会故亦情新是也。著名修辞学家、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回文,过去也常写作迴文,是讲究词序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措辞法。”“后来有人好奇,定要做到词序完全可以不拘,无论顺读、倒读,都可成文,这便成了一种稀奇的文体。这种稀奇的文体,总名叫做回文体。”回文这种修辞手法,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回文对联,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运用“回文”这种修辞格而创作出来的,顺读、倒读皆成联文的一种对联。中国文学史上有回文诗这种文学样式,而回文对联则是从回文诗中衍化出来的。它是对联的一种格式,要求对联的上下两句,首尾循环,或单联的首尾循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追求文字次序上的回绕,以造成语言上的缠绵往复,这样,就使语言音节和谐有致,形成联想与对比,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给人以行云层卷、海浪逐叠、空谷反响、弦外回音的美感。总之,回文对联除了要满足一般对联的要求外,还要有“回文”的特点,所以属于机巧联的一种,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朵奇葩。

、回文联的主要类型
回文联虽然都是利用回文手法,但它可以是本联顺读、倒读音意皆相同,也可以是上下联顺读、倒读而音同意不同,或上联倒读成下联,或上下联同时倒读又成新联。因此回文联的格式多种多样,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按回文的范围分类,可分为全篇回文联和局部回文联。全篇回文联按句式分又可分为单句回文联、复句回文联。按照回文联的制作方法分类,可分为三类:一本句回文联(,是上下联顺逆同一法(复式);二是倒句回文联(上联作下联法,上下联回复式);三互换回文联(上下联颠倒法)。回文联的组织结构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对称回文联;二是对称回文联。按回文联的对称轴的位置不同分类,又可分为明回、暗回两类。按读音分类,可分为谐音和不谐音两类等等。我们择其主要格式,简要介绍。
1、当句回文,又称本句回文,由上、下联文字各异的回文组成,即上下联本身各自顺读与倒读完全一样,此类回文联最多。例如:厦门鼓浪屿鱼脯浦,因地处海中,岛上山峦叠峰,烟雾缭绕,海天茫茫,上面就有一幅有趣的回文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上下联本身都可各自顺读、倒读,且字、音、意皆相同。上联写雾与山相互映衬,互相依存;下联写天与水相映衬,互相作用。两两相对,准确地写出鼓浪屿鱼脯浦的景色。又如:张恩浩云南通海县秀山公园联: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据传1936年的一天,张恩浩去通海县秀山游玩,恰遇细雨轻轻飘拂,他便到风仪亭避雨,目睹秀山雨色,偶得一联句:秀山轻雨青山秀,但思考许久,却不得下联,于是在昆明某报上公开征对,也没有征得。十年后,即1946年秋,张恩浩去香港,得了一句:香港和风阖港香,用此句对“秀山轻雨青山秀”,但其父不满意。后来,其父亲去世了,他怀着哀思到秀山涌金寺漫步,无意间看到香山古柏阁的匾额。他灵感一发,即成香柏鼓风古柏香联句,恰对“秀山轻雨青山秀”。
副回文对联把我们带入了飘飞着细雨的秀山,仿佛看到了芳香的柏树在微风中摇曳、阵阵古柏的幽香沁人肺腑。《中国楹联大全》、《中国名联》、《楹联鉴赏》等专著,都一致把它称为“罕见的奇联妙对”。此联现悬于秀山古柏阁,成为秀山的一独特文化景观。
《沈阳日报》曾在一九八三年举行过“沈城新联征下联”的活动,其中的第一副就是这类的回文对联。其上联是:
    北陵奇景奇陵北;
  应对的下联是:     
南塔新奇新塔南。

上、下联运用沈阳的两处古迹(北陵、南塔),南北相对,自然浑成,不失为一副回文佳对。再如:广东湛江市德邻里有这样一副回文对联:
我爱邻居邻爱我;
鱼傍水活水傍鱼。
上下联恰当地运用比喻,又表现了邻里互敬互爱,和睦团结的鱼水之情,颇具匠心,趣味横生,至今传颂不衰。
2倒句回文联其特点是:上下联均为倒句构成。这类回文联的上下联,不管一句或两句都可倒读,浑然自成,另有情趣。这类回文有三种格式。
1)上联逐字倒读构成下联。上、下联文字一样,下联是上联的回读,即一句诗文正读倒读各成一句组成对联,且文句通顺,意思完整。例如:
龙飞隐峰寺;
  寺峰隐飞龙。
此联意境为:巨龙从隐蔽着峰顶的古寺上飞过,古寺的峰顶把飞龙的身影给遮住。宛如两幅动态中的风景画。这类格式的回文联较多,我们不妨再举几例:

