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公益广告:无声的世界_李言

中央电视台邀请了台湾著名导演杨雅喆(曾因执导《男朋友,女朋友》一片获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执导了这支以关注听障儿童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融合了中国人熟悉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温馨治愈的画面风格,聋儿的故事便在这里展开。

孩子拉住要为自己报“仇”的爸爸的胳膊,轻轻地说:“爸爸,乖。”相信不少人看到这一幕,心都融化了。

据统计,中国有2700万听障患者。

其中0至6岁的听障儿童约有13.7万人,且每年新增儿童病例超过3万人。这群被上帝关了静音键的孩子,面临着很多普通孩子难以想象的艰辛困难,而且往往不被社会了解。听力障碍造成了孩子们难以掌握有声语言,很难与他人正常交流,他们的性格、感情等方面的发展也都受很大影响。听力障碍不仅会影响到孩子个人的发展,更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一个家庭往往因为孩子无法用语言进行交流而陷入长期的沉默,为每个家庭成员带来压抑、痛苦、敏感。因此必须进行在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期间进行语言训练,帮助孩子学会说话,让他们走出无声世界,让家庭重拾欢乐。关注听障儿童,需要家庭、社会共同呼吁、努力。

片中小演员是真实的听障儿童。

为真实呈现听障儿童的生活状态,导演特地寻找了真实的听障儿童扮演孩子的角色。影视广告业内有一个共识,孩子和动物的戏最难拍。对于一个听障孩子来说,拍摄工作可谓难上加难。好在小演员一直在进行康复训练,恢复了部分听力,也能进行简单的发音。拍摄刚刚开始时,导演先要和孩子的爸爸说戏,让爸爸再和孩子沟通。没过多久,小演员就熟悉了环境进入了状态,可以直接领会导演的意图了。值得一提的是,杨雅喆导演曾经拍摄过智障患者的纪录片,专门学习过手语。口语手语的配合使用,让沟通和拍摄工作顺利开展。



片中出现的情景都是听障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

比如爸爸摇动拨浪鼓,发现孩子根本没有反应;还有爸爸握着孩子的手触摸自己的喉咙,让他感受说话时的声带振动,这是语言训练中的常用方法。另外,如何传达出家长复杂的心理感受成为拍摄的重点。从发现孩子对声音不敏感时的担忧恐惧,到确诊之后难免的伤心难过;从千万遍沟通训练却得不到丝毫回应的失望沮丧,到重整信心投入生活的自我激励,所有的情感在最终孩子开口的那一刻用喜悦欣慰得到了释放。



相信《无声的世界》可以用真实的情节引发众多听障家庭的共鸣,用浓浓的父爱打动亿万观众,从而呼吁更多的人关爱、帮助听障孩子们,用爱心共同打破无声的藩篱。


央视公益广告:无声的世界_李言

VIA.顶尖文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2755.html

更多阅读

鲁太光:我们的路_李云雷

不了解北大中文系情况的人,往往想当然地认为那里是文学新人成长的沃土,是最适合做作家梦的地方,然而,在北大中文系做作家梦,是很需要些定力的——北大中文系固然出了一些作家,甚至还出了一些名作家,但恐怕更多人的作家梦是在那里幻灭的,因为

怀孕笔记:我的世界从此以后多了一个你

虽然已经奔三了,可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突然有个宝宝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很复杂。觉得自己没有长大,不知道能不能负担为人父母的职责,不知该如何面对三个人的世界。宝宝是上天赐予的缘分,TA突然就来到我的

关于女侠电影的回忆_李肖聿 肖聿 翻译

小学初中时候,正是古装武打片风行的时候。我们那边,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有放映队的人到村子里放映电影,每次两场,有时也在前面放一部短的农业科教片。小孩子们很开心,像过节一样,老早就呼朋引伴搬来凳子等待着。小男孩子们,很喜欢武打和战争

声明:《央视公益广告:无声的世界_李言》为网友南风往北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