△人中柳如是(“柳如是”为明末名妓);
是如柳中人。

△家雅溢飘香酒;
酒香双滋雅家。

△霜洁映辉明月;
月明辉映洁箱。

此种回文联,有的词性对仗比较好,如后面二副;有的词性对仗不大好,如前面的一副。至于平仄,也可适当放宽。
(2)上下联均为顺读和倒读的回文联构,即在上联和下联中,后一句是前一句的倒读。如:纪昀巧对乾隆“天然居”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传说昔时镇江有一饭庄,名曰“天然居”,一次乾隆微服私访,曾在此用餐。吃喝完毕,乾隆对着那“天然居”的店匾想了想,偶得一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但未能续得相应之下联。尔后,乾隆一行来到浙江新昌县郊南明山有尊大佛,高十丈,于齐梁年间依山而凿,历时28载。佛前一寺,名大佛寺。因环境幽静,亦称天然居。随行大学士纪昀灵机一动,则以“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对之,众皆叹服。乾隆皇帝出的上联后一句是前一句的倒读,顺读、倒读皆成句子,属回文妙对。大学士纪昀对的下联正符合回文联的要求,后一句也是前一句的倒读,颇有巧夺天工之妙。上下联都各自顺读、倒读成文,并兼顾对仗及平仄之对应,堪为佳构。
这一趣联佳话的另一版本是:乾隆在天然居饭庄得一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但未能续得相应之下联。尔后,乾隆一行来到云隐寺,进入大殿内,但见玉佛比真人还大。随行大学士纪晓岚则以“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对之,此联则成: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纪昀巧对乾隆天然居联,被传为佳话,此后许多人仿制此式撰写了一些回文联,如:
雁飞平顶山,山顶平飞雁;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也许是此联特有的回文魅力,二百多年来,不少人以“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为上联,应对下联,尤其近代仍有人对出了一些新下联,如:
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
郎中王若俪;俪若王中郎。
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人游夜总会;会总夜游人。
这些对句,各具特色,可谓乾隆遗风,后继有人。

3、倒章回文,也称为倒顺联上下联颠倒互换,通联倒读,下联变为上联,上联变为下联,且文句通顺,意思完整不变:佚名题武汉龟山联:
上联:迢迢绿树江天晓
下联:晴日海霞红霭霭
倒读即为:
上联:霭霭红霞海日晴;
下联:晓天江树绿迢迢。
再如:
上联:风送花香红满地;
下联:雨滋春树碧连天。
倒读即为:
上联:天连碧树春滋雨;
下联:地满红香花送风。
4、翻意回文联,即全联顺读是一种意境,而倒读起来又变为另一种意境,有顺序一倒、内容翻新之功。例如:
  风吹柳绿春暖地,
 运启国兴时催人。
  此联大意为:微风吹动柳枝泛生出绿芽,春天的气息使大地也变得温暖起来;幸运机遇的启动使祖国不断兴盛,宝贵时光又在催促人们去奋斗、拼搏。将它倒读则成:
  人催时兴国启运,
地暖春绿柳吹风。
意境变为:只有人努力催促时代前进,兴国强邦之幸运才会变成现实;大地的升温使春天变得温暖,充满嫩绿和生机,连柳树也在忙于招摇风头、替春风助威了。因果关系转换,格调、情趣也随之大变,别是一番韵味了。又如:有一副劝学联:
学勤尤知少;
书读不怕多。
倒读则为:
少知尤勤学;
多怕不读书。
顺读表达的意思是:学然后知不足,书读得越多越好。倒读表达的意思是:知识少应勤学最怕不肯读书。两联意义不同,显然增加了阅读的容量与趣味
这类回文联,联文的往复,正念和倒念意思恰恰相反,富有情趣。如
上联(顺读):严管妻是本;妇顺夫为实。
下联(倒读):实为夫顺妇,本是妻管严。
上联顺读其意思表现为大男子主义,下联为上联倒读,其意思大男子主义又成了怕老婆了。此种回文联,既讲词性对仗,又讲平仄和谐。但有时为突出趣味性,也可适当放宽平仄。
5、对称回文联。其特点是:以中间一个字为轴心,或以两句间隔为轴心,形成两边由近及远互相对称的格式,顺读,倒读字序不变,其意思完全一样,具有对称美,故称为对称回文。为什么回文联能有如此美妙的艺术效果?其主要原因就在对称这两个字上。对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追求完美,追求人体感官方方面面的享受;对称,是在提出要求,要求我们发挥最大的能量,去实现文学、艺术价值的最大化。
对称回文可分为明回、暗回两类。有的学者认为:“回文格在对联中,依据对称轴的有无,分为明回,暗回两类”,也有的学者认为:“这一说法是不够准确的。回文之所以能回,必须要有对称轴,如果没有对称轴,就无法回文。所有回文联,不管是明回,暗回,都是有轴的,只是位置不同罢了”。
(1)明回,即有明显的对称轴。明回有两种形式。

①以中间一个字为轴心对称,一般是单句联,上下联各一句,均以句中一字作对称轴,形成两边由近及远互相对称的格式,对称位置全部同字,顺读、倒读其意思完全一样。这类回文联较多。例如:
马快骑快马;
牛群牧群牛。
上联:马快是古代骑马捕盗的衙役(如人们熟知的隋唐名将秦琼);下联:牛群是当代著名的相声演员。取意于他到基层当县长(安徽省蒙城县)带头发展以养牛业为主的多种经营,为农民创收。上联以“骑”为对称轴,下联在对应的位置上,以“牧”为对称轴,各联对称轴两边的字全部相同。这是一副即兴回文联,不失机巧、生动、幽默。又如:某龙年新春联:
马跃春跃马;
龙翔夜翔龙。
上联“春”作对称轴,意为:骏马在明媚的春天里跃起,明媚的春天里跃起飞腾的骏马;下联“夜”作对称轴,意为:神龙于除夕的午夜腾飞,飞翔的神龙于除夕的午夜飞离了华夏大地。系用马年生肖与上年生肖龙属对。又如:
党爱庶民庶爱党;
国兴德政德兴国。
根据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的光辉论述所撰的一副对称回文联,上下联分别以“民”、“政”二字作对称轴,联意表达庄重严肃的政治内容。这说明,即使是政治内容,也是可以巧撰回文联的。再如:河南鸡公山回文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岩中岩隐龙。
河南省境内有一座山名叫鸡公山,山中有两处景观——斗鸡山和龙隐岩。有人就此写了一幅对联: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上下联恢谐成趣。上下联分别以“上”、“中”二字作对称轴。应指出的是,回文对联是对联难度最大的。就以此联而言,“龙隐岩中”对“斗鸡山上”很工稳,但“岩隐龙”对“山鸡斗”就有点牵强,因为“隐”和“鸡”,“龙”和“斗”词性不同。试改此联为:
斗鸡山上山鸡斗;
飞燕岩中岩燕飞。
此类回文联较常见,不乏佳构,例如:
马歇尔歇马;
华来士来华。

秀竹林竹秀;
垂柳树柳垂。

燕舞春风春舞燕;
歌翻柳浪柳翻歌。

月镇云中云锁月;
人归夜半夜归人。

本日小歼小日本;
皇天大惩大天皇。

武汉说书人书说汉武;
基隆论史者史论隆基。
此种回文联最常用,也容易创作和应对。创作或应对这样的回文联,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开头的两个音节组成的词或短语,要能够顺念和倒念都成意;二是中心轴上的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方位词等)要能和前边的词或短语组成名词或其他短语。
②以两句间隔为轴心,一般是复句联,上下联均以前后句间隔作对称轴,对称位置两边用字全部相同,顺序互逆,不论倒读正读,联意都一样。在回文联中,这种格式也常见。例如前面例举的纪均对乾隆联,我们可以绘制对称示意图
(2)暗回,即没有明显的对称轴。例如《旅伴》杂志载刘培璜先生回文联:
顺读:
山空罩雾松堤曲;
浦远笼烟柳径前。
倒读:
前径柳烟笼远浦;
曲堤松雾罩空山。
此联倒读与顺读的联语文字顺序逐字相反,且意思也有所不同。这类无明显对称轴,从字面上一眼看不出来的回文,称暗回。
又如:朱德题杜甫草堂联: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可以倒读为:
世后留堂草;
秋千著圣诗。
此联也是倒读与顺读的联语文字顺序逐字相反,且意思也不相同。属暗回。再如施子江先生题浙江缙云县仙都片云亭联:
观奇得上弯弯路;
画彩当来片片云。
倒读为:
云片片来当彩画;
路弯弯上得奇观。
倒读与顺读的联语文字顺序相反,且意思也有所不同,也一眼难辩对称轴,属暗回。这类回文因无明显对称轴,有人称为不对称回文。
6、谐音回文联,这类联一般也是对称回文,其特点是:上下联各以中间一个字为轴心,两边相同位置均巧借谐音(同音或近音)字而构成回文,其文字虽不能倒排,但字音倒读却与顺读一样。同音者听起来意思完全一样;近音者听起来意思稍微有些变味。一般说,有两种格式。
(1)同音谐音。宇不同,但读音完全相同。这类谐音回文中,最有名的首推传说为唐寅所作的一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上联二六字位的“上”“尚”谐音,三五字位“荷”“和”谐音。联中“画上(尚)荷(和)花和(荷)尚(上)画,正反可读,语句通顺,意思明白:画上的荷花是和尚画的表达的清清楚楚。这是一幅很好的谐音上联。再看下联相同位置“临”“林”谐音,“汉”“翰”谐音。同样正反可读,语句通顺,意思明白:书上内容是临摹汉朝字帖是个翰林写的。联语高雅之中渗透着清新气息,使人读后爱不释手。这确是一副巧妙的谐音回文格对联。又如,上面讲到的张恩浩题云南通海县秀山公园联: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上联三、五字位的“轻”、“青”谐音;下联在上联相对位置用的是“鼓”、“古”谐音,此联也是一幅难得的谐音回文格对联。再如:这样一副回文联;
树坪廊坊郎平树;
钟顶文字闻鼎钟。
上联:树坪里的廊坊是郎平(中国女排前队员、队长、教练)树立的;下联:竖钟顶部的文字为一个叫闻鼎(陕西某县模范教师)的人所钟爱。上联“坪”与“平”、“廊”与“郎”同音;下联“顶”与“鼎”、“文”与“闻”同音。这种对联的要点,是每句的首字和尾字必须同音异义,能有双解,否则,就很难巧成了。
(2)近音谐音。个别字音声调不同,而字音相近,例如:

立志观光观智利;
怀情荡柯荡秦淮。
上联一、七字位的“立”、“利”,二、六字位的 “志”与“ 智”,谐音,声调不同,读音相近。下联在上联相对位置用的是“怀”与“淮”,“情”与“秦”,声调不同,读音相近。再如:
花下羞容休瞎画;

庙西倩影欠嬉描。
上联一、七字位的“花”、“画”,二、六字位的“下”、“瞎”,三、五字位的 “羞”、“休”谐音,声调不同,读音相近。下联在上联相对位置用的是“庙”、“ 描”, “西”、 “嬉”,“倩”、“欠”,声调不同,读音相近。
此种回文联创作起来难度较大,其适用性也不大,因此数量不多。但它既讲词性对仗,又讲平仄相谐。
7、迭字回文联。即以迭音字(词)串连的形式构成的回文联,其特点是:联中多字重迭回环,形成处字同音同,顺读、倒读,意思基本相同。例如:佚名题杭州西湖孤山花神庙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此联倒读为:
燕燕莺莺处处,红红翠翠;

朝朝暮暮年年,雨雨风风。
上联五组迭字,下联同样以五组迭字相对,上下联顺读、倒读,迭字顺序虽不同,意思却相同。迭字回环,描绘莺歌燕舞、花繁草茂、神庙长盛的景象,读来意味深长。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菩荟朝朝。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燕燕莺莺花花叶叶卿卿签芬朝朝。
此种回文联创作起来较容易,适用性也较大。作联时要注意词性对仗,平仄和谐。

8、变序回文:即将上联中词或句的顺序变换,形成回文。有一副旧时谐谑联:
醉汉妻弟尼姑舅;
尼姑舅姐醉汉妻。
某县令欲娶一貌美尼姑为妾,遭拒,恼羞成怒,令人密伺。一日忽见尼姑扶一醉汉见禅房。县令密拘尼姑,责其有伤风化。尼姑遂作此联答县令。此联上联前三字序换成下联后三字,上联后三字序换成下联前三字。联语谐谑有趣。又如:晚清名臣孙家鼎自题门联:
门生天子;

天子门生。 

此联上联前二字序换成下联后二字,上联后二字序换成下联前二字。孙家鼎曾为同治和光绪师。再如:挽闻一多烈士联:
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
闻一多先生乃著名的爱国学者、诗人,抗战期间,因积极参加反内战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上下联均不改变字词顺序,只把前后两句的顺序倒置一下。此种回文联极少见。严格地说,它不是对联,只是标语口号。因为词性对仗有重字(如“人”),也不讲平仄,末字“来”和“去”非上仄下平。
9、
局部回文联,即部分字或部分词回环,有人称之为小回环。例如:戏台联:
文中戏,戏中文,看文看戏,各得雅趣;
音藏调,调藏音,听音听调,皆有奇情。
上联前二分句“文中戏,戏中文”局部回文,下联相对应位置“音藏调,调藏音”,为局部回文。

喜爱对联的朋友大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秀才进京应试,路遇一富家小姐对联招亲,其上联是:
  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
  联语以“走马灯”倒顺回读成联,巧妙而又工整,秀才对此印象很深。应试时发现有一题正是要求对联,其联是: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联中以“飞虎旗”倒顺回读成联,形象逼真地描绘了“飞虎旗”的静态和动态。秀才以“走马灯”对之,考取了功名,回程途中又以“飞虎旗”对招亲联,娶得了佳人。一联成就其功名姻缘,岂不妙哉?
传说唐伯虎与祝允明曾经对过一联: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此联以“水、车、风、扇”前后倒顺回读成联,并利用词性的活用变化,产生了回环往复之趣,形象地描绘以“水车车水”和“风扇扇风”的形态,富于哲理和生活情趣。
上述联例,皆为前一部分回文,后一部分无回文。也有部分回文联是前一部分无回文,后一部分回文。还有的是前、后部分无回文,句间回文。例如:清末诗人、画家叶翰仙题西冷印社四照阁联: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上联谓阁外景观的山水有情,如恋人依偎相抱;下联说印社同人意气相投,技艺精湛,声名远播。上下联前部分无回文,后部分“水抱山山抱水”、“人传地地传人”回环,顺读、倒读词序、音意皆相同而构成回文。再如:佚名题珠江画艇联:
明月不常圆,醒复醉醉复醒,愿为蝴蝶一生思量都是梦;
好花难入眼,意中人人中意,试把鸳鸯两字颠倒写来观。
此联前后两部分无回文,联中“醒复醉醉复醒”、“意中人人中意”为句间部分回文,回文修辞手法,使联语更加情致绵绵。
局部回文联,常常运用综合修辞手法:例如:明弘治进士、礼部尚书顾鼎臣父子有副互对回文联:
碧天连水水连天,水天一色;
明月伴星星伴月,星月交辉。

此联前一部分最后一字作为后一部分第一字,而后一部分第二字开始则是前一部分从第一字开始的文字,形成顶真。颇有点绕口令的感觉。又如:广州望海楼酒家联:
楼望海,海望楼,海楼相望;
酒兴诗,诗兴酒,诗酒长兴。
上联“楼望海,海望楼”局部回文,下联相对应位置“酒兴诗,诗兴酒”为局部回文。此回文联运用了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又如:福州鼓山白云洞联:
静而修,修而静,静静修修,修修静静;
空者悟,悟者空,空空悟悟,悟悟空空。

此回文联运用了顶真、迭字、反复等修辞手法。再如:广州黄花岗烈士墓联
黄花岗,岗花黄,黄照碧血,血染黄花留芳阁;
绿水河,河水绿,绿映白塔,塔印绿水存真容。

上联“黄花岗,岗花黄”局部回文,下联相对应位置“绿水河,河水绿”为局部回文。且复字、顶真、回文兼融,又以菊花喻烈士精神,情深意切。
三、回文联写作的基本要求:
  1、把握艺术特点,突现回文特色。

回文对联理应定义为:回文对联是可以回读的对联。其基本艺术特点是:它必须具有可以逐字回读而且读之成文的特点。不管是哪种回文格式,都应既能顺、又能倒读,且文句通顺,意思完整。否则,不能称作回文联。这是回文联最基本的要求。例如:
上天神仙在天上;
回文联漫谈 什么是回文联
南海观音观海南。
此联上联不能逐字回读,故不是合格的回文联。若按回文联特点要求修改为:
上天望帝望天上;(望帝,神话中人物)
南海观音观海南。
上下联都能逐字回读,就成了一副合格的回文联。
2、按照基本联律,保持对联本色。回文联写作的另一基本要求是:它必须合乎对联讲求对仗、协调平仄的基本格律。
我们在讲对联基础知识时讲到楹联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就是上下联必须: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所有对联都必须具备、服合这些基本特征和要求。回文联既然是对联,当然也要具备、服合这些基本特征和要求。不过,回文联属于一种巧联。《联律通则》(修订稿)规定,巧对“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也就是说联律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但放宽并非无限制,而是适度。基本规则当尽量遵守。 
根据这两点,我们先来分析有些联家一再引用赞许的一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洞中洞隐龙。
出句和对句可以回读,其节拍都是1234321/1234321的回文句,意思也通顺明白;但出句和对句结构不相应:“斗鸡”偏正结构,“龙隐”主谓结构;“山鸡斗”是节拍二一的主谓结构,“洞隐龙”是节拍一一一的主谓宾结构。评者陶醉于“回文”,浑然忘却了“对联”。如果认真属对,我们可以修改,分别组合为:
凤栖窝里窝栖凤;
龙隐洞中洞隐龙。

斗鸡山上山鸡斗;
飞燕石旁石燕飞。
这两副联才是结构相应,声律和谐,且能回读的回文联。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一称为绝对的回文联句,许多对联书刊都把它当回文联范联纳入书刊中,并刊载了很多种下联,例如:
中国出人才人出国中。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山东响马名马响东山。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山西过路人路过西山。
前门出租车出租前门。
东京输油管油输京东。
南京跑马场马跑京南。
西湖游乐船乐游湖西。
西湖垂柳丝柳垂湖西。
中山在建房建在山中。
有很多联家对上述对句提出异议。我们不妨根据《联律通则》来进行分析:
一看节拍。对联讲求节律对拍。此上联读法应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其节拍是二三二二,那么下联的节拍也应是二三二二.否则就不叫对联.
二看词性。对联中讲究同类词相对,同类词组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沿这种要求我们来分析一下所谓佳对的下联:
出句: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对句:中国出人才人出国中。

“上海”,地名;“自来水”,物名。对句也应如此。然“出人才”非物名,显然词性不对。
出句首尾二字同是“上”字,“上”乃方位词,因此对句也必须是方位词,不是方位词的不能算佳对,如: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山西过路人路过西山”等等。
三看联意。要求语意通畅,逻辑合理。“山东响马名马响东山”;“前门出租车出租前门”等等就为之逊色了。 也有人说回文联更重回文,其他可略放宽,意思到了,不必苛求,但回文对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前半部分可以是宽对,但回文部分必须是工对,不能太宽,不然就远离了出句的本意,降低了回文的乐趣。
3、加强汉语语法基本功训练,提高回文写作技巧。回文法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利用词序回环往复,以表达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作并不容易,写好就更不容易。正因为回文对联的创作难度很高,要求思路开阔,思考缜密,字句凝练,文法多变,意境别致,格调清新,必须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初学者切莫指望一蹴而就、垂手即得。


(全文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1732.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 刘德华乙肝病毒携带者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简介“大三阳”和“小三阳”是指在进行“乙肝肝炎抗原二对半”体检时的二种不同结果。大小三阳都是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数量和活跃程度的一个数据,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都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而

什么是小米F码&小米F码有什么用? 小米手环2f码是什么

什么是小米F码&小米F码有什么用?——简介 在小米论坛经常会看到“参加××活动,获得F码”之类的帖子。那么,到底什么是F码?它又有什么用呢?什么是小米F码&小米F码有什么用?——什么是小米F码?什么是小米F码&小米F

什么是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的作文

  什么是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指的就是家里小孩不在身边的中老年人,他们缺少关爱,生活寂寞,因为儿女长时间不回家,家庭如同空巢一般,令人心酸,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们由于工作、学

声明:《回文联漫谈 什么是回文联》为网友我叫琉璃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